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集锦:石韦散

合集下载

石韦汤_圣济总录卷九十六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石韦汤_圣济总录卷九十六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石韦汤_圣济总录卷九十六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石韦汤_圣济总录卷九十六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原方 (5)1.1.组成:石韦(去毛)半两,瞿麦穗半两,虎杖半两,海金沙半两,滑石1两。

51.2.功效:心与膀胱俱热,小便赤涩不利。

(5)1.3.来源:《圣济总录》卷九十六。

(5)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5)2.相似度60%:玉蕊丸 (5)2.1.组成:丹砂(研)1分,硇砂(研)1分,滑石(研)1分,瞿麦穗1分,海金沙1分。

(5)2.2.原方对照:石韦(去毛)半两,瞿麦穗半两,虎杖半两,海金沙半两,滑石1两。

(5)2.3.加:丹砂、硇砂 (5)2.4.减:石韦、虎杖 (5)2.5.功效:小便不通,气上冲,心胸满闷。

(5)2.6.来源:《圣济总录》卷九十五。

(5)3.相似度60%:石燕子煎 (5)3.1.组成:石燕子1两,滑石、石韦、瞿麦穗各等分。

(5)3.2.原方对照:石韦(去毛)半两,瞿麦穗半两,虎杖半两,海金沙半两,滑石1两。

(5)3.3.加:石燕子 (5)3.4.减:虎杖、海金沙 (6)3.5.功效:沙石淋,每发不可忍者。

(6)3.6.来源:《鸡峰》卷十八。

(6)4.相似度60%:石韦散 (6)4.1.组成:石韦(去毛)、滑石、瞿麦穗、王不留行、冬葵子各等分。

(6)4.2.原方对照:石韦(去毛)半两,瞿麦穗半两,虎杖半两,海金沙半两,滑石1两。

(6)4.3.加:王不留行、冬葵子 (6)4.4.减:虎杖、海金沙 (6)4.5.功效:劳淋,日夜数起,小便不利,引阴中痛。

(6)4.6.来源:《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6)5.相似度60%:石韦散 (6)5.1.组成:石韦(去毛)2两,瞿麦穗2两,冬葵子2两,滑石(碎)5两。

6 5.2.原方对照:石韦(去毛)半两,瞿麦穗半两,虎杖半两,海金沙半两,滑石1两。

(6)5.3.加:冬葵子 (6)5.4.减:虎杖、海金沙 (6)5.5.功效:小便不利。

石韦丸_永乐大典卷一○三三引_方便集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石韦丸_永乐大典卷一○三三引_方便集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石韦丸_永乐大典卷一○三三引_方便集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石韦丸_永乐大典卷一○三三引_方便集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原方 (5)1.1.组成:石韦1两(刮去叶上毛,用叶),滑石半两(不用青黑者),木通半两,茅花(茅根可食者,用花)半两,猪苓(去皮)半两,黄芩2分,茯苓1两。

51.2.功效:小儿尿血。

(5)1.3.来源:《永乐大典》卷一○三三引《方便集》。

(5)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5)2.相似度57%:榆皮散 (5)2.1.组成:榆白皮(锉)3分,木通(锉)3分,赤芍药3分,猪苓(去黑皮)3分,滑石3分,葵子半两,黄芩半两。

(5)2.2.原方对照:石韦1两(刮去叶上毛,用叶),滑石半两(不用青黑者),木通半两,茅花(茅根可食者,用花)半两,猪苓(去皮)半两,黄芩2分,茯苓1两。

(5)2.3.加:榆白皮、赤芍药、葵子 (5)2.4.减:石韦、茅花、茯苓 (5)2.5.功效:妇人小便不通,小腹疼痛。

(5)2.6.来源:《圣惠》卷七十二。

(5)3.相似度57%:加味四苓散 (5)3.1.组成:茯苓、猪苓、泽泻、白术、黄芩、木通(1方再加滑石、栀子)。

5 3.2.原方对照:石韦1两(刮去叶上毛,用叶),滑石半两(不用青黑者),木通半两,茅花(茅根可食者,用花)半两,猪苓(去皮)半两,黄芩2分,茯苓1两。

(6)3.3.加:泽泻、白术 (6)3.4.减:石韦、滑石、茅花 (6)3.5.功效:火多泄泻。

(6)3.6.来源:《济阳纲目》卷二十二。

(6)4.相似度56%:瞿麦汤 (6)4.1.组成:瞿麦1两,扁蓄1两,猪苓1两,黄芩1两,茯苓1两,木通半两,滑石3两,甘草3钱,通草1钱。

(6)4.2.原方对照:石韦1两(刮去叶上毛,用叶),滑石半两(不用青黑者),木通半两,茅花(茅根可食者,用花)半两,猪苓(去皮)半两,黄芩2分,茯苓1两。

(6)4.3.加:瞿麦、扁蓄、甘草、通草 (6)4.4.减:石韦、茅花 (6)4.5.功效:伤寒病人2-3日以后至未大汗以前,若小便黄色者。

药材:石韦

药材:石韦

药材:石韦药名:石韦别名:石苇、金星草、石兰、石樜、石皮、生扯拢、虹霓剑草、石剑、会全草、石耳朵、蛇舌风、虹霓剑草、金汤匙、肺心草、小叶下红功效分类:祛湿药、利尿通淋药性味:味苦、甘、性寒归经:肺经、肾经、膀胱经功效:利水通淋、清肺化痰、凉血止血主治:淋病、水肿、小便不利、痰热咳喘、咯血、吐血、衄血、崩漏、外伤出血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涂敷。

内服:煎汤,9--15g;或研末。

药材基源:石韦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庐山石韦、西南石韦、华北石韦和有柄韦等的全草。

功效作用1、石韦治痢疾:石韦全草一荫,水煎,调冰糖25克,饭前服。

(《闽东本草》)2、石韦治淋浊尿血:石韦、猪鬃草、连钱草各25克,煨水服。

(《贵州草药》)3、石韦治慢性气管炎:石韦、蒲公英、佛耳草、一枝黄花各50克。

水煎浓缩,分二次服。

(中医研究院《攻克慢性气管炎资料选编》30,1971)4、石韦治咳嗽:石韦(去毛)、槟榔(锉)等分。

上二味,罗为细散,生姜汤调下10克,(《圣济总录》石韦散)5、石韦治便前有血:石韦研为末,以茄子枝煎汤送服10克。

6、石韦治小便淋痛:石韦、滑石,等分为末,每取一小撮,水送服。

7、石韦治气热咳嗽:石韦、槟榔等分,为末。

姜汤服10克。

(《圣济录》)8、石韦治气热咳嗽:石韦、槟榔,等分为末,每服10克,姜汤送下。

9、石韦主崩漏,金疮,清肺气。

《纲目》10、石韦治便前有血:石皮为末。

茄子枝煎汤下10克。

(《普济方》)11、石韦止玉茎痛。

《滇南本草》12、石韦其性寒利,故《本经》治劳热邪气,指劳力伤津,癃闭不通之热邪而言,非虚劳之谓。

治妊娠转胞,同车前煎服。

《本经逢原》13、石韦治淋沥遗溺。

《日华子本草》14、石韦治痰火,同瘦肉蒸服。

《植物名实图考》15、石韦治石淋:石韦(去毛)、滑石各1.5克。

上二味,捣筛为散,用米汁若蜜服一刀圭,日二服。

(《古今录验》石韦散)16、石韦治血淋:石韦、当归、蒲黄、芍药各等分。

上四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服。

石韦瞿麦散_鸡峰卷十八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石韦瞿麦散_鸡峰卷十八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石韦瞿麦散_鸡峰卷十八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石韦瞿麦散_鸡峰卷十八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1.原方 (6)1.1.组成:瞿麦半两,石韦半两,车前子半两,滑石半两,葵菜子半两。

(6)1.2.功效:五淋。

(6)1.3.来源:《鸡峰》卷十八。

(6)1.4.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

(6)2.相似度80%:石韦散 (6)2.1.组成:石韦2两(去毛),瞿麦1两,滑石5两,车前子3两,葵子2两。

62.2.原方对照:瞿麦半两,石韦半两,车前子半两,滑石半两,葵菜子半两。

62.3.加:葵子 (6)2.4.减:葵菜子 (6)2.5.功效:热淋,沙淋,小便不利,赤涩疼痛。

(6)2.6.来源:《外台》卷二十七引《集验方》。

(6)3.相似度67%:石韦散 (6)3.1.组成:石韦1两(去毛),瞿麦1两,滑石2两,车前子1两,葵子1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

(6)3.2.原方对照:瞿麦半两,石韦半两,车前子半两,滑石半两,葵菜子半两。

63.3.加:葵子、甘草 (6)3.4.减:葵菜子 (6)3.5.功效:热淋,心神烦闷,小腹满胀。

(6)3.6.来源:《圣惠》卷五十八。

(7)4.相似度60%:石韦汤 (7)4.1.组成:石韦(去毛)1两,瞿麦(取穗)1两,冬葵子(炒)1两,车前子1两。

(7)4.2.原方对照:瞿麦半两,石韦半两,车前子半两,滑石半两,葵菜子半两。

74.3.加:冬葵子 (7)4.4.减:滑石、葵菜子 (7)4.5.功效:卒淋。

(7)4.6.来源:《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7)5.相似度60%:石韦汤 (7)5.1.组成:石韦(去毛)1两半,瞿麦1两半,滑石1两。

(7)5.2.原方对照:瞿麦半两,石韦半两,车前子半两,滑石半两,葵菜子半两。

75.3.减:车前子、葵菜子 (7)5.4.功效:小儿小便不通。

(7)5.5.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7)6.相似度60%:石韦散 (7)6.1.组成:石韦(去皮)1两,瞿麦1两,滑石1两,甘草1两,灯心1把。

中成药配方详解:复方石韦片

中成药配方详解:复方石韦片

药典中药材:石韦
性状:
槽。叶片革质。气微,味微涩苦。石韦叶 片披针形或长圆披针形,长8~12cm,宽 1~3cm。基部楔形,对称。孢子囊群在侧 脉间,排列紧密而整齐。叶柄长5~10cm, 直径约1.5mm。有柄石韦叶片多卷曲呈筒 状,展平后呈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 3~8cm,宽1~2.5cm。基部楔形,对称; 下
药典中成药:复方石韦片
功效:
清热燥湿,利尿通淋。用于下焦湿热所致 的热淋,症见小便不利、尿频、尿急、尿 痛、下肢浮肿;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 炎、膀胱炎、尿道炎见上述证候者。
药典中成药:复方石韦片
用法: 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15天为一疗程, 可连服两个疗程。
药典中成药:复方石韦片
存储: 密封。
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 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根头, 晒干。
药典中药材:黄芪
性状:
本品呈圆柱形,有的有分枝,上端较粗, 长30~90cm,直径1~3.5cm。表面淡棕黄 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齐的纵皱纹或纵沟。 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强,并 显粉性,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 射状纹理和裂隙,老根中心偶呈枯朽状, 黑褐色或呈空洞。气微,味微甜,嚼之微 有豆腥味。
药典中药材:萹蓄
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本品呈不 规则的段。茎呈圆柱形而略扁,表面灰绿 色或棕红色,有细密微突起的纵纹;节部 稍膨大,有浅棕色膜质的托叶鞘。切面髓 部白色。叶片多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披 针形,全缘。气微,味微苦。
药典中药材:萹蓄
性味: 苦,微寒。归膀胱经。
药典中药材:萹蓄
药典中药材:苦参
性味: 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药典中药材:苦参

石韦散

石韦散

石韦散
【来源】《外台秘要》卷二十七引《古今录验》。

【组成】通草20克、石韦20克(去毛)、王不留行10克、滑石20克、甘草(炙)、当归各20克、白术、瞿麦、芍药、冬葵子、金钱草、海金沙各30克【用法】上十味,捣筛为散。

每次以麦粥清送服1~3克,日三服。

【功用】清热利水,活血通淋。

【主治】膀胱有热,致患石淋、劳淋、热淋,小便不利,淋沥频数,胞中满急,脐腹疼痛。

【附注】本方改为丸剂,名“石韦丸”(见《摄生众妙方》)。

石韦散
【别名】石韦汤(《校注妇人良方》卷八)。

【组成】石韦(去毛)1两,黄芩1两,木通(锉)1两,榆白皮(锉)1两,葵子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瞿麦1两。

【来源】《圣惠》卷七十二。

【主治】妇人小便卒淋涩。

【方法】上为粗散。

【用法】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

石韦散
【组成】石韦(去毛)3分,滑石3分。

【来源】《外台》卷二十七引《范汪方》。

【主治】石淋。

【方法】上为散。

【用量】每服1刀圭,用米汁或蜜下,日2次。

通淋方剂组成

通淋方剂组成

通淋方剂组成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通淋方剂组成这档子事儿。

咱先说说通淋这回事儿啊,就好比是身体里的水道堵了,咱得想法子给它疏通开。

那通淋方剂呢,就是专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宝贝。

比如说八正散,那可真是通淋方剂里的明星选手呀!里面有瞿麦、萹蓄,就像是水道清洁工,把那些脏东西一点点给清理掉;滑石呢,就像给水道抹了一层润滑油,让一切都更顺畅;木通就像个指挥官,指挥着水液该往哪儿流。

再加上大黄来推一把,把那些捣乱的家伙都赶出去,车前子来收尾,让水道恢复平静。

你说神奇不神奇?
还有石韦散,石韦就像是个勇敢的战士,专门对付那些顽固的阻碍;滑石依然在那发挥着润滑的作用;再加上瞿麦等药材的助力,一起把通淋这件事儿办得妥妥当当。

这就好比咱家里的水管堵了,得用各种工具去疏通呀。

通淋方剂不就是我们身体水道的疏通工具嘛!
咱再想想,如果水道不通畅会咋样?那肯定浑身不舒服呀,小肚子坠胀,尿尿也不顺畅。

这时候,通淋方剂就该出马啦!
像导赤散,它里面的生地就像一股清泉,给身体带来滋润;木通呢,继续指挥着水液的流动。

它们一起努力,让水道重新通畅起来。

咱可别小看了这些方剂呀,它们就像是身体的小卫士,时刻守护着我们的健康。

当我们感觉身体有不对劲的时候,是不是得赶紧找它们来帮忙呀?它们能让我们的身体重新恢复活力,就像给水道做了一次大清洁。

总之,通淋方剂组成各有各的妙处,它们都是为了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呀!所以呀,咱得好好了解它们,知道它们的厉害之处,这样才能在需要的时候,让它们发挥最大的作用呀!。

内科方歌

内科方歌

内科方歌导读:第三十一眩晕1肝阳上亢证——天麻钩藤饮2气血亏虚证——归脾汤3肾精不足证——左归丸4痰湿中阻证——半夏白朮天麻汤5瘀血阻窍证——通窍活血汤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朱茯神,栀芩牛膝桑寄生;杜仲益母夜交藤,平肝潜阳石决明。

归脾汤:归脾汤用参朮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左归丸: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第一方半夏第三十一眩晕1肝阳上亢证——天麻钩藤饮2气血亏虚证——归脾汤3肾精不足证——左归丸4痰湿中阻证——半夏白朮天麻汤5瘀血阻窍证——通窍活血汤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朱茯神,栀芩牛膝桑寄生;杜仲益母夜交藤,平肝潜阳石决明。

归脾汤:归脾汤用参朮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左归丸: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第一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白朮天麻汤,苓草橘红枣生姜。

通窍活血汤:通窍全凭好麝香,桃仁大枣与葱姜;川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第三十二中风一、中经络1风痰中络证——真方白丸子2风阳上扰证——天麻钩藤饮3阴虚风动证——镇肝熄风汤(牛膝,君药)二、中脏腑(一)闭证1痰热腑实证——桃仁承气汤2痰火郁闭证——羚角钩藤汤另可服安宫牛黄丸3痰浊闭阻证——涤痰汤另可用苏合香丸(二)脱证——参附汤合生脉散三、恢复期1风痰瘀阻证——解语丹2气虚络瘀证——补阳还五汤3肝肾亏虚证——左归丸合地黄饮子真方白丸子:南星夏川乌白附,蝎子天麻香枳壳。

(木香)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朱茯神,栀芩牛膝桑寄生;杜仲益母夜交藤,平肝潜阳石决明。

镇肝熄风汤:镇肝熄风芍天冬,龙骨牡砺赭石从;玄楝归茵麦芽草,肝阳上亢能奏功。

桃仁承气汤:桃仁承气五药施,硝黄甘草并桂枝。

羚角钩藤汤:羚角钩藤汤菊桑,贝草苓茹芍地黄;阳邪亢盛成痉厥,肝风内动急煎尝。

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开窍方,芩连栀郁朱雄黄;犀角珍珠冰麝箔,热闭心包功效良。

涤痰汤:涤痰温胆(汤)参菖星(人参、菖蒲、制南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