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三高考题汇总

合集下载

化学选修3(-2016)高考真题题

化学选修3(-2016)高考真题题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练习题2010、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X,Y和Z分属于不同的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是W原子序数的5倍。

在由元素W、X、Y、Z组成的所有二组分化合物中,由元素W、Y形成的化合物M的熔点最高。

请回答下列问题:(1)W原子L层电子排布式为 W3空间构形是(2)X单质与水反应的主要化学方程式(3)化合物M的化学式其晶体结构与NaCl相同,而熔点高于NaCl。

M熔点较高的原因是。

将一定是的化合物ZX负载在M上可制得ZX/M催化剂,用于催化碳酸二甲酯与月桂酸醇酯交换合成碳酸二月桂酯。

在碳酸二甲酯分子中,碳原子采用的杂化方式有,O-C-O的键角约。

(4)X、Y、Z可形成立方晶体的化合物,其晶胞中X占有棱的中心,Y位于顶角,Z位于体心位置,则该晶体的组成为X:Y:Z= 。

(5)含有元素Z的盐的焰色反应为色,许多金属盐都可以发生焰色反应,其原因是。

2011.[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氮化硼(BN)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以天然硼砂为起始物,经过一系列反应可以得到BF3和BN,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B2O3制备BF3、BN的化学方程式依次是、;(2)基态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B和N相比,电负性较大的是_________,BN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3)在BF3分子中,F-B-F的键角是,B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BF3和过量NaF作用可生成NaBF4,BF4-的立体结构为;(4)在与石墨结构相似的六方氮化硼晶体中,层内B原子与N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为________,层间作用力为;(5)六方氢化硼在高温高压下,可以转化为立方氮化硼,其结构与金刚石相似,硬度与金刚石相当,晶胞边长为361.5pm,立方氮化硼晶胞中含有个氮原子、________个硼原子,立方氮化硼的密度是g·cm-3(只要求列算式,不必计算出数值,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 A)。

湖北高考化学选修三真题

湖北高考化学选修三真题

湖北高考化学选修三真题近年来,湖北高考化学选修三真题备受关注,备考的学生们也纷纷对此展开讨论。

本文将对最近一次湖北高考化学选修三真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高考。

一、选择题部分1. 化合物X的分子式为C6H10,它与K2Cr2O7在盐酸溶液中反应,生成黄色的沉淀。

化合物X最有可能是()A. 正戊烷B. 正戊烯C. 异戊烷D. 异戊烯【解析】首先,X是C6H10,根据化合物的分子式可知,X为不饱和化合物,因此排除了A和C。

在与K2Cr2O7反应后生成黄色沉淀的情况下,X应为烯烃,故选B。

2. 化学反应中,生成的产物与起始物质在物质性质上一致,但性质不同,这种反应称为()A. 氧化反应B. 燃烧反应C. 氧化还原反应D. 分解反应【解析】根据描述可知,生成的产物与起始物质在物质性质上一致,但性质不同,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选C。

3. 在标准状态下,硝酸氧化亚铁(Ⅱ)离子生成了磷酸铁(Ⅲ),请写出反应的离子平衡方程式。

【解析】反应中,硝酸氧化亚铁(Ⅱ)的化学式为Fe2+,磷酸铁(Ⅲ)的化学式为Fe3+,硝酸根离子为NO3-,所以平衡方程式为2Fe2+ + 2NO3- = 2Fe3+ + 2NO + O2。

二、主观题部分1. 简述电子亲和能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解答】电子亲和能是元素原子吸收一个电子形成负一价离子时放出的能量。

影响电子亲和能的因素有原子核电荷数、原子半径以及原子轨道等。

2. 请阐述氧气中O2两种共价键的键性质及其有何不同。

【解答】氧气中O2分子有一个σ键和一个π键。

σ键是头对头叠加的成键轨道所形成的单一共价键,而π键是平行叠加的成键轨道所形成的共价键。

两种键性质的不同在于σ键较强,而π键相对较弱,π键断裂的能量比σ键低。

通过解答以上题目,考生们应该对湖北高考化学选修三真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朝帮助大家备战高考取得优异成绩。

祝愿所有考生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加油!。

高中化学选修3全国卷历年高考题(含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3全国卷历年高考题(含答案))

2014-2016年高考全国卷理综化学选修3试题班级:姓名:1.(2014年高考理综全国卷I-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早期发现的一种天然准晶颗粒由三种Al、Cu、Fe元素组成。

回答下列问题:(1)准晶是一种无平移周期序,但有严格准周期位置序的独特晶体,可通过方法区分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

(2)基态铁原子有个未成对电子,三价铁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可用硫氰化钾奉验三价铁离子,形成配合物的颜色为(3)新制备的氢氧化铜可将乙醛氧化为乙酸,而自身还原成氧化亚铜,乙醛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一摩尔乙醛分子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

乙酸的沸点明显高于乙醛,其主要原因是:。

氧化亚铜为半导体材料,在其立方晶胞内部有四个氧原子,其余氧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则该晶胞中有个铜原子。

(4)铝单质为面心立方晶体,其晶胞参数a=0.405nm,晶胞中铝原子的配位数为。

列式表示铝单质的密度g·cm-3(不必计算出结果)2. (2014年高考理综全国卷Ⅱ-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周期表前四周期的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A的核外电子总数与其周期数相同,b的价电子层中的未成对电子有3个,c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d 与c同族;e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但次外层有18个电子。

回答下列问题:(1)b、c、d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填元素符号),e的价层电子轨道示意图为。

(2)a和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共价化合物中,分子呈三角锥形,该分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分子中既含有极性共价键、又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填化学式,写出两种)。

(3)这些元素形成的含氧酸中,分子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3的酸是;酸根呈三角锥结构的酸是。

(填化学式)(4)e和c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如图1,则e离子的电荷为。

(5)这5种元素形成的一种1:1型离子化合物中,阴离子呈四面体结构;阳离子吴轴向狭长的八面体结构(如图2所示)。

高考化学选修三简答题汇总

高考化学选修三简答题汇总

一、熔沸点问题(晶体结构、氢键)1、氯化铝的熔点为190℃,而氟化铝的熔点为1290℃,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为【答】AlCl3是分子晶体,而AlF3是离子晶体。

2、P4O10的沸点明显高于P4O6,原因是:【答】都是分子晶体,P4O10的分子间作用力高于P4O63、H2S熔点为-85.5℃,而与其具有类似结构的H2O的熔点为0℃,极易结冰成固体,二者物理性质出现此差异的原因是:【答】H2O分子之间极易形成氢键,而H2S分子之间只存在较弱的范德华力。

4、二氧化硅的熔点比CO2高的原因:【答】CO2是分子晶体,SiO2是原子晶体。

5、CuO的熔点比CuS的高,原因是:氧离子半径小于硫离子半径,所以CuO的离子键强,晶格能较大,熔点较高。

6、邻羟基苯甲醛的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沸点低,原因是:【答】邻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内氢键,而对羟基苯甲醛形成分子间氢键,分子间氢键使分子间作用力更大。

乙二胺分子(H2N—CH2—CH2—NH2)中氮原子杂化类型为SP3,乙二胺和三甲胺[N(CH3)3]均属于胺,但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得多,原因是:【答】乙二胺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三甲胺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

7、丙酸钠(CH3CH2COONa)和氨基乙酸钠均能水解,水解产物有丙酸(CH3CH2COOH)和氨基乙酸(H2NCH2COOH),H2NCH2COOH中N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杂化,C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SP2杂化。

常温下丙酸为液体,而氨基乙酸为固体,主要原因是:【答】羧基的存在使丙酸形成分子间氢键,而氨基乙酸分子中,羧基和氨基均能形成分子间氢键。

8、NH3常用作制冷剂,原因是:【答】NH3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沸点高,易液化,汽化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能够做制冷剂。

9、比较下列锗卤化物的熔点和沸点,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原因:GeCl4GeBr4GeI4熔点/℃−49.526146沸点/℃83.1186约400【答】GeCl4、GeBr4、GeI4的熔沸点依次上升。

高中化学选修三高考题练习 (1)

高中化学选修三高考题练习 (1)

1、【2016年全国Ⅰ卷】锗(Ge)是典型的半导体元素,在电子、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

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Ge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为:,有个未成对电子。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Ge与C是同族元素,C原子之间可以形成双键、叁键,但Ge原子之间难以形成双键或叁键。

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原因是:。

(3)比较下列锗卤化物的熔点和沸点,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原因:。

GeCl4GeBr4GeI4熔点/℃−49.5 26 146沸点/℃83.1 186 约400(4)光催化还原CO2制备CH4反应中,带状纳米Zn2GeO4是该反应的良好催化剂。

Zn、Ge、O电负性由大至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

(5)Ge单晶具有金刚石型结构,其中Ge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微粒之间存在的作用力是_____,其配位数为:。

(6)晶胞有两个基本要素:①原子坐标参数,表示晶胞内部各原子的相对位置,下图为Ge单晶的晶胞,其中原子坐标参数A为(0,0,0);B为(1/2,0,1/2);C为(1/2,1/2,0)。

则D原子的坐标参数为______。

②晶胞参数,描述晶胞的大小和形状,已知Ge单晶的晶胞参数a=565.76 pm,其密度为__________g·cm-32、【18江苏】NO x(主要指NO和NO2)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

有效去除大气中的NO x是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1)用水吸收NO x的相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2NO2(g)+H2O(l)HNO3(aq)+HNO2(aq)ΔH =−116.1 kJ·mol−13HNO2(aq)HNO3(aq)+2NO(g)+H2O(l)ΔH =75.9 kJ·mol−1反应3NO2(g)+H2O(l)2HNO3(aq)+NO(g)的ΔH=___________kJ·mol−1。

(2)用稀硝酸吸收NO x,得到HNO3和HNO2的混合溶液,电解该混合溶液可获得较浓的硝酸。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高考题汇总

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高考题汇总

知识梳理:要描述一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应从四个方面来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n能层有___个能级,每能层有__个轨道,(2007海南·25)A、B、C、D、E代表5种元素。

请填空:(1)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元素符号为;(2)B元素的负一价离子和C元素的正一价离子的电子层结构都与氩相同,B的元素符号为,C的元素符号为;(3)D元素的正三价离子的3d亚层为半充满,D的元素符号为,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4)E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E的元素符号为,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09年福建理综·30)[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3分)Q、R、X、Y、Z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已知:①Z的原子序数为29,其余的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②Y原子价电子(外围电子)排布m s n m p n③R原子核外L层电子数为奇数;④Q、X原子p轨道的电子数分别为2和4。

回答下列问题:(1)Z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

(2)在[Z(NH3)4]2+离子中,Z2+的空间轨道受NH3分子提供的形成配位键。

(3)Q与Y形成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分别为甲、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b.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c.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d.稳定性:甲<乙,沸点:甲>乙(4)Q、R、Y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作答)(5)Q的一种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为26,其中分子中的σ键与π键的键数之比为。

(6)五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与最小的两种非金属元素形成的晶体属于。

能层 1 2 3 4 5 6 7能层符号能级符号轨道数各能级、能层最多容纳电子数所含电子自旋方向1知识梳理:Abn型分子中孤电子对数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分子中键角大小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9年海南化学·19.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SO2、SO3都是极性分子B.在NH4+和[Cu(NH3)4]2+中都存在配位键C.元素电负性越大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D.原子晶体中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具有键能大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1.(2007海南·23)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BF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A.直线形;三角锥形B.V形;三角锥形C.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D.V形;平面三角形3.(08年海南化学·22)在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

完整word版化学选修三高考题

完整word版化学选修三高考题

完整word版化学选修三⾼考题元素在化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和Si【09⾼考⼭东】32.C 。

Si的基态原⼦核外电⼦排布式(1)写出元素的⾮⾦属活泼性由强⾄弱的顺序和O从电负性⾓度分析,C、Si 。

为,的晶体结构与晶体硅的相似,其中C原⼦的杂化⽅式为(2)SiC 。

微粒间存在的作⽤⼒是。

(填元素符号)则M为(3)氧化物MO的电⼦总数与SiC的相等,的⾼,MO是优良的耐⾼温材料,其晶体结构与NaCl晶体相似。

MO的熔点⽐CaO 。

其原因是化学式相似,但结构和性质有很)C、Si为同⼀主族的元素,CO和SiO(422??原⼦间不形成上述与O键,SiO中⼤不同。

CO中C与O原⼦间形成Si键和22?原⼦间、O、O原⼦间能形成,⽽Si健。

从原⼦半径⼤⼩的⾓度分析,为何C?。

不能形成上述键2+2 3 2622半径3)3p;O>C>Si(2) sp)答案:(11sMg Mg2s共价键;2p(3s2+p-p、O原⼦间距离较⼤,Ca(⼩,MgO晶格能⼤;4)Si的原⼦半径较⼤,Si⽐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较⼩,不能形成上述稳定的π键.海洋是资源的宝库,蕴藏着丰富的化学元素,如氯、09⾼考上海】23【溴、碘等。

(1)在光照条件下,氯⽓和氢⽓反应过程如下:HCl+Cl??Cl?C1+ClCl+HHCl+HH+C1……①③②222;反应③中被破坏的化学键属反应②中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式为键(填“极性”或“⾮极性”)。

于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氯元素及与其相邻元素的原⼦半径从⼤到⼩的顺(2)。

与氯元素同周期且⾦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元素符号表⽰序是族。

周期期表的第卤素单质及化合物在许多性质上都存在着递变规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3) 。

的是a.卤化银的颜⾊按AgCl、AgBr、AgI 的顺序依次加深的顺序依次减⼩I—H、Br—H、C1—H、F—H.卤化氢的键长按b的顺序依次减弱、HI c.卤化氢的还原性按HF、HCl、HBr BrCl I F、的顺序由难变易.卤素单质与氢⽓化合按、、d2222 (4)卤素单质的键能⼤⼩如右图。

高中化学选修3的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化学选修3的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化学选修3的练习题及讲解### 高中化学选修3练习题及讲解#### 练习题1:化学平衡题目: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g) + 2B(g) ⇌ 3C(g)达到平衡状态,此时A的浓度为0.5 mol/L,B的浓度为1.0 mol/L,C的浓度为1.5 mol/L。

若增加A的浓度至1.0 mol/L,平衡如何移动?并计算新的平衡浓度。

解答: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当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化学反应系统受到外部条件的改变时,系统会自动调整以抵消这种改变。

在本题中,增加A的浓度会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以减少A的浓度。

设平衡移动后A的浓度变化为x,则有:初始浓度:A = 0.5 mol/L,B = 1.0 mol/L,C = 1.5 mol/L变化浓度:A = +x,B = -2x,C = +3x平衡浓度:A = 0.5 + x,B = 1.0 - 2x,C = 1.5 + 3x由于平衡移动的程度较小,我们可以假设x相对于初始浓度来说很小,因此可以忽略x对B和C初始浓度的影响。

根据平衡常数Kc不变的原则,我们有:Kc = [C]^3 / ([A][B]^2) = (1.5 + 3x)^3 / ((0.5 + x)(1.0 -2x)^2)由于x很小,我们可以近似认为Kc不变,从而得出x的值。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新的平衡浓度。

#### 练习题2:电化学题目:在铜锌原电池中,铜作为正极,锌作为负极。

当电路中有1 mol 电子通过时,计算负极锌的质量损失。

解答:在铜锌原电池中,负极锌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铜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负极反应式为:Zn(s) → Zn^2+(aq) + 2e^-根据题目,电路中有1 mol电子通过,即有0.5 mol的锌参与反应(因为1 mol锌失去2 mol电子)。

锌的摩尔质量为65.38 g/mol,因此锌的质量损失为:质量损失= 0.5 mol × 65.38 g/mol = 32.69 g#### 练习题3:有机化学题目:写出下列反应的机理,并说明反应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XX年高考:29.(15分)
已知周期表中,元素Q、R、W、Y与元素X相邻。

Y的最高化合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

回答下列问题:
(1)W与Q可以形成一种高温结构陶瓷材料。

W的氯化物分子呈正四面体结构,W 的氧化物的晶体类型
是;
(2)Q的具有相同化合价且可以相互转变的氧化物是;(3)R和Y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R呈现最高化合价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是;
(4)这5个元素的氢化物分子中,①立体结构类型相同的氢化物的沸点从高到低排
列次序是(填化学式),其原因是

②电子总数相同的氢化物的化学式和立体结构分别是

(5)W和Q所形成的结构陶瓷材料的一种合成方法如下:W的氯化物与Q的氢化物加热反应,生成化合物W(QH2)4和HCL气体;W(QH2)4在高温下分解生成Q的氢化物和该陶瓷材料。

上述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是
29(1)原子晶体。

(2)NO2和N2O4(3)
As2S5。

(4)①NH3> AsH3 > PH3,因为前者中含有氢键,后两者构型相同,分子间作用力不同;②电子数相同的有SiH4、PH3和H2S结构分别为正四面体,三角锥和V形。

(5)SiCl4 + 4NH3 = Si(NH2)4 + 4HCl,3Si(NH2)4 = 8NH3 + Si3N4
20XX年高考:37.【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Y和Z分属不同的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是W原子序数的5倍.在由元素W、X、Y、Z组成的所有可能的二组分化合物中,由元素W与Y形成的化合物M的熔点最高.请回答下列问题:
(1)W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排布式为
________,W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
(2)X单质与水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化合物M的化学式为________,其晶体结构与NaCl相同,而熔点高于NaCl.M 熔点较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将一定量的化合物ZX负载在M上可制得ZX/M催化剂,用于催化碳酸二甲酯与月桂醇酯交换合成碳酸二月桂酯.在碳酸二甲酯分子中,碳原子采用的杂化方式有________,O—C—O的键角约为________;
(4)X、Y、Z可形成立方晶体结构的化合物,其晶胞中X占据所有棱的中心,Y位于顶角,Z处于体心位置,则该晶体的组成为X∶Y∶Z=________;
(5)含有元素Z的盐的焰色反应为________色.许多金属盐
都可以发生焰色反应,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s22p4V形
(2)2F2+2H2O===4HF+O2
(3)MgO晶格能大sp3和sp2120°
(4)3∶1∶1
(5)紫激发态的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
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以一定波长
(可见光区域)光的形式释放能量
20XX年高考:27.(15分)
下图中,A、B、C、D、E是单质,G、H、I、F是B、C、D、E分别和A形成的二元化合物。

已知:
①反应
能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曾应
用于铁轨的焊接;
②I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它和E可以发生反应:
,F中的E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回答问题:
(1)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Ⅰ的电子式为
________________,它的空间构型是
_________;
(3)1.6g G 溶于盐酸,得到的溶液与铜粉完全反应,计算至少所需铜粉的质量(写出离子方程式和计算过程);
(4)C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后溶液与过量化合物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在I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XX年高考::27.(15分)(注意:在试题
...
卷上作答无效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c、d和e中,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周期数的二倍;b和d的A2B型氢化物均为V形分子,c的+1价离子比e的-1价离子少8个电子。

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a为________;c为_______
(2)由这些元素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为__________________。

(3)由这些元素形成的三原子分子中,分子的空间结构属于直线形的是
_______,非直线形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2种)(4)这些元素的单质或由他们形成的
AB型化合物中,其晶体类型属于原子
晶体的是_______,离子晶体的是
_______,金属晶体的是_______,分
子晶体的是_______;(每空填一种)(5)元素a和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与c 和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发生的反应常
用于防毒面具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Na(2)CO (3)CO2 H2O H2S (4)金刚石NaCl Na S 或CO (5)2Na2O2+2CO2=2Na2CO3+O2
【解析】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a、b、c、d和e中,a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周期数的二倍;b和d的A2B型氢化物均为V形分子,c的+1价离子比e的-1价离子少8个电子。

可推出元素a为C; b为O; 元素c为钠,d为硫,e为氯。

由这些元素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为CO;由这些元素形成的三原子分子中,分子的空间结构属于直线形的是CO2 ,非直线形的是: H2O H2S。

这些元素的单质或由他们形成的AB 型化合物中,其晶体类型属于原子晶体的
是_金刚石,离子晶体的是NaCl ,金属晶体的是Na ,分子晶体的是S 或CO ;
(每空填一种)
元素a和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与c和b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发生的反应常用于防毒面具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考点】主要有分子的构型,元素的推断,晶体的类型和生活中防毒面具的知识的考察。

【点评】该题以“周期表中元素的推断”为载体,考查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及其对表中各元素性质和相应原子结构的周期性递变规律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考查了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关系以及运用元素周期律解决具体化学问题的能力。

(2013·课标Ⅱ)[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中,A和B的价电子层中未成对电子均只有1个,并且A-和B+的电子数相差为8;与B位于同一周期的C和D,它们价电子层
中的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4和2,且原子序数相差为2。

回答下列问题:
(1)D2+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

(2)四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________,电负性最大的是________。

(填元素符号)
(3)A、B和D三种元素组成的一个化合物的晶胞如图所示。

①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D 的配位数为________;
②列式计算该晶体的密度________g·cm-3。

(4)A-、B+和C3+三种离子组成的化合物B3CA6,其中化学键的类型有________;该化合物中存在一个复杂离子,该离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配位体是________。

•答案:(1)
•(2)K F
•(3)①K2NiF46②=3.4
•(4)离子键、配位键[FeF6]3-F-
37.[2014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构成了现代电子工业的基础。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Si原子中,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电子数为。

(2)硅主要以硅酸盐、等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地壳中。

(3)单质硅存在与金刚石结构类似的晶体,其中原子与原子之间以相结合,其晶胞中共有8个原子,其中在面心位置贡献个原子。

(4)单质硅可通过甲硅烷(SiH4)分解反应来制备。

工业上采用Mg2Si和NH4CI在液氨介质中反应制得SiH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碳和硅的有关化学键键能如下所示,简要分析和解释下列有关事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