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影海报的设计----以《让子弹飞》为例

合集下载

电影海报字体赏析

电影海报字体赏析

电影海报中的字体设计赏析海报‎又称招贴或宣传画,是一种平面形‎式的宣传广告。

具有画面大、内容‎广泛、艺术表现力丰富、视觉冲击‎力强的特点,多用于电影、戏剧、‎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

电影海‎报是海报的分支,作为电影艺术的‎宣传品,往往浓缩了一部电影的精‎华,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审‎美,具有很强的观赏性,能让观众‎得到除了电影本身以外的另一种‎平面艺术的享受。

一幅优秀的电影‎海报,往往具有很高的设计水准,‎对图形、文字、色彩等设计元素运‎用相得益彰,提升视觉表现力的同‎时又具备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电‎影海报设计中,除了对画面、色彩‎的表现之外,以电影名称为主体的‎字体设计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它是传达电影信息的重要载体,‎经过艺术化设计以后,可使文字‎形象变得情境化、视觉化,强化了‎语言效果,对提升海报设计品质和‎视觉表现力发挥了极大作用。

优秀‎电影海报的字体设计,对我们在‎品牌设计或页面设计时面对字体的‎处理,有着很好借鉴与参考意义。

‎下面就针对电影海报中的字体设计‎进行探讨,分析优秀的字体设计如‎何在海报设计中扮演重要角色。

‎既然是关于字体设计,那么就得‎从文字的历史说起。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文字种类很多,汉字‎是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也是中国的‎官方文字。

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

目前的汉字体系分为繁‎体字和简体字,前者用于台湾、香‎港、澳门和北美的华人圈中,后者‎用于中国大陆和新加坡以及东南‎亚的华人社区。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汉字的演变经‎历了几千年的漫长历程,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宋体等阶段。

下‎图展示的就是汉字的演变历史。

‎商朝时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甲骨文‎是目前我们发现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

而后来出现的金‎文指浇铸或刻凿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中国式英雄的悲哀——浅析电影《让子弹飞》

中国式英雄的悲哀——浅析电影《让子弹飞》

——浅析电影《让子弹飞》文/王松中国式英雄的悲哀导语《让子弹飞》是姜文在2010年导演的一部电影作品,这部电影成功塑造了一个除暴安良的中国式英雄形象。

英雄在除暴安良的过程中孤军奋战,虽然是在为人民谋福利,人民却不愿意响应英雄的号召。

但在拾取打败恶霸的福利的时候,人民又热情响应,此举实在让人寒心。

正是这个早被人习以为常的一幕,构成了中国式英雄的悲哀,构成了整个民族的悲哀。

关键词:规矩 英雄 糊涂 山茶树在东方文化中,对英雄的概念很矛盾,一方面大家崇拜英雄,一方面又对英雄很反感。

关羽可算是被膜拜的英雄代表,从将领的角度来看,关羽的能力只能算是中上。

而关羽之所以会被人们崇拜,是因为他仗义。

如果单以关羽的仗义,或因后人鼓吹的忠义而崇拜,倒也无可厚非,但愣是把关羽当做武财神来膜拜,就实在令人瞠目结舌。

另一方面,当生活中出现英雄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不会认为那是英雄,只会对他下“逞能”的定义。

就拿《让子弹飞》中葛优饰演的汤师爷来说,这个角色满脑子都想着怎么跟恶霸联手盘剥百姓,他自以为走南闯北,只要秉承“欺软联硬”的铁律,就能无往而不利。

进一步说,汤师爷懂规矩,也懂得利用规矩牟取利益。

所以在汤师爷的眼中,“张麻子县长”那一套是不按照规矩来,是不会“当官”,更不会赚钱。

可恰恰是不会当官的张麻子,或者说是张牧之,却打倒了黄四郎,给鹅城的百姓除去了祸害,成为一名有作为的英雄。

在这个过程当中,即便张麻子挑明了要攻击黄四郎,鹅城的民众却还是在观望,可见大家都不看好张麻子。

因为不管张麻子是作为麻匪还是作为县长,在当时的环境下,去挑战“南国一霸”,都超出了他的“职业范畴”。

不仅是在民国时期,哪怕是在当代,人们都不喜欢出格的人,更讨厌不守规矩的人。

在大众的观念里,出格和不懂规矩是不成熟的表现,不可以委以重任。

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少出现有作为的英雄。

并不是说我们的精英阶级不想有作为,而是他们的作为大多都被一些迂腐的、或是不合理的规则所束缚,如果只是道德类的束缚,去挑战那些规则最多也只会引来口诛笔伐。

浅析国产“电影海报设计”

浅析国产“电影海报设计”

浅析国产“电影海报设计”一、电影海报设计美学分析1、电影海报设计电影海报是平面广告设计的一种,具有传达信息的作用,因此除商业宣传使命之外,片名、演员、编剧、导演、摄影、美术等创作人员的姓名及制片厂的厂名等信息也要在电影海报上体现出来。

设计师在设计电影海报时,会融入自身对影片的理解,进行主观加工与创作,通过电影海报这个载体,以简洁新颖的方式来表现和提炼影片主旨,从而吸引观众对电影产生观看的冲动,产生商业价值和美学价值。

2、我国电影海报设计美学(1)具有浓郁的时代特色电影作为记录历史和再现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从诞生时就有着浓浓的时代特色。

电影海报也是这样的。

无论是回顾历史还是考察当下,都可以在电影海报中看到专属于某一时代的影子。

时代特色既在电影海报制作画面中体现,也在表现手法上体现。

制作海报的技术影响着电影海报的表现手法,可以说随着制作海报技术的提高电影海报表现手法越发完善和健全,得到了广大人们的广泛追求。

(2)浓厚的中国意蕴在艺术表现中,我国文化始终是热门主题,在我国电影海报设计上,也深深的蕴含着我国的文化特色。

汉字、图案等作为电影海报必不可少的元素,构成了电影海报“中国意蕴”的外在表现。

而在海报整体中所表达和体现的含义,既包括影片自身想要传递的思想,也体现了影片之外的感悟。

(3)我国的电影海报设计走向国际从各个时期影片海报中可看出,我国电影海报在发展早期,深受其他国家海报的影响,创作手法和表现风格都能看到与其他国家电影海报相类似的地方。

在我国电影不断发展和完善下,已有强大的能力来创设有自身风格和特色的电影海报艺术品,可以与一些先进国家的海报设计水平抗衡。

二、国产电影海报设计中的美学分析1、香港电影海报教父——阮大勇(1)阮大勇的介绍阮大勇,他的第一张电影海报是为许氏兄弟《天才与白痴》设计的,也许是电影的成功,他主动去找许氏兄弟拿到了第二部电影的海报设计权。

而这一部电影海报的设计令他名声大噪,它就是电影《半斤八两》。

[精品]《让子弹飞》浅析

[精品]《让子弹飞》浅析

[精品]《让子弹飞》浅析
《让子弹飞》是由北京蓝天影业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爱国题材的电影,由张国立执导,郭子乐、吴孟达、张家辉、徐静蕾等主演,讲述了继承父亲遗志,不屈不挠,让子弹飞的
故事。

电影最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它所呈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它表达了你可以成功,成功
的唯一方法是坚持下去,克服困难,在挫折中展示自己的勇敢和毅力。

电影从故事情节中
告诉了观众,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人们不仅可以继承父辈的抗战精神,更可以为国家,为
家乡,为民族做出有意义的贡献。

电影中张国立特别突出了爱国的主题,一如他的日记:“血和泪总会成为最强大的力量,它可以改变命运,可以创造辉煌,可改变命运,可以唤醒理念和信念,使历史有所转变。

” 张国立在片中展示了一个常人所无法做到的勇敢,使观众感受到他深厚的爱国主
义属性,以及实践爱国主义的力量。

在《让子弹飞》中,张国立展示了一种有价值的爱国主义,深刻地诠释了什么是真正
的爱国主义:见责任就担责任,不怕牺牲,不怕艰难,勇敢面对苦难,付出甚至牺牲自己
的一切,尽力把好每一场战斗。

电影中的一些场景和台词,刻画出一幅千古好梦,一幅爱
国者的画卷,帮助人们感受到灿烂的爱国主义情怀,鼓舞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热情,并让
我们更加明确了自己应尽的责任。

浅析电影海报的视觉形象设计

浅析电影海报的视觉形象设计

浅析电影海报的视觉形象设计提要:电影海报是帮助宣传电影文化和促销电影产业的重要手段。

随着电影和艺术的发展,电影海报的风格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精致。

将电影中的元素凝结成精华,经过一系列巧妙的艺术表现,每一张海报都是一场华丽的视觉盛宴。

关键词:观赏性;传达信息;特征鲜明;审美元素一、电影海报的起源与发展“电影的史前史和它的历史一样长。

”这是《大英百科全书》电影历史部分的第一句话。

在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兄弟在巴黎的一间餐厅里向35位观众放映了《火车到站》等短片,当时那张题为《卢米埃电影》的海报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张电影海报。

而历史上被承认的第一所电影放映厅(室内且配有座位)叫做“放映机厅”(Vitascope Hall),于1896年6月26日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开始营业,它有400个座席,当时放映的一般都是比较短的风光片。

虽然条件非常简陋,但这毕竟是电影商业化的开始。

电影海报很快也就应运而生了。

一种用油漆在木板上注明放映信息的形式还只能算做是海报的雏形,由于广告员要把中间用绳子连接的两块广告板挂在身上,这看起来非常像夹着肉饼的三明治,所以它也有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名字——“三明治板”。

这种笨重的形式很快就被时代淘汰掉了,法国招贴画家朱尔斯·查尔特(Jules Cheret)率先把新艺术风格引入到商业招贴画之中,创造了应用于电影商业的新艺术形式,促进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电影海报的形成。

作为被广告界承认的现代海报之父,他也被公认为把电影和海报两种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的第一人。

当今的电影海报大多画面精美,即使是同一部电影的海报,各国的版本都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也可能突出不同的主题。

一部普通的电影海报只有一二个版面,而一部畅销的大片就可能有数十种版面,《TiTanic》电影的海报应该是目前版面最多的海报了。

二、电影海报表现一张海报必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海报必须设计有观赏性,二是能迅速地传达视觉信息,三是吸引观者视线,使之与海报产生联系。

浅析电影_让子弹飞_镜头与叙事

浅析电影_让子弹飞_镜头与叙事

大 众 文 艺大1742010年中国电影业如火如荼,作品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令人赞叹。

其中,电影《让子弹飞》以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美轮美奂的影视镜头、引人入胜的叙事技巧,最终以7.6亿的票房把姜文推上了中国第一导演的宝座。

下面从镜头和叙事两个方面谈谈《让子弹飞》的艺术特色。

一、镜头运用合理1.小景别运用有特色中近景、近景、特写这几种小景别间的组接,能创造一致的时空秩序,突出演员的神态、动作、语言和情绪等。

电影《让子弹飞》中,人物镜头多使用中景、中近景这些小景别,给电影整体的观赏性增色不少。

如电影开篇吃火锅那场戏,22个镜头中只有两个全景镜头。

第一个位于影片开头,另一个位于《送别》歌的末尾,分别作为蒙太奇句子的开始和结束。

其余的20个中近景,既作为叙事的开端,又交代人物关系和人物性格,让观众对电影的基本内容有一个迅速的把握。

更巧妙的是,《让子弹飞》中的各小景别之间往往使用快切进行组接,渲染气氛,把故事推向高潮。

如鸿门宴这场戏的末尾黛玉晴雯子那一段,从黛玉晴雯子跌倒在地到张麻子插刀入鞘,共9秒钟左右,但是镜头数目却有十几数个之多,而且这些镜头几乎全部是近景以上景别。

鸿门宴上斗技斗勇,杀机四伏,已是高潮情节。

突然款款前来的黛玉晴雯子跌倒在地,黄四郎猛然拔刀,气氛骤然紧张,高潮中的高潮,让观众把心提到了嗓子眼上。

此外,电影《让子弹飞》在使用小景别时,注意遵循“视线剪切”原则,节奏强烈,对观众的操控能力收放自如。

戈达尔曾说过,最自然的剪辑是“视线剪切”。

小景别的恰当运用使电影遵循了视线剪辑原则,这种方法让这场戏的节奏感非常强烈,完全把观众带入戏中。

2.跳轴运用有胆量随着我国电影艺术的发展,观众的视听语言认知能力大大提高。

电影《让子弹飞》中,镜头语言大胆创新,给观众带来新颖的感官刺激。

运动轴线原则也被称作180°假象线原则,其目的是组织摄像机角度,以维持一贯的银幕方向感与空间感,这个原则一般情况下被奉为经典,少有背叛,但是《让子弹飞》中故意跳轴之处比比皆是。

《让子弹飞》电影影评

《让子弹飞》电影影评

《让子弹飞》电影影评冯小刚在长镜头中植入广告,而姜文则在长镜头中植入象征。

象征比广告更具内涵,也更廉价,站着比跪着更有尊严。

票房并非乞讨,亦非慈善,而是一种税,一种让人无话可说的合理之税。

“飞”代表着一种进行时,鹰处于食物链的高端,而子弹则能打破食物链。

鹰和子弹的效应中蕴含着清晰的逻辑暗示,这是姜文式的风格,也是他的底线,可算作中生代文化人的一种别扭与执着。

《让子弹飞》的剧本和台词颇具莎士比亚喜剧的风格,具体来说,是莎翁喜剧卷中的作品。

喜剧具有独特的狂欢性和荒诞性,其狂欢的意义未必是愉悦的,荒诞的延伸也未必不真实。

再加上中国独特的朝代史,以及现实性很强的社会变革,将其置于非京畿之地的闭塞小镇,使得《让子弹飞》具有了隔世说人的意味。

影片中的色彩如同一幅幅巨大的花脸脸谱,通过东西方文化的错位和文化符号的诡异混合,这座鹅城似乎从未有过人间烟火气。

莎士比亚喜剧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乔装和打扮,这也是《让子弹飞》的一大亮点。

姜文的西式着装与葛大爷、刘嘉玲的中式服装形成了幽默的对比,此外,还有许多以麻将为脸谱的情节,他们本应属于江湖,却带上了麻将脸谱,变得有些不伦不类。

替身是莎翁的常用手法,赝品则是传统文化的老国粹,这才是真正的“喜剧”,是令人惊喜的喜,而不是欢喜的喜。

我想这就是我所能翻译的惊喜,但我并非师爷。

“绍兴师爷”是旧式官场中一个巧妙的角色,在明清两代发挥着灵活应变的本领。

然而,“绍兴师爷”的本质早已模糊不清。

葛大爷自称师爷时就是师爷,这本身就是一种本事。

所谓的莲花嘴、玲珑心,大多用在了机变、女人、钱财和官运亨通上,这是对聪明人的一种自我讽刺。

在当代官场中,这种“绍兴师爷”的模板屡见不鲜,甚至老爷和师爷已经合二为一。

葛大爷谈及当时的十七等事情,可能是老夫酒后的随性之谈,也是曾经清秀潘郎的自我释怀。

只有身首异处,才能点检平生,这种纸醉金迷的死亡方式,是《让子弹飞》进入尾联的写照。

尾联无需对仗,它的作用只是尘埃落定。

电影的“名片”——电影海报探析

电影的“名片”——电影海报探析

() 录 时 代 — — 历 史和 社 会 价 值 2记
电影在 作为一种复杂的现代文化现 象的同时 , 也赋予 了电 影 海报深厚的文化 内涵。电影海报从一 个侧面记录 了当时 的社 会环境 、人文思 想和行为方式 ,成 为人们还原历史更为直观形
二 主题域分析
象的依据 在 危险和愿望:历史上通缉海报 中的写实主义 一
本 文 主 要 以P o Q etAcd mi sac irr ( r us a e cReerh Lba y ARL
英 文学术研究 图书馆 ) E S O h s 国外资源数据库 )两个 和 B C ot( 国际英文数据库为数据 来源 。 在两个数据库 中输入同样 的关键词

由文 字 、绘 画、摄影 等视觉元素组 成 ,以鲜 明 、生动 、准确的
构 图介绍影片的 内容 ,表现影片 的主题 ,在张贴后产 生直接的
宣传效 应。 电影 海 报 设计 的 优 劣 直 接 影 响 到 对 电影 的宣 传效 果 。
( )电影海报的构成要素 、功 能和价值研究 一 1 电影海报 的构成要素 . 通常意义上讲 ,电影海报是 由图形、色彩 、文字三大块组
业的不断发展 ,并为我 国在该领域 的理论研 究提供 一定的依 据和方法。
电影海报又称 为 “ 电影宣传画 ” 是商业海报 的一种 , , 它随 行深入 的归纳分析 。以分析与综合法 、举例与 归纳法 、分 层次
着 电影 的 发 展 而 产 生 ,对 电影 宣 传 起 着 重 要 的 作 用 。电影 海 报 研 究法 作 为 主 要 的 研 究方 法 。
本 文对 电影海报相关 的英文文献进 行分 析总结 , 望其中对 电 成 的 ,当然 在特 定情况下 ,某些海报也可以省略 其一 ,比如文 希 影海报 艺术的总结和 探讨 , 能对未 来中 国以及世 界电影海报的 化 类 电影海 报可完全用 图形来说 话 ,或者完全 用文字来诠 释。 宣 传和设计起到一定 的参考作用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电影海报的设计——以《让子弹飞》为例摘要海报又叫“招贴”、“宣传画”,是户外广告的一种,其作用是通过视觉传达的瞬间效应吸引关注,传达信息,从而达到广而告知的目的,促进销售。

电影海报与电影几乎同时诞生,“同月份牌、年画、宣传画一样可统称为招贴画,也可称为电影宣传画。

一般张贴于影剧院、广告栏或是张贴在大街马路等公共场所。

”电影海报作为电影的外包装,最主要的作用是直观地将电影的片名、剧情、编创人员等重要信息清楚、及时地告知受众,吸引大家去观看,从而达到宣传电影的目的。

电影海报作为电影产业的衍生物,现在不仅仅是电影推介的重要手段和媒介,而且正逐步成为一门艺术,越来越多的电影海报成为优秀的艺术品。

引言多媒体时代,信息的获取和传达不再单单局限于文字,众多非语言的信息也涌入人们的视野。

人类交际行为的多模式化,使得单纯的话语分析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蕴含了众多非语言因素的交际方式,即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

电影海报涉及语言和图像两种符号系统,而且包括字体、字号、颜色等符号变体,因此它属于多模态语篇。

本文试图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对《让子弹飞》的宣传海报进行研究,试图探讨图像作为社会符号和语言是如何共同实现传递信息的功能,同时也希望这一研究能提高人们对海报类多模态语篇的识读能力。

一、电影海报设计的多模态性社会体系或文化可以表述为一种意义建构、一种符号系统,构成社会体系的意义是通过许多模态和渠道传递的,语言只是其中的一种交际模态,决非唯一的交际模态。

多模态语篇是融合了多种交流模态,如声音、文字、图像等。

换言之,多模态语篇指的是除了文本之外,还带有图像、图表等的复合话语,或者说由任何一种以上的符号编码实现意义的文本。

语篇的多模态性是当今世界人们交际中使用的各种语篇的一个重要特征。

电影海报中有文字,有图像,还有不同的颜色和字体,因此具有多模态性。

二、《让子弹飞》为例的电影海报设计分析电影海报作为一种平面视觉符号,主要是由醒目的文字、照片等视觉符号构成。

它是电影宣传的主要形式之一,对于电影的造势和票房收入有着重要的意义。

2.1 海报的再现意义分析与功能语法的概念功能对应的是图像的再现意义。

克瑞斯、勒文认为,图像作为视觉符号所构建出故事情节、背景、参与者等因素,对于图像的再现意义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们把图像分为两大类,叙事的和概念的。

叙事再现包括行动过程,反应过程以及言语和心理过程三方面;概念的再现相当于功能语法中关系过程和存在过程。

同时,他们提出矢量是叙事图像的标志,概念图像中则没有矢量。

动作者可以发出矢量,本身也可以构成矢量,当矢量仅仅是由参与者的眼光方向构成时,就构成了反应过程。

《让子弹飞》的海报属于矢量的反应过程,是不及物图像。

其中主要展示了三位参与者:土匪,骗子和恶霸迥异的神态。

这里的矢量主要是由参与者的目光构成,所以图片大部分为朦胧的背景,只有这三人的面庞在剪影的映衬下清晰可见,并且色彩的对比明显,所有的焦点都集聚在这三大主演身上,通过不同的表情凸现出人物不同的性格。

这三个人物的头像占据了海报的中心位置。

他们站立的方向不尽一致,各自凝视着某物。

侠客的剪影、双枪、以及影片选择的棕黄色彩,这些细节透露出影片讲述的主要是一部乱世传奇,是一部融合了江湖拼杀和幽默轻松的传奇故事。

并且颇具意味的是,在这位侠客剪影的背后,又描绘出一条若隐若现、诱人的女性曲线,营造出一种性感妩媚的意境,使得这部影片在暴力美学的基础上增加了些许的细腻、性感。

更加能够激起人们的猎奇心理,挑起人们的欲望去一探究竟。

高明的设计师对色彩的选取往往能够勾起人们的联想,在这里,整幅图画主色调采用了棕黄色,这不由得让人怀疑故事的结局最终是不是以落寞收场。

此幅图片准确的传达出了影片的故事情节和背景,达到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

2.2 海报的互动意义分析对照功能语法的人际功能就是图像的互动意义,它指图像的观看者和图像中所展示的情景之间的关系。

在研究图像互动意义的时候,必需考虑四个要素:距离,接触,情态和视点。

正是由于这四个因素的共同作用,才准确、完整的传达出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2.2.1 距离距离就是依靠图像的框架尺寸来体现人际关系的差别。

特写、近景等手段可以体现出亲密的社会关系或者人际关系,反之,长镜头或者远景提示一定的社会距离或者公共距离。

从距离方面来看,《让子弹飞》这幅海报通过对参与者的特写手段、近景手段营造亲近距离来试图拉近影片和观看者的关系,从而建立起一种亲密的人际关系,进而扩大影片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参与者的头像又局限在剪影里面,这无形之中又拉大了观看者和参与者之间的距离,再加上海报整篇所采用的颜色基调所透漏出的沧桑气息,这一切远距离的设置均表明故事发生的时代是属于过去的,是符合事实的。

2.2.2 接触接触指图像中的参与者与图像观看者通过视线建立起的一种想象中的人际关系。

克瑞斯、勒文把这种直接面对观看者的图像叫做“索取”类图像。

参与者与观看者的目光没有对视的图像,就被称之为“提供”类图像,表达提供信息之意。

在《让子弹飞》这幅海报中,展现了三个参与者的侧影,他们的目光并没有投向观看者,没有指向观众,所以这里就不存在想象中的接触和想象中的人际关系,所以这幅海报属于提供类图像。

2.2.3 视点视点就是指图像拍摄时所采取的是仰视、平视还是俯视。

不同的视角可以体现不同的含义和态度。

从《让子弹飞》的整个图像视角来看,是从侧面拍摄的水平视角的图像。

不同视角的选取,体现出设计者不同的主观态度,这幅海报所采用的视角体现设计者着重强调参与者沉浸在他们所诠释的角色,那种意境,那个特定的时代,以此来增强新鲜感,激起人们探知的欲望。

2.2.4 情态克瑞斯、勒文指出,在图像分析中情态指某种图画表达手段(色彩、再现、细节、深度、色调等)使用的程度,它是对图像的现实主义的再现,以感官编码为出发点,是基于色彩的饱和程度,可分为高、中、低三类。

《让子弹飞》海报采用了中间明亮的高感官情态,背景采用中感官情态,并且通过色彩的对比,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透视力。

展现了民国时期的社会现状,也透露出这个故事主要内容是讲述土匪,恶霸和骗子之间的较量。

背景暗色的剪影和曲线则透露出这个故事也会加之情感以润色,从而使各个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活、立体起来。

2.3 海报的构图意义分析构图时造型艺术的构图意义是和语篇功能相对应的。

克瑞斯、勒文提出构图的三种资源:信息值、取景和显著性。

信息值指任何元素在整体中的角色取决于它是被放在左边、右边、中间还是边缘,上方还是下方。

显著性指元素可通过放置在前景背景,相对尺寸,色调对比,鲜明度等手段的不同来体现对观看者不同的吸引力。

取景是指有无取景手段。

构图体现了设计者利用视觉元素,把各个元素组合成一幅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图画。

并且这些元素的不同的位置与大小体现出不同的信息值、显著性和有无取景手段。

海报设计要求简洁明确,所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便于人们判断影片中不同因素的显著性和信息值的大小。

从心理学上讲,《让子弹飞》很好的运用了格塔式心理学,用人物的头像拼出的侠客剪影便于人们进行视觉归类,使观看者产生完整统一感和秩序性,同时也凸显出此部分信息值最大,这是符合人们的逻辑习惯的。

从中心信息值可以看出,本影片的三位主演的加盟正是本片的一大卖点,所以整幅海报的重心和着眼点就落在了这三位参与者的身上,并且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如色彩与背景的对比,以及背景的简洁化,参与者色彩的饱和度加强,进一步增强了参与者的显著性,瞬间攫住观看者的目光,使观看者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三人身上。

并且这三位参与者的着装,以及背景显现的侠客剪影、双枪、礼帽、优美的女性曲线等因素,也是符合中国传统的文化因素,如绿林好汉、侠肝义胆、儿女情长等文化因素对人们价值取向的影响。

这一切使得人们能够把这一局部的形象当作整体形象来感知,从局部的缩影中感知到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命运和结局。

从取景角度来讲,侠客剪影明显割断了图像中的元素,于无声之中传达出影片讲述的故事并不属于我们这个时代。

同时,女性的曲线也造成一条细微的分割线,透漏出情感也是贯穿这部影片的一条细腻的暗线。

克瑞斯、勒文提出,在分析构图意义的时候,应该把多模式语篇看成一个整体来分析,要打破对语言研究和图像研究的界限。

文字在海报中重要的作用就是传达信息。

文字的大小、颜色、比例等因素决定了观众获得信息的主次,在《让子弹飞》的海报中,图像占据了整幅海报的中心位置,为了平衡构图,设计者在左下角放上电影名称以及发行信息,右上角对应的放上导演的大名。

颜色的选择也很好的起到了划分重点、拉伸空间的作用。

彩色、白色、黑色的运用很好的体现了不同信息值的大小。

在这幅海报中,语言和图片颜色等模态之间是互补关系,其它模态是对影片名称这一模态的强化,从而更加突出这部影片的观赏性。

总结本文以克瑞斯、勒文的多模态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为基础,对《让子弹飞》的雌款海报进行了图像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分析。

分析发现,同语言符号一样,海报作为一种特定的图像也具有社会功能。

这一论证有助于加深对多模态话语的理解,同时也希望本研究能对读者的多模态话语识别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致谢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论文终于告一段落了。

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在这三年学习生活中给予我帮助和鼓励的导师、在论文的选题、资料的搜集和撰写过程中给予我悉心的指导。

在他们的监督下,顺利的完成了论文的撰写,他们无私的指导和帮助使我少走许多弯路,令我受益匪浅。

感谢给予我帮助的同窗学友和所有给予我帮助和鼓励的朋友,他们给我的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无限难忘的回忆。

最后,我要感谢我的家人,是他们义无反顾的支持和无私的奉献使得我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