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下单孔法治疗自发性气胸48例
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28例

纯胸膜摩擦者 3例 。手术时间 2 ~1 5mi,平均 4 n 术 中出血 1 ~10mL, O 0 n 5mi; 0 2 平均 出血 4 0mL; 术后全部顺利 出院 , 未出
现并发症 ; 随访 l 2 个月 , - 3 无复发病例。结论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显著减少 了手术 创伤 , 且具有 与传统 开胸手术或三
K Y W O D : igeic in h rcso e p i ryso tn o s n u toa ( S ) E R S s l n io ;toaocp ; r n s ma p na eu e moh rx P P p
随着手 术器 械 的更新 和 手术 技 巧 的进 步 , 微 创外科 的观 念 日益 深 入 , 电视 胸 腔镜 技 术 逐 步应 用于临床 , 发 达 国家 已作 为 自发性 气 胸 的标 准 在 术 式【 。2 0 1 0 7年 1 1 0月 2 0 0 9年 1 0月 , 院治疗 本
-
4・
J实用临鹰医ciei c 药鸯志 t o r do ii l e n nPrcie ur fC1 c di u naM a
20 第 卷 …期 0 年 1一… ~ 1 。… 一4 第1
单操 作 孑 胸 腔 镜 疗原 性 自发 性 气 胸 2 L 下治 发 8例
马克峰 , 向阳,张连斌 初
孔法手术相同的疗效 , 应进一步推广直至作为原发性 自发性气胸的标准术式。
关 键 词 :单 操 作孔 ; 腔 镜 ; 发 性 自发 性 气 胸 胸 原 中图 分 类号 :R 65. 5 2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7—3 3 2 1 ) 10 0 -3 6 22 5 (0 00 -0 40
Tr a m e t o 8 c s s o i a y s ont ne us e t n f 2 a e fpr m r p a o
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86例

【 关键词 】 胸腔镜 自 发性 气胸
治疗
【 b tat Obet e T xl eteavnaeadteaet f c o oaocpcoea o A src】 jci oep r datg n r ui eet f hrcsoi prt ni v o h h p c f t i n
现代 医院 2 1 0 2年 2月第 1 第 2期 2卷
专 业 技 术 篇
Moe H sil e 0 2V l 2N d m opt b2 1 o 1 o2 aF
41
胸 腔 镜 手 术 治 疗 自发 性 气 胸 8 6例
刘 秋 华
THOR ACOSCOP C OPE ATl I R ON TRE ATM EN ONT T OF SP ANE OUS NE P UM OTHO—
q ik r rc v r u c e e o e y,s o trh s i l ain t n e i i u ai e ef c .T r o p t i t i a d d f t c r t f t h r c s o i p r t s o d e az o me ne v e o me h d o u gc lt ame to p n a e u n u t o a . t o fs r ia r t n fs o tn o s p e mo h rx e
s o t e m ol w —u . n l s o Co a n i h r d t n l p n c e t p r t n,t oa o c p c o — h r —tr fl o p Co cu i n mp r g w t te t i o a e h s e a i i h a i o o o h rc so i p e a in h d i d a tg n s llr i c s n,s ot r d an n i r t a t a v n a e i ma e n ii o s o h re r i ig t me,l s le i g,l s o tp rt e p i esbe dn e s p s ea i an, o v
单孔胸腔镜治疗青年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经验

单孔胸腔镜治疗青年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经验发表时间:2016-05-19T15:40:59.44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1月第1期作者:郝志鹏蔡奕欣付圣灵张霓[导读]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胸外科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青年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疗效可靠,能促使患者快速康复。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胸外科湖北省武汉市 430030摘要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治疗青年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2月-2014 年11月间在我科行胸腔镜手术治疗的青年自发性气胸患者资料86例,其中单孔胸腔镜手术(单孔组)46例,三孔胸腔镜手术(三孔组)41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及手术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无差异,均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病例。
单孔组和三孔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相比无差异;但单孔组术后胸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三孔组更短(P<0.05),单孔组术后24h疼痛较三孔组更轻(P<0.05);术后一年随访两组均无复发病例。
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青年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疗效可靠,能促使患者快速康复。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手术;青年;自发性气胸;微创外科技术的进步极大推动了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在胸外科的应用,和传统开胸手术相比,VATS创伤更小、美观性更高,能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并提高生活质量。
传统胸腔镜多采取三孔或四孔法手术,近年来单孔胸腔镜(uniportal-VATS)手术逐渐发展并得到大家重视。
胸腔镜技术的成熟使其成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首选治疗措施,我科自2014年7月开展单孔胸腔镜手术,现对我们单孔胸腔镜治疗青年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经验进行总结,并与三孔胸腔镜(three portal VATS,3P-VATS) 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探讨单孔胸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自发性气胸48例手术治疗分析

[ 李荣 , 1 】 罗成华. 老年人急腹症 的诊断与剖腹探查U. 】 中国实用外科杂
志 ,0 32 ( )4 14 3 20 ,37 :0 - 0 .
【1 吴阶平 , 2 裘法祖. 黄家驷外科学【 J 5版. : 民卫生 出版社 , M. 第 北京 人
1 9 18 9 4: 3 4.
( 收稿 日期 :09 1一 O 20—2 l)
Hale Waihona Puke 自发性气胸 4 8例手术治疗分析
陈风起 张爱 国 柴满 荣
( 大同煤矿集团第三医院, 山西 大同 0 7 1 ) 3 0 7
【 摘要 】目的 总结 自 发性 气胸的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
法 回顾性分析 19 93年 1 月一2 0 年 1月外科手术治疗 自发 08
双侧 3 ; 例 合并血气胸者 8例 , 气胸复发 2 5 ~ 次者 l 7例 ,3例 1
经胸腔闭式引流大于 7d仍有气体溢 出, 例 经胸 腔镜治疗失 2
败。
1 病 因 原发性气胸 5例 , 发性气胸 4 . 2 继 3例。原发 病
为慢性 阻塞性肺疾病 2 5例 , 结核 6例 , 肺 支气管哮喘 2例 , 肺
术后 随 访 最 长者 1 2年 , 患侧 气 胸 无 复发 。 结论 自发 性 气胸 的
治疗, 如无手术禁忌证 , 应尽早行外科手术 , 减少复发和痛苦。
度、 进气量的多少 以及引起气胸肺病 的程度 。①胸痛 3 6例, 突 然发生 , 可放射到 同侧 的肩部 、 背部 、 腋下及前臂 , 咳嗽和深吸 气时加重。 ②呼吸困难 、 气短 、 胸闷 4 例 , 3 与肺被压缩的范围和 肺功能有关 , 双侧气胸症状明显 。 ③咳嗽 3 例 , 1 多为干咳, 合并 脓胸者咳出脓性痰 , 有肿瘤 者可有咯血。 ④休克 5例 , 多发生于
单孔法与双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比较

单孔法与双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效果比较目的探讨单孔法与双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优劣。
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88例自发性气胸合并肺大疱患者,其中单孔法切除48例(单孔组)、双孔法切除40例(双孔组),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留管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V AS 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患者满意率。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单孔组的出血量、引流量、留管时间、住院时间、V AS疼痛评分低于双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围术期无死亡病例,在术后12个月内随访中,两组均无复发病例,两组肺部漏气各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孔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双孔组(P<0.05)。
结论单孔法与双孔法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效果相当,症状有效缓解,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少,但单孔法创伤小、痛苦少、病情恢复更快、患者满意率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ingle-port method and double-port thoracoscopic pulmonary bulla res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Methods From December 2009 to December 2015,88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 in ou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single-port group(treated by single-port resection,n=48)and double-port group (treated by double-port resection,n=40).Perioperative situation (operation time,blood loss,volume of drainage,drainage indwelling time,length of hospitalization,mortality rate and V AS pain score),complications rate and recurrence rates,patients′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Operation time between two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P>0.05).Blood loss,volume of drainage,drainage indwelling time,length of hospitalization and V AS pain score of the single-port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double-port group (P<0.05).There was no mortality and recurrent patients in two groups,there was 1 case of pulmonary leakage in each group,while the complications rate had no statistically difference (P>0.05).But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single-por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double-port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method of single-port and double-port have the sam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prognosis effect.But the single-port method has smaller trauma,less pain,faster recovery,and higher patients′ satisfaction rate,which is worth to be promoted.[Key words]Single-port;Double-port;Thoracoscopic surgery;Spontaneous pneumothorax自發性气胸是指因肺部疾病使肺组织和脏层胸膜破裂,或靠近肺表面的肺大疱、细微气肿疱自行破裂,使肺和支气管内空气逸入胸膜腔所致[1]。
单孔胸腔镜手术在自发性气胸治疗中的应用

摘要 : 目的 研 究单孔 电视胸腔镜 下治疗 自发性气胸 的应用 情况。方法 选取本 院 自2 0 1 2年 1月 一2 0 1 4年
1 1 月 间收治的 8例 自发性 气胸 患者, 采用 资料 回顾性分 析, 探讨单 孔 电视胸 腔镜 治疗 自发性 气胸 的安全 性和可行 性。结果 经过本院 的治疗 , 出血量 为 1 0— 6 0 m l , 平均 出血 量 为( 5 2 . 1 ±8 . 9 ) ml , 胸腔 引流管 时间 为 1— 6 d , 平均
自发 性气 胸 的应用 情况 , 选 取本 院 自 2 0 1 2年 1月 ~ 2 0 1 4年 1 1月间 收 治 的 8例 自发 性 气 胸 患者 , 采 用 资 料 回顾 性分 析 。现报 道 如下 。
1 资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方 法
置入弯头卵圆钳钳夹肺组织 , 然后利用内镜直线切 割吻合器将大疱切除 , 如果患者没有存在大疱或者 肺尖呈肺气肿样变者 , 则利用切割缝合器楔形将肺 尖部位进行切除 , 如果患者存在的肺气肿或者肺质 量很 差 , 则在术 中用 垫 片进 行 加 固。麻 醉师 开始 进 行双 肺通 气 , 通 气 后 患 者 的肺 完 全 的舒 张后 即 可 以 关胸 , 再在 切 口的前 方 设 置 起 2 8号胸 腔 引 流管 , 再 利用 2 — 0 可吸收缝合线对 切 口皮肤进行缝合并 固 定住 胸腔 引流 管 , 剩下 的伤 口采用 分层 缝合 即可 。
自发性 气胸 是 临 床 中 常 见 的 一类 疾 病 , 多发 于
用 电钩 分离粘 连 , 将腔 镜 放置在 切 口下缘 , 腔镜上方
青 少年 , 其 中主要 的病 因是肺 大疱 破裂 , 1 0 % ~ 2 0 % 的 自发 性 气 胸 患 者 需 要 进 行 手 术 治 疗 … 。 目前 对 于 自发 性气 胸 的治疗 绝大 多数 采用 的是胸 腔镜 手术 治疗 , 尤其是近年来的高速发展 的微创技术 , 使得胸 腔 镜手 术治疗 已经成 为 了治疗 自发 性气 胸 的标 准术 式 J 。为 了进 一 步 的研 究 单 孔 电 视 胸 腔 镜 下 治 疗
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52例临床分析

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52例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6-03-09T16:36:26.510Z 来源:《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作者:任杰朱宏罗继文刘文李小丛[导读] 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绵阳621000鼓肺了解有无漏气.碘酒纱布团块摩擦脏、壁层胸膜的方法,行胸膜固定术.术后经手术切口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至胸顶处.任杰朱宏罗继文刘文李小丛绵阳市中心医院四川绵阳621000【摘要】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52例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合并肺大疱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52例患者,均取得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胸病例,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3~18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合并肺大疱临床效果满意,患者痛苦更小,更加美观,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单孔胸腔镜;微创;自发性气胸; 【中图分类号】R655.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30-01自发性气胸是胸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其中以肺大疱破裂引起的自发性气胸最为多见,传统治疗方法以胸腔穿刺、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为主,但复发率高,手术切除肺大疱能减低复发率.传统3孔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thoracoscopicsurgery,VATS)应用于胸部疾病特别是自发性气胸的治疗效果已达成共识,且已成为胸外科医师的必备技术[1].单孔VATS治疗气胸的临床效果与传统3孔胸腔镜相当,但在降低术后切口疼痛和胸壁感觉异常方面有明显的优势[2].我院胸外科在2014年1月~2015年6月期间,用普通胸腔镜器械行单孔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52例,均取得成功.收集相关临床数据并总结手术经验和临床体会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单孔VATS术的52例患者中,术前均诊断为自发性气胸.患者年龄16~42岁,平均(23.8 ±5.0)岁;男性42例(80.76%),女性10例(19.23%);34例(65.38%)为反复发作,18例(34.61%)为初次发作.肺压缩>50%者35例,入院后于患侧腋前线与腋中线5肋间行胸腔闭式引流排气.术前均行肺部CT薄层扫描,证实肺大疱存在. 1.2手术方法健侧卧位,术中行静脉复合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术中行健侧单肺通气.术前已安置胸腔引流管者,单肺通气后给予拔除.手术切口选择患侧腋前线与腋中线5肋间,长约2.5cm,置入硅胶切口保护套(不使用Trocar).置入30°普通胸腔镜探查胸腔,电凝或超声刀分离胸腔内粘连,双关节肺叶钳全面探查胸腔,肺大疱和漏气部位不明显时采用鼓肺、试水等方式确定手术方法.将腔镜置于切口下缘,其上方置入双关节肺叶钳钳夹肺组织, 使用内镜直线切割吻合器(置于腔镜和双关节肺叶钳之间)切除大疱;手术结束前常规胸腔内注入生理盐水,鼓肺了解有无漏气.碘酒纱布团块摩擦脏、壁层胸膜的方法,行胸膜固定术.术后经手术切口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至胸顶处.2结果全组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单孔VATS手术,无中转三孔VATS或开胸病例,切口长度2.5~3cm.手术时间30~95min,平均(49.4 ± 13.8)min;术中出血10~60ml,平均(19.8±5.5)ml;术后1d后均离床活动;术后总引流量60~395ml,平均(195.0±62.0)ml;拔管时间2~4d;38例(73.07%)术后有轻度疼痛,14例(26.92%)中度疼痛,口服镇痛药物缓解,12例轻度胸壁感觉异常(23.07%);术后住院天数3~5d.52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3~18个月,无复发病例.3讨论随着外科微创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微创器械越来越先进,微创技术已成为外科手术中需要重点关注和发展的技术,采用胸腔镜下切除术治疗肺大泡已经得到广泛的认知和应用[3-4].手术切口的大小和多少可以作为衡量手术创伤程度的指标之一[5].2003年Migliore[6]报道了世界上首例仅通过单一切口同时完成观察及操作的SPVATS用于治疗自发性气胸.此后,随着手术操作技术的提高和器械的不断完善,该项技术在临床逐渐推广.在国内,2011年,曹庆东等[7]报道了使用自主研发的双关节手术器械和专用切口保护器,行单孔肺大疱切除27例,发现创伤更小,恢复更快,操作过程与传统胸腔镜手术类似.我们总结了52例患者行单孔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手术,认为单孔胸腔镜手术,可以达到传统三孔法手术的治疗效果.手术只有1个切口,对患者来说,尤其是青年患者,更加美观,切口位于腋前线与腋中线5肋间,位置相对隐蔽,不易被发现.减少手术切口,可以适当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肋间神经损伤的机会,减轻手术后季肋部不适.并不增加出血、术后气胸复发的几率.与传统的胸腔镜手术比较,可以缩短术后闭式引流的时间.同时我们总结了如下经验:(1)切口距病灶要远(腋中线和腋前线之间多用,第5肋间常用),不能距病灶和操作部位太近,若太近,2~3种操作器械进入时,相互干扰无法完成操作,同时切割缝合器钳口无法张开,因此要有一定距离,有时距离远一点更有利于操作;(2)切口置入硅胶保护套而不使用Trocar,利于器械进出,同时也减少局部切口的损伤;(3)器械的选择也很重要,切割缝合器以有关节头(可旋转头)设计为佳,便于胸腔内操作. 综上所述,单孔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术式安全、有效,手术疗效好,可以减少患者痛苦,伤口外观更加美观,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参考文献[1] 车国卫,刘伦旭.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临床应用的现状与进展[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2,1(2):181-184 [2] SalatiM,BrunelliA,XiumèF,etal.Uniportalvideo-assistedthoracicsurgeryforprimaryspontaneouspneumothorax:clinicalandeconomicaGnalysisincomparisontothetraditionalapproach.InteracCardiovascThoG[ racSurg,2008,7(1):63-66.3] JutleyRS,KhalilMW,RoccoG.Uniportalvsstandardthree-portVATStechniqueforspontaneouspneumothorax:comparisonofpostoperativepainandresidualparaesthesia.EurJCardiothoracSurg,2005,28(1):43[ -46.4] GigireyCastroO,BerlangaGonzálezL,SánchezGómezE.SingleportthorascopicsurgeryusingtheSILStoolasanovelmethodinthesurgical[ treatmentofpneumothorax.ArchBronconeumol,2010,46(8):439-441.5] PalaniveluC,PrakashA,SenthilkumarR,etal.MinimallyinvasiveesophGagectomy:thoracoscopie mobilizationoftheesophagusand mediastinallymphadenectomyinpronepositionexperienceof130patients.JAmColl[ Surg,2006,203(1):7-16.6] MiglioreM.Efficacyandsafetyofsingle-trocartechniqueforminimalGlyinvasivesurgeryofthechestinthetreatmentofnoncomplexpleuraldisG[ ease[J].JThoracCardiovascSurg,2003,126(5):1618-1623.7] 曹庆东,高雪峰,李晓剑,等.单孔胸腔镜手术的临床应用[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2011,27(9):546-548.。
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46例体会

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46例体会目的:探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本院2010年7月-2012年12月采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46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综合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引流量、术后疼痛、并发症及远期疗效等,评估治疗效果。
结果:4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0~120 min,平均60 min。
术中出血10~40 ml,术后胸腔引流量110~400 ml。
无手术死亡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
术后随访3~24个月,无气胸复发病例。
结论: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操作方便、术后气胸复发率低、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自发性气胸;胸腔镜自发性气胸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疾病,大多数患者存在肺部潜在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
瘦高的青少年多发。
自发性气胸的治疗目的是使萎缩的肺迅速完全复张,恢复肺脏功能,同时预防复发[1]。
电视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具有较大优势。
电视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手术创伤和术后对肺功能的影响小,深受患者和医师的欢迎,目前已成为治疗自发性气胸和肺大泡的首选方法[2]。
本院2010年7月-2012年12月采用胸腔镜下肺大泡自发性气胸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46例。
通过对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出血量、胸腔引流量等进行评价,效果满意。
胸腔镜性气胸具有操作方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本院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46例,治疗效果均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46例。
男39例(84.8%),女7例(15.2%);年龄17~79岁,平均30.4岁。
临床症状:胸闷、胸痛、咳嗽、气短等。
首次发病16例(34.8%),复发性气胸30例(63.2%)。
病程1~20 d。
患者术前检查胸部CT,见肺压缩20%~90%,40%自发性气胸患者伴有少量胸腔积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腔镜下单孔法治疗自发性气胸48例
发表时间:2014-08-21T11:11:27.0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19期供稿作者:李星张璐
[导读] 电视胸腔镜下(V ATS)行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现已成为V ATS最成熟与最具优势的术式[1], 国内外多采用三孔操作。
李星张璐
(江苏省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胸外科 215300)
【摘要】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单孔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
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电视胸腔镜下单孔法治疗自发性气胸48例。
使用5mm胸腔镜,术中选取腋中线第四或第五肋间单切口(已置胸管者取原引流口),长约2cm,行胸腔镜下肺大疱缝合切割器切除术,术后原切口置入负压管引流。
结果:48例无中转开胸, 48例手术时间10min-25min,平均15min。
术后胸腔负压管留置时间1-5d,平均2d。
术后住院时间1-8d,平均4d。
48例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6个月,其中28例大于一年,无气胸复发。
结论:胸腔镜下单孔治疗自发性气胸可行,疗效确切,疼痛轻,切口美观影响小。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单操作孔法自发性气胸肺大疱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9-0229-01 电视胸腔镜下(VATS)行肺大疱切除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现已成为VATS最成熟与最具优势的术式[1], 国内外多采用三孔操作。
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们采用电视胸腔镜下单操作孔法治疗自发性气胸4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48例,男41例,女7例。
年龄15-42岁,平均25.3岁。
其中左侧气胸21例,右侧27例。
初次发作6例,经胸腔闭式引流72h后仍有漏气;发作2次及2次以上者42例,最多发作5次。
4例合并血胸,无明显失血性休克表现。
48例患者胸片或CT结合病史均可确诊为自发性气胸,肺压缩15%-95%。
病例选择标准:初次发病胸腔闭式引流72 h以上仍漏气,或保守治疗复发;病史和CT等检查排除肺气囊肿、弥漫性肺大疱、胸腔内严重粘连等病例,排除年龄较大,心肺功能较差患者。
1.2 手术方法
该组患者均使用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采用健侧卧位。
应用5 mm腔镜及内镜手术器械。
手术方式:本组中均选取腋中线第四或五肋间单切口(已置胸管者取原引流口),长约2 cm,根据肺大疱位置用5 mm腔镜观察。
常规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分离肌层,手指戳破胸膜证实无粘连后插入12mm穿刺器,单肺通气。
从穿刺器内置入5mm观察镜后退出穿刺器套管,入内3-5mm镜器械探查,分离可能之粘连,如有积血吸出积血,找到出血点,用电凝止血,从上叶至下叶寻找肺大疱或破裂口,明确部位后用5mm无损伤操作钳钳夹持大疱基底部并提起1 min左右以便塑形,用3mm无损伤钳夹住大疱根部,退出5mm无损伤钳,同一切口进入内镜切割缝合器于肺大疱基底部将肺大疱切除;过于小的肺疱可用电凝的方法烧灼破坏;如未发现肺大疱。
检查无活动性出血,温生理盐水冲洗并检查有无漏气,然后于该切口放置负压引流管后关闭切口,引流管接负压球。
2 结果
48例无中转开胸,本组患者48例均在单操作孔下成功完成手术,无附加操作孔。
术后测量刀口长度在1.5—2.5cm之间,48例手术时间10min-25min,平均15min。
术后24 h内疼痛需要镇痛者5例,24 h后均未再使用止痛剂,手术当日均可下床活动。
术后胸腔负压引流管留置时间1-5d,平均2d。
术后住院时间1-8d,平均4d。
48例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6个月,其中28例大于一年,无气胸复发。
3 讨论
由于胸腔镜切除肺大疱手术切口小,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减少术后使用止痛药,使患者可在短时间内进行主动的活动,促进心肺功能及消化道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而已成为治疗肺大疱的首选方法。
而VATS治疗肺大疱,往往要三孔法,即除观察孔和腋前线操作孔外。
常需腋后线加一辅助操作孔,此法优点是暴露充分,操作简单;但因多切口致使多处肋间神经受损,患者术后疼痛明显,且多处切口影响了美观。
马克峰等[2]以一个观察孔和单操作孔行肺大疱切除,比三孔法减轻了手术创伤。
2004年Rocco报告单孔操作孔电视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术以来,该方法已逐步用于自发性气胸、心包积液心包开窗、肺活检、纵隔淋巴结诊断和分期等疾病的诊治,单孔电视胸腔镜技术进一步减少了手术创伤,改善了术后生活质量和美容效果 [3,4]。
作者在熟练掌握胸腔镜操作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仅以单一孔观察、操作共用,使用5mm胸腔镜及器械节省了操作空间,在减少手术创伤的同时,取得了和三孔法同样的治疗效果。
术后使用负压管取代胸管,进一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方便患者早期下地活动。
只有单孔操作,减少术后操作孔渗血,缩短了拔管时间。
经验表明,腋后线的辅助操作孔一般疼痛比较明显,原因是该处肋问隙较窄,操作器械易刺激肋间神经引起损伤[2]。
本组病例只选取腋中线或腋前线切口,此处肋问相对较宽,不易伤及肋间神经,且不需向下压观察镜,对肋间神经及肋间肌的操作明显减轻,术后疼痛明显减轻。
对于巨大型肺大疱或胸腔粘连明显患者,操作较复杂,宜慎重选择单切口,必要时可加做操作孔,不能因片面追求微创而过于增加手术难度。
总之,通过48例观察,单切口胸腔镜手术在治疗肺大疱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可以达到开胸和三孔法腔镜手术的目的;同时它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伤口美观等优点,只要病例选择得当,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参考文献
[1]王俊.胸部疾病胸腔镜全真手术[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45 -51
[2]马克峰,初向阳,张连斌.单操作孔胸腔镜下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28例[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1):4
[3] Rocco G,Bruneni A,Jutley R,et al.Uniportal VATS for mediastinaI nodal diagnosis and staging[J].Interact Cardiovasc Thorac Surg,2006,5(4):430一432
[4]Salati M,Brunelli A,Xiume F,et al. Uniportal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for primary spontaneous pneumothorax:clinical and economic analysis in comparison to the traditional approach [J].Interact Cardiovasc Thorac Surg,2008,7(1):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