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

合集下载

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

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

【临床研究】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程 波(河南省开封市第五人民医院二病区,河南 开封 475000)【摘要】 目的:观察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㊂方法:随机选6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㊂对照组患者被给予氟哌啶醇治疗,研究组患者被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㊁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60.00%),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33.3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㊂结论: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疗效好,改善患者精神行为症状,不良反应少,可考虑合理推广与应用㊂【关键词】 利培酮;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症状;临床疗效doi: 10.3969/j.issn.1672-0369.2015.09.017中图分类号: R749.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0369(2015)09-0038-02 近几年,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 BSPD)受到临床关注,其中,激越行为是最为常见的行为方式[1]㊂临床统计显示,50%~90%的患者存在激越行为,给患者㊁家庭及社会造成困扰,需接受有效的药物治疗㊂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虽然疗效可靠,但存在较大的不良反应和认知功能损害[2]㊂因此,本次研究选取了新型抗精神病药利培酮,对60例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进行了评估,临床效果较为理想㊂现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开封市第五人民医院的60例老年期痴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㊂对照组患者,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62~80岁,平均(70.9±12.8)岁㊂研究组患者,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60~78岁,平均(70.8±12.9)岁㊂两组患者的性别㊁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㊂纳入标准要求如下:①经临床确诊为老年期痴呆患者;②患者无并发严重器质性疾病;③患者家属知情后同意纳入研究且配合完成随访者㊂1.2 方法 研究组患者给予利培酮口服液治疗(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005),初始剂量为0.5mg/d,结合患者病情于1周后调整为0.5 ~2mg/d;对照组患者给予氟哌啶醇治疗(北京太洋药业有限公司),口服片初始剂量为2mg/d,结合患者病情于1周后调整为2~8mg/d;两组患者均接受为期8周的药物治疗,治疗过程中全部停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㊂密切观察治疗效果及有无不良反应,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及时调整剂量或停止治疗㊂1.3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3] 本次研究中,临床疗效主要参照CMIA评分和BEHAVED-AD,并根据CMIA和BEHAVED-AD减分率以评判临床治疗效果,显效为减分率>60%,有效为减分率>30%,无效为减分率<30%㊂临床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㊂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统计学分析选用SPSS 15.0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㊂2 结果2.1 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 据统计,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0.00%),P<0.05㊂见表1㊂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n,(%)]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研究组3073.33(22/30)16.67(5/30)10.00(3/30)90.00对照组3040.00(12/30)20.00(6/30)40.00(12/30)60.00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据统计,研究组患者的主要表现为锥体外系不良反应㊁头晕㊁口干等,可耐受;对照组的主要表现为锥体外系不良反应㊁口干㊁便秘㊁恶心呕吐等;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㊂83表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n (%)]组别例数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口干便秘头晕失眠心动过速噁心呕吐研究组305(16.67)3(10.00)2(6.67)3(10.00)1(3.33)1(3.33)2(6.67)对照组3016(53.33)16(36.67)10(26.67)4(13.33)7(23.33)5(16.67)5(16.67)3 讨论相关研究指出,老年期痴呆的发病机制复杂㊁病程长,病情呈现渐进性恶化,需选有效药物对患者的病情加以控制㊂患者预后差,突发结局多样,常规的对症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亟须一种科学有效㊁安全合理的临床用药以改善患者症状,缓解病情[4]㊂利培酮是近些年被推广的一种新型抗精神病药,治疗老年期痴呆效果较好,安全性高,对患者无年龄限制㊂药理学研究提示,利培酮属于多巴胺和5-HT 2受体阻滞剂,可与DA 及5-羟色胺受体进行平衡拮抗,显著改善由5-羟色胺功能缺陷引发的各种精神行为症状,疗效较好㊂本次研究中,利培酮口服液,可掺入食物和饮品中,方便患者服用,准确调节服用剂量,提高了患者依从性,较对照组患者的疗效更好;利培酮有更为低发的迟发性运动障碍和锥体外系反应,用药安全[5]㊂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轻微,进一步证实了利培酮治疗的临床安全性,可以放心使用㊂参考文献[1] 刘金光,克纳新.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8):575-578.[2] 杭荣华,程万良,王瑞权,等.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及执行功能比较[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2,17(7):812-815.[3] 赵明学,谢飞,张立强.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的疗效比较及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32(10):1087-1089.[4] 王永学,翟二磊,马衡.奥氮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1,6(4):181-182.[5] 毕崇波,夏文娟,纪军军,等.奥氮平和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精神障碍患者疗效对比[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0):2435-2436.(收稿日期:2014-12-08)编辑:王冰【临床研究】甲减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㊁Hcy 及CK 活性的变化及意义范冬莹(吉林省吉林市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0)【摘要】 目的:探讨甲减患者治疗前㊁后血脂水平㊁Hcy 及CK 活性的变化及意义㊂方法:随机抽取80例甲减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体检的8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TG㊁TC㊁LDL-C㊁Hcy㊁CK㊁FT3㊁FT4㊁TSH 进行检测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TG㊁TC㊁LDL-C㊁Hcy㊁CK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的TG㊁TC㊁LDL-C㊁Hcy㊁CK㊁TSH 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05),FT3㊁FT4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 <0.05)㊂结论:甲减患者治疗后血脂水平㊁Hcy 及CK 活性均较治疗前降低,诊断及其治疗效果的监测能给临床提供有效的指导㊂【关键词】 甲减;血脂水平;Hcy;CK 活性;变化;意义doi : 10.3969/j.issn.1672-0369.2015.09.018中图分类号: R58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0369(2015)09-0039-02 本研究对80例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甲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了甲减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㊁Hcy 及CK 活性的变化及意义㊂现报告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北华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甲减患者作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均经心电图机心B超检查排除心肌梗死等心脏病,均知情同意;将有家族性高脂血症㊁肝肾疾病等的患者排除在外[1]㊂80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48例,年龄33~65岁,平均(48.3±15.5)岁;另选同期体检的8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40名,女性40名,年龄31~69岁,平均(45.1±16.4)岁㊂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有可比性㊂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㊂93。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行为问题及应对策略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行为问题及应对策略


制定日常生活计划
02
为患者设定规律的日常生活,包括饮食、锻炼和睡眠,以促进
健康的生活方式。
鼓励社交活动
03
让患者尽可能地参与社交活动,以保持他们的思维活跃和社交
联系。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应对紧急情况
学习和掌握应对紧急情况的技巧,如 急救措施、心肺复苏等,以备不时之 需。
05
结论
研究展望
老年痴呆症的早期诊断
研究更有效的生物标志物和认知测试,以早期识别出疾病。
新型治疗策略
研究和开发针对疾病病理生理学的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阿尔茨海默病的社会负担
进一步了解阿尔茨海默病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以制定更好的公共 卫生策略。
02
老年痴呆症患者的行为问 题
情绪问题
01
02
03
焦虑和不安
老年痴呆症患者常常感到 焦虑和不安,表现出情绪 不稳定、易怒、恐惧等症 状。
抑郁和悲观
老年痴呆症患者可能出现 抑郁和悲观情绪,对生活 失去兴趣和动力,感到无 助和绝望。
行为异常和暴力
老年痴呆症患者可能会出 现行为异常和暴力行为, 如打人、骂人、毁物等。
社会支持的重要性
提供情感支持
理解并尊重患者的困境,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创造包容环境
为患者提供安全和无障碍的环境,以方便他们的日常活动。
提供医疗服务
确保患者获得必要的医疗和护理服务,以帮助他们应对疾病的挑 战。
个人和家庭的应对策略
接受现实
01
认识到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进行性疾病,需要长期管理和适应
药物治疗
抗精神病药物
对于有精神症状的患者,如幻觉 、妄想等,可考虑使用抗精神病 药物,如氟哌啶醇、奥氮平等。 但需注意副作用及药物间的相互

老年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

老年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

老年精神障碍的治疗方法老年精神障碍指的是人在晚年发生的精神障碍,如老年痴呆症、抑郁症、焦虑症等。

老年精神障碍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的负面影响很大,治疗老年精神障碍非常重要。

治疗老年精神障碍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治疗以及社会支持等。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这些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是老年精神障碍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常常伴有脑功能衰退,所以合理使用药物可以改善症状、减轻痛苦。

对于老年痴呆症患者,常用的药物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如多奈哌齐、丙唑酮等,可以改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对于老年抑郁症患者,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被广泛应用,如帕罗西汀、舍曲林等,可以改善情绪、提高心理状态。

对于老年焦虑症患者,苯二氮䓬类药物如阿普唑仑、吡唑酮等可以减轻焦虑症状。

然而,老年患者的身体状况较为脆弱,对于药物的代谢和副作用更加敏感,因此需要仔细调节剂量,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

心理治疗是老年精神障碍治疗的另一个重要手段。

对于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来说,心理治疗可以通过提供情感支持、提高自我认知和应对能力,从而改善他们的心理状态。

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支持性心理疗法和家庭治疗等。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纠正患者的不良认知和行为模式,帮助患者树立积极的心态,从而改善症状。

支持性心理疗法通过倾听和支持患者的情感表达,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和抑郁情绪。

家庭治疗可以解决家庭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家庭支持和稳定环境,从而帮助患者更好地康复。

康复治疗是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

康复治疗旨在通过物理、认知和社会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

物理康复包括运动疗法、物理治疗等,可以改善患者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

认知康复包括认知训练、记忆训练等,可以提高患者的记忆力和认知功能。

社会康复包括职业康复和社交训练等,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社会支持是老年精神障碍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的效果

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的效果

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患者的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的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60例为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B(n=30)两组,分别给予多奈哌齐及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并进行治疗效果对比,研究起止时间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

结果B组较A组BEHAVE—AD评分更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较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伴发精神行为症状兼具有效性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多奈哌齐;奥氮平;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不良反应【 Abstract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onepezil combined with olanza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dementia accompanied by psychobehavioral symptoms.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senile dementia accompanied by mental and behavioral symptom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A (n=30) and B (n=30) groups after admission. Donepezil and Donepezil combined with olanzapine were respectively given treatment, and the therapeutic effect was compared. The study started and ended from January 2021 to December 2022. Results BEHAVE -- AD score of group B was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A,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Donepezil combined with olanzapine is effective and safe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dementia accompanied by psychobehavioral symptom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 Donepezil; Olanzapine; Senile dementia; Psychobehavioral symptoms; Adverse reaction精神行为异常是老年性痴呆最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不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也增加了患者的死亡危险【1】。

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分析

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分析

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老年痴呆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记忆力下降、思维迟缓、判断力减退及行为异常等症状。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痴呆患者的数量也逐渐增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老年痴呆症状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其中精神行为症状是老年痴呆患者中较为常见且令人困扰的表现之一,包括焦虑、抑郁、幻觉、暴力等。

目前,针对老年痴呆患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方式。

多奈哌齐和奥氮平是常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药物,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分别起到改善认知功能和调节情绪的作用。

联合应用多奈哌齐和奥氮平可能会产生更加显著的疗效,有望有效缓解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为了探讨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研究的方式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通过系统的研究方法和严谨的数据分析,我们希望能够为临床上更好地指导老年痴呆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临床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评估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

老年痴呆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患者常伴有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严重影响。

多奈哌齐作为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以改善神经元传导功能,减缓病情进展。

而奥氮平作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可以调节多巴胺和5-羟色胺的水平,改善精神症状。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探讨多奈哌齐联合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病人和家属的负担。

本研究将以临床研究方法进行观察和对照研究,对治疗效果进行客观评估,为未来的老年痴呆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3 研究对象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疾病,其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异常。

痴呆症患者常常出现失忆、语言障碍、空间定向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观察

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观察

现为患者认 知功能出现明显障碍 , 社会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能出现减退 等 , 严重
影响患者 的身 心健 康 , 引起 了广 大 医生 和 研究 者 的 密切 关
注 。 喹硫 平 是 新 一 代 的非 经 典 抗 精 神 病 药 物 , 至今 已有大
量的临床研究 表明喹硫平对 老年期 痴呆 、 阿尔 茨海默病 和各

6 . 不 良反 应 评 定 : 采用 T E S S评 定 不 良反 应 , 每 周 1次 , 治
疗前及治疗期 问每 月监测血 常规 、 尿常规 、 肝功能 、 心 电图、 体 重等评价药物 的安全性 。 7 . 统计学方法 : 采用 S P S S 1 5 . 0进 行统计 学 分析 , 采用 t 检验进行 资料计 量 , 采用 X 检验进 行资料 计数 , =0 . 0 5为 检验水准 , 显著性差异标准为 P< 0 . 0 5 。
注: 与 对 照 组 比较 , P< 0 . 0 5
8分 ; ④伴有幻 觉、 妄想 、 行 为异常、 情感 障碍等精 神障碍 性症 状患者 ; ⑤本人或其家属签署书面知情 同意书 J 。 3 . 排 除标准 : ①有严重心 、 肝、 肾 慢性躯体疾病者 ; ② 有癫 痫、 药物及酒精 滥用史者 ; ③具有 既往精神 疾病史 患者 ; ④ 有 合并使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 者 ; ⑤极度兴奋躁动 J 。
于对 照组 ( P< 0 . 0 5 ) 。对 照组不 良反应 为头晕 2例 , 恶心呕吐 1 例, 肌张 力增高 1 例, 焦虑 1 例; 观察组 震
颤1 例, 恶心呕吐 1例 , 消化不 良 1 例, 睡眠障碍 1例。两组 出现不 良反应 病例数无 明显差异 ( P> 0 . 0 5 ) 。 结论 喹硫平治疗老年期痴呆症状后 , 痴呆症状改 善程 度较高 , 且不 良反应少 , 疗效和安全性较好 , 是一 种 有效的治疗药物。

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的疗效分析

喹硫平和利培酮治疗老年期痴呆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的疗效分析

E re t y po cl( E S . eut: f rra e th eaeA crs nt o op erae i icnl aI 0 me n m tm Sae T S ) R s l a e et n eB hv D soe eb t g u s c sds nf at g S s t t m t i h hr d e gi y( IP< . 0 )T ee cc u t so e os icn df rnei teg u s P>0 0 ) C nls n :Q e aieadRse dn ae 1 . h f ai sr e hw dn i f at ieec n h op ( i o a n gi f r . 5 . o c i s ut pn n i f oehv uo i pi

1 , 均 ( . 3 3 年 。利 培 酮组 3 2年 平 5 2± . ) 0例 , 中男 其
治疗 痴 呆 的行 为 和 精神 症 状 ( P D) 主 要 手 段 之 性 1 BS 的 4例 , 性 l 女 6例 ; 龄 6 年 8~9 0岁 , 均 (4 5± 平 7.

本 文通 过 喹硫 平 和 利 培 酮 的对 照 治 疗 , 比较 两 7 8 岁 ; 呆 病 程 1~1 .) 痴 3年 , 均 ( . 1 . ) 。 平 5 5-4 2 年 - 两 组 间年龄 , 别 构 成 比和 痴呆 病 程 均无 显 著 性 差 性
cl y po so dmet ( P D) a sm tm f e n a B S .Meh d : t f 0p tns i P Dw r rn o l d ie t s d r pwt Q e aie i to sat a o6 ae twt B S ee a dm y i ddi o t yg u i u tpn ol i h v n u o h i

喹硫平对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观察

喹硫平对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观察

喹硫平对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观察目的:寻找对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临床疗效好且毒副反应轻的治疗方法。

方法:对老年痴呆具有精神行为症状的51例患者使用喹硫平治疗,并使用简明精神量表(BPRS)在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评价,同时记录其副反应,以了解其的安全性。

结果:51例患者治疗后的BPRS分值明显较治疗前低;其中共有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喹硫平能有效的纠正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安全性较高。

标签:精神行为症状;喹硫平;老年痴呆老年痴呆是我国老年人较常见的一种疾病。

该类患者多以智力、记忆等功能的慢性丧失为表现,同时也可出现精神行为症状。

给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家庭都带来较大的影响。

许多抗精神疾病的药物不但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副反应,还会加重对患者认知能力的损害。

本研究旨在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6月-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痴呆具有精神行为症状的5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2例,女29例;年龄63~81岁,平均(73.6±5.4)岁;病程1~5年,平均(3.15±0.51)年。

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行CT检查,主要以萎缩、梗塞为表现。

51例均以随地大小便、睡眠异常为主要精神症状表现,部分伴有攻击行为。

1.2 纳入标准符合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的诊断;年龄在60岁以上;机体器官无严重疾患;因痴呆使用两联以上用药者;简易智力状态评分在24分以下者。

1.3 方法所有患者都使用喹硫平进行治疗,剂量:开始为12.5 mg/d,后每周增加25~50 mg,最大剂量不超过0.3 g/d。

使用简明精神量表(BPRS)在治疗前、治疗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评价,同时记录其副反应,以了解其的安全性。

1.4 疗效评价标准使用BPRS评分对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程度进行判断。

总分126分,分值越低,精神行为症状越不明显。

1.5 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
用药推荐
伴BPSD的轻中度AD患者,首先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 美金刚对中重度AD患者的激越和攻击行为有缓解作用。 经过以上药物(单药或联合)治疗不能缓解症状者,考虑用抗精神病药物。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能够改善痴呆患者的BPSD,奥氮平能显著改善幻觉、妄
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依从性高。 SSRIs可用于改善痴呆患者出现的抑郁症状,但疗效尚存在争议。
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
目录
概述 BPSD的成因 BPSD的药物治疗 BPSD的非药物治疗
BPSD的成因
脑器质性病变
主要原因。 以AD为例。 胆碱能神经元受损,导致皮质和海马的
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和乙酰胆 碱(Ach)减少 。 蓝斑神经元受损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减少 中缝核神经元受损,可使皮质和脑脊液 中5-HT浓度降低或相对升高。 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功能绝对亢进或相酶抑制剂:疗效有限,轻中度AD患者
多奈哌齐 起始剂量5mg/d,1个月后增至10mg/d。 卡巴拉汀(利斯的明) 推荐剂量6-12mg/d。 加兰他敏 推荐剂量为4mg,bid。治疗过程中保证足够液体摄入。
谷氨酸受体拮抗剂
美金刚。 中重度AD患者。 第一周5mg/d,第二周10mg/d,第三周15mg
注意老年人群的用药剂量,如唑吡坦, 65岁以上,≤10mg/d, 推荐剂量为 5mg。
BPSD的非药物治疗
行为与心理治疗
行为治疗 主要是调整刺激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尽力减少刺激因素,降低患者行为反应的发 生频率、减轻其不良后果。
心理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 回忆治疗(诱导患者回忆可引起并保持正性情感反应的事件)。 确认治疗(validation therapy,使患者体会自我价值)。 角色扮演 (使患者扮演在家庭或事件中的某个角色而减轻患者的社会隔离感)。 技能训练(模拟在课堂环境进行学习的场景,尽可能保持患者残存的认知功能)。
认知症状 精神行为症状:生物节律改变和谵妄 情感症状 抑郁、攻击行为
幻觉、妄想
BPSD的成因
认知功能损害
继发性 记忆力障碍 人物定向障碍
社会心理因素 病前个性
被窃妄想 替身妄想
BPSD的治疗
治疗目标
减轻症状 增加病人、家属或照料者的舒适和安全
适应症
症状使病人痛苦 伴随激越、冲动攻击行为 病人或他人处于危险之中
真实版“楚门的世界”-HOGEWEY
养老院外景
特意营造的老家具、老装饰
散散步
“外出购物”
给“老朋友”寄封信
做个新发型
午后时光
家人来访
Hogewey养老院:
虽然老年痴呆患者已经不能 照顾自己,但他们也应被温 柔相待。
Thank you and happy new year!
BPSD的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
改善抑郁症状
三环类抗抑郁药,不作为一线用药 SSRIs,临床普遍使用
一项针对AD伴抑郁患者的高质量的多中心RCT研究(舍曲林,150mg/d)并不支持此类 药物改善抑郁症状。
改善痴呆患者的其他症状
DLB患者的视幻觉 额颞叶痴呆的行为异常 认知功能,神经保护作用作用
有些老年患者同时合并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这类患者原则上不使用苯二 氮卓类药。
对焦虑症状较为典型者,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但需要注意患者是否同时存在禁 忌证如支气管哮喘等。
BPSD的药物治疗
其他药物
对某些仅有睡眠障碍者可考虑使用非 苯二氮卓类的镇静催眠药物如佐匹克 隆,唑吡坦(思诺思)等药物。
注意相关的不良反应(神经抑制作用、肝功能损害、白细胞减少、皮疹甚至剥 脱性皮炎)。
BPSD的药物治疗
抗焦虑药物
主张以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或心境稳定剂治疗为主。作用不明显时,可 考虑使用抗焦虑药物,如丁螺环酮和苯二氮卓类药。
尽可能选择镇静不良反应较轻、中枢性肌松作用较弱、半衰期较短的药物,而 且剂量尽可能小,使用时间亦应尽可能短。半衰期最短的是咪哒唑仑(约2h), 半衰期最长的是氯硝西泮(>30h)和地西泮(20~80h)。
BPSD的非药物治疗
音乐治疗
可让患者聆听能唤起愉快体验的熟悉音 乐、歌曲。
辅导患者以卡拉OK的方式哼唱青年时代 喜好的歌曲。
在患者生活的环境中播放舒缓的背景音 乐可稳定患者情绪。
总结
美国FDA未批准治疗BPSD任何药物。 药物治疗原则
全面评估、权衡。 药物起始剂量要小,1/4或1/8正常剂量,缓慢加量,最低有效量。 遵循少量、间断用药原则。 服药期间密切监测。 遵循综合治疗和个体化的原则。
第四周20mg,分2次服用。
BPSD的药物治疗
抗精神病药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疗效肯定。 小剂量开始。
奥氮平 2.5mg/d(滴定至5-10mg/d) 利培酮 0.5mg/d(滴定至1-2mg/d) 喹硫平 12.5mg/d (滴定至 100mg/d)
典型抗精神病药
较少使用,患者严重兴奋吵闹时,可以用氟哌啶醇2.5~5毫克/次,肌内注射 治疗。
研究设计不足 老年人应用相对安全,但要充分考虑到合并用药可能的不良反应。
BPSD的药物治疗
心境稳定剂
通过谷氨酸介导的兴奋性突触传递和 γ-氨基丁酸介导的抑制性突触传递改善痴 呆患者的行为异常,神经保护作用。
RCT试验显示,卡马西平可能改善痴呆患者激越、攻击行为,但丙戊酸盐无益, 没有得到多数试验结果的支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