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

合集下载

第十一单元用计算器计算

第十一单元用计算器计算

第⼗⼀单元⽤计算器计算第⼗⼀单元⽤计算器计算第⼀课时认识计算器及其计算⽅法教学内容:第100—101页1、让学⽣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计算器进⾏⼤树⽊的⼀两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2、让学⽣体验⽤计算器进⾏计算的⽅便与快捷,进⼀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们⽣活和⼯作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计算器进⾏⼤数⽬的⼀步和只有同⼀级的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课前让学⽣每⼈都准备好⼀个统⼀型号的计算器,对照说明书,简单了解计算器的各部分。

⼀、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1、指名说说⾃⼰对计算器的了解:有显⽰器(统⼀购买的计算器显⽰器上有两排,上⾯⼀排是输⼊的算式,下⾯⼀排是算出的结果)、键盘(要让学⽣识别主要的键盘:数字键、运算键,开机键、第⼆功能转换键等)。

2、试试开机和关机。

3、了解计算器的⽤途:说说你⼀般在什么地⽅可以看见⼈们⽤计算器?你⾃⼰去⼩店⾥买东西要带计算器吗?为什么?指出:⽤计算器计算⼀般都是算⼀些⽐较复杂的,很简单的计算我们可以直接⽤⼝算。

⼆、⽤计算器计算:1、计算38+27、30×18⽤计算器算完后,问⼀问:和⼝算的结果⼀样吗?你觉得⼝算和计算器算哪个更准确?指出:计算器虽然算得很准,但要注意千万别输错了数据。

所以检查的时候要看显⽰器上的输⼊算式是否正确。

2、试⼀试:⽤计算器计算下⾯各题。

765+469 589×76 41600÷1281438+2576 380×426 765+469-2963028-2965 625÷25 816÷68×27学⽣独⽴计算。

算完后,⽼师报算式,学⽣听之后再算⼀遍,检查学⽣的听⼒和按键的准确性和计是否正确。

说说你觉得⽤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三、完成想想做做:1、⽤计算器计算下⾯各题218+493 2800-1798 6848-579+3862191×35 3363÷57 126×7÷18学⽣算完后,指名交流⼀下得数。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用计算器计算》单元总复习 全能滚动测评卷A(苏教版含解析)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用计算器计算》单元总复习 全能滚动测评卷A(苏教版含解析)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全能滚动测评卷A第四章《用计算器计算》单元总复习(试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1. ( 2分 ) (2019四上·龙华期中)计算器上的()键是开机键。

A. ONB. CEC. OFFD. =【答案】 A【解析】【解答】计算器上的ON键是开机键。

故答案为:A。

【分析】“ON”键:打开计算器,“CE” : 清除输入键,“OFF”:关闭计算器。

2. ( 2分 ) (2019四上·通榆期中)用计算器计算的过程中,发现已经输入的数据不正确,可按()键清除。

A. B. C.【答案】 B【解析】【解答】OFF键是关机键;MC键是清除键;M+是在原有存储信息的基础上做加法运算。

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计算器功能键的作用解答。

3. ( 2分 ) (2019四下·东海期中)计算器的改错键是()。

A. OFFB. ACC. CE【答案】 C【解析】【解答】计算器的改错键是CE。

故答案为:C。

【分析】OFF是关机键;AC是清除键。

4. ( 2分 ) (2018四上·韶关期中)用计算器的过程中,若发现错误可以()。

A. 按CE键B. 按OFF键C. 按ON键D. 用橡皮擦【答案】A【解析】【解答】解:用计算器的过程中,若发现错误可以按CE键。

故答案为:A。

【分析】使用计算器的过程中,若发现错误要按清除键,也就是按CE键。

5. ( 2分 ) (2019四上·龙华)打卡计算器,先输入37,再输入“+”,接着输入3,然后再输入“×”,最后输入4,这样操作后得出的计算结果和下面( )式子。

A. 37+3×4B. (37+3)×4C. 37×3+4D. 37×4+3【答案】 A【解析】【解答】解:按照输入顺序列式是:37+3×4。

故答案为:A。

【分析】因为在输入3后没有输入等号,所以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11单元用计算器计算

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11单元用计算器计算
问:现在你能回答3000元够不够了吗?
5.用计算器算一算,看看红色方框中9个数的和与方框正中间的一个数有什么关系。(图略)
要让学生先猜一猜有什么关系,再算一算。发现:中间数也就是这9框内9个数的和是153,该怎样框?(先算出平均数,再框)
6.学生阅读“你知道吗?”,了解计算工具的演变
指名板演。交流。
其他几组也基本照这样的方法组织教学。
4.张叔叔在购物中心买了右边发票中所列的物品,请你用计算器算一算,张叔叔带了3000元钱,够不够?
观察该张发票,说说你觉得哪里需要填写完整?
分别把各个服务项目的总价填写清楚,并算出总价。
介绍发票常识:最后还要把总的价钱用大写字写一遍。指导学生写一写。
看了这几幅照片,你有什么感受?
人们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通常使用计算器。
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你还知道在什么时候会使用计算器?
2.揭示课题。
二、尝试使用.探索交流IE
1.认识计算器。
(1)小组合作学习。
讨论题目:向小组同学介绍一下你的计算器(如怎样开机、关机)
你们小组的计算器有哪些相同点和哪些不同点?
(2)全班交流,达成共识。
常用的计算器有很多种,它们一般都是由显示器和键盘两部分组成的。(通过几个小组的介绍,使学生明确计算器常用按键的作用)
2.尝试使用。
(1)学习例题.
谈话: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计算器,那么你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吗?
出示书上例题:
38+27 30×18
要求:先独立计算,再在纸上验算,看用计算器算得是否正确。
出示书本上的表格,(学生可以把90秒900秒改为全班认同的其他秒数),请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推算,并把推算结果填入表格。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 第11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 第11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人教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11课时用计算器计算|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按键功能,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仿、实践,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计算器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器各个按键的功能,熟练操作计算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对计算器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讲解计算器的基本按键功能(1)介绍计算器的各个按键,如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号键、清除键等。

(2)讲解各个按键的功能,让学生了解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3. 演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1)教师使用计算器进行演示,让学生观察并模仿。

(2)引导学生尝试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4. 学生练习(1)让学生自主练习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5. 小组合作(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交流计算器的使用心得。

(2)小组内共同完成一些计算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2)强调计算器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四、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用计算器完成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题目。

2. 家长监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掌握了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2. 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

3. 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六、板书设计略注:本教案根据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编写,适用于第1单元第11课时。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计算器的基本按键功能”部分。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单元试卷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单元试卷

第11单元达标测试(满分:100分)姓名:班级:成绩:一、1、2、3、4、5、345×27 142857×4 5880÷14 6708×427850240÷(459-299)9375÷25-375 19188÷(421-380)(3790+7895)÷57 (4574-2394)×24 375×(26×12)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与十万位相邻的是()位和()位。

2、10个一万是(),10个十万()。

3、一个数由5个千万、5个万和5个百组成,这个数写作()。

4、用“0,2,3,5,6,8”这六个数,组成的最小六位数是,最大六位数是。

5、小红在做一个数乘以36时,误将6看成9,将3看成5,结果得1239,正确的结果应该是()。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位数少的自然数比位数多的自然数小。

()2、从右边起,十万位在第五位。

()3、个位、十位、百倍……亿位都是计数单位。

()4、最大的五位数与最小的六位数相差1。

()5、2070000502读作二十亿七千万五百零二。

()四、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八十万零二十写作()A、800002B、800020C、80000402、19□50000000≈200亿,□里能填()A、5~9B、5C、93、用2个1和3个0可以组成个不同的五位数。

()A、5B、4C、34、40500000吨,改写成万吨作单位的数是()A、405万吨B、40500万吨C、4050万吨5、5个百万和5个十万组成的数是()A、5005000B、50050C、5500000五、写出下面各数(共4分)1、十六万九千。

2、一百零七万零三百。

3、一亿八千五十万四千零八十六。

4、二十五亿七千八百六十五万四千二百二十三。

六、把下列各数改写成“万”作单位的数(共6分)8930000 70500000 334000010030000 1780000 4620000七、用“万”作单位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共6分)6205001 万98240055 万40096243 万80777999 万56740033 万9842300 万八、把下列各数写成“亿”作单位的数(共4分)34500000000 亿720200000000 亿800000000000 亿300500000000 亿九、综合应用(每题8分,共40分)1、20只青蛙1小时可以吃500只蚊子。

苏教版四年级上学期《十一+用计算器计算》2019年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学期《十一+用计算器计算》2019年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24.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36784+25418=
772569﹣43276
7698×658=
8760÷24=
49832﹣58×6=
254×(253+648)=
五.解答题(共 16 小题) 25.用计算器计算并找出规律:
56×54= 63×67= 86×84= 42×48= 我发现:
我来写一下这样的式子
. (判断对错)
18.算筹、算盘、计算机都是计算工具.
.(判断对错)
19.在计算器上按出 30×78,再按“=”键屏幕上显示的是计算出的积.
.(判断
对错)
20.在所有的计算中,使用计算器计算都比较简便.
(判断对错)
四.计算题(共 4 小题)
21.用计算器计算.
981+982+983+…+987=
计算器计算》2019 年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 8 小题)
1.计算器上的清除键是( )
A.M+
B.=
2.在计算器上用来清除的键是( )
显示屏上的数的末位自动消失,现在先按蓝键输入 21,请你设计一个操作程序,要求:
(1)操作过程中只能按红键和黄键;
(2)按键次数不超过 6 次;
(3)最后输出的数是 3.
34.“六字数轮”是把 6 个不同的数字用右图的方式组合起来.6 个数字的和为“轮缘”(图
中为 24);“数轮”中的数字按顺时针方向组成的 6 个三位数为“轮辐”(图中为:124、
2986,再输入 2689.
A.ON/C
B.CE
C.OFF
二.填空题(共 8 小题)
9.在计算器上进行如下操作:,这时计算器上显示

第十一单元:用计算器计算 第3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第十一单元:用计算器计算 第3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第十一单元:用计算器计算第3课时练习十教学目标:1、通过计算器计算,进一步熟练用计算器计算的方法,体会这种方法的优点2、根据一些算式题组,发现规律,并自编题目,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

3、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变化,使学生意识到事物的发展规律。

教学准备:计算器教学过程:一、补充:用2、3、4、5分别组成两个两位数(不能重复,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要求用计算器分别算出积最小和最大是多少?指出:最这种题,先要确定十位上的数字最小:要考虑是二十多乘三十多,有两种情况。

24×35和25×34分别让学生用计算器乘一乘,比较一下,得出哪个积更小。

最大:要考虑是四十多乘五十多,也有两种情况。

42×53和43×52分别让学生用计算器乘出结果,比出最大的是哪一个。

二、完成书上练习:1、第一题(题略),师生一起用计算器计算,要提醒学生不能输入错误的数据。

算完后互相校对。

2、用计算器计算:94×86÷47(394+5477)÷578450÷25-2496396÷(520-438)提醒学生注意:用我们的科学计算器计算时,别忘了输入“()”算完后校对得数,如果有错,可对照,检查出输入错误的地方。

3、用计算器计算,并找一找各组题的规律(1)9×9-1=先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前三题,估计算到第四题的98×9-2=时候会有学生发现规律,指名说一说该规律;987×9-3=并用该规律,猜测后面一题的得数,并计算器验证。

9876×9-4=利用规律,你能继续写算式吗?直接写出这些算式的得数。

指名板演。

交流。

其他几组也基本照这样的方法组织教学。

4、张叔叔在购物中心买了右边发票中所列的物品,请你用计算器算一算,张叔叔带了3000元钱,够不够?观察该张发票,说说你觉得哪里需要填写完整?分别把各个服务项目的总价填写清楚,并算出总价。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4.用计算器计算 苏教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4.用计算器计算 苏教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4.用计算器计算一、单选题1.用计算器计算9083÷31×28=()A. 8204B. 1736C. 1844D. 72042.用计算器计算3000-25×40=()A. 1640B. 13002C. 2000D. 60213.小明在用计算器计算4000﹣2689时,把减数错输成2986,这时他要按()键清除2986,再输入2689.A. ON/CB. CEC. OFF4.式子9.9×3=29.7;99.9×3=299.7;999.9×3=2999.7。

那么9999.9×3=()A. B. C.二、判断题5.计算器上的ON/C是清除键。

6.计算器可以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7.明明绕250米的跑道跑了4圈,她跑了1千米。

8.现在人们普遍用计算器和算盘进行计算。

三、填空题9.在计算器上,按“2”后按“4”,显示屏上是________,接着按“×”后按“5”、“=”,显示屏上是________。

10.用计算器计算.8736+3849-274=________ 4507-3289+146=________11.用计算器计算7029+9954=________12.用计算器计算.126×7÷18=________ 5175÷69×24=________13.用计算器计算前四题,再直接填出最后一题的得数.0.6×0.6=________0.66×0.66=________0.666×0.666=________0.6666×0.6666=________0.66666×0.66666=________四、解答题14.用卡片1、3、5、7、9填写下面,并用计算器算出得数.× =× =× =× =15.五、应用题16.小明在用计算器计算某一道题时,把被除数的后两个数字按反了,结果除以3得33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计算器计算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第100~101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计算器,初步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学会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一些大数目的计算。

2.使学生经历借助计算器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感悟归纳和类比的思想方法,能运用计算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初步感受用计算器计算的便捷,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讲一讲,了解计算器谈话: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大数目的运算,这时就需要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揭示课题),同学们都带计算器了吗?每个人手中的计算器,形状、大小各不相同,但它们有什么相同地方吗?谈话:你会用计算器吗?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你的计算器,说说它该怎么用。

结合学生的介绍,相机说明显示器的作用,以及键盘的结构和使用方法,主要包括数字键、运算符号键,以及开机、关机、清除等功能键。

让学生自由练习开机、关机、清除等键的操作方法。

说明:计算器上还有一些按键,有些在进行简单计算时不需要用,有些功能比较复杂,这些键的使用方法我们以后还会学习。

5.他计算对吗?我们口头检验一下。

[说明:平时生活和学习中,大多数学生都接触或使用过计算器,对计算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课堂上不需要教师做更多介绍。

所以,在认识计算器环节,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先让学生把自己知道的讲出来,并且让学生之间互相补充,并辅以教师的适当引导。

这样安排,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更能激发他们主动探索和学习的欲望。

]二、学一学,使用计算器1.教学第100页例题。

谈话:你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吗?请大家试着用计算器算出这两道题的得数(出示例题),再用笔算或口算进行检验。

学生尝试后,指名到投影前展示计算时的按键过程及检验方法,并组织全班讲评。

谈话:如果是较大数目的计算,你行吗?请用计算算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出示题目:765+469= 589×76=41600÷128= 3028-2965=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反馈。

提问:你觉得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在用计算器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小结: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计算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处理复杂运算的重要工具。

用计算器计算,方便适用,以后我们在遇到一些大数目计算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好!我们再来做一组题,看谁算得又快又对。

出示题目:1438+2576= 20+30=380×426= 120÷6=765+469-296= 816÷68×27=反馈:每一道题是怎样计算?当学生中出现“20+30”和“120÷6”这两道直接口算得数时,提问:为什么不选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当学生中出现按“765→+→469→-→296→=”的按键顺序算出“765+469-296”时,在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按键方法进行比较后,指出:像这样可以按从左向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的两步计算的式题,在输入第一步运算后,可以不按“=”键显示第一步得数,而直接进入第二步计算。

在投影仪上演示比较简便的运算过程,使学生清楚的看到输入第一步计算后,按第二步计算的运算符号,计算器屏幕上就会显示第一步运算的得数。

要求学生用这样的按键方法再算一算“816÷68×27”,看得数是否正确。

小结:做完这一组题,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和体会?谈话:下面的两道题,你能很快算出结果吗?出示:1000-286+2715-1432108×75÷45×21学生练习后,指名到投影前演示每一道题的按键过程。

[说明:对学生而言,学习用计算器计算并不难。

因此,例题的教学以放为主,让学生在操作和交流中掌握基本的按键顺序,并着重引导他们体会用计算器计算的优点;在此基础上,出示一组含有简单口算以及含有同一级运算的两步计算式题,一方面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和比较,体会到尽管计算器是解决计算问题的好帮手,但并不是所有计算题都需要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要根据需要,合理选择不同的计算方式,另一方面通过实例帮助学生掌握一些操作计算器的技巧,以提高学习效率。

]三、玩一玩,活用计算器1.猜数游戏。

谈话: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请你从“1~9”这9个数字中选一个数字,别说出来,把这个数字在计算器上按9次,得到一个各位上数都相同的九位数,然后用这个数除以12345679。

只要你说出得数,老师就能很快猜出你选择的那个数字,你信吗?学生按要求进行输入和计算,报出得数,教师猜出数字。

重复3~4次后,启发:这么难的问题,老师是怎样猜出来的呢?要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可以怎样进行研究?出示下面的一组算式,要求学生用计算器算出结果,看看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规律。

111111111÷12345679=222222222÷12345679=333333333÷12345679=……999999999÷12345679=反馈:你发现了怎样的规律?2.神奇的“142857”。

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的左边一组题,让学生按要求进行计算,并在小组里讨论其中的规律。

反馈:通过计算和比较,你发现了怎样的规律?结合学生的回答,出示图,谈话:这三个乘积都是由“142857”这6个数字按顺序排列在一个转盘上,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用“142857”乘1时,积的首位应该是几?怎样根据这个转盘直接写出积?乘2、乘3呢?再问:为什么用“142857”乘3,积的首位是4?出示右边的三道算式,提问:请大家想一想“142857”分别与4、5、6相乘,积首位分别应该是多少?你能直接写出这三道算式的得数吗?自己先试一试,再用计算器检验。

反馈:你是怎样确定每一道的积的首位的?怎样直接写出每一题的得数的?提问:想一想,如果用“142857”乘7,还能利用这个转盘直接写出得数吗?谈话:那“142857×7”的积是多少呢?自己用计算器算一算。

谈话:“142857”真是一个神奇的数字,关于这一组有趣算式的记载,最早是在埃及的金字塔内发现的。

传说是因为一个礼拜有7天,“7”是一个特殊的数字,所以到乘“7”时,乘积就跳出了转盘上的一组数字。

3.有趣的“1”。

谈话:用计算器计算的确很方便,但用计算器计算有时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请大家用计算器试着算一算下面的一道题。

出示:111111111×111111111=提问:算出结果了吗?和你周围的同学比一比,看得到的结果是不是都相同?谈话:这是一道九位数乘九位的式题,它积是一个十七位数,而我们平时用的计算器的显示器一般不能显示这么多的数位,所以用一般的计算器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请大家在小组里讨论。

交流时,启发学生发现这道算式很特殊,乘数有相同个数的“1”,积可能也比较特殊,其中可能存在着一定的规律。

进而想到:写几道比较简单的、和它有相同特点的算式,看能不能发现其中的规律。

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谈话:在遇到比较复杂的问题时,我们往往要从简单的问题想起,请大家按要求完成屏幕上的题,并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发现了怎样的规律。

学生按要求计算、交流,并组织反馈。

指算式“111111111×111111111”,提问:现在你能直接写出这道题的得数吗?学生写出得数后,用电脑系统中附带的计算器进行检验,并确认上面发现的规律是正确的。

[说明:本环节设计了三个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数学规律的活动,一方面,引导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计算器对学习和研究数学的作用,感受数学的神奇和美妙,获得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获得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感悟类比、归纳的思想方法,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 四、想一想,巧用计算器出示题目: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天大约浪费16千克水。

照这样计算,这个水龙头一年(365天)大约浪费多少千克水?如果每个饮水桶可以装水20千克,这些水大约能装多少桶?如果一个家庭每天要用4桶水,这些水大约够多少个家庭用一天的?要求学生用计算器独立完成计算,并在全班交流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提问:解答了这道题,你有什么想法?[说明:联系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在计算、比较和交流中体会到一个不起眼的滴水龙头一年流失水量也是相当惊人的,进而获得对大数目的真实体验,发展数感,并形成节约用水的意识]五、全课总结(略)用计算器计算(2)教学内容:教材第102-103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2、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学习的数学的兴趣,感受使用计算器在人类生活与工作中的价值。

教学准备:每人一个计算器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用计算器来进行一些计算,你觉得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体会?(快捷与准确;根据具体的题目选择合适的解法;应用计算器可以找到一些规律后解决问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用计算器来计算。

(板书课题:用计算器计算)二、学习两步计算用计算器计算:1、出示例题:40000-165×182(1)学生尝试解答,教师巡视。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下面两种答案:7249940和9970(2)交流:估计一下,你认为哪个答案是正确的?并说说你的理由。

(3)总结方法:你是怎样用计算器算出9970的?方法一:使用这个计算器可以直接按照算式输入。

(适用于科学计算器)方法二:按照运算顺序,先输入先算的。

(适用于一般计算器)2、试一试,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1)学生尝试计算:438×15-1274 (70310-69615)÷139(2)交流并订正。

说说用计算器直接计算时注意什么问题?(注意输入括号)三、完成想想做做1、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1)来进行计算比赛:2940÷28+763 50000-126×3425120÷(449-289) 438×15+326193+287×156 945×(2233÷29)(2)交流:用计算器计算时,怎样才能算得又对又快?(要注意正确输入数字;学会ce或del等键进行修改)2、学校篮球队12名队员分成两队进行比赛,两队队员身高情况如下(单位:厘米)一队:162、154、140、149、156、139二队:136、157、151、158、150、160(1)分别求出两队队员的平均身高问:怎么求平均身高?学生用计算器算一算。

问:平均身高应该在一个什么样的范围里?检查一下,对吗?注意用计算器计算的时候,要么直接输入(),要么要算出和之后再输入除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