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篇分析视角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doc

合集下载

Reading Analysis语篇教学的范例——有感于《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的Reading Analysis环节

Reading Analysis语篇教学的范例——有感于《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的Reading Analysis环节
小学英语课程是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新 的教学理念
而设置的,目的是改变传统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的 倾向, 提高学生实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 倡导体验、 实践、 参与、 合作 与交流的学习方式, 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思维、 大 胆实践和自主学习的过程。 教师要善于利用数字、 颜色、 食品、
四、 结束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关系到学生将
个良 好的情绪状态, 讲话要幽默风趣, 要通过自己的言行、 表 情传递给学生亲切、 鼓励、 信任、 尊重的情感信息, 建立一种合 作、 和谐、 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与技 能的同时, 一定要重视感情的投人, 多给他们信心、 鼓励和帮 助, 让学生敢于大胆开口, 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在和谐轻松的 学习环境中愉快地学习,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活跃的课堂气 氛中“ 亲其师而信其道”对英语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 , 3. 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 符合小学生兴趣的需求
14 8
服 玩 动 装、 具、 植物、 体、 人、 庭、 校、 友、 体等, 身 个 家 学 朋 文 以
来的发展, 关系到我国未来人才的素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 性和积极性, 使之保持强烈的求知欲, 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是学生后继学习的前提和保证,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 兴趣是小学英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因此, 作为小学英语教 师, 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 使他们掌握一定的语言知 识和技能; 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培养和保持学生对英语这门学 科的兴趣, 全方位提高学生的思想、 文化、 心理素质, 为终生学
及周围环境和社会生活中鲜活的话题,采用儿童喜爱的表现 形式, 如韵律诗歌、 寓言故事、 会话表演、 游戏等, 以激发学生 的兴趣。 小学阶段英语教学不能仅仅向学生传授英语知识, 随 意拔高教学要求, 过分强调一些复杂的语言知识, 而忽视学生 的认知水平和主观能动性, 挫伤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积极性。 4、 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征,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儿童的注意力容易分散, 对一些事情的兴趣不能持久, 教 学方法单调呆板, 会使小学生兴趣索然, 教师应采取丰富多彩 的教学方法, 如情景法、 视听法、 结构法、 功能法、 全身反应法、 沉浸法等, 创设情景, 促进相互交流, 如创设打电话、 购物、 生 日聚会、 野餐、 旅游、 问路、 看病等栩栩如生的情景, 开展互动 式、 合作式学习。 当孩子们扮演角色, 成功地做成一件事时, 他 们会喜形于色, 兴趣倍增、 信心加强, 受到很大激励。 小学英语 课程要求学生学会运用、 学会表达、 在做中学、 在玩中学, 掌握 初步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 理特征, 创设生动、 活泼的生活情境 , 让他们扮演角色投人到 活动中去学习相关知识, 在玩中学, 学中玩, 达到忘我的境界。 小学生天生好奇,一切新鲜的刺激物的出现都会引起他们的 注意。 因此,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 让学生手、 口、 脑、 耳、 肢、 眼、 体并用, 动静结合, 可以画画、 剪剪、 贴贴、 , 说说 使 学生能够体验到实际生活中使用语言的乐趣。 圣诞节、 新年快 到了, 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圣诞、 新年贺卡并写上祝福语, 互 相赠送, 这样既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 又可以在生活中运 用所学到的书本知识, 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利用多种媒体、 直观教具等形式优化教学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尽可能利用多媒体、 录音机、 幻灯 机、 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设备, 优化教学资源, 为学生提供良 好的语言环境, 使学生置身于英语的氛围中, 体验到运用英语

大学英语语篇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大学英语语篇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容的段落篇章的层次人手 , 分析句子之间、 段落篇章之间的衔接和有关意义及逻辑思维的连贯性 , 帮助学生达
到最大量地获取和掌握文章所传递 的信息 , 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 同时逐步培养学生恰 当
地使用语言的能力 , 较好地掌握语言技能并应用语言, 不断提高和积累语言交际能力【 3 J 。
2 .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 交际的能力 教师不只是停 留在语言形式的训练上 , 要从语篇水平上组
织教学 , 这样有利于训练学生获取完整信息的基本功 , 同时 , 培养学生运用语 言材料表达 自己思想感情 的能
力, 把语言的运用和交际能力 的培养有机结合 , 逐步培养学生在语篇水平上进行交际的能力 。
学 生 的思维 能力 和创 造能 力 。 ( ) 篇教 学法 对学 生的 影 响 二 语
1 .不适应与恐惧感 语篇教学法强调学生的配合与参与 , 这势必要求学生有很好的语言基本功 , 不仅是 语法和词汇, 更重要的是表达和运用能力。但 由于我 国中学生在高中阶段 , 源于高考的压力 , 多数学生英语学 习的重点在于词汇和语法要点 , 对英语的表达和运用能力训练相对较少。这对刚入学的新生是一种挑战 , 面对
沈 阳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 0— 7 1( :6— 6 ,09 0 ,1 ) 4 4 6 44
Jun lo h n ag A r u ua U i ri (o ilS i c sE io ) 2 0 - 7 1 ()4 4 4 6 o ra fS e yn gi h rl nV sy S ca c n e dt n ,0 9 0 , 4:6 - 6 c e t e i l
种问题 , 势必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
收稿 日期 : , 9 0 - 4 :0 — 2 2 20

系统功能语法语篇分析与大学英语教学

系统功能语法语篇分析与大学英语教学

摘要 :文 章 以 系统 功能 语 法 为理 论 基 础 ,论 述 了如何 将语 篇 分 析理 论 运 用到 大 学英 语 的教 学 中 , 以达 到预 期 的教 学 目的 , 并取
得 理 想 的教 学 效果 。 关键 词 : 大学英 语教 学 ; 系统功 能语 法 ;语 篇 分析 中 图分 类号 :G 2 4 文 献标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 7 — 4 2( 0 1 l— 2 5 2 6 4 0 3 2 1 )一 1 0 4 —
0 引 言
物质 过程 ,说 明该 语篇 涉及 了大 量 的动作 和事 件 。 通 过要 求 学 生浏 览 全文 且 找 出标 志性 时 间词 ,可 以帮 助 学生 归纳 该 文 章与 一般 记 叙 文 的 区别 ,且 让 学 生思 考 以 时 间为主 线 的 文 章结 构 有着 怎 样 的写 作 目的 ,这样 的结 构 安排 会给 读 者 带来 何 种 阅读效 果 。 其 次 ,入 手 于 人 际功 能 ,确 定 文章 的话 语基 调 , 注 意 语 篇 中语 气 ,情态 和 人称 的选择 , 以此来 明确篇 章 中 各个 交 际 者之 间 1 系统 功 能 语 法 和语 篇 分 析 理 论 的 回顾 的 关系 ,包括 因其 社会 角 色所 产 生 的关 系 。依 据 韩礼 德 的 系 统功 上个 世 纪 五十 年 代末 ,英 国语 言 学家 韩 礼德 继 承 并发 展 了伦 能 语法 ,人 际 功能 主 要通 过 语 气 系统 ( o d y t m M o S s e ),情 态 系 敦 学 派 中 弗斯 的 理论 ,形成 了一 套 具有 社 会倾 向的 功 能语 言 学处 统 (o a iy S s e )和人 称 系统 ( es n y tm M d lt y tm P ro S se )的选 择来 理 方 法 , 即系 统功 能语 法 。系 统 功 能语 法 不仅 是 二十 世 纪 最有 影 实现 。通 过对 文 章 的阅 读 ,教 师 可 引导 学 生根 据 这几 方 面 总 结归 响 的 语言 学 理 论之 一 , 同 时它 也 影 响着 和语 言 相 关 的不 同领 域 , 纳该 文 章 的言 语 功 能为 陈述 ,而 对 于该 篇 文章 中 语气 、情态 以及 例 如 社会 语 言 学 ,文 体 学 ,话 语 分 析 , 以及 机 器 翻译 等 。他 认为 人称 代 词 选择 的进 一 步 观察 让 我们 发 现 本文 是给 予 信 息 ( i ig G v n 语 言 具备 三 种 基本 功 能 ,且 在 《 能语 法 导论 》 一书 中明确 提 出 功 If ra in no m to )。作者 通篇 以一般 过去 时为 主要 时 态描述 发 生 的事 这 三 种功 能 , 即概 念 功 能 ,人 际功 能 , 以及 语 篇 功 能 。其 中 ,语 情 ,其 中 贯穿 着 以一 般 现在 时 为 主要 时 态 的对 话 。而 在 人称 的选 篇 功 能是 指 语 言 中存 在着 一 种 可 以将 口头或 书 面 的话 语 组 织成 连 择 上 ,作 者 以第三 人称 为主叙 述 整个 事件 ,例 如 : 贯 统 一语 篇 的机 制 ,且 这种 机 制 可 以使 实 际 的言 语有 别 于 随意 的 1.S andy S ang a1ong wit t wordS aS S 1 h he he ay 句 子 。 即使 两个 句 子 具备 相 同的概 念 功 能和 人 际 功能 ,但就 语 篇 1 s n ng o he f v i e a o t ti . i te i t r a or t r di s a on 功 能而 言 ,也可 能存 在较 大 的区 别 。因 此语 篇 功 能实 现 了 实 际应 2 “S nd ,” s o e he f h r. “ S nd , tu n ha . a y h ut d r at e a y r t t 用 中语 言 前 后相 关 联 的 目的 ,使 实 际的 言语 具 备 一定 的 结构 ,从 mu C ff! si o ” St ve e Fi t h u t nt r ro m. n c b rs i o he o 而使 之 区 别 于语 法 或 词 典 中一 个个 孤 立 的条 目。 因此 , 语篇 功 能 分 析类 似 小句 的 时态 和 人称 ,可 以帮助 学 生 意识 到 一般 过 去 提供 了一系 列潜 在 的可用 的意 义 ,使语 言 结构 的组成 成 为可 能 。 时是 用 于描 述 已发 生 事件 的主 要 时态 , 而第 三人 称 的 运 用又 增 添 2非英语专 业学生在英语 学 习中存在 的 问题 了事 件 的客 观 性 。与 此 同时 ,还可 以帮助 学 生对 一 般 过 去时 进行 相 较 于 英 语 专 业 的 学 生 ,非 英 语 专 业 学 生 的基 础 知 识 薄 弱 进 一步 的 总结 ,加深 学 生对其 的 印象和 理解 。 得 多 ,例 如 ,发 音 ,词汇 量 以及语 法 知 识 。在 教 学过 程 中 ,我 们 再 次 , 分 析 谋 篇 功 能 以确 定 其 话 语 方 式 ,注 意语 篇 中 的 主 发现 很 多 学 生 因欠 缺基 本 的 音标 知 识 ,连 单 词表 也 无 法 流畅 的 朗 述 位 结构 ,信 息结 构 以及 衔 接 手段 的选 择 。此步 骤 至 关重 要 ,教 读 ;有 些 学生 则 忽 略英 语 句 子 结构 和语 法 规 则 ,词 词 对 应地 翻译 师 正 确且 系 统 的引 导可 以对 学 生 的阅 读及 写 作能 力 予 以深 远 的 影 句子 ,出 现很 多中 式英 语 ; 而有 些 学 生 则说 话 不分 语 境 ,写 作 不 响 。对 该篇 文 章主 述位 结构 的 分析 可 以帮 助 学生 了解信 息 组 织 的 分语 体 ,混淆 正式 语与 非 正 式语 。因 此 ,大 学英 语 教 学 将继 续 教 出发 点 , 以及 该语 篇所 讨 论 的 主题 和 对象 。与此 同时 ,针 对 语 篇 授 系 统 语 言 知 识 的任 务 , 提 高 学 生 听 说 读 写 译 的 能 力 , 与 此 同 衔 接 手 段 的分 析不 仅 可 以帮 助 学 生对 语 篇的 连 贯性 有 了 一个 更 为 时 ,大 学 英语 教 学 应加 强对 学 生语 篇 分 析能 力 的培 养 ,以此 来 提 深 刻 的 理性 认 识 ,还 可 以加 深 学生 对 课文 的 理解 ,将 其 与所 学 的 高学 生 的语用 能 力 。 抽 象而 晦涩 的语 法知 识融 会贯 通 。例如 : 3语 篇 实 例 分 析 说 明 Af r te he s w r, S n br he he hai r ho e a dy us d r r, pu o he t n r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篇体裁与语篇模式分析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篇体裁与语篇模式分析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篇体裁与语篇模式分析
路 晓琴
( 嘉兴 学 院外 国语 学 院 ,浙江嘉 兴 3 40 ) 10 1

要 :通过分析 《 新视 野大学英语 ・ 读写教 程》 第一册 1 0篇 文章 的语篇体裁和与其对应的语篇模式 ,
指 出了常见的语篇体裁和对应的语篇模 式。在 综述两个概 念的基础 上进 一步强调 两者之 间的关 系:语篇体裁 会对语篇的 内容和形式起 着制约作 用 ,即特 定体 裁的 “ 裁结构 ”是通 过一 定的语篇模 式来 实现 的, 同时 体
化 中的成 员所从 事 的一种 阶段性 的、有 既定 目标 的、有 目的 的活 动 ” ,比如 诗 、叙 事 体 、说 明文 、讲 座 、讨 论会 、烹 饪手册 、商业交 易 、新 闻广 播 等 。S a s 语篇 体裁 的定义 是 “ 际事 件 的分类 ,参 wl 对 e 交
与交际事件的成员享有一套共同的交际 目的,这些 目的为更大的语篇社团 ( i or o m ny d cu ecm ui )的 s s t
An l s o n e a d Te tPa t r n Co lg g s a h n a y  ̄ fGe r n x te n i l e En n h Te c i g e
LU a Xi o— q n i
( col f oeg nugs J x gU iesy J xn , hj n 10 1 Sho ri l gae , i i nvr t, i ig Z eag3 40 ) oF na an i a i
K yw rs cl g ; n i ahn ; e e et ae ; i oreaa s e od : o ee E gs t cig gn ;t tr ds us n yi l l he r xp t n c l s

语篇分析与《现代大学英语·精读》教学

语篇分析与《现代大学英语·精读》教学
收稿 日期 :20lO一09—30 基金项 目:本文是佛 山科 学技术学院教学研究课题 (课 题编号 2009jy070)成果 。 作者 简介 :陈畅,女 ,广东 汕头 人 ,副教 授 ,博士生 , 研究方向为功能语言学 、翻译研 究、应 用语言学。
二 语篇 分析 与语 言教 学
语篇分析如果从结构 主义 者Zellig Harris1952年提出的 discourse analysis这一术语 时算起 ,已有5O年 的历史[112 ̄据 其研究方法、理论来源、研究重点 ,语篇 分析可分为英 美学 派 (the British-American schoo1);以 法 国哲 学 家福 柯 (Michel Foucault)的理论 为基础 的学派 ;批评语 篇 (话语 )分析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学派 。其 中,英美学派包括用 “言 语行为理论 ”(speech act theory)、 “互动社会语言学” (interactional sociolinguistics)、“交 际文 化学”(the ethnography ofcommunication)、 “语用学”(pragmatics)、 “会话分析” (conversation analysis)、 “变 异分析”(variation analysis),以 及 用Halliday【 J[31的 “系统功能语言学” ,Mann&Thomp. son 1 987年提 出的“修 辞结构理 论”(rhetorical structure theory) 等 等作为理论指 导或研究视角所做 出的语篇分析 ,都属于英 美学派的语篇分析I们。其重点关注 “语言”、 “语言使用”、 “语言功能”和 “语境 ”等问题 。福柯 学派 的语篇分析重点 关注语言、语篇、话语使 用过程 中所折射 出的重大社会 问题 。 批评语篇 (话语 )分析主要是 以批评语言学作为理论根据 , 同时采纳 了Halliday关于语言作 为社会符号的观点和 系统功 能语言学的研究视角和研究 方法。目前 ,在我 国从事英美学 派的语篇分析的人数最多【4】。因此 ,本文所探讨的语 篇分析 是英 美学派的语篇分析 ,具体地 说 ,是基:T-:Halliday[2][31系统 功能语言学理 论的语篇分析 ,这种 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分析语 篇的做法对语 言教 学的研究有很大 的推 动作 用。在教 学工作 中充 分利用语 篇分析研究 中的成果 ,可以改进和提 高一些课 程 的教 学 效 果 pJ。

主位述位视域下大学英语阅读语篇分析

主位述位视域下大学英语阅读语篇分析

主位述位视域下大学英语阅读语篇分析崔金萍(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云南丽江674199)[摘要]运用主述位理论来分析大学英语四级真题阅读语篇,探索主述位在大学英语阅读语篇中的应用。

研究发现:大学英语四级仔细阅读语篇连贯性较强,长难句较多;主述位及主位推进模式分析可知文章主题及重要细节。

研究探索的“英语主位阅读法”涵盖了句子、语篇和衔接,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水平。

[关键词]主述位;主位推进;英语阅读;语篇分析[中图分类号]H31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198(2019)03-0073-03一、引言英语阅读语篇贯穿英语学习的各个阶段,阅读水平某种程度上反映英语水平。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不是目的,而是以考促学、检测学生英语水平的手段。

大学英语四级考题中,2篇仔细阅读占比20%。

仔细阅读考查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读懂语言难度适中的常见题材的文章,抓住文章中心思想及重要细节,通过推理分析解读作者的观点、态度。

英语仔细阅读于学生,是最熟悉的考题,然而,相当一部分学生很难得高分。

笔者对所教授的一个班级(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进行测试,选取2017年12月英语四级真题仔细阅读一篇,时间限制10分钟。

及格率仅为37%,其中满分1人,80分4人。

调查分析原因如下:学生词汇量有限,四级阅读语篇生词较多;读懂词和句子,却不知文章的中心思想,亦不知作者的观点态度。

因此,有必要探索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英语阅读水平。

笔者以主述位理论为指导,分析近几年大学英语四级真题仔细阅读语篇,研究其语篇特征,探讨对学生有指导意义的大学英语阅读方法。

二、主位述位布拉格学派创始人马泰休斯(Mathesius )在“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功能句子观)一文中最早提出“表述出发点”、“表述核心”,并详细阐述二者涵义。

德国语言学家布斯特(Boost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首次提出“主位”(T )、“述位”(R )。

语篇分析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语篇分析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

衔接类 型基本相同 , 只是 每个 同类项 目出现 时不 是被替代 而是被 省略 , 因此省 略也被称为零替代 。省 略分 为名词性 省略 、 词性省略和小 句性省略 。 动
连 接 表示 两个 语 段 之 问 的联 系 , 以它 不 是 表 示 直 接 所
的衔 接关 系 , 而是 问接的衔接关系 。连接成分 往往是一些 过渡性 的词语 , 如表示 时问 、 条件 、 因果 等逻辑上 的关 系。
解释 自己 , 而是必须到其他地方寻求其解释 的现象 。胡壮
麟 (0 5 10 将照应定义为 “ 20 :8 ) 语篇 中一个成分作 为另 一个
最难掌握 的一项技能 。因此 , 写作能 力的培养和提 高一 直 是英语教学 中备受重视 的一部 分。近年来 , 虽然我 国大 学
生 的英 语水平有 了较 明显 的提高 , 但是 我们 发现 , 多拼 很 写 和语 法层 而的错误虽然 少了 , 但是 学生在构思谋 篇上缺 少逻辑 性 、 篇结构 混乱 、 语 衔接过 渡不 畅等问题 却分外 突 出。究其原因 , 这与传统英语 教学中过分强调单词 、 语法而 轻视语篇分析有直接关 系。 15 9 2年 , H rs 表 的“ Z a i发 r 话语 分 析” 一文标 志着 现 代语篇分析的开端。自上世纪 8 O年代起 , 语篇分析的理论 被应用 于各个领域 , 尤其是在语言教 学中 。语篇分 析是 指 研究文章结构的类型 、 模式 、 本质及 其相互关 系。语篇是其 基本单位 。对交际中 口语 的话语分析一般侧重研究其会话 结 构 ,而对 书而语篇 的分 析则侧 重其 句子 中的衔接 和连 贯, 以及不 同语体语篇结构特点的研究 。 本文将从话语分析 的视角出发 ,探 讨语篇分析 中的几个重要范畴 ,即衔接理 沦、 连贯和语境以及这些理论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

功能语篇分析在我国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功能语篇分析在我国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要 : 阅读过 程 中 , 统 转 换 生 成 语 法 所 强调 的词 句的 作 用并 不 能保 证 对篇 章 的 理 解 , 韩礼 德 的 系统 功 在 传 而
能 语 法 可 以从 语 言 的 实 质入 手 . 用功 能语 法理 论 对 文 章 进 行语 篇 分 析 。 系统 功 能 语 篇 分 析 理 论 的提 出为我 国英 运
头语篇 或书 面语 篇 。

够说 些什 么 。f) 2 系统功 能语 法把语 篇( x) tt e 而不 是
语 句作 为获 取意 义 的基本 单 位 。语 法 与语 篇 的联 系 只是一种 体现( a zt n 的关系 。 帮助推 断语 r l ao) ei i 它

传 统 语 法 与 功 能 语 法
动 地 接 收 纸 面 文 字 符 号 的过 程 . 是 能 动 的 、 满 而 充
活力 的认 知过 程 。 ( 树 臣 , 敏 ,0 4 语 篇 分析 杨 杨 20 ) 是解 决我 国英 语 阅读 教学 困境 的有 效 途径 ,系统
二、 系统功 能语法 理论简 介 H ld y和 Mat (9 32 - 2 ) 系 统 功 能 a ia l rn 1 9 : i 2 3把
第 3 卷 第 5期 1
V01 3lNo. . 5
临 沂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 URNAL LI 0 0F NYIN 0RM AI UNI , VERSI TY
20 0 9年 l 0月
Oc . 0O t2 9
功能语篇分析在 我国大 学英语 阅读教学 中的应用
张 健
f 庄学院 枣 外 国语 系 ,山 东 枣 庄 2 7 0 ) 7 10
5 系统功 能语法 着 眼 于铺 张而不 是 俭省 性 .而功 能语 法则 着 重于语 篇 的衔 接 与连 惯 和语 的渠道 。() 境 的研究 。功能语 法 , 常是从 纯理 功能 中的三大 的原 则 。它致 力 于发展 一个详 尽 的模 式 , 通 可从 交 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篇分析视角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
“ 关键词:阅读教学大学英语语篇视角
摘要:阅读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然而当前的阅读教学过多地停留在词、句的层面,忽视了语篇、语境的理解。

语篇分析教学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本文以语篇分析理论为指导提出了从语篇内在结构入手,注重语篇衔接和连贯、语篇主题以及语篇体裁的角度启发和指导大学英语阅读教学。

长久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过于注重词汇、语言点的讲解,忽略了对语篇的整体把握,学生无法积极有效地提高其阅读能力。

语篇分析教学改变了传统的以词汇教学和语法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文章的结构层次入手,弄清文章的篇章结构,识别主题句,分析词与词之间、句子之间、段落篇章之间的衔接,以及逻辑思维的连贯,最终达到阅读的目的。

以语篇分析指导大学英语教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大限度地获取和掌握文章所传递的信息,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归纳和交际能力。

借助语篇分析理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体裁分析对语篇宏观结构和交际功能的深层理解;识别主题句来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发展脉络;;分析衔接和连贯手段来了解文章的层次。

语篇分析法把语言基础训练,语篇分析研究、以及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符合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要求。

一、语篇分析理论的发展和阅读教学语篇分析强调以语篇为基本单位,从语篇的整体出发,对文章进行分析、理解、评价和赏析。

语篇分析就是使读者科学地、系统地分析语言材料在文中的相对位置是如何产生意义的,并识别篇章中的结构模式及规定这些结构模式标记的语言手段。

语篇分析可分为宏观结构研究和微观结构研究两大类。

前者以研究语篇的生成层次及组织结构为主;后者以研究句子之间的关系、句群的连贯以及句子间的衔接手段为主。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准确引导学生在微观结构分析过程中帮助学生扫清语言障碍,弄清句内、句际关系,还必须引导学生学习从宏观的角度分析语篇结构来理解文章的深层意义和作者的意图。

只有将宏观结构研究和微观结构相结合才能对整个语篇的层次结构、逻辑关系、主题思想和作者的立场观点全面领会。

二、语篇分析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语篇分析法在阅读理解中的指导作用在国内外倍受重视。

Cooper在他的研究结果中也指出:外语阅读理解力的高低更多地依赖于学习者的语篇理解力,而不是单句的理解力。

语篇分析法是从语篇的整体出发对文章进行理解、分析和评价的教学方法,它从宏观上将语篇与意义联系起来,是从宏观到微观的综合分析过程。

(一)语篇的主题分析
语篇中往往有一个主题贯穿始终,语篇主题最能反映作者的写作意图及中心思想。

在语篇主题分析中最能反映文章主题的就是段落主题句。

绝大多数语篇都有主题句,通常出现在段首,也会出现在段末或段中,因此对学生来说只要掌握了这一阅读技巧便比较容易找出段落主题句,从而理解文章的主题。

针对有的
段落主题不明确,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归纳总结。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借助语篇主题分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文章大意,而且有助于启发学生还原作者的创作思想,从而把握语篇的主题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语篇的体裁分析
不同的语篇具有不同的体裁特点。

将体裁分析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掌握不同体裁语篇所具有的宏观认知结构和语言使用风格,以便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在大学英语阅读教材中会出现大量体裁不同的语篇,因此其语言风格和组句成篇的模式也各不相同。

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运用体裁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不同体裁文章的篇章结构、篇章模式和篇章类型;了解作者谋篇布局的结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手法,从而提高英语阅读能力。

例如,教师在讲授议这一体裁的语篇时要引导学生根据议的结构特点,找出主要论点,从属论点,以及主从论点的主次关系;分析作者的论证方法;文章的结论。

通过这样的分析能够帮助学生理清语篇的论点、论据和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从整体上把握语篇的脉络,提高了学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与议有所不同,叙事体裁的语篇结构发展多以时间、地点、事件的发展为转移,线索清晰,情节性较强,句式简单,用词生动。

教师在教授学生阅读此类语篇时,首先要明确故事发生的情境,然后明晰语篇的图式结构,指导学生明确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关系、事件发展的顺序;以时间为线索,以人物为中心,弄清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信息,以便理清作者的思想脉络、抓住语篇的中心思想。

语篇体裁分析为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在教学过程中对其加以运用,对于进一步改善我国当前轻宏观能力培养的现状是大有裨
益。

(三)语篇衔接手段的讲解
衔接是语篇结构中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语法手段(如照应、替代、省略等)和词汇手段(如复现关系、同现关系)。

衔接体现在语篇的表层结构上,是实现语篇连贯的重要手段。

Halliday 和Hasan最早系统地研究了衔接问题。

他们在《英语的衔接》(1976)一书中集中探讨了英语的五种衔接手段:替代,照应,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

替代就是指用其他词语来替代篇章中的一些基本结构成分。

通过替代一个词语或句子成为另一个词语或句子理解的依据,从而形成衔接关系。

照应分为外指和内指。

如果照应词的所指存在于语篇外的现实或想象的世界,则为外指。

如果存在于语篇内部,则为内指。

省略是指为了避免重复把语篇中的某个成分省去不提。

一个句子中的省略成分通常都会在原文中出现,这样就使句子与句子之间形成了衔接关系。

连接是运用连接词来表现句子之间的语义逻辑联系。

连接词往往是一些用来表示时间、因果、转折、条件等逻辑的关词语,如when,as soon as,because,but, however,though等。

词汇衔接指用重复、同义词和反义词、词汇同现等词汇手段来体现语篇的语义联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训练学生了解并熟悉语篇结构中的各种衔接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衔接手段在上下文中所起的启承转合作用。

(四)语篇连贯分析
在语篇中语段、篇章之间的衔接,有些可以通过语法手段和词汇手段表现出来,但是有些在语言形式上没有明显的逻辑联系,必须通过上下文的意义联系,即语境来判断它们的连贯关系。

语篇的连贯是由读者的理解来实现的,语篇连贯的构建对准确、
全面、深入地理解语篇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种语义上的连贯必须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来理解其深层意义。

语篇连贯分析即就是帮助学生分析和掌握语篇发生的具体环境,即语境。

结合分析语篇中的句际关系,理解推断各句之间、各段落篇章之间的连贯意义,同时使学生掌握句子、段落篇章在不同语境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意义。

语篇连贯分析是培养学生在阅读理解中分析、归纳、综合和推断能力的重要方法。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认识和了解语境对语篇意义的作用,分析语篇中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在结构上和意义上的联系。

这类句际关系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并列关系,对应关系,顺序关系,分解关系,分指关系,重复关系,转折关系,解释关系和因果关系。

结合分析语篇中的句际关系,理解推断各句之间、各段落篇章之间的连贯意义,同时使学生掌握句子、段落篇章在不同语境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意义。

语篇分析视角下的阅读教学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有效性。

语篇分析视角下的阅读教学以语篇为基本单位,围绕语篇的结构和整体内容分析词句、人物性格和事件缘由,总结中心思想和写作技巧。

语篇分析指导下的阅读教学,以语篇为单位组织教学,既重视语言形式,又重视语言的功能,同时还注重语篇所涉及到的语言文化与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既快又准的弄清语篇的整体结构与主旨大意。

语篇教学顺应人的认识过程,在教学中将其综合应用,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在阅读中全面分析、理解和获得信息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