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日记说课稿2
2021小学语文《习作一写观察日记”》第二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习作一写观察日记》第二课时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说教材本单元习作是写观察日记。
要求围绕观察对象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已的收获。
三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本次习作是在此要求上的进一步提升。
通过本单元精课文、课后“资料袋”“阅读链接”的这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连续观察的方法,为习作打下了基础。
教材的第一部分,以精读课文《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和“阅读链接”《燕子窝》为例,告诉学生连续观察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周围事物进行连续观察的兴趣,明确交代了本次习作的任务——用观察日记记录收获。
教材第二部分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列举了连续观察的对象。
有植物种子的生长过程,树叶颜色在秋天的变化,还有月亮的变化,以及动物的生活习性。
旨在唤醒学生的生活已有的记忆,帮助学生打开思路。
同时也提示了观察的重点是事物的变化。
教材第三部分,对观察日记提也的具体要求。
一是明确日记的主要内容;记录观察对象的变化,可以定下观察的过程、观察者的想法和心情,鼓励学生附上图画或照片,让日记的内容更加丰富。
这睦都是为了学生提供了习作支架,降低了习作难度。
二是提示日记形成的方式在前期观记录或观察日记的基础上进行整理。
三是提供评价的标准观察细致,内容准确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取长补短,完善自已的观察日记。
二、说学情“学写观察日记”是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学习边观察边思考。
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下学期接触过日记。
学写“观察日记”重在通过仔细观察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
这与第二学段习作目标“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十分契合。
三、说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确定观察对象,并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观察。
2.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乐于发掘新鲜事物的习惯。
3.讲授观察日记的基本写法,让学生尝试把观察到的内容用日记的形式记下来,即尝试写观察日记。
观察日记说课稿

《学会观察》说课稿—写观察日记海拉苏居委会小学任洪波一.设计思想细心观察是本组教材的中心点,目的是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正确的观察方法。
许多学生没有这样的思想,去留意身边,细心观察身边,只是限于表面上的认知。
学生不能对事物了解的更多,从它们身上有所发现。
只有善于观察和发现,人才会越来越聪明,积累的知识也会越来越多。
因此,在课堂上,经常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多去留意身边的事物,找找自己的发现。
二.教材分析本组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学习园地四,这一单元紧扣细心观察这一专题,整组教材渗透了在观察中要善于观察,用心思考,勤于动手,才能有所发现的意识。
习作是让学生写一则观察日记,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学会正确的观察方法。
三.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小学生,处于从小学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时期,他们的总体发展较平稳。
这一特点表现在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他们开始有了学习兴趣的分化,对需要独立思考的作业更感兴趣,可在表达方面还有很大欠缺,往往不能把问题表达的很完整。
四.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写观察日记。
2.学会让学生怎样观察。
五.教学重点:1.留心观察,怎样写观察日记。
六.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七.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同学们都喜欢玩游戏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游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只可爱的小羊是不是少了点什么?(学生齐答鼻子)这节课我们要玩的游戏叫贴鼻子,下面找一个善良的同学把鼻子归还给小羊,谁愿意来试试?(学生跃跃欲试)教师点名,把上来贴鼻子的同学蒙住双眼。
思考:要想把鼻子成功的交给小羊,事先应该怎么样?(学生答仔细观察,)师总结: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应该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学会观察。
(板书)设计理念:(游戏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事,这一情节的设计既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一举两得)(二)课文回顾,总结规律。
《写观察日记》 说课稿

《写观察日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写观察日记》。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写观察日记》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内容。
本单元以“连续观察”为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三篇精读课文,旨在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并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
而本次习作则是让学生将所学的观察方法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写观察日记来记录自己的观察所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写作基础,但在观察的持久性和细致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同时,他们在写作时可能会存在观察不深入、内容不具体、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生动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让学生能够有话可写,并且能够写得具体、生动。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2)让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格式写观察日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实践、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能力。
(2)通过范文赏析、修改习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修改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耐心。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技巧,能够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
(2)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格式写观察日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2、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事物的变化,并能够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达。
(2)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写作兴趣,让学生能够持之以恒地进行观察和写作。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写观察日记》优秀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写观察日记》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习作:写观察日记》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中的一篇习作。
本课要求学生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观察,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细节记录下来,并进行合理的表达。
教材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和表达,从而提高写作水平。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能够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和描述。
但是,学生在观察时往往缺乏目的性和方法性,观察到的内容比较表面化,不能准确把握事物的特点。
另外,学生在表达时容易出现语言贫乏、句子结构单一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有目的、有方法地进行观察,帮助他们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提高表达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明确观察的目的性;学生能够用具体、生动的语言和细节记录观察到的内容;学生能够合理安排观察日记的结构。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思考、表达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有目的、有方法地进行观察,并用具体、生动的语言和细节记录观察到的内容。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观察,如何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提高表达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实践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等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教材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观察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讲解观察方法:教师讲解观察事物的方法,明确观察的目的性,引导学生学会有目的、有方法地进行观察。
3.示例分析:教师展示优秀观察日记示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优点,并学会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习作:写观察日记》说课稿共二篇 附教学反思 新教材

《习作:写观察日记》说课稿(一)一、说教材这次的习作内容是要求学生学写观察日记。
在习作提示中明确了本次训练的重点是要让学生试着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
写好后读给同学听,看谁在观察中有新的发现。
写完后,通过组织学生读一读、评一评,根据同学的意见,修改习作。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继续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并挖掘习作素材,为写好习作奠定基础。
二、说学情四年级学生往往能说出一些现象,但在表达时还存在困难。
加之学生本身的积累不是很丰富,对记叙事情的条理不明白,要把自己的观察清楚的表述出来,还需要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循序渐进,激发习作兴趣,逐渐培养习作能力。
三、教学建议本次习作应从现象入手,指导学生进行实际观察,并能进行较长期的观察活动,并通过指导提高科学观察的效率。
四、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在观察中有新的发现。
2.让学生把自己观察中的发现先说出来,再有条理地写出来。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学会写观察日记,并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观察,同时,让学生说说自己观察的事物的特征,及准备采用什么样的句子,来使所观察到的事物显得生动、具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五、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难点:把自己平时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具体、生动地写下来。
【教学准备】教师:确定观察对象,布置学生连续观察。
(开学初就进行布置)学生:做好观察记录。
【课时安排】2课时六、说教学过程(一)、指导评议内容及方向1.同一事物,不同观察,描写角度的对比。
2.同一内容描写,粗略与细致的对比。
3.优秀习作的赏析。
(二)、自我修改文稿1.自读习作,初步修改。
(1)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2)读别人的习作,帮助同学修改。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观察日记》第2课时教学设计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观察日记》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习作:观察日记》是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作文指导文章。
文章通过讲解观察日记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培养写作兴趣和观察能力。
本课时为第二课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观察日记的写作实践,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评价。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但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仍有待提高。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周围事物的观察不够细致,写作时往往无从下笔。
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写作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观察日记的写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写作兴趣。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写作兴趣。
3.个别指导法:教师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个别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和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写作。
2.准备作文本,让学生进行写作实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准备好的生活情境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如:展示一幅画,让学生观察画中的细节;展示一组照片,让学生观察照片中的人物表情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情境和图片,进行观察日记的写作实践。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学生互相评价、学习。
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观察日记教案(精选7篇)

观察日记教案(精选7篇)观察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立体图形,能正确辨认从不同方位观察到的三个小立方体拼成的几何形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二)过程与方法借助用正方体搭立体图形的活动,经历观察、想象及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立体模型的形状。
教学难点:根据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立体图形得到的三视图,能用正方体进行拼搭。
三、教学准备、立方体模型、摄像头、方格纸。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
1.师:当下我们的中国正在飞速发展,自主品牌越来越有竞争力,刚刚在广州汽车博览会上就新发布了一款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无论是外形、动力还是空间都获得好评一片,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让我们一起看一看。
(出示图片)2.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款车怎么样?为什么摄像师对相同的一款车要拍这么多张照片呢?预设:生:方便全面观察3.师:看来我们要从多角度观察物体,通常我们从几个方向观察物体?预设:生: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教师板书:从正面看、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4.师:如果给你一个组合的立体图形,你会观察吗?我们就从这三个方向进一步全面的观察物体,看看大家能够有什么收获?(板书题目:观察物体)【设计意图】从生活实际的现象引入新课,根据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和生活经验明确研究主题。
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
(二)探索新知1.观察同一立体图形(1)师:请看屏幕这是由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有三位同学进行了观察:你能想象一下这三位同学分别是从哪几个方向进行观察的吗?预设:生:小刚从上面看的,小丽从正面看的,小明从左面看的。
(2)师:到底对不对呢?你们的桌子上也有四个小正方体,请你们轻轻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实际观察一下。
(3)出示活动建议:①分别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立体图形。
观察日记说课稿

观察日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观察日记》。
首先,咱们来说说为啥要让孩子们写观察日记。
您想啊,孩子们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惊喜,他们就像一个个小探险家,对周围的一切都想弄个明白。
写观察日记呢,就是给他们一把神奇的钥匙,让他们打开这个丰富多彩世界的大门,去发现那些平时被忽略的小美好、小奇妙。
那怎么引导孩子们写好观察日记呢?我给大家讲讲我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您就明白啦。
前段时间,我在家里的阳台上弄了个小花圃,种了些风信子。
刚种下的时候,那就是几个像洋葱头一样的球茎,丑丑的,没什么特别。
第一天,我满怀期待地去看,啥变化也没有,我心里那个失落呀,“这啥时候才能发芽哟?”第二天再去,嘿,还是老样子。
我都有点怀疑自己是不是种错方法了。
等到第三天,早上起来迷迷糊糊地去阳台,突然发现,有一个球茎上冒出了一丁点儿嫩绿的芽尖!哎呀,那一瞬间,我简直兴奋得不行,睡意全无,就蹲在那儿,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点小芽,感觉它就像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贝。
接下来的日子,那芽儿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一天一个样。
第四天,芽儿又长长了一些,嫩绿嫩绿的,还带着点透明,仿佛一碰就会断掉,但又充满了生机。
第五天,芽儿旁边竟然又冒出了一个小小的芽苞,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躲在大芽儿的身后。
第六天,之前的芽儿已经长出了好几片叶子,细细长长的,叶子的边缘还有些微微的卷曲,风一吹,它们就轻轻摆动起来,好像在跟我打招呼呢。
第七天,风信子的叶子越来越多,越来越绿,整个花盆都被绿色填满了。
而且,在叶子的中间,还隐隐约约能看到一个小小的花苞,粉粉的,特别可爱。
第八天,花苞终于露出了真面目,是一个紧闭着的花骨朵儿,尖尖的头,鼓鼓的肚子,就像一个小喇叭。
第九天,花骨朵儿慢慢地张开了一点,能看到里面一丝丝的花瓣,颜色也更鲜艳了。
第十天,哇!风信子终于开花啦!一朵大大的粉色花朵,花瓣一层一层的,像个小蛋糕,还散发着一股淡淡的香味。
我把鼻子凑过去,深深吸了一口,那香味简直让人心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续观察日记》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语文出版社s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习作内容:《连续观察日记》。
一、说教材分析和学生情况
本次习作是要求学生学写连续观察日记。
要学会连续观察事物,能用日记的格式和要求有条理地写下观察中的新发现,几则日记之间内容要衔接,事情要完整。
文章要做到句子通顺,语言生动,没有错别字。
通过本次习作,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兴趣和认真持久地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积累生活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较高水平的观察力,他们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世界。
本次习作应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感知生活,用心去感悟生活,用自己的笔记录生活,从而激发智慧与思维的火花。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对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教材特点及单元训练要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发展锻炼观察能力、认知能力、写作能力。
2、能写出多篇观察日记,并能够记录详细,了解事物的变化规律。
3、培养学生养成实事求是观察记录的习惯,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对事物、对生活的兴趣和对自然界的热爱之情。
三、说教学策略
1、直观演示法:利用课件向学生演示视频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实物激趣法:借助香甜可口的水果,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
3、情景教学法:利用游戏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总结观察方法。
4、合作学习法:通过合作学习,让学生明确写作内容和写作要点,理清写作思路。
5、巡视指导点拨法:学生讨论时遇到疑问或有争议的地方,要进行合理地引导,给学生指点迷津,让学生的写作思路更清晰。
四、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写作题目。
上课伊始,指名让学生说日记的格式,并板书。
然后出示课件《螳螂的启示》,让学生说一说与平时的日记的不同之处。
由此,总结出今天的习作内容:这样在一段时间内,围绕同一个写作内容,把观察到的事物发生的变化通过几则日记描写出来,叫做连续观察日记。
它属于应用文的一种。
并板书:连续观察日记。
教师准确地下以定义,使学生明确什么是连续观察日记,同时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为后面的学习及写作奠定基础。
让学生观察题目,找出本课的题目中的重点词。
学生会找到“观察”和“连续”两个词语。
相机板书。
引出下一个环节:
(二)、抓住课题中“观察”二字,引导学生总结观察方法
茅盾曾写过:“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
”所以观察不仅要全面,还要调动多种感官,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描写。
所以我以游戏的形式设置悬念,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
首先创设情境,跟学生一起来玩“大冒险”的游戏,指导学生总结观察方法。
选择几个个学生蒙上眼睛,然后出示几种物体:苹果、梨、土豆等,让其他同学逐个形容一下这三种物体的样子,但是不可以说出水果的名称,让蒙上眼睛的同学猜。
学生发言后及时进行评价,同时告诉学生:“你们看的时候用到的是你们的眼睛,这就是视觉,是一种观察方法。
而听的同学呢,竖起耳朵听得很认真,这也是一种观察方法。
”在此用实物激趣法,借助香甜可口的水果,激起学生的说的欲望,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将观察方法渗入学生的大脑中。
随后,把几样物体放入被蒙上眼睛的孩子手中,让他们摸一摸、闻一闻、并咬一口尝一尝。
说出他们的感受。
相机在黑板上板书观察方法:触觉、嗅觉、味觉等。
重点让学生观察苹果被咬过一口后,创面的颜色。
为后面讲“连续”埋下伏笔。
仅仅观察物体是不够的,我还要引导学生观察人物。
指名说出刚才吃水果同学的表情,并及时评价。
告诉学生:“我们不但可以运用各种观察方法描写观察对象,我们还可以对人物进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
”相机板书:语言动作神态。
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都要在有表达欲的基础上起步。
因此,训练中的话题要能扣动学生的心弦,激起学生的表达欲,开拓学生的思路,展开他们想象的翅膀,让他们在宽阔的空间、活跃的气氛中将思路延伸、拓宽。
(三)、抓住课题中“连续”二字,引导学生选材,指导写作。
一位哲人说过:“这个世界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为了拓宽学生的思路,使选材更广泛,我让同学们重新观察刚刚咬过的苹果和土豆创面,和刚才的颜色会有所不同,然后引导学生:“那我们可不可以连续观察,并记录下一个苹果的腐烂过程,写一篇连续观察日记呢?”重新观察苹果和前面所做的游戏呼应,再次让孩子们感受到观察需要细致入微。
创设情境,和学生一起来玩“真心话”的游戏,引导他们通过合作学习进行选材。
我先让学生进行三次讨论与交流,并用课件的把三个问题展示出来。
①有哪些事情适合连续观察呢?②你想对哪种事物进行连续观察?③你想运用什么观察方法,重点观察它的哪些变化呢?在讨论过程中,我先让学生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积极发言。
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相结合,激发学生说的兴趣,调动说的积极性。
让他们在热烈交谈、积极讨论的氛围里开动脑筋思考。
把封存在大脑里的有关信息挖掘出来,确定自己想要写的主题。
教师巡视指导点拨,学生讨论时遇到疑问或有争议的地方,要进行合理地引导,给学生指点迷津。
小组合作交流和教师点拨结合,会有力的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
根据学生的讨论老师总结:①、变化比较快,比较明显的事物往往适于我们记录它连续几天的不同变化,如:天气在一周内的变化、科学小实验前后的变化等。
②、变化相对时间段稍长一些的事物,适于我们记录它有突出变化的那几天的情况,如:饲养蚕宝宝、泡水仙头等。
相机板书:连续变化突出变化。
教师的总结和板书,让学生懂得如何用观察方法进行连续观察并记录,进
行习作。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表格
2、在完成表格的基础上写连续观察日记。
表格的设计降低作文的难度,帮学生理清思路,从多方面对观察对象加以感知,并记录下来。
再辅以自己的体会,就可以形成一篇优秀的观察日记了。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好的板书要交给学生学习的钥匙,让学生用它打开知识的大门,自己去发现的问题,获得知识。
黑板中间是课题是课题“连续观察日记”。
左边一列简单的列出了格式,以及题目中的重点词“观察”和“连续”。
然后在“观察”的右面列举了观察的方法;在“连续”的右面,清楚地写明不同的选材要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连续观察。
这样的设计突出重点,便于学生抓住要领、把握内容、加深印象。
【整体设计意图】
观察是思维的触角,是把握事物特征的主要手段。
从小培养孩子们观察的兴趣,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在此次观察日记的教学中,我从学生的感知入手,并做出实用的引导,遵循着这样的程序进行连续观察日记的写作指导,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获益非浅。
附表格
观察记录表观察时间
观察对象
观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