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Quest数学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WebQuest在一级B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WebQuest在一级B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E cl工 ・ xe 枚金牌?女子取得了几枚金牌 ?
・ 金牌 ?
作表

3中国队哪个 比赛项 目取得的金牌数最多?: .

参考方法 : 和。 求 先每个项 目求和得出金牌
() 2 中国队团体金牌有几枚? 男子取得了几
目前 , 越来越 多的教师尝试运用 WeQ et b us : 探究” 即是我们常说的网络研究性学 习 , 利 : , 是 用 因特 网资源的授课计划或者是课程单 元 , : 目
识 、 用知识 、 应 解决问题 , 进而提高 自己的思维 ・ 水准。

1 . 此次奥运会上 , 中国队取得 了几枚金牌? :
2中国队团体金 牌有 几枚 ?男 子取得了几 : . 3中国队哪个比赛项 目取得的金牌数最多?: .
参考方法 : 排序 。
() 4 请形象地表示 出中国队团体 、 男子和女 参考方法 : 图表法( 拼图 , 百分比显示 ) 。
过程 中,学习者需要处理大量信息并最终形成 : 面报告 , 问题 4是书面图表( xe 图表 ) Ecl 。 ( 过程 三)
这 里要让 学生 知道完 成任务 将要 经历 的 : 网上冲浪。 1利用上课 时间 , . 让学生 小组合作 上网查 - w,. g . m) 百 度 ( w . iucm) 雅 (  ̄ g lc 、 r o eo w w wb d . a o 或 : (t :c . ho o ) 中仅仅打 出几个词如 虎 h p/ n ao . r 等 t / y cn
炼, 学习者需要深入分析 “ 知识体” 学会 迁移 , 步骤 。 , : 无 论 是 短 期 WeQ et b us,还 是 长 期 We 资料 。 一:
b u s, Q et一般都 由引言 、 任务 、 过程 、 资源 、 评价 : 和结论 6 个部分组成。 二、 b us在一级 B教学中的应用实例 : WeQ et 以一级 B中的{ xe 工作表的活学活用 》: E cl 教学内容选 自《 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 B项 : 全 目教 程》 20 (0 9年版 ) 中的 《 块 四 模 合运用给予了补充。 ( ) 一 引言 20 0 3的使用》 本例根据教学大纲对 E cl , xe 的综 ・ :

获奖课例“Webquest—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教学设计.doc

获奖课例“Webquest—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教学设计.doc

获奖课例“Webquest-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教学设计Webquest是教育界近年來新兴的一种教学和学习模式,它反映了先进教育理念和网络技术应用的有机结合。

该模式口诞生之FI起便大受欢迎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冃前已经成为美国国家课程标准推荐模式么一。

Webquest作为网络教学设计的典型代表,在本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该内容集中反映了教学理念与技术手段相结合、资源设计和过程设计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教学设计思路,能够充分体现教学设计是连接理论和实践的桥梁这个本质特征。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基本概念,分析其产生的背景;2.熟悉Webquest主题探允网页的基本组成部分;3.归纳Webquest的特征并总结其优点;(二)能力目标1.学会选取恰肖的Webquest主题;2.能依据评价标准如量规对Webquest主题探究网页的设计进行评价;3.使用模板设计出具有实用价值的Webquest主题探究网页;(三)情感目标1.形成交流互动、协作学习的习惯和态度;2.近一步增强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和新技术手段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内容(一)Webquest的概念及其产生的背景1.Webquest 的概念2.Webquest产生的背景(二)Webquest主题网页的主要组成部分1.导言2.任务3・过程4.资源5.评价6.结论(三)Webquest的特点和优点1.特点:以网络为依托以任务驱动为核心强调协商、合作注重过程性评价2.优点:充分、高效利用网络资源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学习结果具有开放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四)Webquest的一般设计步骤1.选定主题2.设计Webquest主题网页3.组织学生活动4 •评价总结学生的学习教学重点:Webquest的特征、优点及Webquest主题网页的设计方法教学难点:Webquest 主题网页的设计三.教学对象教育技术专业三年级本科生,具有一定的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学设计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多媒体及网络技术基础。

基于We考bquest模式的自主探究性教学案例试

基于We考bquest模式的自主探究性教学案例试

基于Webquest 模式的自主探究性教学案例——“宇宙航行”教学设计江苏省镇江市谏壁中学(212006) 郭宝海Webquest (网络探究学习法)是由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育技术系两位教授伯尼•道格和汤姆•马奇首创,其主要方法是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引导,以一定的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在使用中,Webquest 往往被设计成网页形式的五大模块,如下表下面就五个模块的具体功能作一介绍。

(1)情境模块: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创设鲜活的问题背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2)任务模块:所谓任务,简单说就是通过某种活动达到一定的目标,探究性学习的任务是来自于实际的真实问题,对学生来讲这些问题是可以探究完成的,是有吸引力的。

(3)过程模块:在这里,教师给出学习者完成任务将要经历的步骤,让学习者知道完成任务的过程。

(4)资源模块:此模块为学生提供进行探究学习可能需要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网络文件、教师的电子信箱,网上可查找的资料、书籍和其它实物文件。

由于资源模块对探究活动中要查找的资料已经有了一个定位并由教师进行了预选,可以避免学生在网上漫无目的地到处瞎闯。

(5)评价模块:本模块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两种方式,评价通过网络程序,在不受情面干扰的情况下进行,这种评价充分体现了尊重个人、重视过程、激励为主的新的课程理念。

近年来,作者依据这种方法建立了自己的Webquest 课程网页,并在课堂教学中开展了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下面以人教版高中物理新教材第七章第五节“宇宙航行”为内容,设计一个基于Webquest 模式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的案例,希望对同行们能有借鉴意义(网页制作采用学生较熟悉的ProntPage2003)。

一、情境模块的设计情境网页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网页中的照片分别为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的照片和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平安回家的新闻图片以及“勇气号”“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的照片及相关信息,并将这些图片分别与相关事件的具体内容进行超级链接,学生只要点击照片就可了解相关的更多信息。

webquest教学案例-人民代表大会

webquest教学案例-人民代表大会

Webquest教学案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课堂导入以2014年两会的开幕新闻作为导入,结合实事,同学们更有兴趣。

辅之以新闻照片,更增添吸引力。

2014年两会奏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主旋律。

代表委员着眼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积极建言献策,努力推动国家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全国政协委员胡旭晟建议从目标上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法治化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二、任务布置1、首先在课前明确预习要求,对政府的产生、职能、必要性及地位等有大概的了解。

(阅读课本,先大概掌握一下课本相关知识)2、课外搜集与人们代表大会有关的资料3、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行课堂分组讨论三、学习过程第一步:同学们可以针对自己在预习中所产生的问题进行提问(提出问题)第二步:老师在同学提问后进行引导,使同学们联系课本,去自主思考,自主解决同学们的疑问,遇到困难,再进行进一步的帮助。

第三步:同学们根据自己在本节课所学到的内容,结合课本知识,课标要求,进行小组讨论(group work)。

第四步:同学们对本堂课所学之内容进行反思,巩固有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知识,并查漏补缺。

四、学习资料☆/人民网——国家重点新闻网排头兵(世界十大报纸之一)☆/中国政府网——国务院官方网站☆/中国青年网——共青团中央主办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五、学习评价六、课堂总结1、同学们很清楚地了解到了课堂上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知识2、小组讨论让同学们切身了解了此制度3、巩固与反思让同学深化了对本课程的掌握。

使用webquest的教案

使用webquest的教案

使用webquest的教案教案标题:使用WebQuest的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WebQuest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使用WebQuest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的方法和步骤;3. 提高学生信息检索、分析和综合能力;4.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5. 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1. 计算机设备和互联网连接;2. WebQuest模板和示例;3. 学生参考资料和学习材料;4. 学生评价表和反馈表。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WebQuest的概念和定义,解释其与传统教学的区别和优势;2. 引发学生对WebQuest的兴趣,提出一个引人入胜的问题或挑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探究: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WebQuest的主题或任务;2. 向学生提供WebQuest模板和示例,指导他们设计自己的WebQuest活动;3. 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信息检索和收集,分析和整理相关资料;4. 学生合作完成WebQuest活动的各个任务,包括问题解答、资源评估、信息呈现等;5. 教师在此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1. 学生小组展示他们设计和完成的WebQuest活动,分享他们的发现和成果;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WebQuest活动的经验和教训,讨论学生在此过程中的学习收获和困难;3. 学生填写学生评价表,评价自己和小组成员在WebQuest活动中的表现和贡献;4. 教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评估WebQuest活动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设计和创建自己的WebQuest活动,分享给其他同学或学校;2. 学生可以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应用WebQuest的方法和思想,提高跨学科综合能力;3. 教师可以将学生的WebQuest活动上传至网络平台或学校网站,与其他学校或地区进行交流和分享。

评估方法:1. 学生完成WebQuest活动的成果物(如报告、PPT、视频等);2. 学生填写的自评和互评表;3. 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记录。

webquest教案实例(范本)

webquest教案实例(范本)

webquest教案‎实例webques‎t教案实例‎名称:《探索生‎命》技能目标:‎能熟练运用搜索引擎,‎运用拾荒式搜索模式收‎集所需资料;能熟练运‎用FrontPage‎制作主题网站;能熟练‎运用Word编写研究‎小报告;能运用Poe‎r Point制作专题‎汇报演示文稿;能熟练‎运用软盘存储资料,e‎b quest教案实例‎。

课程目标:‎1、通过本次《探索‎生命》网络主题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生命的生理系统‎、生命存在的环境状况‎,以及人们对生命的不‎同认识理解。

了解社会‎上“残害生命”的现象‎。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能力以及‎初步的网络主题探究能‎力,逐步加强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使‎得学生能科学地认识生‎命,提高对生命价值的‎认识理解(珍爱生命)‎,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

案‎例说明(分析):‎通过对本案例的实施,‎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信息技术(工具软件)‎,让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工具。

‎案例介绍:(‎W ebQuest简介‎: WebQues‎t是一个以调查研究为‎导向的学习活动,在这‎个活动中,部分或者所‎有能够让学习者进行交‎互的信息都是来自因特‎网的资源,有些甚至还‎提供了录像参考资料。

‎每一个Webques‎t 的核心是一个开放性‎问题。

这个问题设定了‎W ebquest的清‎晰目标,鼓励学生回顾‎原先掌握的知识,激发‎学习者进一步探索的动‎机。

Webquest‎活动一般有以下流程:‎导言-任务-资源‎―过程-‎评价-结论)‎一、引言《探索生‎命》主题探究活动是深‎圳市南山实验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的“学科课程‎主题探究活动”的一部‎分。

此项活动是在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程中进‎行综合性研究学习的一‎项实践活动。

通‎过《探索生命》主题探‎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对‎丰富的网络资源的收集‎、整理、分析、应用以‎及在学生自主合作的过‎程中,了解生命的起源‎、生命的生理系统,人‎们对生命的不同理解、‎对生命的美以及世上“‎残害生命”的现象……‎通过探究让学生能科学‎的认识生命,提高对生‎命价值的认识理解。

一个基于webquest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研究

一个基于webquest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研究

一个基于webquest的小学综合实践
活动案例研究
最近,Webquest的概念在教育界越来越受欢迎,已经成为了学习过程中最受
欢迎的一种教学方式。

其中,Webquest教学法是一种基于网络技术来引导学生进
行习题解答和活动设计的一种教学模式。

因此,在幼儿园和小学期间,利用Webquest教学法,让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也是十分值得推荐的。

尽管此教学法是一种较新的教学模式,但是与传统的教学相比,Webquest教
学在小学阶段有很多优势。

首先,学生不仅可以得到贴切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思考的技能。

通过这种实践活动,孩子们可以进行有趣而富有意义的探索性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点,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学习乐趣,开发孩子的潜能,甚至为未来的学习提供基础。

同时,Webquest也改变了师生间的互动方式,从老师的传授转变成师生协作,让小学生培养起自主学习的能力。

因此,借助Webquest实践活动,可以让孩子们
培养起探究、持久、合作的学习习惯,从而增强学习的时效性,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

总之,Webquest实践活动能够让小学生在轻松和有趣的学习氛围中享受学习,从而获得较高的学习效果,为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石,故而受到众多老师与家长的推崇。

因此,这种高效而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模式极有必要被推荐和应用,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体验。

Webquest教学设计案例

Webquest教学设计案例

现有一项帮助贫困生的公益活动, 现有一项帮助贫困生的公益活动,每位参赛者需 交赞助费5元 活动规则如下:如图, 交赞助费 元。活动规则如下:如图,是两个可以 自由转动的转盘,每个转盘被分成6个相等的扇形 个相等的扇形, 自由转动的转盘,每个转盘被分成 个相等的扇形, 参与者转动这两个转盘,转盘停止后, 参与者转动这两个转盘,转盘停止后,指针各指 向一个数字(若指针在分隔线上,则重转一次, 向一个数字(若指针在分隔线上,则重转一次, 直到指针指向某一数字为止)。 )。若指针最后所指 直到指针指向某一数字为止)。若指针最后所指 的数字之和为12,则获一等奖,奖金20元 的数字之和为 ,则获一等奖,奖金 元;数字 之和为9,则获二等奖,奖金10元 数字之和为7, 之和为 ,则获二等奖,奖金 元;数字之和为 , 则获三等奖,奖金5元 其余的均不得奖。 则获三等奖,奖金 元;其余的均不得奖。此次活 动所收集到的赞助费除支付获奖人员的奖金外, 动所收集到的赞助费除支付获奖人员的奖金外, 其余全部用于资助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 其余全部用于资助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 ⑴分别求出此次活动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 分别求出此次活动中获得一等奖、二等奖、 等奖的概率; 等奖的概率; 人参加, ⑵若此项活动有2000人参加,活动结束后至少有 若此项活动有 人参加 多少赞助费用于资助贫困生。 多少赞助费用于资助贫困生。
Webquest教学模式的设计 教学模式的设计
• 引言 引言:概率问题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我 们可以运用概率决策生活中的某些事情,概率还 可以与数学中许多其它知识相联系,还广泛应用 到数学之外的学科,如几何和物理等学科中。现 在,我们 紧密相联,而且有助于激发你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你们的工作就是大家相互讨论,自主选择以下的 其中一个任务,并加以分析、解决,借此来掌握 概率有关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ebQuest数学教学案例
【情境】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趋向于经济化,合理化,但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呢?
我们时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元旦就要到了,很多商家都在搞促销活动。

甲商厦(沃尔玛)实行有奖销售:特等奖 10000元 1名,一等奖1000元 2名,二等奖100元10名,三等奖5元200名,乙商厦(北京华联)则实行九五折优惠销售。

请你想一想:哪一种销售方式更吸引人?哪一家商厦提供给销费者的实惠大?如果是你去购买商品,你会去甲家还是乙家商厦?
【任务】
我们曾经学过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分析一下,去哪个商家才更经济实惠,并请说出理由。

【过程】
准备:在开始研究与计算前,打开Word,把它作为一个记录本,随时记录和复制一些重要的信息。

也可以先浏览学习过程的全部内容,了解这一研究的概况。

1.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前要明确的目标。

例如:
A:你打算去哪家商厦购物?
B:你选择去哪里购物是是被什么吸引的?
C:你觉得你赚了吗?
2. 面对问题我们并不能一目了然。

于是我们首先作了一个随机调查。

把全组的16名学员
作为调查对象,其中8人愿意去甲家,6人喜欢去乙家,还有两人则认为去两家都可以。

调查结果表明:甲商厦的销售方式更吸引人,但事实是否如此呢?我们在进行下一步分析。

3. 接下来的过程可以充分运用Internet大量的导航信息了解有两商家的信息,利用计算
机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4. 学生分组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

学习中学生自行分工,有人甲乙两商厦的前几年
或本年度的信誉度,有人查询甲乙两商厦产品的销售情况,还有人负责了解两商厦产品的伪劣程度。

5. 再派一个小组调查两商家在本年度的的国庆促销活动中的情况,哪家商厦的顾客多?又
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选择这家商厦。

而他们在购物过程中赚了多少?
6. 同组对数据进行整理,交流自己的意见。

了解本组同学查询到的各种信息,利用这些信
息再进行统计,看看可以计算出什么,运用哪个数量关系?然后同组学生讨论解决本活动提出的三个问题。

7. 各组汇报自己调查的情况,说明自己要去哪家商厦购物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资源】
[趣味数学]巧用数学看现:/20060202/n241604717.shtml
沃尔玛简介:/html/2009/4-23/110218610.html
沃尔玛信誉:/news/zlaq03/2010917113345255.htm
沃尔玛产品质量:/s/blog_4d12a35401007yja.html
北京华联声誉:/view/1755340.htm
北京华联简介:/view/c252b96527d3240c8447ef2d.html
一些北京华联的评价:/shop/1572574/all
【评价】
作为跨世纪的中学生,我们不仅要学会数学知识,而且要会应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

数学素质是人的素质的一个方面,而应用数学的意识和技能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应用的意识、体会解决生活中必须的数学问题的技能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必由之路。

因此,对这个实践活动的评价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能对搜索的资料进行初步分类,分析,是否能从
多个角度来认识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2. 是否运用各种途径,特别是多媒体网络Internet,获得所必需的信息的能力,软件处
理能力。

3. 综合分析,处理数据、比较分析、评估预测的能力。

4. 是否能对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的能力,是否有随时发现数学问题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
结果分析能力。

5. 是否有把活动的过程及结果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能力,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学生实践时的互相协作的能力。

【总结】
元旦来了,你想好了要到哪个商厦(北京华联,沃尔玛)购物了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