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提高ICU仪器设备规范放置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特殊手术体位摆放的正确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特殊手术体位摆放的正确率中的应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的难度和复杂度也在不断提高。
在一些特殊手术中,医生需要进行特殊的体位摆放,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由于手术体位摆放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往往容易出现错误,导致手术失败或者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医疗机构开始引入品管圈活动,通过提高医护人员的意识和技能,来提高特殊手术体位摆放的正确率。
品管圈活动是一种质量管理方法,通过团队合作和持续改进的方式,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在医疗领域,品管圈活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手术室、急诊科、ICU等多个领域。
对于特殊手术体位摆放来说,品管圈活动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在特殊手术体位摆放中,医护人员需要掌握丰富的解剖学知识和手术技能,以确保手术过程中不会损伤到重要的神经血管或器官。
通过品管圈活动,可以定期组织相关的培训和演练,使医护人员熟练掌握特殊手术体位摆放的操作流程和技巧,从而减少操作失误的发生。
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和沟通效率。
在特殊手术体位摆放中,需要多个医护人员共同协作,确保患者能够安全、稳定地进入到特殊的体位中。
通过品管圈活动,可以建立起一个高效的团队协作机制,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和任务,制定合理的沟通流程,从而减少团队协作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偏差。
品管圈活动还可以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质控体系,在特殊手术体位摆放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纠正和改进。
通过定期的绩效评估和质量检查,可以从源头上找出体位摆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手术的顺利进行。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特殊手术体位摆放的正确率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增强团队的协作能力和沟通效率,建立完善的质控体系,可以有效地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安全水平。
未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品管圈活动的不断完善,相信特殊手术体位摆放的正确率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为医疗事业的发展和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品管圈在提高心电监护仪佩戴准确率中的应用分析

品管圈在提高心电监护仪佩戴准确率中的应用分析摘要】方法:选取在本院骨科住院的需要进行心电监护仪的患者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住院号进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
对照组的心电监护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品管圈活动护理心电监护患者。
结果:对照组准确率52.15%,观察组干预前的准确率为51.16%,设立的目标值为76.74%,改善后81.40%。
两组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χ2=0.01),干预后,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χ2=8.29)。
观察组的改善值高于设立的目标值,但无显著差异(P>0.05,χ2=0.28)。
结论:品管圈可以显著提高心电监护仪佩戴准确性。
【关键词】品管圈;心电监护仪佩戴;护理;准确性【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9-0178-02心电监护是临床中对危重患者各种生命体征最重要、最必要设备之一。
对于危重患者而言,心电监护的佩戴是对他们的一个防护系统。
然而,心电监护要发挥出它最大的能力,其准确性是最重要的评估指标。
在临床中,有很多因素影响心电监护的准确性,除了仪器本身的敏感性等以外[1-3],患者在佩戴心电监护等方面对其有着极大的影响。
本研究通过品管圈活动如何提高心电监护仪佩戴准确性进行简述。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在本院骨科2016年7月10日—11月28日住院的需要进行心电监护仪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住院号进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
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14例,年龄(45.18±10.38)岁;研究组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46.04±10.08)岁。
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差异、病况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对照组的心电监护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品管圈活动护理心电监护的患者。
1.2.1成立品管圈小组为了更好地落实优质服务,科室召开品管圈第一次会议。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心电监护仪设置正确率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心电监护仪设置正确率中的应用张红丽;裴华莲;席建宏【摘要】目的开展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动,提高护士心电监护仪设置的正确率.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以"提高护士心电监护仪设置的正确率"为主题,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重症医学科(RICU)58名护士心电监护仪设置的正确率进行调查评估,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士的心电监护仪设置正确率由74.8%升至活动后的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圈员在品管圈手法应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等8个方面均有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护士的心电监护仪设置的正确率,能有效保证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提高了护士专业水平、管理能力,增强自信心,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护理质量.【期刊名称】《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7(031)010【总页数】3页(P147-149)【关键词】品管圈;心电监护仪;设置;正确率【作者】张红丽;裴华莲;席建宏【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呼吸危重症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呼吸危重症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呼吸危重症中心,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指由工作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活动团队,通过相互协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运用科学统计及品管手法,解决工作管理及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1]。
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发展,心电监护仪以其不可取代的优越性广泛应用于临床[2],使医护人员能及时准确地捕捉生命活动信息,指导临床工作。
但工作中发现,一些护士不能正确设置心电监护仪,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延误抢救时机,存在一定的隐患。
品管圈活动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全文)

品管圈活动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摘要:目的主要讨论了品管圈活动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ICU常规护理为对比,于2014年2月间成立品管圈小组,开展品管护理知识学习,分析品管圈活动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临床效果。
结果品管圈小组成立后的成绩明显优于成立前(P品管圈是指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个人,为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自发成立工作小组,通过开展轻松愉悦的现场管理,不断改进工作与管理方式,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管理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1]。
我院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积极应用品管圈活动模式,收到良好效果。
本文以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间ICU常规护理结果为对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所研究的科室共开放窗位6张,执业护士18人,护理人员2名,包括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6人,护士10人。
1.2 方法1.2.1理论培训召开品管圈活动会议,由副主任护师讲解品管圈护理的相关内容,包括品管圈定义、品管圈应用方法、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品管圈活动质量控制方法等,确保全体工作人员对品管圈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1.2.2现状分析在确定本次护理的主题后,针对当前科室在护理管理现状,梳理在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护士护理质量层次不齐、患者安全管理力度不够、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等。
1.2.3 问题处理针对ICU护理质量管理问题,提出针对性处理措施,包括:①进行统一的护理指导,制定严格的护理质量控制标准,并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护理人员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
②重视对患者的安全管理,深入落实岗位制度,确保护理人员能随时监测患者病情,并记录其中的风险现象,与主治医师联系。
③应用激励艺术,对护理工作表现优异者进行嘉奖,确保其能积极投身于护理工作中。
1.2.4措施QCC活动按PDCA的步骤,P阶段:主题确定、活动计划拟定、现场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订;D阶段:对策实施与检讨;C阶段:效果确认;A阶段:标准化、检讨和改进,共10个步骤进行。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手术室术后仪器设备归位率的影响

标设定 :制定《术后仪 器设 备归位状态检查 表》并 配 以检查 表 说明 ,对手术 间内 34项仪器设 备按要 求进行 术后检 查 ,收集
14天术后仪器设 备未归位发生次数 ,统计各类未归位项 目 1O
项 ,总次数 419次 ,平 均归 位率 为 58%。计算 各项 目累 计百 分 比,并制定《仪 器设 备归位率改善前 柏拉 图》。根据 圈改善
【摘要】 目的 分 析 品管 圈 (QCC)活 动 在 提 高 手 术 室 术 后 仪 器 设 备 归 位 率 的应 用 效 果 。方 法 2014年 12月至 2015年 3月我科运用 品管 圈管理 工具对术 后仪器设 备归 位率进行 干预 ,按照 品管圈 十大步骤有序进行。结果 有形成果:术后仪器设备平均归位率由改善前的58%提升到95.43%,目标达 成率 103% ;无形成果 :圈员们在 团队精神 、QC手法等方面取得较大进 步。结论 品管圈在提高手 术室术 后仪器设备归位率的应用 中,提 高了仪器设备在术后 的正确归位率 ,使 医生在手术过程中使用某种仪器设 备 时能够及时到位 ,提高手术 效率 ,避免 因拿取仪器设备时间过长而影响手术进程 。
品管圈活动前后无形成果雷达图讨论品管圈活动小组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运用群体的智慧集体力量和团队精神找出问题原因制定实施对策通过效果确认评价取得一定成果它使护士的工作由被动转向主动充分调动了圈员质量管理的积极性次品管圈活动中所有设施对策均使用头脑风暴法全体圈员共同研讨并制定护士长召开加强护士思想教育专题会大大提高了全体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和慎独精神
【关键 词】 品管圈 ; 手术室 ; 归位率
手术室 (operating room,OR)是为病人 提供手术及抢 救 的 场所 ,是医院的重要 技术 部门。随着外科技术飞速发展 ,手术 室工作 日趋现代化 ,手术 间仪 器设备也在不断更新和增加 ,这 就需要手术室护士尽快 掌握各类仪 器设备 的相关知 识 ,提高 仪器设备在术后 的正确归 位率 ,以便 医生在手术 过程 中使用 某种仪器设备时能够及时到位 ,提 高手术效率 ,避免因拿取仪 器设备 时 间过 长 而 影 响 手 术 进 程。鉴 此 ,2014年 12月 至 2015年 3月我科 运用 品管圈管 理工具 对术 后仪 器设 备归 位 率进行干预 ,取 得了满意效果 ,现介绍如下。
品管圈活动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活动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摘要】ICU护理质量管理是关乎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工作。
品管圈活动作为质量改进的有效手段,在ICU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品管圈活动的概念和原理入手,探讨其在ICU护理流程、医疗设备管理、护士培训评估以及患者监测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品管圈活动的实施,可以提高ICU护理质量,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文章最后分析了品管圈活动对提升ICU护理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议。
品管圈活动的应用为ICU护理带来了新的管理模式,为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键词】关键词:ICU护理质量管理、品管圈活动、概念、原理、护理流程、医疗设备管理、护士培训、评估、患者安全、监测、提升护理质量、影响、发展方向、建议。
1. 引言1.1 ICU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ICU护理质量管理在现代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ICU是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内最为关键和复杂的部门之一,负责抢救和治疗危重病患。
ICU护理质量管理直接关系到病患的生命安全和康复情况。
在ICU中,护理人员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护理情况,比如监测危重病患的生命体征、给予输液、留置导管等。
如果护理质量出现问题,很可能导致患者情况恶化甚至危及生命。
加强ICU护理质量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规范化的护理流程和质量管理措施,可以提高ICU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医疗差错的发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良好的ICU护理质量管理还可以增加医疗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1.2 品管圈活动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意义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品管圈活动的意义是不可忽视的。
品管圈活动可以帮助ICU团队建立起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护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通过品管圈活动,ICU团队可以不断审视和评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水平。
品管圈活动还可以促进ICU团队的沟通和协作,建立起团队意识和危机意识。
品管圈管理模式在重症医学科仪器管理中的运用

品管圈治理模式在重症医学科仪器治理中的运用1 方法1.1 ICU仪器设备的类型因危重症病人抢救的需要,ICU除了配备有各类基本固定的设备外,还有许多特别的设备。
我科主要的仪器有:监护设备如心电监护仪、脉博氧饱和度仪、ETCO2监测仪等,生命支持设备如呼吸机、除颤仪、心脏起搏器、血液净化设备、心肺复苏机等等,诊断治疗设备如血气分析仪、血糖仪、纤维支气管镜、心电图机、尿液计量仪、抗栓泵等,护理设备如输液泵、微量注射泵、冰毯治疗仪、震动排痰仪和防褥气垫床等。
设备种类繁多,每种仪器的性能各不相同,技术含量高,价格昂贵。
1.2 现有仪器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我科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在仪器的使用、消毒、保养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的缺陷:①仪器经常坏、②清洁不到位;③护士对仪器的操作不熟练;④护士对仪器的性能和保养知识缺乏;⑤仪器在备用状态时,未真正达到备用状态的要求。
⑥数目不符合、去向不明确⑦责任落实不到负者人员。
1.3 成立品管圈QCC英文全称是QulityControlCircle,中文译成"品管圈"。
QCC品管圈是同一个工作现场或工作相互关联区域的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品质治理活动所组成的小组。
20XX年5月我科成立品管圈仪器治理小组,成员是科内人员15人,护士长为圈长,另外设辅导员一人,根据核心小组讨论分别把科内仪器的治理落实到每一组成员。
实行QCC品管圈的方式治理。
每周品管圈内核心小组进行讨论,发现最近所有仪器的使用中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并通过每天晨会交班、或者信息本反馈给大家。
日常工作中如有问题,每位护士都可以提出仪器使用的合理化建议,护士长等核心小组成员决定是否采纳。
1.3.1 建立电脑软件信息系统,将各种仪器建立数字编号,并登记入库,根据种类不同分别记录于电脑信息库,由医院设备科共同治理。
编码,编码在分类的基础上主要要考虑到计算机治理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数字化的要求。
通过圈内人员头脑风暴,完善电脑治理程序,联系信息人员构建科学有用的软件系统。
品管圈在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品管圈是一种质量管理工具,它通过持续循环的过程来改进和优化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
在医疗领域,特别是在重症医学科护理中,品管圈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提高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首先,品管圈可以用于患者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的改进。
在重症医学科,患者通常处于严重的疾病状态,容易发生并发症和意外事件。
品管圈可以帮助护士和医生对患者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
通过持续监测和评估措施的有效性,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从而减少患者的风险。
其次,品管圈可以用于护理流程的改进。
在重症医学科,护理流程往往十分繁琐且复杂,容易出现差错。
通过品管圈的使用,可以对护理流程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改进,找出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或纠正。
通过不断的循环迭代,可以进一步完善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
另外,品管圈还可以用于医疗设备和器材的管理。
在重症医学科,医疗设备和器材的使用频繁且复杂,需要保证其安全可靠。
通过品管圈的应用,可以对医疗设备和器材进行全面的管理,包括采购、验收、维护、保养等环节。
通过持续监测和评估,可以发现设备和器材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修复,确保其安全和有效的使用。
此外,品管圈还可以用于医疗错误和意外事件的分析与改进。
在重症医学科,医疗错误和意外事件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
通过品管圈的使用,可以对医疗错误和意外事件进行系统性的分析,找出造成错误的根本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纠正。
通过不断的循环迭代,可以减少医疗错误和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的安全性和质量。
综上所述,品管圈在重症医学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非常重要。
它可以帮助改进患者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优化护理流程、管理医疗设备和器材以及改进医疗错误和意外事件等方面。
通过不断地循环迭代,品管圈可以持续改进和优化重症医学科的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作效率 . 值得推 广。
通 过 开展
品管 圈活动, 有效地提 高 I C U仪 器 设 备 的规 范放 置 率 , 使I C U的环境 更整洁 , 仪器设备使 用更安全方便 , 提 高 了护 士 的
2 0 1 2, 1 2 ( 1 1 ) : 6 O 一 6 2 . [ 2 ] 陈朱 兰 , 赵芸芸. 浅 谈 门诊 输 液 流 程 信 息 化 管 理 的 体 会 [ J ] . 河南 中医,
2 0 1 3 , 3 3 ( BI O ) : 3 4 3 .
【 3 ] 童思木 , 沈崇 德 , 潘亮 亮. 条形码 技术在护 理管理 中的应用叨. 中 国 医疗设备 , 2 0 1 2, 2 7 ( 7 ) : 8 8 . 9 0 .
错 的发 生 , 提 升静 脉滴 注 流 程信 息 化管 理 的 准确 度 , 这 进 一 步 对 医 院 的护理 工 作全 面 、 可 持续 发 展 , 不 断 提 高
经 营效益具 有 现实 意义嘲 。
参 考 文 献
[ 1 ] 李森 , 王泠 ,国护 理 管 理 ,
[ 4 ] 杨禾 , 许 庆华. 移 动 信 息 技 术 在 改 进 门诊 输 液 管 理 流 程 中 的应 用 [ J ] .
中国护理管理 , 2 0 1 2, 1 2 ( 1 ) : 6 7 — 7 0 .
[ 5 】 陈丽娜 , 罗芳 , 陈小 青. 移动护 士工作站在 优质护理 中的应用 [ J 】 . 当 代护士 : 专科版 , 2 0 1 2 ( 1 1 ) : 1 5 9 . 1 6 0 . [ 6 ] 金伟 飞 , 周菊珍 , 马红丽 , 等. 以 信 息 化 为 载 体 的 护 理 安 全 核 对 系 统 应 用 叨. 医 院管 理 论 坛 , 2 0 1 3 ( 9 ) : 5 8 - 6 2 . 【 7 ] 王英 . 我 国护理信 息化 建设[ J 】 . 医学 信息学 杂志 , 2 0 1 3 , 3 4( 8 ) : 2 - 6 . 【 8 ] 宋怡. 护 理 信 息 化 在 提 高护 理 管理 效 率 中 的 应 用 [ J ] . 中外健康文摘 ,
【 摘 要 】 目的 探 讨 品 管 圈在 提 高 I C U 仪 器 设 备 放 置 规 范 率 中 的作 用 。 方 法 该科 于 2 0 1 3年 7月成 立 品 管 圈
活 动 小组 . 运 用 品 质 管 理 手 法规 范 I C U 仪 器 设 备 的 放 置 。结 果 品 管 圈 活动 实施 后 , I C U仪 器设 备 放 置规 范 率 为 9 0 . 8 2 % ( 8 9 / 9 8 ) , 明显 高于品管圈活动实施前的 6 1 . 8 6 %( 6 0 / 9 7 ) ,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P < 0 . 0 1 ) ; 品 管 圈 活 动 实施 后 , 仪 器设 备 未规
【 关键词 】 设备供应 ; 医院管理 ; 重症监护病房 ; 仪器和供应 ; 品管 圈
d o i : 1 0 . 3 9 6 9 6 . i s s n . 1 0 0 9 . 5 5 1 9 . 2 0 1 5 . 0 7 . 0 6 5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 编 号 :1 0 0 9 . 5 5 1 9 ( 2 0 1 5 ) 0 7 . 1 1 l 5 . 0 2
2 0 1 4 ( 1 3 ) : 6 1 — 6 3 .
(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0 9 — 1 4 修 回 日期 : 2 0 1 4 — 1 2 — 0 9 )
品管 圈在提 高 I C U仪器设备规 范放置率 中的应用
周 建珍 , 张传 来 ( 重 庆 医科 大学 附属 第二 医院重 症 医学科 , 重庆 4 0 0 0 1 0 )
现 代 医 药 卫 生 2 0 1 5 年4月 1 5日 第3 1 卷第7 期 J Mo d Me d H e a l t h , A p r i l 1 5, 2 0 1 5, Vo 1 . 3 1 , N o . 7
程 中 。该 项 目将 会 收 到 一条 确 认 医生 的 电子 记 录订 单 的执 行 和 性 能 信 息 的 实 时 执 行 。 再次, 使 用 的药 物 , 护 士扫描患者条形码的标签 , 然 后 扫 描 输 液 袋[ 3 1 。 移 动 通
信系统 , 以验证 药 物 的 准确 性 , 以确保 正 确 的剂 量 的药 物 和 成 分 为每 例 患者 在 正确 的时 间提 供 。 最后 , 完整 和 准 确 的确 认 患 者 应 该 使 用 的材 料 和产 生 的 治疗 费用 。 输 入移 动 护理 系统 。医护 人员 可 以通 过 P D A 移动设 备 的使用 . 将使 用 的材 料和治疗 的费用进 行确认 , 不仅节省 了时间 , 而且 也保 证 了准 确性 数据 。 本 文介绍 的条形码 技术是 一种节省纸 张 、 制作 简便 、 价格便宜 、 实 用便 捷 的 自动识 别 技术 , 条 形 码 自动识 别 技 术 是 目前 在 全 球 应 用 最 为 广 泛 的 一 种 技 术 。 条 形 码 阅读 器 的 原理 是 在 光学 特 性 的基 础 上 进行 条 形 码 符 号 和光 电转换 技术 , 以及运 行 软硬 件环 境开 放应 用 的要求 等1 7 1 。 同时 , 简述 了条 形码 技 术在 护 理 管理 中的应 用 , 其 工作原 理 是在输 液 室 H I S系统 中 , 引入条 形码 技 术进 行 患者 有 关 的身份 识 别 。 医嘱 的核 对 , 实 现 患 者 与静 脉滴 注药 物 的唯 一 匹配 , 确 保 护理 质 量 的安 全 , 杜绝 护 理 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