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研究(1)

合集下载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语篇”探析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语篇”探析

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 下表示完整语义 的 自然语
言…… 目的是通过语 言这一媒介实现具体交际任 务或完成 一定行 为。 可见 语篇 是语 义连 贯 的整 ” 体, 是在特定语境 中形成 的听得见 、 看得着 的口语 或书面语, 是语言的使用单位 , 是独立 实现交 际 目 的的媒介单位。 要想深入理解“ 语篇” 首先 , , 要考虑语境。因 为任何一个语篇 的形成都离不开语境 , 它在语境中 生成又受制于语境。其次 , 要准确把握语篇结构知 识, 才能深入理解语篇。 1语境 的分类及作用 .
() 2 衔接手段。根据韩礼德和胡兆麟 (94 19 ) 的观点 , 衔接是使语篇得 以保持连贯的成分。衔接
语言情景中, 语言行为者的语言体现着相应的语言 功能 , 蕴涵着不同的语言情景。不同的语言情景被 称为语域 。H l a 认 为, ai y l d 决定语言的情景 因素有

文章编号 : 0 15 I0 6 0 — 04- 3 1 9— 70 20 )2 0 8 0 0 语篇 的周 围情况 、 事件 的性质 、 参与者 的关 系、 时 间 、 点 、 式等 , 情 景语境 ” sutnl o 地 方 即“ (i aoa cn t i t t; e ) 它也可以指说话人所在的言语社团的历史文 x 化和风俗人情, 属该言语社团的人一般都能理解其 在语篇 中的意义 , 可称之为 “ 文化语 境” clr (u ua t l cn x) 胡壮麟 ,94 。 ot t( e l9 ) 不管是“ 上下文” 语境 , 还 是“ 情景语境” 文化语境 “ 它们对正确理解语 或“ , 篇的意义和交际意图都有极大的帮助。 () 1 上下文语境 。根据 H l a 的观点 , ai y l d 所有 文化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一些具有 普遍 意义 的元

试议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试议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试议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关键词】语篇分析;大学英语阅读;语言运用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9 -0154-02一、语篇及语篇分析理论胡壮麟认为:“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

即语篇(discourse)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语义和语法上相互联系的句子或语段为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而结合起来的语义整体。

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是以语篇为基本单位,从语篇的整体出发,从语篇的结构和内容入手,围绕文章进行宏观结构分析(包括篇章结构、主题思想、发展思路、写作意图等)和微观结构分析(包括衔接、词汇语法等),使学生最大量掌握和领会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提高学生应用语言能力。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作者的写作意图,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作者围绕自己的写作意图来组织文章,那么段与段之间就存在一种意念联系,段与段之间的意念联系形成一种网络,而且每一段文字都有一个主题句,而该段的每句文字又是围绕该主题句展开,那么句与句之间也存在意念联接,也形成一种网络,这就是一种无形的网络。

衔接是连贯的手段,是一种有形的网络,一般有两种表现手段:语法手段和词汇手段。

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背景知识了解的越多,阅读理解能力就越强,信息储存的越多,回忆信息能力就越强。

学生阅读一篇文章时,将传递的新信息与已有的知识联系和比较,当新信息与学生储存的已有信息一致时,学生就很快理解该篇文章。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提供文章的背景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一)学生在大学英语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只注重词和句子的表层语言学习,忽略了深层理解能力和联想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对阅读材料的学习中习惯于把学习停留在表层意义的理解上,即辨析词义、分析句子语法结构和理解长难句等。

学生将过多的注意力停留在细节上,导致不能良好地把握住阅读材料的重点,只重视句子忽略了篇章,只重视准确而忽略了流利,只重视质量而忽略了数量。

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探析

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探析
际事件 ; 3 在语篇 建构时 , () 我们必须遵 循某种 特定
体裁所要 求 的惯 例 ;4 尽 管 体裁 有 其惯 例 和制 约 () 性 , 内行人仍 可在体 裁 规定 的 框架 内传 达 个人 的 但
意图或交 际 目的 。“ 体裁 ” 语 篇 特 征 的重 要 组 成 是 部分 , 对语 篇进行解 析时 , 如果我们仅 仅重视语 篇的 衔 接手段 或句 际关 系 , 而忽视 语篇 的宏 观结合分 析 , 忽视语篇 体裁 的社 会 功 能和交 际 目的 , 们就 很难 我 引导学 生有 效 而 得 体地 运 用 英 语 进 行 交 际¨ 。 比

短语 的用法详 细讲解 , 花 费大 量时 间举 例 来 确保 并
学 生 掌 握 生 词 短 语 句 型 。 这 种 教 法 的 优 点 是 可 以为 学 生 打 下 较 为 牢 固 的 语 言 基 本 功 。 但 是 , 学 阶 段 大
的学生 已具备 相 当的英 语 自主学 习能 力 , 多数 的 大
文中衔接连贯 等写作 技 巧 的传授 , 果使 许 多学 生 结
英语 的 口头与 书面表 达 能力 普遍 较 差 , 别 是写 出 特
来 的 文 章 , 章 结 构 上 没 有 连 贯 性 。 因 此 , 文 从 语 篇 本
篇分 析的角度 , : 如 体裁分析 、 主位推进 模式 、 接手 衔 段等 方面谈谈如 何进 行英 语 教学 , 索 出一种 崭 新 探 的语 篇教学新模 式 , 养 学生 的语 言综 合 运 用能 力 培
篇 分析 理 论 , 养 学生 英 语 写 作 能力 的 方 法途 径 。 培
关 键 词 : 篇 分 析 ; 语 教学 ; 语 英 体裁 分 析 ; 主位 推 进 模式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篇体裁与语篇模式分析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篇体裁与语篇模式分析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篇体裁与语篇模式分析
路 晓琴
( 嘉兴 学 院外 国语 学 院 ,浙江嘉 兴 3 40 ) 10 1

要 :通过分析 《 新视 野大学英语 ・ 读写教 程》 第一册 1 0篇 文章 的语篇体裁和与其对应的语篇模式 ,
指 出了常见的语篇体裁和对应的语篇模 式。在 综述两个概 念的基础 上进 一步强调 两者之 间的关 系:语篇体裁 会对语篇的 内容和形式起 着制约作 用 ,即特 定体 裁的 “ 裁结构 ”是通 过一 定的语篇模 式来 实现 的, 同时 体
化 中的成 员所从 事 的一种 阶段性 的、有 既定 目标 的、有 目的 的活 动 ” ,比如 诗 、叙 事 体 、说 明文 、讲 座 、讨 论会 、烹 饪手册 、商业交 易 、新 闻广 播 等 。S a s 语篇 体裁 的定义 是 “ 际事 件 的分类 ,参 wl 对 e 交
与交际事件的成员享有一套共同的交际 目的,这些 目的为更大的语篇社团 ( i or o m ny d cu ecm ui )的 s s t
An l s o n e a d Te tPa t r n Co lg g s a h n a y  ̄ fGe r n x te n i l e En n h Te c i g e
LU a Xi o— q n i
( col f oeg nugs J x gU iesy J xn , hj n 10 1 Sho ri l gae , i i nvr t, i ig Z eag3 40 ) oF na an i a i
K yw rs cl g ; n i ahn ; e e et ae ; i oreaa s e od : o ee E gs t cig gn ;t tr ds us n yi l l he r xp t n c l s

大学英语教材语篇的批评话语分析

大学英语教材语篇的批评话语分析

大学英语教材语篇的批评话语分析发布时间:2023-01-27T08:43:15.47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18期9月作者:陈姗姗[导读] 大学英语教材蕴含丰富的外来文化,对于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具有巨大的陈姗姗(长春理工大学吉林长春 130000)摘要:大学英语教材蕴含丰富的外来文化,对于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具有巨大的影响力,是实现大学英语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载体。

本文选取《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中以文化差异为主题的相关课文进行批评话语分析。

研究发现教材语篇能够向学生展示丰富的多元文化和文化差异,但部分语言的使用会在一定层面上影响学生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念。

对大学英语教材语篇的批评话语分析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语言意识和文化意识,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也有利于丰富批评话语分析这一理论在教材研究方面的广泛应用。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材;批评话语分析;文化差异一、引言大学英语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资源,也是高校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

然而,由于英语国家在文化传统、意识形态等方面与我国文化存在诸多不一致,导致大学生在提高自身英语能力的同时,也会进行文化比较、价值比较。

因此,对大学英语教材的语篇进行正确的评价与研究,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教材内容,也对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做好英语教学以及立德树人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本文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对大学英语教材中的语篇进行案例分析,不仅可以为教材使用者提供开放的视角来把握作者的观点,审视其语言背后的价值观念,也为英语教材的编写和解读提供一个新视角,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二、批评话语分析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简称为 CDA) 源于批评语言学,是西方学术界在对话语的研究经历了形式主义和功能主义话语观后从批评的视角对话语进行研究的一种分析方法。

CDA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主要的语言分析工具,通过分析话语形式来研究语言、权力及意识形态之间关系,揭示语篇如何源于社会结构和权力关系,又如何为之服务。

功能语篇分析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功能语篇分析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言是 由音 义结 合 的词 汇 和语 法 构 成 的 一种 符 号
系统 。它主 要是 由语音 、 词汇、 语 义 和 语 法 四个 子 系 统
Re s e a r c h o n Co l l e g e Or a l En g l i s h Te a c h i ng ba s e d o n
Fun c t i o n a l Di s c o u r s e Ana l y s i s LUO Da n
运用 功 能语篇分 析指导 大学 英语 口语教 学 。

个符 号层 面 , 即语 言 、 语域 和 语篇 体裁 2。在系 统 模式 中, 语 言是一 个独 立 的符 号 系统 , 语 域 和语 篇 体 裁需 要 依靠语 言才 能完 成 。他 们都 是 构成 语 篇 的 有 机组 成 部
分, 三 者缺一 不可 。
罗 丹
( 贵 州师 范大 学大 学外语 教 学部 , 贵州 贵 阳 5 5 0 0 0 1 )
摘要 : 传统的外语 口语教 学只注重语 言表层 知识的使 用而 忽视 了口语语 篇所具 有的特征 。 于是在 此基础 上功 能语篇分析可 以给外语 口语教 学提供一些策略上的指导 。从功能语篇 分析 的三个层面入手 , 融合三 个不
c o mmun i c a t i o n .
Ke y wo r d s : Or l a T e a c h i n g ;F u n c t i o n a l D i s c o u r s e A n a l y s i s ;Or l a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Di s c o u r s e S k i  ̄ s
同层 面的 系统指导大学英语 口语教 学 , 以帮助 学生提 高 口头交际中所 需要 的语篇技能 。 关键词 : 口语教 学; 功能语篇 分析 ; 口头 交际; 语篇技 能

分析语篇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分析语篇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分析语篇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关键词】话语分析;大学英语教学1英语阅读的问题及原因1.1总体把握能力不强许多教师为学生上课时,通常都用自己对文章惯用的语法分析来为学生们讲解。

如果持续的时间较长,将很不利于学生学习进步。

虽然它能使学生们很好的理解文章,老师详细的(语句级)句子分析能友好的提高学生对文章的认知度,可是并不适合学生对文章内容在话语层面上真正理解的意思。

对于文章,学生的普遍认识与真正的理解还是有天壤之别。

讲台上,老师只对阅读材料详细剖析,对单个字词详细解释,其次就是对句段做出一一翻译。

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不能主动培养自己对阅读句段的剖析,和习惯性的记忆着每一个短语词汇,这样不但导致学生的自学能力下降,更会降低自己对英语教学的自信心。

在文章中,应该把话语与语境融合于一体,通过学生自我的感性分析,有效提高他们的英语交际能力。

即使老师在对文章解读授课中试用了句法分析,但从某个角度来说,学生对词汇和语法还是有一定的提升,虽然不能明显加强学生的话语交际能力,但学生们要强化自己,增长自己的英语水平。

1.2文化背景知识缺少每一段阅读材料中,都会有相关的文学方面的文化背景与社会背景。

就如语文老师如果没有丰富十足的文学底蕴,那是很不容易给学生做出一个阅读材料的详细诠释。

可能许多读者对当地教育的文化背景的了解少之胜少,把他作为一种损失,觉得没有真正地了解到一个国家的文化、习俗,是人生的一大遗憾。

针对高阶段学习的学生,有了对阅读材料的正确理解,将不会构成一个语言自身的障碍。

即便是其他种族与文化背景不同的读者们也是如此。

虽然他们缺乏对该国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的英语知识更深一层次的了解,但是如果了解了人类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不仅能丰富自身对知识的内涵,而且还能更容易对如何学习文章进行更深刻的理解。

1.3辅助资料少,阅读量不足要想有好的英语水平,必须先付出辛劳。

如果你仅仅依赖对课本上的文章的朗读与背诵,你的英语水平是没有太大的变化。

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Q 羔
职 时 业空
语 篇 分 析 在 大 学 英 语 教 学 中 的应 用 探 讨
林 强
2 0 9 ( 南通 大 学 ,江苏 南 通 2 6 1 )
摘 要 :为突破传 统 的大学英语教 学方法 ,追求新 的教 学模 式 ,大 学英语 教 学 中广泛 引进 了语篇 分 析 法 ,该方 法 以英语语篇分析 为 中心 。文 章从 培养学生 听力 、 写作及 阅读 能力 三方 面 阐述 语篇 分 析在 大 学 英语 教 学 中的应 用 。 关键词 :语篇分析 ;大学英语教 学;听力 ;写作 ; 阅读

( 广州松田职业学 院,广东 增城 5 3 0 1 7 ) l

课堂教学 的 “ 有效性 ” ,就 是在有 效的教学 时 间 内体 现出 的教 学效 果和教 学效率 。教学 要讲 求效率 , 研 读课程标准 ,了解设置课程的理念 ,把握多维 教学 方法要讲求效果 。面对新课改 ,教师要尽最大 可 目标 ,了解新教材 的编撰遵循的规律 。新课程标准强
r a l ne d t t p: e ly e o s o
aatc so i ue .b a x o i u s )t k n c y b ss )ta n c y b s a t t e ( ) r pas/ p r i d h u .h ad 2 Mai ri a p a e )tec p S esi a( e s
各 式文章体裁及其语 言结构形式 ,使学生从 整体 了解 篇章结 构 ,准确把握 文章 大意和 中心思想 ,理解作者 写作意 图。通过语篇 思维教 学 ,可 以让学 生掌握作者 思维脉 络 ,熟悉语篇结构 ,使学生迅速 、准确地 掌握 语篇 的基 本 内容和 中心思想 ,了解作者是 如何通过语 言结 构形 式表达 思想 内容与读 者进行 语篇 交 际的。 2 从衔接 手段 来分析语篇。衔接性 (o ein . ch s )和 o 连贯性 (o ee c )是语篇的两个重要的特征。一个 c h rn e 连贯 的语 篇必须具有语法 、词汇等衔接成分 ,必须符 合语义 、语用 和认知原则 ,句子与句子之 间必 须有 联 系 ,段落 与段 落之间必须符合逻辑 关系 。根 据语篇的 含义和特征 ,在教学 中可从衔接这 一语篇特征 的重要 内容人手 ,对 语篇表层结构进行分 析。信息 的传递 一 般都遵循 由已知信息引导 出未知信 息 ,表示 已知信息 的部分即主位 (h me ,表示 未知信息的部分叫述 位 te ) (h me ,主述位 的不 断推进遵循一定 的规律 ,如果 re ) 破坏 了这种规律 ,语言就不 那么通 顺 ,也就是破坏 了 衔接 与连贯 。 在教 学 中,训 练学 生掌 握 语篇 结 构 中这 些 衔接 手段 ,识别语篇标 记词 ,注意它们 在上下文 中所起 到 的起承 转合作 用 ,对 篇章 布局 、结构框 架有所 了解 , 可 以有 效帮 助学 生 发现 作者 是 如何 一 步一 步 阐述 观 点、展开思路 的 ,从而使学生更快 抓住 中心思想及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研究孙娟(南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河南南阳 473061)[摘 要]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普遍关注生词和语法,忽视对文章的全面理解和把握,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习者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语篇分析是一种系统的分析文章整体含义的阅读手段,将语篇分析的理论引入大学英语教学,强调对文章进行宏观处理,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语篇分析长期以来,在国内大学英语教学中,基本上还是以语言知识讲授为核心,授课时偏重语言形式和结构,强调一个“精”字,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逐字逐句的讲解课文、单词及语言点。

这种方法自有其合理之处,能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语言表达方式,打下一定的语言基础。

但是,对文章中包含的一些深层次的及扩展性的信息涉及较少,忽视了语言作为一种重要交际工具的作用。

这种完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很少有实践的机会。

师生交流也只限于你问我答的方式,大部分学生由于语言能力较差而不敢开口回答问题,整个课堂交流难以取得好的效果。

往往在学完一篇课文后,学生记住的仅仅是几个孤立的单词、词组及若干语法,对整篇文章想要表达的主题不甚知晓,语言也失去了其作为交际工具的本来意义,导致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教学效果。

针对这些问题,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语篇分析理论,培养学生纵览全篇的分析能力,进而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

一、语篇分析的内涵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定语境下表示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

只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句子在语义和语法上相互联系的句子连在一起,才能体现语言的连贯性,构成语篇。

语篇分析就是指读者科学地、系统地分析语言材料在文中的相应位置是如何产生意义的,并识别篇章中的结构模式及规定这些结构模式标记的语言手段,而语篇分析的目的就是发现这些规则。

近年来,语篇分析在语言学乃至整个人文社科领域中引起广泛关注,并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已有国内的语言学家将它应用于英语教学。

语篇分析本身不是教学法,但它可为语言的理解提供全面的理论支持。

首先,语篇分析可以从语言的不同层面出发对语篇进行研究,如句法学、语义学、文体学、修辞学、题材分析等;其次,语篇分析与传统语言学领域的音位学、语义学、句法学等相结合,为分析语音、意义、结构和理解语言变迁的历史过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

因此,用语篇分析的方法考察传统语言学中的问题不但可以揭示语篇的实质,而且有助于传统语言学研究的发展。

[1]二、语篇分析的步骤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是指以语篇为基本单位,从语篇的整体出发,对文章进行分析、理解和评价。

它包括以下三个步骤:(一)主题分析(theme analysis)。

语篇是传达作者情感、经历、思想的载体,读者对语篇的理解是一种还原创作的过程。

[2]我们接触一篇文章,首先是从它的标题开始的,标题代表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能提示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手法。

根据标题,我们可以对文章的类型进行分析。

文章的类型通常有三种: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学生看到一篇文章时,首先分析一下标题,然后再通过阅读全文去证实文章类型是否与先前判断的类型相符。

经过大量的反复训练后,学生们就打开了通向语言理解的第一扇门。

而教师进行语篇主题分析则有助于启发学生还原作者的思想,进而还原作者曾经的经历,最终把握语篇的主题即作者的写作意图。

如D.H. Lawrence在The Rocking-Horse Winner中讲述一名男孩想赢得母爱的故事,这是还原作者曾经经历的事态。

D. H. Lawrence自幼与其智慧过人而又意志坚强的母亲十分亲密,有严重的恋母情结。

(二)结构分析(structure analysis)。

经过主题分析之后,另外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语篇的结构分析。

进行结构分析会加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有助于学生透彻而全面的理解文章。

[3]笔者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发现,在阅读的教学中,教师虽然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讲解文中的词汇、语法和难点,但学生对整篇文章仍然还是一知半解。

究其原因,除了了解词汇量的制约和语法知识掌握得不牢,更主要的是学生对语篇的结构不甚了解,没有能够理清文章的基本脉络。

如果教师把语言点讲解和语篇的结构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那么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的词汇语法,还能对文章的脉络有较好的把握。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帮助学生总结课文的结构,必要时可以用图表的形式将文章的结构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对文章的主干和分支便会一目了然。

如美国民族诗人William Carlos Williams在The Red Wheelbarrow中,抒发了诗人对自己国家的爱。

这首诗仅仅十六个词,全文无标点符号,但作者通过其篇章结构的美,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所用的词又都是那么普通,充分体现了诗人的主张,令人不得不感叹“简就是美”。

但此时若没有有效的语篇结构分析,那么想真正理解和感受这首诗歌就不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三)文体分析(style analysis)。

语篇的文体分析实际说的就是体裁分析。

对于一篇语言特色突出的文章,教师在讲课中应做相应的引导和进一步的启发,使学生更加明确这些语言特色。

当然,不同体裁的文章,需要把握的文体分析的重点也不会完全相同。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常碰到的阅读材料的文体大多是记叙文、描写文、论说文和议论文等。

对于记叙文应首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地点以及时间顺序、人物关系、事件发展过程等并进行全面分析。

对于科普文章,在进行文体分析的同时要注意对难句、长句的理解。

对于议论文要让学生找出论点、论据,依次进行分析。

在分析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在阅读中识别文章的体裁和作者所采用的语篇策略,这对提高阅读理解的准确性有重要意义。

[4]究其原因则在于,作为在一种特定文化氛围里产生的语篇,必然会反映出该文化的社会背景,如社会地位、社会关系等,再加上相关知识的导入,将会使语篇中那些对学习者来说似懂非懂或无法理解的术语、语句、段落变得更为清晰更为有趣,增加了文本的可读性,从而大大激发学生对语篇的阅读兴趣。

三、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版本主要有《新视野大学英语》、《新概念大学英语》、《全新版大学英语》等,在此我们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为基础,从第四册中选择几篇文章来说明如何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运用语篇分析。

(一)因果关系分析法。

第二单元Section A课文“Iron and the Effects of Exercise”中,作者在第四自然段第一句中说到:“Iron deficiency is very common among women in general, affecting one in four female teenagers and one in five women aged 18-45,respectively”,然后在同一段落中给出了这一结论的四个原因:其一是很多女性“ignore the amount of iron they take in”;第二,对于育龄妇女来说,“monthly bleeding is a major source of iron loss”;第三,爱美女士“increase their risk by rejecting red meat,which contains the most easily absorbed form of iron”;最后一个原因是,有的女性为了control weight而restrict their diet。

这样通过分析文章的因果关系,学生就会对段落大意有很好的把握和理解。

(二)时间顺序分析法。

第四单元Section A课文“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中,作者在介绍Uncle Sam的时候,先说十四岁的Sam Wilson在美国革命时期如何离开家去找父亲和哥哥;后来23岁时,他开始从事肉类加工行业;然后在之后的一场战154高职英语教学现状与对策分析李悠扬(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 湖南怀化 418000)[摘 要]高职教育作为现阶段国家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英语作为职业生涯中的一块敲门砖,它的教学地位在高职教育中更显突出。

文章从教学角度出发,就高职英语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现实问题提出几点关于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的想法。

[关键词]高职教育;英语教学;教学模式;对策分析;教师素养我国加入WTO,国际交往日益增多,英语教学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愈发突显。

如何培养出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并熟练运用英语的新型复合式人才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

自《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基本要求》颁布以来,广大英语教学研究者特别是高职英语教学工作者身体力行,针对学科教学要求,结合学科教学实践,借鉴国外先进的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经验对高职英语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探究,使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但因我国职业教育根基不牢、模式单一,日常教学仍不断暴露问题。

作为一名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青年教师,我想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高职英语教学的现状(一)学生英语整体水平低且参差不齐。

高职院校本身具有特殊性,它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尤其是在目前中国,招生模式和人们观念直接导致了高职院校的生源状况不佳。

这类院校的生源往往都是重点高校和普通本科院校招录后所剩,学生基础较为薄弱,自学能力相对落后,他们对英语不感兴趣,学习起来极其吃力。

(二)英语教学基础设施缺乏。

目前很多高职高专院校由中专、中技或其它中等学校升格而成,升格后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和重视力度不够,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无法满足新的办学理念的需求,从而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同时,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学生人数的激增,我国高职院校广泛存在师资力量薄弱师资队伍不稳定的现象。

普通高职院校特别是开设有英语专业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全能型”英语教师,一名教师既担任专业英语又负责非专业英语甚至跨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现象十分严重。

此外,有一部分教师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基本特征及特殊性认识不够深刻,一时难以适应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工作。

(三)评价体系与教学目标不能同步。

“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对高职英语教学提出的目标和对其教学内容的明确要求,也是社会对高职学生英语能力的期望所在。

目前,多数院校采用 “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 ”这把尺子对高职英语教学进行评价。

但是,从历年试题中对于英语应用能力的考查来看,听力和应用文写作所占分值过少,“说”的部分根本没有,因而平时任课老师理顺成章地搁置了这项训练,所以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高分低能,哑巴英语”现象,可以说这是与职业教育目标背道而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