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学习记录

合集下载

放射科实习心得体会5篇

放射科实习心得体会5篇

放射科实习心得体会5篇放射科实习心得体会1一、状况介绍医学影像学是将现代放射学、微电子学、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等最新科技成果用于诊断、治疗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

现代医学成像技术飞速进展,无论是一般 x 线、核素、超声照旧 x 线计算机体层摄影、磁共振成像等技术,影像的密度区分率与空间区分率大大提高,使各种影像互相协作、互相增补、互相印证,可以更清楚地展现人体的器官构造,结合病史、身子骨儿检查、化验等临床资料,进展综合分析,较着地提高了临床诊治水平放射科实习心得体会放射科实习心得体会。

目前同学已经通过了两年的根底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等系统的理论学习,进入到最终一年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阶段――毕业实习阶段。

在 32 周的毕业实习中,使同学对医学影像学各方面的根本理论学问、根本操作及常见并高发病的诊断能较全面较系统地把握,更好地完成实习使命,为他们此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矗二、实习目标通过毕业实习,明确做为医学院影像专业医疗事务工笔者的责任,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把握医学影像专业必备的根底理论、根本学问和根本技能,具有肯定的自学和运用学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毕业后能在地区级及以下医院卫生气构从事医学院影像技术及诊断工作。

详细要求是:(一)影像技术1.熟识各种检查方法,正确引导病人就医。

2.完成暗室技术与管理的各项工作。

3.能娴熟地把握 x 线机的操作方法并进展常规检查部位的一般 x 线摄影及造影,拍摄出符合诊断要求的 x 线片。

4.熟识 x 线特别检查技术,包孕高仟伏摄影、软 x 线摄影、数字 x 线检查及超声检查放射科实习心得体会社会实践报告。

5.知道 ct 、 mri 、介入放射检查的操作规程要领及根本步骤。

(二影像诊断1.能说出影像学科的常规工作制度。

2.标准地进展 x 线透视操作。

3.能准确分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骨骼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颅脑五官。

4.系统的没事了 x 线表现和常见病的典型 x 线征象。

ct实习记录

ct实习记录

ct实习记录```CT 实习记录第一周在第一周的实习中,我主要学习了计算机断层扫描(CT)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

CT是一种通过使用X射线来生成人体或物体断层图像的医学成像技术。

我了解到CT扫描主要分为准备工作、扫描操作和图像处理三个步骤。

在准备工作中,我学习了如何检查和准备设备,包括校准机器、确认设备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以及确保扫描过程的顺利进行。

我还学习了与患者沟通的重要性,包括向他们解释扫描过程、确认病史和过敏反应等。

第二周第二周的实习中,我的导师带领我参观了CT室,并向我展示了操作控制台和图像处理软件。

我学习了如何调整CT扫描参数,包括选择适当的切片厚度、间隔和扫描时间,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在扫描操作中,我观察了导师如何帮助患者正确定位,并确保他们的舒适和安全。

我还学习了如何操作扫描设备和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以便在需要时采取适当的紧急救护措施。

第三周在第三周的实习中,我开始进行一些基本的图像处理工作。

我学习了如何使用图像重建算法将原始的X射线投影转化为断层图像,并通过调整窗宽窗位来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

我还学习了如何使用辅助工具来进行多平面重建和三维重建。

通过这些工具,我可以在不同的平面和角度上查看图像,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评估病变。

第四周在第四周的实习中,我开始参与实际的临床工作。

我与导师一起进行CT图像的解读和评估,学习了如何识别和分析不同类型的病变,并制定合适的诊断报告。

我还学习了与其他医疗专业人员合作的重要性,包括与放射科医生、外科医生和临床护士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以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结语通过这几周的实习,我对CT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操作和图像处理技巧。

这次实习也让我深刻认识到医疗领域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我相信这段实习经验将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感谢导师和整个实习团队的悉心指导和支持,让我有机会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成长。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为医疗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放射科培训计划及记录

放射科培训计划及记录

放射科培训计划及记录1. 背景介绍放射科是医院中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主要负责采用不同的放射技术来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支持。

由于放射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更新,医生们需要不断地接受相关培训,以保持专业水准和技能。

2. 培训目标本培训计划旨在提供全面的放射科知识和技能培训,包括放射病理学、放射解剖学、放射生物学、放射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让医生们能够熟练运用放射技术进行诊断和治疗。

3. 培训计划内容(1) 放射病理学包括了解放射病理学的基本概念、放射诊断病理学的原则、各种放射病变的特点及其影像表现等内容。

(2) 放射解剖学主要包括放射解剖学的基本原理、人体各器官的解剖结构与放射影像学表现的关系等内容。

(3) 放射生物学介绍放射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放射病灶的影像表现、放射生物学与放射诊断的关系等内容。

(4) 放射物理学包括放射物理学的基本原理、放射线的生成及特点、不同放射学的物理原理及影像学表现等内容。

(5) 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让医生们能够熟练掌握放射科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

4. 培训形式(1) 课堂授课由专业的放射科教师进行现场授课,介绍相关知识并解答学员的问题。

(2) 实际操作通过实际操作,让学员们能够亲自操作放射科设备,提高操作技能。

(3) 病例讨论安排专业的放射科医生主持病例讨论会,让学员们通过分析不同病例,加深对放射科诊断的理解。

(4) 学术交流安排学员参加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让他们了解最新的放射科技术和发展趋势。

5. 培训安排(1) 时间安排本培训计划为期3个月,每周安排2天的课堂授课和2天的实际操作,期间还安排1次病例讨论和1次学术交流活动。

(2) 师资力量培训计划邀请专业放射科医生和教师担任授课和实际操作指导,确保学员能够得到专业的指导和教育。

(3) 考核评估培训期间通过课堂教学考核、实际操作技能考核、病例讨论表现等方式对学员进行考核评估,确保他们能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6. 培训记录以下是一位学员的培训记录,记录了他对放射科培训的感受和收获。

放射科教学活动记录表内容范文

放射科教学活动记录表内容范文

放射科教学活动记录表内容范文英文回答:Radiology Teaching Activity Record Form.Date: [Date]Activity: [Description of the teaching activity]Participants: [List of participants]Summary of the activity:[Provide a brief summary of the teaching activity, including the topics covered, teaching methods used, and any notable discussions or interactions.]Example:On [Date], I conducted a teaching activity on chestradiography for a group of medical students. The activity focu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chest X-rays and the identification of common abnormalities. I used a combination of didactic lectures, case studies, and interactive discussions to engage the students. We reviewed several X-ray images together and discussed the finding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ptions. The students actively participated by asking questions and sharing their own observations. Overall, the activity was interactive and allowed the students to apply their knowledge in a practical setting.Assessment of the activity:[Provide an assessment of the teaching activity, includ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eaching methods, the level of engagement of the participants, and any areas for improvement.]Example:The teaching activity was well-received by theparticipants. The combination of lectures, case studies, and discussions provided a comprehensive learning experience. The students were actively engaged throughout the activity and demonstrated a good understanding of the topics. However, one area for improvement is to incorporate more hands-on activities, such as image interpretation exercises or simulation-based learning, to further enhance the participants' skills and confidence in radiology.Future plans:[Outline any future plans for similar teaching activities, improvements to be made, or topics to be covered in future sessions.]Example:Based on the positive feedback received, I plan to conduct similar teaching activities on different radiology topics in the future. I will continue to incorporate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to cater to different learning styles and to create an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ome potential topics for future sessions include abdominal radiography, musculoskeletal imaging,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I will also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collaborating with othe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to provide 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sessions.中文回答:放射科教学活动记录表。

2023年放射科学习记录计划

2023年放射科学习记录计划

2023年放射科学习记录计划一、学习目标与计划安排2023年是我投身放射科学领域的第一年,我将致力于系统学习放射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技能。

在此过程中,我将积极参加相关学术会议、研讨会和培训班,深入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和研究动态。

以下是我在2023年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安排:1. 学习基础理论知识(500字)我将通过阅读教材、参加在线课程和参考相关文献,系统学习放射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

具体内容包括放射物理学、核医学、放射生物学、图像诊断学等方面。

我将每周安排固定的学习时间,以确保对每个学科有足够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也会积极与同行交流,互相学习和讨论,进一步拓宽知识广度和深度。

2. 提升实践能力(500字)除了理论知识,我也将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

我计划申请加入当地放射科学实验室,亲身参与实际的科研项目和临床实操。

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我将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学到的理论知识,并培养自己的研究和分析能力。

3. 参与学术交流与研究(500字)2023年,我将积极参与放射科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研究活动。

我计划在相关学术期刊上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进行口头报告。

此外,我还将积极参加学术研讨会和专题讲座,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技术应用。

这些学术交流和研究活动将有助于我与同行们建立合作关系,拓宽自己的学术视野。

4. 深入了解最新技术与发展(500字)放射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创新的领域,我将努力跟进最新的技术与发展。

我计划阅读最新的研究文献和专业刊物,关注国内外重要学术机构和实验室的研究动态。

我还计划参加相关培训班和研究生课程,学习最新的技术和方法,为自己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二、学习计划的可行性和挑战上述学习目标和计划安排是我在放射科学领域学习的基础上制定的。

我相信,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合理安排,这些学习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然而,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1. 时间管理:放射科学领域的学习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不断投入时间和精力。

放射科业务学习培训记录3培训资料

放射科业务学习培训记录3培训资料
放射科业务学习培训记录3
放射科业务学习培训记录
地点:
主讲人:
时间:
培训主题:
培训内容:
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目的: 探讨慢性通风性关节炎的病理基础,总结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诊断与鉴别诊断的经验。
二、方法: 对我院历年来被确诊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X线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慢性通风性关节炎的主要X线表现为手足小关节尤其是第一跖趾关节的骨质破坏缺损、关节间隙狭窄、软组织偏心性肿胀。
4.滑囊、肌腱等改变:少见的肘关节受累病例关节周围软组织密度增高,尺骨鹰嘴后缘肌腱附着处骨化,骨赘形成,滑车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硬化 。
五、鉴别诊断: 临床实践中可以发现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的X线表现易与类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病、银屑病性关节病相混淆。尤其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因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累及全身各关节,但主要也是侵犯手足小关节,病理基础也是致病物质侵犯关节滑膜、关节软骨引起一系列骨关节改变。但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致病因素不同,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认为是外来或自身被激活的抗原与抗体结合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关节滑膜、软骨表面,从而引起自身免疫反应,因此,类风湿性关节炎侵犯多个手足小关节,首先表现为病变关节骨端骨质疏松,软组织有肿胀但是呈对称性梭形肿胀,无明确边界,关节间隙同样有狭窄、关节面下骨质破坏,但呈细小的虫蚀样毛糙不齐,关节面下也有小囊样骨质缺损,但细小,且因不断有免疫破坏故缺损区边缘一般无增白硬化现象,也不会出现骨端一侧性压迫性侵蚀造成的弧形凹陷骨缺损。同时结合临床,类风湿性关节炎多中年女性好发,常为双侧手足发病,侵犯多个小关节,因为又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所以除累及骨关节外,肺、心、神经系统或组织亦可广泛受累出现相应症状体征;而痛风多见于壮年男性 ,多侵犯第一跖趾关节,单侧或双侧发病,是鉴别要点。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进入晚期,X线表现类似于退行性关节病,也有关节骨端骨质增生、骨刺形成,关节间隙狭窄,甚至强直畸形。但退行性关节病通常好发于负重和经常活动的大关节,关节间隙狭窄首先出现于关节负重部位,手足小关节的退变仅常见于手工操作者,且无痛风所特有的偏心性软组织肿胀和急性发作史,相关血象也无血尿酸升高史。银屑病性关节病常不对称性累及远端指间关节,指 端骨质吸收,关节破损残废,最重要是临床伴有皮损,可作为鉴别的依据。

ct实习记录

ct实习记录

ct实习记录我在大学医学院期间,有幸参与了一次CT实习,这是我作为学生的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医疗设备的机会。

本文记录和总结了这次实习经历,同时也对CT技术的应用和意义进行了一些思考。

实习前准备在实习前的几天,我对CT设备的原理和操作进行了一些了解。

我仔细研读了相关的教材和技术资料,掌握了CT扫描的基本原理和流程,以及一些常见的CT图像表现。

实习的第一天到达医院后,我与其他实习的同学一起来到放射科。

在那里,我们见到了导师,一个经验丰富的CT技师。

导师向我们简要介绍了CT设备的结构和功能,并告诉我们实习的目标和要求。

在导师的指导下,我首先学习了如何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解释,以帮助他们放松。

我了解到,在CT扫描之前,必须对患者的身体状况、病史以及可能的风险进行评估,以确保扫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接下来,我观察了导师如何进行设备的操作和调试。

他向我们介绍了CT扫描所用的不同的成像模式和参数选择,以及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亲自实践在经过几天的理论学习和观察后,我有机会开始亲自操作CT设备。

这次实践的主题是头部CT扫描。

首先,我按照导师的指示准备好了所需的设备和材料。

然后,我向患者仔细解释了CT扫描的整个过程和可能的感受,以消除其紧张和不安。

在实际操作中,我凭借所学的知识,准确地选择了适当的扫描模式和参数。

我调整了设备的位置和角度,以确保扫描图像的质量和准确性。

在扫描过程中,我密切观察了患者的情况,并根据需要灵活处理。

我能够准确地捕捉到有价值的图像,并且能够在必要时快速进行重新扫描。

实习的收获和思考通过这次实习,我对CT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认识到CT在医学诊断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无论是对头部、胸部还是腹部进行扫描,CT技术都能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帮助医生准确定位疾病并作出正确的诊断。

此外,我还意识到CT技术对于患者来说也具有实质性的好处。

相比于传统的X射线检查,CT扫描能够提供更多信息和更精确的诊断结果,从而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全面和个性化的指导。

放射科实习报告

放射科实习报告

放射科实习报告放射科见习实践报告见习,是一种体验和磨练,是让自己感受医院环境,了解医院事务流程,以及巩固理论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对自己医学梦想的前期准备。

作为一名即将迈入大三的医学生,为了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抛却象牙塔的光环,虚心向社会学习,增强为人名服务的能力,保持真情奉献社会的情怀;为了甩脱书呆子气,确保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对自身的锻炼;为了更多的学习麻醉专业知识,了解麻醉师的职责,一名合格义务工作者的职责;为了尽快的给自己定位,储备知识,让自己能更好的准备实习,融入医疗环境,了解自己以后从事工作的方方面面;也为了指导自己现阶段的学习,暑假期间,我到儋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见习。

在两个周的见习时间里,我从老师那里学到了不少知识。

差不多两个周的见习在不知不觉中又结束了,虽然说在不知不觉中结束,但是,又在这两个周的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很多,不管是在人际交往,处世态度还是其他多方面都学到了很多.自己要做到上班着装整洁,热情礼貌对待病人及其家属,保守病人秘密,尊重病人隐私。

做好交接班工作,做到按时、认真、仔细并做好相关记录。

按时上、下班,不迟到、早退、不空岗、不做私活。

加强与临床科室联系,做好病案随访,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诊断符合率。

作为一名将要毕业的影像学学生来说,这次见习让我知道了这个职务的重要性及所承担的艰巨任务,在整个见习过程中,我自觉遵守医院的各种规章制度及所见习各科室的各种规章制度,遵守劳动纪律,从不早退迟到,工作积极主动。

我希望能借此机会多学点,不断提高自己,在老师对我提出的不足与缺陷中弥补,改正,使自己更加完美.在实习中,我以细心,责任心,耐心,爱心来对待每一位病人,在保证做好三查七对的同时, 以热情,友好的态度去与这些病人及其家属交流沟通,去操作.在见习的两个周中,我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同时,也学到了很多以前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或者是在学校时感觉在听天书,听不懂,不理解的知识,在临床上,这些似乎更易懂了,也更容易将它们牢记.当然,操作技术也得到了强化巩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科学习记录
时间 地点 放射科
主持人 记录人
出席人员

学习内容 骨折影像诊断报告的书写规范
临床中骨折的X线检查较为普遍,其图片信息是指导治疗和观察疗效的重要依据,因
此为临床提供规范而科学的骨折X线诊断报告无疑是放射科医师应具备的基本功。然而,
许多医院临床科室对骨折X线诊断报告的满意率并不高,一些报告确实存在或多或少的质
量问题,应引起放射科高度重视。现将我们在书写骨折X线诊断报告实践中的体会介绍如
下。

1 初次摄片在于确定有无骨折,进而叙明骨折的详情.骨折的X线征象并不复杂,一般易
于判断。由于照片质量不佳、摄影体位不当或其它组织结构重叠等因素难以肯定骨折诊断
时,X线报告应具体分析其原因,并提出骨折的某种可能性以及进一步检查观察的建议。X
线所见明确的骨折,报告中客观而准确地阐明骨折细节非常必要,应注意的问题有

1.1首次X线检查发现骨折,叙述部分应避免直接采用只可在印象部分出现的结论性术语主
观地描写其影像表现,如骨折、压缩性骨折、病理性骨折、骨骺分离等。

1.2应以X线解剖为依据,准确指明骨折部位。如股骨颈骨折确切位置在股骨头下部、中央
部或基底部;骨端骨折有无累及关节以及颅骨线形骨折是否通过血管沟、神经管、副鼻窦或
中耳等,应酌情予以说明,若将儿童长骨干骺端骨折或骨骺骨折定义为骨端骨折则属于概
念性错误。

1.3骨折的分类方法较多,X线下常用者有
1.3.1依骨折的原因可分为:外伤性、疲劳性和病理性骨折。
1.3.2依骨折的时间可分为新鲜骨折和陈旧性骨折。

1.3.3依骨折的程度结合骨折线的形态可分为:不完全性骨折,最常见的有青枝骨折和裂纹
骨折;完全性骨折,骨折又可分为横行、斜行、螺旋、粉碎、撕脱、凹陷、嵌顿及骨骺分离
等。骨折的类型不同,X线表现各具其特征,描述应突出要点,结论要有所区分,切忌千篇
一律。如强调部分骨质仍保持完整,应说明为不完全性骨折,与完全性骨折区分开来;透明
的骨折线是新鲜骨折的基本X线征象,而嵌顿或压缩性骨折则表现为致密带;用裂纹负影表
述骨骺分离显然不妥;脊椎爆裂骨折定为压缩性骨折则属类型判断不准;老年性骨质疏松继
发椎体压缩为病理性骨折,若与老年人的外伤性骨折不加区别,就会导致治疗失误,甚至
引起医疗纠纷。

1.4骨折的移位情况是X线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无明显错位的骨折,应视具体情况加
以说明。如完全性骨折,阐明断端无移位则十分必要;大多数不全性纵轴向裂纹骨折或颅骨
局限性线样骨折,强调骨折无移位则属 多余;青枝骨折则只多需明确有无弯曲变形即可。
完全性骨折断端常有不同程度的移位,应以近侧断端、骨折主干、下位脊椎为固定部分,
准确地判断远侧断端、较小骨片、上位脊椎移位的方向和程度。

1.5报告中容易出现的缺点和错误有:(1)只叙述骨折移位方向而无移位程度的记录;(2)
对粉碎性骨折仅注意断端而忽略骨碎片移位情况的描述;(3)断端嵌入与断端重叠相混淆,
如Smith骨折误诊为Colles骨折。

2 骨折整复后判断复位、固定情况:
骨折的复位、固定情况对预后关系密切,X线诊断报告应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2.1骨折复位后,X线诊断应着重于骨折错位的再评价,描述应反映客观实际,最好有可靠
的测量数据,并按照外科学的具体要求对复位情况作出合理的答复。横向和纵向移位整复
后已复位为对位良好,对位不到1/2者为对位不良;复位后成角消失为对线良好,仍有成角
为对线不良。解剖复位是骨折端完全恢复到正常解剖位置,如经关节的骨折要求解剖复位,
以免影响关节功能;功能性复位是骨折对位稍差,但对线良好,旋转移位得到改善,已达到
功能恢复的要求,如非手术的复位通常以功能性复位为主;未达到解剖和功能要求者即为复
位不佳,势必发生畸形愈合。值得注意的是,骨折复位标准主要以断端的对位和对线来衡
量,但对位、对线均好并不能表明旋转错位已经纠正。有些骨折,如翼状骨骨折、撕脱性
骨折、粉碎性骨折之游离骨片等只可说明其对位情况。

2.2骨折的固定情况X线所见较为直观,报告中不可缺省必要的回答。表达固定物和固定方
法要确切,避免采用不规范的术语。通过分析外固定物所处的位置、着力方向、以及复查
时有无断端再移位或残余错位是否逐渐复位等来评价外固定的可靠性;根据内固定的固定
位置和方向、有无不利于骨折线愈合的固定物存在、以及是否引起新的骨折或关节受累等
情况判断内固定的总体效果。

3 定期复查,明确骨折愈合情况和有无合病症.X线诊断学比较详细地介绍了骨折愈合
过程和合并症的表现,不再赘述。在此,仅就报告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针对性地说明几点:

3.1随访观察骨折愈合过程和有无合并症,报告中自然应叙明复查时间,如骨折后4周等,
并注意分析与原片对比的情况,如骨折线较前密实等。

3.2骨折愈合的X线表现和其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在X线片上主要表现为骨折线的变化和骨
痂的形成。骨干骨折以外骨痂愈合为主,松质骨骨折则以内骨痂愈合为主。正常骨愈合一
般可分为:肉芽组织修复期、骨痂出现期、骨痂连接期、骨痂成熟期和骨痂塑形期。普通 X
线下,除骨折的肉芽组织修复情况难以准确把握外,之后各阶段均有明显的特征性,印象
部分应对正常骨愈合做出分期诊断,以满足临床的意愿。如判定骨折愈合达到骨痂连接期,
病人已可拆除外固定,通过功能锻炼,逐渐恢复患肢功能;若以“骨折”或“陈旧性骨折”
作为结论,就失去了实际意义。迟缓愈合、不愈合或畸形愈合为异常情况的骨愈合,与正
常骨愈合不能混为一谈,力争早期发现,早期诊断。

3.3骨折的合并症,如骨感染、骨萎缩、骨缺血性坏死、骨畸形、气性坏疽、创伤性关节炎
或骨化性肌炎等均可为X线所 显示,不可忽视必要的分析和判断。

总之,骨折诊断报告是一份重要的临床档案资料,要以严格的科学态度认真书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