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解填空题 新课标 人教版
人教版英语复习专题 七年级英语语法填空首字母填空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英语复习专题必备英语七年级英语语法填空首字母填空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七年级英语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1.阅读下面短文,根据文章大意用所给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未提供单词的,限填一词),使文章意思完整、正确。
After six days of spring rain, a ________(run)river appeared near Nancy Brown's farm. When she tried to get her cows to a ________ (high) ground, she fell down and hit her head on a fallen tree. Then she fainted(昏倒)in the river for a few minutes. When she woke________, Lizzie, one of ________ (she)oldest and favourite cows, was licking(舔)her head. The water was rising. Nancy got up and began walking ________ (slow) with Lizzie. The water was now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It was hard ________ Nancy to move her feet. Finally, all she could do was throw her arms around ________ (Lizzie) neck. About 20 minutes later, Lizzie successfully pulled Nancy out of the running water and onto a small island in the middle of the river.Even though it was about noon, the rain was so heavy that it took people two ________ (hour) to find Nancy. Soon she was taken to a hospital.When the flood left two days later, Nancy went back to the island at once. She ________ (find) that Lizzie was gone. She was one of the nineteen cows that Nancy had lost. "She saved my life but lost hers," said Nancy________ tears.【答案】 running;higher;up;her;slowly;for;Lizzie's;hours;found;with【解析】【分析】本文讲述了Nancy的牛因为救主人的命而丢了自己的生命的故事。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专项易考题含答案

三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专项易考题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课文内容巩固。
1.《花钟》,作者运用大量的______手法来描写多种花________的情形。
花钟包含了两个意思:一种____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又称园艺钟。
2.《宇宙的另一边》,课文写了宇宙的另一边的秘密有:___________。
充分体现了“我”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小孩。
3.《我变成了一棵树》,起因是______________而变成了一棵树之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机智的妈妈用美食引诱我流口水。
故事充满了童趣,令人感到____________。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在《搭船的鸟》中,我认识了一只美丽的小鸟,它有一张________,羽毛是_________,翅膀带着__________。
2.金色的草地会变颜色,早晨是_____色,中午是_____色,傍晚是____色。
3.我正想着,它一下子_____进水里,不见了。
可是,没一会儿,它____起来了,红色的长嘴_____着一条小鱼。
它_____船头,一口把小鱼_____了下去。
三、课文内容我会填。
1.李白在《望天门山》中赞美长江:“天门中断楚江开,________________”。
2.人们常用“上有天堂,__________”这条谚语来赞美苏州和杭州的秀美。
3.陶罐和铁罐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人无完人。
”4.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____和____,是我国____的历史遗产。
5.英子上台时的掌声是同学们__的掌声,英子讲完故事后的掌声是同学们__的掌声。
6.最近我看了许多书,有《____》和《______》。
四、日积月累。
1.春天的美景令诗人赞叹不已。
《惠崇春江晚景》一诗中,描写桃花和江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日早上的太阳象征无限,用换桃符的习俗表现出万象更新的景象:________,__________”。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参考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期末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计20分)1.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17B. 18C. 20D. 212.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12厘米,腰长是8厘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A. 20B. 28C. 36D. 403. 下列哪个分数是最简分数?A. 3/6B. 4/8C. 5/10D. 7/144. 一个正方体的边长是5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A. 25B. 50C. 1005. 下列哪个数是3的倍数?A. 15B. 16C. 17D. 186.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32B. 16C. 8D. 47. 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 7B. 8C. 9D. 108. 一个圆的半径是3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9πB. 12πC. 15πD. 18π9. 下列哪个数是5的倍数?A. 20C. 22D. 2310.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6厘米,下底是10厘米,高是4厘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40B. 48C. 56D. 64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题,计20分)1. 7 × 8 = ________2. 9 ÷ 3 = ________3. 8 + 5 = ________4. 12 6 = ________5. 5 × 5 = ________6. 10 ÷ 2 = ________7. 7 + 8 = ________8. 9 4 = ________9. 6 × 6 = ________10. 15 ÷ 5 = ________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4题,计20分)1. 计算 45 + 23 122. 计算56 ÷ 8 × 33. 计算12 × 3 + 54. 计算7 × 8 9 ÷ 3四、应用题(每题10分,共2题,计20分)1.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求它的面积。
2021年-有答案-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104)

2021学年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104)一、填空题(共11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100分)1. 看拼音写词语,并将所填的词语按音序排列。
按音序排列:________2. 用”√”标出下列正确读音,并用未选的音节组词。
3. 仔细比较,正确组词。
4. 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秉”字是________结构的字,第三画是________。
按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秉”字在字典中的解释为:A拿着;B主持,掌握。
在“秉烛夜游”中“秉”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在“秉公执法”中应选第________种解释。
5. 补充词语,任选其中的两个词语写一句话。
6. 成语积累(注意带点的字和提示,各写两个。
)(1)胆小如鼠________(2)承上启下________(3)宁死不屈(褒义词)________(4)为非作歹(贬义词)________7. 按要求改写句子。
(1)母亲织毛衣。
(扩句)________(2)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
(改为比喻句)________(3)除非自己的头脑给风车转糊涂了,谁还不知道这是风车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4)多年后,我承认爸爸说的是对的。
(用否定的方式表达,句意不变)________(5)诸葛亮说:“三天之内要造十万支箭,得请你帮帮我的忙。
”(用第三人称转述)________(6)春天到了,桃花、杏花、月季花、荷花等花儿都开了。
(修改病句)________8. 名人名言展示台。
(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选用恰当的名人名言填空)(1)本学期(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我们学习了“多彩的民族文化”,积累了关于少数民族的谚语。
________(2)当看到我的好朋友垂头丧气,缺乏自信时,我会对他说:________(3)每天清晨同学们喝着新鲜的牛奶时便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名言:________(4)美国的保罗想在自己的书房里贴一副对联,我能为他推荐一句:________(5)“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练习题和答案(填空题)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倍的认识试卷和答班级: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填空题(共 50 小题)1 . 一个两位数乘一个两位数,积可能是______ 位数,也可能是______ 位数.2 . 234×4的积是______ 位数,432×4的积是______ 位数.3 . 小军今年13岁,爷爷的年龄是他的5倍,爷爷今年______岁4 . (总校 2017) 12个125的和是__________;108的12倍是_ _________.5 . 一套服装的上衣每件65元,裤子每条35元,第一实验小学订购了50套这样的服装,需要______ 元.6 . 要使580×()的结果在3000到3600之间,括号里应填______ .7 . 502×140的积中间有2个零.______ (判断对错)8 . 250×40的积末尾只有2个0.______ .9 . 25×80的积的末尾有______ 个0;86×23的积的最高位是______ 位,积是______ 位数.10 . ______ 是6的3倍.11 . 240×4的积的末尾有______ 个0.350×6的积的末尾有______ 个0.12 . 35×4表示______个______连加,也表示______的______倍是多少.13 . 小明今年25岁,爷爷的岁数是他的5倍,爷爷比小明大_ _____ 岁.14 . 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被乘数.______ .(判断对错)15 . 36×21的积是______ 位数,46×50的积的末尾有___ ___ 个0.16 . 60+60+60+60= ______ ×______ = ______ .17 . 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乘积是______ .18 . 27的30倍是______,12个30是______.19 . 125的4倍是______ ;625比700少______ .20 . 因数、因数、积都是同一个数,这个数是______ 或__ ____ .21 . 140×5的积的末尾有一个0.______ .(判断对错)22 . (总校 2017) 27的30倍是__________,12个30是______ ____.23 . 一个数和25相乘的积是15000,如果这个数缩小100倍,积变成______.24 . (总校 2017)一节废电池在土壤里会造成周围大约140平方分米土地污染,六(1)班同学在“环保在心中”活动中,一天就拾起58节废旧电池,这样减少了__________平方分米土地污染.25 . 成人平均体重大约是65千克,15名成人的体重大约是____ __千克.如果这些人一次性的乘坐载重是1吨的电梯,会超载吗?____ __.(填:没超载或超载)26 . 28的3倍是______ .27 . 400×5的积末尾有两个零.______ .(判断对错)28 . (总校 2017) 45的9倍是多少?列式是45÷9._________ _.(判断对错)29 . 两个不同自然数的和,总比这两个数的积小.______ (判断对错)30 . 225×8的积的末尾有______ 个0.31 . 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______位数,也可能是______位数.32 . 250米的4倍是______ 米,合______ 千米.33 . 一页书有21行,每行约有28个字,一页大约有______个字.34 . 3个小猪玩具15元,1个小牛玩具7元.淘气买1个小猪玩具和1个小牛玩具一共需要______ 元.35 . 爸爸今年28岁,爷爷年龄是爸爸的2倍,爷爷今年_____ _ 岁.36 . (总校 2017)最小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两位数积是_________ _.37 . 一桶水连桶重25千克,倒出水的一半后,连桶重13千克,这只桶重______ 千克.38 . 250×4的积的末尾有2个0.______ .(判断对错)39 . 希望小学二年级同学植树45棵,三年级同学植树的棵树比二年级的2倍少18棵,三年级同学植树______ 棵.40 . 求“130乘16与23的和,积是多少?”写成综合算式是_ _________________ ,这个算式要先算____________ .41 . 一节废电池在土壤里会造成周围大约140平方分米土地污染,六(1)班同学在“环保在心中”活动中,一天就拾起58节废旧电池,这样减少了______平方分米土地污染.42 . □04×6的积是三千多,□里最小填______ ,最大填_ _____ .43 . 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乘积是______44 . 0乘以任何数都得0.______ (判断对错)45 . 158×350= ______ ×35,87×160=16×______ .46 . 两个数的积一定比它们的和大.______ .(判断对错)47 . 因为3×9=27,所以30×9得27个______ ,3×900得27个______ .48 . 999×101的积和999×(100×1)的积相等.______ .49 . (总校 2017)两个乘数末尾都没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__________.(判断对错)50 . 两个因数相乘的积一定比这两个因数都大.______ .(答案部分一、填空题(共 50 小题,共 500 分)第1题:正确答案:三,四答案解析:【解答】解:假设两位数分别是10与10,或99与99; 10×10=100,100是三位数; 99×99=9801,9801是四位数;所以,一个两位数乘一个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故答案为:三,四.第2题:正确答案:三,四.答案解析:【解答】解:234×4=936,936是三位数;所以,234×4的积是三位数; 432×4=1728,1728是四位数;所以,432×4的积是四位数.故答案为:三,四.第3题:正确答案:65答案解析:【解答】解:13×5=65(岁)答:爷爷今年65岁.故答案为:65.第4题:正确答案:1500,1296答案解析:【分析】(1)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直接用125乘12,列式解答即可得到答案;(1)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解答.【解答】解:(1)125×12=1500;(2)108×12=1296,答:12个125的和是1500;108的12倍是1296.故答案为:1500,1296.第5题:正确答案:5000答案解析:【解答】解:(65+35)×50 =100×50 =5000(元)答:需要 5000元.故答案为:5000.第6题:正确答案: 6答案解析:【解答】解:要使580×()的结果在3000到3600之间,括号里应填6;故答案为:6.第7题: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答】解:502×140=70280 502×140的积中间有1个零.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第8题: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答】解: 250×40=10000; 10000的末尾有4个0;所以,250×40的积末尾有4个0.故答案为:×.第9题:正确答案:3,千,四.答案解析:【解答】解:25×80=2000,2000的末尾有3个0;所以,25×80的积的末尾有3个0; 86×23=1978,1978的最高位是千位,是四位数;所以,86×23的积的最高位是千位,积是四位数.故答案为:3,千,四.第10题:正确答案:18.答案解析:【解答】解:6×3=18.答:18是6的3倍.故答案为:18.第11题:正确答案:1,2答案解析:【解答】解:(1)因为240×4=960,所以240×4积的末尾有1个0;(2)因为350×6=2100,所以350×6积的末尾有2个0.故答案为:1,2.第12题:正确答案:4,35,35,4答案解析:【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知,35×4表示4个35连加,也表示35的4倍是多少.【解答】解:35×4表示4个35连加,也表示35的4倍是多少.故答案为:4,35,35,4.【点评】乘法的意义为: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第13题:正确答案:100答案解析:【解答】解:25×5﹣25 =125﹣25 =100(岁);答:爷爷比小明大100岁.故答案为:100.第14题: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答】解:假设这两个数分别是0与5,和1与3;0×5=0,积与被乘数相等;1×3=3,3>1;所以,两个数相乘的积不一定大于被乘数.故答案为:×.第15题:正确答案:3,2.答案解析:【解答】解:(1)36×21=756;积是3位数.(2)46×50=2300;积的末尾共有2个0.故答案为:3,2.第16题:正确答案:60、4、240答案解析:【解答】解:60+60+60+60=60×4=240,故答案为:60、4、240.第17题:正确答案:9900答案解析:【解答】解:100×99=9900 答: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乘积是9900.故答案为:9900.第18题:正确答案:810,360答案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要求27的30倍,就是求30个27相加,用27×30解答即可,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用乘法计算即可.【解答】解:27×30=810;30×12=360.故答案为:810,36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乘法的意义及倍数的关系,要先分析好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还是求倍数.第19题:正确答案:500,75.答案解析:【解答】解:125×4=500 700﹣625=75 答:125的4倍是 500;625比700少 75.故答案为:500,75.第20题:正确答案:0,1.答案解析:【解答】解:因为,0×0=0;1×1=1;所以,因数、因数、积都是同一个数,这个数是0或1.故答案为:0,1.第21题:正确答案:错误答案解析:【解答】解:140×5=700,积的末尾有两个0.故答案为:错误.第22题:正确答案:810,360答案解析:【分析】根据题意,要求27的30倍,就是求30个27相加,用27×30解答即可,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用乘法计算即可.【解答】解:27×30=810; 30×12=360.故答案为:810,360.第23题:正确答案:150答案解析:【分析】根据一个数和25相乘的积是15000,求出这个数是15000÷25=600,如果这个数缩小100倍,即600÷100=6,再乘25,解答.【解答】解:15000÷25÷100×25,=600÷100×25,=6×25,=150,故答案为:15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于整数乘除法计算法则知识掌握的情况.第24题:正确答案:8120答案解析:【分析】一节废电池在土壤里会造成周围大约140平方分米土地污染,根据乘法的意义,拾起58节废旧电池,可减少140×58平方分数土地的污染.【解答】解:140×58=8120(平方分米);答:减少了8120平方分米土地污染.第25题:正确答案:975,没超载答案解析:【分析】(1)用成人平均体重乘上人数15,即可得解;(2)因为1吨=1000千克,用15名成人的体重与其比较即可得解.【解答】解:(1)65×15=975(千克)答:15名成人的体重大约是 975千克.(2)因为1吨=1000千克,且975<1000,所以不会超载.故答案为:975,没超载.【点评】此题主要依据乘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第26题:正确答案:84答案解析:【解答】解:(1)28×3=84 答:28的3倍是84.故答案为:84.第27题: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 400×5=2000; 2000的末尾有三个零;所以,200×5的积的末尾有两个零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第28题: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分析】要求45的9倍是多少,用45×9,然后再进一步解答.【解答】解:45×9=405 答:45的9倍是405.故答案为:×.第29题: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答】解:假设这两个数是0与3; 3×0=0,3+0=3,0<3,积比和小了;所以,两个不同自然数的和,不一定比这两个自然数的积小.故答案为:×.第30题:正确答案: 2答案解析:【解答】解:225×8=1800; 1800的末尾有2个0;所以,225×8积的末尾有2个0.故答案为:2.第31题:正确答案:三、四答案解析:【分析】用两个最小的两位数相乘,看运算的结果是多少,是几位数;再用两个最大的两位数相乘看结果是几位数.【解答】解:10×10=100,积是100,三位数;99×99=9801,9801是四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在100﹣﹣9801之间,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故答案为:三、四.【点评】本题采用计算赋值法求解,找出积的可能的范围;本题也是较常见的题目,可以把这一结果记住.第32题:正确答案:1000,1.答案解析:【解答】解:250×4=1000米; 1000米=1千米;答:250米的4倍是1000米,合1千米.故答案为:1000,1.第33题:正确答案:600答案解析:【分析】列式为:28×21,把28看作30,把21看作20计算.【解答】解:28×21≈30×20=600答:这一页大约有600个字.故答案为:600.【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乘法的意义及其估算的计算方法.第34题:正确答案:12答案解析:【解答】解:15÷3+7 =5+7 =12(元);答:淘气买1个小猪玩具和1个小牛玩具一共需要12元.故答案为:12.第35题:正确答案:56答案解析:【解答】解:28×2=56(岁)答:爷爷今年56岁.故答案为:56第36题:正确答案:990答案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得,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把这两个数相乘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那么,10×99=990.所以,最小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两位数积是990.故答案为:990.第37题:正确答案: 1答案解析:【解答】解:25﹣(25﹣13)×2 =25﹣24 =1(千克)答:这只桶重1千克.故答案为:1.第38题: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答】解:250×4=1000 积是1000,末尾有3个0,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第39题:正确答案:72答案解析:【解答】解:45×2﹣18 =90﹣18 =72(棵);答:三年级同学植树72棵.故答案为:72.第40题:正确答案:130×(16+23),加法.答案解析:【解答】解:求“130乘16与23的和,积是多少?”写成综合算式是 130×(16+23),这个算式要先算加法.故答案为:130×(16+23),加法.第41题:正确答案:8120答案解析:【分析】一节废电池在土壤里会造成周围大约140平方分米土地污染,根据乘法的意义,拾起58节废旧电池,可减少140×58平方分数土地的污染.【解答】解:140×58=8120(平方分米);答:减少了8120平方分米土地污染.【点评】完成本题的依据为乘法的意义,即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第42题:正确答案:5,6答案解析:【解答】解:□04×6的积是三千多,□里最小填5,□里最大填6;故答案为:5,6.第43题:正确答案:9900答案解析:【分析】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两位数是99,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积即可.【解答】解:100×99=9900答: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乘积是9900.故答案为:9900.【点评】本题的重点是让学生确定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是多少.第44题: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答】解:0乘以任何数都得0;故答案为:√.第45题:正确答案:1580,870.答案解析:【解答】解:158×350=1580×35, 87×160=16×870;故答案为:1580,870.第46题: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答】解:假设这两个数是1和2; 1×2=2; 1+2=3; 2<3;所以,两个数的积不一定比它们的和大.故答案为:×.第47题:正确答案:十,百答案解析:【解答】解: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得出:若3×9=27,所以30×9得27个十,3×900得27个百.故答案为:十,百.第48题: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答】解:999×101表示101个999相加. 999×(100×1)=999×100表示100个999相加,所以999×101>999×(100×1)的积,所以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第49题:正确答案:错误答案解析:【分析】根据两数相乘,积末尾有0的3种情况:1、两个因数末尾都有0;2、其中一个因数末尾有0;3、两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得到是整十数,整百数…解答.【解答】解:当两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得到是整十数、整百数…时,积的末尾有0,例如:12×15=180,故答案为:错误.第50题: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解答】解: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如4×0.5=2,2<4; 0.3×0.2=0.06,0.06<0.2<0.3.故答案为:×.。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填空题复习资料

时间的认识:(1)钟面上有3根针,分别是( )、( )和( ),其中走得最快的是( )(2)①钟面上有( )个大格,( )个小格。
②时针走1大格是( )小时。
③分针走1小格是( )分钟,走1大格是()分钟④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 )圈。
⑤秒针走1小格是( )秒。
走1圈是( )秒,也就是( )分钟(3)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了( )秒。
(4)妈妈从下午2:20开始打扫卫生,下午2:55结束,经过的时间为()。
(5)跑60米,小明用了13秒,小红用了14秒,小英用了12秒。
三人中( )跑得最快,( )跑得最慢。
在○里填上“>”“<”或“=”。
6秒○6分 12时○12分 420秒○7分 6分10秒○360秒 3时○180分3.在( )里填上适当的时间单位(1)中央新闻联播大约需要30()。
(2)从1数到10大约需要7( )(3)我们的睡眠每天应达9( )。
5.小明要从北京到烟台,打算坐上午7:40的汽车,从家到车站要用30分钟,他最晚什么时候出发?6.一列火车晚上8:30从甲地开出,第二天早上6:30到达乙地。
这列火车一共行驶了多长时间?7.一根木料锯成4段需要12分钟,照这样计算,如果要锯成9段,需要多长时间?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填空(1)小红早晨起床穿衣服用了4( )。
(2)乐乐一天中在学校的时间是6( )。
(2)小军画一个长方形所用的时间是10()。
(4)妈妈每天的睡眠时间大约是8( )。
(5)小明跑100米用了15( )。
测量:1.门大约高20( )。
(2)字典大约厚4( )。
(3)一块玻璃大约厚10( )。
(4)妈妈身高是165( ),我的身高是12( )。
填空。
90毫米=( )厘米 1米一7分米=( )厘米 10毫米+30毫米=( )厘米 20毫米一10毫米=( )厘米 1厘米-6毫米=( )毫米 25厘米+45厘米=( )分米5千米=( )米 6000米=( )千米 8000米-2千米=( )米 7千米-3千米=( )米(1)米和千米之间的进率是( )(2)火车每小时行驶约140( )(3)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全长约4500( )。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全册填空习题解答

七年级历史下全册填空习题解答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581年,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589年灭掉南方的割据政权陈朝,统一全国。
2.隋统一后,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知识点二开通大运河3.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
4.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
知识点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5.隋文帝即位后,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6.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7.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知识点四隋朝的灭亡8.残暴的统治导致了大规模农民起义。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9.材料一魏晋时创立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
但魏晋时代,世族势力很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
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
10.材料二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文才秀美”等10科举荐人才。
……大业年间,隋炀帝还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
11.材料一所提及魏晋时选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你认为这种方法有什么弊端?依据是门第出身。
这种制度造成门第出身较高的人,即使不学无术也可以当官,面普通人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很难步入仕途。
12.材料二中的这种选官方法是什么制度?与材料一中制度的相比哪种更好?请说明你的理由。
科举制。
材料二中的科举制更好。
因为科举制度使门第出身较低的读书人,可以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通过科举考试入仕作官,可以起到选拔人才的作用。
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13.科举制创立的意义1.上面两幅图中的日本钱币和唐朝的钱币,有什么相同之处?首先看它的外形、图案,日本的和同开珎,与唐朝的开元通宝,都是圆形方孔钱,大小相当,较宽的圆圈和中间方孔边缘的形状相似。
2024年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2024年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
4、学习作者观察和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和“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教学策略:情境教学法、读写结合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初读,建构执著的主题(一)师生交流,揭题并质疑。
(二)学生初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通顺,字音读准确。
(三)检查学生初读情况。
相机指导难写的生字。
(四)学生默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1.质疑是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重要手段。
文题中是文章的题眼,对于理解文章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引导学生抓住文题质疑有助于学生直奔文章的重点。
2.扎实进行初读,扫清读音障碍,引导学生在默读中独立思考,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概括能力。
二、细读,洞察执著的内心(一)生自主学习课文,要求1.边读边划,找出文中体现青年人特别的句子,把它划下来;2.边读边写,写出对句子理解与感受。
(二)反馈汇报,相机指导1.观察中感受一份专注重点指导句子“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
”(1)学生读句子,谈感受并请其他同学补充。
(2)学生通过朗读初步明白“呆呆地”与“静静地”的含义(3)关注“老是”,引出他长期观察的句子“他告诉我,他学画才一年多,为了画好金鱼,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一看就是一整天,常常忘了吃饭,忘了回家。
”通过对句子中三个时间词的引读,让学生体会青年对鱼的喜欢是逐层深入的,进一步体会到神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设计意图:1.抓住“呆呆”与“静静”这两个神态描写的词语,让学生体会青年看鱼的认真。
2.学生对青年的那份认真体会得并不深,只体会在一种“喜欢”的程度,通过学习课文内容,让学生从“一整天、每个星期天、一年”中,逐层深入体会青年对鱼的痴迷与沉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解填空题
教学要求:进一步训练“正确、合理、迅速”地解答填空题。
教学重点:填空题的解法
教学难点:答案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填空题是高考题中客观性题型之一,具有小巧灵活,结构简单,概念性强运算 不大,不需要写出求解过程而只需直接写出结论等特点。
虽然量少(目前只有4条), 但考生的得分率较低,不很理想。
究其原因,考生还不能达到《考试说明》中对解答填 空题提出的基本要求:“正确、合理、迅速”。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正确、合理、迅速” 地解答填空题,为做后面的题赢得宝贵的时间呢?要做到:快——运算要快,力戒小题 大作;稳——变形要稳,不可操之过急;全——答案要全,力避残缺不齐;活——解题 要活,不要生搬硬套;细——审题要细,不能粗心大意。
例题:
一、直解法:直接从条件出发推出结论,再将最后结论填人空位处,称为直解法。
1.直接利用定义或公式解填空题
例1.设函数f ()x =2x +x+2
1的定义域是[]1,+n n (n 是自然数),那么f ()x 的值域中共有______个整数。
分析:考虑定义域与值域的关系,直接计算,得f ()1+n —f ()n =2(n+1) (个) 。
例2.焦点为1F (-2,0)和2F (6,0),离心率为2的曲线方程是_______.
分析:由题设知曲线为双曲线,其中心在(2,0),且 c=4,e=a
c =2.计算得 2a =4,2b =12 所以双曲线的方程是4)2(2-x -12
2
y =1. 2.用分析法或直接推理解填空题
例3.直线l 过抛物线2y =a(x+1) (a>0)的焦点,且与x 轴垂直。
若l 被抛物线截得的线段长为4,则a=______.
分析:由于平移变换不会改变焦参数p 及通径之长,因此退到标准位,对2y =ax 取x=4
a ,相应的y =2,可得a=4.
例4.已知m, l 是直线,是α, β平面,给出下列命题:
⑴若l 垂直于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则l ⊥α
⑵若l 平行于α,则l 平行于α内的所有直线
⑶若m α , l β且l ⊥m ,则α⊥β
⑷若l β且l ⊥α,则α⊥β
⑸若m α , l β且α∥β,则m ∥l
其中正确的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
分析:这是一道“多重选择填空题”,反映了高考命题组在探索多重选择题的使用,应视为高考命题改革的一种新动向。
运用分析、推理可判定⑴、⑷正确,当然也可借助正方体模型上的线面关系判断⑵、⑶、⑸不正确。
二、构造法:通过观察、联想、分析、转化等把未知的变为已知的或基本题型。
可以构造
特例、构造函数、构造图形、构造模型等。
例5.设a 、b 、c 为实数,且cos2x=a 2cos x+bcosx+c 恒成立,则2a +2b +2
c =______。
分析:由于题设为恒等式,所以可取x 的特殊值代人,如x=0,π,π,得⎪⎩
⎪⎨⎧=+--==++111c b a c c b a 解得a= 2,b = 0,c =-1,故 2a +2b +2c =5。
例6.等差数列{n a }、{n b } 的前n 项和分别是 n S 与,若 n
n T S = 132+n n , 则 lin n ∞→n
n b a = ________。
分析:由n n T S = 132+n n = n
n n +22
32 ,故可选取等差数列 {n a }、{n b },使其前 n 项和分别为 n S =2 ,n T =32n + n ,于是n a =n S - 1-n S = 4n-2 (n ≥
2), n b = n T - 1-n T =6 n –2(n ≥2)。
∴ lin n ∞→n n b a = lin n ∞→2624--n n = 3
2 。
例7.如果三棱柱ABC-1A 1B 1C 中,E 、F 分别是ABAC 的中点,平面E 1B 1C F
将三棱柱分为体积为1V 、2V 的两部分,那么1V :2V =_______.
分析;结论暗示与三棱柱具体形状无关,于是可构造一个特殊的正三棱柱(如图),
其底面积围,高为1,则
V=4, 1V =31×1×(1+41⨯+4)=3
7 2V =V-1V =4-37=3
5 ∴1V :2V =7:5
构造特殊的图形,赋予特殊数值。
比值巧妙求出,确有事半功倍之效。
例8.如果实数x 、y 满足等式2)3(-x +2y =3那么1
-x y 的最大值是_______。
分析:结论暗示为过点(x,y)与(1,0)的直线斜率,如图所示,知圆上点B(x,y)与点C(1,0)的连线处于圆的切线位置时,斜率1
-x y 最大,这时CA =2,AB =3,CB =1, 1
-x y =tg ∠ACB=CB AB =3 练习:P100: 1-----14
小结:要做好填空题,首先要对题目认真地观察和分析,然后选择适当的方法,即要有一定的灵活性。
.平时要注意练习。
作业:P100: 1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