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PPT

合集下载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问题
• 3、【原文】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 【译文】孔子说:“有错不改,这才是真 错。”
• 4、【原文】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 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缺点,象日蚀月 蚀。一有缺点,人人都能看见;一旦改正,人人 都会敬仰。” • 5、【原文】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 【译文】子夏说:“小人犯了错一定要掩 问题 饰。”
四、思维拓展。
• 1、孔子善于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感悟 出深刻的哲理,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一 两处。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2、请同学们谈一谈松柏有什么样的品质, 联系生活实际两篇小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 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 '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曰:'敢问其次?'曰:' 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 '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二)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 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 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 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 '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 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 5、同学们在读了‘无欲速,无则小利。欲 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之后,联 系自己的实际,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呢?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孔子的智慧最终落实为一种行动着的生动的精神, 贯穿在立身处世的各个方面。它常常由平凡甚或 平淡发端,渐渐至于伟大或神奇。它意味着远方, 又是迈向远方的开始;意味着巅峰,又是攀向巅 峰的起点。
• 8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 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 事不成。‛
从政方面 ----欲速则不达
‚欲速则不达‛,贯穿着辩证法思想,即对对立 着的事物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文中孔子强烈要求 子夏从政不要急功近利,否则就无法达到目的; 不要贪求小利,否则就做不成大事。由此可知, 干任何事物都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循序渐进, 否则,‚欲速则不达‛。
7 为人处世应多替别人考虑,从别人的角度 看待问题。若一旦发生矛盾,应多作自我 批评,而不能一味指责别人。
与人相处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 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秦]李 斯《谏逐客书》 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 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 ──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 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法.雨果
周幽王有个宠妃叫褒 姒,为博美人一笑,周幽王 下令在都城附近20多座烽火 台上燃起烽火——烽火是边 关报警的信号,只有在外敌 入侵需召诸侯来救援的时候 才能点燃。结果诸侯们见到 烽火,就率领兵将们匆匆赶 到,弄明白这是君王为博美 人一笑的花招后就愤然离去。 褒姒见到平日威仪赫赫的诸 侯们手足无措的样子,终于 开心一笑。
在《论语》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信任,即取 得别人的信任;二、对人讲信用。 孔子认为,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也是人 立身处世的基点。人无信而身不立,没有信用就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课件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课件

通过学习和教育,汲取丰富的知识和方法。
3 研究探索
4 社交互动
通过科学研究和探索,深入了解事物的本 质和规律。
通过社交交流和合作,获取新的信息和方 法。
不知的重要性
1
认识自己的不足
深入了解自己的局限和问题,才能够
了解未知的领域
2
从容应对挑战和改善自我。
探索未知的领域,有助于认识到自己
的渺小和无知,引导个体更好地适应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课件
探究知识的本质和获取方式,以及如何提升我们的认知水平,让我们一同展 开知识探索之旅。
为什么要探究知识的本质
充实自我
深入了解知识的本质,才 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和解 决问题。
拓展思维
探究知识的来源和规律, 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事物, 提高思考水平。
引领未来
了解知识的发展趋势和演 化规律,有助于把握未来 的发展方向和机遇。
接受挑战和 承担风险
• 主动迎接挑 战和困难
• 在失败和困 境中寻找成 长的机会
总结
态度和方法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态度和方法。
认知自己的不足
学会认知自己的缺陷和不足,才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探索未知的领域
不断探索未知的领域,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
现实。
3
推动社会进步
探索未知的领域,能够推动知识和社 会的进步,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如何提高认知水平
不断学习和 钻研
• 阅读优秀书 籍和论文
• 参加专业培 训和课程
接触新事物 和新经历
• 尝试新பைடு நூலகம்工 作和生活方
• 式 与不同领域 和文化的人 交流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 二战后,德国敢于承认发动大战的错误,得 到国际的认可和原谅,而日本则相反。
• 负荆请罪
话题三: 为人治国 ------诚信
诚信对于个人来说,是处世 之本。没有诚信的人可以在暂 时取得成功,却不可能最终取 得成功。对社会来说,诚信是 政府有效运作的根本。政府如 笑,烽火戏诸 侯,结果幽王被逼自刎而褒姒被俘。
• 2001、2011年全国卷作文。
孔子的智慧最终落实为一种行动着 的生动的精神,贯穿在立身处世的各个 方面。它常常由平凡甚或平淡发端,渐 渐至于伟大或神奇。它意味着远方,又 是迈向远方的开始;意味着巅峰,又是 攀向巅峰的起点。让我们汲取先贤的生 存智慧,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用以表示坚守信约。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 至不去,抱梁柱而死。”《史记・苏秦列传》:“信如尾 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 唐・李白《长干行》诗:“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 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商 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 有公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 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 在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 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 搬到北门,赏金十两。终于有人将 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 50 金。商鞅的这一举动,在百姓 心中竖立起了威信,接着商鞅下令 变法,新法就很快在秦国推广开了。 新的变法使秦国渐渐强盛,最终统 一全国。
话题二:如何来看待自己的过错
在人生的征途上,犯 错误是难免的。有过错却 不改正才是真正的过错。 要想改正错误,首先就要 正视自己的错误,不要试 图去掩饰自己的过错。
对待错误—知错能改
素材:
• 《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 善莫大焉。"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翻译:孔子说:“不念叨'怎么办,怎么 办'的人,我对他也不知怎么办了."(我 拿他也没有办法)
(3)、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重点翻译:①之1: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 子独立性;②之2:表修饰,无义不译;③食 通“蚀”;④之3:代词,他。⑤更:改正 (变)
第二课时
问题探究: 1、结合文章的内容,回答我们应该如何来对
待自己的“无知”呢? 2、根据文章的内容,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应
该如何来看待自己的过错呢? 3、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孔子在这一句话中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4、 孔子是如何强调诚信的?
1、结合文章的内容,回答我们应该 如何来对待自己的“无知”呢?
先秦诸子选读:《论语》选读第一单元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授课人:孙典英 (岑巩县第一中学)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领会孔子的生存智慧。 2、重点鉴赏第1则、第2则、第3则、第
4则、第5则、第7则、第8则、第9则。 3、掌握重点词语:更、远、而、舍等。
第一课时
1、课前自主翻译课文,标注疑难字词。(课 堂检查:请同错。

3、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子 在这一句话中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明确: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不要一味去埋怨别人对 自己不好,要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关键在于改变自 己:多责求自己,少苛求别人。
一是一个人要善于自省,善于从自身找原因,要少 责怪别人,而不要老是责怪别人会推托客观原因, 这样才有利于真正解决问题,如果每个人都善于从 自身找原因,善于自我批评,就会减少社会内耗, 提高办事效率;
翻译:君子犯了错误,就好像日食月食;犯 了错,人们都能看得见;改正过错,人们都 仰望着他。

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28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共28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1 ) 子 夏 曰 : “ 博学而笃志
, 切 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 。”
( 2 ) 子 曰 : “ 三 军 可 夺 帅 也 , 匹夫不可夺志也
9
O
(3)当别人不理解 自 己时,我们不应恼怒,保
持应有 的风范 ,正如《 <论语>十二章》 中
所 说 的 : “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
(4)唐太宗有一句名言 :“以人为镜 ,可 明得 失 。 ”由此我们可 以联想到《 论语》 中孔子
·——课文解读—→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 改之。”
三人 几个人 焉 在其中
善者 优点
而就
整段翻译
孔子说:“几人同行,必然有可以作为我老师的人。选择他们的长处学习,将他们的不 足引以为戒,作为借鉴而改 正。”
— — 课文解读 —一
请简单分析“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
我认为孔子并不排斥富贵,但 富贵的来应该是正义的,以不 义的手段获取富贵是不可取的。 孔子认为如果不能获得富贵, 就应该学会安贫乐道,着重在 贫困中修养身心,提高自身的
道德品质
—— -结构梳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 者不如乐之者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学习态度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一箪食 (
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
曲肱而枕之(
)
)
)
2.文学常识填空。
《论语》,
(学派)经典著作,是一部
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
(体裁)著
作,共20篇。它与《
》《
》合称为“四书”。孔子,名丘,字仲尼,
(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PPT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PPT

第七则:
【原文】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 原文】子曰: 则远怨矣。 人,则远怨矣。”
重点翻译:①厚,薄:多,少;②而: 重点翻译: 连词,表并列,不译; 连词,表并列,不译;③远:形容词作 动词,避免. 动词,避免.
【译文】孔子说:“多责备自己, 译文】孔子说: 多责备自己, 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免怨恨。 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免怨恨。”
第四则
【原文】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 原文】子贡曰: 君子之过也, 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 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 皆仰之。 皆仰之。” 重点翻译: 重点翻译:①之1:用于主谓之间,取消 :用于主谓之间, 句子独立性; 句子独立性;②之2:表修饰,无义不译; :表修饰,无义不译; 食通“ ③食通“蚀”;④之3:代词,他。⑤更: :代词, 改正( 改正(变)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缺点,象日 译文】子贡说: 君子的缺点, 蚀月蚀。一有缺点,人人都能看见; 蚀月蚀。一有缺点,人人都能看见;一 旦改正,人人都会敬仰。 旦改正,人人都会敬仰。”
分析:
一是有过错,别人都能看见, 一是有过错,别人都能看见,不要 以为别人不知道,对领导者、 以为别人不知道,对领导者、公众 人物而言尤其是这样; 人物而言尤其是这样;二是承认错 改正错误,反而会赢的人们的 误、改正错误,反而会赢的人们的 尊重。 尊重。
第五则:
【原文】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 原文】子夏曰: 文。” 译文】子夏说: 【译文】子夏说:“小人犯了错一 定要掩饰。 定要掩饰。
第六则:
【原文】子曰:“人能弘道,非道 原文】子曰: 人能弘道, 弘人。 弘人。” 译文】孔子说: 人能弘扬道义, 【译文】孔子说:“人能弘扬道义, 不是道义能壮大人的门面。 不是道义能壮大人的门面。”

论语选读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ppt

论语选读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ppt

《论语》是一部_语_录_体散文集,是孔 子的__门_人和__再_传_弟_子_所辑录的孔子
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宋儒把《论语》和 《_中_庸_》《_孟_子_》《_大_学_》合称为 “四书”。
孔子,名 丘 ,字 仲尼 ,儒 家学
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 仁 ,政治上主 张 礼治,鼓励人们 入仕,即“出来做 事”。开私_人__讲学的风气,传说有弟子三_千 __人,身通六艺者七_十_二__人。孔子本人 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
孔子(前551~前479),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人,被誉为“万世师表”、 “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 想家之首。
孔子像
先秦 诸子散文选读
第一课时
一、 检查预习: (名句默写)
1、知之为知之,_不_知为_不_知_,是知也。 2、_过_而_不_改_,是谓过矣。
3、人能弘道,非_道_弘_人_。 4、 __躬子_厚_而_薄_责_于_人 _,则远怨矣! 5、无欲速,无见小利。欲_速_则_不_达 __,见_小_利 _则_大_事_不成__。 6、___人无_而_信_,__不知_其_可_也_。大车无輗 , 小车无軏 ,_____其_可_以_行之_哉。?
7、 岁寒,__然_后_知_松_柏_之_后___。 8、 逝者如斯夫,_不_舍_昼_夜__!
于丹语
• “孔圣人带给我们的是 一种在大地上生长的信念, 他这样的人一定是从我们的 生活里面自然生长脱胎而来, 而不是从天而降的。”
• 学生分组自主品读
品读要求:
1、品读的过程和结论必须是集体的智慧。 2、任选一则或几则,确定一个核心话题。 3、品读从文本出发,还要有联系生活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
国陬邑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11/22
角度:对待错误----知错能改
10
2016/11/22
11
选文4、5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 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 都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子夏曰:“小人之过必文” 【译文】子夏说:“人格卑下的人犯了错,一定会加 以掩饰。”
2016/11/22
17
选文7
7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 怨矣."
【译文】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 备别人,这样做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 恨."
—— 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各种矛盾与纠纷。那么,
为人处世应该多替别人考虑,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 题。若一旦发生了矛盾,人应该多作自我批评,而 不能一味指责别人的不是。所以,“严于律己,宽 恕待人”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能缺少的 原则。
——孔子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已的无知。孔子 告诉我们:人的聪明不在于知道什么,而在于 坦然地承认自己不知道什么。聪明的人正视自 己的无知。
2016/11/22 7
2016/11/22
8
选文2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 无末如之何也已矣!"
【译文】孔子说:"不说'怎么办,怎 么办'的人,我对他也不知怎么办 了."(我拿他也没有办法)
13
当勃兰特在华沙双膝跪下, 全世界看到一 个反差。 跪着的德国总理, 比站着的日 本首相高大。
2016/11/22
14
负荆请罪
2016/11/22
15
高晓松 知错就改是条汉子
2016/11/22
16
选文6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译文】孔子说:“人能弘扬道义,不是道义能 壮大人的门面。”
24
2016/11/22


对一个政府来说,守信对人民的承 诺是他站得住脚的根本。
角度:为人治国---讲究诚信
2016/11/22
10.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 “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 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 立。” 重点翻译:①必不得已:隐含假设关系,可译为: 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 ②于斯:于,介词,在,对;斯:指代词, 这.③何先:宾语前置,先何,去掉那一项.
角度:与人相处-------责己严,待人以宽
2016/11/22 18
严于律己,宽于待人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 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秦]李 斯《谏逐客书》 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 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 ──莎士比亚名剧《威尼斯商人》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 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法.雨果
何以行:宾语前置,以何行,靠什么行走.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 可以的.就像大车没輗 ,小车没有軏一样,那 它靠什么行走呢?”
2016/11/22 23
一是信用是人的立足之本,没有信 用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二是强调信用不仅指对人要守信, 还要注意对自己负责,守信自己的 信仰、目标,不能迷失自己。
三是珍惜时间,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
2016/11/22
28
孔子既是伟大的教育家,又是伟 大的思想家。他教育弟子的不少言论 都体现了深刻的生存智慧,充满了启 示意义。给十二则论语分类,说说它 们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孔子的人 生智慧。
2016/11/22
29
小结:本文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给
2016/11/22 19
选文8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 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孔子说:“做事情不要贪 快,不要计较(贪求)小的利益。 做事情贪快就达不到目的,贪求小 利就成就不了大事。
——“欲速则不达”,贯穿着辩证法思想,即对对立着的事物可 以相互转化。由此可知,干任何事物都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 循序渐进,否则,“欲速则不达”。
25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 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当时商鞅变 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 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为了 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商鞅下令在 都城南门外立一根三丈长的木头, 并当众许下诺言:谁能把这根木头 搬到北门,赏金十两。终于有人将 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即赏了他 50 金。商鞅的这一举动,在百姓心 中竖立起了威信,接着商鞅下令变 法,新法就全国。
2016/11/22
通“汝”,你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特殊句式。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判断句 (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判断句 (3)其何以行之哉? 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
2016/11/22
6
选文1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 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仲由,我教你的 知识明白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 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予我们后人深刻的启示: 1、 求知-----实事求是
2、 错误-------知错能改
3、 处世-------责己严,待人宽
4、 从政-----切记“欲速则不达”
5、 治国-----“民(人)无信而不立”
6、为人----要有骨气和远大志向且要惜时奋干
2016/11/22 30
角度:从政方面 -----欲速则不达
2016/11/22
20
2016/11/22
21
有些干部急功近利 搞虚假政绩
政绩的好与坏是由百姓来评价
2016/11/22
22
选文9、10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 车无軏 ,其何以行之哉?" 重点翻译
而:如果
信:信用,守信用
其:代车子
其:副词,怎么;可:可以,能够
——孔子及他的弟子启示人们如何面对 自己的错误。
2016/11/22 12
素材:

引用论证:人非圣贤、孰能无错;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巴金老先生在《小狗包弟》勇于反省自己 在文革期间对小狗包弟犯过的错。 二战后,德国敢于承认发动大战的错误, 得到国际的认可和原谅,而日本则相反。
2016/11/22
2016/11/22
1
1.写作者与友人于扁舟举杯共饮的句子是: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_______,_______. 2.文中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虽小也不能占有: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 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盛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5诗人在饮酒后,唱出对远在天边的女子的 思念:__________ ,___________。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两小儿辩日
智者千虑,
必有一失
2016/11/22
3
2016/11/22
4
一、 自主学习:
2 、为下列加线词语释义
(1)诲女知之乎:____________。 这 (2)是知也:____________ 。 改变 (3)更也:____________ 。 掩饰 。 (4)小人之过也必文: ______ 名作动,犯错 名词,过错 (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______ ,_______ 。 (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自身、自己 ____、 _____ 。 形作动,远离 河 (7)子在川上曰:____________ 。 停止 (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____________ 。
——正视自己的无知,不是说安 于自己的无知。面对问题,应该 开动脑筋,勤于思考。
角度:求知方面---实事求是
2016/11/22 9
选文3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孔子说:“犯了错误而 不改正,这就是错误!”
——正视错误很很重要,而改正错误更重 要。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有了过错并不可 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文中孔子以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简炼语言,向人们道 出了“知错能改”这一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 态度。
徙木立信
2016/11/22
26
1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孔子说:“天冷了以后,才知道松柏 是最后零落的。”
一个人的品质高下,只有在矛盾冲突的时 候才能表现出来。
2016/11/22 27
1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文:孔子在河边上说:“逝去的时间像这流 水,昼夜不停地流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