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萍种群增长教学实验初探

合集下载

2013浙科版必修三《种群的增长方式》word教案.doc

2013浙科版必修三《种群的增长方式》word教案.doc

第二节种群的增长方式丽水中学叶伟媛一、教学理念科学是一个探究的过程,学生在生物学课程中的学习方式也应该体现自然科学的这一特点。

探究性学习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

本节教学设计打破以往学生一贯接受结论性知识,而对于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知之甚少的情况,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强调科学结论出现在探究试验之后,让学生通过观察、质疑、表达和交流等探究式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习任务分析本节的教学内容是《生物(必修)·稳态与环境》(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第4章第2节内容(1课时复习课)。

种群是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层次,也是生态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同时也是学习群落和生态系统内容的基础。

本节教材是在对种群有了初步了解之后,介绍种群数量的增长方式。

本节教材有助于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数学方法在生态学中的应用并领悟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此外,还有助于强化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环保意识。

《生物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基本要求是: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活动建议: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

根据此要求浙江省教学指导意见提出基本要求: 1.活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能概述数学建模的一般过程,能利用实验结果建立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生物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2.实验设计:不同温度对酵母种群增长的影响。

能根据实验目的和已知条件,制定可行的研究计划和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

3.区别种群的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两种方式,读懂隐含在“J”形曲线和“S”形曲线中的信息。

4.举例说出环境容纳量的概念。

由于活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学生已很好掌握,所以本节课以更复杂的鼠为例来构建数学模型,然后通过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来检验和修正模型。

江苏省夏季浮萍种类及其生长水环境调查

江苏省夏季浮萍种类及其生长水环境调查

江苏省夏季浮萍种类及其生长水环境调查吴雪飞;刘璐嘉;马晗;刘杨;周明耀;钱晓晴【摘要】Surveys were conducted of duckweeds-grown water bodies scattered in industrial, residential, and farming areas in a number of cities or counties to investigate species of the duckweeds and water samples collected for analysis of extent of eutrophication of the water bodies, and further clarify relationship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duckweeds with pH and contents of ammonium, nitrate, total nitrogen and total phosphorus in the water. Results show that duckweeds tend to flourish in calm water rather than flowing water, and in water bodies in the farming and residential areas rather than in industrial areas. In summers of Jiangsu Spirodela polyrrhiza, Lemma minor, Wolffia arrhiza and Spirodela oligorrhiza are the most common duckweeds found in water bodies, and no trace of Lemma perpusilla and Lemma trisulca was found during the survey. Spirodela polyrrhiza and Lemma minor were found in all the water bodies surveyed, with water pH varying in the range of 4. 5 - 7. 5. 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duckweeds grow well in water bodies, high or low in N and P concentrations, ranging from 0 to 42, 0. 2 to 2. 0, 0. 2 to 45 and 0. 02 to 13 mg · L-1 for ammonium, nitrate, total nitrogen and total phosphorus, respectively. No evidence was found showing that any close relationship existed between duckweeds distribution and concentrations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the water. In industrial areas, there are a variety of factories, including chemical plants, clothing factories, pharmaceuticalplants, mechinary accessories factories, etc. , discharging a high volume of waste containing heavy metals and organic matters. In water bodies in or near the industrial areas, symbiosis of Spirodela polyrrhiza and Lemma minor and occasionally Wolffia arrhiza, too, is commonly observed. Therefore, in exploiting the effect of duckweeds removing nutrient substances, like N and P from water, priority should be given to native species of duckweeds dominant in the season and the complex symbiotic system of different species of duckweeds so as to maximize the production of duckweeds and the N and P removing rate.%对江苏省多个县(市)分布有浮萍的工业区、生活区、农田水体进行调查与采样,观测各地浮萍种类及其生长水体的富营养化状况,探讨水体pH值,铵态氮、硝态氮、总氮、总磷含量与浮萍分布的关系.调查结果表明,浮萍适宜生长在静止的水体中,流动的河流中较为少见;此外,浮萍适宜生长在农田和生活区水体中,工业区附近样本数较少.江苏省夏季浮萍的主要品种为紫萍(Spirodela polyrrhiza)、青萍(Lemma minor)、芜萍(Wolffia arrhiza)和少根紫萍(Spirodela oligorrhiza),调查期间未发现稀脉浮萍(Lemma perpusilla)与品藻(Lemma trisulca).紫萍和青萍在所调查的每个采样点均有分布,其生长水体的pH值变化范围(4.5 ~7.5)较大.浮萍生长水环境的氮、磷养分浓度范围很广,铵态氮、硝态氮、总氮、总磷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0 ~ 42、0.2 ~2.0、0.2~45和0.02~13 mg·L-1,尚未发现浮萍分布与水体氮、磷含量之间的必然联系.工业区附近水体中常见紫萍与青萍以共生形式存在,偶尔还伴有芜萍.在利用浮萍去除水中氮、磷营养物质时,应优先考虑利用各地当季优势浮萍品种及不同品种浮萍的共生复合系统,保障浮萍的最大生长量以及对水体氮、磷的最大去除率.【期刊名称】《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年(卷),期】2012(028)005【总页数】5页(P554-558)【关键词】浮萍;水环境;富营养化;氮;磷【作者】吴雪飞;刘璐嘉;马晗;刘杨;周明耀;钱晓晴【作者单位】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扬州 225127;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扬州 225127;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扬州 225127;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扬州 225127;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扬州 225127;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扬州 22512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3我国浮萍品种丰富,广泛分布于南北各省,浮萍属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槟榔亚纲泽泻目浮萍科,有3属6种,分别为:紫萍属(Spirodela),紫萍(Spirodela polyrrhiza)、少根紫萍(Spirodela oligorrhi-za);浮萍属(Lemma),品藻(Lemma trisulca)、青萍(Lemma minor)、稀脉浮萍(Lemma perpusilla);芜萍属(Wolffia),芜萍(Wolffia arrhiza)。

太湖流域浮萍种质资源及其生长水环境调查

太湖流域浮萍种质资源及其生长水环境调查

太湖流域浮萍种质资源及其生长水环境调查作者:张飞唐杰马炯成家杨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第01期摘要:对太湖流域多个县(市)浮萍分布情况进行调查,观测各地浮萍种类及其生长水体的水质状况,探讨水体pH值,铵态氮、硝态氮、总氮、总磷含量及其与浮萍分布的关系。

调查结果表明,浮萍适宜生长在静止的水体中,流动的河流中较为少见。

太湖流域采集到3属5种浮萍,分别为Spirodela polyrrhiza、Lemna minor、Lemna turionifera、Lemna aequinoctialis、Landoltia punctata。

其中,紫萍属(Spirodela genera)和青萍属(Lemna genera)分别占到49%和37%,为该地区主要的浮萍种类。

少根紫萍适宜在中性的环境中生长,而紫萍适宜生长在偏碱性的水体中;相对而言,青萍生长的pH范围更广,在pH值6.34~8.78均有分布。

太湖流域浮萍生长水环境中氮、磷含量范围较广,铵态氮、硝态氮、总氮和总磷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0.28~19.67、0.0.01~5.18、0.10~24.62、0.03~2.45 mg/L。

尚未发现自然环境中浮萍的分布与水体氮、磷含量间的必然联系。

调查还发现,太湖流域浮萍淀粉含量在10.95%~23.27%之间,均值为15.95%。

在太湖流域水生植物修复过程中,可优先考虑利用当地优势浮萍品种及不同品种浮萍的共生复合系统,构建浮萍塘生态系统,来去除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关键词:浮萍;水环境;氮;磷;淀粉中图分类号:S91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1—0336—04随着化石燃料等常规能源的日趋匮乏和生态环境负荷日益加大,以及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世界各国相继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作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源政策。

生物质能由于原料来源广泛、清洁低碳等特点获得了广泛的关注,被誉为继煤炭、石油、天然气之外的“第四大能源”。

浮萍研究概况

浮萍研究概况

浮萍研究概况浮萍原为浮萍科浮萍属水生植物紫背浮萍或青萍的全草,别称青萍、田萍、浮萍草。

广布于世界各地,池塘、湖泊内常见。

全草可作家畜和家禽的饲料。

以带根全草入药,性寒,味辛,功能发汗透疹、清热利水,主治表邪发热、麻疹、水肿等症。

本文从浮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浮萍的深入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化学成分浮萍中含黄酮类成分、核苷类成分、多糖、水溶性维生素以及无机元素等。

主要黄酮化合物,分别为芹菜素、木犀草素、芹菜素一7一O一葡萄糖甘、水犀草素一7一O一葡萄甘。

黄酮苷类化合物分别为芹菜素8-C-(2″-O-阿魏酰基)-β-D-葡萄糖苷(apigenin-8-C-(2″-O-feruoyl-)-β-D-glucoside),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apigenin7-O-β-D-glucoside),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luteolin7-O-β-D-glucoside),荭草素(rietin)和牡荆素(vitexin),其中第一个是新的化合物,后两个是首次从浮萍中分离出来的化合物。

据文献报道,风干紫萍中含有30.5%的粗蛋白质、16.5%的粗纤维、21.02%的粗灰分、1.98%粗脂肪、0.62%的钙以及占比0.88%的磷。

药理作用浮萍的主要药理作用表现在利尿、抗氧化损伤、延缓皮肤衰老、抗癌等方面。

早在凌云等人运用大鼠代谢笼法观察三种浮萍的利尿作用中,可知浮萍具有排钠排钾的作用,且起利尿作用可持续3-4小时。

近年的研究发现,紫萍提取物具有保护内皮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的作用。

紫萍提取物的浓度<100μg/ml,作用时间为24h时,无明显细胞毒性。

彭亮等人发现以1mmol/L的H2O2作用于ECV-304细胞1h造氧化损伤模型,10,25,50μg/ml的紫萍提取物皆具有预防氧化损伤的作用,可使细胞的存活率由21.98%分别上升至37.49%,51.71%和64.74%。

芜萍

芜萍

芜萍芜萍俗称无根萍、大球藻。

在江苏、浙江一带称为“藻砂”,广东称为芝麻萍。

它是浮萍科中体形最小的一种。

整个植物为粒状的叶状体,没有根和茎,在自然界中野生的个体长O.5—1毫米,宽0.3一O.8毫米,呈椭圆形,根部完全退化。

植物体先端具有囊部,由此而形成芽体。

芽体受外力的作用使之与母体脱离而成为新个体。

金鱼需要植物性的食物,而最佳的植物性饵料非浮萍莫属了,而浮萍种类繁多其中以无根萍為最佳的食物,因他比一般的浮萍含有更多的营养。

无根萍在浮萍中含胡萝卜素最高,对增强体色极有帮助。

芜萍俗称无根萍、大球藻,是浮萍植物中体形最小的一种。

整个芜萍为椭圆形粒状叶体,没有根和茎,长约0.5-1毫米,宽0.3-8毫米。

芜萍是多年生漂浮植物,生长在小水塘、稻田、藕塘、静水沟渠等水体中。

据测定,芜萍中蛋白质、脂肪含量较高,此外还含水量有维生素C、维生素B以及微量元素钴等,用来饲养金鱼,效果很好,喂前要检查是否有害虫。

小浮萍俗称青萍,植物体为孵圆形叶状体,左右不对称,个体长3-4毫米,生有一条很长的细丝状根,也是多年生的漂浮植物。

小浮萍通常生长在稻田、藕塘、沟渠等静水水体中,可用来喂养个体较大的金鱼。

紫背浮萍为紫色,无光泽,长5-7毫米,宽4-4.5毫米,有叶脉7-9条,小根5-10条,通常生长在稻田、藕塘、池塘和沟渠等静水水体然饵料。

小浮萍和紫背浮萍都有不含微量元素钴,对金鱼无促生长作用。

我国常见浮萍的区别方法:1、芜萍没有根;2 小浮萍有一条根;3 紫背浮萍有5-12条根《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

小浮萍俗称青萍。

植物体为孵圆形叶状体,左右不对称,个体长3-4毫米,生有一条很长的细丝状根,也是多年生的漂浮植物。

小浮萍通常生长在稻田、藕塘、沟渠等静水水体中,可用来喂养个体较大的金鱼。

紫背浮萍紫色,无光泽,长5-7毫米,宽4-4.5毫米,有叶脉7-9条,小根5-10条,通常生长在稻田、藕塘、池塘和沟渠等静水水体然饵料,它们都有不含微量元素钴,对金鱼无促生长作用。

浮萍实验报告

浮萍实验报告

浮萍实验报告【摘要】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学七年级上册课本中,老师在讲解“植物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的时候,是以玉米叶片照片为实例进行说明“如果缺少某种无机盐,植株就不能正常生长,会出现相应的症状”,作为一名学生,只能通过照片进行观察,很难直观的认识到缺乏氮磷钾元素时,植株生长会出现的症状。

我们在社会实践中发现池塘、湖泊内常见一种水生植物——浮萍生长较快,通过咨询老师,并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浮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水中的氮磷钾的含量,探究缺乏氮磷钾时植株生长出现的相应症状。

【关键词】浮萍;缺乏氮磷钾;性状;初中生物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准备选择生长良好的浮萍,配置一定浓度的硝酸铵溶液、磷酸氢二钠溶液、硫酸钾溶液以及微量元素溶液。

其中硝酸铵溶液、硫酸氢二钠溶液、硫酸钾溶液分别为了提供浮萍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元素,微量元素溶液是为了提供浮萍生长所需要的其他營养元素。

1.2试验过程试验于20xx年11月~12月在某研究机构的光照培养室内进行。

取4个相同的塑料盒,并在塑料盒上分别标记上:缺磷,缺钾,缺氮,完全等标识。

向已经做好标识的塑料盒中加入等量的蒸馏水,然后加入等量的微量元素溶液,搅拌均匀后,再向不同标识的塑料盒中加入不同种类的营养液,进而配制成缺磷,缺钾,缺氮,完全的浮萍营养液。

不同浮萍营养液投加含氮磷钾元素的情况见表1.2.1。

向已经配制完成的浮萍培养液中接种数量基本相等的浮萍。

1.3试验管理室内温度控制为22.5℃左右,光照采用日光灯管。

将接种后的浮萍放在室内让其自然生长,生长过程中定期补加等量的蒸馏水,使培养液量基本保持不变。

2结果浮萍自然生长两周后,观察其叶状体表观情况。

图2.1全营养液培养显示,浮萍生长正常,叶状体饱满,叶状体表面光滑有光泽,叶状体色绿,尤其叶状体边缘分生新子代颜色鲜绿,饱满;缺氮营养液中的浮萍叶状体微黄,呈现土黄色,无光泽,叶状体边缘分生新子代尤其明显,略显透明状;缺磷营养液中的浮萍叶状体呈现枯黄色,无光泽,叶状体边缘分生新子代虽然略显绿色,但生长乏力,出现卷曲状;缺钾营养液中的浮萍叶状体轻度发白,无光泽,叶状体边缘分生新子代更几成白色。

2020浮萍实验室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编制说明

2020浮萍实验室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编制说明

《浮萍实验室养殖技术操作规程编制说明》标准草案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和起草单位根据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5年度第2批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经省质监局批准,湖南省地方标准《浮萍实验室养殖技术操作规程》列入2015年度第二批湖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由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组织编写与制定。

二、编制背景、目的和意义浮萍(Lemna minor L.),属于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s)天南星目(Arales)浮萍科(Lemnaceae)浮萍属(Lemna L.)。

浮萍是被子植物中最小和最简化的漂浮水生维管束植物,具有生长迅速快、营养价值高、生物产量高、全球分布广等特点,在生活污水处理、饲料和沼气生产中具有较大的作用,广泛应用于环境科学和农业科学等领域。

国外许多学者已经就浮萍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水生生态毒理学研究,在国内浮萍植物作为毒理学材料被用于新化学物质登记中的毒性评价。

OECD《化学品测试准则》、EPA《化学农药试验导则》、我国《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化学品测试导则》等均推荐使用浮萍作为试验物种,用于评价农药或化学品物质对水生植物的毒性。

目前国内尚未建立浮萍实验室养殖技术的操作规程,因此,迫切需要建立浮萍室内培养技术研究,并制定相关的标准操作规程。

本规程是对多年来浮萍实验室养殖技术的总结与规范。

我所多年来开展浮萍实验室内的养殖工作,并对无菌化的养殖方法进行探索,形成了相应的技术平台,组建了一支相对稳定的从事浮萍养殖工作的人才队伍。

该规程的应用,有利于规范湖南等地区研究机构的浮萍实验室养殖技术,在为浮萍毒性试验提供高质量的生物试材、有效评估药物对单子叶植物的环境毒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制定的过程三、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室内开展浮萍品系的检定、养殖环境条件、无菌化养殖方法研究。

并成立标月对浮萍室内养殖方法研究成果进行整理,7年-2015月3年2015.准编制组(主要由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的专家组成)并总结经验、搜集资料、整理数据,完成标准初稿。

数字化探秘浮萍

数字化探秘浮萍

数字化探秘浮萍金兴震【期刊名称】《发明与创新(中学时代)》【年(卷),期】2017(000)011【总页数】2页(P32-33)【作者】金兴震【作者单位】济南市历城区第二中学5211班【正文语种】中文我的家乡位于济南市的吴家堡街道办事处,周边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小清河发源于家乡的睦里闸,弯弯曲曲向东流入渤海。

我家附近有一条不知名的小河,是小清河上游的一条小支流。

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在河面上出现了一片绿油油的植物。

这层绿油油的植物是什么?它们从何而来?为何在水中分布不均匀?它们的出现与河里的水质是否有关?它们对河水有什么影响?带着这些疑问,我开始了探究之旅。

生物老师告诉我,这种植物学名叫“满江红”,属于蕨类植物,到了秋天会变成红色,因而得名,它们的生长繁衍与水体的富营养化有关。

当地一位老大爷则告诉我,这种植物名为浮萍,成熟期时叶子的背面呈紫色,又被称为紫背浮萍。

我来到河边用小鱼网打捞浮萍,发现它们附生在水草上,漂浮在水面上,根很长,呈白色,叶子的下表面确实呈紫红色。

我捞了很多浮萍带回学校,将它们倒入玻璃水槽,取等量的两份分别放入盛有河水和自来水的烧杯中,再取两个烧杯分别盛河水和自来水,以作对比。

前三天,烧杯内的变化不太明显。

第四天,装有浮萍的河水和自来水变得更浑浊,并且持续散发出一股臭味。

在河水中的浮萍叶片较大,其下表面呈紫红色,而在自来水中的浮萍叶片较小,下表面多数呈现绿色。

第五天,河水中的浮萍长势旺盛,自来水中的浮萍也在生长,长有浮萍的水变得更浑浊。

为进一步弄清楚两种水中浮萍的生长速度,我用学校的苏威尔数字化实验仪器测量了水中的氧含量(mg/L),结果见下表。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河水更适合浮萍生长,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下降最多。

由此也可得出,水中溶解氧的减少是导致水生生物死亡、河水变臭的一个重要原因。

1.浮萍对生长环境要求并不高,不论在河水中还是自来水中,它都能茁壮生长,但在河水中长势更旺。

2.原本没有浮萍的河水烧杯中长出了浮萍嫩芽,可见河水中有它们的种子或孢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射光照种群衰退明显。
生 i
云 南 昆明 )
由 于环 境 阻 力 的逐 渐 增 加 , 增 长 速 度 不 断 下 降 , 并 不 断 靠 近 一 条 渐 近 线 。 这 条 渐 近 线 就 是 可 能 达 到 的 最 大 种 群 密 度 , 即环 境 容 量 ; … S’型 增 长 一 般 分 为 5 时 期 : 开 始 期 ,种 个 群个体数很少 ,密度增长缓慢 : 加速 期,随个


实 验 室 条 件 下 观 察 的 种 群 的 增 长 模 型 一 般 有 两 种 模 型 : 与 密 度 无 关 的 种 群 增 长 模 型 即 指 数 增 长 ( “ ” 型 )和 与 密 度 有 关 的种 群 J 增 长模 型 即种 群 阻滞 增 长 (… S’型 )。
关键词 :浮萍;种群增长;教学实验 浮 萍 ( 萍 )L m a io L 为 一 年 生 青 e n m n r . 浮 水 小 草 本 。 叶 状 体 对 称 , 倒 卵 形 、 椭 圆 形
或 近 圆 形 ,长 2 6 米 , 绿 色 , 有 一 条 长 3 4 毫 —
厘 米 的 细 根 。 花 单 性 , 雌 雄 同 株 , 生 于 叶状 体 边缘开裂 处;佛焰苞 囊状 ,内有 l 花和2 雌 雄 花 。 果 实近 陀 螺 状 。 广 布 全 国 各 省 区 。 为 我 省 稻 田和 池 塘 中 常 见杂 草 。 种 群 是 特 定 时 间 内 一 定 空 间 中 同 种 个 体 的 集 合 , 是 物 种 存 在 的 基 本 单 位 , 是 生物 进 化 的 基 本 单 位 ,也 是 生 命 系 统 更 高 组 织 层 次 — — 生 物 群 落 的 基 本 组 成 单 位 。 一 般 来 说 , 自然 种 群 有 三 个 基 本 特 征 : 一 是 间特 征 , 即 种 群 具 有 一定 的 分 布 区 域 ; l是 数 量 I
体数达到饱和密 度一半时,密度增长最快 : 减 速 期 , 个 体 数 超 过 饱 和 密 度 一半 时 , 密 度 增 长逐 渐 变 慢 : 和 期 , 个 体 数 达 到 饱 和 ,增 长 饱 指 数增 长 也 称 “ ” 型 增 长 , “ J J”型 增 停滞 。 仨是 以 内 禀 增 长 率 增 长 的 种 群 , 其 种 群 数 目 乏 大 多 数 种 群 的 “ ”型 生 长 都 是 暂 时 的 , J 将 以指 数 方 式 增 长 ; 一 般 只 有 在 种 群 不 受 资 般 仅 发 生 在 早 期 阶 段 , 密 度 很 低 , 资 源 丰 源限制 的情况下 ,这 种现象才 会发 生。也就 富的情况 下,而随着 密度增大 ,资源 缺乏 、 是 说 , 尽 管 种 群 数 量 增 长 很 快 , 但 种 群 增 长 代 谢产物 积累 等,环 境压力势 必会影 响到种 率 不 变 , 不 受 种 群 自 身 密 度 变 化 的 影 响 ; 表 群 的 增 长 率 , 使 种 群 增 长 率 降 低 。 因 此 通 常 现 为 开 始 时 上 升 较 慢 , 以后 逐 渐 加 快 , 上 升 最 初种 群 增 长 呈 “ ' , 但 因 为 环 境 的有 限 J,型 到 一 定 程 度 后 , 环 境 阻 力 比较 突 然 地 表 现 出 性 , 生 物 本 身 的 有 限 性 , 随 着 更 换 培 养 液 的 来 , 如 食 物 、空 间 等 条 件 都 有 一 定 的 极 限 , 时 间 延 长 , 种 群 增 长 逐 渐 受 到 资 源 限 制 , 增 种 群 的 增 长 必 然 加 剧 个 体 问 的 竞 争 , 同 时 随 长 曲线 也 渐 渐 由 “ ”型 变 为 … J S’型 。 着 种 群 的 增 长 , 被 捕 食 、 疾 病 等 因 素 也 不 断 二 、试 验 材 料及 方 法 步 骤 增 长 , 导 致 种 群 受 到 抑 制 , 其 数 量 急 剧 下 ( )试 验 材 料 一 降 ; 种 群 数 量 下 降 到 一 定 程 度 以 后 ,环 境 阻 1 全 班 白 备 干 净 水 桶 1 , 每 个 学 生 、 只 力的影 响得 到缓冲 ,种群 又开始 指数 上升 , 准 备2 T 净 的 6 0 l 南 山泉 纯 净 水 塑 料 瓶 个 0m云 使 种 群 增 长 在 较 长 的 时 间 内 表 现 为 忽 上 忽 下 子 ,5 0 l 杯 每 组 1 ,共4 ; 0m最 个 个
体 数 增 加 ,密 度 增 长 逐 渐 加 快 : 折 期 , 当个 转
张 朴仙 ( 南林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云
笔 者 于 2 0 年 1 月 2 日至 l 月 2 07 1 7 2 9目 ,结 合 学 校 园 林 专 业 《 态 学 基 础 》 教 学 , 对 浮 萍 种 生 群 增 长 情 况 进 行 了对 比 实 验 , 验 证 并 探 索 浮 萍 种 群 增 长 实验 方 法 及 其 规 律 。 试 验 概 况
特征 ,每单位 面积 ( 空间 )上 的个体数量 或 ( 密 度 )是 变 动 的 ; 三 是 遗 传 特 征 , 种 群 即 三
具 有 一 定 的基 因 组 成 , 即 系 动之中的。 ‘ 基 因 库 , 以 个 区 别 于 其 他 物 种 ,但 基 组 成 同 样 是 处 于 变
E翟 星 鱼 教 学实验初 探
文◎
摘要 :浮 萍是一 年生浮 水草本 。为我 省 稻 田和池塘 常见 杂草 。本 文 旨在探 索浮 萍神 群增 长教 学实验 的简 易材料 、方 法及步骤 , 研 究 验 证 浮 萍 种 群 数 量 在 时 间上 和 空 间上 的 变 动 规 律 , 即 : 浮 萍 种 群 短 期 内增 长 明 显 , 溶 液 容 量 影 响 甚 微 ; 浮 萍 种 群 增 长 受 直 射 光 影 响较 大,有直射 光照种群 增长迅 速 ,无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