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考研院校排名情况

合集下载

mpa公共管理硕士考研院校排名

mpa公共管理硕士考研院校排名
中南大学
81.356
4★
29
哈尔滨工业大学
40.616
4★
30
西南大学
39.776
4★
31
西安交通大学
38.748
4★
32
吉林大学
38.006
4★
33
东北师范大学
37.116
4★
34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36.949
4★
35
北京交通大学
36.076
4★
36
南京师范大学
35.530
4★
37
华南理工大学
32.994
84.881
4★
19
浙江师范大学
84.426
4★
20
山东大学
84.408
4★
21
兰州大学
84.108
4★
22
南京大学
83.967
4★
23
同济大学
83.727
4★
24
重庆大学
83.721
4★
25
合肥工业大学
83.564
4★
26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83.453
4★
2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83.307
4★
28
公共管理硕士考研院校排名
各位报考相关方向的同学可以进行关注,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排 序
学校名称
得 分
星 级
1
北京大学
100.000
5★
2
中国人民大学
96.343
5★
3
北京师范大学
95.778
5★
4

120401行政管理学专业推荐院校及初试科目表

120401行政管理学专业推荐院校及初试科目表

120401行政管理学专业推荐院校及初试科目表序列难度级别学校名称科目1代码、名称科目2代码、名称1 1 清华大学303数学三848公共管理基础(政治学20%、管理学30%、经济学50%)2 1 中国人民大学620学科基础 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3 1 北京大学662行政学原理891综合(二)4 1 中山大学631公共管理学(A)829公共管理研究方法5 1 兰州大学638西方经济学(管理类) 853管理学6 1 吉林大学639行政管理学835当代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领导科学7 2 华中师范大学610公共管理学823管理思想史8 2 北京师范大学728公共管理学987经济学原理9 2 南京大学613政治学原理933行政管理学10 2 南开大学733行政管理学882政策原理与政策分析11 2 武汉大学644公共管理学863综合知识(含西方行政学理论、国家公务员制度、政策科学)12 2 燕山大学701公共行政学814微观经济学13 2 华北电力大学693公共行政学893行政管理综合14 2 山东大学620专业综合一811行政管理学15 2 华中科技大学614管理学859 西方经济学16 2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626管理学828政治学17 2 浙江大学303数学三866管理学综合18 2 浙江大学737政治学866管理学综合19 2 厦门大学706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812政策科学与经济学20 2 重庆大学612行政管理学一 803综合考试(含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社会学)21 2 郑州大学604公共管理学(一) 817政治学基础22 2 东北大学617管理学基础806政治学23 2 复旦大学718政治学原理834行政学24 2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25 3 哈尔滨工业大学303数学三848管理学原理26 3 哈尔滨工业大学303数学三849经济学原理27 3 哈尔滨工业大学303数学三850运筹学28 3 华东政法大学615公共管理学805行政学原理29 3 华东师范大学635管理学(B)894公共管理学30 3 南京师范大学620政治学概论815公共管理学31 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712 行政管理基础812 公共政策分析32 3 北京科技大学621管理学原理841行政管理学33 3 上海交通大学625公共行政 847公共经济34 3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781行政管理学881行政学综合35 3 辽宁大学612政治学814公共管理综合(公共行政学与公共政策)36 3 西南民族大学712管理心理学815管理学原理37 3 湖南师范大学709公共管理学819公共政策学38 3 北京体育大学604公共管理学804行政学及公共政策39 3 四川大学666管理学969公共管理综合40 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608公共管理基础综合 826公共行政学41 3 河海大学303数学三881经济学原理42 3 河海大学617公共管理学882管理学基础43 3 中国矿业大学617政治学基本理论844行政管理学44 3 中国矿业大学623政治学理论879行政管理学45 3 东华大学629行政管理学835政治学原理46 3 湖南大学611管理学原理844教育学47 3 北京林业大学704公共管理基础 835行政管理学48 3 中央民族大学613政治学、管理学基础815行政管理学49 3 安徽大学617管理学821公共行政学50 3 大连海事大学611行政管理学816卷(含公共管理学概论、政治学原理、公共经济学)改革51 3 东南大学716政治学原理914管理学52 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27政治学原理863行政管理学53 3 山西大学620公共管理学821行政管理学54 3 长安大学608行政管理 811政治学55 3 天津大学303数学三803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59 3 华南师范大学619公共管理学828综合课(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分析)60 3 西南交通大学637公共经济学871公共管理学61 3 西南政法大学603政治学原理804行政管理62 3 华东理工大学610行政管理学834公共政策分析63 3 电子科技大学616公共管理综合 806行政管理综合64 4 北京理工大学303数学三865行政管理65 4 华南理工大学636综合考试(含政治学、经济学) 885行政管理学66 4 华南理工大学644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及运动训练学885行政管理学67 4 华南理工大学642政治学和经济学概论818行政学原理68 4 西北政法大学706管理学原理(100分)、西方行政学说史(50分) 806政治学概论(100分)、组织行为学(50分)69 4 中国地质大学601高等数学 837行政管理学综合(行政管理学、公共政策学)70 4 中国地质大学619管理学概论71 4 黑龙江大学733公共管理学833公共行政学72 4 武汉科技大学625公共行政学857政治学理论与实务73 4 中央财经大学802管理学74 4 东北财经大学617公共管理(一)812公共管理(二)75 4 同济大学303数学三818 管理学概论76 4 山东师范大学705公共管理学809行政管理学77 4 中南财经大学608公共管理基础综合 826公共行政学78 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702统计学901经济学79 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638行政学与政治学857西方经济学二80 4 中南大学721公共管理学基础905公共管理综合考试81 4 浙江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82 4 上海财经大学303数学三803经济学83 4 大连理工大学617行政管理学864政治学原理84 4 大连理工大学622教育管理学864政治学原理120401行政管理学专业参考书目种类序列图书类别类书目考察次数类书目考察百分比1 政治学41 56.94%2 管理学40 55.56%3 公共管理学35 48.61%4 行政管理学33 45.83%5 公共行政学22 30.56%6 经济学19 26.39%7 公共政策18 25.00%8 数学12 16.67%9 行政学11 15.28%10 公共经济学7 9.72%11 运筹学 5 6.94%12 管理心理学 4 5.56%13 行政法 3 4.17%总计36种图书,以上罗列了考试频率最高的13种书从历年来看,考试变化第一年,题目都比较简单因为还没有定下来,这只是教育部的初步文件而已前五门课是都要学习的。

2017考研:行政管理专业介绍及院校排名

2017考研:行政管理专业介绍及院校排名

2017考研:行政管理专业介绍及院校排名尽管行政管理专业竞争很激烈,但这丝毫不会影响真正喜欢它的人学习它、选择它的热情。

选择固然重要,但是选择之前的深度分析和对其未来发展前景的把握更为重要!今天,小编就和大家分享行政管理考研的相关信息。

一、学科介绍行政管理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

行政管理专业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及考试科目研究方向主要有:(01)政府改革与治理、(02)比较政府、(03)公共人力资源与绩效管理、(04)非营利组织与公共事业管理。

考试科目有:(101)思想政治理论或(111)单独考试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或(240)单独考试英语;(606)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812)政策科学与经济学。

三、院校排名排序学校名称星级1 中国人民大学5★2 北京大学5★3 武汉大学5★4 北京师范大学5★5 南京农业大学5★6 中山大学5★7 华中科技大学5★8 复旦大学5★9 浙江大学5★10 清华大学5★11 厦门大学5★12 郑州大学4★13 南京大学4★14 东北大学4★15 四川大学4★16 西安交通大学4★17 中国农业大学4★1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4★19 吉林大学4★20 上海交通大学4★四、就业前景及方向随着我国政府体制的改革,公共管理部门的迅速增加,公共管理中的分工协作日益增强,社会对政府公共管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专业的行政管理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目前我国专业化的行政管理人才非常缺乏,据统计资料显示,行政管理专业报考人数在全国研究生考试中排名第八,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就业方向有: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行政协理员,办公室主任、行政主管、协调层或决策层高级助理,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涉外经济管理部门、经济监督检查等管理部门从事政策和法规研究及实际工作,在学校、科研部门的教学或科研工作,还可以进入中外大中型企业前台秘书、行政主管、行政总兼、总经理助理等职。

哪些大学研究生开设行政管理

哪些大学研究生开设行政管理

哪些大学研究生开设行政管理2011-2-17 11:05中意回答以下院校,可供你选择:·北京大学- 政府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中国传媒大学- 媒体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中央民族大学- 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中国政法大学- 政治与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中央财经大学- 政府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北京体育大学- 北体专业列表- 行政治理专业·南开大学- 周恩来政府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天津大学- 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天津商业大学- 法政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天津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河北大学- 政法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燕山大学- 经济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大连理工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东北大学- 文法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辽宁大学- 哲学与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大连海事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东北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 行政治理专业·吉林大学- 行政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东北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哈尔滨工业大学- 经济与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华东师范大学- 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上海大学- 国际工商与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东华大学- 人文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上海财经大学- 公共经济与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华东理工大学- 社会与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同济大学- 经济与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上海师范大学- 法政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上海理工大学- 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华东政法学院- 华东政法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东南大学- 人文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苏州大学- 政治与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南京师范大学- 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中国矿业大学- 文法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河海大学- 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南京理工大学- 人文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南京农业大学- 政治与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经济与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南京艺术学院- 政治与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扬州大学- 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苏州科技学院- 政治与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浙江师范大学- 法政与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厦门大学- 公共治理系- 行政治理专业·中国海洋大学- 法政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郑州大学- 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武汉大学- 政治与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华中科技大学- 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华中师范大学- 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华中农业大学- 经济治理学院、土地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华中农业大学- 文法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武汉科技大学- 文法与经济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湖北大学- 政法与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中南大学- 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湖南师范大学- 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暨南大学- 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华南师范大学- 公共治理- 行政治理专业·广东- 广州大学- 行政治理专业·广州大学- 行政治理- 行政治理专业·深圳大学- 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广西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四川大学- 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西南交通大学- 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电子科技大学- 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西南民族大学- 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重庆大学- 贸易及行政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重庆大学- 经济与工商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重庆大学- 建设治理与房地产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西北大学- 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西安交通大学- 公共政策与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西北工业大学- 人文与经法学院硕士- 行政治理专业·长安大学- 经济与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长安大学- 人文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陕西师范大学- 政治经济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兰州大学- 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北京师范大学- 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北京林业大学- 经管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北京林业大学- 人文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专业列表- 行政治理专业·复旦大学-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西南财经大学- 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华南理工大学- 政治与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广东海洋大学- 经济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福建师范大学- 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福州大学- 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华侨大学- 人文与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山东大学- 政治学与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山东大学- 威海分校- 行政治理专业·山东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浙江工商大学- 公管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浙江财经大学- 财政与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江西财经大学- 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安徽大学- 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西北政法大学- 政治与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云南大学- 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中国石油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南昌大学- 法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内蒙古大学- 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西藏大学- 经济与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新疆大学- 政治与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中国社科院- 政治学系- 行政治理专业·延安大学- 经济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延安大学- 公共治理研究所- 行政治理专业·贵州大学- 经济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云南民族大学- 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云南师范大学- 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湘潭大学- 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湘潭大学- 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 行政治理专业·山西师范大学- 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广西民族大学- 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汕头大学- 法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山西大学- 政治与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青岛大学- 国际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沈阳师范大学- 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黑龙江大学- 哲学与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长春工业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中共中央党校- 政法教研部- 行政治理专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天津都市建设学院- 专业列表- 行政治理专业·贵州财经学院- 专业列表- 行政治理专业·湖南-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行政治理专业·中南民族大学- 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河北经贸大学- 专业列表- 行政治理专业·南京工业大学- 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湖南省委党校- 专业列表- 行政治理专业·云南财经大学- 财政与经济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天津商业大学- 专业列表- 行政治理专业·西南政法大学- 政治与公共事务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中国人民大学- 信息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华北电力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北京邮电大学- 经济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南京大学- 政府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电子科技大学- 政治与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东北财经大学- 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考研专业列表- 行政治理专业·大连海事大学- 交通运输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中国人民大学- 公共治理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燕山大学- 文法学院- 行政治理专业学校(地区) 研究生院综合等级行政治理专业等级> 1. 北京大学(北京) A++ A++> 2. 复旦大学(上海) A++ A++> 3. 中山大学(广东) A+ A++> 4.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A A++> 5. 清华大学(北京) A++ A+> 6. 浙江大学(浙江) A++ A+> 7. 南京大学(江苏) A++ A+> 8. 西安交通大学(陕西) A+ A+> 9. 华中科技大学(湖北) A++ A> 10.武汉大学(湖北) A+ A> 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 A+ A> 12.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A A> 13.天津大学(天津) A A> 14.厦门大学(福建) A A> 15.苏州大学(江苏) B+ A> 16.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B A> 17.湖北大学(湖北) C+ A> 18.汕头大学(广东) C+ A> 19.深圳大学(广东) C A> 20.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 A+ B+> 21.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A+ B+> 2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 A B+> 23.东北大学(辽宁) A B+> 24.南开大学(天津) A B+> 25.山东大学(山东) A B+> 26.四川大学(四川) A B+> 27.南京师范大学(江苏) B B+> 28.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 B B+ > 29.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B+ B> 30.郑州大学(湖南) B+ B> 31.山西大学(山西) B B> 32.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C+ B> 33.东北财经大学(辽宁) C B> 34.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C B> 35.河北经贸大学(河北) E+ B> 36.吉林大学(吉林) A+ C+> 37.大连理工大学(江苏) A C+> 38.云南大学(云南) B C+> 39.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C+ C+> 40.湘潭大学(湖南) C+ C+> 41.云南民族学院(云南) D C+> 42.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E C+ > 43.西北大学(陕西) B+ C> 44.南昌大学(江西) C+ C> 45.西南民族学院(四川) D C> 46.广西民族大学(广西) E+ C> 47.电子科技大学(四川) B+ D+> 48.兰州大学(甘肃) B+ D+> 49.西南交通大学(四川) B+ D+> 50.重庆大学(重庆) B+ D+> 51.贵州大学(贵州) C D+> 52.辽宁大学(辽宁) C D> 5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D D > 54.同济大学(上海) A E+> 55.新疆大学(新疆) C+ E+> 56.河南大学(河南) C E+ > 57.上海理工大学(上海) C。

2023年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考研方向和院校排名

2023年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考研方向和院校排名

2023年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考研方向和院校排名政治学与行政学是社会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的内容主要关注政治体制、政治行为、政治机构、公共政策等方面。

考研方向主要包括政治理论与思想、比较政治学、国际关系学、行政管理学等。

下面介绍一下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相关方向和院校的排名情况。

一、政治理论与思想政治理论与思想是政治学的核心领域之一,主要研究政治哲学、政治思想史、政治理论和思想方法等。

其重点在于为政治分析和抉择提供理论和思想支持。

在这个领域方向,比较著名的院校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

二、比较政治学比较政治学是研究不同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的学问,主要从政治制度调查、政治制度演变、民主化过程、政治文化差异等角度入手。

因此,该领域的学生需要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了解各种外来文化的背景。

在这个方向上,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山东大学等院校都拥有着优良的教学和研究基础。

三、国际关系学国际关系学是研究国家之间的关系和国际组织的驱动力和作用的学问,其研究对象和学科交叉面很广。

该领域的专业人才需要掌握多语言、熟悉多文化的基础,拥有良好的国际政治常识和广阔联接学科的基础。

著名的国际关系学院校有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

四、行政管理学行政管理学是研究政府、组织和企业管理的学问,主要研究行政管理的理论、方法、技术与实践,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和公信力。

在这个领域上,主要的优秀院校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

其中,清华大学特色明显,其行政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是国内领先的复合型政治研究中心,面向国家级、地方级政策进行专门研究并通过政策推行的实践,使毕业生很好地掌握了理论和实践创新。

总之,虽然在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领域内,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方向选择不同的研究领域,但选择权重并不相同。

依据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本领域的出色表现,我们可以更有把握地对考研录取通道进行有针对性的考虑和选择。

行政管理b区考研调剂院校

行政管理b区考研调剂院校

行政管理b区考研调剂院校
以下是行政管理B区考研调剂的院校推荐:
1.北京大学:中国知名高等学府,管理学、公共管理领域有较高的学
术声誉和研究实力;在行政管理等领域有相应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项目。

2.中国人民大学:国内著名的经济和管理学院之一,公共管理和行政
管理硕士和博士培养水平居于国内领先,教师因素、研究实力优秀。

3.中山大学:公共管理、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项目已达国家级重
点学科水平;学校公共管理领域多学科交叉,教学实践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

4.南开大学:管理学、公共管理领域的高水平研究和教学强项;行政
管理、公共管理等领域已设有多个研究中心,培养出了不少优秀的专业人才。

5.外交学院:全国独立设置公共管理、国际关系学科的高等学府之一,管理学和国际关系学科均居国内领先。

行政管理、公共政策等领域的硕士
和博士研究生培养程序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学术积淀。

行政管理专业第四轮学科评估

行政管理专业第四轮学科评估

行政管理专业第四轮学科评估一、行政管理专业具体介绍行政管理(行政管理专业,或者administration)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

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

行政管理系统是一类组织系统。

它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系统。

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的对象日益广泛,包括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公共建设等各个方面。

现代行政管理多应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支出和浪费,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行政管理作为政府管理和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具有全局性,统筹性,这就要求新一代的管理人员具备管理职能、协调职能和服务职能。

二、行政管理专业大学排名榜前十1、中山大学中山大学,简称“中大”,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是中国南方科学研究、文化学术与人才培养的重镇。

中山大学是教育部和广东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同时也是“珠峰计划”、“1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

2、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简称“人大”,学校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

由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入选“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为世界大学联盟成员、亚太国际教育协会创始成员,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3、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简称“南大”,是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高校,首批“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计划”实施高校,也是九校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和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成员。

行政管理第四轮学科评估

行政管理第四轮学科评估

行政管理第四轮学科评估行政管理专业多年来一直被大众广泛专注,这个专业就业面广,既可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也可以在企业单位从事行政工作。

在行政管理第四轮学科评估方面,以下这十大高校最具实力。

1.北京大学北大的行政管理专业设在政府管理学院,专业建设源远流长,依托北大多学科的背景与强大的师资优势,行政管理专业实力顶尖,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作为我国最高学府,凭借着超高声誉与自身实力,每年吸引众多优秀学子求学。

2.复旦大学复旦大学作为我国知名综合性大学,声誉卓著,其行政管理专业所在院系为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公共行政系,这也是我国最早举办行政照片管理专业的院系之一,底蕴深厚,师资力量方面也很强,学术科研成果丰硕,在全国各大院校中极具竞争力。

3.中山大学中山大学是由孙中山先生一手创办的高校,是南方科学研究、文化学术与人才培养的重镇。

学校的行政管理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国家级特色专业,该校还设有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是全国公共管理领域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4.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主要成就在人文社科领域,有着“人文社会科学的最高学府”盛誉。

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人大的行政管理被评为A+,位列全国第一。

5.清华大学清华虽然以工科见长,但在文科方面也有不俗实力,行政管理专业所在的公共管理学院师资力量强,也取得了非常卓越的研究成果,第四轮的学科评估,也与人大并列第一。

6.浙江大学浙大作为浙江地区唯一一所985高校,在全国也很有名气。

行政管理专业是省重点学科,也是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骨干专业,无论在师资阵容还是研究力量上,浙大都有有很大优势。

7.南京大学南京大学也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尤其近些年来发展极为迅速,各项办学指标和综合实力均位于各大高校前列,尤其在文科专业方面,总体很好,行政管理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名师云集,在全国大学排名中国都是比较出色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管理考研院校排名情况中国行政管理专业考研院校排名1.北京大学(北京)A++A++2.复旦大学(上海)A++A++3.中山大学(广东)A+A++4.中国人民大学(北京)A A++5.清华大学(北京)A++A+6.浙江大学(浙江)A++A+7.南京大学(江苏)A++A+8.西安交通大学(陕西)A+A+9.华中科技大学(湖北)A++A10.武汉大学(湖北)A+A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A+A12.北京师范大学(北京)A A13.天津大学(天津)A A14.厦门大学(福建)A A15.苏州大学(江苏)B+A16.华中师范大学(湖北)B A17.湖北大学(湖北)C+A18.汕头大学(广东)C+A19.深圳大学(广东)C A20.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A+B+21.上海交通大学(上海)A+B+2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A B+23.东北大学(辽宁)A B+24.南开大学(天津)A B+25.山东大学(山东)A B+26.四川大学(四川)A B+27.南京师范大学(江苏)B B+28.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B B+29.南京农业大学(江苏)B+B30.郑州大学(湖南)B+B31.山西大学(山西)B B32.福建师范大学(福建)C+B33.东北财经大学(辽宁)C B34.黑龙江大学(黑龙江)C B35.河北经贸大学(河北)E+B36.吉林大学(吉林)A+C+37.大连理工大学(江苏)A C+38.云南大学(云南)B C+39.上海师范大学(上海)C+C+40.湘潭大学(湖南)C+C+41.云南民族学院(云南)D C+42.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E C+43.西北大学(陕西)B+C44.南昌大学(江西)C+C45.西南民族学院(四川)D C46.广西民族大学(广西)E+C47.电子科技大学(四川)B+D+48.兰州大学(甘肃)B+D+49.西南交通大学(四川)B+D+50.重庆大学(重庆)B+D+51.贵州大学(贵州)C D+52.辽宁大学(辽宁)C D53.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D D54.同济大学(上海)A E+55.新疆大学(新疆)C+E+56.河南大学(河南)C E+57.上海理工大学(上海)C2017年北京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真题答题黄金攻略名师点评:认为只要专业课重点背会了,就能拿高分,是广大考生普遍存在的误区。

而学会答题方法才是专业课取得高分的关键。

下面易研老师以经常考察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为例,来讲解标准的答题思路。

(一)名词解析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名词解释最简单,最容易得分。

在复习的时候要把参考书中的核心概念和重点概念夯实。

近5-10年的真题是复习名词解释的必备资料,通过研磨真题你可以知道哪些名词是出题老师经常考察的,并且每年很多高校的名词解释还有一定的重复。

我们的考研专业课对每个科目都收集了重点名词,不妨作为复习的参考。

专业课辅导名师解析:名词解析答题方法上要按照核心意思+特征/内涵/构成/案例,来作答。

①回答出名词本身的核心含义,力求尊重课本。

这是最主要的。

②简答该名词的特征、内涵、或者其构成、或者举一个案例加以解释。

如果做到①②,基本上你就可以拿满分。

如果除非你根本不懂这个名词所云何事,或者压根没见过这个名词,那就要运用类比方法或者词义解构法,去尽可能地把握这个名词的意思,并组织下语言并加以润色,最好是以很学术的方式把它的内涵表述出来。

【名词解释答题示范】例如:“A”。

第一,什么是A(核心意思,尊重课本)第二,A的几个特征,不必深入解释。

第三,A的5点内涵。

【名词解释题答题注意事项】第一,控制时间作答。

由于名词解释一般是第一道题,很多考生开始做题时心态十分谨慎,生怕有一点遗漏,造成失分,故而写的十分详细,把名词解释写成了简答或者论述,造成后面答题时间紧张,专业课老师提示,要严格控制在5分钟以内。

第二,专业课资深咨询师提醒大家,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150-200字为佳。

如果是A4的纸,以5-8行为佳。

(二)名词辨析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这道题目可以作为“复合型名词解析”来解答。

最主要的还是要解释清楚题目中的重要名词。

对于答题思路,还是按照我们总结的“三段论”的答题模式。

一般可以归类为“A是…”“A和B…”“AB和C”的关系三种类型,分别做答。

【名词辨析答题示范】例如“A就是B”。

(专业课老师解析:这属于“A和B…”类型的题目)第一,A的定义。

第二,B的定义。

第三,总结:A与B的关系。

【名词辨析题答题注意事项】第一,不能一上来就辨析概念之间的关系。

如果先把题目中的相关概念进行阐释,会被扣除很多分数,甚至大部分分数,很多考生很容易忽视这一点。

第二,控制时间。

辨析题一般是专业课考试最前面的题目,一般每道题350-400字就可以,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篇幅占到A4纸的半页为佳。

(三)简答题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简答题难度中等偏下,主要是考察考生对于参考书的重要知识点的记忆和背诵程度。

往往是“点对点”的考察。

一般不需要跨章节组织答案。

因此,只要大家讲究记忆方法,善于记忆,记忆5-7遍,就可以保证这道题目基本满分。

简答题采用“定义+框架+总结”答题法。

①首先把题干中涉及到的最重要的名词(也叫大概念)进行阐述,就像解答名词解释一样。

这一环节不能省略,否则无意中丢失很多的分数,这是很多考生容易忽视的一点。

②读懂题意,列要点进行回答。

回答要点一般3-5点,每条150-200字。

③进行简单的总结,总结多为简单评析或引申。

【答题示范】例如“简答A的职能。

”第一,A的定义。

(不能缺少)第二,A的3大职能。

(主体部分)第三,总结评析。

【简答题答题注意事项】第一,在回答简答题的时候,要采取“总-分-总”答题结构。

即在回答要点之前进行核心名词含义的阐释,最后写几句起总结的话,这样不会给人一种太突兀的感觉。

第二,在回答的时候字数一般在600-800为佳,时间为15-20分钟。

通常字数应该是本题分值的至少30倍,即,1分至少30个字。

第三,如果课本没有明确答案,那你也不能拍脑门乱写,好的策略是向课本靠拢,将相关的你能够想到的内容往4×150里套就行了。

关键在于有条理又能自圆其说,你如果能结构清晰、条分缕析的把题答完,你肯定可以得满分。

(四)论述题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论述题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分值往往也比较大,考察对学科整体的把握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洞悉论述题的本质,其实回答起来还是非常简单的。

论述题,从本质上看,是考察对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

因此答案的组织往往是横贯全书,跨章节的。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课本的整体框架和参考书的作者的写书的内部逻辑。

这一点是专业课讲授的重点,特别是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难度非常大,同时也很必要。

考研论述题答题攻略:论述题“3w答题法”,即what,why,how。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答题结构上“总—分—总”,开头要阐述背景,解释相关的名词,然后分析问题的原因和必要性,罗列要点,最后要做总结,还是那句话,不要给人留下突兀的感觉。

①阐释论述题中重要的相关概念,并把论述题中重要的核心理论要点写出来。

这部分是考察书本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后面展开分析的基础。

②要分析问的原因或者必要性。

这部分构成了论述题中的“论”,要写的像论文里面的分论点,对于每一个分论点要适当的“述”。

这是论述题的关键,结合课本,选好切入的角度至关重要。

③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并在最后做总结或者展望。

【论述题答题方法注意事项提示】第一,紧扣理论。

先阐释清楚相关的概念和核心理论。

第二,回答的视角要广,角度要多,不能拘泥于一两个点。

但是条数也不宜过多,在5-8条为好。

第三,要点之间要有条理性。

论述题字数在1500左右。

用时为25-30分钟。

第四,如果没有案例分析题,论述题一般是最后一道考题,分值较大,需要考生合理规划时间,每道论述题至少留出30分钟以上的时间。

(五)案例分析题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案例分析考察形式往往看起来比较灵活,给人一种难以驾驭的感觉。

但是案例分析题并不难,与其说是在考察案例,不如说是再考察考生对核心理论的掌握。

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先理论后结合案例分析,方可获得案例分析题的高分。

考研答题攻略:案例分析要采用“理论——材料分析法”。

第一,仔细阅读案例,寻找涉及到的每一个相关的理论,并在答题的第一部分将理论部分写透。

(这是主要的部分)第二,结合理论分析案例材料。

【案例分析题答题注意事项提示】第一,不要就事论事,要先分析、铺垫理论。

第二,要做到理论和材料的有效结合,不能理论材料两张皮。

结合的方法或为验证理论的正确,或为运用理论对材料的相关问题进行评析,这个需要考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案例分析题一般是最后一道考题,分值较大,需要考生合理规划时间,每道案例分析至少留出30分钟以上的时间。

我们有各专业案例分析库,可以供考生练习答题。

【资深名师总结点评】如果想考取专业课135分甚至140以上的高分,答题方法不可忽视。

我们经过长期摸索,总结了一套成熟的考研专业课答题模板。

每年的专业课复习后期,一般是12月份左右,会组织相关的专业课模考,一般考生只要按照总结的模板模拟考试4-5次,就能熟练地掌握高分答题方法和技巧。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学员专业课单科曾创下150满分奇迹的原因!2017年北京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独家专业课复习经验指导考研专业课的复习分为六大阶段,六大阶段是考研专业课复习的“六部曲”。

正确的阶段做正确的事,优化每个阶段的复习,才能让考研“更容易”,才能做到“不走弯路,一次成功。

”(一)择校预备阶段(12月底——3月初):关键词:全面自我分析、确定考研院校专业、了解内部信息、抱定信念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全面的自我分析基础上,定下自己的目标院校和专业,并进一步明确自己报考专业的参考书目、报考人数、招生人数、复试分数线、该专业必备考研资料。

提醒广大考生:选择院校和专业要综合考虑兴趣、专业课基础、外语水平、未来职业规划、报考专业的就业前景等因素。

考研就是给自己一次机会,无论跨考与否,报考名校与否,择校、择专业一定要要建立在全面自我分析的基础上。

一旦决定,要抱定信念,切勿轻易中途换学校、转专业!中途换院校和专业会极大浪费有限的备考时间和精力。

(二)基础理解阶段(3月上旬——7月初):关键词:扎实理解、参考书及核心资料通读3遍、记下核心概念和公式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建立完整理解,为后面记忆和运用打下基础。

将参考书目完整地看至少3遍以上。

全部知识点重在理解,除了核心概念和公式外,不必刻意记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