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1课时:第五章 平面向量——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合集下载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

1
A1
c
B1
C
证明: 任取一点 O, 作 OA a , AB b , OC c . 因为 a b (即OB) 在 c 方向上的投影等于 a 、b 在 c 方向上的投影的和. 由此可证,运算律( 3 )成立 (以下见黑板) .
练一练
判断题 (1) (a b)c a(b c)
注: 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是一个数量,这个数量的大 小与两个向量的长度及其夹角有关. (2)“ a b a b ”能不能写成“ 式? ”或者 ab “ ” 的形
例题分析: 例1 已知|a|=5,|b|=4,a与b的夹角 θ=120°,求a· b。
解:a· b=|a| |b|cosθ=5×4×cos120°
1、已知a
a 与b 的交角为90 o,则a b 0 2, b 3,

(1)a⊥b a · b=0 (判断两向量垂直的依据) 2、若 a
a、b共线,则 a b 3或- b 3, . 3 1,
(2)当a 与b 同向时,a · b =| a | · | b |,当a 与b 反向 时, a · b = -| a | · | b | .( a // b 特别地
B
B b
B
b
b

O a

B1
A
B1Biblioteka Oa A O( B1 ) a
A
θ为锐角时, | b | cosθ>0 a O b B 。 0时,它是 | b |
θ为钝角时, | b | cosθ<0 b A B O
θ为直角时, | b | cosθ=0 a A
θ为
。 θ为 180时,它是 -| b |
向量数量积的性质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PPT课件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PPT课件

运算律
向量与标量乘法结合律
对于任意向量$mathbf{a}$和标量$k$,有$kmathbf{a} cdot mathbf{b} = (kmathbf{a}) cdot mathbf{b} = k(mathbf{a} cdot mathbf{b})$。
向量与标量乘法交换律
对于任意向量$mathbf{a}$和标量$k$,有$mathbf{a} cdot kmathbf{b} = k(mathbf{a} cdot mathbf{b}) = (kmathbf{b}) cdot mathbf{a}$。
向量数量积的性质
向量数量积满足交换律和结合 律,即a·b=b·a和 (a+b)·c=a·c+b·c。
向量数量积满足分配律,即 (a+b)·c=a·c+b·c。
向量数量积满足正弦律,即 a·b=|a||b|sinθ,其中θ为向量a 和b之间的夹角。
02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
计算公式
定义
平面向量$mathbf{a}$和$mathbf{b}$的数量积定义为 $mathbf{a} cdot mathbf{b} = |mathbf{a}| times |mathbf{b}| times cos theta$,其中$theta$是向量 $mathbf{a}$和$mathbf{b}$之间的夹角。
交换律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满足交换律,即$mathbf{a} cdot mathbf{b} = mathbf{b} cdot mathbf{a}$。
分配律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满足分配律,即$(mathbf{a} + mathbf{b}) cdot mathbf{c} = mathbf{a} cdot mathbf{c} + mathbf{b} cdot mathbf{c}$。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五章 平面向量 第三节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第五章 平面向量 第三节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第三节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一、基础知识1.向量的夹角(1)定义: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和b ,如图所示,作OA ―→=a ,OB ―→=b ,则∠AOB =θ(0°≤θ≤180°)叫做向量a 与b 的夹角,记作〈a ,b 〉.只有两个向量的起点重合时所对应的角才是两向量的夹角. (2)范围:夹角θ的范围是[0,π]. 当θ=0时,两向量a ,b 共线且同向; 当θ=π2时,两向量a ,b 相互垂直,记作a ⊥b ;当θ=π时,两向量a ,b 共线但反向. 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与b ,我们把数量|a||b| cos θ叫做a 与b 的数量积(或内积),记作a·b ,即a·b =|a||b|cos θ,其中θ是a 与b 的夹角.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的数量积为零. 3.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1)一个向量在另一个向量方向上的投影设θ是a ,b 的夹角,则|b|cos θ叫做向量b 在向量a 的方向上的投影,|a|cos θ叫做向量a 在向量b 的方向上的投影.(2)a·b 的几何意义数量积a·b 等于a 的长度|a|与b 在a 的方向上的投影|b|cos θ的乘积. 投影和两向量的数量积都是数量,不是向量. 4.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 (1)交换律:a·b =b·a.(2)数乘结合律:(λa)·b =λ(a·b)=a·(λb). (3)分配律:(a +b)·c =a·c +b·c.向量数量积的运算不满足乘法结合律,即(a·b)·c 不一定等于a·(b·c),这是由于(a·b)·c 表示一个与c 共线的向量,a·(b·c)表示一个与a 共线的向量,而c 与a 不一定共线.5.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设a ,b 为两个非零向量,e 是与b 同向的单位向量,θ是a 与e 的夹角,则 (1)e·a =a·e =|a|cos θ. (2)a ⊥b ⇔a·b =0.(3)当a 与b 同向时,a·b =|a||b|;当a 与b 反向时,a·b =-|a||b|. 特别地,a·a =|a|2或|a|=a ·a. (4)cos θ=a ·b|a ||b |.(5)|a·b|≤|a||b|.6.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x 1,y 1),b =(x 2,y 2),θ为a 与b 的夹角,则(1)|a|=x 21+y 21; (3)a ⊥b ⇔x 1x 2+y 1y 2=0;(2)a·b =x 1x 2+y 1y 2;_ (4)cos θ=x 1x 2+y 1y 2x 21+y 21 x 22+y 22.二、常用结论汇总1.平面向量数量积运算的常用公式 (1)(a +b)·(a -b)=a 2-b 2; (2)(a±b)2=a 2±2a·b +b 2. 2.有关向量夹角的两个结论(1)两个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锐角,则有a·b>0,反之不成立(因为夹角为0时不成立); (2)两个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钝角,则有a·b<0,反之不成立(因为夹角为π时不成立).考点一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典例] (1)(2018·新乡二模)若向量m =(2k -1,k )与向量n =(4,1)共线,则m·n =( ) A .0 B .4 C .-92D .-172(2)(2018·天津高考)在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中,已知OM =1,ON =2,∠MON =120°,BM ―→=2MA ―→,CN ―→=2NA ―→,则BC ―→·OM ―→的值为( )A .-15B .-9C .-6D .0[解析] (1)∵向量m =(2k -1,k )与向量n =(4,1)共线,∴2k -1-4k =0,解得k =-12,∴m =⎝⎛⎭⎫-2,-12, ∴m ·n =-2×4+⎝⎛⎭⎫-12×1=-172.(2)法一:如图,连接MN . ∵BM ―→=2MA ―→,CN ―→=2NA ―→, ∴AM AB =AN AC =13. ∴MN ∥BC ,且MN BC =13.∴BC ―→=3MN ―→=3(ON ―→-OM ―→). ∴BC ―→·OM ―→=3(ON ―→·OM ―→-OM ―→2) =3(2×1×cos 120°-12)=-6.法二:在△ABC 中,不妨设∠A =90°,取特殊情况ON ⊥AC ,以A 为坐标原点,AB ,AC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因为∠MON =120°,ON =2,OM =1,所以O ⎝⎛⎭⎫2,32,C ⎝⎛⎭⎫0,332,M ⎝⎛⎭⎫52,0,B ⎝⎛⎭⎫152,0. 故BC ―→·OM ―→=⎝⎛⎭⎫-152,332·⎝⎛⎭⎫12,-32=-154-94=-6.[答案] (1)D (2)C[解题技法] 求非零向量a ,b 的数量积的策略(1)若两向量共起点,则两向量的夹角直接可得,根据定义即可求得数量积;若两向量的起点不同,则需要通过平移使它们的起点重合,再计算.(2)根据图形之间的关系,用长度和相互之间的夹角都已知的向量分别表示出向量a ,b ,然后根据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进行计算求解.(3)若图形适合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可建立坐标系,求出a ,b 的坐标,通过坐标运算求解.[题组训练]1.(2019·济南模拟)已知矩形ABCD 中,AB =2,BC =1,则AC ―→·CB ―→=( ) A .1 B .-1 C.6D .22解析:选B 设AB ―→=a ,AD ―→=b ,则a·b =0, ∵|a|=2,|b|=1,∴AC ―→·CB ―→=(a +b)·(-b)=-a·b -b 2=-1.2.(2019·南昌调研)已知向量a ,b 满足a·(b +a)=2,且a =(1,2),则向量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为( )A.55B .-55C .-255D .-355解析:选D 由a =(1,2),可得|a|=5, 由a·(b +a)=2,可得a·b +a 2=2, ∴a·b =-3,∴向量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为a·b |a|=-355.3.(2018·石家庄质检)在△ABC 中,已知AB ―→与AC ―→的夹角为90°,|AB ―→|=2,|AC ―→|=1,M 为BC 上的一点,且AM ―→=λAB ―→+μAC ―→ (λ,μ∈R),且AM ―→·BC ―→=0,则 λμ的值为________.解析:法一:∵BC ―→=AC ―→-AB ―→,AM ―→·BC ―→=0, ∴(λAB ―→+μAC ―→)·(AC ―→-AB ―→)=0,∵AB ―→与AC ―→的夹角为90°,|AB ―→|=2,|AC ―→|=1, ∴-λ|AB ―→|2+μ|AC ―→|2=0,即-4λ+μ=0,∴λμ=14.法二:根据题意,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 (0,0),B (0,2),C (1,0),所以AB ―→=(0,2),AC ―→=(1,0),BC ―→=(1,-2).设M (x ,y ),则AM ―→=(x ,y ),所以AM ―→·BC ―→=(x ,y )·(1,-2)=x -2y =0,所以x =2y ,又AM ―→=λAB ―→+μAC ―→,即(x ,y )=λ(0,2)+μ(1,0)=(μ,2λ),所以x =μ,y =2λ,所以λμ=12y 2y =14. 答案:14考点二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考法(一) 平面向量的模[典例] (1)(2019·昆明适应性检测)已知非零向量a ,b 满足a·b =0,|a|=3,且a 与a +b 的夹角为π4,则|b|=( )A .6B .32C .22D .3(2)(2019·福州四校联考)已知向量a ,b 为单位向量,且a·b =-12,向量c 与a +b 共线,则|a +c|的最小值为( )A .1 B.12C.34D.32[解析] (1)∵a ·b =0,|a|=3,∴a·(a +b)=a 2+a·b =|a||a +b|cos π4,∴|a +b|=32,将|a +b|=32两边平方可得,a 2+2a·b +b 2=18,解得|b|=3,故选D.(2)∵向量c 与a +b 共线,∴可设c =t (a +b)(t ∈R),∴a +c =(t +1)a +t b ,∴(a +c)2=(t +1)2a 2+2t (t +1)·a·b +t 2b 2, ∵向量a ,b 为单位向量,且a·b =-12,∴(a +c)2=(t +1)2-t (t +1)+t 2=t 2+t +1≥34,∴|a +c|≥32,∴|a +c|的最小值为32,故选D. [答案] (1)D (2)D考法(二) 平面向量的夹角[典例] (1)已知平面向量a ,b 的夹角为π3,且|a|=1,|b|=12,则a +2b 与b 的夹角是( )A.π6 B.5π6C.π4D.3π4(2)已知向量a =(1,3),b =(3,m )且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为-3,则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________.[解析] (1)因为|a +2b|2=|a|2+4|b|2+4a·b =1+1+4×1×12×cos π3=3,所以|a +2b|= 3.又(a +2b)·b =a·b +2|b|2=1×12×cos π3+2×14=14+12=34,所以cos 〈a +2b ,b 〉=a +2b ·b|a +2b||b|=343×12=32, 所以a +2b 与b 的夹角为π6.(2)因为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为-3,所以|b|cos 〈a ,b 〉=-3,又|a|=12+32=2,所以a·b =|a||b|cos 〈a ,b 〉=-6,又a·b =3+3m ,所以3+3m =-6,解得m =-33,则b =(3,-33),所以|b|=32+-332=6,所以cos 〈a ,b 〉=a·b |a||b|=-62×6=-12,因为0≤〈a ,b 〉≤π,所以a 与b 的夹角为2π3. [答案] (1)A (2)2π3考法(三) 平面向量的垂直[典例] (1)若非零向量a ,b 满足|a|=223|b|,且(a -b)⊥(3a +2b),则a 与b 的夹角为( )A.π4B.π2C.3π4D .π(2)已知向量AB ―→与AC ―→的夹角为120°,且|AB ―→|=3,|AC ―→|=2.若AP ―→=λAB ―→+AC ―→,且AP ―→⊥BC ―→,则实数λ的值为________.[解析] (1)设a 与b 的夹角为θ,因为|a|=223|b|,(a -b)⊥(3a +2b), 所以(a -b)·(3a +2b)=3|a|2-2|b|2-a·b =83|b|2-2|b|2-223|b|2cos θ=0,解得cos θ=22,因为θ∈[0,π],所以θ=π4. (2)由AP ―→⊥BC ―→,知AP ―→ ·BC ―→=0,即AP ―→ ·BC ―→=(λAB ―→+AC ―→ )·(AC ―→-AB ―→)=(λ-1)AB ―→·AC ―→-λAB ―→2+AC ―→2=(λ-1)×3×2×⎝⎛⎭⎫-12-λ×9+4=0,解得λ=712. [答案] (1)A (2)712[解题技法]1.利用坐标运算证明两个向量的垂直问题若证明两个向量垂直,先根据共线、夹角等条件计算出这两个向量的坐标;然后根据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公式,计算出这两个向量的数量积为0即可.2.已知两个向量的垂直关系,求解相关参数的值根据两个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列出相应的关系式,进而求解参数.[题组训练]1.(2018·深圳高级中学期中)已知向量m =(λ+1,1),n =(λ+2,2),若(m +n)⊥(m -n),则λ=( )A .-4B .-3C .-2D .-1解析:选B ∵(m +n )⊥(m -n ),∴(m +n )·(m -n )=m 2-n 2=(λ+1)2+1-(λ+2)2-4=0,解得λ=-3.故选B.2.(2018·永州二模)已知非零向量a ,b 的夹角为60°,且|b|=1,|2a -b|=1,则|a|=( ) A.12 B .1 C.2D .2解析:选A ∵非零向量a ,b 的夹角为60°,且|b|=1,∴a·b =|a|×1×12=|a|2,∵|2a -b|=1,∴|2a -b|2=4a 2-4a·b +b 2=4|a|2-2|a|+1=1,∴4|a|2-2|a|=0,∴|a|=12,故选A.3.(2019·益阳、湘潭调研)已知向量a ,b 满足|a|=1,|b|=2,a +b =(1,3),记向量a ,b 的夹角为θ,则tan θ=________.解析:∵|a|=1,|b|=2,a +b =(1,3),∴(a +b)2=|a|2+|b|2+2a·b =5+2a·b =1+3,∴a·b =-12,∴cos θ=a·b |a|·|b|=-14,∴sin θ=1-⎝⎛⎭⎫-142=154,∴tan θ=sin θcos θ=-15. 答案:-15[课时跟踪检测]1.已知向量a ,b 满足|a|=1,|b|=23,a 与b 的夹角的余弦值为sin 17π3,则b·(2a -b)等于( )A .2B .-1C .-6D .-18解析:选D ∵a 与b 的夹角的余弦值为sin 17π3=-32,∴a·b =-3,b·(2a -b)=2a·b -b 2=-18.2.已知平面向量a =(-2,3),b =(1,2),向量λa +b 与b 垂直,则实数λ的值为( ) A.413 B .-413C.54D .-54解析:选D ∵a =(-2,3),b =(1,2),∴λa +b =(-2λ+1,3λ+2).∵λa +b 与b 垂直,∴(λa +b)·b =0,∴(-2λ+1,3λ+2)·(1,2)=0,即-2λ+1+6λ+4=0,解得λ=-54.3.已知向量a ,b 满足|a|=1,b =(2,1),且a·b =0,则|a -b|=( ) A.6 B.5 C .2D.3解析:选A 因为|a|=1,b =(2,1),且a·b =0,所以|a -b|2=a 2+b 2-2a·b =1+5-0=6,所以|a -b|= 6.故选A.4.已知向量a =(1,2),b =(2,-3).若向量c 满足(a +c)∥b ,c ⊥(a +b),则c =( ) A.⎝⎛⎭⎫79,73 B.⎝⎛⎭⎫-73,-79 C.⎝⎛⎭⎫73,79D.⎝⎛⎭⎫-79,-73 解析:选D 设c =(m ,n ),则a +c =(1+m,2+n ),a +b =(3,-1), 因为(a +c)∥b ,则有-3(1+m )=2(2+n ), 即3m +2n =-7,又c ⊥(a +b),则有3m -n =0,联立⎩⎪⎨⎪⎧3m +2n =-7,3m -n =0.解得⎩⎨⎧m =-79,n =-73.所以c =⎝⎛⎭⎫-79,-73. 5.(2018·襄阳调研)已知i ,j 为互相垂直的单位向量,a =i -2j ,b =i +λj ,且a 与b 的夹角为锐角,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是( )A.⎝⎛⎭⎫-2,23∪⎝⎛⎭⎫23,+∞ B.⎝⎛⎭⎫12,+∞ C .(-∞,-2)∪⎝⎛⎭⎫-2,12 D.⎝⎛⎭⎫-∞,12 解析:选C 不妨令i =(1,0),j =(0,1),则a =(1,-2),b =(1,λ),因为它们的夹角为锐角,所以a·b =1-2λ>0且a ,b 不共线,所以λ<12且λ≠-2,故选C.6.(2019·石家庄质检)若两个非零向量a ,b 满足|a +b|=|a -b|=2|b|,则向量a +b 与a 的夹角为( )A.π6B.π3C.2π3D.5π6解析:选A ∵|a +b|=|a -b|,∴|a +b|2=|a -b|2,∴a·b =0.又|a +b|=2|b |,∴|a +b|2=4|b|2,|a|2=3|b|2,∴|a|=3|b|,cos 〈a +b ,a 〉=a +b ·a |a +b||a|=a 2+a·b |a +b||a|=|a|22|b||a|=|a|2|b|=32,故a +b 与a 的夹角为π6.7.(2018·宝鸡质检)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角C 为直角,且AC =BC =1,点P 是斜边上的一个三等分点,则CP ―→·CB ―→+CP ―→·CA ―→=( )A .0B .1 C.94D .-94解析:选B 以点C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CA ―→,CB ―→的方向为x 轴,y 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图略),则C (0,0),A (1,0),B (0,1),不妨设P ⎝⎛⎭⎫13,23,所以CP ―→·CB ―→+CP ―→·CA ―→=CP ―→·(CB ―→+CA ―→)=13+23=1.故选B.8.(2019·武汉调研)已知平面向量a ,b ,e 满足|e|=1,a·e =1,b·e =-2,|a +b|=2,则a·b 的最大值为( )A .-1B .-2C .-52D .-54解析:选D 不妨设e =(1,0),则a =(1,m ),b =(-2,n )(m ,n ∈R),则a +b =(-1,m +n ),所以|a +b|=1+m +n2=2,所以(m +n )2=3,即3=m 2+n 2+2mn ≥2mn +2mn=4mn ,当且仅当m =n 时等号成立,所以mn ≤34,所以a·b =-2+mn ≤-54,综上可得a·b 的最大值为-54.9.已知平面向量a ,b 满足a·(a +b)=3,且|a|=2,|b|=1,则向量a 与b 的夹角的正弦值为________.解析:∵a·(a +b)=a 2+a ·b =22+2×1×cos 〈a ,b 〉=4+2cos 〈a ,b 〉=3, ∴cos 〈a ,b 〉=-12,又〈a ,b 〉∈[0,π],∴sin 〈a ,b 〉=1-cos 2〈a ,b 〉=32. 答案:3210.(2018·湖北八校联考)已知平面向量a ,b 的夹角为2π3,且|a|=1,|b|=2,若(λa +b)⊥(a -2b),则λ=________.解析:∵|a|=1,|b|=2,且a ,b 的夹角为2π3,∴a ·b =1×2×⎝⎛⎭⎫-12=-1,又∵(λa +b)⊥(a -2b),∴(λa +b)·(a -2b)=0,即(λa +b)·(a -2b)=λa 2-2b 2+(1-2λ)a·b =λ-8-(1-2λ)=0,解得λ=3.答案:311.(2018·合肥一检)已知平面向量a ,b 满足|a|=1,|b|=2,|a +b|=3,则a 在b 方向上的投影等于________.解析:∵|a|=1,|b|=2,|a +b|=3, ∴(a +b)2=|a|2+|b|2+2a·b =5+2a·b =3, ∴a·b =-1,∴a 在b 方向上的投影为a·b |b|=-12.答案:-1212.如图所示,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OB 中,OA =OB =1,AB ―→=4AC ―→,则OC ―→·(OB ―→-OA ―→)=________.解析:由已知得|AB ―→|=2,|AC ―→|=24,则OC ―→ ·(OB ―→-OA ―→ )=(OA ―→+AC ―→ )·AB ―→=OA ―→ ·AB ―→+AC ―→ ·AB ―→= 2 c os 3π4+24 ×2=-12. 答案:-1213.(2019·南昌质检)设向量a ,b 满足|a|=|b|=1,且|2a -b|= 5. (1)求|2a -3b|的值;(2)求向量3a -b 与a -2b 的夹角θ.解:(1)∵|2a -b|2=4a 2-4a·b +b 2=4-4a·b +1=5,∴a·b =0, ∴|2a -3b|=4a 2-12a·b +9b 2=4+9=13.(2)cos θ=3a -b ·a -2b |3a -b||a -2b|=3a 2+2b 29a 2+b 2×a 2+4b 2=510×5=22, ∵θ∈[0,π],∴θ=π4.。

平面向量数量积公式

平面向量数量积公式

平面向量数量积公式介绍平面向量是二维空间中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

数量积(又称点积或内积)是平面向量运算的一种形式,用于确定两个向量的相关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夹角。

数量积公式平面向量数量积公式表示为:A ·B = |A| * |B| * cos(θ)其中,A和B是平面向量,|A|和|B|分别代表向量A和B的模(长度),θ则表示向量A和B之间的夹角。

公式解释平面向量数量积公式的等式左边A · B表示向量A和B之间的数量积。

数量积可以通过两个向量的模和它们之间的夹角来计算。

公式右边的|A|和|B|分别代表向量A和B的模(长度)。

向量的模可以通过求平方根来得到,即|A| = √(A1^2 + A2^2)和|B| = √(B1^2 + B2^2),其中A1和A2分别为向量A在x轴和y轴上的分量,B1和B2类似地代表向量B在x轴和y轴上的分量。

公式右边的cos(θ)表示向量A和B之间的夹角的余弦值。

夹角的余弦可以通过向量的数量积和向量模之间的关系来计算,即cos(θ) = (A · B) / (|A| * |B|)。

综上所述,平面向量数量积公式说明了如何通过向量的模和夹角来计算两个向量之间的数量积。

数量积应用平面向量数量积在多个数学和物理应用中都有重要作用,例如:1.计算向量的模:通过平面向量数量积公式,可以计算向量的模。

向量的模用于衡量向量的长度和大小。

2.计算向量之间的夹角:通过平面向量数量积公式,可以计算两个向量之间的夹角。

夹角的大小和方向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向量之间的关系。

3.判断向量的正交性:如果两个向量的数量积为零,即A · B = 0,则称这两个向量为正交向量。

正交向量的特点是它们之间的夹角为90度。

4.判断向量的平行性:如果两个向量的夹角为0度或180度,即θ =0或θ = π,则称这两个向量为平行向量。

平行向量的特点是它们之间的数量积等于两个向量的模的乘积。

5.导出向量的投影:通过平面向量数量积公式,可以导出向量在另一个向量上的投影。

(完整版)《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完整版)《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教学设计及反思交口第一中学赵云鹏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是继向量的线性运算之后的又一重要运算,也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函数的一种重要工具,在每年高考中也是重点考查的内容。

向量作为一种运算工具,其知识体系是从实际的物理问题中抽象出来的,它在解决几何问题中的三点共线、垂直、求夹角和线段长度、确定定比分点坐标以及平移等问题中显示出了它的易理解和易操作的特点。

一、总体设想:本节课的设计有两条暗线:一是围绕物理中物体做功,引入数量积的概念和几何意义;二是围绕数量积的概念通过变形和限定衍生出新知识――垂直的判断、求夹角和线段长度的公式。

教学方案可从三方面加以设计:一是数量积的概念;二是几何意义和运算律;三是两个向量的模与夹角的计算。

二、教学目标:1.了解向量的数量积的抽象根源。

2.了解平面的数量积的概念、向量的夹角3.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及数量积的几何意义4.理解掌握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并能进行相关的判断和计算三、重、难点:【重点】1.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和性质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的探究和应用【难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应用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学方案及其设计意图:1.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其源自对受力物体在其运动方向上做功等物理问题的抽象。

首先说明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力F的作用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是s,此问题中出现了两个矢量,即数学中所谓的向量,这时物体力F 的所做的功为Wθ⋅F,这里的θ是矢量F和s的夹角,也即是两个=scos⋅向量夹角的定义基础,在定义两个向量的夹角时,要使学生明确“把向量的起点放在同一点上”这一重要条件,并理解向量夹角的范围。

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功是否是两个向量某种运算的结果呢?以此为基础引出了两非零向量a, b的数量积的概念。

2.平面向量数量积(内积)的定义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与b,它们的夹角是θ,则数量|a||b|cosθ叫a与b的数量积,记作a⋅b,即有a⋅b = |a||b|cosθ,(0≤θ≤π).并规定0与任何向量的数量积为0.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它与任意向量的夹角是不确定的,按数量积的定义a⋅b = |a||b|cosθ无法得到,因此另外进行了规定。

第五章5.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第五章5.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30,则 x 等于
(C )
A.6 B.5 C.4 D.3
思维启迪 解析 答案 探究提高
(1) A→B·A→C=(C→B-C→A)·(-C→A) =-C→B·C→A+C→A2=16. (2)∵a=(1,1),b=(2,5),
∴8a-b=(8,8)-(2,5)=(6,3).
又∵(8a-b)·c=30,∴(6,3)·(3, x)=18+3x=30. ∴x=4.
基础知识
题型分类
思想方法
练出高分
题型分类·深度剖析
题型二
向量的夹角与向量的模
【例 2】 已知|a|=4,|b|=3,(2a- 思维启迪
解析
探究提高
3b)·(2a+b)=61,
∴|a+b|= 13.
(1)求 a 与 b 的夹角 θ; (2)求|a+b|; (3)若A→B=a,B→C=b,求△ABC 的
当 a 与 b 反向时,a·b=_-__|a_|_|b_|_,
夹角为锐角的必要不
a·a=_a_2 ,|a|=__a_·_a__; a·b
(4)cos θ=_|_a_||_b_|_;
(5)|a·b|_≤__|a||b|. 4.平面向量数量积满足的运算律
充分条件.因为若〈a, b〉=0,则 a·b>0,而 a,b 夹角不是锐角; 另外还要注意区分 △ABC 中,A→B、B→C的
故D→E·D→C的最大值为 1.
基础知识
题型分类
思想方法
练出高分
题型分类·深度剖析
变式训练 1 (2012·北京)已知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1,点 E 是 AB
边上的动点,则D→E·C→B的值为__1_;D→E·D→C的最大值为_1__.
方法二 由图知,无论 E 点在哪个位置,D→E在C→B方 向上的投影都是 CB=1,∴D→E·C→B=|C→B|·1=1,当 E 运动到 B 点时,D→E在D→C方向上的投影最大即为 DC=1, ∴(D→E·D→C)max=|D→C|·1=1.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用于判 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或垂直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用于计 算平面上点的坐标和轨迹
0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与向量的模的关系
数量积与向量模的关系
数量积的定义:两个向量的模的乘积与两个向量夹角的余弦值的乘积之和 的平方根
数量积的性质: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等于它们的模的乘积与它们夹角的余弦 值的乘积

投影:向量a 在向量b上的 投影长度等于 向量a的数量 积除以向量b
的长度
方向:向量a 与向量b的数 量积的正负号 表示两向量的 夹角是锐角还
是钝角
数量积的性质
非零向量的数量积为实数
向量的数量积满足交换律和分配律
向量的数量积为0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两个向量垂直 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的模长和夹角有关,可以用来描述两个向量的 相似程度
05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的运算技巧
代数法计算数量积
定义: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定义为它们的对应坐标的乘积之和 性质:数量积满足交换律和分配律 坐标法:利用向量的坐标进行计算,公式为:a·b=x1x2+y1y2 几何意义: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在垂直方向上的投影长度之积
几何法计算数量积
定义:两个非零向量的夹角余弦值乘以两个向量模的乘积
数量积的运算方法
定义: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定义为 它们的模长和夹角的余弦值的乘 积
几何意义:表示两个向量在垂直 方向上的投影长度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性质:数量积满足交换律和分配 律
计算公式:a · b = |a||b|cosθ, 其中θ为两向量的夹角
03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的应用
在三角形中的应用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的课件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的课件

REPORTING
THANKS
感谢观看
分配律
总结词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分配律是指向量的数 量积满足分配律,即一个向量与一个标 量的乘积与该向量与一个向量的数量积 相等。
VS
详细描述
分配律表示为 $vec{a} cdot (lambda + mu) = lambda cdot vec{a} + mu cdot vec{a}$ 和 $(lambda + mu) cdot vec{a} = lambda cdot vec{a} + mu cdot vec{a}$,其中 $lambda$ 和 $mu$ 是标量,$vec{a}$ 是向量。这意 味着一个向量与一个标量的乘积可以分配 到该向量的各个分量上。这个性质在解决 物理问题和几何问题中非常有用,因为它 允许我们将标量因子分配给向量。
总结词
向量数量积的值等于两向量模的乘积与它们 夹角的余弦值的乘积。
详细描述
这是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基本公式,表示两向 量的数量积与它们的模和夹角余弦值有关。 当两向量垂直时,夹角余弦值为0,数量积 为0;当两向量同向或反向时,夹角余弦值 为1或-1,数量积为两向量模的乘积。
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
要点一
总结词
结合律
总结词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结合律是指向量的数量积满足结合律,即三个向量的数量积满足结合顺序无关。
详细描述
结合律表示为 $(vec{a} + vec{b}) cdot vec{c} = vec{a} cdot vec{c} + vec{b} cdot vec{c}$ 和 $(vec{a} cdot vec{b}) cdot vec{c} = vec{a} cdot (vec{b} cdot vec{c})$,即向量的数量积满足结合 律,与向量的结合顺序无关。这也是向量数量积的一个重要性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题: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二.教学目标: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性质和运算率,掌握两向量夹角及两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和向量数量积的简单运用. 三.教学重点:平面向量数量积及其应用. 四.教学过程: (一)主要知识:1.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概念;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22||a a = 、cos ,||||a ba b a b ⋅<>=;3.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0a b a b ⊥⇔⋅=.(二)主要方法:1.注意向量夹角的概念和两向量夹角的范围; 2.垂直的充要条件的应用;3.当角为锐角或钝角,求参数的范围时注意转化的等价性; 4.距离,角和垂直可以转化到向量的数量积问题来解决. (三)基础训练:1.下列命题中是正确的有①设向量a 与b 不共线,若()()0a b a b +⋅-= ,则||||a b = ;②||||||a b a b ⋅=⋅; ③a b a c ⋅=⋅ ,则b c = ; ④若()a b c ⊥-,则a b a c ⋅=⋅2.已知c b a ,,为非零的平面向量. 甲:则乙,:,c b c a b a =⋅=⋅ ( )()A 甲是乙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B 甲是乙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C 甲是乙的充要条件()D 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3.已知向量(3,4),(2,1)a b ==-,如果向量a xb + 与b垂直,则x 的值为( )()A 323 ()B 233 ()C 2 ()D 25-4.平面向量,a b 中,已知(4,3),||1a b =-=,且5a b ⋅= ,则向量b =______.5.已知|a |=|b |=2,a 与b 的夹角为600,则a +b 在a 上的投影为 。

6.设向量,a b 满足||||1,|32|3a b a b ==-= ,则|3|a b +=。

7.已知向量,a b 的方向相同,且||3,||7a b == ,则|2|a b -=___ ___。

8.已知向量a和b 的夹角是120°,且2||=a,5||=b ,则a b a ⋅-)2(= 。

(四)例题分析:例1.已知平面上三个向量a 、b、c的模均为1,它们相互之间的夹角均为120°,(1)求证:)(b a-⊥c;(2)若1||>++c b a k)(R k ∈,求k 的取值范围.解:(1)∵ 1||||||===c b a,且a、b、c之间的夹角均为120°,∴ 0120cos ||||120cos ||||)(0=-=⋅-⋅=⋅-c b c a c b c a c b a∴ 0)(=⋅-c b a(2)∵ 1||>++c b a k,即1||2>++c b a k也就是12222222>⋅+⋅+⋅+++c b c a k b a k c b a k∵ 21-=⋅=⋅=⋅c a c b b a,∴022>-k k 所以 0<k 或2>k .例2.已知:a 、b 、c 是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向量,其中a =(1,2) (1) 若|c |52=,且a c //,求c 的坐标; (2)若|b |=,25且ba 2+与b a -2垂直,求a 与b 的夹角θ.解:(1)设),(y x c =,由a c //和52||=c 可得:⎩⎨⎧2002122=+=⋅-⋅y x x y ∴ ⎩⎨⎧42==y x 或 ⎩⎨⎧42-=-=y x∴)4,2(=c ,或)4,2(--=c(2) ),2()2(b a b a -⊥+ 0)2()2(=-⋅+∴b a b a 即222320,a a b b +⋅-=222||32||0a ab b ∴+⋅-=∴ 0452352=⨯-⋅+⨯b a , 所以25-=⋅b a∴ ,1cos -==θ ∵],0[πθ∈ ∴πθ=.例3.设两个向量1e 、2e ,满足2||1=e ,1||2=e ,1e 、2e的夹角为60°,若向量2172e e t +与向量21e t e+的夹角为钝角,求实数t 的取值范围. 解:421=e,122=e ,121=⋅e e∴ 71527)72(2)()72(222212212121++=+⋅++=+⋅+t t e t e e t e t e t e e e t∴ 071522<++t t 217-<<-t设)(722121e t e e e+=+λ )0(<λ14,21472722-=-=⇒=⇒⎩⎨⎧==⇒λλλt t t t∴ -=t 214时,2172e e t +与21e t e+的夹角为π,∴ t 的取值范围是)21,214()214,7(---- 。

例4.如图,在Rt △ABC 中,已知BC=a ,若长为2a 的线段PQ 以点A 为中点,问BC PQ 与的夹角θ取何值时CQ BP ⋅的值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值.解法一: ,AB AC ⊥0.AB AC ∴⋅=,,,AP AQ BP AP AB C Q AQ AC =-=-=- ()()BP C Q AP AB AQ AC ∴⋅=-⋅-AP AQ AP AC AB AQ AB AC=⋅-⋅-⋅+⋅2a AP AC AB AP =--⋅+⋅2()a A P A B A C =--⋅-212a P Q B C=-+⋅212a P Q B C=-+⋅22cos .a a θ=-+故当cos 1θ=,即0θ=(P Q与BC 方向相同)时,B C C Q⋅最大,其最大值为0。

解法二:以直角顶点A 为坐标原点,两直角边所在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如图所示的BCa平面直角坐标系.设||||AB c AC b ==,则(0,0),(,0),(0,),A B c C b 且||2,||.PQ a BC a ==(,),(,),B P x c y C Q x y b ∴=-=---设点P 的坐标为(,)x y ,则(,)Q x y --,(,),(2,2).BC c b PQ x y =-=--()()()BP C Q x c x y y b ∴⋅=--+--22().x y cx by =-++-2cos .||||PQ BC cx bya PQ BC θ⋅-==⋅ 2cos .cx by a θ∴-=22cos .BP C Q a a θ∴⋅=-+故当cos 1θ=,即0θ=(P Q与BC 方向相同)时,B C C Q⋅最大,其最大值为0。

五.课后作业:1.已知向量)sin ,(cos θθ=a ,向量)1,3(-=b 则|2|b a -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是( )()A 0,24 ()B 24,4 ()C 16,0 ()D 4,0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已知两点)1,3(A ,)3,1(-B ,若点C 满足OB OA OC βα+=,其中R ∈βα,,且1=+βα,则点C 的轨迹方程为:( ) ()A 01123=--y x ()B 5)2()1(22=-+-y x ()C 02=-y x ()D 052=-+y x 3.已知向量)75sin ,75(cos=a ,)15sin ,15(cos =b ,那么||b a-的值是( )()A 21 ()B 22 ()C 23 ()D 14.在A B C ∆中,0<⋅AC AB ,A B C ∆的面积是415,若3||=AB ,5||=AC ,则B AC ∠=( )()A 6π()B 32π ()C 43π ()D 65π5.已知O 为原点,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0,(a A ,),0(a B ,其中常数0>a ,点P 在线段A B 上,且有AB t AP =)10(≤≤t ,则OP OA ⋅的最大值为( )()A a ()B a 2 ()C a3 ()D 2a6.设12,F F 是双曲线1422=-yx的两个焦点,点P 在双曲线上,且120PF PF ⋅=,则||||21PF PF ⋅的值等于 ( )()A 2 ()B 22 ()C 4 ()D 87.设,,a b c是任意的非零平面向量,且相互不共线,则①()()0a b c c a b ⋅-⋅= ; ② ||||||a b a b -<-③()()b c a c a b⋅-⋅ 不与c 垂直 ④22(32)(32)9||4||a b a b a b +⋅-=-中,是真命题的有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8.设,,,O A B C 为平面上四个点,aOA=,b OB =,cOC=,且0 =++c b a ,c b b a ⋅=⋅=a c ⋅1-=,则||||||c b a++=___________________。

9.若对n 个向量n a a a ,,21存在n 个不全为零的实数n k k k ,,,21 ,使得02211=+++n n a k a k a k 成立,则称向量n a a a ,,21为“线性相关”.依此规定, 能说明1(1,0)a = ,2(1,1)a =- ,3(2,2)a =“线性相关”的实数321,,k k k 依次可以取 ;(写出一组数值即可,不必考虑所有情况).10.向量,a b 都是非零向量,且(3)(75),(4)(72)a b a b a b a b +⊥--⊥-,求向量a 与b的夹角.11.已知向量33(cos ,sin )22a x x = , (cos ,sin )22x xb =- 。

(1)当]2,0[π∈x ,求,||a b a b ⋅+ ;(2)若||2)(b a m b a x f+-⋅=≥23-对一切实数x 都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12.设)sin ,cos 1(αα+=a ,)sin ,cos 1(ββ-=b ,),0(πα∈ ,)2,(ππβ∈,a 与x 轴正半轴的夹角为1θ,b 与x 轴正半轴的夹角为2θ,且321πθθ=+,求||b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