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对战争的描写(参考目录)
论《左传》中的战争描写

论《左传》中的战争描写《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是我国先秦时期最重要的叙事体散文著作之一。
《左传》擅长记言叙事,尤其擅长描写战争,虽然《左传》并不是一部专门的战争史,但是它对当时的战争反映之全面,以及对各次重大战争描述之详尽。
《左传》一书,记录了大大小小几百次战争,晋楚城濮之战、秦晋崤之战、邲之战、安革之战、晋楚鄢陵之战等大战的描述历来被人们赞不绝口,不计其数的小战役也写得各具特色,精彩生动。
《左传》的战争描写,非常注重故事情节的完整性,注重战争前因后果的关系。
由于《左传》是编年体史书,为了做到故事完整性,作者是煞费苦心的。
作者往往采用穿插,补叙,倒叙多种方法,突破编年体的局限,尽可能保持故事情节完。
如晋楚城濮之战,作者即重在记录战争的酝酿,从晋伐曹,卫的外围战写起,继而写宋国告急,晋将设连环计,子玉治兵,晋师退避三舍,最后到晋文公占梦坚定出战信心,两国才正式兵戎相见。
通过对双方内政、外交和军事上的一系列斗争过程的记叙和许多细节的点染,展现了一幅晋楚争霸的有声有色的壮阔图景。
文章大体上依照时间顺序,对交战中的两大营阵的种种活动交错地进行叙述,而以晋楚两大国在争霸战争中的关系作为主干,其他有关国家和有关的大小事件都有条不紊的穿插进来。
通过许多不同的侧面,将战争的起因、经过、结果,双方斗争的一些主要事件,以及主要人物的性格和心态,都表现得非常生动和细致。
一场规模宏大、场面壮阔、矛盾复杂头绪纷繁的大决战,在作者笔下表现的首尾完整,层次分明。
其次,人物是叙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左传》中描写了各种人物,但《左传》的写人还不像纪传体历史著作在一个专章中叙述一个人物的生平事迹,也没有像后世小说那样塑造人物形象。
由于它是编年史,人物的言行事迹大多分散记录在事件发生的各个年代,很少对某一人物集中描写,只有把同一人物在不同年代的事迹联系起来,才能得到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
《左传》中许多重要政治人物如郑庄公、晋文公、楚灵王、郑子产、齐晏婴等等,都是通过数年行迹的积累来表现的。
左传中描写战争的篇目

左传中描写战争的篇目左传中描写战争的篇目为《吴王夫差伐阖闾》吴王夫差伐阖闾,是左传中一篇描写战争的重要篇目。
这篇篇目详细描述了吴国君主夫差对抗越国君主阖闾的战争过程,战争的背后充满了政治斗争和权力争夺。
文章开头,介绍了战争的背景和起因。
吴国君主夫差因为妒忌越国君主阖闾的威望和声望,决心发动一场战争来削弱越国的势力。
夫差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仅出兵攻打越国,还通过各种手段分化越国内部,挑拨离间,煽动内乱,以求削弱越国的实力。
接下来,文章描述了战争的具体过程。
吴军攻打越国的战争开始了,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军事对抗。
但是,在这场战争中,吴军并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反而遭到了越军的顽强抵抗。
越国君主阖闾不仅在战场上善于运筹帷幄,而且还能够稳定越国内部的局势,有效地应对吴军的攻击。
在战争的过程中,吴军受到了种种困扰和挫折。
夫差对越国内部进行的煽动和离间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反而激起了越国人民的反抗情绪。
越国军民团结一心,奋起抵抗,使得吴军的进攻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同时,夫差的统治也受到了国内外的质疑和批评,导致吴国内部的动荡局势进一步加剧。
最终,吴军在战争中遭受了重大失败。
夫差的战争计划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果,反而导致了吴国的衰败。
越国君主阖闾借助这次战争的胜利,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使越国的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而吴国则因为这场战争的失败而陷入了政治和军事的困境,夫差的统治地位也岌岌可危。
通过这篇篇目,左传描绘了一个战争的全过程,并通过对战争背后的政治斗争和权力争夺的描写,深刻展示了战争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君主的影响。
同时,篇目中还体现了吴国君主夫差贪婪权力、残暴无情的一面,以及越国君主阖闾聪明睿智、善于应对的一面。
这篇描写战争的篇目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对于今天的人们有着深刻的启示。
它告诫我们,战争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通过政治手段和外交手段解决争端才是最好的选择。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谨慎选择君主和领导人,因为一个无能或者残暴的君主往往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
论《左传》同而不同的战争描写——以四大战役为例

论《左传》同而不同的战争描写——以四大战役为例摘要《左传》是先秦叙事散文之最,标志着中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而《左传》的突出成就之一就在于它的战争描写。
《左传》中的四大战役对战争的描写具有同而不同的特点,这不仅能够全方位展现战争过程、突出战争胜利的原因,而且具有劝谏君主和教化人民的作用。
《左传》中的战争描写是文学性与历史性的结合,同时也是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的统一,它发挥了文学的教化作用,对后世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城濮之战;邲之战;鞌之战;鄢陵之战作者简介:李婉莹(1994-),女,辽宁朝阳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收稿日期2019-04-29中图分类号I206.2;I207.5文献标识码A李婉莹沈阳师范大学,辽宁沈阳110034《左传》是先秦叙事散文之最,标志着中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左传》叙事的突出成就在于它的战争描写,梁启超在他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曾经高度评价《左传》的战争描写:“《左传》中有名之五大战——泓、城濮、鞌、邲、鄢陵,吾脑际至今犹有极深刻之印象,觉此五役者为我国史中规模宏大之战事。
……动辄以之与后世国际大战争等量齐观。
”[1](P181-182)城濮之战、邲之战、鞌之战、鄢陵之战是《左传》中战争描写的代表,作者在描写这四场战役时,有着不尽相同的方法。
“《左传》的作者立意在先,详因略果,战争的起因、准备的阶段和影响战局的关键因素等,详加叙述,从而通过这些预示战争的大致结局。
至于具体的战斗过程、交战撕杀的场面和战争的结果,则往往寥寥数语,一笔带过,显得干净利落。
”[2](P162)此外在对战争过程的叙述中,作者在每一篇中都着重突出了梦境、占卜等各种预示活动,以及对德行、礼、义、诚信等一系列优秀品质都表现出来强烈的赞同和支持。
此外,这四场战役在叙述时各有各的侧重点,呈现出不同的风貌,体现了《左传》叙事手法的高超。
一、同而不同的战争描写城濮之战、邲之战、鞌之战、鄢陵之战是《左传》中战争描写的代表,虽然这四场战役在作者的笔下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在相似的背后,却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
小论《左传》的战争

小论《左传》的战争摘要:《左传》是我国影响深远的编年体史书,它在对历史事件作客观的基础上,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并站在儒家立场上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作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道德伦理评价,为人们提供历史借鉴。
《左传》以儒家独特的思想去剖析战争,从不同的角度解析战争,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史料财富。
它记录了公元722到453年间多达483次大大小小战争,为后世呈现了“春秋五霸”你方唱吧我登台、大国吞并小国等精彩纷呈的争霸、兼并战争场面。
因此,本人认为战争描写是整部书中最精彩的部分。
关键词:战争描写人物思想价值一.《左转》中的战争描写《左传》一书中,记录了大大小小的几百次战争,例如城濮之战、崤之战、鞌之战、邲之战、鄢陵之战等大战的描述历来被人们赞不绝口,不计其数的小战役也写得各具特色,精彩生动。
《左传》写战争有其不同于其他史书的特点:《左传》描写战争,不仅仅局限于对交战过程的描写,还深入发掘战争的起因、酝酿过程、结果及战后影响。
如在“僖公二十八年”爆发的城濮之战,作者先对战争爆发的背景和原因进行交待,然后在行文中对晋文公伐怨报德,整饬军队,慎守诺言,倾听群臣意见,上下齐心协力等做了细致的描写。
反观楚方主帅骄兵,轻敌冒进,君臣意见混乱,军令不一。
这样通过战前敌对双方的描写,暗示了整个战争的走势与结果:晋必胜、楚必败。
作者还详细描写了此战后的影响:晋文公战后积极争霸中原,迅速取代齐的霸主地位,成为春秋第二霸,而楚国国力大衰,直至楚庄王的崛起。
《左传》往往通过细节描写把激烈的战争场面,将士们在战场上的心里状态呈现出来。
如在鞍之战中,这样写到:“齐高固入晋师,桀石以投人,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曰‘:欲勇者,贾余馀勇!’暌酉,师陈于鞍,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
晋解张御郤克,郑丘缓为右,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
《左传》战争描写的叙事特征

《左传》战争描写的叙事特征——以五大战役为例摘要《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著作,同时又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和叙事散文名著。
《左传》中对战争的描写,充分体现了其叙事艺术的精妙之处,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左传》中记录了多达492次大大小小的战争,本文主要以五大战役—晋楚城濮之战、齐晋鞌之战、晋楚邲之战、晋秦殽之战、晋楚鄢陵之战为例,主要从叙事的总体把握、细节的精彩描写、篇章结构的灵巧多变等方面介绍其战争描写的叙事特点。
《左传》的首创性的叙事艺术成就为后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对后世的文学创作起到了借鉴作用。
关键字:《左传》五大战役,叙事特点,艺术借鉴,后世影响AbstractZuozhuan is our country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narrative prose writings in the pre-qin period which has high value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research. Its narrative art, has traditionally been regarded by scholars, and is considered the norm of the narrative text, and the essence of its narrative art mainly reflected in its war discourse. Zuozhuan, recorded the greatly small hundreds of times of war, this paper mainly to five big battle - ChengPu battle, the battle of An, Bi the battle of the war, the war of Yao, YanLing as an example, mainly from the vision of the overall grasp, details of which itsdifferent, flexible and changeable in chapters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war were introduced from the aspects such as narrative characteristics. Zuozhuan, the account of the war, not only from the Angle of the historian, but also emotional narrative these wars to literary writing and its pioneering narrative art achievement on later literary creation had a profound impact.Keywords: description of war of Zuozhuan,narrative features,affect future generations一、绪论《左传》是我国第一部比较详细完整的以春秋为纲的编年体史书,为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略论《左传》描写战争的问题

,
这样
周王 室在经 济 上和政 治上都
,
开 始衰 落
霸 的雌争 `
不 再 有控 制 诸 侯 的 力 量 和 维 护 王 室 独尊 的 局 面 这些 战争
,
新 兴 地主 阶 级 迅速 兴 起
,
各
地 方诸 侯的 经 济 和 政 洽势 力得 到 了很大 的 发 展 地 地 苦 命
,
于 是 诸 侯 之 间便 展开 了频 繁 的兼 并 和 争
又 是造 成 当 时 土地 所 有 制 变 化 的 重 要 因 素
。
原 来 是 王 室 分封土
现 在 可 以 通 过 战 争 占领 土 地 奴 役 更多 的 人 民
,
各统 治 集 团 发 动 这 些 战 争
。
,
自然 是为 了侵 占更 多 的 土
,
,
扩展 更 大 的 势 力范 围
“
,
长期 的 战 争给 人 民 带 来 莫 大 的 灾 难 和 痛
、
晋 楚城 淇 之 战 ( 嘻 公 二十 七 年
晋竿 哪之 战
( 宣公十 二年 )
、
二十 八 年 ) 秦 晋 散 之 战 ( 嘻公三 十 二 年
、 。
三十 三年 )
齐 晋 辜 之 战 (成 公 二 年 )
,
晋楚 郡 陵 之 战 ( 成公 十六 年 )
,
、
吴 楚柏 举 之 战 ( 定 公 四 年
理 得 合 情 合理
”
这 种 看 法 是 符 合 历史 事 实 的
《 左 传 》作 者
。
正 因为春 秋 时 代 战 争频 繁 不 停
便 决定 了 忠 实 记 录 历 史 的
大 量 地 记 述 了 当 时 的 战 争事件
浅谈《左传》中战争的描写

11神州文化浅谈《左传》中战争的描写章寒 叶圣哲 黄翰广东广州武警警官学院训练基地摘要:《左传》是我国影响深远的编年体史书,它在对历史事件作客观的叙述基础上,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并站在儒家立场上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作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道德伦理评价,为人们提供历史借鉴。
《左传》以儒家独特的思想去剖析战争,从不同的角度解析战争,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史料财富。
关键词:战争描写;人物;思想;价值追溯历史,自远古的民族部落时代开始,被先哲一致认同的“战争、死亡、爱情”这一亘古不变的文学主旋律就一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而发展变化。
尤其是战争,它作为政治的集中体现,是阶级矛盾和阶级冲突呈现为白热化的特殊形态,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在以军事争夺、武力兼并为主的春秋时代,战争就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它们是历史的血的涂染,更是人类文化史上的“美味佳肴”,永远有滋有味;“滋”:把真实历史、人生世界、社会态势、人性生命融为一体,鲜活了文学;“味”:寓勇敢正义、善良仁慈、机敏睿智、凶恶残酷于其中。
它们咏叹社会人性,弘扬了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精神。
《左传》开我国战争文学之先河,它以大量的篇幅描写战争,正是时代需要在作品中的体现。
全篇贯穿着浓厚的“礼”的色彩,战争描写体现了作者对战争的理性思考,同时强调在战争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
然而,更令《左传》身价百倍的是它的社会思想的文化内涵,它以折射战争哲学,体现仁德思想,运用椽笔写意的手法独占鳌头,非其他领域所比拟。
《左传》所记载的战争,大大小小达400余次。
大的战争,动辄十几个国家、几十万人马,颇有“世界大战”的色彩。
如:城濮之战、鄢陵之战、邲之战等。
小的战役,兵乘并列,喜悦之浩浩荡荡。
如长勺之战、萦泽之战、濡葛之战等。
《左传》写战争,不是局限于描绘战争本身的过程如何,而是居高临下,从历史大局,从冲突双方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准备进行综合分析中,把战争与政治结合起来,把双方政治的好坏、民心向背、出师曲直为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城濮之战,洋洋洒洒9000字,武力交锋不过百二十字。
论《左传》的战争描写

论《左传》的战争描写[摘要]《左传》是记录春秋时期的一部重要历史典籍,是反映春秋时期争霸的战争全貌。
《左传》是为此时期写出了纷纭复杂的春秋战争的过程,注重交代与战争有关的政治、外交等活动,具体揭示战争的背景及胜负原因。
[关键词]战争描写政治外交背景绪论《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是以《春秋》为本。
主要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反映春秋时期争霸的战争全貌,也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它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
《左传》是按照鲁国十二公的顺序来记录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
它起自鲁隐公元年,迄于哀公二十七年。
取材范围包括了王室档案,鲁史策书,诸侯国史等。
对当时的春秋时期的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道德观念、天文地理、历法时令、古代文献、神话传说、歌谣言语等都有详叙和评价。
特别是对当时的应用文给后世的应用写作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和借鉴。
如:“命、誓、盟、祷、谏、让、书、对”等八种应用文是宋人陈骙在《文则》中从《左传》列举出来的,实际还远不止这些。
它对后世的影响尤其是擅长以战争描写见长。
经反复研究,查阅,我得出以下几点论述:一、左传战争的描写语言语言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
诸侯林立,战火连连的春秋列国已远离我们而去,但我们可以通过语言的记载,再现春秋的社会状况,更进一步理解各诸侯王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
《左传》对战争的描写语言具有一定的魅力。
《左传》是一部重要历史著作,阐述了我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逐鹿中原的社会状况。
在华夏的文化领域里,《左传》又是我国第一部大规模的叙事性散文体著作。
它对后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广泛影响。
《左传》的语言描写被冯李骅在《左绣读左卮言》中赞誉道:“左氏极工于叙战,长短各奇妙……篇篇换局,各各争新。
”由此可见,《左传》战争的语言描写已经写到了精妙之处。
据《春秋》记载,春秋二百四十二年间的军事行动多达四百八十三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左传》对战争的描写(参考目录)
宏大、精深、洗练、典雅--从《晋楚城濮之战》看《左传》的叙事特点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Liaoning Teachers College(Social Sciences)] 王庆民
从《城濮之战》看《左传》的战争描写艺术 War Description Art in Zuozhu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engpu Battle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黎文丽 , LI Wen-li
"城濮之战""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说刍论 Argue on Campaign of Cheng- Pu with less and weaker defeat much and stronger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engdu College of Education] 刘锡娥
试论"齐晋鞍之战"--兼及《左传》的战争描写 On the Battle of An Between Qi and Jin [枣庄学院学报 Journal of Zaozhuang University] 邹庆浩
由《殽之战》的记叙看"春秋三传"的叙事艺术 [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Chengdu College of Education] 陶运清
《左传·秦晋殽之战》章法分析 [甘肃高师学报 Journal of Gansu Normal Colleges] 武砺兴
历史的视点——从《左传·郑伯克段于鄢》看史书的叙事角度 Views of History——The Narrative Angle from Zuozhuan · Zhengbo beat Duan at Yan[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ang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 熊晓平
大学教材《中国历史文选》研究 A Study of Selected Readings of Chinese History: A College Textbook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董立章
慎待"败将" Treating Subordinates Having Made a Mistake with Caution [领导科学Leadership Science] 黄家忠
《战国策》"以写人为主长篇叙事文"的艺术独创--从叙事方式的转变看其文学价值 The Creative Writing of " Long Narratives Centring Characters" in the Warring StatesTactics——Comments on the Literary Value by Comparing the Narrative Style [社科纵横 Social Sciences Review] 裴登峰
百步穿杨千米杀敌 [课堂内外(初中版A版) Inside and Outside the Classroom] 胡不归
《左传》的叙事特色对《史记》创作的影响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Guangxi College of Education] 吴美卿
从"支遁传"的成书看传奇体制在唐前的确立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tyle of Tales of the Marvelous Before the Tang Dynasty According to the Evolution of "Zhidunzhuan"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s)] 凌宏发
论中国伦理情节剧电影叙事结构艺术的创新 On Narrating Structure Artistry In Chinese Ethic Story Film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何春耕
论《左传》的叙事时间艺术 Interprete the Art of Narrative Time of Zuozhuan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angchun Teachers College] 周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