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粘膜下矫正术76例报告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鼻内镜下施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可明显减轻对鼻中隔的损伤,防止鼻中隔穿孔,最大限度保留其生理功能,并为同期实施内镜下鼻窦手术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我科自2005年9月~2010年12月共施行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24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48例患者中,男149例,女99例;年龄18-56岁;同期施行鼻内镜下鼻窦手术67例。
全部施行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1.2手术方法切口:一般多作鼻中隔左侧皮肤黏膜交界处弧形切口。
后部偏曲可于偏曲前方作L形切口,切口最好位于筛骨垂直板前方。
高位偏曲,单纯嵴突可于偏曲前方作略向后下倾斜的前后弧形切口。
向右侧较局限的偏曲可作偏曲部前方的右侧切口。
如同时施行鼻窦手术,切口尽量避开窦口鼻道复合体相对的同侧鼻中隔黏膜。
鼻中隔软骨的处理:充分剥离切口侧黏-软骨膜,对侧不予剥离。
“(”、“)”、“S”、“Z”形偏曲可作条形切除,使保留软骨呈“田”形[1]。
单纯嵴或棘突可作偏曲软骨切除,切除时用钩突镰状刀切开软骨全层2/3,再用鼻中隔黏膜刀切开全层。
高位偏曲可作一个或多个扇形切除,重点矫正窦口鼻道复合体相对处的偏曲,下方保留柱状软骨条。
矫正偏曲的骨性部分:先用鼻中隔剥离器离断软骨与骨质交界处,剥离偏曲对侧黏-骨膜,以确保一侧黏-骨膜完整,再剥离偏曲侧。
用中鼻甲剪自偏曲上、下缘剪断骨质,再用直筛窦咬切钳扭转,咬除偏曲骨质。
尖锐棘突可先剥离基底部,折或剪断、咬除基底部,最后剥离尖端。
筛骨垂直板、梨骨、腭骨鼻嵴交界处常偏曲明显,彼此错位连接,黏-骨膜较薄且粘连紧密,剥离时更应细致。
上颌骨鼻嵴自后向前剥离较为容易,充分剥离到鼻底后用中鼻甲剪自偏曲下方剪断后取出。
如上颌骨鼻嵴偏曲部过宽,可用中鼻甲剪剪除两侧突出部分,再剪除中央骨质;或用筛骨咬骨钳咬除。
尽量少用燕尾凿凿除,以减轻患者的恐惧感和术后头痛,还可避免损伤鼻底腭大动脉出血。
如果书中切除大块鼻中隔软骨或筛骨垂直板,可用直血管钳将其自凹面向凸面反折,多能使之变直而不完全折断,边缘修整齐后回置入黏膜瓣内。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治疗体会

现 为偏 曲侧鼻 腔 同侧 反 射性 头痛 ,嗅觉 障 碍 ,偏 曲侧鼻 出血 .按 部位 分类 ,C型偏 曲 3 9例 ,s型 偏曲 4 例 ,鼻嵴或棘突 4 例 ,高位偏曲伴低位 6 4 嵴突 3 1例 . 按其 症 状 分 类 以鼻 阻 塞 为 主 8 5例 , 头痛为主 3 6例 ,外 伤 1 2例 ,反 复 性 鼻 出 血 2 7 例 ,其 中合 并鼻窦 炎 、鼻 息 肉 2 例.所 有病 例均 l 经过详细的鼻 内窥镜检查 ,鼻窦 C T检查 ,术前 控制基 础疾 病 ,排 除手术 禁忌 症 . 手术设 备 采用 s r鼻 内镜 及 配套 冷光 源 ,摄 像 系统 ,吸引设 备 tz o
e d s o i u g r i t r f re te t n t o wi ce r v s lz to n o c pc s re y s he p ee r d r ame t meh d t l a iuaia in, mii l n a ie e s, fwe h n ma i v sv n s e r c mp iains sf t n f c rd f cin o a a e t m. o l to , a eya d ef tf e e to fn s l p u c e o l s
W ANG J n—pn i — ig a
(eto t hnlrno g ,O hhlooyH silfXi ti nti ee 04 0 ,C ia D p.fOo io ygl y p tam l opt n a,Xi a H bi 50 1 hn) r a o g ao g g
鼻内窥镜治疗鼻中隔偏曲65例临床分析

变得水肿 、 , 增厚 因无真菌侵袭 , 故手术中应尽可能保留。
真菌性鼻窦炎行鼻 内窥镜手术后 , 使用抗真菌药物 冲洗窦腔 , 要
( 张红艳, 3 1 杨新 民. 腔鼻窦真菌感 染 4 例 报道l . 耳鼻咽喉颅 底外科杂 鼻 6 J巾 】
志 。0 0 20 .
比单纯行 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效果会更好 、 更持久。本组 3 例术后患 8
因此鼻 内窥镜手术是最佳选择 。 根据 患者情况可采用 中道开窗或 中下鼻 道联合开窗 , 过仔细 经 耐 心的处理 , 窦腔 内的真菌块均能清除干净。鼻窦 内的坏死组织 , 一 般 表现为灰黑色或铁锈红色易碎 的干 酪状 或泥沙样团块 , 检均能 病 发 现真菌菌丝 。术中发现窦腔粘膜光 滑, 由于炎症 的长期刺激 , 粘膜
现报告 如下。
1资 料 与 方 法
1 手术方 法 术 前准备妥 , 手术室 , - 3 人 半卧位 , 常规皮肤 消毒 , 铺 无菌洞 巾,双侧鼻腔 内丁卡 因麻黄碱棉片表面麻醉及粘膜收缩+ % 2 利多卡 因 1m 、% 肾上腺 素 4滴于 双侧 鼻 中隔粘骨膜下行 局部浸 0 l1 o
1 一般资料 6 例患者 中男 3 例 ; 2 例 , . 1 5 8 女 7 年龄 最大者 5 岁 , 8 最小者 2 岁 , 6 平均年龄 4 岁 。其 中因鼻中隔偏 曲影 响通 气引起持 2 续 性或交替鼻 塞者 4 例 , 6 . 反射性 头痛者 5例 , 0 6 O 占 1 %, 5 占 . %, 7
润麻醉 , 生效后 以小 圆刀 于鼻中隔凸面皮肤粘膜交界处 靠近皮肤切 开粘膜直 至粘 骨膜下 , 口向鼻底延伸 ( Kla 切 即 ii ln切 口)剥 离子钝 ,
性剥离粘骨膜与鼻中隔软骨 , 曝露前端鼻 中隔软骨 , 以吸引剥离子剥
手术讲解模板: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科室:耳鼻喉科 部位:鼻部 麻醉:全身麻醉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概述:
图1 手术切口正侧位 图2 分离粘骨膜 图3 切开鼻中隔软骨 图4 分离对侧粘骨膜 图5 用中隔旋转刀切除鼻中隔软骨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手术步骤:
3.分离粘骨膜 用鼻中隔剥离器由切口处 伸入,剥离粘骨膜,暴露白色软骨,然后 紧贴鼻中隔软骨,沿粘骨膜上作上下平行 的分离动作宜轻巧、上下剥离的幅度应由 小而大,由前向后超越偏曲的部分(图 2)。分离软骨与骨部连接处时,如有结 缔组织粘着。不易分离时,可用小刀轻轻 切开;遇有尖锐突起处可用有上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手术步骤:
5.分离对侧粘骨膜 经软骨切口用同法剥 离右侧粘骨膜(图4),此时可用窥鼻器 扩张右侧鼻孔,直接观察粘骨膜下剥离情 况。鼻中隔两侧粘骨膜完全分离后,经切 口置入鼻中隔固定扶钩,使中隔软骨固定 于中隔固定扶钩两片叶片之间。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手术步骤: 1.体位 一般多采用坐位,术者坐于患者 对侧。如取半卧位,则术者立于患者右侧。
手术资料: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手术步骤:
2.切口 用左手持窥鼻器,扩张左侧前鼻 孔右手持小圆刀,于鼻中隔左侧皮肤与粘 膜交界处作一凹面向后的稍带弧形切口, 起始鼻中隔前端上方,下至底部,完全切 开粘骨膜(图1)。若嵴突或矩状突位置 较低,可于切口下端沿鼻底向后方延长如 “l”形,以减少粘膜张力;如鼻中隔偏 曲部位较前,则切口可稍向前移。
手术步骤:
鼻内窥镜下鼻窦鼻息肉手术78例临床观察

20l1.1一般资料8Z例患者中男性45例,女性27例,年龄18~35岁,病程l~5年,其中鼻中隔偏曲50例,慢性鼻窦炎20例,鼻窦囊肿12例。
所有患者术前均无口、咽腔感染并发症,均行鼻内窥镜下鼻腔、鼻窦手术,术后均膨胀海绵双侧鼻腔填塞2天,并给予抗炎、对症治疗。
1.2方法1.2.1分组及治疗方法根据随即原则及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48例)、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一组常规口腔护理,每天三次,至术后四天,实验组在用益口含漱液行口腔护理,具体操作方法如下:一组先用温开水漱口,再用生理盐水依次擦洗上唇、牙齿外面、内面、咬扣面、峡部、牙龈、硬腭舌面及舌下,再按相反的顺序重复一次,并用选定含漱液漱口两次。
观察组选用益口含漱液用同法行口腔护理。
1.22评价及统计方法术后每天详细询问患者有无口臭、咽干、咽痛及其它咽部不适症状,并检查患者口、咽腔。
患者有主诉及护理中有阳性发现者均计为阳性,统计其发生率,结果采用x2检验。
2结果两组问性别、年龄、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发生口臭、咽干、咽痛及其它咽部不适症状12例,发生率为25.O%;对照组发生30例,发生率为88.2%,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15.93,P<O.01)。
3讨论鼻窦内窥镜手术后患者常因张El呼吸及鼻腔渗血、渗液的炎性刺激引起口腔、口咽腔微环境改变,破坏口咽腔粘膜表面的唾液屏障及正常的菌群环境,出现口臭、咽干、咽痛及其它咽部不适症状。
并可进一步影响患者的情绪、食欲,不利于术后康复。
故对鼻窦内窥镜术后患者施以口腔护理已成为广泛共识。
益口含漱液以茶多酚、甘草提取物、维生素E为主要成分,具有天然广谱抗菌、抗氧化作用,有利于保持粘膜的完整性及分泌活性嘲㈨。
本组数据表明,用益口含漱液组口臭、咽干、咽痛及其它咽部不适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与庞翠华,周莉,黄薇的报道结果相似。
本方法效果确切,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庞翠华,周莉,黄薇益1:2含漱液用于口腔护理的效果观察现代医药卫生2004年20卷第19期[2]刘学铭,丁克祥,梁世t I u茶多酚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广东药学院学报。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30例分析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科常见病。
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其治疗手段为鼻中隔矫正术(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1]。
常由鼻部遭受外伤、生长发育过程中鼻中隔骨与软骨发育不均衡、鼻腔鼻窦巨大鼻息肉压迫等引起鼻中隔偏曲。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能矫正偏曲的鼻中隔软骨和骨性弯曲,使临床症状消失或改善。
我院于2010年12月~2011年11月对30例不同类型的鼻中隔偏曲患者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30例分析张晓根(元江县人民医院五官科,云南元江653300)关键词:鼻内窥镜;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中图分类号:R76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4141(2012)06-0595-02收稿日期:2012-04-17修订日期:2012-07-04作者简介:张晓根(1956~)男,云南省玉溪市人,主治医师,中专学历,长期从事基层耳鼻喉科工作。
云南医药2012年第33卷第6期实施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院30例患者,男21例,女9例;年龄为18~55岁。
头痛、鼻塞14例。
反复鼻出血10例,体检后要求手术4例,合并巨大鼻息肉2例。
偏曲部位:高位偏曲5例,嵴突20例,后部偏曲5例。
手术方法术前30min肌注安定10mg,阿托品0.5mg。
患者仰卧,常规消毒铺巾,用1%丁卡因15ml+1‰肾上腺素2ml浸润棉片作双侧鼻腔粘膜表面麻醉三次。
用1%利多卡因5ml加1‰少许肾上腺素在粘膜下浸润麻醉。
于鼻中隔左侧皮肤和粘膜交界处做“L”形切口[2],切透粘骨膜至软骨,用剥离子钝性向内向上分离粘膜,上至鼻顶下至鼻底。
分离至偏曲之骨质后端。
在软骨与骨质交界处钝性分离至对侧粘骨膜下,分离出偏曲骨质。
取鼻甲剪上下间断筛骨垂直板,并取出偏曲的骨质。
取小圆刀片行左侧近鼻底部软骨纵行切口,钝性分离至对侧粘膜至鼻底部,充分游离鼻中隔前段软骨。
黎骨偏曲者给予骨凿凿处,鼻中隔软骨前C型偏曲者,给予井字划痕切透软骨,减轻张力。
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手术756例分析

鼻内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手术756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下鼻甲手术方式对鼻腔黏膜功能的影响。
方法1下鼻甲骨黏骨膜下切除术;2下鼻甲黏骨膜下肥厚组织切除术;3下鼻甲黏膜下电凝固减容术。
结果术后1个月复查:痊愈637例(84.2%),显效119例(15.8%),总有效率为100.0%。
术后6个月复查:痊愈595例(78.0%),显效145例(19.1%),无效16例(2.9%),总有效率97.1%。
术后12个月复查:痊愈575例(76.0%),显效124例(16.4%),无效57例(7.6%),总有效率92.4%。
左右侧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结论功能性下鼻甲手术减少了传统的下鼻甲部分切除及激光、微波治疗等对黏膜功能的影响,对患者的手术后鼻腔功能影响较小,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鼻炎;下鼻甲肥大;外科手术传统的下鼻甲手术是肥厚性黏膜连同骨质一并切除,切除范围原则上不超过1/3的下鼻甲,对鼻黏膜功能有影响[1]。
我科自2001年开始,根据解剖下鼻甲和鼻腔的生理功能,对慢性肥厚性鼻炎行鼻内窥镜下功能性下鼻甲手术,现将完整临床数据和1年随访记录的病例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及病房从2001年6月至2010年5月证实确诊的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678例和行鼻中隔矫正术后下鼻甲代偿性肥大患者78例,共756例,其中男576例,女180例,年龄12~75岁,平均35.7岁。
病例包括下鼻甲息肉和明显的桑椹样改变患者。
1.2手术方法及适应证下鼻甲黏膜切除术:在内镜下切开或剪开前端下鼻甲至黏骨膜下,切口长约0.5~0.7 cm,呈l形,用鼻中隔剥离子分离中隔面,游离缘及尽可能多的外侧面,剪开下鼻甲骨前端,伸入直止血钳,松动,骨折下鼻甲骨后,取出部分肥大骨质,切口不需缝合。
适用于下鼻甲骨质增生为主者[2]。
下鼻甲黏膜组织切除术:在上述手术中发现下鼻甲骨质不增生或切除骨质后仍有较多增生软组织,必须扩大切口呈“l”型,保留表面黏骨膜瓣,切除肥厚软组织,术中观察下鼻甲距鼻中隔和鼻底距离均不小于0.5 cm,不大于1.0 cm;然后利用黏皮瓣覆盖创面,目的是切除部分下鼻甲并使黏膜上皮尝试尽量完全覆盖创面,必要时可缝合1针[3]。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附50例报告)

摘要 :目的 :探讨鼻 内镜下鼻 中隔成形术的手术方式 ;方法 :总结 电视监视器下鼻 内镜下采用楔形切除 、划 痕术和偏曲软骨或骨组织局部切 除方法 ,矫正鼻 中隔偏 曲 5 0例 ;结果 :4 0例完 全治愈 ,有效 1 ,无并发症发 O例 生 。结论 :内窥镜下鼻 中隔成形术术野 清晰 ,直视下 矫正或 局部切 除偏 曲中隔 ,创伤 小 ,有效地 矫正鼻 中隔偏 曲,特别适 合于高位 和后方偏 曲。 关键词 :鼻中隔偏 曲 ;内窥镜 ;鼻外科 手术 [ 中图分类号 ]R 6 . 75 3 [ 文献标 志码 ]A
p st n. o io i
Ke r y wo ds: s pa e it n; e d s o e; n  ̄ ]o eain e t]d vai ' o noc p a a p rt o ( c ie ae 2 0 Reev dd t: 0 8一O l一 1 5)
鼻 中隔偏曲是耳鼻叫喉 一头 颈外科 常见病 ,可引起鼻阻 、鼻 出血 、头痛 等 症状外 ,并与鼻 一鼻窦 炎 ,鼻息 肉 、真 菌性鼻窦炎等鼻部疾病 的发生和发展 密 切相关。鼻中隔手术 已成 为内镜 鼻窦手 术 中一项 重要 内容。我科 自 20 0 6年 以 来实施 鼻 内镜 下 鼻 中隔 矫 正术 5 0例 , 效果 良好 ,现报 告如下。
Se t r no lsy u de s lEn s o e p o hi pa t n r Na a do c p
姝姝
S u HU Sh
( 四川 石 油 局 总 医 院 ,四川 成 都 6 05 ) 10 1 ( h e rl tpt i t —Pt d iirtn Cw gu605 , Cia TeGr a t sil/Scu w o ao h m eo m nt i , /nd 10 1 h ) rA sao 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 鼻梁塌 陷等症状 ; 鼻塞 、 头痛、 流涕症状消失 6 5例 , 嗅觉减退术后 明显恢复 1 6例 , 8例反复鼻出血患者均未再 出
的筛 骨垂 直板 和鼻 中隔软 骨 , 咬除弯 曲犁 骨 、 上颌 骨
鼻 突弯 曲部分 , 时如矩 状突 粘膜下 暴露 不佳 , 此 可先
咬 除其前 的弯 曲部 分 , 直 视 下 用粘 膜 刀 切 断 上 颌 在 骨嵴 槽 内 的纤 维结 缔组 织 再 向周 围分 离 粘 软 骨 膜 、
3 讨 论
鼻 中隔偏 曲是 先 天 畸形 。 由外 伤 和 某 些 病变 或
粘 骨膜 , 通过 软骨 切 I同上 法分离 对侧 的粘骨 膜 、 = I 粘
收 稿 日期 ;20 一 i — i 05 i i
维普资讯
实 用 临床 医 学 2 0 0 6年 第 7卷 第 2期
后 明显恢 复 1 , 反复 鼻 出血 患者 均 未 再 出现 6例 8例 鼻 出血 。本 组 7 患 者 中有 1例高 位 鼻 中 隔偏 曲 6例
者术 中软 骨 取 出矫 正 再 植入 后 发 生 移 位 ; 2例有 轻 度粘 膜损 伤但未 见 有穿孔 。
膜仔 细分 离 , 侧 鼻底 同样在骨 膜下 分离 , 留居 中 对 保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临 床资 料 .
7 6例患 者术 前 常规 行 鼻窦 C 片 、 腔 粘 膜 收 T 鼻
缩鼻 镜 检查 。高位 偏 曲 3 4例 , 低位 偏 曲 4 2例 , 中 其 单纯 鼻 中 隔偏 曲 3 2例 ; 伴鼻 甲肥大 1 , 性 鼻窦 5例 慢
炎 I型 2期 1 2例 、 Ⅱ型 3期 1 3例 、 Ⅲ型 2期 4例 ;
男 5 例 , 1 例 ; 龄 1  ̄5 7 女 9 年 8 8岁 , 均 3 平 8岁 ; 程 病
5个 月 ~2 5年 , 均 2 2 。 平 .年
12 手术 方法 .
手术器 械为 德 国产 Wof 鼻 内窥 镜 。 患 者 取 l牌 仰 卧 位 。除年老 体 弱 、 伴有 心血 管疾 病者外 , 大部 分 患者 在局 麻下手 术 。
2 结 果
7 例 患者 术 后均取 得满 意疗效 , 6 随访 3 2 ~ 8个 月 , 1 出现 鼻 中 隔穿 孔 、 腔 粘连 、 梁塌 陷等 无 例 鼻 鼻 症状 ; 鼻塞 、 头痛 、 涕症 状 消 失 6 流 5例 , 觉减 退 术 嗅
对鼻 中隔偏 曲者多取 偏 曲侧 做粘 膜切 口 。对 单 纯近 鼻底 的矩 状突 , 膜 切 口要 向鼻 底 延 长 切 透 骨 粘
P a t a C ii l dcn , 0 6 V l , o rci l l c c n a Mei e 2 0 , o N 2 i 7
传 统 的鼻 中隔 矫 正术 可 使 鼻 中 隔居 中 , 术 后 但 有 些 患者 会 随 呼 吸 气 流 发 生 鼻 中 隔扇 动 而 影 响 通 气Ⅲ 。2 0 0 2年 l 1月 ~2 0 0 5年 3月 , 科 采 用 鼻 内 我 窥 镜 下鼻 中 隔粘 膜 下矫正 术治 疗鼻 中隔偏 曲 7 6例 , 取 得 了 良好 的效 果 , 现报 告如下 。
现 鼻 出血 。结 论 : 内窥 镜下 鼻 中 隔 粘 膜 下 矫 正 术 治 疗 鼻 中 隔 偏 曲 手 术 疗 效 满 意 , 单 安 全 , 发 症 少 , 得 推 广 鼻 简 并 值
应用 。 关 键 词 :鼻 内 窥 镜 ; 中隔 }矫 正 术 鼻 中 图分 类 号 :R 6 72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8 9 (0 6 0 —0 0 —0 0 91 4 20 )2 10 2
软骨 膜并 咬除 之 。咬除鼻 底骨 时会 损伤血 管 出血可
用 骨 腊 和电刀烧 灼 止血 。
对 高位单纯 鼻 中隔 软骨 偏 曲 , 中隔 软 骨 凹面 在 做水 平 的软骨 划 痕 深 约 0 5 mm, . 以不 切 断软 骨 为 准 , 鼻 顶 向下 超 过弯 曲处 约 为 2 从 ~3mm , 如矫 正 不 满意 可取 出软骨 划痕压 平 矫正后 再放 回原处 或放 在粘 膜损 伤处 , 腔填 塞 时 先 填 凸侧 并 适 当压 紧使 鼻 弯 曲之 软骨压 直 。如 四方 软 骨后端 的筛 骨垂 直板弯 曲或犁 骨棘 突可 保 留 四方 软 骨 , 即在 四方 软 骨 与上 颌 骨鼻 突犁 骨之 间水 平 剪 开 , 后 在 四方 软 骨 与筛 然 骨 垂直 板之 间纵 形切 开 , 开 器 将 四方 软 骨 压 向一 牵 侧 , 除弯 曲的犁 骨或 者弯 曲 的筛 骨垂 直板 , 留居 咬 保 中的 四方软 骨或 筛 骨 垂 直板 或 犁 骨 , 合 切 口。如 缝 需 鼻窦 手术 者可 继续进 行鼻 窦手术 。
维普资讯
1O O
实 用 临床 医 学 2 0 0 6年 第 7卷 第 2期
P at a C ii l dc e 2 0 , o 7 No rci l l c c n a Mei n , 0 6 V l , 2 i
鼻 内窥镜 下鼻 中隔 粘 膜 下矫 正 术 7 6例 报告
柳 冰 , 晓 兰 雷
( 昌市第 一 医院耳 鼻 喉科 , 南 江西 南 昌 3 0 0 ) 3 O 8
摘要 :目的: 探讨鼻 中隔矫正术式 , 高术 后的疗效 方 法 : 7 提 对 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采用鼻内窥镜下鼻中隔粘膜下 矫正术 , 中对 低位矩突尽量保 留筛骨 垂直板 、 术 鼻中隔 软骨 , 对高位 鼻 中隔 软骨偏 曲可局部 划痕 , 如筛骨 垂直板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