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退化防护林改造研究

合集下载

试析加强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的修复

试析加强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的修复

试析加强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的修复三北防护林是指我国北方三个重要生态屏障区域,即北疆防护林、黄土高原防护林和三江防护林。

这些区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保护区,确保了北方地区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对于保障北方人民的生存环境、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三北防护林的退化和破坏日益严重。

要加强三北防护林的修复和保护,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首先,在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的修复过程中,需要采取适当的植树造林措施。

植树造林是恢复退化林分最为基本的手段之一,可以有效地控制土壤侵蚀,提高土壤质量,保护植物生长,防止自然灾害。

同时,植树造林还能够提高区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维护生态平衡。

在实践中,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的优质树种,进行科学合理的配合和布点,以达到最佳的生态效益。

其次,针对三北防护林中退化林分的缺铁现象,可以采用人工修复和生物修复相结合的方法。

人工修复可以通过施肥、灌溉等手段增加土壤中的铁元素,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

而生物修复则可以利用微生物等生物体修复土壤中的铁元素,达到同样的目的。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植物生长,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

第三,应当加强对三北防护林的管理和监督,确保退化林分的修复工作的顺利开展。

要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对于退化林分的修复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同时,对于那些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单位要惩罚和惩戒,以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

最后,要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

要组织广泛的宣传活动,宣传三北防护林的重要性,向公众普及环保知识和生态保护的相关知识。

同时,还要加强对环保工程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确保退化林分的修复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要加强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的修复工作,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要坚持科学合理的植树造林、修复土壤肥力的方法,并结合人工和生物修复手段对土壤铁元素进行修复,加强对三北防护林的管理和监督,同时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从而保护三北防护林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榆林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初步成效与优化对策

榆林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初步成效与优化对策

榆林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初步成效与优化对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保护和建设森林城市已经成为全国各地重要的发展目标。

榆林市作为陕西省的一个重要城市,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大力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

在过去的几年里,榆林市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榆林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初步成效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对策,以期为榆林市今后的森林城市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榆林市主动进行森林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工作,通过大力植树造林等措施,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

据统计,目前榆林市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了30%以上,林地面积不断增加,城市绿化水平明显提升。

2. 生态环境改善明显随着森林覆盖率的提高,榆林市的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城市空气质量明显改善,PM2.5浓度大幅下降,水质和土壤得到了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整体质量得到了提升。

3. 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为榆林市的生态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各种生态旅游景区如黄土高原风景区、玫瑰谷国家森林公园等得到了有效开发和利用,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重要景点,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

4. 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生态环境改善直接影响到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森林城市建设不仅让居民享受到了更好的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娱乐和锻炼的场所,居民的生活方式得到了积极改善。

以上这些成效表明,榆林市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工作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亟待加以解决和完善。

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要进一步提升榆林市的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水平,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

要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严格控制不合理的砍伐现象,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监管和保护力度,确保每一片绿色的空间都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2. 加大城市绿化力度城市绿化是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榆林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初步成效与优化对策

榆林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初步成效与优化对策

榆林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初步成效与优化对策榆林市是陕西省的一个地级市,也是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重点城市之一。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榆林市的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本文将从建设成效以及优化对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榆林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在森林资源利用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榆林市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通过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高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充分利用了森林资源,建设了众多绿化带、公园和森林景区,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榆林市大力发展林木经济,培育了一大批林木企业,提高了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和利用效益。

在环境保护方面,榆林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也取得了初步成果。

榆林市积极推行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强化了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工作,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

榆林市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大气和水资源的保护,提升了城市环境质量。

榆林市还加强了环境监测和管理,建立了完善的环境治理体系,确保了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环境目标的实现。

榆林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榆林市在森林资源利用方面仍然存在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的现象。

一些地方过度依赖森林资源开发,导致森林资源的损失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榆林市需要加强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推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榆林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在环境治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尽管榆林市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环境保护政策执行不到位、监管不严格等,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存在。

榆林市需要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环境治理措施的有效实施。

榆林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还需要增强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

由于一些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较弱,存在一些环境污染问题,如乱扔垃圾、乱倒污水等。

榆林市需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履行环境责任的意识,使整个社会形成共同保护环境的氛围。

榆林市土地退化机理及经济损失动态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

榆林市土地退化机理及经济损失动态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

榆林市土地退化机理及经济损失动态评价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榆林市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其土地面积广阔,有着广阔的农田和草原资源。

但近年来,由于过度开发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榆林市的土地退化问题越来越严重。

土地退化不仅对当地经济、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等方面造成影响,而且对社会发展带来的经济损失也不容小觑。

因此,对榆林市土地退化机理及经济损失进行深入研究,对防止和治理土地退化,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研究成果也可以提供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的参考,为保障当地经济、生态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本论文主要研究榆林市土地退化的机理和经济损失情况,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榆林市土地退化的现状分析,包括土地类型、土地利用方式、土地退化类型、分布特征等方面。

(2)分析导致榆林市土地退化的因素,包括人为、自然等因素,对各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

(3)基于相关数据,对榆林市土地退化进行经济损失评估,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

(4)分析土地退化与当地经济、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关系,评估土地退化对当地发展带来的影响。

(5)提出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2. 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有关土地退化、经济损失评估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综述和分析;(2)实地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榆林市部分区域的土地退化现状进行实地调查;(3)统计分析法:根据相关数据,对榆林市土地退化的机理和经济损失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4)案例分析法:针对榆林市土地退化问题,收集相关案例,分析其中的案例经验和教训。

三、预期结果和创新性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榆林市土地退化的机理和经济损失情况,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本研究还可为其他类似地区的土地保护提供参考。

榆林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初步成效与优化对策

榆林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初步成效与优化对策

榆林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初步成效与优化对策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冶金基地,也是西北地区乃至我国的重要林业基地之一。

近年来,榆林市积极响应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号召,加大森林城市建设力度,取得了初步成效。

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优化对策。

本文将对榆林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初步成效和优化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初步成效1. 森林城市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榆林市积极响应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号召,将森林城市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抓手,加大了绿化和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

目前,榆林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0.5%,森林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打造绿色生态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森林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调节气候、净化空气、保护水源等重要功能。

榆林市大力推进森林城市建设,使得城市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空气质量逐渐提高,水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3. 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森林城市建设不仅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环境。

榆林市绿化覆盖面积的增加,使得城市变得更加美丽,居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人们可以在郊野公园、森林公园等场所享受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提升。

二、存在问题和挑战1. 森林生态保护亟待加强尽管榆林市在森林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森林生态保护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些地方存在乱占耕地、乱砍乱卖林木等现象,给森林生态保护带来了很大的隐患,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管。

2. 城市绿化水平需进一步提高榆林市的森林覆盖率虽然有所提高,但与一些发达城市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城市绿化水平的提高需要加大投入和管理力度,以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求。

3. 生态旅游开发有待深化榆林市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自然风光优美,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目前生态旅游开发仍有待深化,旅游设施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优化对策1. 加强森林生态保护榆林市应加大对森林生态保护的力度,加强对乱砍滥伐行为的打击力度,完善森林资源的管理制度,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度。

试析加强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的修复

试析加强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的修复

试析加强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的修复
为了加强三北防护林的修复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实施。

首先需要对退化林分的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估,以确定退化的程度和原因。

需要制定针对性的修复方案,包括栽植适宜的树种、加强管理和保护措施等。

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公众和相关部门对于防护林修复的重视和支持。

退化林分的现状:首先需要对三北防护林区域内的各类林地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确定各地的退化林分面积、程度和原因。

退化林分的原因可能包括过度砍伐、过度放牧、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

只有明确了退化的原因,才能制定出有效的修复方案。

制定修复方案:根据对退化林分现状的调查和评估,可以制定出针对性的修复方案。

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选择适宜的树种进行栽植,同时加强生态保护措施,比如加强对栽植树木的管理和保护,确保树木的成活率。

同时可以采取梯级治理、种植效益林、荒山造林、退耕还林等方法,以提高土地的植被覆盖率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加强管理和保护措施:针对退化的林分,需要加强管理和保护措施,确保树木的成活和生长。

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管理计划,定期对树木进行修剪和护理,保证树木的健康生长。

同时要加强对林地的保护,禁止滥砍滥伐和乱砍乱伐行为,保护林地的生态环境。

加强宣传教育:修复三北防护林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因此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公众对于防护林修复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可以通过媒体宣传、举办宣传活动等方式,向社会公众宣传防护林的重要性和修复工作的意义,激发社会各界的热情和参与度。

近10年来榆林市退耕还林(草)效益分析研究——以榆阳区为例

近10年来榆林市退耕还林(草)效益分析研究——以榆阳区为例

氟碳漆施工技术交底(二)引言概述:氟碳漆作为一种高级外墙涂料,具有耐候性好、耐化学性能强、光泽度高等特点,因而在建筑装饰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主要就氟碳漆施工技术进行详细交底,包括基材处理、底漆涂刷、中涂工艺、面漆施工、防火涂刷以及注意事项等五个大点。

正文:一、基材处理1.对外墙表面进行清洁,使用清洗剂和刮刷工具,确保表面干净。

2.修补表面的裂缝和破损处,使用填充剂进行修补。

3.处理吸水性较强的基材,可使用防潮防碱底漆进行预处理。

二、底漆涂刷1.选择适合基材的底漆,根据厚度要求和基材特性进行选择。

2.使用刷子或辊涂机对底漆进行均匀涂刷,确保底漆的厚度均匀一致。

3.底漆涂刷后,根据涂层要求进行干燥和砂光处理。

三、中涂工艺1.选择合适的中涂材料,根据氟碳漆的性能要求进行选择。

2.按照施工规范进行中涂施工,确保涂层均匀一致。

3.根据中涂材料的干燥时间,进行砂光和清洁处理。

四、面漆施工1.选择氟碳漆面漆进行施工,根据颜色和光泽度要求进行选择。

2.采用刷子、辊涂机或喷枪进行面漆施工,确保涂层均匀无气泡。

3.根据面漆的干燥时间进行砂光和清洁处理。

五、防火涂刷与注意事项1.针对特殊需要,可以进行防火涂刷,使用具有防火性能的涂料进行施工。

2.注意施工时的安全问题,佩戴适当的防护用品,避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3.根据氟碳漆涂料的使用说明进行施工,遵循规范要求,确保施工质量。

总结:氟碳漆施工技术交底的关键在于基材处理、底漆涂刷、中涂工艺、面漆施工和防火涂刷。

通过对每个环节的详细阐述,可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并最终获得高质量的氟碳漆涂层。

同时,施工人员也应当注意安全问题,并遵循涂料使用说明,以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性。

榆林市三北防护林的概况、存在问题及其今后发展对策

榆林市三北防护林的概况、存在问题及其今后发展对策

榆林市三北防护林的概况、存在问题及其今后发展对策摘要:根据调查结果探讨了榆林市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的现状、成就,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探索今后解决问题的具体途径,为今后榆林三北防护林工程造林质量的提高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字:榆林市;三北防护林;概况;存在问题;发展对策General Situation,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of Three-North Protection Forest Systemin Yulin cityAbstract:Investigat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achievementof Three-North Proteetion ForestSystem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 Yulin city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Summing upexperience, Finding problems, Exploreing the specific ways to solve the problem,Put forwardreasonable suggestionsto the improvement of Three-North Protcetion Forest System plantingquality in the future in Yulin city.Key words:Y ulin city;Tree-North Protection Forest System; General Situation;Existing Problems;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一、榆林市自然概况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接壤地带,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南接本省延安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了退 化 原 因 , 提 出 了改 造 措 施 , 以 期 为今 后 的 林 业 生 产 服 务 。
关键词 : 退化防护林 ; 改造 ; 榆 林 市
中图分类号 : F 3 2 6 .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4 — 9 9 4 4 ( 2 0 1 5 ) 1 0 — 0 1 5 9 — 0 3
发挥着防风 固沙、 防止水土流 失、 维 护 生 态平 衡 等 重 要 作 用 。 然 而 由 于 干 旱 少 雨 的 气候 特 点和 自然 灾 害等 因素 影 响 , 部 分 防 护 林 出现 不 同程 度 的 退 化 现 象 , 导 致 防护 功 能 下 降 、 病 虫 害加 重 、 林 木损失加 大 , 给 榆 林 国土 生 态安 全 造 成 一 定威 胁 , 影 响 林 业 生 态 建 设 成 果 的 巩 固提 升 。 从 榆 林 市 防 护 林 的 实 际 现 状 入 手 , 分 析
9 9 4 O 0 3 . 8 O h m2 , 占3 9 . 8 4 。生 态公 益 林 2 3 0 4 7 2 5 . 4 0
3 9 。 3 5 , 东经 1 0 7 。 2 8 ~1 1 1 。 , 辖 1区 1 1县 、 总 土 地 面
积4 3 5 7 8 k m , 总人 口 3 8 2 . 1 2 万, 其 中农 业 人 口 3 0 3 . 5 7
发生 , 尤 以 干旱 、 冰雹和霜冻危害严重 , 大 风 主要 危 及 北
部 风沙 区 。
1 . 4 土壤
轻 度 退化 3 4 . 5 1 万 h m 。 , 约 占退 化 防 护林 总 面 积 的
5 8 . 2 9 , 主要发 生在 灌木 林 地 中; 中度 退化 1 5 . 2 7万 h m , 占2 5 . 7 9 , 主要 发 生 在近 、 成 熟林 中; 重 度 退 化 9 . 4 2 万h m , 占1 5 . 9 2 , 主 要 发 生 在 过 熟林 中 。
1 . 3 气 候
0 . 1 。灌 木 林 地 2 . 2 8万 h m 。 , 占 防 护 林 总 面 积 的
7 3 . 9 4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退 化 防 护林 情 况
榆林 市退 化 防 护林 面积 5 9 . 2 0万 h m , 占防 护 林 面
积的 4 7 . 4 4 。 3 . 1 退 化 程 度
区地貌和东南部丘 陵沟壑区地貌 。
1 . 2 水 文
乔木 防护 林 3 2 . 5 2万 h m , 占 防 护 林 总 面 积 的 2 6 . O 6 ; 其中: 防风 固沙 林 9 . 9 9万 h m , 占3 O . 7 2 ; 水 土保 持 林 2 O . 4 5万 h m , 占6 2 . 8 8 ; 水源 涵养林 1 . 6 2 万 h m , 占4 . 9 8 ; 农 田防 护 林 0 . 4万 h m2 , 占1 . 2 3 ;
摘要 : 指 出 了榆 林 市 现 有 防 护 林 面积 1 6 3 . 5 8万 h m 2 , 占林 地 总 面积 的 6 5 . 6 , 已初 步 形 成 了“ 乔灌 草” 、 “ 带
片 网” 相 结合 的 防 护 林 体 系 , 是榆 林 市 生 态建 设 的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这对生 态环境脆弱 , 自然 灾 害 频 繁 的 榆 林
2 O 1 5 年1 0 月
绦 色科 技 J o u r n a l o f G r e e n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第 1 O期
榆林市退化 防护林 改造研究
訾少龙 , 高峰
( 1 . 陕 西省 林业调 查 规 划院 , 陕 西 西安 7 1 0 0 8 2 ; 2 . 陕西省神 木 县林 业局 , 陕西 神木 7 1 9 3 0 0 )
其 中 国家 特 别 规 定 灌 木 林 地 9 5 8 6 9 0 . 6 0 h m。 , 森 林 覆 盖
1 自然 条 件
榆林市位于陕西 省最 北部 , 地 理座标 : 北纬 3 6 。 5 7

率 3 O . O 7 。林 业 用 地 中 有 林 地 全 部 为 乔 木 林 , 面 积 3 5 5 4 4 4 . 1 0 h m , 占林 地 面 积 的 1 4 . 2 5 ; 灌 木林 地 面 积
榆 林 市属 暖 温 带 至 中温 带 半 干 旱 大 陆性 季风 气 候 , 四季 分 明 , 日差 较 大 , 无 霜期 1 5 0 d左 右 , 年 平 均 气 温
8 ℃, 年 平 均 降水 4 0 0 mm 左 右 。气 象 灾 害较 多 , 几 乎 每 年都有不 同程度的干早 、 霜冻、 暴雨 、 大风 、 冰 雹 等 灾 害
万人 。
h m , 占全 市 林 地 面 积 的 9 2 . 3 8 。在公 益 林 中 , 防 护林 面积 1 6 3 5 8 4 1 . 0 0 h m , 占公 益 林 总 面积 的 7 O . 9 8 。
2 . 2 防护 林 现 状
1 . 1 地 貌
分 为 三 大 类 即西 北 部 风 沙 草 滩 区 地 貌 、 中南 部 河 川
护路 林 0 . 0 4万 h m , 占0 . 1 2 %; 护岸林 0 . 0 3万 h m , 占
榆林市水 系有内流及外流两类 , 是 陕 西 省 唯一 具 有 内 流 水 系 及 内陆 湖 泊 的 地 区 。 内 流 水 系 约 占本 区 水 系 面积 的 1 O , 由于地处半干旱 和亚湿润 干旱 区 , 水 资 源 较为贫乏 , 且分 配在地域 和时 间分 布极不 均匀 , 形 成 北 多南少 、 东 多西 少 的特 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