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枚戒指教案
《第六枚戒指》说课

《第六枚戒指》说课稿来宾市职业技术学校张海英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美国著名作家简.柏特写的一篇小说《第六枚戒指》。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教学程序、教学预期效果六个方面逐一对这篇文章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教材分析:课文特点:《第六枚戒指》选自外研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语文》(基础模块)第六单元小说阅读和欣赏的第一篇文章。
写的是一位初入职场的女青年,用自己的善良之心、善良之举感动了一位尚未泯灭本性的偷窃者,使第六枚戒指失而复得,那出乎意料又切合情理的结尾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女主人公对工作的态度、说话的艺术对将要走上职场的中职学生很有启示意义。
所处地位:该单元是现代诗文阅读的最后一个单元。
选取五篇短小精悍的中外小说,采用灵活多样的叙事手段,展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和个人的内心世界,体现了“关爱与和谐”的主题。
它既是前面散文阅读教学的巩固,也是进一步的拓宽和加深,在整个中职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另外,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篇文章,通过对该文的学习,教会学生阅读小说的方法,对整个单元的学习都有重要的作用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11级服装班的学生,该班26位学生均为女生。
优点:活泼开朗,思维活跃,乐于实践,富有表现欲,对人生有着美好的憧憬。
不足:阅读的经验和技巧不足,只求“看过”,对人物形象、主旨探究等问题的分析没有有效的方法。
现状:下一学年,她们即将面临顶岗实习。
学生与工人两个角色的转换使得他们对实习以及未来的生活既充满好奇也稍有恐惧。
他们对人生已经有了感悟,但是心理上他们抗挫折、抗打击能力不足。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由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确定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筛选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尝试用自己的语言阐释文本(编写课本剧),两组代表表演展示。
2、能品味本文流畅含蓄的语言,学习说话的技巧。
情感及态度目标1、领悟“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职业理念。
第六枚戒指教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六枚戒指教学构想职高语文体现的是实用性,语法需要重视但是不应成为中心。
对小说类文章,教学中应该重视对事件的分析和把握,能够从事件中得到什么感悟才是第一位的。
其次是对人物的分析和把握,明确人物性格决定事件发展的原则,从中得到收获。
教学目标1、品位本文流畅含蓄的语言,学习说话的技巧。
2、领悟本文对人性善良和自尊的赞美。
3、分析本文的人物形象,明确事件的发展是由人决定的。
教学重点1、注意从本文的对话中学习说话和听话的技巧。
2、学习本文描写人物的技法,学会分析人物。
3、分析人物性格,学习他们的品质。
教学难点1、说话与听话的技巧。
2、对人的分析。
3、学会宽容,学会控制和调节情绪。
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二课时导入同学们,我们看一段视频,请大家仔细看,试着分析看这段视频的主人公是什么性格?(学生分析)我们知道要从人物的言行、表情、衣着、爱好等方面分析人物性格,现在,我们看看分析人物性格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并分析我们课文里的人物形象。
课程讲授1、人物形象分析(表格法分析)(1)主人公(学生思考,提问)讨论明确:工作努力,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
宽容、善良、机智、活泼(2)男子(学生思考,提问)讨论明确:内心深处有善良存在。
有自尊,处境艰难但未堕落(3)主管(学生思考,提问)讨论明确:宽容,能够体谅下属(4)结论学会说话的艺术学习工作的态度学会宽以待人学会看人2、拓展探究回顾一下文章内容,从几个重点细节着手讨论(1)思考讨论如果主管看到主人公打翻戒指立刻训斥她,,结果会怎么样?如果主人公大叫起来会怎么样?如果男子不承认会怎么样?结论对人要宽容;给别人留有余地;做事要讲究方法(2)思考讨论明明是短期工,为什么主管要留下主人公?结论工作的态度。
由主人公的工作态度想到我们将来的工作态度。
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3)思考讨论为什么男子两次问“什么事”,主人公答非所问?结论说话的艺术。
一句话把人说笑,一句话把人说跳。
第六枚戒指 优质课件

• 一年之后,在一个商贾云集、热烈隆重的 社交场合,一位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推 销商迎上这位商人,不无感激地自我介绍 道:“您可能早已忘记我了,而我也不知 道您的名字,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您。您就 是那位重新给了我自尊和自信的人。我一 直觉得自己是个推销铅笔的乞丐,直到您 亲口对我说,我和您一样都是商人为止。 ”
耳的声音。观众的兴致被这突如其来的不和谐的音符给搅乱了,列凡
特也停止了演奏。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这位女士的身上,她也明
显感觉到了,但是仍然故作镇静,昂首挺胸,大步向前。
•
忽然,钢琴声再次响起,大师现场发挥,专门为女士量身创作了
乐曲!女士犹豫了一下,放慢了脚步,音乐也随之变得节奏舒缓;她
停下来,音乐也戛然而止;她快步疾走,音乐也立刻转为欢快急促。
《第六枚戒指》
• 一、请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本文的故事梗概
• 1、在经济大萧条时的圣诞节节前一周,珠宝店员 艾艾不小心把六枚戒指掉落地上,她找到了五枚, 最后一枚她从一个衣着寒酸的高个子顾客手中巧 妙地取回。
• 2、“我”(艾艾)是一家珠宝行的营业员,一天, 她不慎碰落了一个碟子,碟子里盛放的六枚精美 的钻石戒指滚落到地上。“我”捡起了五枚,第 六枚却怎么也找不着。此时,在场的一名男顾客 向珠宝行门口走去。
• 四、如果你是文中的“我”,面对这个男 人拿走戒指的行为,当时的你可能会怎样 做,为什么?
• 五、文中的“我”如果不是讲出自己的处 境,而是用“拿”或“偷”去责怪那个男 人,那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发挥自己的想 象力,把“我”和男人之间的对话描写出 来。
《乞丐》
• 1、 “哪儿的话,兄弟,”他吃力地说道,“ 这也应当谢谢啦。这也是一种施舍啊,兄 弟。”我什么也没有给这个乞丐“他”,为 什么“他”却说这也是一种施舍,这个 “施舍”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第六枚戒指

简.柏特
一、文学体裁
小说(文学体裁)
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
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第社会六生枚活戒的文指学体裁。人物、
情节、环境是小说三要素。
简。柏特
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
说。
小小说,又称为微型小说。 小小说体现出“以小见大”特征。 篇幅短小,千字左右,是它的外部特征 ;选材精、结构巧、含意深,是它的本 质特点。
首先摆在姑娘面前的是两个基本问题:一是无论 如何要找回戒指,二是妥善处理这个问题以保住 这份工作。
一、成功地运用哈罗德CAR三角形的原理,即真
实,亲情,亲近的原理。
姑娘用礼貌而亲切的口气营造了与对方沟通的气氛,并寻找到一个 共同愿意探讨的真实问题:“先生,这是我头回工作,现在找个事做 很难,是不是?”即关于失业与找工作难的问题。这个探讨真实性的 切入点可谓找到了双方共同经验范围,密切了双方的亲情,为双方进 一步交流奠定了基础。当时姑娘若问:“是你拿了戒指吗?”双方必 然是对立关系,亲情没有了,交流更是无从谈起,(那男子肯定会跑 掉)这与姑娘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
表现“我”对这件事情的最终结局很茫然的心理
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性格 表现人物……心理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小说在两处写到“雾”——“我望望 窗外,此时大雾弥漫”,“他推开店门 ,消失在浓雾里”。请说说这两处写“ 雾”有什么作用?
1.表明“我”对这件事情的最终结局很茫然,也
是为后面的大雾作铺垫;
• 写人:对人物品质或性格的褒贬
七、赏析语句
1.剪裁得体的法兰绒服装已是褴褛不堪,
诉说着主人的遭遇。 •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
男子此时的穷困潦倒是美国经济大萧条的社 会现实造成的。
关于第六枚戒指

《第六枚戒指》教案主办单位: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承办单位: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课题:第六枚戒指主讲人:李良琼时间:二0一五年十二月六日课时: 1课时课型:新授课二○一五年十二月三日课题:第六枚戒指(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通过刻画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来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写法。
2、让学生体会人性的善良美。
3、让学生理解分析人物形象,明确事件的发展是由人决定的。
教学重点:领悟小说对人类善良本性的赞美。
教学难点:品味小说流畅、含蓄的语言美。
教学设计: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歌曲《好人一生平安》。
听到这首歌,我们都会由衷地[祝愿天下的好人一生平安。
你们想想这世上是好人多还是坏人多坏人一生下就是坏人吗学生:不是,是因环境、生活等因素造成……教师: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作家简柏特的一篇感人的小说《第六枚戒指》(课件一展示)二、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课件展示:读完这篇小说,有一样东西将令你思索,这就是人性!课件展示:1、小说(文学体裁),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四大文学体裁:小说、诗歌、散文、戏剧。
3、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神态描写。
课件展示:(词语积累)喜忧参半精妙绝伦一无所获无以果腹永不可弃惶惑褴褛抽搐三、品味探究(赏析课文)课件展示:1、你能说说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吗要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及发生的事情。
(“我”(艾艾)是一家珠宝行的营业员,一天,“我”不慎碰落了一个碟子,碟子里盛放的六枚精美的钻石戒指滚落到地上。
“我”捡起了五枚,第六枚却怎么也找不着。
此时,在场的一名男顾客向珠宝行门口走去。
“我”急忙喊住了他,在紧张的对视之后,在“我”说出“这是我头回工作。
现在找个事儿做很难,是不是”这些话之后,他竟然交出了他“捡到”的钻戒。
)2、总结概括故事。
时间:经济大萧条时期的圣诞节的前一天地点:珠宝店人物:艾艾高个子男子事件:第六枚戒指失而复得3、概括文章的情节结构开端:找到工作,有望留下高潮:瞥见男子,丢失戒指发展:拘留男子,寻求办法结局:感动男子,巧妙取回4、小说开头写女主人公“毛手毛脚”这一情节的作用(文她“衣袖碰落了一个碟子”使六枚戒指滚落地上埋下了伏笔)5、思考:艾艾明明是短期工,为什么主管要留下她(因她的勤快)6、阅读第一部分:文章哪句话是社会环境描写(我中学毕业后,正赶上经济大萧条,一个差事会有几十、上百的失业者争夺。
说课文件(第六枚戒指)

二学情分析
思维活跃 知识面广
喜 欢 阅 读 小 说
性格特征: 以自我为中心,不擅换位思考 学习特性: 不能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探讨; 不能有意识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不能有意识探求人物的内心世界
喜 表现欲强 欢 模 仿 创 编
三教学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分析人物言行,认识人性的善良和美好, 懂得与人为善、尊重他人。
六教学(设计)反思
1. 以读为主,坚持将阅读进行到底。 2.利用填表任务驱动,利于学生操作、展 示,利于师生评价。 3.取舍有致。 4. 作为阅读课,“本”在“文”。不刻意 与“专业”结缘。
新课学习过程:四读两表一练
跳 读
速读 教学过程 速读、全文,整体感知 跳读课文,把握结构 研读课文,品味人物 联想想象,提升拓展 品读 教学内容 理清情节 把握精巧的结构特点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 学以致用 创· 读
将文本学习迁移到生 活实际和专业学习中。
教师寄语
善良 尊重
五教学评价
自评组评,表格呈现。(绿色评价:鼓励及成长性)
任务内容
语言表述流畅 对文本的理解 完成分工工作 积极表达和交流
自评(ABC)
组评(ABC)
反思
【设计意图】:以A B C 等级的方式代替分数, 更注重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自评和组评的结 合,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
3.品味人物语言,提高思维能力和语言应变 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多样朗读读,赏析人物外貌、语言、 动作等描写,多角度、多层面理解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学习主人公机智应变又尊重他人的交际 方法,引导学生认识人性的善良和美好。
第六枚戒指教案

第六枚戒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第六枚戒指的故事背景和情节。
2.掌握第六枚戒指的主要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3.理解第六枚戒指所传达的道德意义和价值观。
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第六枚戒指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
2.第六枚戒指所传达的道德意义和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第六枚戒指所传达的道德意义和价值观。
2.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主题和道德意义。
2.阅读法:让学生阅读原著,通过阅读理解和分析,深入理解故事的内涵和价值观。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中的道德问题和价值观,并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五、教学内容1. 第六枚戒指的故事情节第六枚戒指是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做约翰的年轻人,他拥有了一枚神奇的戒指,这枚戒指可以让他变得非常富有和强大。
然而,约翰很快就发现,这枚戒指给他带来了很多麻烦和烦恼。
最终,他决定放弃这枚戒指,回归平凡的生活。
2. 第六枚戒指的主要人物形象约翰:故事的主人公,一个年轻的农民,拥有了第六枚戒指后变得非常富有和强大,但最终决定放弃这枚戒指,回归平凡的生活。
约翰的父亲:一个普通的农民,教育约翰要珍惜生活,不要贪图虚荣和权力。
商人:一个贪婪的商人,想要从约翰手中得到第六枚戒指。
3. 第六枚戒指所传达的道德意义和价值观第六枚戒指所传达的道德意义和价值观是珍惜生活,不要贪图虚荣和权力。
故事中,约翰拥有了第六枚戒指后变得非常富有和强大,但他很快就发现,这枚戒指给他带来了很多麻烦和烦恼。
最终,他决定放弃这枚戒指,回归平凡的生活。
这告诉我们,贪图虚荣和权力只会让我们失去真正的幸福和快乐,珍惜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4.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1.提供足够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多读多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024年度第六枚戒指ppt课件

05
跨文化对比与拓展
Chapter
2024/2/3
19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解读
西方文化视角
强调个人主义、自由与爱情,将戒指视为承诺与 爱情的象征。
东方文化视角
注重家庭、亲情与传承,将戒指视为婚姻与家庭 的纽。
其他文化解读
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戒指的神秘意义、宗教象征 等。
2024/2/3
20
类似文学作品推荐与比较
女主人公通过智慧和勇气,成功 从顾客手中夺回戒指,化解了危 机。
8
人物角色分析
女主人公
一位年轻、聪明、有勇气的女性,面 对危机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展现出 智慧和勇气。
经理
珠宝店的负责人,对女主人公的勇敢 和机智表示赞赏,也代表了当时社会 对于勇敢、智慧等品质的认可。
顾客
一位在经济大萧条时期陷入困境的女 性,为了生存而不得不选择偷窃,但 最终被女主人公的勇气和智慧所感化 。
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等方 面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述,突出 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感 染力和幽默感。
14
04
社会意义与启示
Chapter
2024/2/3
15
反映社会问题
2024/2/3
贫富差距与社会阶层
01
通过戒指的失窃与找回,反映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和阶层分化
的问题。
道德困境与选择
02
故事中的人物面临着道德困境和选择,体现了社会普遍存在的
10
03
文学手法与技巧探讨
Chapter
2024/2/3
11
叙述方式及特点
顺叙法
按照事件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 间顺序进行叙述,使故事连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枚戒指
教学构想
职高语文体现的是实用性,语法需要重视但是不应成为中心。
对小说类文章,教学中应该重视对事件的分析和把握,能够从事件中得到什么感悟才是第一位的。
其次是对人物的分析和把握,明确人物性格决定事件发展的原则,从中得到收获。
教学目标
1、品位本文流畅含蓄的语言,学习说话的技巧。
2、领悟本文对人性善良和自尊的赞美。
3、分析本文的人物形象,明确事件的发展是由人决定的。
教学重点
1、注意从本文的对话中学习说话和听话的技巧。
2、学习本文描写人物的技法,学会分析人物。
3、分析人物性格,学习他们的品质。
教学难点
1、说话与听话的技巧。
2、对人的分析。
3、学会宽容,学会控制和调节情绪。
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二课时
导入
同学们,我们看一段视频,请大家仔细看,试着分析看这段视频的主人公是什么性格?(学生分析)我们知道要从人物的言行、表情、衣着、爱好等方面分析人物性格,现在,我们看看分析人物性格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并分析我们课文里的人物形象。
课程讲授
1、人物形象分析(表格法分析)
(1)主人公(学生思考,提问)
讨论明确:工作努力,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
宽容、善良、机智、活泼
(2)男子(学生思考,提问)
讨论明确:内心深处有善良存在。
有自尊,处境艰难但未堕落
(3)主管(学生思考,提问)
讨论明确:宽容,能够体谅下属
(4)结论
学会说话的艺术
学习工作的态度
学会宽以待人
学会看人
2、拓展探究
回顾一下文章内容,从几个重点细节着手讨论
(1)思考讨论
如果主管看到主人公打翻戒指立刻训斥她,,
结果会怎么样?
如果主人公大叫起来会怎么样?
如果男子不承认会怎么样?
结论对人要宽容;给别人留有余地;做事要讲
究方法
(2)思考讨论明明是短期工,为什么主管要留下主
人公?
结论工作的态度。
由主人公的工作态度想到
我们将来的工作态度。
今天工作不努力,
明天努力找工作。
(3)思考讨论为什么男子两次问“什么事”,主人公
答非所问?
结论说话的艺术。
一句话把人说笑,一句话把人说跳。
举例:婚礼致辞的经典故事
说话不当的视频《天下第二》片段
3、课外材料结合分析(注意时间)
《失而复得的项链》
(学生讨论,不固定答案,学生能说出大概就可以)○1、为何母亲认为项链可能是女孩拿的?
○2、母亲又是怎么做的?
○3、为什么会这么做?(由此让学生揣摩母亲当时的
心理)
○4、母亲的做法,使得女孩子怎么样了?(从她的神
情的变化,揣摩女孩当时的心理活动。
)
○5、母亲从女孩的神情、语言觉察到其中的变化后,
又是怎么做的?
○6、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为何项链能失而复得?收获:学会说话的艺术
学会宽以待人
学会察言观色
5、作业
背诵课文倒数第六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