小班美术教案《印画毛毛虫》
实践教案:小班美术印画毛毛虫教案实践总结

实践教案:小班美术印画毛毛虫教案实践总结小班美术印画毛毛虫教案实践总结美术是幼儿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能够丰富幼儿们的感性认识,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提升他们的艺术技能和技巧。
在幼儿期,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性格和天赋,需要通过不同的美术教育形式来发掘和发展,以使幼儿得到全面的成长,更好的适应社会。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对我所教的小班幼儿进行美术教育中印画毛毛虫的实践教案进行总结与反思。
一、实践目的本次教案的实践目的如下:1.认识和学习毛毛虫的形态和特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形象记忆能力。
2.通过美术印画技法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绘画技能。
3.通过互动、合作、分享等活动,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和良好的合作意识。
二、实践内容本次实践内容为印画毛毛虫。
在幼儿园美术课上,首先老师向幼儿们介绍了毛毛虫的特征和形态,让幼儿们认识和学习毛毛虫。
然后老师给幼儿们准备好了彩色毛线、卡纸、颜料和纸张等材料,让幼儿通过贴毛线的方式制作毛毛虫。
最后利用毛毛虫的特征,让幼儿通过印画技法将毛毛虫的轮廓勾画在纸张上。
三、实践过程1.让幼儿了解毛毛虫的特征和形态在幼儿园美术课上,老师首先给幼儿们介绍了毛毛虫的特征和形态,让幼儿认识和学习毛毛虫。
2.制作毛毛虫老师为幼儿准备了彩色毛线和卡纸,让幼儿们过剪纸和包绕毛线的方式制作毛毛虫。
幼儿们在老师的帮助下,将卡纸剪成一个圆圈作为毛毛虫的身体,然后用彩色毛线裹绕在卡纸上,完成毛毛虫的制作。
3.印画毛毛虫老师在课堂上为幼儿们提供了颜料和纸张等画画材料,鼓励幼儿们用毛毛虫的形态来印画,通过手指、海绵、毛笔、毛巾等“工具”印画毛毛虫的轮廓。
四、实践效果通过这次实践教案,我们发现孩子们在动手制作毛毛虫时,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和热情,他们很快就把手上的材料变成了一个个色彩绚烂的毛毛虫。
在印画毛毛虫的环节中,幼儿们用手指、海绵、毛笔、毛巾等“工具”印画毛毛虫的轮廓,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和合作,让孩子们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
小班美术教案《印画毛毛虫》

小班美术教案《印画毛毛虫》1200字一、教学目标:1.了解印画的技法,能较熟练地掌握印画的方法和技巧。
2.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画画训练小手的协调性、灵活性。
3.培养学生细心、认真、耐心的好习惯,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带来的无限快乐。
二、教学重点:1.了解印画的技法。
2.掌握印画的方法和技巧。
3.提高学生细心、认真、耐心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让学生掌握印画的技法和方法。
3.让学生掌握印画材料的使用方法。
四、教学准备:1.准备棉花、颜料、画板、画布、刷子等印画材料。
2.准备一些毛毛虫的图片作为参考。
五、教学过程:1.知识介绍:印画是比较古老的一种美术表现形式,其实印画并不是用画笔来进行作画的,而是将颜料印在画板或画布上,然后运用画刷、棉花、吸管等工具来进行印画。
2.操作指导:(1)准备好需要的印画材料:颜料、画板、画布、刷子、棉花等。
(2)首先选择一种颜色的颜料,在画板或画布上印出一条毛毛虫的形状,然后用刷子添补一些细节,如眼睛、鼻子、腿等。
(3)接下来,将刚才印出的毛毛虫的身体印满再用不同颜色的颜料印上毛毛虫的头、眼睛、腿等部位,最后用棉花进行修饰,打出毛毛虫的毛茸茸的感觉。
(4)最后可以用细毛笔在毛毛虫的身体上勾勒出纹理和纹路,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
3.实践操作:(1)供学生们参考的图片可以是一些毛毛虫的生动图像或是动画。
(2)可以让学生们自己创造性地发挥想象,印出自己心目中的毛毛虫。
(3)可以让学生们先在草稿纸上画出毛毛虫的形状,然后将其转移到画板或画布上进行印画。
4.展示作品:(1)学生们可以穿着方便活动的衣服,到教室外面进行印画创作。
(2)在制作完成后,可以将学生们的作品挂在教室里进行展示,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创意和勤奋所带来的成就感。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美术课的学习,学生们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获得了一定的印画技巧和经验。
同时,也通过印画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细心、认真、耐心等良好的习惯,让他们在美术课上感受到创作的乐趣和美的魅力。
小班美术教案《印画毛毛虫》

小班美术教案《印画毛毛虫》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毛毛虫的特征和形态。
培养学生运用手指进行印画的基本技能。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对毛毛虫的认知和印画技巧。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自信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主题:印画毛毛虫2.2 教学资源:毛毛虫图片、印画材料(如手指画颜料、画纸等)2.3 教学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毛毛虫的特征和形态。
向学生讲解和示范如何使用手指进行印画。
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印画实践。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观察、讨论、动手实践3.2 教学手段:毛毛虫图片、印画材料、投影仪等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手指印画技能的掌握程度。
4.2 学生对毛毛虫特征和形态的理解程度。
4.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五章:教学拓展5.1 学生可以尝试用其他材料和方式创作毛毛虫作品。
5.2 学生可以进行毛毛虫主题的绘画创作,如毛毛虫爬行场景等。
5.3 组织学生进行毛毛虫作品展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环境准备:教室环境布置,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准备足够的印画材料,如手指画颜料、画纸等。
6.2 材料准备:毛毛虫图片、印画材料、画纸等。
清洁用品(如纸巾、水桶等)。
第七章:教学步骤7.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毛毛虫图片,引发学生对毛毛虫的兴趣。
向学生提问,了解学生对毛毛虫的认知。
7.2 讲解与示范:讲解毛毛虫的特征和形态。
示范如何使用手指进行印画,讲解印画技巧。
7.3 学生动手实践: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印画实践。
引导学生发挥创意,创作出独特的毛毛虫作品。
7.4 总结与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
第八章:安全与卫生8.1 安全:确保学生在使用印画材料时的安全,避免误食或接触到口眼等。
小班美术教案毛毛虫拓印画【3篇】

小班美术教案毛毛虫拓印画【精选3篇】小班美术教案毛毛虫拓印画【精选3篇】一设计意图:由于本班幼儿年龄比较小,从开学至今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美术活动,从这些活动中,我发觉孩子们对爱好比较深厚,而且他们对颜色也比较敏感,本着一切从爱好动身的原则,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一、活动目标:1、学习将圆片片以不同颜色间隔开来连续的粘贴在纸上,并学习简洁的添画。
2、培育幼儿对手工活动的爱好。
3、培育幼儿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
二、活动预备:教具:范例一幅(毛毛虫)学具:画好的树叶图每人一份;浆糊、各种不同颜色圆片片若干;毛巾人手一块。
三、活动过程:1、老师出示范例,引起幼儿的爱好。
这是什么?( 毛毛虫)请小伴侣看看这个毛毛虫是由什么外形组成的?(圆片片)那这个毛毛虫美丽吗?(美丽)你们想做吗?(想)2、老师进行示范,要求幼儿仔细认真的观看,与此同时,着重讲解操作中的要领。
3、幼儿进行操作,老师进行指导。
4、老师对幼儿的作品进行分层次讲评。
四、效果分析:通过这个活动,可以看出小伴侣们对粘贴活动有很大的爱好,也初步具备了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他们的作品特别的漂亮。
但是范例略微小了一点,另外由于老师特别紧急,使得老师的最终的活动评价未能完成的很好。
小班美术教案毛毛虫拓印画【精选3篇】二设计意图:由于本班幼儿年龄比较小,从开学至今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美术活动,从这些活动中,我发觉孩子们对爱好比较深厚,而且他们对颜色也比较敏感,本着一切从爱好动身的原则,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1、学习将圆片片以不同颜色间隔开来连续的粘贴在纸上,并学习简洁的添画。
2、培育幼儿对手工活动的爱好。
3、培育幼儿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
活动预备:教具:范例一幅(毛毛虫)学具:画好的树叶图每人一份,浆糊、各种不同颜色圆片片若干,毛巾人手一块。
活动过程:1、老师出示范例,引起幼儿的爱好。
出示”毛毛虫”。
提问:这是什么?( 毛毛虫)请小伴侣看看这个毛毛虫是由什么外形组成的?(圆片片)那这个毛毛虫美丽吗?(美丽)你们想做吗?(想)2、老师进行示范,要求幼儿仔细认真的观看,与此同时,着重讲解操作中的要领。
小班美术《印画毛毛虫》教案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毛毛虫的身体特征,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画出毛毛虫。
2. 通过印画的方式,培养幼儿的手工操作能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毛毛虫的身体特征2. 印画毛毛虫的步骤3. 颜色和线条的使用三、教学准备1. 毛毛虫的图片或视频2. 印画材料(如彩纸、水粉、印章等)3. 画纸、画笔、颜料等四、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毛毛虫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身体特征,如身体是由多少个环节组成,环节的形状等。
2. 讲解:讲解印画毛毛虫的步骤,包括选择颜色、使用印章、印画身体环节等。
3. 示范:示范如何印画毛毛虫,边示范边讲解。
4. 实践:让幼儿自己动手印画毛毛虫,教师巡回指导。
5. 展示:让幼儿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印画过程中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2. 评价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收集幼儿的作品,对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六、教学拓展1. 毛毛虫的变化:引导幼儿了解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让幼儿观察蝴蝶的图片,了解蝴蝶的特征。
2. 创作自己的故事: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创作一个关于毛毛虫和蝴蝶的故事,并鼓励幼儿与大家分享。
七、教学总结1. 回顾本次活动的内容,让幼儿复述毛毛虫的身体特征和印画毛毛虫的步骤。
2. 强调本次活动的重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鼓励幼儿在今后的生活中,善于发现美、创造美。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印画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2.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整教学节奏,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和表达。
3. 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九、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搜集更多关于毛毛虫和蝴蝶的资料,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2. 环境创设:利用毛毛虫和蝴蝶的形象,创设幼儿园的环境,让幼儿在环境中感受美、创造美。
小班美术《毛毛虫》教案(通用10篇)

小班美术《毛毛虫》教案小班美术《毛毛虫》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美术《毛毛虫》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班美术《毛毛虫》教案篇1活动目标:1.在观察、交流和体态动作中感受毛毛虫的特征和可爱;2.尝试用印章画表现毛毛虫,感受用印章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1.<!--[endif]-->可操作教具:毛毛虫;2.<!--[endif]-->材料与工具:水粉颜料、圆形印章,棉签,有背景的画纸。
活动过程:1.出示活动的“毛毛虫”,引发幼儿的兴趣指导语: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猜猜是谁?2.<!--[endif]-->引导幼儿观察、讨论,了解毛毛虫的结构指导语:毛毛虫是什么样的?它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头上有什么?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模仿毛毛虫。
3.教师操作“毛毛虫”教具,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感受毛毛虫的动态特征指导语:毛毛虫会变哦,扭呀扭,变成什么样子了?它像什么?毛毛虫又变成什么样子了,像什么呀?4.创设情境,一边游戏一边示范用印章进行印画指导语:毛毛虫玩累了,它觉得肚子好饿啊,它想吃东西啦。
(1)幼儿了解创作的工具:印章和颜料;(2)教师示范印画毛毛虫。
重点讲解:l<!--[endif]-->印章的使用l<!--[endif]-->点与点的衔接(3)请个别幼儿尝试进行印画毛毛虫;(4)教师使用棉签示范添画毛毛虫的触角、眼睛和小脚。
5.幼儿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的印画毛毛虫,关注幼儿印章的使用情况,提醒幼儿注意点与点的衔接,最后进行添画。
6.欣赏、评价指导语:毛毛虫吃水果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活动分析与反思一、欣赏选择适宜毛毛虫是孩子们熟悉的,在图片、绘本、故事中经常出现,它造型简单,身体特征明显,易于小班幼儿用印章进行表现。
小班优质美术教案《印画毛毛虫》

小班优质美术教案《印画毛毛虫》教案名称:《印画毛毛虫》适用年龄:3-6岁教学目标:1. 培养孩子们的美术兴趣和创造力。
2. 通过印画手法,提高孩子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观察力。
3. 增强孩子们对于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1. 毛毛虫的样本图片或图书。
2. 白纸和彩色水性笔。
3. 毛毛虫的印章或其他可以代替的印刷材料。
4. 水盆和水。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与孩子们一起看毛毛虫的图片或图书,引导他们对毛毛虫进行观察和描述。
- 提问:你们知道毛毛虫是什么样子的吗?它的身体有几段?有几只脚?- 引导孩子们用手指描绘出毛毛虫的形状。
2. 示范(10分钟)- 准备一张白纸和彩色水性笔,画出一段毛毛虫的形状。
- 解释印画的原理:将印章轻轻沾水,然后用力按在画纸上即可。
- 使用毛毛虫的印章或其他印刷材料印在纸上演示给孩子们看,解释如何使用。
3. 实践(20分钟)- 将毛毛虫的印章或印刷材料分发给孩子们。
- 让孩子们在白纸上用印章印出毛毛虫的形状。
- 引导孩子们尝试用不同的颜色进行印画,创造出自己喜欢的毛毛虫形象。
4. 分享与展示(10分钟)- 让孩子们展示自己创作的毛毛虫画作。
- 引导他们互相观赏,鼓励他们互相夸奖和交流自己的想法。
5. 游戏延伸(10分钟)- 根据孩子们创作的毛毛虫形象,设计一个游戏。
- 游戏规则:将孩子们的毛毛虫画作贴在墙上,然后用眼睛闭上,一边摘下展示的画作,一边数数毛毛虫的段数。
6. 教学总结(5分钟)-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和创作成果。
- 夸奖孩子们的努力和创造力,并鼓励他们继续探索美术世界。
教学反思:《印画毛毛虫》这堂课通过印画手法,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孩子们在实践中不仅学会了使用印章进行印画,还能通过自己的创作表达自己对毛毛虫的理解和想象。
这样的教学形式既能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又能培养他们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
同时,设计了与画作相关的游戏延伸,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巩固了所学知识。
小班美术《印画毛毛虫》教案

小班美术《印画毛毛虫》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毛毛虫的身体特征,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描绘毛毛虫。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和艺术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毛毛虫的身体特征,如头部、身体、脚等。
2. 学习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描绘毛毛虫。
3. 学习毛毛虫的印画技巧。
三、教学准备:1. 毛毛虫图片若干张。
2.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3. 毛毛虫模板和印画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毛毛虫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毛毛虫的身体特征,如头部、身体、脚等。
2. 讲解:讲解毛毛虫的印画技巧,如何用画笔和颜料描绘毛毛虫。
3. 示范:教师示范如何画毛毛虫,边示范边讲解。
4. 操作:幼儿根据教师讲解和示范,自己动手画毛毛虫。
5. 互动:幼儿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交流创作心得。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绘画过程中是否能够准确描绘毛毛虫的身体特征。
2. 评价幼儿的绘画技巧和创意表现。
3.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合作意识。
4. 搜集幼儿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表扬。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邀请家长来园观摩幼儿的绘画活动,共同分享幼儿的创意成果。
2. 组织毛毛虫主题活动:如毛毛虫比赛、毛毛虫手工制作等,丰富幼儿的学习体验。
3. 开展户外观察活动:带领幼儿去户外观察真实的毛毛虫,增强幼儿对毛毛虫的认识。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及时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 关注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需求和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幼儿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创意。
八、教学延伸:1. 引导幼儿观察其他昆虫的特征,如蝴蝶、蚂蚁等,并尝试描绘。
2. 学习其他动物的印画技巧,如小鸟、小鱼等。
3. 开展主题绘画活动,如春天里的动物、我喜欢的动物等。
九、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美术教案《印画毛毛虫》
《印画毛毛虫》小班教案如何设计,你有想法了吗?下面是应届毕业生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小班美术教案《印画毛毛虫》,欢迎大家阅读!
活动目标:
1、通过图片欣赏,感知毛毛虫的外形特征和动态。
2、学习用印章印毛毛虫,用棉签画毛毛虫的眼睛、嘴、腿。
3、感受图书的有趣情节,体验在印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绘本PPT,印章、棉签人手一支,作画纸、颜料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观察PPT,了解毛毛虫的外形特征与颜色。
1、观察图一,了解毛毛虫的外形特征与颜色。
师:这是什么啊?毛毛虫的身体是什么颜色?(绿色)
毛毛虫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长长的、弯弯的)
它的身体是怎么连在一起的?(一节一节的紧紧连在一起的)
毛毛虫身上还有什么啊?
2、观察其余图片,了解毛毛虫的动态。
图二:了解毛毛虫爬行时的姿态。
师:毛毛虫在土地上干什么呢?爬的时候它的脚是怎么样的?
图三:了解毛毛虫直立时的姿态。
师:现在毛毛虫想干什么啊?
它的身体是什么样子的?
它想找东西吃,急的站起来啦。
身体是什么样子的,小脚在哪
里啊?(直直的)
图四:了解毛毛虫有大小不同。
师:毛毛虫吃饱了,猜猜看它变成什么样子啦?(它胖胖的、大
大的,肚子里都是好吃的东西)
二、幼儿尝试绘画,感知、了解绘画工具。
1、讨论学习印画毛毛虫的方法,幼儿示范,教师指导。
师:那我们今天来印画毛毛虫,请谁来帮忙啊?出示小布丁。
小布丁怎么来帮忙?谁来试试看啊。
指导语:小布丁在颜料盘里沾一下,还要在颜料盘里舔一舔。
轻轻的印一下,够不够长啊?
师:毛毛虫好孤单啊!我们再给它找个好朋友。
从哪里爬出来呢?
别忘了添上毛毛虫的眼睛、嘴巴、小脚。
要点:
(1)学习用印章画毛毛虫的身体,强调一节一节要连在一起。
(2)学习用棉签添画毛毛虫的眼睛、嘴、腿。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提醒幼儿毛毛虫的身体要连在一起,小布丁沾过在颜料盘上舔
一下。
三、作品评价。
指导语:你们喜欢哪条可爱的毛毛虫,它在干什么?
活动分析
一、关于教材的选择
毛毛虫是由《好饿的毛毛虫》绘本延伸出的一节美术活动。
本
次活动利用绘本中的图片让幼儿感知毛毛虫的外部特征和动态,巧妙地结合海绵印章小布丁,印出圆形的图案的特点,用小布丁印画、棉签添画的方法,让幼儿来进行玩色活动。
一个个紧紧连接的圆形图案构成了毛毛虫的身体,无论是直的、弯的、胖的、瘦的都可以表现毛毛虫身体的各种动态。
小小的黑点就成了毛毛虫的眼睛、鼻子、嘴巴、腿。
幼儿在轻松的玩的游戏中,感受到创作的乐趣、成功的喜悦。
二、关于活动的设计
1、关于活动目标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纲要》中美术方面的教育目标的规定,从认知技能、行为方法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来设计活动的目标:
(1)通过图片欣赏,感知毛毛虫的外形特征和颜色。
(2)学习用印章印毛毛虫,用棉签画毛毛虫的眼睛、嘴、腿等。
(3)感受图书的有趣情节,体验印画的乐趣。
2、关于活动的过程
首先,利用绘本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毛毛虫的颜色和外形特征,以及毛毛虫的各种动态形象。
从而让幼儿知道毛毛虫的身体是长长地,有时直、有时弯,有时大、有时小。
身体是紧紧的连在一起的。
其次,教师指导幼儿来示范毛毛虫的画法。
让幼儿示范能帮助
幼儿建立信心,知道自己也可以像示范的幼儿那样做到。
幼儿示范了
毛毛虫的创作手法后,教师指导、帮助幼儿拓展,鼓励幼儿多画几只毛毛虫,画出不同的形态。
再次,幼儿自由创作,教师提醒幼儿将身体紧紧的连在一起。
并提示幼儿从不同方向创作不同的形态。
最后,对幼儿的作品从体态上进行评价,强调身体连在一起。
三、关于活动后的反思
通过活动的具体开展,在活动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
反思如下: 1、在活动的准备环节
在选择作画纸时,本来是选择的宣纸。
但是因为宣纸的颜色是白色,印过后宣纸会邹,就选用了包花纸。
但是它的特性是吸水性不强,要将颜料调的较干一些。
在小布丁考虑到干的海绵做的,会吸很多的颜料,就把小布丁弄潮可以减少颜料的吸收浪费,还可以让幼儿沾颜料时减轻操作难度。
而在幼儿操作时,有的小布丁吸水太多,使得颜料变稀。
印出的画水份太多,张贴在黑板上会有颜料留下来。
下次活动时,可以每个小布丁检查一下,将水分捏掉。
2、在图片的观察引导环节
《好饿的毛毛虫》在活动组织前已经让幼儿观察过绘本中的毛毛虫。
幼儿的话比较多,我对每个幼儿的的话进行回应、解释,使得时间拖延。
还没有学会掌握活动的节奏、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幼儿的各种回答。
在引导幼儿认识、总结毛毛虫的特点时,在语言的组织上还欠缺,不知道该怎样引导幼儿,提示幼儿发现特点。
另外,在幼儿
回答问题时,有时强调举手,有时为了节省时间,让幼儿集体回答,幼儿回答在问题时直接说,有的幼儿一直不动嘴巴,显得比较混乱。
3、在幼儿的操作环节
平时对于幼儿的绘画活动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常规。
为了指导每一个幼儿,让每一位幼儿都能够展现出绘画作品。
我让先画好的幼儿先去拿小玩具玩,重点指导动手能力较弱、动作慢的幼儿。
在这次活动中,收作品时,幼儿出现了因没有完成的作品而哭闹。
在今后的美术活动中,应养成良好的常规。
4、在对于作品的评价的环节
评价时还不知道从那些点来帮助幼儿提升,只能强调创作中的要点。
总之,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多次试用绘画材料,确保每种材料都能适合教学;加强语言的组织能力,做到精炼、简洁;学会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有效回应、提升;按照要求,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美术活动常规。
周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