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含答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含答

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基础达标知识点1 显微镜的构造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光学显微镜构造的是()A. 目镜B. 物镜C. 放大镜D. 反光镜2.如图是显微镜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有放大作用的是()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④知识点2 显微镜的使用3.对光以后,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A.白亮的B.有直射阳光的C.灰暗的D.黑暗的4.使用显微镜时,为了使观察到的模糊物像更清晰,应调节()A.目镜B.物镜C.粗准焦螺旋D.细准焦螺旋5.使用显微镜对光的程序是()①选遮光器上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④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②→①D.③→②→①→④知识点3 显微镜的成像特点6.要使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多,小琳应选用显微镜镜头组合是图的()A.甲和丙B.乙和丁C.甲和丁D.乙和丙能力提升7.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实验目的和几项操作步骤,其中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8.要将如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从“甲”变为“乙”,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②向右上方移动装片③向左下方移动装片④转动细准焦螺旋⑤转动粗准焦螺旋A.②①⑤ B.③①⑤ C.②①④ D.③①④9.使用显微镜时,进行对光,依次调节哪些结构()A.转换器、遮光器、反光镜B.反光镜、物镜、目镜C.反光镜、转换器、物镜D.转换器、反光镜、遮光器10.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第一次使用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第二次使用的目镜为5×,物镜为10×.第二次在视野中看到的物象与第一次看到的物象相比()A.是原来的一半,细胞个数增多B.是原来的2倍,细胞个数增多C.是原来的一半,细胞个数减少D.是原来的2倍,细胞个数减少11. 有关显微镜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转动细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B. 调节反光镜对光,光线较强时用凹面镜,光线较弱时用平面镜C. 观察微小结构时,应先使用低倍镜,再使用高倍镜D. 物像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12. 有关显微镜使用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将一根头发丝直接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可看到被放大的发丝内部结构B.不动其他部分,只是将物镜由10×转换成45×,这时显微镜的视野将会变亮C.当视野中的物像位于右下方时,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能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D.视野中出现的黑边圆形、用镊子轻压盖玻片时会变形的图像肯定是细胞13.观察如图所示的显微镜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括号内填写标号,横线上填写文字):(1)取镜时:一手握[ ] ,一手托[ ] 。

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么办?
给予评价,并启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制标本,到实验室观察。课后实验室开放。
按座位纵向分成四大组,随机抽查一组,起立操作,另外三组指出问题,评等级。
思考,回答。看书39页注意事项后,动手操作,将显微镜放入箱中。
学生畅所欲言。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读第二单元开篇语,要想探索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细胞。
思考得出,要了解细胞,必须借助显微镜。
迅速看书,动手取镜和安放。

回答是光学显微镜。
兴奋,跃跃欲试。
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
有迫切动手观察的欲望。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边看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情况不一,部分同学没看到物像。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课前准备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走进新单元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取镜和安放
归纳: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认真观看
动手观察,注意规范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共68.0分)1.当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会出现()A. 细胞数目变多,视野变暗B. 细胞数目变多,视野变亮C. 细胞数目变少,视野变暗D. 细胞数目变少,视野变亮2.一般情况下使用显微镜时,正确的观察图示是()A. B. C. D.3.若显微镜视野中除了细胞外还有异物,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时异物都不动,则异物位于()A. 目镜B. 物镜C. 装片D. 反光镜4.下列关于绘制生物图的方法和基本要求中,叙述错误的是()A. 图形大小要依据物像大小而定,比例要适中B. 图形位置一般在绘图纸中央偏左上方C. 图形轮廓线条要均匀,粗细一致D. 用铅笔涂上阴影表示观察事物的明暗差异5.现在有一台显微镜,它有5×、10×两个目镜,有10×、45×两个物镜,这台显微镜最低放大倍数和最大放大倍数分别是()A. 50、225B. 100、450C. 50、450D. 150、6756.关于使用显微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观察时,用一只眼看着目镜,另一只眼闭着B. 对光时应选用低倍物镜和较大的光圈C. 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要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D. 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7.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制成玻片标本,来进行临时观察,这种玻片标本称作()A. 切片B. 永久装片C. 涂片D. 临时装片8.小明发现显微镜的目镜上有一些灰尘,他准备擦拭干净,那他应选用()A. 纱布B. 擦镜纸C. 衣服D. 抹布9.如图是小明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人体口腔上表皮细胞,但该视野中的细胞并不在视野中央,请你告诉小明应该怎么办()A. 将载玻片向下方移动B. 将载玻片向上方移动C. 将载玻片向左方移动D. 将载玻片向右方移动10.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时候,被观察的材料必须是()A. 薄而透明的B. 新鲜的C. 干燥的D. 形状规则的11.要使镜筒上升,可调节()A. 转换器B. 粗准焦螺旋C. 遮光器D. 反光镜12.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的装片时,视野中看到的物象是()A. pB. dC. qD. b13.生物小组的同学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结果得到如下四个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A. B. C. D.14.将显微镜视野中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什么方向移动玻片()A. 左下方B. 右下方C. 左上方D. 右上方15.如图是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根毛细胞图,则该细胞在载玻片上的放置状况是()A. B.C. D.16.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的一边相接触水滴,再轻轻盖上,目的是()A. 有利于放大B. 避免产生气泡C. 有利于对光D. 载玻片不容易破裂17.某同学用低倍镜观察到细胞的清晰物像后,换用高倍镜观察,此时会出现( )A. 视野范围变小B. 视野变得更加明亮C. 视野内细胞变小D. 视野内细胞数目不变18.在显微镜对光过程中,能反射光线的结构是()A. 目镜B. 反光镜C. 转换器D. 光圈19.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目镜上有“5×”字样。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左上方
12/11/2021
第六页,共三十六页。
课堂(kètáng)探究
探究点一 显微镜的结构 1.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重要的生物学仪器 ——显微镜的主要(zhǔyào)结构,并回答以下问题。
(1)你能写出调节(tiáojié)光线强 弱的结构序号以及名称吗?
⑦遮光器、⑨反光镜
12/11/2021
B.上升和下降镜筒时用双手旋转准焦螺旋 C.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注视(zhùshì)目镜 D.观察时,轻轻地挪动显微镜给其他同学观察清晰 的物像
12/11/2021
第十四页,共三十六页。
随堂检测(jiǎn cè)
4.如图显示(xiǎnshì)的是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正确的
顺序是( ) A
A.①﹣②﹣③
节的显微镜结构一般是( )
A
A.向上 ③② (xiàngshàng)
B.向下④②
C.向上④① D.向下③②
12/11/2021
第二十八页,共三十六页。
课后练习
20.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回答(huídá):
12/11/2021
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六页。
课后练习
(是:1)使②用①显③微④镜对.光的正确程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C.④
→①→②→③ D.③→①→②→④
12/11/2021
第二十页,共三十六页。
课后练习
11.今天外面阴天,实验室内的光线弱,用显
微镜进行(jìnxíng)观察时,应选用(
)A
A.大光圈、凹面镜 B.大光圈、平面镜
C.小光圈、凹面镜 D.小光圈、平面镜
12.如果在显微镜的视野(shìyě)中看到一脏物, 下面判断脏物所在位置的方法是( B) ①转动目镜 ②转动物镜 ③移动载玻片 ④转 动反光镜.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6.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第一次使用的目镜为 10×,物镜为10×;第二次使用的目镜为5×,物镜为 10×。第二次在视野中看到的物象与第一次看到的物 象相比 ( ) A.是原来的一半,细胞个数增多 B.是原来的2倍,细胞个数增多 C.是原来的一半,细胞个数减少 D.是原来的2倍,细胞个数减少 7、显微镜的视野中,发现物像位于右下方,要想使物像 移至视野中央,应向( )方向移动玻片标本 A、左下方 B、左上方 C、右下方 D、右上方
二、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 左手托住镜座
错 误 操 作 (1)
错 误 操 作 (2)
安放 正确的 放置应 该位于 桌边大 约7CM 的位置
错 误 操 作 (3)
错 误 操 作 (4)
2、对光
①、转转换器
②、转遮光器
③、转反光镜
对光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 镜对准通光孔 2、转动遮光器,使较大 光圈对准通光孔 3、转动反光镜,使光线 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3)相差显微镜
草履虫相差显微图
肉毒梭菌相差显微图
其他显微镜
4)暗视野显微镜
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显微图
原理图
团藻和水绵暗视野显微图
清洁收镜
(1)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取下玻片 标本。 (2)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3)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前方, 将镜筒缓慢降至最低。 (4)将反光镜放在直立的位置。 (5)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注意事项

1、观察材料必须薄而透明 2、放大倍数=目镜倍数×物镜倍数 放大倍
数指的是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或体积
的统一性,以及在进化上的共同起源。
细胞的发现(罗伯特· 胡克) ——植物体由细胞构成(施莱登) ——动植物都由细胞构成(施旺) ——细胞学说的建立(施莱登、施旺等人) ——细胞来自于细胞,是生命基本单位(威尔肖)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2.视野亮度调节方法:
光线强 用反光镜的平面镜和遮光器上的小光圈 光线弱 用反光镜的凹面镜和遮光器上的大光圈
知识点二 显微镜的使用(P37~P40) 1.显微镜使用的方法步骤:
2.成像特点: (1)显微镜成___放__大__倒__立__的__虚__像____。 (2)物的上下左右同时颠倒,相当于___旋__转__1_8_0_度____。 如图为字母“b”和“生物”二字在显微镜下的成像。
连接镜座和镜臂,支持镜身
支持和固着其他部件,取镜时手握部位 上端安装___目__镜____,下端连接转换器,转换器上 安装___物__镜____ 放置玻片标本,中央有___通__光__孔____,两旁各有一个 ___压__片__夹______
名称
功能
光学 ①镜头 部分
②反光镜
目镜:接近人眼的镜头,无螺纹 物镜:安装在__转__换__器_____上的镜头,有螺纹
2.(2020·广东学业考)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其中放大倍数
最小的显微镜的序号是 ( C )
显微镜序号 目镜 物镜
A
5× 40×
B
10× 40×
C
10× 4×
D
16× 10×
【解析】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40=200(倍);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0×40=400(倍);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40(倍);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16×10=160(倍);因此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小的是C 40倍。故选C。
【解析】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实物的倒像,即将实物旋转180度后看到的像。
11.王敏同学在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对应的解决方法,正确的是 ( D) A.物像不清晰——调节光圈 B.物像偏右下方——向左下方移动玻片 C.视野较暗——用平面镜反光 D.物像太小——换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当物像不清晰时,应当调节细准焦 螺旋;物像偏右下方时,只有让物像向左上方移动,物像才能到达视野的中 央,故玻片需要向右下方移动;当视野较暗时,应当用凹面镜反光或者使用大 光圈;物像太小时,应当换用高倍目镜或高倍物镜,以看到大小合适的物像。

七年级生物1.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七年级生物1.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 二、对光 低倍(物)镜、左眼看、右眼睁、转反光。 三、观察 压标本、降镜筒、左眼看、升镜筒。 四、清洁收镜
复习巩固
1.取放显微镜时,正确的方法是一手_握_镜_臂_,
另一只手_托_住_镜_座__。
2.对光时要让_低__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
前端离载物台面需要保持__2__cm的距离。 3.让显微镜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 C )
通光孔
•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 作用:分 • 作用:调节穿过通 光孔的光线
显微镜的使用
方法步骤:
一、取镜和安放
二、对光
三、观察
四、复原放回
归纳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正确的操作步骤
一、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 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5 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装好 目镜
D.标本的体积放大400 ×
11.连线题:显微镜的结构及作用
稳定显微镜
镜臂
手握镜的部位
镜座
接近被观察物体的镜头
物镜
玻片标本放置的部位
粗准焦螺旋
能使镜筒迅速升降的结构
载物台
光线较强时用
大光圈
光线较弱时用
平面镜
能调节通光孔进光量
遮光器
更多精彩内容,微信扫描二维码获取 扫描二维码获取更多资源
1.把写有“e”字的玻片放在物镜下,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什么样? 2.玻片上、下、左、右移动市,视野中的物像如何移动?
四、复原放回
1.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取下玻片 标本 2.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3.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前方, 将镜筒缓慢降至最低 4.将反光镜放在直立的位置 5.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初一生物上册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初一生物上册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物仍存在,那么污物在(

A、玻D 片上
C、反光镜上
B、物镜上 D、目镜上
12、如图所示,①②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物 镜,③④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⑤⑥为 观察时物镜与玻片标本间的距离,下列哪种组
合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C )
①② ③④
⑤⑥
A、①③⑤ C、①④⑤
B、②④⑥ D、②③⑤


1、取放显微镜时,正确的方法是一手握_镜_臂__, 另一只手___托_住_镜_座。
2、对光时要让_低__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 前端离载物台面需要保持__2__cm的距离。
3、让显微镜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 C )
A、镜筒
B、目镜
C、物镜
D、准焦螺旋
4、在视野中,标本物像偏向视野左上方,欲将
二)对光
2、根据光线强弱,调节反光镜和遮光器(光圈)
三)放置标本: 玻片标本放置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
四)调焦观察
1、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五)善后整理 2、转动转换器,把两物镜偏到旁边,并下
调镜筒至最低,送回镜箱。
顺调粗焦,两眼旁观;
低倍镜: 逆调粗焦,左眼内观; 摆动细焦,左眼内观;
调焦观察
扭动转换器;使用高倍镜
A. b
B. d
C. q
D. p
10.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光亮程 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C )
A.缩小光圈
B.换高倍物镜
C.选用凹面镜反光 D.调节准焦螺旋
11.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是( C )
A.以目镜倍数为准
B.以物镜倍数为准
C.目镜与物镜倍数的乘积 D.目镜与物镜倍数之和
草 履 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对实验材料和
操作方法有哪些要求? 归纳小结:
一、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左手托、略偏左、安目镜 二、对光 (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左眼看,右眼睁。 (3)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
三、观察 (1) 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 孔。 (2) 眼看物镜 ,镜筒下降,直到接近标本。 (3) 左眼注视目镜,镜筒缓缓上升,直到 看清物像.
粗 缓慢 3、转动___准焦螺旋,使镜筒_______下降,直到 物镜接近玻片标本。 4、为什么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要防止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逆 粗 5、____时针方向转动____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 细 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____准焦螺 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左 6、如果物像偏左,你应将标本向_____移,才能使 物像居中 。
认识显微镜
使用显微镜
1、显微镜载物台有什 么作用?它中间的圆孔 叫什么? 2、反光镜两面一样吗? 3、显微镜的镜头分几 种?它们各叫做什么? 4、怎样才能使镜筒上 升或下降?
目镜
• 显微镜的光学部分 • 作用:放大物象 • 镜头上标有放大倍 数
——接近人眼睛的
镜头,上面标有16× 或10×等字样,表示 目镜放大16倍或者10 倍
7.有一台显微镜,它有两个目镜和两个物镜,目镜 的放大倍数分别为5×和15×,物镜的放大倍数 分别为10×和40×。请问,这台显微镜的最大放 600 50 大倍数是_______,最小的放大倍数_______。 假如现在观察一个标本,需要放大150×,应该 15 10 选用的目镜为__________,物镜为_______。 8.用下列四组镜头看同一块血液的玻片标本,其中 可以看到血细胞数目最多的一组为( A )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5×,物镜——40× C.目镜——10×,物镜——10× D.目镜——10×,物镜——40×
显微镜的使用
方法步骤:
一、取镜和安放 二、对光
三、观察
四、复原放回
归纳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正确的操作步骤
一、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 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 10厘米左右处,略偏左,安 装好目镜
二、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 低倍物镜对准通 光孔(注意不要 用手扳物镜!)
把一个最大的光圈 对准通光孔,左眼 注视目镜,右眼睁 开,同时用两手转 动反光镜,使光线 通过通光孔反射到 镜筒内。直到整个 视野呈雪白色为止
1、显微镜 的构造
光学部分
目镜: 5×、10×、16 × 物镜: 10×、 40×、 1数的计算: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与目 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
目镜
物镜
5× 50× 200×
10× 100× 400×
16 × 160× 640×
10× 40×
巩固练习:
握镜臂 1.使用显微镜时,取镜要用一手__________,一手 托住镜座 左 __________,放在自己实验台的偏___的位置, 目镜 然后安装好__________。 2.对光时,转动转换器,使____倍镜对准 低 通光孔 _________,转动遮光器,使一个较大的 通光孔 ________也对准__________。用____眼朝 光圈 左 右 _______里注视,____眼睁开,然后用手调节 目镜 _________,直到看到明亮的视野为止。 反光镜
1、把写有e,上字的玻片放在物镜下,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什 么样? 2、玻片上、下、左、右移动市,视野中的物像如何移动?
四、复原放回
1、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取下玻 片标本 2、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3、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前 方,将镜筒缓慢降至最低 4、将反光镜放在直立的位置 5、将显微镜放回原处
显微镜的成像
•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标本(一定要透明)→物镜的透镜→镜筒→目镜 →眼
1、必须遵守操作规程,严格认真地按要求操 作。取送显微镜时,应右手握住镜臂, 左 手托住镜座,轻拿轻放。切勿用 一只手斜 提,前后摆动,防止目镜滑出跌落。
2、保护好镜头,揩试目镜、物镜上的灰尘或 污物,必须使用专用的擦镜纸。切勿用手指、 手帕、纱布和普通纸擦。
试一试:1、比较反光镜两面的差异 2、转换遮光器上的不同光圈,看看视野亮度的变化
三、观察
把所要观察的 玻片标本放在 载物台上,用 压片夹压住, 标本要正对通 光孔
转动粗准焦螺旋, 顺时针旋转,使镜筒缓 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 玻片标本为止
注意:此时眼 睛一定要看着 物镜!
左眼向目镜内 看,同时逆时针方 向转动粗焦螺旋, 使镜筒缓缓上长升 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 螺旋,使看到的物 像更加清晰
7、载物台要保持清洁干燥。如使用新鲜材 料做临时装片,必须在载玻片上加盖盖 玻片。切勿让材料、水滴、试剂接触物 镜和载物台。如沾上,应立即揩擦干净, 以免镜头等被污染和腐蚀。 8、在高倍镜下调节焦距时,切勿使用粗调 节器,以免压坏标本,损坏物镜。
9、高倍镜使用完毕,必须先上升镜筒,移 开镜头后再取出玻片标本,以免取玻片 时擦损镜头的镜面。 10、绝对禁止随意取出目镜或拆下显微镜 的其他部件,以免灰尘掉入镜筒、部件 失落或损坏。
物镜
• 显微镜的光学部分 • 作用:放大物象 • 镜头上标有放大倍 数 • 有低倍物镜、高倍 物镜
——接近观察
物体的镜头,上面标 有10×或40×等字样, 表示物镜放大10倍或 40倍
载物台
•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 作用:安放玻片标 本
反光镜
• 显微镜的照明部 分 • 作用:反射光线 • 有平面镜、凹面 镜两种
1
1、目镜 2、粗准焦螺旋
2
3、细准焦螺旋
3 4
8
4、镜臂
5、物镜 6、镜柱 7、镜座
6
8、镜筒 9、压片夹 10、载物台 11、遮光器 12、反光镜
9 10
11 12 7 5
[方法步骤]: 一、认识显微镜的构造
机械部分
镜座 镜柱 镜臂 载物台(通光孔、压片夹) 镜筒
转换器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遮光器(光圈) 反光镜(平面镜、凹面镜)
12.遮光器上光圈的作用是( B ) A.调节焦距 B.调节光亮度 C.调节光线角度 D.调节图像清晰度 13. 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 物镜相比,其( C )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14.当显微镜物镜由低倍换成高倍后,视野亮度比原 凹面 暗 来___,此时可采用的方法一是换成___反 光镜,二是将_____调大。 光圈
9.在载玻片上写下一个小小的字母“d”,用显微镜 观察时,会看到放大的图像形状是( ) D A. b B. d C. q D. p 10.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光亮程 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C ) A.缩小光圈 B.换高倍物镜 C.选用凹面镜反光 D.调节准焦螺旋 11.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方法是( C ) A.以目镜倍数为准 B.以物镜倍数为准 C.目镜与物镜倍数的乘积 D.目镜与物镜倍数之和
15.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总有
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 污物仍存在,那么污物在( )D A、玻片上 B、物镜上 C、反光镜上 D、目镜上
3、物镜镜头的切换一定要使用转换器,以免 使镜头脱落和损坏。 4、转动粗、细准焦螺旋时,不要用力过猛, 以防止机件损伤,调节失灵。 5、镜检时,坐姿端正,一般用左眼观察物 象,用右眼看着实验报告纸画图。两眼 须同时睁开,以减少疲劳。
6、切忌一面从目镜进行观察,一面使镜筒 下降,这样容易使物镜与玻片标本碰撞 而损坏;也不能持续转动粗调节器,使 镜筒一直上升,这样会使镜筒内的齿板 和齿轮脱钩,以致镜筒跌出。
镜筒
•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 作用:安放镜头 • 把目镜和物镜聚合 起来
转换器
•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 作用:安放和转换 物镜镜头
压片夹
•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 作用:固定玻片标 本
通光孔
•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 作用:使光线通过
遮光器
• 显微镜的照明部分 • 作用:调节穿过通 光孔的光线
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为什么在下降镜筒时眼睛 要注视物镜? 2、在显微镜下能看清写在不透明约上的“上”字 吗?写在玻片上的“上”字,在显微镜下看到的 是什么字? 3、玻片上的标本的移动方向跟物像的移动方向是 相同还是相反? 4、对好光后,不能再移动显微镜,为什么? 5、物像的放大倍数怎么计算?低倍镜与高倍镜下 哪个看到的视野面积大?亮度高?细胞数目多?
镜座
•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 作用:稳定显微镜
镜柱
•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 作用:支持作用
镜臂
• 显微镜的机械部 分 • 作用:握镜作用
粗准焦螺旋
•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 作用:升降镜筒, 升降幅度较大 • 逆时针旋转上升镜 筒;顺时针旋转下 降镜筒
细准焦螺旋
• 显微镜的机械部分 • 作用:升降镜筒, 升降幅度较小 • 逆时针旋转上升镜 筒;顺时针旋转下 降镜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