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合集下载

海洋生物技术之生物活性物质

海洋生物技术之生物活性物质

加强免疫 细胞毒性 加强免疫 加强免疫 抑制内皮细胞增殖 抑制内皮细胞增殖 加强免疫 加强免疫 加强免疫 抗单纯疱疹病毒 抗肿瘤
3 0 3 1 10 11 27 6 33 9 45
2008.06 2007.10 2006.12 2006.06 2002.06 2002.03 2002.03 2001.12 2001.11 2001.01 1998.08
藻胆蛋白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退潮以后,红树植物在海
边形成一片绿油油的“海 上林地”。
全世界红树植物种类有24科、30属、 83种(或变种),我国发现的真红 树植物有12科、15属、26种,半红 树植物有9科、10属、11种,分布在 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等省 沿海,以及香港和澳门地区。
红树植物种类和分布
在十五期间,对红树林植 物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而 又深入的研究。北京大学、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中科 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目 录
一、微藻生物活性物质种类 二、微藻生物活性物质分离纯化技术 三、微藻生物活性物质应用 四、存在问题分析 五、展望
一、微藻活性物质种类
微藻活性多糖 微藻活性脂类
微藻活性蛋白
微藻色素 微藻抗生素类 微藻酶类
微藻毒素类
其它活性物质
利用微藻开发生产生物活性物质的优点:
微藻种类繁多,活性物质新颖、独特;
尿素包合法的影响因素较多,且尿素的浓度过高形成晶

利用超声波强化溶剂提取过程,可缩短提取时间、提高 溶剂利用率而减少溶剂用量、提高提取率。设备简便易 得。但操作过程中会产生噪音污染。
各种油脂提取方法的比较

脂肪酶提取方法具有条件温和,对环境友好的特点。但提取所需时 间过长。一般需要十几个小时。 超临界提取法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普通溶剂法需数小时方能完 成萃取过程,用SFE法只需约lh即可完成。溶剂法蒸干溶剂后所得的 产物为棕色到绿色的油状物,具腥臭味。SFE法产物则具海藻香味。 残藻性状溶剂法提取藻类后残藻色泽暗淡,失去原海藻的香味。直 接酯化法提取藻类后残藻则呈泥状。超临界萃取CO2藻类后藻粉仍 呈干燥的粉状,外观与萃取前无异状,藻香依旧,仍可用作其他目 标的提取原料(如提取螺旋藻的藻蓝蛋白等)或用作饲料。此外, 由于SFE法通过对工艺条件的控制,可调节超临界CO2对微藻所含 物质的溶解能力,因而对被萃取物有一定的选择性萃取能力,其产 物中EPA和DHA的含量都高于其他溶剂法。

107686-生物制药工艺-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107686-生物制药工艺-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31
鱼精蛋白的抗菌谱及其最小抑菌浓度
鱼精蛋白的抗菌谱
菌种
Pseudomonas fluorescens Serratiamarcesens Proteus morganii Escherichia coli Salmonella enteritidis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Enterobacter areogenes Staphylococcus aureus Bacillus coagulans
其他:刺参黏多糖、大田软海绵素、珊瑚甾醇、 海胆糖脂、海星皂苷等
Ecteinascidin 743 ( Et743)



从加勒比海

红树海鞘中提取

的大环内酯生物
物 质
碱。有望成为第

一个现代海洋抗

癌药物。
膜海鞘素B (dehydrodidemnin B)


是一种环状多

肽,可直接杀死癌

五 抗心血管病活性物质
保健品: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如多烯康)、 螺旋藻等 海洋生物毒素 多糖类:海参多糖、海星体壁黏多糖、壳聚 糖等 其他:甾醇(如柳珊瑚)、喹啉酮(如:软 珊瑚)、萜类、生物碱类等
海洋生物毒素

海洋生物毒素分为肽类、聚醚类、胍胺


类、萜类、大环内酯类等,很多同时抗
血 管
肿瘤特性,但价格非常昂贵。
30
以鲑鱼鱼精蛋白为例,其氨基酸的序列如下:
Pro-Arg-Arg-Arg-Arg-Ser-Ser-Ser-ArgPro-Val-Arg-Arg-Arg-Arg-Arg-Pro-ArgVal-Ser-Arg-Arg-Arg-Arg-Arg-Arg-GlyGly-Arg-Arg-Arg-Arg

海洋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应用

海洋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应用

海洋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应用海洋是一个神秘而又广阔的世界,其中隐藏着许多珍贵的资源。

作为海洋的一部分,海洋生物是一个令人着迷的话题。

与陆地上的生物相比,海洋生物的种类更加丰富多样。

海洋生物所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很多独特的特性。

这些生物活性物质不仅在医学、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还在某些领域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

一、海洋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简介1. 琥珀酸:琥珀酸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有机酸,它在海洋生物中的存在是比较常见的。

它具有抗菌、抗氧化、促进血液循环等作用。

琥珀酸可以用于医学、食品、化妆品等领域。

2. 多糖类:海洋生物中的多糖类广泛存在于藻类、甲壳动物、贝类等生物中。

这些多糖类具有很多独特的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菌、免疫调节等作用。

此外,海洋生物多糖还可以用于制备生物医用材料、保健品等。

3. 碱性多肽类化合物:碱性多肽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海洋生物中的生物活性物质。

它具有很多重要的作用,如抗菌、抗氧化、调节免疫、促进组织细胞生长等。

碱性多肽在医学、食品、膳食保健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二、利用海洋生物生产的生物活性物质的应用1. 医药领域海洋生物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已成为现代医学的热门研究课题。

这些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近年来,许多国家已将海洋生物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应用于药物研究和生产上。

例如,琥珀酸是一种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和组织保护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

它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肝炎、免疫调节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

此外,海洋生物中的多糖类化合物和碱性多肽类化合物也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2. 食品领域海洋生物中还有许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多糖类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等。

这些物质广泛用于食品领域,例如,某些海藻和贝类中的多糖类化合物是食品中常见的营养物质,它们可以增加人体代谢能力、提高免疫能力、防治胃肠道疾病、预防癌症等。

此外,海洋生物中还存在着许多具有药用价值的蛋白质、平衡营养饮料等。

7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7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一)海洋生物毒素 1、毒素种类
河豚毒素(TTX) 存在于河豚科鱼类的卵巢和肝脏中。 河豚毒素(TTX):存在于河豚科鱼类的卵巢和肝脏中。
其他动物中也可分离到。64年确定结构,72年人工合成。 其他动物中也可分离到。64年确定结构,72年人工合成。发 年确定结构 年人工合成 酵工程生产TTX TTX。 酵工程生产TTX。 产生菌:单细胞海洋细菌产生, 假单胞菌、 产生菌:单细胞海洋细菌产生,如假单胞菌、弧菌和别单胞 这可能是与在海洋环境中发生质粒转移。 菌,这可能是与在海洋环境中发生质粒转移。 毒理;阻断神经细胞膜的钠通道。 毒理;阻断神经细胞膜的钠通道。 应用:治疗气喘病、神经紊乱、可放松肌肉, 应用:治疗气喘病、神经紊乱、可放松肌肉,缓或减轻各种 疼痛。 疼痛。
(二)抗肿瘤活性物质
50年代初,Bergmann等人从海绵中分离到抗癌先导化合 50年代初,Bergmann等人从海绵中分离到抗癌先导化合 年代初 ——尿嘧啶阿拉伯糖苷 其人工合成类似物——胞嘧 尿嘧啶阿拉伯糖苷, 物——尿嘧啶阿拉伯糖苷,其人工合成类似物——胞嘧 啶阿拉伯糖苷成功被运用到抗白血病等肿瘤药物。 啶阿拉伯糖苷成功被运用到抗白血病等肿瘤药物。 美国国家肿瘤研究所(NCI)报告,海洋动物提取物中, 美国国家肿瘤研究所(NCI)报告,海洋动物提取物中, 10%有抗 338淋巴细胞 白血病或KB细胞的活性, 有抗P 淋巴细胞, KB细胞的活性 有10%有抗P-338淋巴细胞,白血病或KB细胞的活性, 3.5%的海洋植物提取物中有抗肿瘤或细胞毒性 的海洋植物提取物中有抗肿瘤或细胞毒性。 3.5%的海洋植物提取物中有抗肿瘤或细胞毒性。有活性 且毒性不大,临床应用是少数。不仅要直接提取药物, 且毒性不大,临床应用是少数。不仅要直接提取药物, 而且要利用其先导化合物,以便人工合成新的抗肿瘤药 而且要利用其先导化合物, 物。

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与应用海洋生物作为地球上独特的生物资源之一,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探讨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以及其在医学、保健品、食品等领域的应用。

一、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1.1 海洋生物的活性物质海洋生物中存在着丰富多样的活性物质,如生物碱、多糖、蛋白质等。

这些活性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对人体健康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1.2 海洋生物的药用成分海洋生物中的许多成分已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药物开发。

例如,海藻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物质,具有降血脂、调节免疫功能等功效;海绵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等药理作用;海洋微生物可以产生各种抗生素和生物活性肽,具有广泛的抗菌活性。

1.3 海洋生物的医学价值由于活性物质和药用成分的存在,海洋生物在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例如,一些海洋生物提取物已被用于治疗癌症、心血管疾病和感染等疾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二、海洋生物药物的应用2.1 海洋生物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海洋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药物研发资源。

研究人员通过提取和合成海洋生物的活性成分,开发出多种新药。

例如,从海藻中提取的多糖类物质已被开发成为抗肿瘤药物;从海绵中提取的化合物具有抗菌活性,被开发成为抗生素等。

2.2 海洋生物在保健品领域的应用海洋生物提取物在保健品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一些海洋生物成分具有抗氧化、提高免疫力等功能,可以被加工成保健品,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

比如,从海洋微生物中提取的益生菌被广泛应用于制造益生菌保健品。

2.3 海洋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海洋生物在食品工业中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海藻是常见的海洋生物之一,在日本和韩国等地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制造。

海洋生物提取的多糖类物质可以用作食品的添加剂,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口感。

三、海洋生物的应用前景随着对海洋生物资源的深入研究,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和应用前景将进一步拓展。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海洋生物在传统医药、新药开发以及食品保健品等领域的更广泛应用。

海洋活性物质

海洋活性物质

1.海洋动物活性物质 1.5软体动物
(2)珍珠
活性物质:氨基酸、牛磺酸、活性 肽等 活性物质作用:可以增强人体免疫 力,调节内分泌,并具有抑制脂 褐素、清除自由基抗衰老等保健 功效。
1.海洋动物活性物质 1.1海绵动物 (3)蒂壳海绵属(Theonella)
活性物质:杂环多肽(Theopederins A-E) 活性物质作用:Theopederins对p338鼠白血病细胞 具有强烈的细胞毒活性,并且对多种白血病和实 体瘤模型系统有抗肿瘤活性。
1.海洋动物活性物质 1.1海绵动物 (4)紫沙肉海绵
1.海洋动物活性物质 1.2腔肠动物 (4)海蜇(别名:水母、白皮子)
活性物质:乙酰胆碱 活性物质作用:可从海蜇头 口腕部分离提取得到,能减 弱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 扩张血管等作用,与荸荠合 剂治高血压有较好疗效。
1.海洋动物活性物质 1.2腔肠动物 (5)软珊瑚(Alcyonacea)
活性物质:萜类物质 活性物质作用:具有抗菌能力, 同时该帖类物质能增强巨嗜 细胞吞噬能力,因此具有抗 肿瘤活性。
1.海洋动物活性物质 1.4节肢动物
(3)鲎
活性物质:蛋白质类物质 活性物质作用:在鲎体内现已发 现40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 质类物质。包括一系列凝固因 子、蛋白酶抑制剂、抗菌多肽、 抗菌蛋白等。
1.海洋动物活性物质 1.5软体动物
(1)石决明(即鲍科贝壳)
活性物质:甲壳质、胆素及多种氨 基酸 活性物质作用:石决明提取液具有 较强的抑菌效力,而及酸性提取 液有明显的抗凝血作用。
活性物质:阿糖胞苷(ara-C) 活性物质作用:具有抗白血病的活性,阿糖胞苷通 过转化成阿糖胞嘧啶三磷酸,渗入到细胞中的DNA, 抑制DNA聚合酶的作用来行使其活性。

3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3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第三章 海洋生物的活性物质
海洋产品的营养物质: • 膳食纤维和色素含量丰富,特别是海藻 • 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平衡,属于优质蛋白 •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富含ω-3多不饱和脂 肪酸 • 脂溶性维生素A、D、E、K含量丰富 • 矿物质丰富,如Zn、Se、Ca、Fe、Mg等
海洋生物的活性物质
活性大分子:
9 微量元素补充食品
水溶性壳聚糖与锌、铁、镁等形成络合物,为补充微 量元素提供新载体。
10 重金属离子排除食品
壳聚糖分子中的氨基和羟基具有螯合二价金属离子的 作用,可将过量金属离子排出体外,防止中毒。
三、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1.药物载体和制剂:微球、微囊、水凝胶等缓释控释制剂 ; 2.医用纤维和人造组织材料,如可制成手术缝合线、医用 纤维纸和膜、人工肾脏、人造皮肤、骨骼修护、人工肝脏 和受伤神经的修补;
(c)豆制品凝固剂 壳聚糖可与大豆蛋白胶凝。
(d)抗氧化剂 肉类食品中由于含有高含量的不饱和脂类化合物,易
被氧化而使肉类腐败变质,从而缩短贮存寿命和破坏肉制 品风味。
壳聚糖良好的成膜性可隔绝氧气,同时与肉类食品加 热处理时,可与血红蛋白中释放的自由铁离子形成螯合物, 从而抑制铁离子的催化活性,起到抗氧化作用。
Film formation
具有较好的成膜性,其膜具有光泽,透明而柔韧,并有较好的透 气性。
9
吸附性
多功能性
成膜性 生物降解性
无毒
生物相容性
Biodegradability
甲壳素和壳聚糖具有优异的降解性能,自然界的甲壳素酶、溶菌酶和壳 聚糖酶等可将其完全生物降解。
Non-toxicity
甲壳素和壳聚糖没有毒性和副作用,其安全性和蔗糖、纤维素相似 。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效能:
1 免疫机能活性化作用 2 防止癌细胞转移的作用 3 抑制癌症的作用 4 改善酸性体质效果 5 除菌作用 6 改善糖尿病作用 7 增加肠内有益菌作用 8 镇痛止血效果 9 抑制高血压的效果 10 强化肝机能作用
1.2海参多糖
海参里有海参粘多糖物质,糖尿病病人可以吃嘛 此糖和彼糖有什么区别 呢
海鱼尤其是鱼油中富含二十碳五烯酸 EPA 和二十二碳六烯酸 DHA ,同 属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是维持人体发育、生长和正常生理功能的必 需脂肪酸,近10余年来,科学家们发现它们具有促进前列腺素及抑制血栓 素形成的作用,从而可能起到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动 脉粥样斑块及血管内血栓形成的作用,
中,其活性成分主要有硝类、核苷类、生物碱和其它含氮多糖杂环类化合物,虽 然从海洋生物次生代谢产物中已筛选出一批抗病毒活性成分,但能进入临床或 临床前研究的先导化合物仍为数不多,
2.3 海洋脑血管活性物质 抗心血管疾病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真正用于临床和投放医药市场的尚不多,但我国 在这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从中国南海小棒短指软珊瑚 Sinularia microlavata中分离到的柳珊瑚自醇 Gorgosterol具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和抗心肌缺血作用,能舒血管、降低血压、减慢 心率及减少心肌耗氧量作用,有望开发成心血管疾病药物, 以牡蛎为主要原料的东海三豪等保健品具有降血脂、软化血管和改善微循环作用, 利用海藻加工成的脉怡康、必索及螺旋藻制剂等对高脂血、动脉粥样硬化具有良好 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以合浦珠母贝Pinctadamartensii Dunker 提取物制成的珍珠 精母注射液,治疗子宫出血疗效显著,已被国家计生委推荐为计生用药,
甲壳胺,是甲壳类动物 如虾、蟹 、昆虫和其 他无脊椎动物外壳中 的甲壳中的甲壳质,经 脱乙酰化 提取 制得的 一种天然高分子多糖 体,是动物性的食物纤 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一、什么是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是指海洋生物体内含有的对生命现象具有 影响的微量或少量物质,主要包括海洋药用物质、生物信息 物质、海洋生物毒素产生物、功能材料等
什么是海洋生物制药?
海洋生物制药是指应用海洋生物具有明确药理作用的活性 物质,按制药工程进行系统的研究,研制成为海洋药物的 制药工程
2 海洋药物研究前沿
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无疑是天然药物的重要来源。海洋药物研究 的物质基础是海洋天然产物,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学者对河豚毒 素的研究是人类对海洋天然活性成分研究的开端。
2.1 海洋抗肿瘤活性物质 抗癌药物是一重要的医药大类品种。 陆地资源正在枯竭,科学家预言,最有前途的抗癌药物将来自海洋。海洋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和国立癌症研 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每年用于海洋药物开发研究的经费各 为5000 多万美元;近年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的海洋药物研究资金已增 加到全部研究资金的11 %以上,与合成药、植物药基本持平。
2.4 海洋抗菌抗炎活性物质 从海洋生物中提取分离的抗菌、抗炎化合物有脂肪酸类、糖酯类、丙烯酸类、
苯酚类、溴苯酚类、吲哚类、酮类、多糖类、多肽类、N-糖昔类和β-胡萝卜素类 等。最早一批海洋药物即是抗菌药物,如头抱菌素类抗生素早已用于临床。
1.海洋动物的多糖及糖苷类化合物
1.1壳多糖和甲壳胺
壳多糖(chitin)又称几 丁质。几丁质是广泛 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 含氮多糖类生物性高 分子,主要的来源为 虾、蟹、昆虫等甲壳 类动物的外壳与软件 动物的器官(例如乌 贼的软骨),以及真 菌类的细胞壁等。
抗癌药物研究在海洋药物研究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现已发现海洋生物提取物 中至少有10%具有抗肿瘤活性;从海洋植物获得的化合物3.5%具有抗癌或细 胞毒活性。美国每年有15 00个海洋天然产物被分离出来,其中1%具有抗肿 瘤活性。
2.2 海洋抗病毒活性物质 抗病毒海洋生物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海绵、珊瑚、海鞘、海藻等海洋生物
二、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从生物多样性的观点来看,很少人了解海洋生物多样性其实远 比陆地生物来的更为丰富珍贵。 如目前所发现的34个动物门中,海洋其实就占了33个门,而 且其中有15个门的动物只能生活在海洋的环境。
这个悬殊的比例显示海洋是保存地球上绝大部份生物多样性的 地方。
三、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多样性
“海参粘多糖”是”多糖”的一种,”多糖”不是”糖”,他们是有区别的.糖尿病患 者可以吃. 海参粘多糖是海刺参中的精华,海参属于氨基多糖重要来源之一的棘皮类 动物,其多糖含量和硫酸化程度远高于其它传统补品。 粘多糖的生物合成起始于核心 蛋白,是蛋白多糖的糖链部分。海参粘多糖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抗心血管形成、抑 制栓塞形成、对抗某些组织培养细胞的特异性病变、抗炎等多种作用。 所以,它是糖 尿病患者的优良补品。
1. 多糖类 2. 聚醚类 3. 大环内酯 4. 萜类 5. 生物碱 6. 环肽 7. 甾醇 8. 苷类 9.发展方向
1 国外海洋药物发展现状 ●走在这一领域前列的是美国、日本及欧共体,最近发展很 快的是韩国。
●在过去的几十年间, 6000多种海洋天然产物被发现,其中 有重要生物活性并已申请专利的新化合物有2 00多种,而在 70年代只有少数几个有关前列腺素的专利申请,80年代至今 则数量大增,我国的海洋药物的研究工作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 发展也很迅猛。
效能:
(1)免疫机能活性化作用 (2)防止癌细胞转移的作用 (3)抑制癌症的作用 (4)改善酸性体质效果 (5)除菌作用 (6)改善糖尿病作用 (7)增加肠内有益菌作用 (8)镇痛止血效果 (9)抑制高血压的效果 (10)强化肝机能作用
1.2海参多糖
海参里有“海参粘多糖”物质,糖尿病病人可以吃嘛?此“糖”和彼 “糖”有什么区别呢?
➢日本:日本海洋生物技术研究院(Japanese Marine Biotechnology Institute) 及日本海洋科学和技术中心(Japan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 每年用于海洋药物开发研究的经费约为1 亿多美 元。
➢欧盟:海洋科学和技术(Marine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简称 MAST)计划每年用于海洋药物开发研究的经费也有1 亿多美元。
甲壳胺,是甲壳类动 物(如虾、蟹)、昆 虫和其他无脊椎动物 外壳中的甲壳中的甲 壳质,经脱乙酰化 (提取)制得的一种 天然高分子多糖体, 是动物性的食物纤维。
优势: (1)唯一性:自然介唯一的带正电荷活性基团的纤维素。 (2)人体必需的:人体健康和存必需的第六无素,改善人体进入健 康状态。 (3)安全无毒副作用:100%的纯天然海洋生物制品。 (4)营养加保健:有食物的营养,又具有辅助治疗的双重作用。 (5)独特的双向调节:具双向免疫调节作用——免疫激活作用和免 疫抑制作用。 (6)易吸收利用:具生物适应性,易与机体亲和,被人体利用。 (7)高纯度、高品质:现代高科技的奉献,指标国际领先,脱乙酰 度高达90%以上。
中,其活性成分主要有硝类、核苷类、生物碱和其它含氮多糖杂环类化合物。 虽然从海洋生物次生代谢产物中已筛选出一批抗病毒活性成分,但能进入临床 或临床前研究的先导化合物仍为数不多。
2.3 海洋脑血管活性物质 抗心血管疾病的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真正用于临床和投放医药市场的尚不多,但我国 在这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从中国南海小棒短指软珊瑚 Sinularia microlavata中分离到的柳珊瑚自醇 Gorgosterol具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和抗心肌缺血作用,能舒张血管、降低血压、 减慢心率及减少心肌耗氧量作用,有望开发成心血管疾病药物。 以牡蛎为主要原料的“东海三豪”等保健品具有降血脂、软化血管和改善微循环作 用。 利用海藻加工成的“脉怡康”、“必索”及螺旋藻制剂等对高脂血、动脉粥样硬化 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以合浦珠母贝Pinctadamartensii(Dunker)提取 物制成的珍珠精母注射液,治疗子宫出血疗效显著,已被国家计生委推荐为计生用 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