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压力和纸张性质对印品的影响

合集下载

纸张结构特点及性能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

纸张结构特点及性能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

4 )光 学 特 性
向 选 择 油 墨 吸 收 性 能 好 ,干 燥 固 着 快 的 纸 张 ,这 有 利 于 大 批 量 的 印 刷 ; 在 印 制 精 美 画 册 时 , 印 刷 油 墨
多 选 择 氧 化 结 膜 型 或 挥 发 干 燥 型 , 为 很 好 地 体 现 印
纸 张 的 光 学 特 性 会 对 印 刷 品 的 呈 色 效 果 产 生
说 ,吸墨 性 过 大会 导 致 对 油 墨连 结 料 的过 分 吸 收 ,
印 迹 黯 淡 无 光 泽 ,甚 至 产 生 透 印 或 粉 化 现 象 ; 吸 墨
性 过 小 ,则 减 慢 油 墨 干 燥 速 度 , 易 导 致 印 品 背 面 蹭 脏 。 在 实 际 应 用 中 ,根 据 纸 张 的 不 同 的 使 用 目 的 , 选 择 不 同 的 纸 张 。 比 如 在 对 印 品 质 量 要 求 不 高 的 报 纸 业 中 , 一 般 使 用 以 渗 透 干 燥 为 主 的 油 墨 ,我 们 倾
2 纸 张 性 能 对 印 刷 品 质 量 的 影 响
1)平 滑 度
拉 版 的 方法 使 图 文变 形量 与 纸 张 变形 量 达 到 一致 , 使 套 印 更 精 准 。 另 外 , 纸 张 由 于 存 在 两 面 性 ,在 印 刷 过 程 中 会 因 吸 湿 不 均 而 卷 曲 ,这 会 造 成 输 纸 的 困 难 和 故 障 。 因此 ,印刷 前 应 将纸 张 充 分调 湿 ,直至
可 能 在 油 墨 转 移 时 转 移 效 果 不 均 匀 , 使 网 点 形 状 失
真 ,低 密 度 处 网 点 丢 失 受 损 , 高 密 度 处 网 点 并 级 , 这 样 网 点 构 成 的 印 品 必 然 清 晰 度 低 ,层 次 不 丰 富 。

胶印印刷压力与印品质量关系的研究

胶印印刷压力与印品质量关系的研究
面上所 承 受 的压 力 … 。从 根 本 上 说 , 印刷 压 力 的 功
12 印刷压 力对 纸张 的影 响 .
在平版印刷 中, 油墨从橡 皮布转移到纸张上 的
能是强制使 压印体与压 印面充 分接触 , 以利于油 墨 过 程是 在 印刷 压 力 这 个 强 大 的 “ 力 ” 用 下 实 现 外 作 转移 。胶印机只有在合适 的工作 压力范围 内印刷 , 的 , 多色胶 印 中 , 张 经 过 各色 组 间 的润 湿后 会 导 在 纸 才能获得质量合格 的印刷品。印刷压力过大或过小 致纸张的吸湿变形 , 而印刷压力过大容易破坏纸张 都会影响印品质量。印刷过程中印刷压力的波 动是 表面的涂层 和纤维 引起纸 张的掉 粉、 掉毛 。印刷 】 不可 避免 的 , 其 是 从 墨 色 调 节 试 印 作 业 阶段 到 正 尤 压力对纸张拉毛速度的影响如图 1 所示。 式 印刷 阶段 , 刷 压 力 有 较 大 的变 化 。印 刷 压 力 的 印 变化 会 引起 油 墨 转 移 率 的变 化 , 而 引起 印 品质 量 从
FENG a g—y n e l Ch n o g, ta
( n nMeh ncl n lc i l n ier gC l g X nin 5 0 0 C ia) Hea c a i dEe tc g e n ol e, i a g4 3 0 , h aa raE n i e x n
小 印品误差 。
( 责任 编辑 吕春 红 )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 学校学报
参 考 文献 :
[] 1 冯瑞乾. 平版 印刷工 [ . E : M] j 京 印刷工业出版社 。 02 20.
21 02年 4期
[] 4 宋薇. 胶印机印刷压 力预 调系统的研究 [ . D] 西安 : 西安 理工大学 ,

纸张性能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纸张性能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纸张性能对印刷质量的影响摘要:本文结合实际印刷的工作经验,对纸张印刷平滑度、油墨接受性能等12个纸张的重要印刷在实际印刷过程中影响印刷品质量的情况进行分析,力求为纸张制造工艺提供纸张应用方面的参考依据,使造纸时对各项使用性能指标的控制更有针对性。

纸张的种类繁多,但一各种用途的纸张,基本上都要进行图文印刷。

所以纸张的印刷性能是衡量纸张性能的重要指标。

纸张的印刷性能决定着印刷过程中能否顺利印刷,以及能否得到高质量的印刷品。

纸张的性质,在一定条件下取决于所选用的植物纤维的物理化学性能,以及制浆方法。

当然,与印刷条件和油墨性能也有密切关系。

下面主要谈谈纸张各种性能与实际印刷使用要求的关系。

1、纸张平滑度1. 1、平滑度在印刷中的重要性纸张平滑度是指纸张表面的平整程度。

它是纸张重要的印刷性能,印刷平滑度是在纸张上获得忠实于原稿的印刷品的首要条件。

它决定了在压印瞬间,纸张表面与着墨的印版或橡皮布表面接触的程度,是影响油墨转移是否全面,图文是否清晰的重要因素。

印刷的目的就是要忠实地再现原稿,它包括颜色和阶调的再现两个方面。

阶调的再现要求把印版上用网点组成的图像,通过印刷完整还原在纸面上,这就要求油墨能均匀地分布在各个网点内。

目前,印刷在涂料纸上的网点线数大多数为150线/英寸(甚至更高),这时最小的网点间隔为170 um左右。

除了网点与网点相重叠的暗调部分外,中间调部分的网点直径都在170um以下,亮调部分的网点直径就更细小,也就在几十微米以下了。

如果纸面上有较大的凹凸不平,显然就不利于细小的网点还原,无法体现高精细产品应有的阶调层次。

无论采用何种印刷方式,用平滑度高的纸张所得印刷品,其字迹和图像的轮廓都比较清晰,这是因为平滑度高的纸张在压印时,能较好地与版面接触,从而能使印版上的油墨层均匀地转移到纸面上的结果;而平滑度低的纸张,在印刷时由于表面不平整,从微观上看,压印时纸表面与印版的接触是不均匀的,因此各处产生压力的不均一,油墨的转移量便受到影响,体现在印张上则是墨膜厚度的不一致,并且印版上细小网点因纸张该处下陷产生复制故障,即图像的亮调层次丢失,如果是图像实地部分则墨色均匀性下降,达不到预期的印刷密度,严重时能够观察到印张上印迹发虚,墨色不均一,影响图像复制效果。

(完整版)纸张特性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完整版)纸张特性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纸张吸墨性强
印刷压力轻 印版耐印率高
印迹干燥快 产生透印、粉化
印品无光泽
一、纸张吸墨性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纸张吸墨性弱
印刷压力大 印版耐印率低
印迹干燥慢 印品粘脏
油墨粘附不牢
二、纸张表面强度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 纸张的表面强度:指纸张的纤维和填料及胶料之间的结合 程度,结合程度越高,纸张的表面强度就越高。
并影响印迹的干燥性。 • 偏酸性或弱酸性纸张→印迹干燥速度相对较慢 • 弱碱性或碱性纸张→印迹干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度比较快→有利于叠印。 • 纸张ph值高→油墨干燥快→提高印刷品的光泽。 • 无论什么样的纸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其PH值都会有所
下降。
•完 •谢谢!
片的层次再现和图文质量
四、纸张白度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 纸张白度:指纸张受光照射后全面反射的能力. • 纸张白度越高→油墨色彩的特性表现越准确 • 原因:白纸要把通过透明墨层减色合成的色光反射回去。 • 纸张白度越高→反射色光越多→印品墨色鲜艳,视觉效果
好。 • 纸张白度低→只吸收部分色光→不能如实表现明暗部分的
• 纸张含水量过低→纸张弹性也就差→印刷网点扩大率大。 纸张的弹性是指纸张在印刷压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压 力作用过后变形随之消失,恢复原来的形状。
• 纸张含水量过低→印刷时易发生静电和吸湿变形→套印不 准。
七、纸张PH值对印刷质量的影响
• 印刷纸张的PH值以中性为适。 • 纸张的酸碱性大小不适,可使某种不耐酸和碱的油墨变色,
色彩再现良好. • 纸张平滑度高→纸张与印版接触良好→油墨转移均匀→印
品图文清晰完整. • 纸张平滑度高→易形成均匀平滑的墨膜→提高印刷品光泽。 • 网线数越高的精细印品,要求纸张平滑度越高

纸张的表面性能对印品质量的影响二

纸张的表面性能对印品质量的影响二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纸张的表面性能对印品质量的影响二
3 吸收性的影响
纸张的吸收性是指纸张对水或其他溶剂的吸收性能。

对于印刷纸张
来说,吸收性是指对油墨中连接料、溶剂和水的吸收程度。

纸张的吸收性对彩色印刷质量,特别是色彩的饱和度、鲜艳程度影
响很大,对印刷品的表面光泽度也有很大的影响。

它也是保证印刷、特别是胶版印刷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许多印刷故障都是由于纸张对油墨的吸收能力与采用的印刷条件(包括印刷压力、油墨品种、温湿度等)不适应造成的。

对于胶版印刷所用油墨的连接料,大多数是由干性植物油、合成树脂以及一定量的高沸点煤油组成,当油墨转移到纸张上后,纸张对高沸点煤油及少量干性植物油进行吸收,连接料失去了助溶作用,在纸张表面固着,然后依靠空气中氧的作用,连接料氧化,聚合结膜,逐渐干燥,并将颜料颗粒裹在其中。

如果纸张吸收能力过大,会造成油墨大部分连接料被纸张吸收,墨膜中的连结料比例下降,颜料的浓度达到过饱和状态,影响油墨的流平性,同时颜料颗粒得不到足够的保护,结果是墨迹不牢、起粉、透印、印迹干瘪,印刷品的颜色暗淡无光泽。

为解决上述弊病,如果片面地用加大墨量的方法处理的话,结果虽然墨色有所增加,但会造成网点扩大变形,致使印刷品层次特别是暗调部分层次大量损失。

如果纸张的吸收性太小在印刷时固着干燥结膜就很慢容易造成印刷品背面粘脏。

因此,掌握纸张的吸收性是合理制定印刷工艺、研究印刷机理、提高印刷品质量的重要方面。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纸张性能对印刷质量的影响研究

纸张性能对印刷质量的影响研究

纸张性能对印刷质量的影响研究李茜;张振虎;高艾京;刘沛潼;李路海【摘要】纸张作为印刷过程中的重要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印刷品质量.为了提高印刷质量,选择了5种不同类型的纸张,测定了每种纸张的定量、平滑度、白度、耐折度及抗张强度等重要的性能参数,通过印刷适性仪印刷样张,分析了不同纸张的性能与印刷色彩再现、密度的变化、油墨的转移等方面的关系,通过色彩管理技术保证输出色彩质量.最后,得出了纸张的特性与印品呈色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铜版纸、白卡纸、亚光铜版纸、胶版涂布纸、胶版印刷纸印刷适性依次降低.【期刊名称】《北京印刷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26)009【总页数】4页(P83-86)【关键词】纸张;印刷适性;白度;平滑;GATF色轮图【作者】李茜;张振虎;高艾京;刘沛潼;李路海【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北京 102600;北京印刷学院,北京 102600;北京印刷学院,北京 102600;北京印刷学院,北京 102600;北京印刷学院,北京 102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801.411 引言纸张作为印刷过程中的重要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印刷品的质量[1]。

选择合适的纸张,有利于优化印品质量,提高印刷效率,节约印刷成本[2]。

纸张的性能主要包括物理性能(定量、厚度、匀度等)、表面性能(平滑度、粗糙度等)、光学性能(白度、光泽度、透明度等)、机械性能(抗张强度、撕裂度、耐折度等),研究纸张的表面特性对印刷品阶调和色彩再现的影响,是探索纸张性能对印刷品质量影响的重要内容。

对纸张印刷适性的评价有实际印刷效果法、实验室检测法、印刷适性仪法[3]。

纸张的种类繁多,但各种用途的纸张,基本上都要进行图文印刷,所以纸张的印刷性能是衡量纸张性能的重要指标。

纸张的印刷性能决定着印刷过程中能否顺利印刷,以及能否得到高质量的印刷品。

当然,与印刷条件和油墨性能也有密切关系。

颜色的再现需要依靠C、M、Y、K四色油墨,通过绘制 GATF色轮图就可以得到印刷油墨呈色性能,六边形区域越大说明印刷油墨与工艺控制越好[4]。

印刷压力对印刷质量的影响及控制

印刷压力对印刷质量的影响及控制

印刷压力对印刷质量的影响及控制Printing Pressure Effect on Print Quality andControl摘要:随着印刷机向高速化、多色化方向的发展,加之印刷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对印刷机在安装调试、材料选择和具体操作方面均提出了新的要求,稍有不慎,便会出现印刷故障。

本文围绕印刷压力对印刷质量的影响和控制展开.从印刷压力对印刷基本要素的联系,压力大小影响油墨的转移率,压力太小,油墨转移不充分,可能会出现“空虚"现象,压力太大,则容易出现网点扩大严重,甚至出现糊版,只有恰当的印刷压力,才能使油墨的转移处于最佳的状态,在这个压力范围内,油墨的转移趋于平稳,印品的质量也较为稳定。

印刷压力过大,会损坏印版表面的保护层,缩短印版寿命,降低印版耐印力。

因此,生产中必须控制合适的压力,增加印版的耐印力,减少印刷消耗.印刷压力是印刷机的一个重要参数,也是控制印品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印刷压力控制不好,会引起套印不准、网点变形、脏版糊版、重影等故障。

文中论述了各种故障的现象,压力调节不当是怎么引起这些故障,从而影响到印品的质量。

印刷压力在印刷过程中起着如此重要的作用,那要如何去控制印刷压力?印刷压力在印刷生产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印刷品的表面性质、印刷速度、滚筒直径、印刷机类别、版面的结构形式这些因素会影响到印刷压力的大小。

印刷压力在印刷过程中事关重要,印刷机部件、纸张的特性、水墨平衡等都是直接控制印刷压力大小,因此,为了能得到最佳印刷压力,必须保证其处于最佳状态.在理想压力范围内进行印刷,这是保证印刷工艺正确实施、印刷机正常运转、得到高质量印刷品的基础.[1]经过研究分析得出,印刷压力可以用衬垫的压缩量来表示,通过公式C R R C R R IB I B IB B P B P B P -----++=-+=∆∆∆∆δλλ计算出来,之后根据实际生产情况,从印刷机上安装的调节机构、各个滚筒衬垫厚度、以及滚筒中心距来各个方面来调节印刷压力大小,实现最佳压力。

纸张的表面性能对印品质量的影响

纸张的表面性能对印品质量的影响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纸张的表面性能对印品质量的影响
要印刷出色彩艳丽、层次丰富的精美印刷品,其影响因素有很多,从生产的实际情况来看,油墨的性能也是影响印刷品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

纸张作为印刷再现画面的承载体,接受油墨、并在纸张表面混合成彩色图像。

在印刷压力作用下,纸张与油墨的结合性能决定着画面的印刷再现质量。

不同类型的纸张对油墨的显色能力不同,即使用同种油墨,以同样
的墨层厚度,印刷在不同的纸张上,所得到的色彩效果也是不相同的。

纸张的理化特性对色彩再现有较大的影响,纸张的白度、平滑度、吸收性、光泽度、不透明度、以及酸碱度、含水量等都能影响灰平衡的实现。

不同的纸张,具有不同的平滑度、光泽度、白度、吸收性、印刷渗透性、纸面效率等,即使在相同的印刷环境、相同的印刷参数等条件下,转移到纸张上的油墨量、产生的实地密度也会不相同,从而导致网点增大率不同,而且可复制的密度范围不相同,对最终印刷品的阶调再现的影响也不相同。

因此,由纸张差异所导致的色彩与阶调再现差别是明显的。

实际上,这些差异主要是由于纸张表面特性差异所引起的,纸张的表面特性影响印刷工艺过程,制约着印刷图像的再现效果。

通常把与印刷质量有一定联系的纸张的性能称为纸张的印刷适性它包括纸张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光学性能等等。

纸张的表面特性包含在印刷适性中。

纸张的表面特性对印刷品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包括纸张的平滑度、光泽度、白度、油墨的吸收性等等。

下面谈一谈这些表面特性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刷压力和纸张性质对印品的影响所谓印品的光泽,就是指印品在一定的背景和光照条件下,印品表面上的光亮度以及与各方向上光亮度分布的对比关系。

与光泽有关的光学特性主要包括表面反射光和内部反射光。

光泽和颜色统称为色泽。

由于颜色较为直观,并且对人的心理状态、情绪等许多精神方面的因素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所以人们对颜色的研究起步较早,此项研究工作目前已基本成熟,并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光泽同颜色一样,同样能对人的心理产生相应的反应,特别是在印刷品品质评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1.表面反射光,表面反射光由表面正反射光和表面漫射光组成。

正反射光:符合反射定律的光线称为正反射光。

正反射光的强弱除与物质的反射率有关外,主要与物体受光表面的状态有关。

一般来说,表面愈光滑平整,反射光也就愈强。

正反射光是物体反射光中的一个特殊信息,对光泽研究有着特殊意义。

以往的光泽研究对正反射光都给予相当重视,如对一般光滑表面物体的光泽测定,在日、美的工业标准中大多使用与正反射光直接相关的镜面光泽度。

正反射光基本是在物体表面反射的,所以物体对这部分光的选择吸收很少,它的光谱组成与原入射光的基本一致。

表面漫射光:实际的镜面都不是理想镜面,因而会产生光的漫射。

这时可以认为是许多小镜面反射的光强叠加,当漫射面的亮度为一常数时称为余弦漫射体。

2.内部反射光,光线折射进入物体之后,由物体内部反射重新进入原介质,这部分光线叫内部反射光。

内部反射光要受到物质的选择吸收,使得它的光谱组成发生变化,如果入射光为白色,此时内部反射光会变为色光而呈现出物体的颜色。

印迹有无光泽是印刷品的质量标志之一,如果富有光泽,能使印刷品印迹色彩增加鲜艳程度;增强图像的立体感,特别是实物照片的复制,有了光泽,更加逼真。

影响印迹光泽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纸张的性质纸张的结构状态对印迹光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是最基本的条件。

纸张的表面平滑度、光泽性、吸墨性三个指标,对印刷成品的光泽度都会产生影响。

1.纸张的表面平滑度对印品光泽的影响。

为了使印刷产品形成镜面反射,色彩鲜艳,光泽好,必须采用平滑的纸张印刷。

表面粗糙的纸张是难以使印迹有光泽的,即使平度好,但纸张的涂料颗粒间形成毛细孔,连结料渗透性大,也仍然得不到高光度的产品。

各种纸张的表面平滑度是不同的,平滑度的高低对成品的光泽影响较大。

平滑度高的纸张,对于油墨有良好的接触速性,能保证网点完整地再现,使成品具有较好的光泽。

因为纸上的墨膜光泽,决定于对入射光能否做到镜面反射,只有平滑度高的纸张,墨膜流平后才能产生镜面反射。

反之平滑度差、表面粗糙的纸张,印迹墨膜高低不平,对光只能形成漫反射,成品也就没有光泽了。

因此,精美高级的产品,要取得较好的成品光泽,首先要选用平滑度高的纸张来印刷。

2.纸张吸墨性对光泽的影响。

纸张的吸墨性实际上是指纸张对油墨连结料的吸收性能,纸张的吸收性是决定渗透量的主要条件之一,如果油墨的性质一定,纸张吸收性大,墨层颜料重叠厚,印迹光泽便要减少,甚至无光泽。

越是粗糙的纸张,其纤维间隙越大,对连结料的吸收能力越强。

连结料在尚未干燥的情况下,被纤维吸收了大部分,剩下的一部分连结料和油墨颗粒附着在纸张的表面,失去了应有的流平性能,无法结成光滑的墨膜层,使产品暗淡无光。

对于涂料纸(铜版纸)来讲,影响油墨吸收性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涂料中所用的且谜片剂的品种和用料问题。

胶粘剂对颜料的比例越低,则纸张对于油墨的吸收性越高。

涂料浓度较低,则涂料中的胶粘剂和水容易渗透到厚纸中去,降低了涂层中的胶粘剂数量,从而增加对油墨的吸收性。

二是涂料中颜料品种和颗粒细度也同吸墨性有关。

颜料的颗粒越细,涂层中的胶料就不容易转移到纸基中去。

颜料颗粒粗,颗粒间隙大,对于油墨的吸收性也大,成品很难获得理想的光泽效果。

3.纸张的光泽度对印品光泽的影响。

纸张本身的光泽,对于成品的光泽有相当大的作用。

涂料纸表面的光泽如何,主要取决于造纸时所用的增光材料和对纸张的加工精度。

增光材料有硬脂酸铝、石蜡、虫蜡等,精加工的方法是超级压光。

采用上述方法加工出来的纸张具有光滑的平面,自身形成了对光的镜面反射(单向反射)的性能,印上透明度较高的油墨,成品光泽效果自会较好。

4.纸张强度对印品光泽的影响。

纸张强度低、掉粉、掉毛现象严重,印刷时,油墨与纸张的结合力不高,印品的光泽度就低甚至无光泽。

5.纸张的酸碱度对印品光泽的影响。

纸张的酸碱度影响墨膜干燥速度,而墨膜干燥速度影响印品光泽度。

碱性纸张能使墨膜干燥加速,从而相对地减少了渗透时间和连结料的渗透量,所以印品光泽较好;酸性纸则次之。

二、油墨性质1.油墨的流平性,在印刷过程中,油墨的流平性好,则光泽度好;流平性差,易拉丝,光泽度差。

2.油墨的流动度,油墨的流动度大,印迹尺寸扩大,网点增大,墨层薄,光泽度差,油墨的流动度小,可减少渗透,易使墨膜变平,印品光泽度高。

但是油墨流动度太小,油墨不易转移,不利于印刷。

因此,为了得到较好的光泽度,应控制油墨的流动度,增加粘度或减少流动性都必须考虑其他印刷条件,否则单纯强调印迹光泽,会造成别的质量问题。

3.油墨的细度,油墨颗粒粗糙,印刷中易出现堆版等故障,印品也粗糙,出现漫反射,光泽度差。

反之,光泽度较好,在选择油墨时(特别是金墨、银墨)应注意。

4.油墨的粘度,粘度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过大会使橡皮布与印品表面剥离,拉丝;过小,则印迹尺寸扩大,墨层变薄,影响光泽度。

5.油墨的干燥形式,相同墨量采用不同干燥形式,其光泽度也不一样,一般氧化结膜干燥比渗透干燥的光泽度高,因为氧化结膜干燥的油墨印品表面连结料多,而渗透干燥的油墨印品表面连结料少。

当油墨转移到纸张上后,连结料中的溶剂部分,以较快的速度渗入纸内,同时涂层和纸张纤维要对连结料进行吸收,越是粗糙的纸张,对连结料的吸收能力也就越强。

连结料在尚未氧化结膜干燥的情况下,被纸张纤维吸收了大部分,剩下的一小部分连结料和颜料颗粒便粘附在纸张的表面,因而使产品暗淡无光。

6.油墨中加入催干剂的数量。

除了油墨本身的干燥性能外,油墨中加入催干剂的数量也是决定印迹光泽的因素,因催干剂增加,能相应提高干燥速度,减少墨层的渗透时间。

如钴催干剂是以促进氧化结膜为主,适当选用它,干燥快,表面结膜光滑,有增加光泽的作用。

光泽的消失往往是干涸时间过长,纸张对油墨的吸收和油墨对纸张的渗透量增大,导致连结料与颜料的分离,油墨中部分连结料渗入到纸张的毛细孔中,使连结料在纸面上的比例减少了,如果尽早结束渗透阶段,就能改善干涸后的墨层的光泽状况。

反之则使墨膜表面呈漫射状态而无光泽。

7.油墨的透明性,透明度高的油墨形成墨膜色层后,入射光线一部分被墨膜表面反射,另一部分到达纸张的表面,再反射出来,形成两次滤色,这个复杂的反射机理丰富了色泽的效果,而不透明的颜料形成的色层墨膜,其光泽只是表面反射而得,光泽效果肯定不如透明油墨。

8.连结料的光泽性,油墨的主要成分是连结料和颜料。

连结料的光泽性是油墨印迹能否产生光泽的主要因素。

早期的油墨连结料以亚麻仁油、桐油、梓油等植物油来制造,印迹结膜后表面的光滑度不高,只能呈现脂肪性的膜面,对入射光形成漫反射,印迹的光泽性较差。

现在油墨的连结料以树脂为主要成分,印迹结膜后表面光滑度高,入射光的漫反射减少,因而印迹的光泽高出油脂油墨好几倍。

9.油墨的粘度对连结料与颜料之间的吸附力,油墨的粘度对连结料与颜料之间的吸附力有关,增加粘度就使两者之间的吸附性增加,这样纸张对连结料的吸收就会相应地减少,使渗透量减少,光泽就越好,所以在油墨中适当增加粘度能使印迹光泽增加。

10.墨层厚度,印张表面各色墨层的总厚度与光泽度关系很大,一般单色印刷品很少出现光泽,如在上面再套印,就会呈现光泽,所以各色墨层的厚度,都对光泽度有影响。

例如墨层偏厚些能为光泽度的提高打下基础,套色次数多则能填平纸面,可提高光泽度。

11.油墨的乳化,乳化了的油墨,必须在水分蒸发以后才能开始干燥,故使干燥延缓,并使墨层表面形成很多小孔,减少了印迹的光泽。

三、印刷压力压力是印迹良好转移的关键,压力过大,印迹扩大,光泽度变弱;压力过小,印迹不清晰,会造成印品无光泽。

因此,胶印时在保证能将橡皮布上的油墨正确转移到承印材料上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最小的压力,以印出光泽度好的印品。

在同样纸张、油墨的条件下,由于操作工艺中存在问题,往往印刷后成品光泽相差较大。

在不考虑印后上光处理的前提下,提高印品光泽度可用以下几种方法:1.改进酸性润湿液。

我国沿用几十年的酸性润湿液,以铬酸、磷酸为主,虽经冲淡,但PH 值仍在3.5~5.6之间。

酸性越强,对油墨连结料和颜料的分解力、腐蚀力越大,致使印迹膜面粗糙,降低了光泽。

对于润湿液的研究与开发最近几年有所突破,如上海的“立德润湿粉剂”,可以说是效果较好的,如今我国胶印润湿液已步入一个新阶段,但有些印刷厂仍在沿用老配方。

2.降低油墨乳化度。

胶印中的油墨乳化过度大都是操作中水大墨多造成的,印迹看上去墨层很厚,但油墨分子成了水包油的状态,干燥后光泽性极差,而且还会产生一系列其它故障。

水大墨多是胶印中最犯忌的做法,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应常对操作者进行质量和技术教育外,建议使用“立德润湿粉剂”,因为该剂润湿性能较好,即使版面水分收得较小,也不容易上脏。

既利于操作,又使成品有光泽。

3.油墨中适当地加放辅助剂。

在油墨中加放适当的辅助剂,可以调节油墨的印刷适性,以便顺利印刷。

绝大部分辅助剂对于成品光泽都会带来不利影响。

例如:防粘剂,主要原料为六谷粉,加入油墨后,印迹膜层表面由于玉米粉的析出而变得粗糙,成品光泽性就差。

又如加入6号薄调墨油,既增加了流动性,也增加了印迹在纸上的渗透性,而且还降低了干燥性,对于印迹的光泽不利。

因此,一般辅助剂加入油墨的用量,不得超过5%,若考虑光泽效果,应少放或不放。

但氟碳表面活性剂则不同,它能防止墨层出现桔皮、起皱等表面缺陷,同时可改善印品表面的光泽。

4.正确使用燥油。

对于高级的亮光快干油墨,在温、湿度正常的情况下,自身已有足够的干燥能力。

如遇以下情况应加放燥油:一是在冬季温、湿度偏低的情况下;二是油墨内须添加防粘剂、去粘剂、薄调墨油等的情况下,都应加放燥油。

在工艺操作中,正确地使用燥油,对于成品形成光泽非常有利。

这是因为纸张吸收连结料需要一定的时间,在此过程中,尽快使连结料凝聚,直至结膜干燥,是成品光泽好的关键。

5.注意喷粉。

喷粉同油墨一样,也会产生凝聚,特别是密封不好的袋装或桶装,喷粉受潮后,凝聚成较大的颗粒,喷到湿墨印迹上,使墨层表面结膜粗糙,降低了原有的光泽,因此喷粉要注意防潮。

另外,喷粉装置的机构上有加热装置,在使用喷粉时应加以检查,加热装置是否失灵。

6.正确调节机器。

印迹墨层厚度是否达到标准,对于光泽也有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