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教学与跨文化交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 rnal of X inyang T eachers Co llege 第20卷 第4期 2000年10月(Ph ilo s.&Soc.Sci.Edit.)V o l.20N o.4O ct.2000α
阅读课教学与跨文化交际
高 芳
(河南大学外语部,河南开封475001)
摘 要:外语阅读课中的跨文化交际是为了跨越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语言及其文化的差异,
更好地进行思想交流。

学习、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及其异同,是避免语用失误、提高文化素养的关键。

在阅读课教学中,进行文化异同的比较研究是加强阅读教学、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阅读课教学;阅读理解;阅读速度;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0964(2000)0420069203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尴尬情况,我们说的外语令操其本族语的外国人莫名其妙。

例如一位中国学生与一位美国教师交谈接近尾声,双方开始考虑怎样结束谈话时,这位中国学生看了一下表,惊讶地说“I’ve go t som eth ing i m p ro tan t to do,Im u st be off now.”结果使这位美国教师带着迷惑走开了。

再如:我们有的中国学生在请教过美国教师问题后,喜欢用上一句中国味十足的客套语“So rry to have w asted so m uch of you r valuab le ti m e.”结果使得对方听后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措。

像这样的例子在我们与操其本族语的外国人的交往中不胜枚举。

追其原因是由于我们的学生或老师缺乏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而导致了交际失败。

这就是T hom as所说的语用失语(p ragm atic failu re)。

何自然教授指出“造成语用失误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在外语教学中长期忽视培养学生的语用交际能力。

”因此外语教师应在课堂上教授跨文化语用知识。

一、语言、文化与语用失误
V alides认为:“作为语言教师,我们必须对文化感兴趣,这并不是因为我们一定想要教授某种文化,而是因为我们不得不教。

如果我们在教语言的同时不教文化,那么我们只教给了学生一些毫无意义的符号。

”由此可见,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如果只懂语言而不懂文化,结果就只能是见树不见林,就很难完全理解和正确使用所学语言。

比如,香港的一位中国警察的母亲病了,他打算送母亲去医院,为此向英裔上司请假。

他先向上司通报了母亲的病和何时打算就医,希望博得上司的同情,由上司主动提出准予他请假。

但英裔上司听后却觉得这似乎跟警察的事务不相干,后来当他意识到下属需要他的帮助时,便要求下属有话直说,不要绕弯子。

然而下属仍不肯直说。

上司有点恼火,下属见此情景只好推说没事儿而终止了这次谈话。

这位中国警察这次请求的失败全然是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造成的。

以上例子只是东西方不同文化所造成的语用失误的一个方面。

显然,不了解这种语用失误,交际就会受阻。

T hom as把语用失误分为两种:语用——语言失误(p ragm alingu istic failu re)和社交——语用失误(soci op ragm atic failu re)。

语用——语言失误是所说的外语不符合操本族语的外国人的习惯,或者不懂得外语的正确表达方式,按母语的语言习惯套入外语中去。

例如:“N ever m ind”“N o t at all”译成汉语都是“没关系”。

于是一些人就想当然地认为两者可以互换,实际上它们的语用意义是不同的。

“N ever m ind”是用来回答别人的道歉,而“N o t at all”是回答别人的感谢。

社交——语用失误是指交际中因不了解谈话对方的
α收稿日期:2000201226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6422)
作者简介:高 芳(19532),女,河南开封人,河南大学外语部副教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研究。

文化背景,导致语言形式逻辑上的失误。

本文前面所举的例子均属社交——语用失误范畴。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对语言的影响无处不在,在交际过程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如果不懂对方的文化,再恰当的词汇、再优美的语言、再规范的语法都难以被对方接受。

学习者在学习中只有从语言的文化背景上去理解运用,才能避免语用失误。

二、阅读理解与跨文化交际
阅读理解不仅包含阅读技能,也包含文化背景知识。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肩负着传授正确语言形式和社会文化知识的双重任务。

文化知识的传授应与语言词汇、语言结构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观察学习不同语言的文化差异,减少他们对另一种文化的反感情绪,避免产生人们常说的“文化冲击”(cu ltu re shock)现象。

1.词汇文化的内涵
词汇是一个民族文化内涵的裁体。

有时同样一个词尽管在两种语言中指示意义、概念意义完全相同,但却往往因民族文化的差异而发生不同的或相反的文化内涵,即生发出不同的联想意义。

英语中有些表示动物的词汇就是由于其深刻的联想意义而失去或淡化了概念意义的。

例如,中国人认为布谷鸟(cuckoo)是春天的使者,它的叫声是在催人播种。

而俄罗斯人认为此鸟是哀愁的象征,用于形容单身妇女。

美国俚语中却表示“疯狂的、愚蠢的”。

英语中的ow l(猫头鹰)是表示智慧的鸟,而在汉语中,由于猫头鹰在夜间活动,叫声凄厉,因此人们把它的鸣叫常与死人相联系,称它为“叫孝”,非常恐怖。

“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图腾形象,华夏民族素以“龙的传人”自称。

它常与“吉祥”联系在一起。

相反,在西方文化中,dragon却指凶恶的人或一种凶猛的动物。

在中世纪,dragon是罪恶的象征,恶魔撒旦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

基督教美术中dragon 总是代表邪恶,一些圣徒以杀死dragon为荣。

因而有the O ld D ragon,to sow dragon’s teeth(撒下毁灭的种子)等词语。

因此有的词典把中国的“龙”称为Ch inese dragon。

在中国“牛”(ox)常于那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建立常规关系。

鲁迅先生的著名诗句“俯首甘为儒子牛”,即赞喻那些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甘当人民老黄牛的人。

而在英美文化中“ho rse”(马)才是吃苦耐劳的象征,而“ox”(牛)则很少干活。

有了这些文化背景知识,我们就会理解to eat like a ho rse(努力工作),to w o rk like a ho rse(埋头苦干),a w illing
ho rse(积极工作的人)的内涵了。

显然,正确地理解词汇的文化内涵是达到正确无误理解阅读内容的关键之一。

2.阅读理解与交际文化
人类的交际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交际的成功与否取决于交际双方对有关交际文化因素的考虑与取舍。

不了解这一点,交际就会受到阻碍。

例如《大学英语》第1册13课T he D ate Father D idn’t Keep,讲的是作者的父亲是一位美国人,30年前与一位丹麦姑娘相爱了。

当他回到美国筹款准备结婚时,给她寄了一封信,里面只有一张纸条,上面定着约会地点和日期12 11 13。

但由于丹麦与其他欧洲国家的日期表示法的差异,结果导致了他们约会交际的失败。

文章的末尾,作者帮助Father解开了H e didn’t keep the date becau se of a m isunderstan iding之谜。

通过阅读,学生们避免了混淆日期信号的语用失误,正确理解了T he differen t w ays of w riting the sam e date are in differen t coun tries.T he no rm al w ay of w riting a date in Am erica is to w rite the mon th first,then the day,and then the year.T ake an examp le in the tex t:the date D ecem ber11,1913.To abb reviate the date,one w ou ld w rite it as12 11 13.Bu t in the Eu ropean coun tries,the day com es first,then the mon th and then the year.So D ecem ber11,1913 w ou ld be abb reviated11 12 13.In Ch ina the year com es first,then the mon th,then the day.It w ou ld be 13 12 11.
因此,通过阅读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差异是外语教师教学中应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

3.阅读理解与社会文化
由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结晶,它们必然会烙上民族政治、历史、文化、宗教、习俗的印痕。

要掌握好一门外语就必须有足够的该语言的国情知识,这样才能增强对该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例如《精读》第3册,第7课T he Shelter中有这样一个情景:当康纳雷民防广播电台宣布“没有敌方导弹,紧急状态已经正式解除”的广播后,韦斯太太含着泪,轻声哭泣道“T hank God.O h,thank God”。

这是因为在英美国家,大多数人信奉基督教。

一阵危险过后总要说“T hank God”。

意为“上帝”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此外还有:孩子出生时要“洗礼”,举行婚礼时要进教堂,临死时要向神父忏悔,打喷嚏时要说“God b less you”,甚至于美国总统就职时也要手按圣经宣誓等等。

可见,宗教
07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年10月
与人民的生活密切相关。

再如《精读》第1册,第3课的R eading Passage 中的T he Young and the O ld 一文,作者生动、具体地描述了A ll peop le are the sam e ,bu t they are
differen t in their cu stom s and their valu se .In Ko rea ,o ld peop le are hono red and respected w hen they are too o ld to live alone ,they live w ith a son ,daugh ter ,o r o ther relatives
...W hen they becom e six ty ‘one years o ld ,it is a very happy and i m po rtan t even t .So everyone look s fo rw ard to th is ti m e .In the U n ited State ,it is qu ite differen t fo r o ld peop le .M o st o ld peop le do no t live w ith their ch ildren o r relatives ...If they are no t healthy and strong enough to live alone ,they live in special hom es fo r o ld peop le .Fo r m any N o rth Am erican s ,o ld age is no t a happy ti m e .M o st N o rth Am erican s w an t to stay young ...O ld age can be a sad and lonely fo r them .
通过上述阅读,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掌握不同的民族文化的巨大差异,从而培养他们对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的认识。

三、阅读速度与跨文化交际
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只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使他们接触到纷繁的语言现象和不同题材的文章,以提高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快速阅读”是培养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有目的、有方法、有效果地积极阅读,获取所需信息,回答各种问题的教程。

教师可有针对性地选用一些知识性和趣味性兼顾的阅读材料,以便有意识地使他们加深对世界文化的了解。

例如《快速阅读》第2册,第10课M ind You r M anners ,就是可选材料之一。

此文帮助我们了解了
同是印第安人对相同的非语言文化交际所表现出的差异。

文中描述到:In India peop le con sider it i m po lite
to u se the left hand fo r passing food at tab le .T he left hand is suppo sed to be u sed fo r w ash ing you rself .A lso in India ,you m igh t see a m an apparen tly shak ing h is head at ano ther and assum e that he is disagreeing .Bu t in m any parts of India a ro tating movem en t of the head is a gestu re that sign ifies agreem en t o r accep tance .N odding you r head w hen offered a drink in Bu lgaria is likely to leave you th irsty .In that coun try you shake you r head to sign ify “yes ”
,a nod indicates “no ”.In Eu rope it is qu ite u sual to cro ss you r legs w hen siting and talk ing to som enoe even at an i m po rtan t m eeting .Do ing th is w hen m eeting an i m po rtan t person in T hailand ,how ever ,cu ld cau s offence .显然,通过此篇阅读材料,
使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加深了对世界文化的了解,其跨文化交际的理解能力也可以得到相应提高。

总之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语言的同时,要注意教授学生学习社会文化,在理解语句字面意义的同时,理解语句的深层的文化含意。

只有这样,才能把跨文化交际贯穿于泛读教学、精读教学和快速阅读教学中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其文化素养,培养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责任编辑:周毅刚
The teach i ng of read i ng and i n tercultura l comm un ica tion
GAO Fang
(D epartm en t of Fo reign languages ,H enan un iversity ,Kaifeng H enan 475001,Ch ina )
Abstract :In teach ing of reading difference is al w ays show n in betw een languages ,cu ltu res and conno tati on s of differen t nati on s and coun tries
.L earn ing and understanding cu ltu ral differences in varian t cu ltu ral backgrounds is the key to avo id p ragm atic failu re and to i m p rove cu ltu ral accomp lishm en t .In teach ing of reading ,carrying ou t the con trastive study of cu ltu ral variances is the key to strengthen its teach ing and to i m p rove the ab ility of language u tilizati on .
Key words :the teach ing of reading ;reading comp rehen si on ;reading speed ;in tercu ltu ral comm un icati on
1
7第20卷 第4期 高 芳:阅读课教学与跨文化交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