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指南解读-精选
房颤指南解读

房颤指南解读
房颤是一种心律失常的疾病,其特点是心脏上室呈不规则的快速收缩。
房颤会导致血液在心脏内搏动不规则,增加了血栓形成和栓塞的风险,可能会引发中风。
房颤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方式。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控制心律失常以及防止血栓形成,常见的药物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抗凝血药物。
非药物治疗包括电复律、消融术和房颤射频消融术等。
房颤患者要注意平时的生活管理,如保持健康的饮食,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控制体重,定期锻炼,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在选择治疗的过程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包括房颤的类型、持续时间、症状的严重程度等进行评估,并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症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总之,房颤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同时进行生活管理和基础疾病的控制,以期达到控制心律失常、预防并发症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解读PPT课件

复发预防策略
药物治疗调整
根据患者病情和药物反应情况,及时 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保持有效血药浓 度。
非药物治疗选择
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的 患者,可考虑射频消融、冷冻消融等 非药物治疗方法。
生活方式干预
指导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 酒、控制体重、避免过度劳累等。
定期随访监测
加强定期随访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 理复发风险。
监测指标选择及意义解读
心律监测
通过心电图或动态心电 图监测患者心律变化, 及时发现房颤的复发或
恶化。
心率监测
定期测量患者心率,评 估心脏负荷及药物控制
效果。
心脏功能评估
通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手段评估心脏结构和功 能变化,为调整治疗方
案提供依据。
血液学指标
监测血常规、凝血功能 等指标,预防抗凝治疗
过程中的出血风险。
特征分析
房颤时心室率极不规则,通常在100~160次/分之间。QRS波群形态通常正常 ,但当心室率过快,发生室内差异性传导时,QRS波群增宽变形。
其他辅助检查手段
01
02
03
动态心电图
对于无症状或偶发房颤患 者,动态心电图可提高房 颤的检出率。
超声心动图
可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有助于寻找房颤的病因和 诱因,以及判断预后。
根据患者病情和具体情况,制定了药物治疗 、电复律、射频消融、外科手术等多种治疗 策略,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指南实施中存在问题探讨
指南普及程度不足
部分基层医生和患者对指南了解不足,导致诊断 和治疗水平参差不齐。
患者依从性差
部分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较差,影响治疗效 果和预后。
ABCD
ESC房颤指南解读

ESC房颤指南解读什么是房颤?房颤(AF)是指心房肌肉因为某种因素引起搏动节律的紊乱,经常产生出现心脏搏动失常的一种心律失常。
房颤可分为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持续房颤(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和长期持续房颤(long-standing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3种类型。
ESC房颤指南概述欧洲心脏病学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于2016年发布了关于房颤的最新诊疗指南。
这份指南对房颤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了很多建议和指导,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和应对房颤。
ESC房颤指南的重要内容1. 防止脑卒中房颤是导致脑卒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专家们建议:•对于房颤患者,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和是否存在其他脑卒中风险因素来决定是否需要口服抗凝药物预防脑卒中。
•对于不能口服抗凝药物的患者,应考虑使用机械性心房颤动屏障(让血液在心脏内部流动更为平稳,减少形成血栓的风险)或者直接行左心耳封堵手术(简单来说就是堵住心脏中的一个部分,以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2. 控制心率和复流房颤患者常常存在心律失常和心房的电信号异常,从而导致心率失常和心房收缩功能下降。
治疗房颤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控制心率:即采用药物或其他方法降低心率,使心脏不会因为过快的心率而过度消耗能量和氧气。
•控制复流:即采用药物或手术等手段尽可能恢复正常的心房节律,避免房颤反复发作,进而减少患者心房的扩大和心室的负荷。
3. 选择适宜的抗心律失常药抗心律失常药是指可以维持正常心律的药物,常用的药物包括福辛普利、胺碘酮等。
选择抗心律失常药需要考虑患者年龄、病史、肝肾功能和心脏状况等因素,同时还要考虑药物的潜在危害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指导。
通过对ESC房颤指南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房颤的特点和治疗方法。
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心内电生理检查
对于复杂心律失常的诊断及射 频消融术前评估具有重要作用
。
03
心房颤动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心律失常药物
通过影响心脏电生理特性,恢复窦性心律并防止房颤 复发。
抗凝药物
降低房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如华法林、达比 加群等。
控制心室率药物
减轻房颤症状,改善心功能,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 道拮抗剂等。
定期监测患者的心律,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心律失常。
卒中的预防
对于高危患者,可考虑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卒中预防。
心理支持与干预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应对房颤带来的焦虑、抑郁等情 绪问题。
05
特殊人群的心房颤动管理
老年人心房颤动的管理
风险评估
针对老年患者,进行全面风险评估,包括症 状、心功能、合并症等。
强化综合管理
指南强调对房颤患者进行综合管理,包括危险因素控制、药物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等方面。
重视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
指南提倡加强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自 己的健康状况。
02
心房颤动的诊断
临床表现与分型
阵发性房颤
心悸、气短、胸闷等症状突发 突止,持续时间通常小于48小
时。
持续性房颤
3
QRS波形态通常正常
但如合并室内差异性传导或原有束支传导阻滞时 ,QRS波可增宽变形。
辅助检查方法
01
02
03
04
动态心电图
对于阵发性房颤的诊断具有重 要意义,可监测24小时内的
心电变化。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对于左心耳血栓及房间隔缺损 等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心脏磁共振成像
对于评估心脏结构、功能及心 肌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AHA房颤指南主要内容

AHA房颤指南主要内容AHA/ACC/HRS 房颤指南是对旧指南和房颤治疗相关声明的补充和更新,新指南融入了新的临床研究证据,以及全面的回顾性文献、新的治疗策略和药物等,另外,新指南也废弃了一些旧的治疗推荐。
新指南主要从房颤病理生理机制、临床评估、血栓栓塞预防、心率控制和复律、特定患者房颤治疗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本文就血栓栓塞预防、心率控制和复律以及特定患者房颤治疗等方面进行概述。
1.血栓栓塞预防2.心率控制:3.复律3.1预防房颤和维持窦律药物3.1.1维持窦律抗心律失常药:推荐I类推荐:1.启动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前,推荐治疗突发或可逆性病因(证据水平:C )2.根据心脏疾病和合并症,选用以下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性心律(证据水平:A ):胺碘酮、多菲莱德、决奈达龙、氟卡尼、普罗帕酮、索他洛尔。
3.启动抗心律失常药药物之前考虑包括促心律失常作用等用药风险(证据水平:C )4.由于胺碘酮潜在毒副作用,只有在评估风险之后且其他抗心律失常药无效或存在禁忌时方可使用(证据水平:C )IIa类推荐1.房颤患者可使用节律控制药物治疗心动过速引起的心肌病(证据水平:C )IIb类推荐1.对于非频发、可耐受的复发房颤,药物在减少复发频率和症状的情况下可以继续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证据水平:C)III类推荐:有害1.房颤转为永久性之后不能继续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维持窦律(证据水平:C )包括决奈达龙(证据水平:B )2.纽约心功能分级III级和IV级房颤患者或4周内有失代偿心力衰竭发作患者不能使用决奈达龙(证据水平:B)3.2房颤经导管消融I类推荐:1.对至少1种I类或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或不耐受的有症状阵发性房颤,可以使用经导管消融(证据水平:A )2.行导管消融术之前评估手术风险和临床转归(证据水平:C )IIa类推荐1.对至少1种I类或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或不耐受的有症状的持续性房颤,可以使用经导管消融(证据水平:A )2.对于复发有症壮阵发性房颤患者,权衡利弊及药物和消融治疗临床转归之后,优先考虑经导管消融(证据水平:B)IIb类推荐1.对至少1种I类或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或不耐受的有症状且持续时间长(>12个月)的房颤,可以考虑消融(证据水平:B )2.对于有症状持续型房颤,经导管消融可能优于I类或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证据水平:C )III类推荐:有害1.对于术中和术后不能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不可以行经导管消融术(证据水平:C)2.仅仅为了避免服用抗凝药的不可以使用经导管消融维持窦律(证据水平:C )4.特定房颤患者房颤合并急性冠脉综合症(ACS )。
房颤抗凝治疗指南解读精选全文

口服抗凝药HAS-BLED出血评分
H 高血压(1分) A 肝功能和肾功能异常(各1分) S 卒中史(1分) B 出血史或者出血倾向(1分) L INR值波动大(1分) E 老年(年龄>65岁)(1分) D 药物和酗酒(各1分) 评分为0 ~ 2分者属于出血低风险患者,评分≥3分时提示患者出血风险增高。
推荐意见
推荐类别
证据级别
当患者拒绝接受OAC治疗时(无论是VKAs还是NOACs),可考虑采用抗血小板治疗,即每日联合服用75-100 mg阿司匹林和75 mg氯吡格雷,或仅服用75-325 mg阿司匹林(疗效略低)。
IIa
B
Camm AJ et al. Eur Heart J 2012
Leif Friberg,et al.Circulation. 2012;125:2298-2307.
和ATRIA评分相比,具有更强的预测性; 和其他评分标准相比,HAS-BLED评分包括 可以进行积极管理以降低出血风险的危险因素 和出血以及大出血/颅内出血事件具有 更强的临床相关性 其有效性在多项独立的队列研究中得到证实
卒中风险评估 出血风险评估 抗凝策略和选择 不同抗凝药物评价 抗凝药物的监测 特殊患者的抗凝治疗
引自2011年8月欧洲心脏病大会RE-LY房颤REGISTRY的结果发布
基于三个最近的INR控制情况(%)
P ≤0.005 vs. 北美
*
*
*
*
*
*
20%
0%
最新房颤管理指南
2012 ESC心房颤动指南 2012 美国胸科医师协会 ACCP 9 2012 英国 NICE心房颤动指南 2012 加拿大心房颤动指南 2012 心房颤动导管和外科消融专家共识 2012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指南解读(最全版)

心房颤动抗凝治疗指南解读(最全版)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根据2012年欧洲心脏病协会(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ESC)发布的房颤指南(以下简称2012 ESC指南)的统计数据[1],估计发达国家房颤患病率为1.5%~2.0%,患者平均年龄75~85岁,且患病率有持续升高的趋势。
在我国,根据2004年的发布数据,30~85岁居民中房颤患病率为0.77%,其中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0%。
作为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房颤患者每年的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是非房颤患者的2~7倍。
抗凝治疗是房颤患者脑卒中预防的核心策略,但我国房颤患者的抗凝治疗严重不足。
为此,本文将详细分析各国新版房颤抗凝指南,了解全球各国房颤抗凝治疗现状。
各国指南包括:2012 ESC指南,2014年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CC)、美国心律学会(Heart Rhythm Society,HRS)和美国胸外科医师学会(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STS)联合发布的房颤患者管理指南(以下简称2014 AHA/ACC指南)[2],2014年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NICE)发布的房颤诊疗指南(以下简称2014 NICE指南)[3],2014年加拿大心脏病学会(Canadian Cardiovascular Society,CCS)发布的房颤管理指南(以下简称2014 CCS 指南)[4],以及2012年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merican College of Chest Physicians,ACCP)发布的第9版抗栓治疗及预防血栓形成指南(以下简称2012 ACCP-9指南)[5]。
心房颤动治疗指南解读

03-16
CONTENTS
• 心房颤动概述 • 药物治疗策略 • 非药物治疗方法 • 特殊人群管理要点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患者教育与康复指导
01
心房颤动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 ,代之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严重的心房电活动紊乱。
03
非药物治疗方法
电复律技术操作规范
电复律前准备
患者需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进行必要的心电图和血液学检查。医生 需向患者解释电复律的目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电复律操作
患者需处于麻醉状态,以减少疼痛和不适感。医生将电极板放置于 患者胸部,通过瞬间释放高能量电流,使心脏恢复正常节律。
电复律后观察
医生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心电图变化,确保患者安全度过恢 复期。
手术原理
外科迷宫手术是通过切割和缝合心房肌肉,制造一系列的“迷宫”,使
电信号在迷宫中沿特定路径传导,从而达到消除房颤的目的。
02
手术适应症
外科迷宫手术适用于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房颤患者,尤其适用于合并其
他心脏疾病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
03
手术效果
外科迷宫手术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较低的复发率,但手术创伤较大,恢
抗凝治疗
老年房颤患者栓塞风险较高,应根据患者的栓塞风险和出血风险进行评估,合理选择抗 凝药物和剂量。
妊娠期房颤患者管理要点
妊娠期房颤患者的特点
妊娠期女性由于生理变化,心脏负担加重,易出现房颤等 心律失常。
治疗策略
对于妊娠期房颤患者,应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治 疗。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避免使用有致畸作 用的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 吴高俊
房颤指南现状
2019年:ACC/AHA/ESC、中国 2019年:ACC/AHA/ESC、中国 最新:2019-8-29在ESC年会上,
2019年ESC房颤指南发布,201912-20美国心脏病学会基金会/美国 心脏学会/美国心律学会( ACCF/AHA/HRS)在《循环》杂 志上发发表2019年美国房颤指南。
2020/5/27
指南更新
房颤的分类及症状评分 房颤的治疗策律 房颤的抗凝管理 房颤的节律及室率的控制 房颤的上游治疗 房颤的射频消融治疗
2020/5/27
房颤分类更新——首次诊断的房颤+阵发性房颤+ 持续性房颤+长期持续性房颤+永久性房颤
新定义的房颤类别
2020/5/27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9) 31, 2369–2429
2020/5/27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9) 31, 2369–2429
指南更新
房颤的分类及症状评分 房颤的治疗策律 房颤的抗凝管理 房颤的节律及室率的控制 房颤的上游治疗 房颤的射频消融治疗
2020/5/27
心房颤动增加死亡率
AVID 注册表 1.20 (1.03 – 1.40)
SOLVD 研究
1.34 (1.12 – 1.62)
Framingham 男 1.50 (1.20 – 1.80)
Framingham 女 1.90 (1.50 – 2.20)
Paris 单纯房颤
1.97 (1.50 – 2.10) 0 0.5 1 1.5 2 2.5
5个针对非瓣膜性房颤抗凝治疗的大规模临床 试验(AFASAK、 SPAF、 BAATAF、SPINAF、 CAFA)的荟萃分析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 68%
病死率 33%
华
复合终点(脑卒中、周围动脉
法 林
栓塞、死亡) 48%
阿斯匹林使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 36%
2020/5/27
房颤治疗新策律
2020/5/27
节律及室率控制
2020/5/27
复律药物
(甲磺酸酯衍生物) ( 90分钟 50%)
(41-91%)
2020/5/27
(61%)
新型AAD决奈达龙 ATHENA试验
随访21月结果
P <0.176
P <0.030
2020/5/27
NEJM 2009; 360: 668
新型AAD决奈达龙
2020/5/27
血栓风险评分—— CHA2DS2-VASc评分
危险因素
评分
充血性心衰/左室功能不全5岁
2
糖尿病
1
卒中/TIA/血栓栓塞
2
新增
血管疾病
1
年龄65-74岁
1
性别(女性)
1
总分
9
2020/5/27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9) 31, 2369–2429
新抗凝药的出现:达比加群、利伐沙 班,作用+副作用比华法林有优势
2020/5/27
面对现状,我们怎么办?
欧版 CHA2DS2V ASC评分
美版 CHADS2 评分
中国新指南 无
2020/5/27
中国部分专家建议:采用美版CHADS2评分
二种评分标准孰优孰劣未定,欧版所引用的 Euro Heart Survey for AF研究非随机、前 瞻性的,证据不充分
窦性心率更差 房颤更差
Jouven X e2t0a2l.0E/5u/r2H7eart J 2019;20:896-899. Benjamin EJ et al. Circulation 2019;98:946-952.
Wyse DG et al. J Interv Card Electrophysiol 2019;5:267-273. Dries DL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9;32:695-703.
房颤症状评分——EHRA分级
2020/5/27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19) 31, 2369–2429
指南更新
房颤的分类及症状评分 房颤的治疗策律 房颤的抗凝管理 房颤的节律及室率的控制 房颤的上游治疗 房颤的射频消融治疗
总分从CHADS2 中6分增加到9分
原 CHADS2 评分标准为 1分
采用新评分标准致抗 凝适应症扩大 约50%!
采用CHADS2评分标 准约60~70%AF患者 需抗凝
采用CHA2DS2VASC 评分标准约90~ 95%AF患者需抗凝
2020/5/27
欧版指南为什么提出新评分标准?
Euro Heart Survey for AF研究发现 ,与CHADS2评分比较CHA2DS2VASC 评分具有较好的血栓栓塞预测价值, 特别是对卒中低危的患者, CHA2DS2VASC积分优于CHADS2积分
新抗凝药的优势需要时间的印证 2019年胡大一等1进行的全国人群流行病学调
查发现,我国房颤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率只 有2%,现在大概5~6% CHADS2评分相对简单、熟悉
2020/5/27
1 周自强 , 胡大一 , 陈捷等 中国心房颤动现状的流行病学调查 中华内科杂志, 2019; 43: 491-494.
EUREDIS & ADONIS
2020/5/27
Singh et al. NEJM 2019;357:987-99
2019 ESC指南重要更新
房颤转律抗凝流程
主要变化: 紧急转复,无 论房颤发生多长 时间,都要抗凝 (肝素或LMWH) TOE再次升为I 类推荐
2020/5/27
指南更新
房颤的分类及症状评分 房颤的治疗策律 房颤的抗凝管理 房颤的节律及室率的控制 房颤的上游治疗 房颤的射频消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