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后口动物分支
动物生物学资料

动物生物学参考资料1.原口动物:原口动物是在胚胎发育中由原肠胚的胚孔形成口的动物。
2.后口动物:在胚胎发育中原肠胚期,其胚孔形成动物的肛门(或封闭),而在与胚孔相对的一端,另形成一新口称为后口的动物。
3.真体腔:体壁中胚层与脏壁中胚层之间形成的体腔。
4.假体腔:体壁中胚层与内胚层消化管之间形成的体腔。
5.同律分节:环节动物除头部外,身体其他部分的体节基本相同。
6.异律分节:身体分节,但一些相邻的体节愈合,形成不同体区,不同体区有了分工,完成不同的生理机能。
7.刺吸式口器:上颚或下颚特化为针状的口器类型,适于刺入动、植物组织中,吸取液体食物。
8.虹吸式口器:小颚外叶合抱成长管状的食物道,盘卷在头部下方,可以伸长吸食花蜜等汁液。
9.卵胎生:动物的受精卵在母体内依靠卵自身营养进行发育,直至孵化出新个体才与母体分离,与母体没有或只有很少营养联系的一种生殖方式。
10.胎生:动物的受精卵在动物体内的子宫里发育的过程叫胎生。
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可以从母体获得,直至出生时为止。
胚胎在发育时通过胎盘吸取母体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和氧,同时把代谢废物送入母体。
11.羊膜卵:指具有羊膜结构的卵,是爬行类、鸟类、卵生哺乳动物所产的卵。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生三层胚膜包围胚胎:外层称绒毛膜,内层称羊膜,另有尿囊膜。
12.脊索:脊索是一条由多泡状角质细胞所组成的坚韧、半透明、有弹性的圆柱形不分节结构,位于脊索动物身体的中轴、消化管的背侧,有支撑动物身体的功能。
13.综荐骨:由脊柱中最后一个胸椎,全部腰椎,荐椎和部分尾椎愈合而成,并与腰带的骸骨紧密连接,形成稳定支架的骨。
14.双重呼吸:气体经肺进入气囊后,再从气囊经肺排出,由于气囊的扩大和收缩,气体两次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这种在吸气和呼气时都能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方式,称为双重呼吸。
15.胼胝体:哺乳类真兽亚纲中两大脑半球之间互相联系的横向神经纤维。
16.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结构,能发生质壁分离,动物细胞不能。
动物学下复习思考题与参考答案

动物学下复习思考题与参考答案动物学(下)复习题参考答案第13章棘⽪动物门复习题1、试述棘⽪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答:①棘⽪动物区别于⽆脊椎动物其它类群是为后⼝动物。
②次⽣性辐射对称,⽽以五辐对称为主,幼⾍是两侧对称。
③具中胚层来源的内⾻骼,常向外突出形成棘刺,故为棘⽪动物。
④真体腔发达,具特殊的⽔管系统和围⾎系统,管⾜有运动、呼吸、排泄、捕⾷等多种功能。
2、简单⽐较游移亚门中四个纲的异同。
答:游移亚门包括四个纲:海星纲、海胆纲、蛇尾纲、海参纲。
①海星纲:体扁平,多为五辐对称,体盘和腕分界不明显,⽣活时,⼝⾯向下,反⼝⾯向上,腕腹侧具步带沟,沟内伸出管⾜。
内⾻骼的⾻板以结缔组织相连,柔韧可曲,体表具棘和叉棘。
具⽪鳃,⽔管系发达,个体发育中经⽻腕幼⾍和短腕幼⾍。
②海胆纲:体呈球形、盘形或⼼脏形,⽆腕。
内⾻骼互相愈合,形成⼀坚固的壳。
壳板由三部分组成,壳上有疣突及可动的细长棘,有的棘很粗,多数种类⼝内具结构复杂的咀嚼器,其上具齿,可咀嚼⾷物,消化器长管状,盘曲于体内,以藻类为⾷。
③蛇尾纲:体扁平、星状,体盘⼩,腕细长,⼆者分界明显。
腕内中央有⼀系列腕椎⾻,⾻间有可动关节、肌⾁发达,腕只能作⽔平屈曲运动,腕上常有明显的鳞⽚,⽆步带沟,管⾜退化,呈触⼿状,⽆运动功能。
个体发育中经蛇尾幼体,少数种类雌雄同体,胎⽣。
④海参纲:体呈长筒形,两侧对称,背腹略扁,具管⾜,背侧常有疣⾜,⽆吸盘或⾁刺,⼝位体前端,周围有触⼿,其形状与数⽬因种类不同⽽异,肛门位体末。
内⾻骼为极⼩的⾻⽚,形状规则。
消化道长管状,在体内回折,末端膨⼤成泄殖腔,具⽔肺。
筛板退化,位于体内。
3、棘⽪动物的经济价值有哪些。
答:棘⽪动物中有些种类对⼈类有益,具有⼀定的经济价值:①海参类有40种可供⾷⽤,含蛋⽩质⾼、营养丰富,是优良的滋补品。
②海参、海胆可⼊药,有益⽓补阴,⽣肌⽌⾎之功效。
③海胆的卵可⾷⽤,且为发育⽣物学的良好实验材料。
④海星及海燕等⼲制品可作肥料,并能⼊药。
第13章 棘皮动物门

◆呼吸和排泄主要依靠管足、皮鳃和体表来进行
◆循环主要依靠体腔液执行。具有特殊的血系统和围血系统 (3)雌雄异体,间接发育,幼体左右对称。
第二节 代表动物―海盘车
海盘车
1、体壁从内向外分为四层
角质膜:是体壁的最外层 表皮层:为外胚层来源的
柱形上皮细胞层 真皮层:由来源于中胚层
棘皮动物的祖先为两侧对称体形的对称幼虫。
有柄亚纲的海百合纲最为古老;海星纲与蛇 尾纲演化关系较近;海胆纲介于蛇尾纲和海参纲 间的类群;海参纲是演化过程中较早分出的一支。
本章小结
1、后口动物。 2、次生性的五辐射对称(适应固着或缓慢运动)。 3、中胚层形成内骨骼(和脊索动物类似),
向体表突起形成棘皮。 4、部分真体腔形成特殊的水管系统。 5、包括海星、蛇尾、海参、海胆和海百合五个纲。
侧水管
筛板
辐水管
石管
环水管 坛
管足
管足:
• 为水管系统的侧管末端的腹分支,伸出体 外,壁薄,末端有吸盘。其功能:运动、 呼吸、排泄和辅助摄食。
(坛或者罍)
四. 后口
◆胚孔 口: 原口。 ◆胚孔 肛门 ; 胚孔对面 口: 后口。
棘皮动物 半索动物
脊索动物
后口动物
棘皮动物是最原始的后口动物!
概念
海羊齿类 浅海自由生活,无柄。
◆ 650多种,常见种类如海羊齿等。
羽枝
腕
体盘
卷枝
海羊齿(无柄)
海羊齿
柄 海百合(有柄)
第四节 棘皮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 食用:刺参。 • 肥料:海星。 • 危害:海盘车以软体动物为食。
第五节 棘皮动物门的系统发展
不同于其他无脊椎动物,属于后口动物。
动物学-3.4.9.无脊椎后口动物

不同形式的棘——防卫、清除体表沉积物等; 表皮+体腔上皮(向外凸起——皮鳃)都具纤毛——打动水流、体腔液:
气体交换。
身体结构—水管系统
相对封闭的管状系统—运动功能。组成:
筛板、石管、环水管、管足、吸盘、坛囊。 管足的外壁为纤毛上皮,与内壁的体腔上皮之间有肌肉层。 水管系统的内壁是体腔上皮,里面充满液体: 水管系统内的液体与海水等渗; 运动时——液压系统——使管足可以伸缩——管足末端的吸盘可以借
本纲为棘皮动物中最大的一类——现存约2000 种,分布极广。
海胆纲(Echinoidea)
5个腕向反口面愈合——呈圆球、扁圆形的骨 骼包住身体。
体表长有可以活动的刺。 现存约900种。
海参纲(Holothuroldea)
身体沿口面和反口面延长——成为长圆柱状,无腕, 并以步带区和间步带区附着。
普遍认为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有共同的祖先。
海百合
海 羊 齿
海羊齿
海 羊 齿
海 盘 车
海 燕
太 阳 海 星
砂 海 星
真 蛇 尾
筐 蛇 尾
海胆
紫 海 胆
马粪海胆
梅 花 参
梅花参
呼 吸 树
足,管足末端有吸盘;腕的顶端靠下有眼点。 腕之间——间步带区;反口面间步带区具1个多孔的筛板。+ 单纤毛柱状上皮 结缔组织
肌肉层 体腔膜:位于肌肉层内部——其它无脊椎动物体壁
都没有真皮层
棘 皮 动 物 的 体 壁 骨 骼
骨骼
棘皮动物的内骨骼由许多钙质骨片组成;骨片上有小孔;骨片位于体壁 的结缔组织内。
贲门胃:膨大,多皱褶,能翻出体外,包裹食物,再返回体内行 消化
动物分类表

动物分类表∙ 1 侧生亚界 Parazoao 1.1 古杯动物门Archaeocyatha†o 1.2 多孔动物门 Porifera∙ 2 吞噬动物亚界 Phagocytellozoao 2.1 扁盘动物门 Placozoao 2.2 单胚动物门 Monoblastozoa∙ 3 真后生动物亚界 Eumetazoa∙ 4 辐射对称动物 Radiatao 4.1 栉水母动物门 Ctenophorao 4.2 刺胞动物门 Cnidariao 4.3 黏体动物门 Myxozoa∙ 5 两侧对称动物 Bilateria∙ 6 原口动物 Protostomia∙7 蜕皮动物总门 Ecdysozoa∙8 线虫动物 Nematozoao8.1 线虫动物门 Nematodao8.2 线形动物门 Nematomorpha∙9 有棘动物 Scalidophorao9.1 鳃曳动物门 Priapulidao9.2 铠甲动物门 Loriciferao9.3 动吻动物门 Kinorhyncha∙10 泛节肢动物 Panarthropodao10.1 缓步动物门 Tardigradao10.2 叶足动物门 Lobopodiao10.3 恐虾动物门Dinocaridida†o10.4 异虫动物门Xenusia†o10.5 有爪动物门 Onychophorao10.6 裂肢动物门 Schizoramiao10.7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o10.8 舌形动物门 Pentostomida∙11 扁形动物总门 Platyzoao11.1 扁形动物门 Platyhelmintheso11.2 中生动物门 Mesozoao11.3 直泳动物门 Orthonectidao11.4 菱形动物门 Rhombozoao11.5 腹毛动物门 Gastrotrichao11.6 苔藓动物门 Bryozoao11.7 环口动物门 Cycliophorao11.8 内肛动物门 Entoproctao11.9 轮虫动物门 Rotiferao11.10 棘头动物门 Acanthocephalao11.11 微颚动物门 Micrognathozoao11.12 颚胃动物门 Gnathostomulida∙12 冠轮动物总门 Lophotrochozoao12.1 原腔动物门Procoelomata†o12.2 纽形动物门 Nemerteao12.3 软舌螺动物门Hyolitha†o12.4 环节动物门 Annelidao12.5 须腕动物门 Pogonophorao12.6 前庭动物门 Vestimentiferao12.7 螠虫动物门 Echiurao12.8 星虫动物门 Sipunculao12.9 帚虫动物门 Phoronidao12.10 腕足动物门 Brachiopodao12.11 软体动物门 Mollusca∙13 后口动物总门Deuterostomiao13.1 毛颚动物门 Chaetognathao13.2 无腔动物门 Acoelomorphao13.3 异涡动物门 Xenoturbellidao13.4 古虫动物门Vetulicolia†o13.5 海果动物门Homalozoa†o13.6 棘皮动物门 Echinodermatao13.7 半索动物门 Hemichordatao13.8 肠鳃动物门 Enteropneustao13.9 羽鳃动物门 Pterobranchiao13.10 笔石动物门Graptolithina†o13.11 牙形石动物门(牙索动物门)Conodonta†o13.12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o13.13 尾索动物门 Urochordao13.14 头索动物门 Cephalochordatao13.15 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a。
第13章棘皮动物门

(一)外部形态
体扁平,由中央盘和5条腕组成,但之间的 界限不明显。
口面:向下,平坦,浅黄色 ✓ 步带沟:内有2列管足,末端有吸盘 反口面:向上,稍隆起,颜色鲜艳 ✓ 筛板:圆形,多孔
棘:内骨骼外突形成,较粗大
叉棘:内骨骼外突形成,很小,呈钳状或 剪刀状,清除体表污垢
皮鳃:泡状,为体腔膜与表皮共同外凸形 成,与体腔相通,有呼吸和排泄的功能。
环管相连。环管又发出辐管。辐管两侧发出 侧管。侧管末端接管足。管足伸缩,牵引身 体运动。
运动——水管系统
(三)血系统及围血系统
1.血系统:与水管系统相应的管道组成
血系统 轴腺、辐血管 环血管、反口血管
2.围血系统:包围在血系统之外并与之伴行。
环窦 围血系统 辐窦
轴窦
海
生殖血管
星
的 血
生殖窦 反
1、海百合纲 冠
最原始一类,多生活在深 海。
① 海百合类:终生具柄
② 海羊齿类:幼体以柄
附着生活,成体无柄,
爬行或游泳。
茎
图12-12 柄海百合模式图
腕 萼
根
海 羊 齿 和 海 百 合
海羊齿
海百合
海洋齿
海百合
海百合
(二)游走亚门
无柄自由生活。 口面向下,口位口面或体前端。 骨骼发达或不发达; 主要神经系统在口面。
棘粗大如石笔
大连紫海胆
紫海胆
3、海蛇尾纲
体扁平,星状 体盘小,腕细长,二者分界明显 无步带沟,管足没有坦囊和吸盘。 蔓蛇尾目:腕分支,如海盘 真蛇尾目:腕不分支,如阳遂足、刺蛇尾
3、蛇尾纲
筐蛇尾
海盘
真蛇尾
蛇尾纲习见种类
刺蛇尾
海蛇尾
动物分类5 棘皮动物 半索动物

四、表皮下具内骨骼:
• 内骨骼由中胚层形成。 • 内骨骼常突出于体表,形
成棘或刺,故称棘皮动物 。
海参
海胆
五、水管系统:
• 棘皮动物有一个相对封闭的管 状系统,担负着运动的功能, 兼有呼吸作用。称水管系统。
触手冠动物-原口
腔肠法形成体腔
舌形贝(Lingula),俗名海豆芽
酸酱贝
原口动物
后口动物
主要特征
一、次生性辐射对称:
• 研究胚胎发育时发现,棘 皮动物的幼体是两侧对称 的,只是后来成体演变成 了辐射对称的体制,即次 生性辐射对称。
• 与腔肠动物的原始辐射对 称截然不同。
二、后口动物:
• 从本门开始,动物的口起源于后口 (原口相反一端 形成的新口),原口则变成了肛门。这类动物动物 称后口动物。
• 动物界的主要门类和进化关系
原 节肢动物 口 软体动物
环节动物
动 物 线形动物
扁形动物
脊椎动物
后
脊索动物
口
原索动物
动
棘皮动物
物
腔肠动物 原生动物
海绵动物
半索动物门Hemichordat (隐索动物门)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过渡的无脊椎动物
特征:
蠕虫状的海产动物,仅几十种
具鳃裂
有口索(口顶部的短盲管)
九、神经:
• 简单。包括神经环和由此发出的辐射神经,并组成 神经网。
十、繁殖:
• 通常无性繁殖;雌雄异体;有性生殖时体外受精。
棘皮动物的分类
全部为海底生活,分2亚门,5纲。
(完整版)第十三章棘皮动物

• 海盘车口周围的管足有嗅觉功能。
九、生殖和发育
• 多雌雄异体。海盘车有5对生殖腺,附着在近腕
间隔处。生殖孔在反口面靠近腕基部的中央盘上, 生殖细胞排出体外受精。受精卵是辐射卵裂,发 育后经内陷法形成原肠,再由肠腔法形成中胚层 和3对体腔囊,即前体腔囊、中体腔囊和后体腔 囊。原肠胚时的胚孔最终发育成为成体的肛门, 而成体的口则是在原肠孔相对的另一端形成的。
第一节 棘皮动物门的特征
• 1. 成体大多五辐射对称,幼虫全部两侧对称; • 2. 体壁由上皮和真皮组成;体表具棘或刺,系由内
骨骼突出体表形成;
• 3. 次生体腔发达,由体腔囊(肠腔囊)发育形成。 • 3. 部分体腔形成了特殊的水管系统、血系统和围血
系统。
• 4. 骨骼由起源于中胚层的钙化骨片组成。 • 5. 神经系统和感官不发达,神经系统没有神经
深海海百合(Bathycrinus)
• 海百合Metaerinus • 终生具柄,营固着生活。
• 游移亚门:
• 无柄,自由生活;口面向下,口位于口面
或体前端;肛门位于反口面或体后端;骨骼发 达或不发达;主要神经系统在口面。 • 4纲。
海羊齿 Antedon
幼体具柄,成体无柄,营自由生活。反口面具卷枝,能在礁石上移动。
• 太阳海星 • Solaster endeca
菊海星Pentagonaster duebeni
棘轮海星(Crossaster papposus)
多棘海盘车(Asterias amurensis)群体
墨西哥海星(Plectaster decanus)
珠海星(Fromia monili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下预习——水生脊椎动物 课下预习——水生脊椎动物
1.圆口纲动物有何原始特征? 2.鱼类特点—— 哪些属于进化上的低级特征? 哪些属于对水环境的适应性?
——口为后口、肠体腔、内骨骼 后口、肠体腔、 后口 原口、 (原口动物:口为原口、裂体腔、外骨骼) 原口 裂体腔、外骨骼)
内骨骼
外骨骼
海 星 的 发 育
第二节 后口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棘皮动物门 (一)主要特征 1、次生性辐射对称; 2、水管系统(体腔特化) 3、开式循环 (二) 主要类群 海星纲、海胆纲、蛇尾纲、海参纲、 海百合纲
海鞘及其幼体的结构
文昌鱼生态
文昌鱼的结构
脊椎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各纲归类
变 温 动 物
恒 温 动 物
无
圆口纲
类
颌
无羊膜动物
鱼纲
颌
纲 纲
口 类
纲 纲
羊膜动物
本章重点: 本章重点: 1、后口动物的主要特征:后口、内骨骼、 、 肠体腔; 2、半索动物的进化地位; 3、脊索动物的三大特征及其演变。
复习思考题
海星的水管系统
海星的发育
海星纲
海胆纲
蛇尾纲
海参纲
海百合纲
二、半索动物门:过渡类型 过渡类型 1、具有鳃裂,雏形的 背神经管——这些特 征与脊索动物相似 { “恰有一半脊索动物的特征(1.5/3)”} 2、具腹N.索;柱头幼虫 柱头幼虫与棘皮动物的幼虫 幼虫相 柱头幼虫 幼虫 似——这些特征与非脊索后口动物相似
柱头虫模式图
柱头幼虫
海参的耳状幼虫
三、脊索动物门概述 大特征结构及其将来演变 (一)3大特征结构 大特征结构 脊索------------------促成了脊柱发生 咽鳃裂-----演变----鱼类的鳃 背神经管---演变---前段:脑;后段:脊髓
(二)分类简介 1、无头类(原索动物) 尾索亚门:(被囊类 ,逆行变态 。 被囊类) 逆行变态 被囊类 现存种类: 现存种类:海鞘类 头索亚门:原索动物的典型代表。 现存种类: 现存种类:文昌鱼 2、有头类:脊椎亚门(了解形态归类)
第13章 后口动物分支概述 13章
•
当动物界系统进化到了三胚层阶段后,便形成 了2大发展方向——原口动物 分支和后口动物 分 支。差异巨大的形态功能发展道路,造就了两者 截然不同的进化发展前景。
后 口 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物 分 支 支 分 动 口
原
假想两侧对称祖先 原始多细胞动物 原始鞭毛虫
第一节 后口动物的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