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子弹飞(1)分镜头脚本
杭天奇 五分钟拉片《让子弹飞》开头

74
中近景
固定,仰拍
张麻子停下马,马在原地转了一圈
《背叛之夜》,马叫声
1S
75
近景
固定
张麻子带着九同面具的脸部像天上看
《背叛之夜》
2S
76
中景
固定,仰拍,模仿主观镜头
火车在天上飞过,落下一滴红色液体
《背叛之夜》
2S
77
近景
固定
火锅汤落在张麻子面具上,他摸摸面具
《背叛之夜》,人声
2S
78
中景
上下摇镜头
4S
两个镜头跳切
62
中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跟镜头
张麻子一行人在火车后面追
5S
63
中景
跟镜头
麻匪追上火车,低头躲避子弹
马奔跑声,马叫声,枪声,《背叛之夜》
6S
64
中景
固定,仰拍
麻匪扔出斧头
马奔跑声,马叫声,枪声,《背叛之夜》
2S
65
特写
固定
斧子飞到铁轨上
金属声
1S
66
近景
固定
麻匪举起枪把向下砸去
马奔跑声,马叫声,枪声,《背叛之夜》
4
近景
固定,镜头晃动
火车上插的旗子
<送别》,火车过铁轨声
1.5S
5
近景
固定,镜头晃动
火车窗口伸出的枪
1.5S
6
中近景
固定镜头,拍摄角度微仰
火车开过,车顶白色烟
车轮与铁轨接触的金属声
2S
7
全景
固定镜头,微仰
马拉着火车
马叫声
5S
8
中景
固定
马的背面
让子弹飞 剧本

《让子弹飞》剧本(故事发生时间:北洋年间南部中国)片名出现前音乐起:《送别》(舒缓抒情式女音: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苍鹰出现,沿山而上,(镜头转至铁轨)一脑袋将耳朵紧贴在铁轨一侧,接着用手狠狠地掏了掏耳朵,生怕漏过一点声音。
(火车呜呜的轰鸣声从老六的后脑勺一侧传来)那颗脑袋的主人警惕地迅速转过头来,我们看清了那张面孔,年轻的面孔(张默饰演)。
(镜头切至火车)这是一辆旧式火车,前有十几匹白马飞速拉动。
(背景音乐《送别》结束,片中人物开始唱《送别》,混杂着男女音,镜头切至车厢内)县长(葛优饰演)、县长夫人(刘嘉玲饰演)、前汤师爷(冯小刚饰演)在车厢内吃着火锅,并饮酒唱歌,一派欢快景象。
前汤师爷(冯小刚)将筷子咬在口中,腾出手来拍掌叫好:好,好,好!马县长(葛优):汤师爷,是好吃,还是好听?前汤师爷:也好吃,也好听,都好,都好!马县长:我马某走南闯北,靠的就是能文能武,与众不同,不光吃喝玩乐,更要雪月风花。
(三人笑声起,镜头切至瞄准目标物的枪口,一只手正欲拉动扳机,镜头再切至车厢)前汤师爷:马县长此番风度,正好比“大风起兮云飞扬”(镜头随着这句话在三人的脸部表情间切换)县长夫人:屁!马县长:刘邦是个小人!前汤师爷持着酒杯继续摇头晃脑念道:力拔山兮气盖世……前县长夫人:屁!前汤师爷附和道:屁,屁!马县长:汤师爷,你要是怕我马屁,就先要过夫人这一关。
前汤师爷:嗯马县长:写首诗,写首诗。
要有风,要有肉,要有火锅,要有雾,要有美女儿,要有驴!(大笑声起,镜头切至火车外,瞄准的枪口,镜头再切至车厢)马县长打开车厢内的门,对着另一节车厢里的护送官兵大声说:起来起来起来,一起吃!一起唱!官兵头儿扯着嗓子喊:报告县长!我们铁血十八星陆军护送县长安全上任,我们不吃饭!(“不吃饭”三字由所有官兵一起喊出)子弹射进车厢内,三人抱头,慌乱,无处可逃。
《让子弹飞》(2)分镜头脚本:

假靠近真,针对着假说
近
真:算逑了;假:算逑了;真:算逑!假:算逑;真:算逑算逑!假:算逑算逑!
23
真边打假脸边说,假模仿
近
真:算逑吧;假:算逑算逑。真:算~逑~假:算逑~
24
真一脚踢翻假,假喷血
近
25
真打假,拔下假一颗牙齿,假叫
近
26
真黄拿着假牙喊随从甲,甲进画,真继续说
全
真:胡千!甲:yes sir!真:多拔他几颗牙,跟我一样,全镶成金的;甲:Yes sir!
《让子弹飞》(2)分镜头脚本:
镜号
内容
景别
技法
台词(备注)
1
假黄跑进门
中
假:老爷,来了
2
真黄边看望远镜边问
近
真:哪个?
3
假黄说
近
假:你自己!
4
真看着假,假说
近
假:黄老爷万寿,小的杨万楼,这厢有礼了,
5
真看着假说
近
真:赝品是个好东西啊
6
假说
近
假:赝品是个好东西啊
7
真边下命令边看望远镜
近
真:走几步
8
假边走边说
近
真:霸气外露,找死
16
随从甲,靠近真黄说
近
甲:刚进城就开枪,这不是二八开就可以打发走方说
近
真:不急!跟他耍一哈
18
假黄坐在椅子上,说
全
假:不急,跟他耍一哈
19
真黄转身对着假黄说
近
真:算逑了!
20
假黄坐在椅子上,说
全
假:算逑了!
21
真黄看着假黄,慢慢走进假黄,做“过来的手势,假模仿真也做“过来”的手势
让子弹飞片段场景分析

《让子弹飞》片段场景分析冲突张牧之开始并驱动了这个场景。
张牧之的欲望是明确的:劫火车。
而他的对立方老汤的欲望也是明确的:保住自己的性命。
尽管张牧之劫火车的目的只为钱财,老汤却以为张牧之要要他的命,他骗张牧之自己是师爷,不是县长,为的是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反而弄巧成拙,两人在这两个不可调和的欲望之间进退维谷,两人欲望恰巧对立。
开篇价值在场景一开始,对钱财的渴望统领着这一场景。
张牧之与一帮兄弟劫火车,是为了钱,但是后来张牧之知道县长淹死了以后,心中萌生了当县长的欲望,他开始扭转这一局面,改变这一事实。
节拍1#闹钟特写,张牧之将闹钟上弦,镜头随闹钟游移。
张牧之钱藏在哪儿了?说出来。
闹钟响之前说不出来,脑袋搬家。
张牧之的动作:问钱的位置。
县太爷惊恐的表情,仰天长哭啊——县太爷的反应:回避。
张牧之哭?哭也算时间啊。
县太爷哭声骤停,哀望张牧之。
节拍2#夫人有什么就说什么嘛。
张牧之回头看她这位夫人,你是谁?张牧之的动作:询问夫人的身份。
夫人我就是县长夫人啊。
夫人的反应:回答他。
张牧之失敬!失敬!节拍3#张牧之转头看向县太爷那你就是县太爷?张牧之的动作:问老汤的身份。
县太爷摇头,无言以答,闹钟响,县太爷胡乱大喊,枪栓声此起彼伏,对准县太爷。
县太爷反应:否认。
县太爷有钱!有钱!有钱有钱……!我跟县长进城上任,乡长淹死了,现在没有,上任就有!上任就有钱,上任就有!节拍4#张牧之拿起闹钟,重新上弦。
张牧之的动作:继续询问买官。
张牧之再给你一圈,顺着买官往下说。
县太爷的反应:照实回答。
县太爷有二十万。
张牧之钱呢?县太爷买官了。
张牧之买官干什么?县太爷赚钱。
张牧之能赚多少?县太爷一倍。
张牧之多长时间?县太爷一年。
张牧之我他妈要等你一年?县太爷半年半年!手气好,一个月也行!节拍5#张牧之县长淹死了,谁去上任?张牧之的动作:询问县长的情况。
县太爷我!县太爷的反应:隐藏自己县长的身份。
张牧之你是谁?县太爷师爷。
张牧之你他妈一个师爷敢冒充县长?县太爷没人认识县长长什么模样。
电影电视节目分镜头脚本格式

电影电视节目分镜头脚本格式电影、电视节目分镜头脚本格式片名:镜号景别技巧画面内容解说词音乐音响长度说明:镜号:每个镜头按顺序的编号景别:一般分为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和显微等技巧:包括镜头的运用—推、拉、摇、移、跟等,镜头的组合—淡出谈入、切换、叠化等画面:详细写出画面里场景的内容和变化,简单的构图等解说:按照分镜头画面的内容,以文字稿本的解说为依据,把它写得更加具体、形象音乐;使用什么音乐,应标明起始位置音响:也称为效果,它是用来创造画面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如现场的环境声、雷声、雨声、动物叫声等长度:每个镜头的拍摄时间,以秒为单位例:片名:《三让一树花常开》镜音音长度景别技巧画面内容解说词号乐响座落在大山深处的桂花宜宾县桂花小学座落在距县城全—小学镜头由学校全景拉1 拉、俯 50公里的观音镇沙沟大山里,15”大全成大全景,叠出片名,化这是一座村小出二、专题片素材文稿报送格式片名:镜号长度画面内容解说词音效备注说明:镜号:每个镜头按编辑顺序的编号长度:该镜头的起、止时间画面:详细写出画面里的场景的内容和变化,简单的构图等解说:与该镜头对应的解说词,时间长度应与画面时间长度一致,如有采访,应在对应画面中打印出采访对象的姓名、职务、身份及采访内容字幕,并在“解说词”栏详细说明音效:包括音乐和音响例:片名:《大山的女儿》画面镜号长度内容10’27” 学校 15 —升旗13’40” 仪式解说词音效备注五星红旗第一次从民族小学的操场上升起,没有乐曲,杨老师用仅有的一台风琴伴奏,仰望现场声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杨老师眼里噙满泪风琴声花……18’30” 采访村民叠印老师,多亏了杨老师的帮助,我们全家非常感环境声19’40” 字幕谢杨老师,永远记住杨老师”)三、消息类新闻文稿报送格式 1、文稿用A4纸5号字打印成20×20的稿纸,一式三份,加盖公章2、画面质量要求清晰、稳定,多条新闻之间一定要用彩条或其他方法分隔开来中文文库:电视节目制作技术:镜头语言的基本知识一、电影、电视的景别景别,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一、根据景距的变化分类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三个层次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遭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半身景:俗称“半身像”,指从腰部到头的景致,也称为“中近景”近景:指摄取胸部以上的影视画面,有时也用于表现景物的某一局部特写:指摄影、摄像机在很近距离内摄取对象通常以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为取景参照,突出强调人体的某个局部,或相应的物件细节、景物细节等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指突出头像的局部,或身体、物体的某一细部,如眉毛、眼睛、枪栓、板机等二、摄影、摄像机的运动推:即推拍、推镜头,指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前的运动拍摄,取景范围由大变小,分快推、慢推、猛推,与变焦距推拍存在本质的区别拉: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后的拉摄运动,取景范围由小变大,也可分为慢拉、快拉、猛拉摇:指摄影、摄像机位置不动,机身依托于三角架上的底盘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使观众如同站在原地环顾、打量周围的人或事物移:又称移动拍摄从广义说,运动拍摄的各种方式都为移动拍摄但在通常的意义上,移动拍摄专指把摄影、摄像机安放在运载工具上,沿水平面在移动中拍摄对象移拍与摇拍结合可以形成摇移拍摄方式跟:指跟踪拍摄跟移是一种,还有跟摇、跟推、跟拉、跟升、跟降等,即将跟摄与拉、摇、移、升、降等20多种拍摄方法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总之,跟拍的手法灵活多样,它使观众的眼睛始终盯牢在被跟摄人体、物体上升:上升摄影、摄像降:下降摄影、摄像俯:俯拍,常用于宏观地展现环境、场合的整体面貌仰:仰拍,常带有高大、庄严的意味甩:甩镜头,也即扫摇镜头,指从一个被摄体甩向另一个被摄体,表现急剧的变化,作为场景变换的手段时不露剪辑的痕迹悬:悬空拍摄,有时还包括空中拍摄它有广阔的表现力空:亦称空镜头、景物镜头,指没有剧中角色的纯景物镜头切:转换镜头的统称任何一个镜头的剪接,都是一次“切”综:指综合拍摄,又称综合镜头它是将推、拉、摇、移、跟、升、降、俯、仰、旋、甩、悬、空等拍摄方法中的几种结合在一个镜头里进行拍摄短:指短镜头电影一般指30秒、约合胶片15米以下的镜头;电视30秒、约合帧以下的连续画面长:指长镜头影视都可以界定在30秒以上的连续画面对于长、短镜头的区分,世界上尚无公认的“尺度”,上述标准系一般而言世界上有希区柯克《绳索》中耗时10分钟、长到一本的长镜头,也有短到只有两格、描绘火光炮影的战争片短镜头反打:指摄影机、摄像机在拍摄二人场景时的异向拍摄例如拍摄男女二人对坐交谈,先从一边拍男,再从另一边拍女,最后交叉剪辑构成一个完整的片段变焦拍摄:摄影、摄像机不动,通过镜头焦距的变化,使远方的人或物清晰可见,或使近景从清晰到虚化主观拍摄:又称主观镜头,即表现剧中人的主观视线、视觉的镜头,常有可视化的心理描写的作用三、影视的画面处理技巧淡入:又称渐显指下一段戏的第一个镜头光度由零度逐渐增至正常的强度,有如舞台的“幕启”淡出:又称渐隐指上一段戏的最后一个镜头由正常的光度,逐渐变暗到零度,有如舞台的“幕落”化:又称“溶”,是指前一个画面刚刚消失,第二个画面又同时涌现,二者是在“溶”的状态下,完成画面内容的更替其用途:①用于时间转换;②表现梦幻、想像、回忆;③表景物变幻莫测,令人目不暇接;④自然承接转场,叙述顺畅、光滑化的过程通常有三秒钟左右叠:又称“叠印”,是指前后画面各自并不消失,都有部分“留存”在银幕或荧屏上它是通过分割画面,表现人物的联系、推动情节的发展等划:又称“划入划出”它不同于化、叠,而是以线条或用几何图形,如圆、菱、帘、三角、多角等形状或方式,改变画面内容的一种技巧如用“圆”的方式又称“圈入圈出”;“帘”又称“帘入帘出”,即像卷帘子一样,使镜头内容发生变化入画:指角色进入拍摄机器的取景画幅中,可以经由上、下、左、右等多个方向出画:指角色原在镜头中,由上、下、左、右离开拍摄画面定格:是指将电影胶片的某一格、电视画面的某一帧,通过技术手段,增加若干格、帧相同的胶片或画面,以达到影像处于静止状态的目的通常,电影、电视画面的各段都是以定格开始,由静变动,最后以定格结束,由动变静倒正画面:以银幕或荧屏的横向中心线为轴心,经过°的翻转,使原来的画面,由倒到正,或由正到倒翻转画面:是以银幕或荧屏的竖向中心线为轴线,使画面经过°的翻转而消失,引出下一个镜头一般表现新与旧、穷与富、喜与悲、今与昔的强烈对比起幅:指摄影、摄像机开拍的第一个画面落幅:指摄影、摄像机停机前的最后一个画面闪回:影视中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的一种手法即突然以很短暂的画面插入某一场景,用以表现人物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和感情起伏,手法极其简洁明快“闪回”的内容一般为过去出现的场景或已经发生的事情如用于表现人物对未来或即将发生的事情的想像和预感,则称为“前闪”,它同“闪回”统称为“闪念”蒙太奇: 法文的音译,原为装配、剪切之意,指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是电影创作的主要叙述手段和表现手段之一它大致可分为“叙事蒙太奇”与“表现蒙太奇”前者主要以展现事件为宗旨,一般的平行剪接、交叉剪接都属此类“表现蒙太奇”则是为加强艺术表现与情绪感染力,通过“不相关”镜头的相连或内容上的相互对照而产生原本不具有的新内涵剪辑:影视制作工序之一,也指担任这一工作的专职人员影片、电视片拍摄完成后,依照剧情发展和结构的要求,将各个镜头的画面和声带,经过选择、整理和修剪,然后按照蒙太奇原理和最富于艺术效果的顺序组接起来,成为一部内容完整、有艺术感染力的影视作品剪辑是影视声像素材的分解重组工作,也是摄制过程中的一次再创作四、其他名词前景:镜头中靠近前沿或位于主体前面的人或物在镜头画面中,用以陪衬主体,或组成戏剧环境的一部分,并增强画面的空间深度,平衡构图和美化画面后景:镜头中靠近后边或位于主体后面的人或物后景在镜头画面中,有时作为表现的主体或陪体,但大多是戏剧环境的组成部分,有时直接构成背景中景:处于画面中间的部分一般主体会出现在中景或前、中景之间的部位前景、中景、后景是摄影构图的基本层次,它们可以使画面富于层次感、纵深感有些画面的层次作了更细致的划分,如斯皮尔伯格《拯救大兵瑞恩》的许多画面构图,可达七八个层次内景:也称“棚内景”指在摄影棚内搭置的场景外景:摄影棚以外的场景,包括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等实景,以及在摄影棚外搭建的室内景优点是真实、自然,具有生活气息摄影棚:专供拍摄影视作品使用的特殊建筑物较大的摄影棚面积一般在平方米以上至平方米,高度为8米以上棚内四周有为绘制背景用的天片,装有各种照明设施、音响条件,以及隔音、通风、调节气温、排水等设备棚内可搭建供拍摄的各种室内外布景造型语言:传统意义上指绘画、雕塑等艺术门类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塑造视觉直观形象的手段和技法的总和对于影视而言,各种视觉造型艺术的手段和技法与声音造型诸因素,共同形成了它们的造型语言体系画外音:指影视作品中声音的画外运用,即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而是来自画面外的声音旁白、独白、解说是画外音的主要形式音响的画外运用也是画外音的重要形式画外音使声音摆脱了依附于画面视像的从属地位,强化了影视作品的视听结合功能银幕:一种由反射性或半透明的材料制成、其表面可供投射影像的电影放映设备宽银幕电影:本世纪XX年代兴起的新型电影,采用比标准银幕宽的银幕,可以使观众看到更广阔的景象目前,最普遍的方法是采用横向压缩画面的变形镜头来拍摄和放映宽银幕影片,使放映画面高宽比由普通银幕电影的1:,变成 1:至1:,故称之为变形宽银幕电影遮幅宽银幕电影:也称“假宽银幕电影”,使用35毫米胶片,拍摄和放映时,在摄影机和放映机片窗前加装格框,遮去画幅的上下两边,以压缩画面高度,但不改变画面宽度,能得到与变形宽银幕电影相同的银幕效果摄制这种宽银幕电影的方法较为简便,已得到广泛采用声画同步:也即音画同步,指影视作品中的对白、歌曲和声响与画面动作相一致,声音和画面形象保持同步进行的自然关系声画平行:影视作品声画不同步的一种情形,也称声画并行、声画分立,指影视作品中声音与画面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人物性格、艺术风格和戏剧性矛盾冲突相互贴近,但速度节奏并不同步,声音与画面各自按照自己的逻辑展开,互相补充,若即若离其基本特点是声音重复或加强画面的意境、倾向或含义说明性音乐、渲染性音乐都属于声画平行的音乐声画对位:影视作品声画不同步的另一种情形,包括两种艺术处理方式:(1)声画对比声音与画面的内容和情绪一致,但存在量度、节奏的反差 (2)声画对立声音与画面的形象和情绪完全相反电视科教片分镜头台本的创作俗话说:剧本是一剧之本对于影视作品的创作,剧本是创作的基础而对于科教片的创作来说,“剧本”的创作同样重要科教片创作所依据的“剧本”我们称之为台本,这主要是由于科教片的台本具有通俗性、科学性、形象性和实用性等特点而区别于影视故事片所用的剧本分镜头台本是科教片二次创作的基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教片的质量科教片的文字创作有几个关键性的环节:第一,文学稿本的创作;第二,依据文学稿本写出分镜头台本的再创作;第三,在拍摄和编辑过程中分镜头台本的修改与完善,而文学稿本则为整个创作打下了基础从笔者多年工作实践中所接触到的文学稿本来看,科教片的文学稿本一般是由某个学科的专家、科研单位的研究人员或者是熟谙教学方法、并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业教师提供的,多为讲稿、科研报告、课题总结,或者是科研资料,当然也有比较规范的文学稿本所用语言也多为书本语言、专业术语等,并不适合屏幕再现这就要求导演具有较高的分镜头台本的再创作能力而分镜头台本则是依据文学稿本再创作的、并且划分出了一个个镜头的、可供拍摄和后期制作的编辑用台本分镜头台本不是对文学稿本的图解和翻译,而是在文学稿本基础之上进行了影视语言的再创作,把抽象文字描述向具体视觉形象进行转换,所以它已经获得了某种程度的可视性根据电视媒介传播的特点和科教片的受众与任务,科教片文学稿本向分镜头台本的转换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书面语言口语化书面语言虽然具有语法规范、用词准确和逻辑严谨的优点,但是并不适合完全照搬到屏幕上,电视语言有自己的特点首先就是口语化,要让观众感受到平易近人的、面对面交流的效果另外,还可以灵活运用“寸草遮丈风”、“见苗一半收”、“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等各地农谚及诗情画意的语言,这些生活味浓郁、口语味十足的语言,可以大大缩短观众与影片的距离2、专业术语通俗化在科教片的稿本转换过程中,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专业术语过多由于科教片尤其是农业科教片针对的受众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太多的专业术语会对他们理解影片形成障碍所以,在分镜头台本写作时,要尽量把专业术语、科学名词用比较通俗的、大部分观众能够理解的语言表述出来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影片的教育和科普作用 3、科研数据图形化每部科教片都有明确的教学性和科学性,片中必然要涉及到许多术语和数据所以,在分镜头台本的写作过程中,如何将枯燥、呆板的专业名词和科研数据形象化、视觉化是我们遇到的另一个重要转换比如很多表现科研项目对比关系的实验数据,这些数据往往是影片所叙述科学内容的核心,必须在影片中呈现采取什么方法呢?如果简单地以表格的形式叠加在图像上,由于数据较多,观众不易在短时间里看清楚所以,可以采用柱形图、饼图、曲线图、折线图等图形化的表现形式,发挥图形比较直观的特点和优势,有效地帮助观众对枯燥科学数据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的数字资料必须用表格来表现,那也应该通过提取核心资料等方法尽量简化数据,然后将其编制成由表格标题、表头和数据构成的标准表格呈现,才能有利于观众的理解 4、要点内容标题化对于科教片来说,一部影片要表现的教学或科研内容不止一两个,有的实用技术类的影片可能有多个技术要点如何使这些内容既重点突出,又转换准确呢?————比如,留茬带状间作轮作新技术的技术要点在文学稿本中分散在多个段落,在写作分镜头台本时,经过编导的归纳、提炼,总结出四个技术要点Ⅰ、条播作物与穴播作物带状间作种植Ⅱ、留茬带的种植行向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Ⅲ、带状间作田的带宽控制在米以下————Ⅳ、选择适宜的优势作物组成轮作组合————首先,把这些技术要点设计制作成字数接近的四个标题字幕;第二,利用特技使字幕快速飞到屏幕上方1/4处;第三,在屏幕下方3/4的空间里采用两分屏画面的形式,让表现该项技术要点不同时期的两个画面从屏幕两边快速飞到屏幕中央撞在一起,形成一种视觉冲击力;第四,整个屏幕以黑色为底,为的是突出要呈现的科学内容字幕和视频图像分别使用运动特技处理,达到了重点突出、形式活泼、信息丰富的良好效果———— 5、文字叙述镜头化————在文学稿本向分镜头台本的转换过程中,创作者的脑海里应该呈现与文字符号相对应的一幅幅视觉图像,应该力图用文字叙述描绘出具体可见的画面并且,文字叙述所描绘的画面要有充分的可拍性,即:文字所叙述的内容可以用摄像机镜头来表现,力求避免使用非常抽象和概括性的文字表述,否则就会给视觉表现造成困难————科教片《留茬带状间作轮作新技术》开始部分有一段解说词:“当地人把阴山北麓称为后山地区,这个地区位于我国农牧交错带的中段,属于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也是我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然而,在这里我们除了看到在农牧交错带常见的风蚀沙化现象之外,还看到了大面积的、长势喜人的作物,它们像一条条五颜六色的彩带,横亘在原野丘陵之间……”从这段文字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它的每一句话都可以很容易找到对位的视频画面来表现这样,不仅使前期拍摄更有目标,也使后期剪辑更加方便和流畅———— 6、规划影片的逻辑结构————在稿本转换过程中,我们除了要解决语言转换和视觉呈现的问题,还要进行影片叙事结构的谋划,即:文学稿本的逻辑结构向影片叙事的逻辑结构的转换由于文学稿本自身的特点,它的逻辑结构往往比较复杂,不太适于用影视语言进行表现————比如科教片《留茬。
浅析电影_让子弹飞_镜头与叙事

大 众 文 艺大1742010年中国电影业如火如荼,作品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令人赞叹。
其中,电影《让子弹飞》以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美轮美奂的影视镜头、引人入胜的叙事技巧,最终以7.6亿的票房把姜文推上了中国第一导演的宝座。
下面从镜头和叙事两个方面谈谈《让子弹飞》的艺术特色。
一、镜头运用合理1.小景别运用有特色中近景、近景、特写这几种小景别间的组接,能创造一致的时空秩序,突出演员的神态、动作、语言和情绪等。
电影《让子弹飞》中,人物镜头多使用中景、中近景这些小景别,给电影整体的观赏性增色不少。
如电影开篇吃火锅那场戏,22个镜头中只有两个全景镜头。
第一个位于影片开头,另一个位于《送别》歌的末尾,分别作为蒙太奇句子的开始和结束。
其余的20个中近景,既作为叙事的开端,又交代人物关系和人物性格,让观众对电影的基本内容有一个迅速的把握。
更巧妙的是,《让子弹飞》中的各小景别之间往往使用快切进行组接,渲染气氛,把故事推向高潮。
如鸿门宴这场戏的末尾黛玉晴雯子那一段,从黛玉晴雯子跌倒在地到张麻子插刀入鞘,共9秒钟左右,但是镜头数目却有十几数个之多,而且这些镜头几乎全部是近景以上景别。
鸿门宴上斗技斗勇,杀机四伏,已是高潮情节。
突然款款前来的黛玉晴雯子跌倒在地,黄四郎猛然拔刀,气氛骤然紧张,高潮中的高潮,让观众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上。
此外,电影《让子弹飞》在使用小景别时,注意遵循“视线剪切”原则,节奏强烈,对观众的操控能力收放自如。
戈达尔曾说过,最自然的剪辑是“视线剪切”。
小景别的恰当运用使电影遵循了视线剪辑原则,这种方法让这场戏的节奏感非常强烈,完全把观众带入戏中。
2.跳轴运用有胆量随着我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观众的视听语言认知能力大大提高。
电影《让子弹飞》中,镜头语言大胆创新,给观众带来新颖的感官刺激。
运动轴线原则也被称作180°假象线原则,其目的是组织摄像机角度,以维持一贯的银幕方向感与空间感,这个原则一般情况下被奉为经典,少有背叛,但是《让子弹飞》中故意跳轴之处比比皆是。
《让子弹飞》分镜头脚本

机位同008 马与摄像机的 交流 完整的入画, 未出画
与016反打 机位同016 机位同017
中景 仰拍 斜侧 退 马跑来 全景 平拍 侧面 定 马拉着火车跑 远景 中景 近景 近景 近景 近景 近景 俯拍 俯拍 平拍 平拍 平拍 平拍 平拍 斜侧 定 正 定 斜侧 定 斜侧 定 正 定 斜侧 定 斜侧 定 三人围着火锅唱歌 马县长在唱歌 县长夫人在唱歌 师爷在唱歌 马县长在唱歌 县长夫人在唱歌
让子弹飞分镜 镜头 号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009 010 011 012 013 014 015 016 017 018 019 020 时间 画面构图 2s 17s 14s 2s 1s 1s 3s 3s 2s 3s 2s 2s 4s 1s 3s 2s 2s 2s 1s 2s 远景 近景 定 特写 特写 特写 全景 全景 中景 全景 中景 仰拍 摇 平 背 横移— 平拍 平拍 平拍 仰拍 平拍 俯拍 平拍 俯拍 正 定 斜侧 定 斜侧 定 斜侧 定 斜侧 定 背 跟 正 退 背 跟 画面内容 黑屏,字幕:南部中国 北洋年间 飞鹰在山中飞过 一个人把耳朵贴在火车 轨道上,转过头来 轰鸣的汽笛 火车上飘扬的旗帜 火车皮在震动 火车轰鸣而过 马拉火车运动 马拉火车跑动 马拉火车运动 马拉火车跑动 声音内容 音效及 备注 配乐 《送别 》渐起
《让子弹飞》(1)分镜头脚本

姜继续听
近
葛:他们交了,百姓才会跟着交
16
葛继续说
近
葛:得钱之后,绅豪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成
17
姜问葛
近
姜:咋个才七成喃
18葛说Biblioteka 近葛:七成是人家的,能得三成还得看黄四郎的脸色
19
姜问葛
近
姜:哪个的脸色
20
葛指着帽子说
中
葛:他!
21
姜把手指放在帽子上,说,再把帽子推到一边
特
姜:他?我大老远得跑来,就是为了看他的脸色
近
葛:百姓眼里,你是县长,可是在黄四郎眼里,你就是要饭的;挣钱嘛,生意,不丢人
32
姜看着葛,生气的说
近
姜:丢人,很丢人!我是想站着,还把钱挣了!葛:挣求不撑;姜:挣求不成?葛:挣求不成!
33
姜拿出把枪,放在桌上,说
特
姜:这个能不能挣?!
34
葛看着姜说
近
葛:能挣,山里
35
姜又把案几一放
特
姜:这个能不能挣!?
《让子弹飞》(1)分镜头脚本:
镜号
内容
景别
技法
台词(备注)
1
葛用案几拍桌子
中
葛:晚了!
2
姜走进大门
中
葛:前几任县长把鹅城的税收到了九十年以后了
3
葛继续说
近
葛:也就是西历2010年
4
姜看着葛
中
葛:我们来错地方了
5
姜边说边脱下帽子
中
姜:我倒是觉得这个地方不错
6
葛激动地看着姜说
近
葛:百姓成穷鬼了,没油水可榨了
7
姜对着葛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葛:百姓眼里,你是县长,可是在黄四郎眼里,你就是要饭的;挣钱嘛,生意,不丢人
32
姜看着葛,生气的说
近
姜:丢人,很丢人!我是想站着,还把钱挣了!葛:挣求不撑;姜:挣求不成?葛:挣求不成!
33
姜拿出把枪,放在桌上,说
特
姜:这个能不能挣?!
34
葛看着姜说
近
葛:能挣,山里
35
姜又把案几一放
特
姜:这个能不能挣!?
15
姜继续听
近
葛:他们交了,百姓才会跟着交
16
葛继续说
近
葛:得钱之后,绅豪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成
17
姜问葛
近
姜:咋个才七成喃
18
葛说
近
葛:七成是人家的,能得三成还得看黄四郎的脸色
19
姜问葛
近
姜:哪个的脸色
20
葛指着帽子说
中
葛:他!
21
姜把手指放在帽子上,说,再把帽子看他的脸色
葛:就这样子,有好多人想跪还没这门路嘞
28
姜走到葛旁边,手搭在葛肩膀上问葛,葛摇头,姜继续说
姜:我问问你,我为什么要上山当土匪;姜:我就是腿脚不利索,贵不下去
29
葛看着姜说
近
葛:原来你是想站着挣钱啊,那还是回山里吧
30
姜看着葛说
近
姜:哎?这我就不明白了,我已经当了县长了,咋个还不如个土匪啊?
31
葛看着姜说,说完,姜看着葛,葛继续说
36
葛说
近
葛:能挣,跪着
37
姜把枪、案几放在一起
特
姜:那这个加这个,能不能站这把钱挣了?
38
葛抱拳,问姜
近
葛:敢问九筒大哥何方神圣?
39
姜看着葛说
近
姜:鄙人,张麻子。
7
姜对着葛说
近
姜:老子从来就没想过刮穷鬼的钱
8
葛问姜
近
葛:不刮穷鬼的钱,你刮哪个的钱
9
姜说
近
姜:哪个有钱挣哪个的
10
葛疑惑地说
近
葛:你当过县长没得哦
11
姜左看又看
近
姜:没有~
12
葛做召唤的动作
近
葛:过来我给你说我给你说
13
姜靠近葛耳边
近
葛:县长上任,得巧立名目
14
葛靠在姜耳边继续说
近
葛:拉拢豪绅,缴税捐款
《让子弹飞》(1)分镜头脚本:
镜号
内容
景别
技法
台词(备注)
1
葛用案几拍桌子
中
葛:晚了!
2
姜走进大门
中
葛:前几任县长把鹅城的税收到了九十年以后了
3
葛继续说
近
葛:也就是西历2010年
4
姜看着葛
中
葛:我们来错地方了
5
姜边说边脱下帽子
中
姜:我倒是觉得这个地方不错
6
葛激动地看着姜说
近
葛:百姓成穷鬼了,没油水可榨了
22
葛看着姜说
近
葛:对!
23
姜招葛靠近,说
中
姜:来,我好不容易结了趟火车,当了县长
24
葛说
近
葛:对!
25
姜说
近
姜:我还得拉拢豪绅;葛:对;姜:还得巧立名目;葛:对;姜:还得看他的脸色;葛:对;姜:我不成跪着要饭的了吗
26
葛睁大眼说
近
葛:那你要这么说,买官当县长还真就是跪着要饭的
27
姜看葛,葛继续说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