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

合集下载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讲课PPT课件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讲课PPT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维生素D缺乏性佝 偻病讲课PPT课件
汇报人:
目录
01 单击此处汇报人员内容 03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 05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案例分析
02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概述
04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治疗
06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和康 复
汇报人员:XX 医院-XX
维生素D缺乏 性佝偻病的概
要性
案例启示:启 示医生在临床 实践中要重视 维生素D缺乏 性佝偻病的预 防和治疗,提 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
维生素D缺乏性 佝偻病的护理和
康复
护理方法
保持充足的阳光照射,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 饮食调整,多吃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 定期进行体检,监测维生素D和钙的水平。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补充维生素D和钙。
案例讨论:讨 论案例中的诊 断、治疗和预 防措施,以及
经验教训
案例总结和启示
案例介绍:维 生素D缺乏性 佝偻病的典型 病例,包括患 者基本信息、 症状、诊断和
治疗过程
案例分析:分 析患者缺乏维 生素D的原因, 如饮食、生活 方式等,以及 佝偻病对患者
的危害
案例总结:总 结病例特点和 治疗方法,强 调预防和治疗 维生素D缺乏 性佝偻病的重
其他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补充维 生素D和钙剂,缓 解症状。
饮食调整:增加富 含维生素D和钙的 食物摄入。
增加户外活动:多 晒太阳,促进维生 素D的合成。
预防措施:定期检 测维生素D水平, 提前预防。
维生素D缺乏性 佝偻病的案例分

典型案例介绍
患者情况:患 者年龄、性别、 临床表现等基
本信息
诊断过程:医 生如何通过检 查和诊断确定 为维生素D缺

佝偻病患儿的护理

佝偻病患儿的护理

佝偻病患儿的护理佝偻病是一种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骨骼疾病,常见于幼儿期。

其主要表现为骨骼生长障碍和骨软化,常导致骨骼畸形。

因此,佝偻病患儿的护理至关重要,包括饮食、体位、运动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佝偻病患儿的护理措施。

一、饮食护理:1.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的摄取对于佝偻病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

因此,在医生的指导下,患儿应合理补充维生素D,如经口补充或经皮肤合成。

2.提供富含钙质的食物:钙是骨骼发育所必需的元素,患儿应摄取富含钙质的食物,如奶类制品、豆制品、海产品等。

3.饮食均衡:佝偻病患儿的饮食应均衡,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各种营养素的摄入。

二、体位护理:1.睡眠姿势:由于佝偻病患儿常伴有肌肉张力低下,他们在睡眠中容易出现身体前屈姿势。

护理人员应鼓励患儿保持侧卧位或仰卧位睡眠,并适时翻身,防止压迫造成褥疮。

2.坐姿:佝偻病患儿常呈现驼背、头部前屈等畸形,护理人员应引导患儿保持正确的坐姿,如坐直、挺胸、抬头等,有助于纠正畸形。

三、运动护理:1.早期预防:对于有佝偻病家族史的婴儿,早期预防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应根据医生的指导,适当晒太阳,增加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

2.适当运动:佝偻病患儿需要适当的运动以促进骨骼发育和肌肉力量的增加。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儿情况,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如游泳、爬行、走路等。

3.牵引和按摩:对于佝偻病患儿的畸形,适当的牵引和按摩对于纠正骨骼畸形有一定的帮助。

护理人员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牵引和按摩。

四、心理护理:1.给予关爱和温暖:佝偻病患儿容易因为身体畸形引起自卑和焦虑。

护理人员应给予患儿充分的关爱和温暖,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积极的心态。

2.家庭支持:佝偻病患儿的家庭应给予患儿更多的关心和支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医疗条件,配合医生的治疗,让患儿尽早康复。

以上是佝偻病患儿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时应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措施,及时观察患儿的变化,当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简述佝偻病患儿的护理要点

简述佝偻病患儿的护理要点

简述佝偻病患儿的护理要点佝偻病是一种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骨骼发育不良疾病,主要发生在婴幼儿期。

对于佝偻病患儿的护理,有以下要点:1. 给予足够的维生素D补充:佝偻病患儿由于维生素D缺乏,需要给予足够的维生素D补充。

一般情况下,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800国际单位,可以通过口服液剂或注射剂给予。

2. 阳光照射:阳光是合成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因此,需要让患儿适度暴露在阳光下,但要注意避免中午强烈的阳光直接照射,以免引起皮肤灼伤。

3. 饮食调理:合理调整患儿的饮食结构,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如鱼肝油、鱼类、蛋黄等。

此外,还应注意患儿的钙、磷摄入,增加富含钙、磷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鱼虾等。

4. 观察病情变化:护理人员应定期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包括骨骼畸形情况、肌肉力量、活动能力等。

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及时采取措施。

5. 提供适当的体育锻炼:佝偻病患儿由于骨骼发育不良,容易出现肌肉力量不足、活动能力差等问题。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提供适当的体育锻炼,帮助患儿增强肌肉力量和活动能力。

6. 给予心理支持:佝偻病患儿由于骨骼发育不良,容易出现身体不适、行动不便等问题,对患儿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护理人员应给予患儿充分的关心和关怀,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儿积极面对疾病。

7. 预防感染:佝偻病患儿的免疫功能较弱,容易感染。

护理人员应加强患儿的个人卫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8. 定期复查和随访:佝偻病患儿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护理人员应定期带患儿进行复查,评估治疗效果,并进行随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佝偻病患儿的护理,需要给予足够的维生素D补充,合理调理饮食,提供适当的体育锻炼,提供心理支持,预防感染,定期复查和随访等。

通过综合护理措施,帮助患儿恢复健康,促进骨骼正常发育。

1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

12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
18:30:28
科目:儿科护理学 考点导航: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
五、护理问题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日光照射不足和维生素D摄人不足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低 下有关。 3.知识缺乏:患儿家长缺乏佝偻病的预防及护理知识。
18:30:28
科目:儿科护理学
考点导航: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
血清磷 恢复正常
开始下降 约1-2月恢复正常
后遗 症期
正常
18:30:28
正常
正常
骨骺干骺端病变消失。
科目:儿科护理学
考点导航: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
四、治疗原则:控制病情活动,防止骨骼畸形。 主要措施:补充维生素D和户外活动,适当补充钙剂。 活动期佝偻病儿童维生素D治疗:
建议口服维生素D:剂量为800IU/d(20ug/d),连服3-4个月 或2000-4000IU/d(50- 100ug/d)连服1个月,之后改为400IU/d(10ug/d)。 口服困难或腹泻等影响吸收时,可采用大剂量突击疗法: 一次性肌内注射维生素D:15万-30万IU(3.75-7.5mg); 若治疗后指征改善,1-3个月后口服维生素D400IU/d(10ug/d)维持。 大利量治疗中应监测血生化指标,避免高钙血症、高钙尿症。 适当补充钙剂:膳食中钙摄入不足时,应适当补充钙剂。 户外活动:坚持每日户外活动。 严重骨骼畸形者需外科手术矫治。
三、辅助检查:早期血清25-(OH)D3明显下降,是最可靠的诊断指标。
血钙
血磷
碱性磷酸酶
X线检查
初期
正常或稍低 降低
正常或增高
无明显骨骼改变,正常或钙化带稍模糊
激期
血钙稍降低 明显降低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观察疾病早期多汗、烦躁、易激惹、夜间啼哭等神经兴奋性增高等表现。

2、注意骨骼软化及骨骺膨大情况以及患儿运动功能发育情况。

二、护理措施1、定期户外活动,可在出生2-3周开始,时间由短到长,夏季避免阳光直射,冬季室内活动时开窗。

2、饮食护理: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给予富含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的食物。

3、病情观察:观察疾病早期多汗、烦躁、易激惹、夜间啼哭等神经兴奋性增高表现。

注意骨骼软化及骨骺膨大情况以及患儿运动功能发育情况。

4、药物护理:新生儿出生2周后遵医嘱给予维生素D口服,观察有无维生素D过量中毒表现,如厌食、烦躁不安、呕吐等,发现异常立即停药;有并发症或无法口服者可肌内注射维生素D20万-30万U,对于矮于生长发育高峰的婴幼儿应给予维生素D预防量和钙剂;用药1个月后应观察临床表现、血钙、血磷变化及骨骼X线恢复情况。

三、健康指导要点1、孕妇及婴幼儿多进行户外活动,以接受日光照射。

2、及时添加辅食,选择含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的食物。

四、注意事项1、母乳喂养及出生后2周给予预防量维生素D400-80OU/d至2岁。

2、避免早坐、早站、早行走,避免重压和强力牵拉,以防骨折。

对已有骨骼畸形者主动或被动运动的方法矫正。

五、护理记录单记录书写规范1)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至少每天记录一次,病情变化以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变化随时记录,病情应为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的动态变化。

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2)非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按要求书写,项目包含日期、时间、观察记录内容、护士签名,分列显示。

可对护理所能观察的症状、体征、护理措施和效果记录,要求简洁、规范。

3)护理记录应体现相应的专科护理特点。

①监护室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表格内容至少包含监测指标、出入量、用药执行、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效果。

监测指标至少包含生命体征、瞳孔、意识、仪器参数;出入量应包含每个入出途径的详细记录;用药执行写明药物名称、剂量。

佝偻病的主要护理问题及措施

佝偻病的主要护理问题及措施

佝偻病的主要护理问题及措施
佝偻病是由于长期缺乏维生素D引起的骨骼发育异常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骼软化、弯曲和畸形。

其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应的措施如下:
1. 骨骼畸形:骨骼畸形是佝偻病的典型表现,如肋骨串珠、脊柱侧弯等。

护理措施包括帮助患儿保持正确的体位和姿势,防止畸形进一步发展。

2. 营养不良:佝偻病患儿常伴有营养不良,因此,护理中需关注患儿的饮食摄入情况。

护士可以提供营养丰富的食物,如富含维生素D的鱼类、肝脏等,以促进骨骼的正常发育。

3. 运动与锻炼:适度的运动和锻炼可以促进骨骼生长和发育。

护士可以引导患儿进行一些适合的运动,如户外活动、太极拳等,以提高肌肉力量和骨骼的负荷能力。

4. 维生素D补充:维生素D是预防和治疗佝偻病的关键。


士可以根据医嘱为患儿补充维生素D,如口服维生素D溶液
或胶囊。

同时,还需指导患儿接受充足的日光照射,以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

5. 疼痛管理:佝偻病可引起骨骼疼痛,护士可以采取措施减轻患儿的疼痛,如使用热敷、按摩、物理疗法等方法。

6. 定期复查:护理中需定期复查患儿的骨骼生长和发育情况,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和治疗方案。

总之,对于佝偻病患儿的护理重点是促进骨骼正常发育、改善营养状况、补充维生素D,并减轻疼痛。

护士应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同时,护士还需与医生及家属密切合作,共同制定、执行和评估护理计划。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儿童的护理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儿童的护理

2012年 9月收治 维生 素 D缺乏性 佝偻病 儿童 22例 ,经 过治 佝 偻病 手镯 或脚镯 ,见于 6个月 以上d,JL;小儿 开始走路 后 ,
疗 和护理 患儿基 本痊愈 ,现分 析汇 报如 下 。
可见 下肢 弯曲形 成严重 膝 内翻 (“0”型腿 )或膝外 翻 (“x”
1 临床 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 组 患儿 22例 ,其 中男 性 12例 ,女 性 1O例 。结 果 22
例 患儿经 过治疗 和护 理疗效 显著 11例 ,良好 10例 ,一般 1例 。 1.2 临床表现
本 病好 发于 3个月 至 2岁 的小儿 。主要 表现 为生长 中的 骨骼 病 变 、肌 肉 松弛 和 一 系列 非 特 异性 神 经 精 神症 状 。重 症 佝 偻 病 患儿 还 可有 消 化 和 心肺 功 能 障碍 ,并 可 影 响智 能 发 育 和免疫功 能等 。 1.3 辅助检查 1.3.1 血 生化 检 查
指导 家长带小儿定期户外活动 ,直接接受 阳光照射 ,尽量 多暴 露皮肤 。夏季应避 免太阳直射 ,冬季不能隔玻 璃窗照射 ,
应开 窗让 紫外 线透过 。合理喂 养 ,补 充维生素 D提 倡母乳喂养 ,及 时添加辅食 。遵 医嘱给 予维生素 D制 剂。促 进生长
发育 ,预防骨骼畸形 提供舒适 的环境 ,不要 让患儿坐、站 、走 的时间过 长。对重症 患儿护理动作要轻 柔,以免发 生骨折 。
多 见 于 3岁 以后 。 临床 症 状 消失 ,血生 化 及 X线 检 查 正 常。遗 留不 同程 度 的骨骼 畸形 。
2 治疗要点
清 ,呈 毛刷 样 、杯 口状 改变 ,骨干 骨密度减 低 。
本病 治疗 的 目的在于控 制病情 的活 动 ,防止 骨骼 畸形 。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

(1)营养不足(维生素D缺乏)与日光照射不足及维生素D摄入少有关。

(2)成长发展改变与维生素D缺乏导致骨骼和神经、精神发育迟缓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胸廓畸形、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4)潜在并发症维生素D中毒。

(5)知识缺乏家长缺乏对佝偻病的预防和护理知识。

2.护理措施(1)营养不足的护理1)接受日光照射:在不影响保暖的情况下尽量暴露皮肤,夏季可在树阴下进行,每日接受日光照射。

2)提倡母乳喂养,无母乳者哺以维生素D强化牛奶或配方奶粉,及时添加辅食。

3)按医嘱补充维生素D:口服给药:初期给予维生素D5000~10000IU/d;激期10000~-20000IU/d,连用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400IU~800IU/d至2岁,北方地区可延长至3岁。

突击疗法:重症或伴有其他疾病及不能坚持口服者,注射维生素D3 30万IU或维生素D2 40万IU,初期注射1次,激期可每月注射一次,重复2~3次。

末次注射1个月后改用预防量口服。

口服浓缩鱼肝油滴剂时将其直接滴于舌上,以保证用量。

4)钙剂:对3个月以下患儿及有手足搐搦症病史者,在使用大剂量维生素D前2~3 日至用药后2周需按医嘱加服钙剂,以防发生抽搐。

(2)预防骨骼畸形的护理尽量减少患儿负重,避免久坐、久站、久行,护理动作要轻柔。

鼓励作俯卧、抬头、展胸动作,下肢可做肌肉按摩。

(3)预防感染的护理保持空气新鲜,预防交叉感染。

(4)预防维生素D中毒的护理1)严格按医嘱用药。

如每El服用维生素D 4000IU以上持续1~3个月可引起中毒。

2)向家长宣传维生素D 过量的危害性及中毒的表现。

3)密切观察病情,若发现患儿出现厌食、恶心、倦怠、烦躁不安、低热,甚至出现呕吐、腹泻、顽固性便秘、体重下降、血钙>3mmo1/L(12mg/dl)时,应立即停用维生素D,避免阳光照射,及时通知医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营养不足(维生素D缺乏)与日光照射不足及维生素D摄入少有关。

(2)成长发展改变与维生素D缺乏导致骨骼和神经、精神发育迟缓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胸廓畸形、免疫功能低下有关。

(4)潜在并发症维生素D中毒。

(5)知识缺乏家长缺乏对佝偻病的预防和护理知识。

2.护理措施(1)营养不足的护理1)接受日光照射:在不影响保暖的情况下尽量暴露皮肤,夏季可在树阴下进行,每日接受日光照射。

2)提倡母乳喂养,无母乳者哺以维生素D强化牛奶或配方奶粉,及时添加辅食。

3)按医嘱补充维生素D:口服给药:初期给予维生素D5000~10000IU/d;激期10000~-20000IU/d,连用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400IU~800IU/d至2岁,北方地区可延长至3岁。

突击疗法:重症或伴有其他疾病及不能坚持口服者,注射维生素D3 30万IU或维生素D2 40万IU,初期注射1次,激期可每月注射一次,重复2~3次。

末次注射1个月后改用预防量口服。

口服浓缩鱼肝油滴剂时将其直接滴于舌上,以保证用量。

4)钙剂:对3个月以下患儿及有手足搐搦症病史者,在使用大剂量维生素D前2~3 日至用药后2周需按医嘱加服钙剂,以防发生抽搐。

(2)预防骨骼畸形的护理尽量减少患儿负重,避免久坐、久站、久行,护理动作要轻柔。

鼓励作俯卧、抬头、展胸动作,下肢可做肌肉按摩。

(3)预防感染的护理保持空气新鲜,预防交叉感染。

(4)预防维生素D中毒的护理1)严格按医嘱用药。

如每El服用维生素D 4000IU以上持续1~3个月可引起中毒。

2)向家长宣传维生素D 过量的危害性及中毒的表现。

3)密切观察病情,若发现患儿出现厌食、恶心、倦怠、烦躁不安、低热,甚至出现呕吐、腹泻、顽固性便秘、体重下降、血钙>3mmo1/L(12mg/dl)时,应立即停用维生素D,避免阳光照射,及时通知医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