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世界古代史》教案 岳麓版

合集下载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史前时期的人类)世界古代史新课件教学

岳麓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史前时期的人类)世界古代史新课件教学

联系中国古代史复习
1.大约( 300多万 )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 —(南方古猿)。这是目前地球上已知的最早人类。 中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 (170万)年,发现地点在(云南省元谋县 )。
2.(该亚 )的故事反映了母系氏族的特征,(妇女) 在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形成了以(母系)血缘 为纽带的稳固集团。这一时期,出现了原始农业。 中国原始农耕的两个典型遗址是位于黄河流域的 (半坡 )氏族遗址和位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 ) 氏族遗址,他们种植的农作物分别是( 粟 )和 ( 水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粟 )和 ( 水稻 )的国家。
相对于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出现了哪些变化?
2、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
(1)男子在生产和生活中占主导地位。 (2)以父系血缘为纽带形成稳定的集团, 子女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3)私有财产开始出现
1、南方古猿——大约在(300多万年)以前,( 非)洲
2、三大主要人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人种 的形成主要受( 自然地理环境 )的影响。
人类早期制造的劳动工具
2.三大人种的形成
说一说:
他们分别属于哪一人种? 你是怎么样分辨出来的?
A、黄色人种 B、白色人种 C、黑色人种
A
B
C
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人种?
人种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
二、氏族社会
1、原始社会主要使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
石器
2、原始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组织是什么?
历史 天 空
什么是氏族?氏族社会分为哪两个阶段?
氏族,是按同一祖先的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的社会集 团,是原始人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基本单位。
氏族社会
母系氏族社会 父系氏族社会

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岳麓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岳麓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岳麓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世界古代史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大约300多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现代人划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母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该亚的传说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厄瑞斯忒的传说①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人类的出现》、《南方古猿头像和猿人头像》、《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头像》,了解人类的起源,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结合图文形成历史观念的能力。

②通过课后的温故知新题,思考原始农业的产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③通过课后题“想一想,人类在形成过程中要战胜哪些困难”、“就早期人类生活的一个片段画一幅想象画”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结合本课的图片,或播放有关录像资料,揭示人类的起源,引导学生科学地认知世界。

②介绍早期人类的生活情况,思考人类在形成过程中要战胜哪些困难,使学生感知人类早期生活的艰辛;同时体验到在适应自然与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劳动创造了人与自然,也创造了美。

③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第一目的课中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的起源及其进化,养成唯物观,培养其崇尚科学的精神。

②使学生会懂得劳动创造了人,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正是在人类创造性的劳动中前进的,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③通过讨论第一目的课中题,培养学生平等、博爱的观念。

重点难点重点:南方古猿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难点: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及其原因教学过程课前引导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初一年级所学的有关内容,提问:你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你赞同哪一种?为什么?科学家是根据什么知道人类是古猿进化而来的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关于人类的起源有许多说法,包括许多神话传说,但现在一般认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岳麓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教案

岳麓版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教案

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教学目的与要求: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讲述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重点难点:重点: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难点: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

1、大约万年前,生活着早期人类。

2、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

3、世界三大人种:、。

划分的依据是。

4、母系氏族的特点:以纽带组成稳固的集团;在生产生活中居主导地位。

(该亚的故事)5、父系氏族的特点:以为纽带组成稳固的集团;在生产生活中居主导地位;出现。

(厄瑞斯忒的故事)6.原始社会主要使用的生产工具是,原始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组织是什么?人类社会先经历氏族(的故事),后经历氏族(的故事)。

7、父系社会晚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社会财富增多,并日益集中到私人手中,制和制出现,原始社会开始解体,阶级社会出现。

二、合作探究:1、西方国家某些人认为白种人起源于智人,而有色人种起源于古猿和猿人;白色人种是天然的优等民族,而有色人种是天然的劣等民族。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答:不同意。

因为人种的差别是在人类出现之后,是人类为适应各自生活的地区之间的自然条件而形成的。

现在世界上所有的种族都源自同一祖先,人类现存的各个种族在与生俱来的智力方面,彼此没有多大差别。

2、古希腊流传着普罗米修斯将火传播到人间的神话,中国也有燧人氏钻燧取火的传说。

你能讲讲这些传说吗?答:普罗米修斯将火传到人间的神话:普罗米修斯因为上天为人类盗火种,而受神王宙斯惩罚被锁在神山上终日被鹰啄食心脏, 但因为他和宙斯一样,是宙斯之父克洛诺斯统治的第二代神们的后代, (后来克洛诺斯被儿子们推翻地位,而领导这一革命的宙斯就成了古希腊的三代神王),所以永远不会死,在被啄食心脏后会马上再生新的心脏。

为了人类,他宁受折磨,坚毅不屈,勇抗强暴,不畏牺牲,备受人类爱戴。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世界古代史》复习学案 岳麓版精编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世界古代史》复习学案 岳麓版精编版

第一单元世界古代史复习学案(答案)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一、基础知识一、人类的起源:1.早期的人类——南方古猿:(1)今天人类已知的最早的直系祖先是生活在300万年前非洲的南方古猿,其特点是①头骨要比人类的短,脑容量比人类小,脑结构与人类相似,②能够直立行走,使用天然工具。

(2)人脱离动物界、走向独立发展的根本标志是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

2.现代三大人种:黑种人、黄种人、白种人。

各地区自然环境的不同是影响人种形成的主要因素,各人种只有外表上的差异,决无智商高低、种族优劣之区分。

二、氏族社会:原始社会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组织是氏族,其形成的原因是生产力低下,个人单独无法生存。

1.母系氏族社会:⑴社会特点:①妇女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②氏族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结成。

⑵形成原因:①农业是妇女在采集中发明的,所以最先从事这一生产活动的主要是妇女(经济地位决定社会地位);②当时的婚姻状况是群婚时期,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2.父系氏族社会:⑴社会特点:①男子取代妇女在生活中占主导地位;②氏族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结成。

⑵形成原因:①男子在生产中处于主导地位;②随着婚姻关系的变化,一夫一妻制的产生,子女不仅知道母亲,也知道父亲,子女从而不再从母。

③根本原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劳动强度增加,男子逐渐取代妇女在生产中的地位。

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一、古代埃及:1.概况:埃及位于北非尼罗河流域,约公元前 3100年,形成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都城孟斐斯,国王称为法老。

2.金字塔:金子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主要集中在孟斐斯附近,其中最大的是胡夫金字塔,有近50层楼房高。

二、古巴比伦王国:1.概况:发源于两河流域,约公元前3000年出现城市国家。

公元前18 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首都在巴比伦。

2.汉谟拉比法典:⑴目的:巩固奴隶主阶级统治。

⑵实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强化奴隶主阶级的专政。

岳麓书社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岳麓书社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岳麓书社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教材分析:岳麓书社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包括《史前时期的人类》、《亚非文明古国》、《欧洲文明的起源》、《中古亚欧文明》、《文明的冲撞与融合》、《世界三大宗教》、《古代科技和文化》七课内容。

本单元是世界古代史的开始,内容涉及了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及生活状况,奴隶社会时期的亚非文明古国和西方文明之源。

本单元的特点是时空跨度大,历史内容涉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

地域跨度大,历史内容涉及非洲、亚洲和欧洲。

有中国史和世界史的横向联系。

学情分析:本单元选自九年级上册教材,授课对象是初三学生,初中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

但由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还没有形成体系,没有达到一定的广度;对历史现象的认识也没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分析问题还缺乏深度。

所以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采用讨论、启发、比较等教学方法,培养和提高其历史思维能力。

本课要示学生通过对基础知识的了解,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以培养学生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及口头表达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目标:1、识记和理解:识记南方古猿、三大人种、世界最早进入文明的国家和地区、氏族状况、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希腊和罗马。

理解劳动创造人的科学的观点,理解金字塔的科学性和《汉谟拉比法典》的进步性,理解大河的自然环境对亚非文明的影响,理解希腊罗马文明。

2、能力与方法:通过图片、视频、地图等的显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通过收集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材料,培养学生认识分析历史、理解文明的能力,通过东西方文明所在地的对比,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历史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人类社会不断演进的轨迹,了解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进程,对学生进行人类历史总是在不断进步的科学发展观教育,通过学习东西方文明的历史,理解古代人类为文明作出的贡献,对学生进行世界人民共同创造世界历史的观点,通过学习希腊罗马文明,对学生进行社会的进步需要不断进行改革的教育。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单元 世界古代史 第5课 文明的冲撞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单元 世界古代史 第5课 文明的冲撞

第5课文明的冲撞与融合【学习目标】1.了解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

2.理解战争中产生的地跨三洲的帝国对文明的传播的影响。

了解阿拉伯数字的发明与传播、马可•波罗来华纪行。

【重点难点】1、重点:希腊化时代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2、难点:怎样正确认识古代世界各大洲、各地区和各民族之间的两种主要交往形式——和平交往和暴力冲突。

【自主学习】1、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伊朗高原为中心的帝国出征希腊,挑起了。

第二次在马拉松决战,从而有了现代一项长跑运动:赛跑。

2、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王国强大起来,控制希腊。

公元,马其顿王国国王亚历山大东征,一直打到流域,建立其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首都是。

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交流,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

3、布匿战争后,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罗马帝国(汉朝称其为大秦)地跨欧亚非三大洲,成为它的内海。

4、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即阿拉伯数字)和一般通用的计数法。

人“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5、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世祖时来到中国,写成,该书扩大了欧洲人的视野,是该书扩大了欧洲人的视野,是开辟的原因之一。

【合作探究】1.有学者认为,把残酷的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的扩张说成是东西文化由冲撞而融合的重要方式是错误的。

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2.马可·波罗行纪》被誉为“世界奇观之书”,说说它带来什么影响?3.除本课提到的这些史实外,再举出几个文明的冲撞与融合的事例,说说他们的影响【当堂达标】1、下列战争中与马拉松运动的起源有关的是()A、远征特洛伊B、希波战争C、抵抗马其顿D、伯罗奔尼撒战争2、公元前4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的是()A埃及 B斯巴达 C亚历山大帝国 D罗马帝国3、亚历山大的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

这说明:()A.暴力冲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明的传播与发展B.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C.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D.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战争4、不管世界各国的文字多么不同,阿拉伯数字却不需要翻译,人们都能认得。

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岳麓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岳麓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教案(岳麓版)篇一:九年级历史上册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世界古代史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大约300多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现代人划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母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该亚的传说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厄瑞斯忒的传说①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中的《人类的出现》、《南方古猿头像和猿人头像》、《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头像》,了解人类的起源,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结合图文形成历史观念的能力。

②通过课后的温故知新题,思考原始农业的产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③通过课后题“想一想,人类在形成过程中要战胜哪些困难”、“就早期人类生活的一个片段画一幅想象画”等,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②介绍早期人类的生活情况,思考人类在形成过程中要战胜哪些困难,使学生感知人类早期生活的艰辛;同时体验到在适应自然与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劳动创造了人与自然,也创造了美。

③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第一目的课中思考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类的起源及其进化,养成唯物观,培养其崇尚科学的精神。

②使学生会懂得劳动创造了人,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历史正是在人类创造性的劳动中前进的,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③通过讨论第一目的课中题,培养学生平等、博爱的观念。

重点难点重点:南方古猿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和特点难点: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及其原因教学过程课前引导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初一年级所学的有关内容,提问:你知道哪些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你赞同哪一种?为什么?科学家是根据什么知道人类是古猿进化而来的呢?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关于人类的起源有许多说法,包括许多神话传说,但现在一般认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世界上最早的原始人类以及人种的形成等知识。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单元 世界古代史 第1课 史前时期的人类导学案 岳麓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单元 世界古代史 第1课 史前时期的人类导学案 岳麓版

第一单元人类起源与上古文明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学习目标】1.列举南方古猿等早期人类的代表,了解人类起源和三大主要人种的形成。

2.讲述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知道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的原因及特点。

【重点难点】1、重点: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2、难点: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自主学习】知识点1 人类的起源1、今天人类已知的最早的直系祖先是洲的,距今约年,他们已经能够,并使用。

2、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

3、世界三大人种是、、,这只是外貌上的差异,是不同自然条件长期影响的结果,与人的和发展无关。

知识点2 氏族社会4、原始社会主要使用的生产工具是,原始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组织是什么?人类社会先经历氏族(的故事),后经历氏族(的故事)。

5、父系社会晚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社会财富增多,并日益集中到私人手中,制和制出现,原始社会开始解体,阶级社会出现。

【合作探究】1、动脑筋:男孩:直立行走是人类进化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女孩:我不太同意这种说法,因为很多人认为火的使用才是具有决定意义的。

请你判断一下,他们谁说得对?2、议一议:近代以来,西方殖民者宣称“白种人是天然的优等民族,有色人种是天然的劣等民族。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3、父系氏族与母系氏族相比最大的变化是什么?由此产生的后果是什么?【当堂达标】1.世界各国关于人类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通过下图你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人是上帝创造的B.人是女娲创造的C.人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D.人是猴子变来的2.南方古猿是人类的直系祖先,如果想到实地去考察南方古猿的遗址,则应该去( )A.非洲B.美洲C.亚洲D.欧洲3.4.1963年美国著名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林肯纪念堂集会演讲时大声疾呼:“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孩子生活在一个不以人种,而是以其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

”你知道出现不同人种的主要原因是()A.与各自的智力有关B.各自的祖先不一样C.不同的自然条件影响的结果D.与各自的体质有关5.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世界已经浓缩成一个“地球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世界古代史》教案岳麓版
第1课:史前时期的人类
1、大约300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

2、人工制造工具的出现,标志着从猿到人过渡阶段的结束。

3、世界三大人种: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4、母系氏族的特点: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组成稳固的集团;妇女在生产生活中居主导地位。

(该亚的故事)
5、父系氏族的特点: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组成稳固的集团;男子在生产生活中居主导地位;私有财产出现。

(厄瑞斯忒的故事)
第2课:亚非文明古国
1、埃及位于北非尼罗河流域,公元前3100年,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都城在孟斐斯。

国王称为法老。

2、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

3、西亚两河流域约在公元前3000年出现了许多城市国家。

4、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首都在巴比伦。

5、《汉谟拉比法典》是历史上已知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6、公元前23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出现了一些城邦。

公元前15世纪,雅利安人入侵。

7、印度的种姓制度:婆罗门(祭司贵族)、刹帝利(国王、官吏和武士)、吠舍(从事农业、牧业、商业的平民)、首陀罗(从事低贱的各种职业)
8、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巴比伦和中国被称为亚非四大文明古国。

第3课:欧洲文明的起源
1、欧洲文明源于古代希腊,公元前xx年,希腊早期文明爱琴文明兴起,前后中心是克里特岛和迈锡尼。

2、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成为著名的奴隶制城邦。

3、伯利克里当政时期,雅典的民主政治发展到奴隶制民主的最高峰。

4、公元前6世纪末,意大利半岛出现了罗马奴隶制共和国,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

5、布匿战争:公元前3世纪中期,罗马与迦太基为争夺地中海霸权而爆发的战争,罗马获胜,公元前2世纪中叶,罗马称霸地中海地区。

6、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被授予“奥古斯都”的称号,罗马从共和时代进入帝国时代。

第4课:中古亚欧文明
1、日本大化改新:背景:7世纪,日本奴隶社会的各种矛盾十分尖锐,日本皇室和一些留学中国的人想仿效中国隋唐的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时间:646年。

意义:这次改革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势力,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

2、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日尔曼人建立的封建国家中最重要的是法兰克王国。

3、8世纪前半期,查理·马特改革,建立采邑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

4、8世纪,“丕平献土”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5、11世纪前后,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西欧工商业城市普遍兴起,重要城市有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法国的巴黎、马赛,英国的伦敦。

6、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攻下君士坦丁堡,灭亡了东罗马帝国,将其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16世纪中叶,奥斯曼土耳其成为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封建帝国。

第5课:文明的冲撞与融合
1、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出证希腊,挑起了希波战争(马拉松战役)。

2、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国国王亚历山大东征,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建立其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首都是巴比伦。

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文明诞生。

3、布匿战争后,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2世纪,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海。

4、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阿拉伯数字)和一般通用的计数法。

5、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元朝时来到中国,著有《马可·波罗游记》。

该书扩大了欧洲人的视野,是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之一。

第6课:世界三大宗教
1、公元前6世纪,印度种姓制度引起社会矛盾尖锐,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教义:宣扬“众生平等”,提倡消除欲望以解脱苦难,教人忍耐顺从以求进入“极乐世界”。

2、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定佛教为国教,佛教逐渐发展成世界性宗教。

3、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地区,相传其创始人是耶稣。

教义:上帝是宇宙的最高主宰,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类有“原罪”,人们只要信奉耶稣,忍受苦难,死后灵魂就可升入天堂。

4、基督教的经典是《圣经》。

5、公元4世纪末,罗马定基督教为国教,基督教逐渐盛行欧洲各地。

6、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经典是《古兰经》。

教义:号召人们信仰“真主”安拉,自称是安拉的使者,主张凡是信仰安拉的人,不分部落氏族,都是兄弟。

7、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的神权国家。

8、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伊斯兰教随之传播到世界各
地。

第7课:古代科技和文化
1、古代埃及人创造出象形文字。

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

2、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了毕达哥拉斯定理(勾股定理)。

亚里士多德创立了许多学科的学科体系。

阿基米德发现了比重原理和杠杆原理,发展了机械学。

3、古希腊文学的主要成就是史诗、寓言和戏剧,《荷马史诗》是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相传为盲诗人荷马所作。

《伊索寓言》汇集了古希腊民间的一些寓言故事。

埃斯库罗斯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和索福克利斯的《俄狄浦斯王》是古希腊戏剧的代表作。

4、阿拉伯文学最著名的代表作是《天方夜谭》,它是一部民间故事集。

5、清真寺建筑是伊斯兰文化的代表,如:麦加克尔白神庙和大马士革奥玛雅大寺。

6、哥特式建筑是12~13世纪西欧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

代表:巴黎圣母院。

37053 90BD 邽 R24274 5ED2 廒36329 8DE9 跩30525 773D 眽T22488 57D8 埘20255 4F1F 伟B 20702 50DE 僞 26953 6949 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