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讲义
《师说》对照翻译上课讲义

闻道也固先乎吾, 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
吾从而师之;生乎 从他,拜他为师;在我之后出
吾后,其闻道也亦 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
先乎吾,吾从而师 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把他
之。
当作老师,
吾师道也,夫 庸知其年之先 后生于吾乎? 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道 之所存,师之 所存也。
我学习的是道理,哪 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大 还是比我小呢?因此, 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 位低下,不论年长年 少,道理存在的地方, 就是老师存在的地 方。
他。
嗟(jiē)乎!师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
道之不传也久矣! 没有流传已经很久了,想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
古之圣人,其出人 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
也远矣,犹且从师 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
而问焉;今之众人, 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
而耻学于师。是故 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
圣益圣,愚益愚。 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
圣人之所以为圣, 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愚人之所以为愚,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
其皆出于此乎!
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
都是这个原因引起的吧!
爱其子,择师而 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
教之;于其身也, 师教育孩子;他们自己呢,却
则耻师焉,惑矣。 以从师学习为耻,这真是糊涂
呜呼!师道之 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 之人,君子不 齿,今其智乃 反不能及,其 可怪也欤!
“啊!从师学习的风尚不 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 道了。医生、乐师及各 种工匠,士大夫之类的 人是不屑与他们为伍的, 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竟 然反而不如他们。难道 值得奇怪吗?
翻译讲义

英汉翻译技巧:减词(Omission)E-C.1. A soldier must obey orders.军人必须服从命令。
(省冠词)(王令坤<英汉翻译技巧>上海交大出版社)2. When the pressure gets low, the boiling point becomes low.气压低,沸点就低。
(省动词)(许建平<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清华大学出版社) 3. It was an early September day, cool and bright and just right for running, and I was in the first few miles of a 10.5-mile race over a course through steep exhausting hills.那是九月初的一天,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正是赛跑的好时光。
我正参加一场10.5英里的比赛,刚跑了几英里。
比赛路线要穿越一些陡峭、使人精疲力竭的山坡。
(省连词)(王令坤<英汉翻译技巧>上海交大出版社)4. It is conflict and not unquestioning agreement that keeps freedom alive.使自由保持活力的是冲突而不是绝对的一致。
(省强调句中的it)(王令坤<英汉翻译技巧>上海交大出版社)5. One must make painstaking efforts before one could succeed in mastering a foreign language.要掌握一门外语,非下苦功夫不可。
(省代词)(靳梅琳<英汉翻译概要>南开大学出版社)6. Never trouble yourself with trouble till trouble troubles you.不要自寻麻烦。
(省名词)(许建平<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清华大学出版社) 7.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
中口翻译讲义

中口翻译讲义第1章语义翻译一、理解中的选义在翻译过程中首先碰到的问题是选义。
英语中一词多义、汉语中一词多义,这是常见的语言现象。
经过仔细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越是常见的字和词语,越是拥有繁多的释义和搭配。
同样一个简单的字或词语,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就可能含有不同的意义。
这就需要我们依靠具体的上下文来判断某一个字或词语的意义。
在英语词汇中,“run”这一词语义最为丰富,释义最为繁多。
下面我们就以“run”一词为例,来看看不同搭配的不同词义和虚实意义。
1.Run across2.Run away3.Run back over4.Run counter to5.Run down6.Run in7.Run into8.Run off9.Run out10.Run through11.Run up12.Run a race13.Run for presidency14.Run to sb’s aid15.Run aground16.Run wild17.Run to extremes18.Run the streets19.Run a hare20.Run a car21.Run a factory22.Run messages23.Run oil24.Run to25.Run the risk of26.Run one’s eyes down a list27.Run a fever28.Run one’s head into a wall29.The idea runs in his mind30.The street runs north31.The news runs rapidly in the town32.The machine runs well33.The river runs east.如果把字和词组比做砖头,字和词语赖以生存的上下文就是框架结构。
如果没有上下文这个框架结构,词和词语这些砖头就无法建立起高楼大厦。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讲义及作业

Homework:将下列句子或段落译成汉语,注意斜体部分单词或短语。
1.The dollar fell to new lows on Friday on rumours that China might shift some ofits currency reserves away from the greenback, highlighting the dollarrelated jitters in financial markets.2.The fragility in currency and bond markets has centered on fears that Asian centralbanks might dump US assets to avoid large losses as the dollar’s value falls. The markets’nerves were highlighted by Friday’s investor reaction to a report, later retracted, that China’s central bank was offloading US Treasury bonds.3.On the other hand, if a child is made to believe that he couldn’t survive withouthis dad or mon bailing him out or somehow protecting him, it has the opposite result. Carducci says it sends a clear message to kids that they are incapable of success or decision-making without their parents. Furthermore, many professionals contend overparented kids are at a higher risk for anxiety disorders and depression. They also tend to have trouble charting their course later in life.4.“There is evidence all around us that people are pushing back their bed times,”said Vicky Santos, exective director of AC Nielsen’s Singapore office, citing distractions ranging from late night entertainment to all-night shopping and the Internet.5.Portugal boasts more night owls than any other country with three-quarters ofthose polled still up after midnight, the poll, conducted over the Internet in October, showed. In contrast, Australians nodded off the earliest and got the longest hours of beauty sleep.6.Growing up in North Carolina, Charles Smith was the all-American guy. Beingbuilt, good-looking, and a good athlete, eh caught the eye of many women in town.本周讲义:Unit 6 语义阐释Semantic ExplicationEg5 Chicago is alos a mecca of jazz and blues, major league sports, theaters and museums, and places to snack or dine in style.Eg6 The night seemed endless and the road interminable, and the sounds and murmurs of the countryside filled me with apprehension, though I pretended to myself I did not care.Eg7 Suddenly there was a tramping in the hall and into the gallery came Lord Robartes, his boots splashed with mud, the rain running from his coat. His staff officers stood beside him, and one and all wore faces grim and purposeful.Eg8 The new brand notebooks offers brain, beauty and brawn in one slick package. Eg9 No maid could have more tender or more intunitiv e a lover.Eg10 “My father,”he said briefly, “had certain—how shall I put it?—shipping transactions, which necessitated privacy. The tunnel was therefore useful in many ways.”Eg11 When the two rooms were in order, and the servants had helped Matty to repair the door, thus giving me my privacy form Joan, I sent them from me to give assistance to Joan in making place for Gartred in the southern front.Eg12 He was almost sinfully handome.Eg13 She saw a devastatingly handsome man who greatly disturbed her.Eg14 Opening his hands, he added, “You’re the last person I ever want to lie to, Kulani.”WOUld she believe him? He was the tears glittering dangerously in her black eyes, saw the incredible pain in her gaze.。
《英汉互译》教案与讲义

《英汉互译》教案与讲义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英汉互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2. 提高学生对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增强英汉互译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英汉互译的基本原则1.1 忠实于原文1.2 保持原文的风格和语气1.3 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2. 英汉互译的技巧2.1 词汇翻译2.2 语法翻译2.3 结构翻译2.4 文化背景翻译3. 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3.1 词汇差异3.2 语法差异3.3 表达习惯差异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英汉互译实例,引发学生对英汉互译的兴趣。
2. 讲解:讲解英汉互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3. 对比分析: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并讲解如何在翻译过程中进行调整。
4. 练习:布置适量的英汉互译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英汉互译的基本原则、技巧和语言差异。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英汉互译的方法。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英汉互译的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和提问回答。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英汉互译练习质量和数量。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他们对英汉互译的认识和困惑。
六、教学资源1. 教材:《英汉互译教程》2. 辅助材料:英汉互译案例集、多媒体课件3. 网络资源:相关英汉互译的在线资料和论坛七、教学环境1. 教室:宽敞、安静,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2. 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教学设备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英汉互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2. 第二课时:分析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3. 第三课时:讲解英汉互译的实践操作4. 第四课时:布置练习题,进行课堂练习九、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布置的英汉互译练习题3. 收集英汉互译相关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十、教学反思2. 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整理,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教学策略3. 不断更新教学资源,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难点解析: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提升。
翻译讲义(12)

作业讲评:Many signs point to a growing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among the American people. I trust this is so. It is useful to remember that history is to the nation as memory is to the individual. As persons deprived of memory become disoriented and lost, not knowing where they have been and where they are going, so a nation denied a conception of the past will be disabled in dealing with its present and its future. “The longer you look back,” said Winston Churchill, “the farther you can look forward.”许多迹象显示,美国人正越来越有历史感。
我希望确实如此。
历史之于国家恰如记忆之于个人,记住这点是有益的。
一个失去了记忆的人会迷失方向,不知道曾到过那里,也不知道应该走向哪里。
同理,一个被剥夺了历史感的国家也将不能面对现在和未来。
“向后回顾得越远,向前展望得也越远。
”丘吉尔曾这么说过。
Study of the target textFind the word or expression according to each of the following definitions:1. a sudden rapid movement orreaction of a mass of people in response to a particular circumstance orstimulus;a ~ of bargain huntersTwo shoppers were injured in the ~ as shop doors opened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sale.2.to spread across or move away over a large area, or to make something do thisWhen the rain came down the crowds started to ~.Police ~ed the crowd that had gathered.3.to step awkwardly while walking or running and fall or begin to fallRunning along the beach, she ~ed on a log and fell on the sand.In the final straight Meyers ~ed, and although he didn't fall it was enough to lose him first place4.to change something from its usual, original, natural or intended meaning, condition or shapeMy original statement has been completely ~ed by the media.5. to become damaged by bending or twisting, usually as a result of the presence of water or heat, or (ofwater or heat) to cause this to happenLeft in the garage where it was damp, the wooden frame had ~ed.If I put the shelves near the radiator(暖气片), the heat might ~ them.6. a person injured or killed in a serious accident or warThe train was derailed but there were no ~es, police said.The rebels suffered heavy ~es.7. a person who take part in dancing, drinking, singing, etc. at a party or in public, especially in a noisywayComparis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continued)abstract (抽象) vs. concrete(具体)1.He waited for her arrival with a frenzied agitation.在等她的过程中他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
英汉翻译讲义-第五章PPT课件

03
翻译技巧
选词技巧
确定词义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确定每个 英文单词的准确含义,特别是
那些具有多重含义的单词。
选择合适的词汇
根据上下文和语境选择最合适 的词汇进行翻译,确保译文准 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注意词义的褒贬色彩
在翻译时需要注意英文单词的 褒贬色彩,确保译文的情感色 彩与原文一致。
考虑文化因素
在选词时需要考虑文化因素, 选择符合目标语言文化的词汇 ,避免产生文化冲突或误解。
翻译的过程
理解阶段
在翻译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原文 进行深入理解,包括语义、语境、
文化背景等方面的理解。
表达阶段
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译者需要运 用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将原文的意 义、情感和风格传达出来。
校对阶段
完成初步翻译后,译者需要进行校 对工作,检查译文中的错别字、语 法错误、表达不流畅等问题,并进 行修正。
英汉翻译讲义-第五章
目 录
• 第五章导言 • 翻译理论 • 翻译技巧 • 实践与案例分析 • 总结与思考
01
第五章导言
章节概述
01
介绍英汉翻译的基本原 则和技巧,包括直译、 意译、音译等。
02
探讨英汉两种语言在词 汇、语法、句法等方面 的差异。
03
分析英汉翻译中的常见 问题,如词义选择、句 子结构调整等。
下章预告
• 第六章:翻译中的修辞手法与风格处理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翻译可以分为 多种类型,如文学翻译、科技翻译、 商务翻译等。
翻译的标准
01
02
03
忠实于原文
译文应忠实于原文,准确 传达原文的意义、情感和 风格,不得随意改动或曲 解。
高级英语第二册课文翻译上课讲义

高级英语第二册课文翻译Unit1 Pub Talk and the King's English酒吧闲聊与标准英语亨利?费尔利人类的一切活动中,只有闲谈最宜于增进友谊,而且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活动。
动物之间的信息交流,不论其方式何等复杂,也是称不上交谈的。
闲谈的引人人胜之处就在于它没有一个事先定好的话题。
它时而迂回流淌,时而奔腾起伏,时而火花四射,时而热情洋溢,话题最终会扯到什么地方去谁也拿不准。
要是有人觉得“有些话要说”,那定会大煞风景,使闲聊无趣。
闲聊不是为了进行争论。
闲聊中常常会有争论,不过其目的并不是为了说服对方。
闲聊之中是不存在什么输赢胜负的。
事实上,真正善于闲聊的人往往是随时准备让步的。
也许他们偶然间会觉得该把自己最得意的奇闻轶事选出一件插进来讲一讲,但一转眼大家已谈到别处去了,插话的机会随之而失,他们也就听之任之。
或许是由于我从小混迹于英国小酒馆的缘故吧,我觉得酒瞎里的闲聊别有韵味。
酒馆里的朋友对别人的生活毫无了解,他们只是临时凑到一起来的,彼此并无深交。
他们之中也许有人面临婚因破裂,或恋爱失败,或碰到别的什么不顺心的事儿,但别人根本不管这些。
他们就像大仲马笔下的三个火枪手一样,虽然日夕相处,却从不过问彼此的私事,也不去揣摸别人内心的秘密。
有一天晚上的情形正是这样。
人们正漫无边际地东扯西拉,从最普通的凡人俗事谈到有关木星的科学趣闻。
谈了半天也没有一个中心话题,事实上也不需要有一个中心话题。
可突然间大伙儿的话题都集中到了一处,中心话题奇迹般地出现了。
我记不起她那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来的——她显然不是预先想好把那句话带到酒馆里来说的,那也不是什么非说不可的要紧话——我只知道她那句话是随着大伙儿的话题十分自然地脱口而出的。
“几天前,我听到一个人说‘标准英语’这个词语是带贬义的批评用语,指的是人们应该尽量避免使用的英语。
”此语一出,谈话立即热烈起来。
有人赞成,也有人怒斥,还有人则不以为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堂导入 (以温故提问的方式导入) 1、 提问: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是什么? 第一: 忠于原文,力求做到_____、 _____、 _____ 。(信 达 雅) 第二: 字字落实,以_____为主,以_____为辅 (直译 意译) (①让学生用自己语言表述文言文翻译“信、达、雅”三字原则的理解 ②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愿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2、提问: 文言文翻译的“六字决”? ①对:一般指把原名中的文言单音词对译为现代汉语的双音或多音词。 ②换: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 ③留: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物名都保留不译;与现代汉语表达一致的词语可保留。 ④删:一些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如表敬副词、发语词、部分结构助词等,同义复用的实词或虚词中的一个和偏义复词中陪衬的词应删去。 ⑤补:省略的部分;词语活用相应的部分;代词所指的内容;使上下文衔接连贯的内容等。 ⑥调:把文言文中倒装的句子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 前四种方法是用于解词,后二种方法是用于调整文言文特殊句式造成的语序不合现代规范现象。
二. 文言句子翻译题的解题步骤: (一)总体分五步: 第一步: 通读语句、整体理解
第二步: 找得分点、发现“生词” 第三步: 理清句式、调整语序 第四步 草拟底稿、连词成句 第五步: 调整至答卷 (二)分步解析: 第一步: 通读语句、整体理解 这一步其实是很重要的,告诉学生,翻译的第一步要从整体理解句意入手,不要一拿到题目就一个字一个字的去抠,会出现前后不照应、句意不通顺等毛病,而且也这样容易走入死胡同。初次读句,只要理解句子的大意就行,这为下面推断词义打下基础。 第二步: 找得分点、发现“生词” 这一步是关键,因为挑出来让学生翻译的句子,一定有几个得分点,突破这些点是解题成功的关键。另外,每一位学生由于情况不同,在这些句子中总有几个字是他们一时难以断定词义甚至根本不知词义的“生词”。在这一步中,要让学生用笔把这些字圈出来,然后逐个解决。具体解释词语时,可以给学生提供下面的方法:
第三步:理清句式、调整语序 有很多情况下,因为没有看出句子中所隐藏的特殊句式,导致很多学生翻出来的句子很乱,不合现代文的句子规范。所以,翻译句子一定要把语序理顺。告诉学生,要掌握以下几种文言文特殊句式: ①主谓倒臵句②宾语前臵句③状语后臵句④定语后臵句⑤省略句⑥被动句 第四步:草拟底稿、连词成句 这一步可以在草稿纸(考试时可以在试卷上)上先大致草拟一下答案,结合上面几步连词成句。 第五步: 调整至答卷 这最后一步即把第四步的草稿再作调整,然后誊写到答卷上,这样既可以保证答案的思路清晰,又可以保持卷面清洁。 总结规律:①做翻译题的时候,应该有踩点得分的意识,要洞悉命题者
关键想考查你哪些地方。要抓住翻译的两个关键点:一是关键词,二是特殊句。
1、通过字形推知字义。(如:缧绁) 2、通过组词来解释词义。即以文言本字为核心,多组几个相关的词。借助字音、字形判断;借助成语(词语)判断词义,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3、通过上下文的联系来推知词义。(如:公择恶而取美,岂不欲除残而佑仁? 其中“择”字的解释可以结合句意,参照下文的“除”字来翻。) ②借助字音、字形判断;借助成语(词语)判断;借助课内文言知识积累;借助上下语境推断;借助语法结构推断……
三.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 (一)“留”字诀 ☆指定学生翻译下面一个句子: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游褒禅山记》 参考译文:至和元年七月某一日,临川王安石记 师生归纳该句翻译特点:保留法——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 课堂练习: ①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②德佑二年二月十九日,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军马。 (二)“换”字诀 ☆指定学生翻译下面一个句子: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参考译文:先帝不因我地位低、见识浅,委屈了自己降低了身份(前来拜访我)。 师生讨论归纳该句翻译特点:替换法——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古汉语中还有一些词类的活用现象,也应该用现代汉语的相应的词语加以置换。 课堂练习: ①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译:(我)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 ②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中山狼传》(使动) 译: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复生,使白骨长肉啊! (三)“删”字诀 ☆指定学生翻译下面的一个句子: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文: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很久了。 师生讨论归纳该句翻译的特点:删减法——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减。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课堂练习: ①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②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③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四)“补”字诀 ☆指定学生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译文:变更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呢? ②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庄暴见孟子》 译文:(孟子)问:“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呢?”(齐宣王)回答说:“不如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 师生讨论归纳该句翻译特点:增补法——原句中有省略或古今用词不同的地方,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得通顺。 单音实词对译成双音实词,如①句;省略句中应补充的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等,如②句; 课堂练习: ①《书》曰:“谦受益,满招损。” ②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③然( )是说也,余犹疑之。 ④子曰:“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 )行矣。 ⑤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 )触草木,( )尽死。 ⑥荆州之民附操者,逼( )兵势耳。 (五)“调”字诀 ☆指定学生翻译下面句子: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译文: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黄土,向下喝到黄泉,(是由于):用心专一的缘故。 师生讨论归纳该句翻译特点:调序法——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有所不同,译文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短语后置等。 课堂练习: ① 古之人不余欺也。(宾语前臵) ② 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宾语前臵) ③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宾语后臵) ④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省略句) 译: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⑤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主谓倒装) 译:公子能急人之困的美德,表现在哪里呢? ⑥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译:历史悠久的千古江山,再也找不到英雄孙仲谋的地方了。 四、布置作业
(见附卷) 五、教师归纳总结:
《文言文句子翻译歌》 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字字落实。 切勿漏译,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 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完整。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附卷: 课外综合练习
1、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05年福建高考试题) 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焉。”他日,董祁愬于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叔向过之,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注】①系援:(作为)绳梯攀援(上去)。这里指通过婚姻关系往上爬。②董祁:范献子妹妹,嫁给董叔后,改称董祁。③纺:系 ① 范氏富,盍已乎!(2分) 译: ② 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3分) 译: ③ 欲而得之,又何请焉?(3分) 译:
2、齐人伐燕,胜之。宣王问曰:“或谓寡人勿取,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它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2005年广州市一模) ①
②
③
3、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2002年北京高考试题)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①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 译:
②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译:
4、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画线的句子。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给一座城)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① 曾子衣敝衣以耕。 译: ② 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