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训练的生物化学分析

合集下载

从生化角度探讨速度及速度耐力训练

从生化角度探讨速度及速度耐力训练
收 稿 日期 :2 0 —1 —1 07 0 8
关系到短跑的比赛成绩 。速度训练有助于改善神经 肌 肉的机能活动 性 , 提高 大脑皮层 兴奋和抑 制 的转 换能力及 神经系统的灵活性 , 加快动作 的速度 , 使步
作者简介 :陈宪 (9 6 ) 15一 ,男,江苏泰 州人 ,扬 州教 育学院副教授 ;徐 燕华 (9 3 ) 18 一 ,女 ,江苏无锡人 ,苏州大 学体 育学 院 在读硕士生 ;窦淑慧 (9 2 ) 18 一 ,女 ,山东临沂人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在读硕士生 。
两个环节 。运动员具有 以最大速度和 最 大速 度耐力
苷( D ) A P 和无机磷酸( i, P) 同时放 出能量 , 使横桥反 复摆动 , 牵动 细肌丝滑动 , 而使 肌纤维缩 短 , 从 以完 成机械功 . 但是 肌 肉中 A P的含 量甚微 , T 只能供极 短时间消耗 , 使肌 肉持 续运 动 , 要 就必 需及 时补 充 A P 因此须边 分解边合 成才能使 肌 肉持久地进 行 T ,

4 ・ 6
维普资讯
频 加 快 、 幅加 大 , 利于 速 度 的 提 高 :在训 练 步 有
速 度耐 力 训 练 的 意 义 在 于 推 迟 后 程 减 速 的 出
中要保持有 氧代谢与无 氧代谢的平衡 , 防止无 氧代
谢训 练 过 多 , 害心 血 管 系统 和 呼 吸 系 统 的 机 能 , 损 这 是极 为重 要 的 提 高 绝 对速 度 的能 力 是 短跑 运 动 的
从 生 化 角 度 探 讨 速 度 及 速 度 耐 力 训 练
陈 宪 徐 燕华 2 窦 淑 慧2 , ,
(. 1扬州教育学院,江苏 扬 州 250 ; . 2 0 9 2 苏州大学 体育学院 , 江苏 苏州 252) 1 0 1

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引言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旨在研究生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

本实验选取了跑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量参与者跑步前后的血液参数以及肌肉乳酸含量的变化,来探究运动对生物体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实验步骤和结果分析。

实验步骤1.参与者选择与实验员沟通,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参与者在跑步前进行全身热身运动,以准备身体进行高强度运动。

3.在跑步前和跑步后,采集参与者的血液样本。

采集血液样本的方法可以选择采血静脉或指尖采血。

4.将采集的血液样本分别离心,将血清和血浆分离。

血浆中含有乳酸、血糖等指标,血清中含有血清酶等指标。

5.使用生化分析仪器,测量血浆中乳酸、血糖等指标的浓度。

6.分析参与者跑步前后乳酸和血糖的浓度变化,并与正常值进行比较。

7.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运动对生物体的影响。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参与者在跑步后乳酸和血糖的浓度均有所增加。

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参与者编号跑步前乳酸浓度(mmol/L)跑步后乳酸浓度(mmol/L)跑步前血糖浓度(mmol/L)跑步后血糖浓度(mmol/L)1 1.8 3.4 4.9 6.32 2.2 4.1 5.2 6.83 1.9 3.8 4.5 6.1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参与者在跑步后乳酸浓度的增加明显,这是由于肌肉细胞在进行高强度运动时产生了大量乳酸。

血糖浓度也有所增加,这是因为运动时身体需要更多的能量,血液中的血糖被释放出来供给肌肉细胞使用。

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运动会导致乳酸和血糖浓度的增加。

这是因为运动时肌肉细胞需要更多的能量,从而产生大量乳酸,并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2.运动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

不同参与者乳酸和血糖的浓度变化程度可能有所不同,这可能与个体的代谢能力和运动水平有关。

结论本实验通过测量参与者跑步前后的血液参数,研究了运动对生物体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运动会导致乳酸和血糖浓度的增加。

这一结论对于理解运动生物化学变化的机制以及制定健康运动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第九章-运动训练的生物化学

第九章-运动训练的生物化学

2、 1分钟左右大强度间歇运动提高最大乳 酸能力的分析
(1)1分钟左右的超量强度跑时,基本由糖酵解供能,运动后, 可使肌肉乳酸升高到较高水平;
(2)在4分钟的间歇休息,可使骨骼肌细胞中减弱,在继续运动 时,骨骼肌中糖原可持续分解供能,结果使间歇运动时血乳酸大 大高于一次力竭性运动后血乳酸的浓度,从而提高身体的最大乳 酸耐受力。
在专项训练中应用,运动时间需要控制在10秒钟 内,如短跑训练的20-60m行进间跑、30-60m成组跑、 篮球训练中10秒内的30m跑、运球跑、曲线变向跑、 10m冲刺跑等。
糖酵解代谢能力的训练
无氧耐力素质取决于无氧代谢能力。由于磷酸原的 供能时间短,所以,无氧耐力主要依靠糖酵解供能。要 改善无氧耐力,首先必须提高糖酵解能力。
1、训练方法
1'游泳,4'休息
乳18 酸Bla耐(m受mo力l/L)训练常采用超量负荷1'游的泳方,法1'3。0"休在息第一次练习 后16 使血乳酸达到较高水平,目前认为以12mmol/L的血乳
酸14 浓度为宜,然后保持在这一水平上,使机体在训练中 忍12 受较长时间的刺激,从而产生生理上的适应和提高耐 受180 力。在训练中可采用1-1.5分钟运动和4-5分钟休息 的6 多次重复的间歇训练方法。
二、训练方法的生化分析
提高糖酵解供能能力的训练,目前常采用最高乳酸训 练和乳酸耐受力训练两种方法。
(一)最高乳酸训练 (二)乳酸耐受力训练
(一)最高乳酸训练
最高乳酸训练的目的是使糖酵解供能能力达到最高水平,以提高 400米跑和100米、200米游以及最大强度运动1-2分钟运动项目的 运动能力。
最高乳酸训练常采用运动时间常为1-2分钟大强度运动,间歇为3-5分 钟的间歇训练法。

速度训练的生理学原理

速度训练的生理学原理

速度训练的生理学原理速度训练是一种提高运动员速度和爆发力的训练方法。

它的生理学原理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神经适应、骨骼肌适应、心血管适应和代谢适应等。

首先,速度训练能够通过神经适应来提高运动员的速度。

运动的成功依赖于神经系统能够高效地向骨骼肌传递信息,调节运动的协调性和准确性。

训练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对速度和力量的调节,从而使得大脑和肌肉之间的信号传递更加迅速和精确。

这种神经适应能够提高运动员的反应速度和爆发力,使其能够更快地启动和加速。

其次,速度训练还可以促使骨骼肌适应,提高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骨骼肌是速度训练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它决定了运动员的速度和爆发力。

速度训练通过刺激肌肉纤维的生长和发达,增加肌纤维数量和截面积,提高肌肉的收缩速度和力量输出。

同时,训练还可以改善肌肉的协调性和连续性,提高肌肉的耐力和疲劳抵抗能力。

这些骨骼肌适应能够显著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和持久力。

此外,速度训练对心血管系统也有一定的适应作用。

心血管系统是运动员体内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主要系统,它的功能决定了运动员的耐力和持久力。

速度训练通过高强度的运动刺激,提高心脏的泵血能力和肺部的气体交换功能。

同时,训练还能够增加血管容量,改善血液循环,增加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促进代谢废物的排泄。

这些心血管适应能够提高运动员的氧耗能力和心肺功能,支持运动员在高强度的速度运动中保持较长时间的耐力。

最后,速度训练还能够促使代谢适应。

运动的过程中,能量的合成和消耗是通过身体的新陈代谢来实现的。

速度训练的高强度运动刺激能够提高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增加脂肪和糖原的氧化,增强能量的产生和利用。

同时,训练还能够降低静息代谢率,提高基础代谢水平,减少脂肪的积累。

这些代谢适应能够提高运动员的能量供应和利用效率,延缓疲劳的发生,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和持久力。

总之,速度训练的生理学原理涉及到神经适应、骨骼肌适应、心血管适应和代谢适应等多个方面。

这些生理适应能够显著提高运动员的速度、爆发力和持久力,使其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速度及速度耐力训练生化机理研究

速度及速度耐力训练生化机理研究

肉活动时, 贮存在肌 肉细胞 中的三磷 酸腺苷 ( T ) 断进入横桥 中, A P不 在三磷酸腺苷酶 ( T AP 酶) 的催化下 , 迅速分解为二磷酸腺苷 (D ) A P 和无机磷酸 , 同时放出能量 , 使横桥反复摆动 , 牵 动细肌丝滑动 , 以使肌纤维缩短 , 完成机械功. 但肌肉中三磷酸腺苷( T ) A P 的数量甚徽 , 仅能维 持运动 1 , 三磷酸 腺昔 ( TP 必须边 分解 边舍 成 , ~2s故 A ) 才能使肌 阿持久地进行 快速运 动 三磷酸腺苷 ( T ) A P 迅速分解为二磷酸腺苷( D ) , A P 后 二磷酸腺苷( D ) A P 又促使肌 肉中磷
收} 膏日期 :0 10 — 2 0 -82 5
作者简介 : 李登光(9 2 , . 1 5 一) 男 陕西靖边人 . 陕西师范大学副教 授
维普资讯
第 1 期
李登光 : 速度及速度耐力训练生化机理研究
酸 肌酸 ( P 立 即分解 为肌酸 ( ) c ) c 和磷 酸 ( ) J并释 放能量使 二磷 酸腺 苷 ( DP 合成 三磷 酸 P , A ) 腺 苷( T ) 以满 足肌 肉收缩 时能量 的需 要 然 而 , 肉 中磷 酸 肌酸 ( P) A P, 肌 C 的含 量 是 有 限 的 研 究 表明 , 肌 肉剧烈 工作时 , 酸肌酸 ( P 释放 的能量仅 能维 持运动 5 . 酸肌 酸 ( P) 在 磷 c) ~7s磷 c 是 快速能源 , 分解 时不 需要氧 , 也不产 生乳酸 , 故将磷 酸肌酸 ( P 和 三磷 酸腺 苷 ( r) 称 为非 c) P合 乳酸能 系统 . 随着运 动时间 的延长 , 需要进行 另一 种形式 的供能 . 当人体 持续 运 动 超过 1 Os以 上时, 三磷 酸腺 苷( T ) 合成 需要 的能量则依 靠糖 元无 氧 酵解来提供 , 元无 氧酵解供 能可 A P再 糖 维 持 3 -4 , 0 0sI 无 氧酵解不需 要氧 , 瞎元 但产生乳 酸 , 故称为乳 酸 系统 当供 氧充 足时 , ( 糖 或 脂 肪) 可通 过有 氧代谢 提供能 量 , 持长时 间运 动 维

运动生化原理发展其篮球运动员速度素质初探

运动生化原理发展其篮球运动员速度素质初探

运动生化原理发展其篮球运动员速度素质初探运动生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在运动中发生的生化反应的学科,是运动训练的重要理论基础。

在篮球运动中,速度素质对于球员的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了解和应用运动生化原理,对于提高篮球运动员的速度素质至关重要。

一、运动生化原理1. 能量代谢原理能量代谢原理是指生物体在运动中,能量通过代谢途径转换为活动能的过程。

在篮球运动中,球员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来维持高强度的活动。

能量代谢原理告诉我们,人体获得能量的途径有三个,分别是氧化代谢、无氧代谢和磷酸化代谢。

2. 神经肌肉控制原理神经肌肉控制原理是指生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肌肉系统相互协调,完成身体姿势和运动的变化,从而实现对身体姿势和运动的控制和调节。

在篮球运动中,这一原理尤为重要,球员需要随时随地地调整自己的身体姿势和运动方式,以迎接不同的比赛挑战。

营养代谢原理是指生物体在运动中,营养供应和代谢通过依赖于一个协调完美的生理调节系统而完成的过程。

在篮球运动中,球员需要消耗大量的热量和营养物质来满足其能量需要,并保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二、篮球运动员速度素质速度素质是指运动员在身体最大活动范围内,完成某一动作的速度和质量。

在篮球运动中,速度素质对于球员的表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直接影响球员的得分、抢断、防守等技术。

篮球运动员速度素质的评价指标包括:加速度、爆发力、动作反应、瞬间爆发力、顶峰速度等。

这些指标可以通过测试来测量球员的速度素质,以便球队制定训练计划和提高球员表现。

(1) 基础训练阶段。

首先,需要加强运动员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等方面的训练,以达到更快的恢复速度和更好的肌肉协调控制水平。

(2) 技术训练阶段。

在基础训练阶段之后,需要加强球员的技术训练,如爆发力、加速度、和顶峰速度练习等,以提高篮球运动员速度素质。

(3) 高强度训练阶段。

在球员速度素质提高之后,可以进行高强度的全面训练,以提高其竞技水平。

运动生物化学

运动生物化学

足球速度训练课和生物化学特点及其评定(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张学忠,20104206045)速度训练田径属于周期性运动(节奏相同),而足球竞赛中所讲的速度则属于非周期性运动(无规则的,节奏不同的运动)。

在足球竞赛中,可以通过一些视觉信号刺激速度。

无论有球无球,都不需要以哨音作为信号决定你什么时间该去拿球,或者什么时间跑动。

速度是由以下运动决定的:1. 球的运动2. 对手的运动3. 队友的运动利用技术练习热身,如颠球练习热身(可以2人、3人、4人的不同组合练习)要求:1. 热身要根据训练课的主要内容,并提出要求。

热身的目的是为了训练做准备,但是要求队员在各个时间段(练习和休息)要清楚。

例如,每一项练习运用3min练习+2min休息为一组,则可做4组。

2.热身时直接牵拉是错误的,牵拉应在充分的热身之后。

只有体温充分上升后才可以充分牵拉,否则易损伤肌肉。

在热身中的牵拉是对身体柔韧度的练习,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牵拉,真正的牵拉练习是不能够在动态中进行。

3. 牵拉要持续静态20秒以上。

牵拉的幅度要根据天气情况,如果环境温度较高,则热身时间可缩短,牵拉时间可以长一些。

速度可分以下几种不同类型:1. 反应速度—预见决定反应速度它是快速刺激的反应结果:(1)只有快速启动才有可能断球(2)近距离的快速触球(3)获取对自由球控制的快速反应(4)反应速度快可以让你一开始就比对手占优势2. 加速速度—对足球运动员最重要的3. 冲刺速度—无论有球无球(一)无球的速度训练练习1原地不同姿势起跑(5—30米),如站立式、侧身、背向、坐地、俯卧、仰卧、跳跃等,听到信号后突然跑出。

练习2下坡和顺风跑,根据队员和环境情况,采用不同身体姿势,听到信号后突然加速跑出。

练习3无球游戏性质的短距离固定方向和不固定方向的启动跑,“耗子和兔子”速度反应游戏。

练习4计时性测验跑,一般在30米内进行无球、固定方向和不固定方向,绕过障碍或者不绕过障碍等等的测验跑。

200米短跑速度训练生物化学特点分析

200米短跑速度训练生物化学特点分析

200米短跑速度训练生物化学特点分析一、能量系统200米短跑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其能量主要通过无氧代谢供给。

在爆发力强、速度快的情况下,人体主要依靠肌肉中的磷酸肌酸、糖原和肌酸磷酸来提供能量,无氧糖酵解是主要的能量供应途径。

这种能量供应方式使得短跑运动员需要有较强的肌肉力量和高水平的无氧耐力。

二、乳酸阈值200米短跑的强度高,运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乳酸。

随着短跑距离的增加,乳酸的积累也不断增加,这对于运动员的耐力和心肺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运动员的乳酸阈值能力决定了他们能够在高乳酸浓度下持续运动的能力。

所以在200米短跑训练中,除了提高无氧能力外,还需注意增加乳酸阈值的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耐力。

三、肌肉纤维类型200米短跑的速度要求很高,对于快速肌纤维的运动员有较高的适应性。

快速肌纤维能够迅速产生力量,并快速收缩,从而使肌肉能够更快地进行重复运动。

训练快速肌纤维的方法包括高强度冲击训练、爆发力训练和快速反应训练等。

这些训练方法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神经肌肉反应速度和肌肉收缩速度,从而在200米短跑中表现出更好的爆发力和速度。

四、氧化代谢尽管200米短跑主要依靠无氧代谢,但氧化代谢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短跑运动的恢复过程中,通过氧化代谢可以迅速回复耗竭的肌糖原,并分解乳酸,减少肌肉酸痛。

所以在训练过程中,应该注重开展一些有氧训练,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和氧化代谢水平。

综上所述,200米短跑速度训练涉及到能量系统、乳酸阈值、肌肉纤维类型和氧化代谢等多个生物化学特点。

通过针对这些特点进行训练,可以帮助运动员提高爆发力和速度,并提高其为高强度、短时间运动提供能量的能力。

同时,也需注意在训练中恰当安排有氧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和恢复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 。 当激 烈 运动超 过 数秒 ,肌浆 内 ADP和 AMP浓度 上
进行 最 大速 度 重 复训 练 时 ,要 求 强 度 达 到 最 大 ,运
升 到一定 水 平 即可激 活无 氧酵 解 系统 ,开始 动用 肌 糖 原 动 时 间在 10 s以 内 ,间歇 时间不 少 于 30 s。一 方 面能在
中 国体 育教 练 员 2018年 第 26卷 第 1期
运 动 生化 监控
速 度 训 练 的 生 物 化 学 分 析
谭 冬 平 , 张 枝 尚 , 杨 贵 明 , 林 文 搜

(1.广 东 体 育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广 东 广 州 510663;2.广 东 医科 大 学 ,广 东 东 莞 523808;
间短 ,因 而 总能 耗 不 多 ,磷 酸原 代 谢 和 糖 酵解 是 其 主 要 的时 间为 20—30 S,而 ATP、CP超代 偿 时 间需 要 3 min,
系统 是其 主 要 供 能 系 统 ,恢 复 期 间 歇 仅 有 少 量 乳 酸 产 取胜 的主 要身 体 素 质 。例 如 :在 短 跑 、跳 跃 及 短 距 离 游
生 ,因而 能保证 快 速运 动 的需 求 。每 次练 习 间歇 时 间至 泳 、自行车 、滑 冰等 项 目中 ,速 度 素质是 运 动员 竞 技 能力
10 S,间歇 30~90 S效果 最 佳 。如 Margaria运用 10 8全 速度 素 质 是指 人 体 快 速 运 动 的 能 力 。从 生 化 角 度
பைடு நூலகம்
力 跑 (间歇 30 S),陈 万 通 用 全 力 蹬 踏 功 率 自行 车 10 s 分析 ,运 动员 的速度 素 质主要 取 决 于体 内 能源 物质 ——
3.中 山 大 学 南 方 学 院 ,广东 广 州 510900;4.广 州 体 育 学 院 ,广 东 广 州 510500)
摘 要 速 度 训 练 是 提 高 运 动 员体 能 水 平 的 重 要 环 节 ,对 运 动 员 竞技 能力 的提 高 作 用 重 大 。 从 速 度 素 质 的 生 化 基 础 、速 度 训 练 方 法 的生 化 分 析 和 训 练 效 果 的 生 化 评 定 3个 方 面 ,对 速 度 训 练 的 生 物 化 学 因素 进 行 分 析 ,并提 出速 度 素质 的主 要 训 练 方 法 及 其 训 练 效 果 有 效 评 价 手 段 。 关 键 词 速 度 训 练 ;无 氧 代 谢 ;间 歇 训 练 ;生 化 评 定
速 度 间歇训 练 和重 复训 练法 。 2.1 最 大 速 度 间 歇 训 练
进 行无 氧一 低乳 酸 间歇 训 练 ,间歇 时 间需 适 当 ,间 歇 时 间太 短 或 太 长 都 不 利 于 磷 酸 原 供 能 能 力 的提 高 。 采 用 最 大速 度 间 歇训 练 时 ,要 求 保持 最大 速 度运 动 ,同 时 产生 最少 的乳 酸 。最 大 强度 练 习 时 间 应 掌 握 在 5~
(ATP— cP)供 能 系统 中 ,ATP是肌 肉活 动 的直 接 能 源 , 此 外 ,林 文 锼对 广东 省 羽 毛球 队 6名 运 动 员 进 行 1O组
但 人体 骨 骼 肌 内 ATP含 量 少 ,只能 维 持 1 s左 右 的 运 60 m 跑 、每次 间 隔 30 s的训 练 ,发现 血乳 酸峰值 与安静
少 30 s,能 在休 息 过 程 中保 证 ATP、CP有一 定 的恢 复 。 的主 导素 质 ;在 拳 击 、击 剑 、球 类 等 运 动 项 目中 ,速 度 起
另外 ,不 同项 目采 用 无 氧一 低 乳 酸 间 歇 训 练 法 训 练 时 , 重要 作 用 ;在 其他 项 目中 ,可 以将 速度 训 练 作 为 提 高训
(间 歇 30 S),都 收 到 了非 常 好 的训 练 效 果 ,并且 产生 的 三磷 酸腺 苷 (ATP)和 磷酸 肌酸 (CP)的含 量及 其 分 解 的
化学 反应 速度 等 。速 度 是 运 动 竞 赛 中许 多项 目运 动员 乳 酸非 常少 。5~10 S最 大 速度 间歇 训 练 时 ,磷 酸原
动 。这 时体 内 CP迅速 分解 释 放能 量合 成 ATP,以维 持 值 相差 较低 的运 动员 ,运 动成 绩较好 。训练 中乳 酸 产
ATP的相对 恒定 。研 究 证 明 ,CP是 速 度 素 质 的 主 要 能 生 的量 与运 动成绩 密 切相关 。
源物 质 ,而肌 肉中 CP含 量 较 少 ,仅 能 维 持 5~7 s的 运 2.2 最 大 速 度 重 复 训 练
1 速 度 素 质 的 生 化 基 础 分 析
次 时 ,做 功能 力 下 降 3% 。 因此 ,同样 是 发 展速 度 素质 ,
速 度素 质 的生化 基础 是 运动员 的无 氧 代谢 能 力 ,磷 跑 步 与足球 短 冲 训 练 的 运 动 与 间歇 时 间 不 一样 。需 根
酸 原和 糖 是 速 度 素 质 的 主 要 能 源 物 质 。在 磷 酸 原 据 不 同项 目运 动 员 的 专项 能 力 ,选 择 运 动 与 间 歇 时 间 。
进行 无 氧酵 解产 生乳 酸供 能 ,30~60 s后 就 要依 靠 有 氧 休 息过程 中恢复 一定 量 的 ATP、CP,以维持 下 一 次 运动
氧化 供 能 。而在 最 大 快 速跑 时 ,能 量 消耗 极 快 ,持 续 时 时 运动 强度 和 运 动 速 度 ;另 一 方 面 ,ATP、CP恢 复 一 半
练强度 的 手段 … 。 因此 ,速度 素质 几乎 与所 有运 动项 目 间歇 时 间需根 据项 目进 行设 定 。如在 足球 短 冲训 练 中 ,
保 持 l0次 6 s最 大 功率 输 出 ,采 用 30 s间歇 休息 ,第 10
有 关 。
次 时 ,做 功 能 力 下 降 13.2% ;而 用 60 s间 歇 休 息 ,第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