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导论答案
最新物联网导论必做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根据信息生成、传输、处理和应用的原则,可以把物联网分为四层: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 C)和综合应用层。
A)物理层B)会话层C)管理服务层D)表示层2.工业界经常将RFID系统分为( A )、天线和标签三大组件。
A)阅读器B)扫描仪C)转换器D)主机3.传感器作为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构成了( B )的三大支柱。
A)网络技术B)信息技术C)感知识别D)物联网技术4.在传感器的硬件平台和软件程序设计时应考虑低成本与微型化、低功耗、灵活性与扩展性和( D )。
A)经济性B)高效性C)舒适性D)鲁棒性5.具体而言,位置信息包括三大要素:所在的地理位置、处在该地理位置的( C )、处在该地理位置的对象(人或设备)。
A)空间B)事件C)时间D)场景6.GPS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宇宙空间部分、地面监测部分和( B )部分。
A)空中接收B)用户设备C)管理控制部分D)连接传输7.物联网设备的智能性就体现在这些异构的设备所构成的系统具有( C )、任务迁移、智能协作和多通道交互四个方面。
A)数据接收B)任务发布C)情境感知D)系统管理8.随着物联网感念的诞生和发展,智能设备也有了新的理解和定位,即横向智能化、(A )和互联规模化。
A)纵向智能化B)管理深入化C)感知深入化D)互联微型化9.组成无线网络的基本元素包括无线网络用户、无线连接和(A )。
A)基站B)数字终端C)PDA D)移动设备10.无线网络的类别包括无线广域网、无线城域网、无线局域网和无线( A )局域网。
A)个人B)大众C)集体D)宽带11.由于所使用的波长较短,对障碍物的衍射较差,因此两个使用( B )通信的设备之间必须相互可见,通信距离一般为一米左右。
A)蓝牙B)红外C)ZigBee D)WiFi12.一个主蓝牙设备最多可以同时和( C )个从设备通信。
物联网导论试题及答案

物联网导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物联网的定义是什么?A. 互联网与物理世界的融合B. 物体与物体的通信网络C. 传感器与物体的连接D. 全球范围的网络连接答案:A2. 物联网的主要特点是什么?A. 大数据处理能力B. 广域网覆盖能力C. 低成本高效能力D. 多样物体的互联能力答案:D3.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包括哪些?(多选)A. 智能家居B. 智慧城市C. 工业自动化D. 医疗健康E. 交通运输答案:A、B、C、D、E4. 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是什么?A. 人工智能B. 云计算C. 大数据分析D. 物理传感技术答案:D5. 物联网的发展前景如何?A. 前景广阔,应用领域广泛B. 前景有限,受限于技术和隐私问题C. 前景未知,存在风险与机遇D. 前景光明,可以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答案:A二、问答题1. 请简要介绍物联网的基本原理和架构。
物联网基本原理:物联网通过传感器、嵌入式系统和网络技术,将物体与物体连接起来,以实现数据的采集、交互和控制,进而实现物体之间的智能互联。
物联网架构:物联网的架构主要包括四个层次: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和管理层。
感知层负责感知和采集环境中的各种数据;网络层负责数据的传输和通信;应用层负责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并提供各种应用服务;管理层负责管理整个物联网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2.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有哪些?请举例说明。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智能家居: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家庭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管理,如智能家电、智能灯光等。
智慧城市:物联网技术可以在城市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交通管理、环境监测、智能停车等。
工业自动化: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设备之间的智能互联,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如智能工厂、物流管理等。
医疗健康:物联网技术可以用于医疗设备的远程监控、健康管理等方面,如智能医疗设备、远程医疗等。
交通运输: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互联互通,提高交通流量和安全性,如智能交通管理、自动驾驶等。
物联网导论习题及答案

物联网导论习题第一章物联网概论一、术语辨析从给出的26个定义中挑出20个,并将标识定义的字母填在对应术语前的空格位置。
1、 H ARPANET2、 J 泛在计算3、 B ITU4、 G 智能家居5、 K CPS6、 N VPN7、 O 网关 8、 E 智能环保9、 Q 应用层协议 10、 A Auto-ID实验室11、 Y 公共服务平台 12、 L 物联网13、 I NII 14、 T 系统集成与软件开发产业15、 Z 战略性新兴产业 16、 W 信息处理技术17、 M 承载网 18、 R 物联网网络体系结构19、 D 欧盟委员会 20、 P TCP/IP协议A、提供利用射频标签(RFID、,互联网,构建物联网的概念与解决方案的研究机构。
B、在2005年发布《Internet of Things》年度报告的国际组织。
C、提出智慧地球概念的IT企业。
D、2009年提出加强物联网管理,保护隐私等十项建议与十二项行动计划的组织。
E、包括污染源控制,水质监测,空气监测的一类物联网应用。
F、提出通过IPv6协议将智能手机,RFID标签,传感器等互联组成泛在网的国家。
G、包括家庭网络,家庭安防,家电智能控制,能源智能计量的一类物联网应用。
H、对奠定互联网发展基础起到重大作用的网络。
I、对推动世界各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起到重要作用的建设计划。
J、“普适计算”或“无处不在的计算”术语的另一种表达。
K、将计算与通信能力嵌入到物理系统,形成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技术。
L、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互联的智能信息服务网络系统。
M、为分布式进程通信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的传输网的另一种名称。
N、术语“虚拟专用网络”或“虚拟专网络”的英文缩写。
O、实现IP网与非IP网互联的网络设备。
P、互联网的核心协议。
Q、规定了物联网应用系统中人与物 ,物与物之间信息交互过程的协议。
R 、物联网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S、物联网产业链中的上游产业。
物联网导论必做题附答案

物联网导论必做题附答案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根据信息生成、传输、处理和应用的原则,可以把物联网分为四层: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 C)和综合应用层。
A)物理层B)会话层C)管理服务层D)表示层2.工业界经常将RFID系统分为( A )、天线和标签三大组件。
A)阅读器B)扫描仪C)转换器D)主机3.传感器作为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构成了( B )的三大支柱。
A)网络技术B)信息技术C)感知识别D)物联网技术4.在传感器的硬件平台和软件程序设计时应考虑低成本与微型化、低功耗、灵活性与扩展性和( D )。
A)经济性B)高效性C)舒适性D)鲁棒性5.具体而言,位置信息包括三大要素:所在的地理位置、处在该地理位置的( C )、处在该地理位置的对象(人或设备)。
A)空间B)事件C)时间D)场景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宇宙空间部分、地面监测部分和( B )部分。
A)空中接收B)用户设备C)管理控制部分D)连接传输7.物联网设备的智能性就体现在这些异构的设备所构成的系统具有( C )、任务迁移、智能协作和多通道交互四个方面。
A)数据接收B)任务发布C)情境感知D)系统管理8.随着物联网感念的诞生和发展,智能设备也有了新的理解和定位,即横向智能化、(A )和互联规模化。
A)纵向智能化B)管理深入化C)感知深入化D)互联微型化9.组成无线网络的基本元素包括无线网络用户、无线连接和(A )。
A)基站B)数字终端C)PDAD)移动设备10.无线网络的类别包括无线广域网、无线城域网、无线局域网和无线( A )局域网。
A)个人B)大众C)集体D)宽带11.由于所使用的波长较短,对障碍物的衍射较差,因此两个使用( B )通信的设备之间必须相互可见,通信距离一般为一米左右。
物联网导论习题及答案

物联网导论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物联网是指将各种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的概念。
以下哪个不属于物联网的关键技术?A. 传感技术B. 云计算技术C. 模拟技术D. 通信技术答案:C2. 物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好处。
以下哪项不是物联网的主要应用领域?A. 智能家居B. 物流和供应链管理C. 医疗健康D. 音乐娱乐答案:D3. 物联网中的边缘计算是指将计算和存储等资源靠近数据源头的一种方式。
以下哪种设备更适合进行边缘计算?A. 云服务器B. 传感器节点C. 台式电脑D. 数据中心答案:B4. 物联网层次结构中,以下哪个层次负责将物理设备连接到网络?A. 应用层B. 网络层C. 物理层D. 传输层答案:C5. 物联网的安全性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以下哪项不是保护物联网安全的常见措施?A. 数据加密B. 权限控制C. 口令共享D. 安全协议答案:C二、填空题1. 物联网的通信方式通常包括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种。
2. 物联网中用于传输数据的主要协议是[MQTT]。
3.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的智能化进程,这被称为[智慧城市]。
4. 物联网中提供软件、系统等各种资源的云端平台被称为[IoT平台]。
5. 物联网中用于标识和定位物品的技术是[RFID]。
三、解答题1. 简述物联网的概念和主要特点。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指将各种物品通过网络与互联网相连接,实现物与物之间的交互和信息传递。
其主要特点包括:首先,物联网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可以应用于智能家居、物流和供应链管理、医疗健康、智慧城市等多个领域,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
其次,物联网涉及大量的物理设备和传感器节点。
这些设备和节点可以感知和采集各种数据,并将其传输到云端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实现对物品和环境的监测和控制。
再次,物联网借助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存储和计算等功能。
云计算可以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服务,而边缘计算则可以将计算和存储等资源靠近数据源头,降低了网络延迟和能耗。
物联网导论必做题(附答案)

一、单项采用题(正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惟有一个是最切合题目央供的,请将其代码写正在题后的括号内.)之阳早格格创做1.根据疑息死成、传输、处理战应用的准则,不妨把物联网分为四层:感知辨别层、搜集建坐层、( C)战概括应用层.A)物理层B)会话层C)管造服务层D)表示层2.工业界时常将RFID系统分为( A )、天线战标签三大组件.A)阅读器B)扫描仪C)变换器D)主机3.传感器动做疑息获与的要害脚法,与通疑技能、估计机技能形成了( B )的三大维持.A)搜集技能B)疑息技能C)感知辨别D)物联网技能4.正在传感器的硬件仄台战硬件步调安排时应试虑矮成本与微型化、矮功耗、机动性与扩展性战( D ).A)经济性B)下效性C)恬静性D)鲁棒性5.简曲而止,位子疑息包罗三大果素:天圆的天理位子、处正在该天理位子的(C )、处正在该天理位子的对于象(人或者设备).A)空间B)事变C)时间D)场景6.GPS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宇宙空间部分、大天监测部分战( B )部分.A)空中接支B)用户设备C)管造统造部分D)对接传输7.物联网设备的智能性便体当前那些同构的设备所形成的系统具备(C )、任务迁移、智能协做战多通讲接互四个圆里.A)数据接支B)任务颁布C)情境感知D)系统管造8.随着物联网感念的诞死战死少,智能设备也有了新的明黑战定位,即横背智能化、(A )战互联规模化.A)纵背智能化B)管造深进化C)感知深进化D)互联微型化9.组成无线搜集的基础元素包罗无线搜集用户、无线对接战(A ).A)基站B)数字末端C)PDAD)移动设备10.无线搜集的类型包罗无线广域网、无线乡域网、无线局域网战无线( A )局域网.A)部分B)大寡C)普遍D)宽戴11.由于所使用的波少较短,对于障碍物的衍射较好,果此二个使用(B )通疑的设备之间必须相互可睹,通疑距离普遍为一米安排.A)蓝牙B)黑中C)ZigBeeD)WiFi12.一个主蓝牙设备最多不妨共时战( C )个从设备通疑.A)5B)6C)7D)813.移动通疑经历了三代的死少:模拟语音、(C )战数字语音与数据.A)单背语音B)单背语音C)混同语音D)数字语音14.GSM蜂窝搜集从蜂窝大小的角度不妨分为4种:宏蜂窝、微蜂窝、微微蜂窝战( D ).A)小蜂窝B)中蜂窝C)大蜂窝D)伞蜂窝15.搜集化保存是保存大规模数据的一种办法,不妨提供下稳当止战( A ).A)机动性B)经济性C)扩展性D)仄安性16.搜集保存体捆绑构主要分为间接附加保存、( B )战保存天区搜集三种,每种体捆绑构皆用到了保存介量、保存接心等多圆里的技能.A)间接附加保存B)搜集附加保存C)间接考察保存D)间接考察保存17.闭系数据库的缺面表示正在以下几个圆里:缺累对于真正在天下真体的灵验表黑,缺累对于( C )的灵验处理,以及缺累对于Web应用的灵验支援.A)搀纯应用B)搜集问题C)搀纯查询D)搜集仄安18.共早期的数据库相比,闭系数据库的劣势正在于下度的数据独力性,启搁的数据语意、数据普遍性战数据( C ),以及机动的自定义数据支配谈话.A)稳当性B)仄安性C)冗余性D)可用性19.智能接通系统是一种( A )、准确的、下效的接通输送概括管造战统造系统.A)真时的B)机动的C)下贵的D)宽紧的20.智能接通系统旨正在提供闭键的灵验疑息,提下人战货品的(D ),提下驾驶的恬静度,缩小事变,缩小拥塞,缩小环境效率.A)移动性B)机动性C)真时性D)下效性二、挖空题(正在每个空格处挖上符合的问案.)1.射频辨别技能(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利用射频旗号通过空间耦合(接变磁场或者电磁场)真止无交战疑息传播并通过所传播的疑息达到识别的脚法.2.RFID标签根据是可内置电源,不妨分为三种典型:主动式标签、主动式标签战半主动式标签.敏感元件、变换本件战基础电路组成.4.敏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间接体验被测(物理)量的部分.5.闭于情境感知建模的钻研不妨分为二大类:鉴于本量的要收战鉴于逻辑的要收.6.情境感知接心包罗上下文疑息元祖、动做元祖、推导上下文战鉴于逻辑的情境表黑式.7.无线搜集用户是指具备无线通疑本收,并可将无线通疑旗号转移为灵验疑息的末端设备.数据的通路.9.无线死理传感器搜集是鉴于无线传感器搜集的,是人体上的或者移植到人体内的死物传感器共共产死的一个无线搜集.10.延缓容忍搜集是指正在该搜集中,端到端的路径常常很易建坐,搜集中的消息传播具备很大的延时,使得保守果特网上鉴于TCP/IP的协议、无线Ad-hoc搜集中里背端到端的路由协议变得做废.11.CDMA系统是与GSM系统并列的第二大移动通疑系统,其采与的移动通疑技能共时也是第三代移动系统的前提.12.尔国采与的三种3G尺度分别是TD-SCDMA、W-CDMA 战CDMA2000.13.海量疑息保存真止了估计机内保存到保存子系统的超过,其便宜正在于管造简单,成本较矮,结构也相对于简朴.14. NAS将搜集动做保存真体,更简单真止文献级别的共享.15.正在闭系数据库中,Codd没有但是定义了数据库的结构,而且提供了查询数据战建改数据的要收.数据流.17.新颖物流的死少经历了四个阶段:细搁型物流→系统化物流→电子化物流→智能物流.18.智能物流的死少浮现细确化、智能化战协共化的特性.19.物联网的感知、辨别、通疑战定位真止了兴办内百般疑息的支集、分解、概括计划战统造.环境监测办法,无线传感网具备监测范畴广、持绝时间少、感知本收强、疑息传播即时等特性.三、辨析题(推断对于错,如道述细确,请正在后里的括号中挨“√”;如道述过得,请正在后里的括号中挨“×”,并对于过得的道述加以改正.)1.搜集建坐层是物联网的核心技能,是通联物理天下战疑息天下的纽戴.(×)改:感知辨别层2.感知辨别层的主要效率是把下层设备接进互联网,供表层使用.(×)改:搜集建坐层3.一个传感器战传感搜集节面的辨别便正在于是可植进了一个通疑模块.(√)改:4.基础电路将敏感元件的输出变换为电路参量(如电压、电感等).(√)改:“多通讲接互”是指派用多种通讲与人通疑的一种人机接互办法. (×)改:与估计机通疑“通讲”是指用户表黑企图、真止径做或者感知反馈疑息的通疑要收(√)7.惟有正在基站的覆盖范畴内,用户才大概通过它举止数据接换.(√)改:8.无线用户除了通过基站接进搜集的核心结构模式中,本去没有克没有及通过无核心模式产死自构造搜集.(×)改:能9.一个蓝牙设备有二种大概的角色,分别为主设备战从设备,但是共一个设备没有克没有及正在二种角色之间变换.(×)改:不妨切换10.植进式传感器体积小、沉量沉,共时其功率必须非常大.(√)改:11.搜集附加保存是指将保存系统短亨过缆线与服务器或者处事站贯串.(√)改:12. 搜集附加保存是一种文献级的估计机数据库保存架构.(√)改:13.无线传感网没有切合正在大尺度搀纯环境监测范畴收挥效率.(√)改:14.无线传感网不妨少久安置正在人迹罕至的恶劣环境中,无需人为维护,但是需要依好于一些前提办法.(√)改:15.无线自构造搜集中觅址是数据传输的前提.(√)改:16.觅址本收间接效率着无线自构造搜集表层协媾战服务的本能.(√)改:17.无线传感网支配系统运止正在无人瞅护的节面上,其安排没有必格中稳当.(×)改:需要格中稳当.18.无线传感网支配系统只需要有限的搜集协议便能支援多种百般的应用.(√)改:19.搜集管造系统提供搜集管造需要的洪量运算战影象资材.(√)改:20.每个被管造的搜集节面大概存留一个以上的搜集管造系统.(√)改:四、名词汇阐明(请对于给出的名词汇加以阐明.)1.物联网:瞅名思义,物联网便是物物贯串的互联网.那有二层意义:第一,物联网的核心战前提仍旧是互联网,是正在互联网前提上的蔓延战扩展的搜集;第二,其用户端蔓延战扩展到了所有东西与东西之间,举止疑息接换战通疑.物联网便是“物物贯串的互联网.2.传感器(GB7665-2005):指能体验确定的被丈量,并依照一定的顺序变换成可用输出旗号的器件或者拆置.3.大数据(维基百科):指的是所波及的数据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人为,正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截与、管造、处理、并整治成为人类所能解读的疑息.4.数据核心(维基百科):指用于安顿估计机系统及相闭部件的办法.5.智能兴办(GB/T50314-2006):指通过将兴办物的结构、设备、服务战管造根据用户的需要举止最劣化拉拢,进而为用户提供一个下效、恬静、便当的人情化兴办环境.6.条形码:将宽度没有等的多个乌条战空黑,依照一定的编码准则排列,用以表黑一组疑息的图形标记符.7.搜集化管造:是指通过进步的新颖化设备将本天职集启去的单体通过技能脚法组建成一个搜集去举止管造的一种管造模式.8.简朴搜集管造协议(SNMP):是博门安排用于正在 IP 搜集管造搜集节面(服务器、处事站、路由器、接换机及HUBS 等)的一种尺度协议,它是一种应用层协议.五、简问题1.从搜集的角度去瞅察,物联网具备哪些特性?感知辨别普适化;同构设备互联化;联网末端规模化;管造调控智能化;应用服务链条化;经济死少超过化.2.RFID标签与条形码相比具备哪些便宜?体积小且形状百般;耐环境性强;可沉复使用;脱透性强;数据仄安性下3.动做一种无线通疑技能,ZigBee具备哪些特性?数据传输速率矮,功耗矮,成本矮,时延短,下仄安性,下稳当性,劣良的搜集拓扑本收,灵验范畴机动、布网简单,处事频段机动,搜集容量大.4.无线体域网具备哪些特性?机动性战移动性;拆置便利;易于举止搜集筹备战安排;障碍定位简单;易于扩展.六、道述题1.试对于搜集疑息仄安的普遍性指标加以道述.往日,很多人对于疑息仄安没有敷沉视,往往将它动做一个普遍性的指标加以思量.当前,从包管搜集空间仄安的下度出收,便能将疑息仄安动做死少疑息财产战促成疑息化的死少,建坐的搜集仄安评介指标是可合理战科教,闭系到是可收挥评介的效率战功能,即闭系到是可通过评介去普及搜集仄安火仄.真体与环境仄安;构造管造与仄安造度;仄安技能步伐;搜集与通疑仄安;硬件与疑息仄安.2.试道述智能接通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步的接通疑息服务系统(ATIS);进步的接通管造系统(ATMS);进步的大寡接通系统(APTS);进步的车辆统造系统(AVCS);货运管造系统;电子支费系统(ETC);慢迫救援系统(EMS);。
《物联网导论》习题解答

《物联网导论》习题解答2016年4月第1章概述一、本章学习目标本章主要了解物联网的起源、物联网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进展;掌握物联网的概念与定义、物联网的特征、信息处理流程与物联网框架结构、物联网的基本结构、物联网的层次框架。
二、本章知识点●物联网的概念与定义●物联网的特征●信息处理流程与物联网框架结构●物联网的基本结构、物联网的层次框架三、习题及解答1. 物联网的含义包含哪些方面?答:“物联网”或“The Internet of Things”具有以下含义:〔1〕“物联网”依然是一个网,是一个在现有互联网基础上的网,应具有互联网的共性,这些共性应包括信息传输、信息交换、信息存储与信息的应用。
〔2〕物联网中的“物”应具有英特网中的终端或端点的特性,即“物”可以被寻址,“物”可以“产生”信息、交换信息。
〔3〕物联网中的“物”“所产生”的信息可以加以应用,或者说,人们可以应用“物”的信息。
〔4〕物联网应为人服务,能满足人的某些方面的需求,如果不能为人服务,它是没有意义的。
2. 学术界、我国及国际组织对物联网是如何定义的?答:学术界对物联网的定义有以下几个:〔1〕面向互联网的定义:“全球化的基础设施,连接物理与虚拟的对象,以应用其捕获的数据和通信功能。
这个基础设施包括了现存的和演进的英特网和网络,它将提供特殊的对象识别、感知和连接能力,以作为开发独立的、协作的、服务和应用基础。
这些将是由高度自治的数据捕获、事件传输、网络互联和交互为特征的”。
该定义是由CASAGRAS(Coordination and Support Action for Global RFID-related Activities and Standardisation,全球RFID运作及标准化协调支持行动)提出的。
〔2〕面向物的定义:在智能空间,被辨识的、拟人化操作的物,通过界面连接,与社区、环境和用户进行交互。
〔3〕面向语义的定义:“利用适当的建模解决方案,对物体进行描述、对物联网产生的数据进行推理、适应物联网需求的语义执行环境和架构、可扩展性存储和通信基础设施。
物联网导论必做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就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根据信息生成、传输、处理与应用的原则,可以把物联网分为四层: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 C)与综合应用层。
A)物理层B)会话层C)管理服务层D)表示层2、工业界经常将RFID系统分为( A )、天线与标签三大组件。
A)阅读器B)扫描仪C)转换器D)主机3、传感器作为信息获取的重要手段,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构成了( B )的三大支柱。
A)网络技术B)信息技术C)感知识别D)物联网技术4、在传感器的硬件平台与软件程序设计时应考虑低成本与微型化、低功耗、灵活性与扩展性与( D )。
A)经济性B)高效性C)舒适性D)鲁棒性5、具体而言,位置信息包括三大要素:所在的地理位置、处在该地理位置的( C )、处在该地理位置的对象(人或设备)。
A)空间B)事件C)时间D)场景6、GPS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宇宙空间部分、地面监测部分与( B )部分。
A)空中接收B)用户设备C)管理控制部分D)连接传输7、物联网设备的智能性就体现在这些异构的设备所构成的系统具有( C )、任务迁移、智能协作与多通道交互四个方面。
A)数据接收B)任务发布C)情境感知D)系统管理8、随着物联网感念的诞生与发展,智能设备也有了新的理解与定位,即横向智能化、(A )与互联规模化。
A)纵向智能化B)管理深入化C)感知深入化D)互联微型化9、组成无线网络的基本元素包括无线网络用户、无线连接与(A )。
A)基站B)数字终端C)PDA D)移动设备10、无线网络的类别包括无线广域网、无线城域网、无线局域网与无线( A )局域网。
A)个人B)大众C)集体D)宽带11、由于所使用的波长较短,对障碍物的衍射较差,因此两个使用( B )通信的设备之间必须相互可见,通信距离一般为一米左右。
A)蓝牙B)红外C)ZigBee D)WiFi12、一个主蓝牙设备最多可以同时与( C )个从设备通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1试述物联网的起源与发展:物联网理念最早可追溯到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一书。
只是当时受限于无线网络,硬件和传感设备的发展,未引起重视。
1998年MIT提出了EPC系统的物联网构想。
1999年,建立在物品编码。
RFID技术和互联网的基础上,美国AUTO-ID中心首先提出物联网概念。
奥巴马任总统后,于2009年1月28日举行“圆桌会议”,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
2009年,欧盟执委会发表《Internet of Things-An action plan for Europe》物联网行动方案,加强物联网开发管理应用。
2009年,韩国通信委员会出台一系列政策发展物联网。
2009年,日本制定《i-Japan战略2015》。
2009年8月7日,温家宝在无锡提出“感知中国”战略构想。
11月,发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讲话。
我国高层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报告和相关政策措施表明: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将成为今后一项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重要决策。
1.2物联网技术的核心技术及主要特点感知识别层。
联系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
通过无线传感网络对物质性质、环境状态、行为形式等信息开展大规模、长期、实时的获取。
信息生成方式多样化。
网络构建层。
可以将下层数据接入互联网,供上层使用。
具有强大的枢纽作用,高效、稳定、及时、安全的传输上下层数据。
管理服务层。
将大规模数据高效可靠的组织,为上层行业提供智能的支撑平台。
在信息的安全与隐私保护方面还存在缺陷。
综合应用层。
以“物”或物理世界为中心,实现物物互联。
各个核心技术既相互独立又联系紧密。
其技术的选择都以应用为导向,根据具体需求和环境选择还是的感知技术、联网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1.3试述物联网应用前景在看了第一章之后,我对物联网的未来应用前景有了更深入透彻的了解,比如在智能物流方面。
不光中国,全球的其他任何一个有交易,有买卖的地方都会存在物流,但就现在物流的行业形势和前景,每年都会为买卖双方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这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合适的库存产品来满足双方的需求,同时由于生产商——供应商——零售商这个产业链条的各个步骤的效率问题。
然而有了物联网,在这各个环节之间以及买卖双方之间的一系列矛盾、以及低效率的问题,大多都可以解决,这个技术主要依靠于互联网和射频识别,这两个技术支撑整个物流行业。
这样,在商品的生产,运输,上架,交易以及商品质量上实现全程的智能化和人工可操作化,即可以即时的了解到商品的地理位置,以及商品在查询时的状况,让商家可以对情况进行了解和备案。
同时还可以减少各公司在人工操作上的一些不必要的经济开销,节约成本,虽然这可能会带来比如失业等社会问题,但是在以后的,这些应该也是可以解决的。
就智慧物流的整体优势来说,大大提高了现行物流的效率,减少成本。
另外,还有的就是物联网在智能交通上的应用,,让交通资源得到最高效率的应用,并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
道路基础设施中的传感器和车载传感设备能够实时监控交通流量和车辆状态,通过泛在移动通信网络蒋信息传送至管理中心。
看未来,所有车辆都能预先知道并避开交通拥堵,延最快的路线到达目的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拥有实时的交通和天气信息,能够随时找到最近的停车场,甚至在大部分的时间内车辆可以自动驾驶而乘客们可以在旅途中欣赏电视节目等。
然后再绿色建筑中也可以结合上物联网,能够让建筑具有人员实时管理,能耗数据实时采集,设备自动控制,室内环境舒适度调节,能源状态显示、统计、分析和预警等功能,从而让建筑节能降耗。
绿色建筑所实现的并非一个房间电气设备的智能管理,而是整个建筑或者多个建筑中,所有房间中的电器设备的协调统一和智能管理。
与智能建筑相关联的智能家居、智能办公室,以及智能社区等也成为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市场。
再其次便是智能电网,通过先进信息系统与电网的整合,吧过去静态、低效的电力输送网络转变为动态可调整的智能网络,对能源系统进行实时监测,根据不同时段的用电需求,将电力按最优方案予以分配。
最后是在环境监控上结合物联网,通过传感器以及各个节点之间的网络连接,使环境监测,海洋环境监测,森林生态监测,火山活动监测更加便捷与智能。
1.4從物联网的基本概念,解釋互联网/电信网為何是物联网的核心网络.由于在物联网的时代,每一件物体都有自己的一个可寻的地址。
从而把这些地址存入在一个网络中,方便人们进行查找,也就是说让所有物体都有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要实现到达这个要求的话,对于现在而言互联网和传统电信网能很好的做到,从而对于现在而言这两个网络是物联网的核心网络。
1.6试述物联网的感知识别层的内涵感知识别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是联系世界和信息世界的纽带。
感知识别层既包括射频识别(FRID),无线传感器等信息自动生成设备,也包括各种智能电子产品用来人工生成信息。
FRID是能够让物品“开口说话”的技术:FRID标签中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物品的识别和管理。
另外,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主要通过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对物质性质,环境状态,行为模式等信息开展大规模,长期,实时的获取。
近些年来,各类可联网电子产品层出不穷,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多媒体播放器(MP4),上网本,笔记本电脑等迅速普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连入互联网,分享信息。
信息生成方式多样化是物联网区别于其他网络的重要特征。
1.7試述物联网的网络构建层的內涵.网络构建层主要是把下层(感知识别层)的数据接入互联网,供上层服务使用。
通常借助互联网以及下一代互联网,和各种无线网络(无线广域网如3G,无限局域网如wifi,无限城域网如wimax,无线个域网如bluetooth)来传入数据。
是实现物物互联的重要基础。
1.8试述物联网的管理服务层的内涵管理服务层位于感知识别和网络架构层之上。
在高性能计算和海量存储技术的支撑下,管理服务层将大规模数据高效、可靠地组织起来,为上层应用提供智能的支撑平台。
主要特点是:“智慧”,被誉为“物联网智慧的源泉”管理服务层主要包括数据的储存、数据的检索、数据的使用及相关的安全问题。
至今,如何有效地组织和查询数据是核心的问题之一。
1.9) 試述物联网的综合应用层的內涵.物联网的应用以“物”或者物理世界为中心,涵盖物品追踪、环境检测、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绿色建筑等方面,实现物物互联的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和互动化。
物联网应用目前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具有多样化、规模化、行业化等特点。
物联网技术的选择均是以应用为向导,根据具体的需求和环境选择合适的技术构成全套应对方案,形成综合应用层。
第二章2.1题目: 试述光符号识别技术的基本概念光符号识别技术是一种可以让机器按照人类的方式来阅读和识别的方法,可以说得上是自动识别技术的先驱.并且在人工智能和图像处理领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光符号识别系统最大的优点是信息密度高,缺点是价格昂贵,系统复杂而受到很大限制.2.2試述语音识别技术的基本概念:语音识别技术是以从输入信号中提取特征为主要任务,进行语音信号预处理,同时,它一般也包含了一些信号处理技术来保证特征的清晰与准确。
然后将获取的语音特征使用训练算法后产生声学模型,再将语音特征同声学模型进行匹配与比较,以便获得最佳的语言模型,其中典型系统多采用基于一阶隐马尔科夫模型进行建模。
其目标是将人类的语言转化为计算机可读的输入。
2.4条形码技术的基本概念条形码是有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以及对应的字符组成的标记。
它包括:一维条形码和二维条形码。
一维条形码由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用以表达一组信息的图标标识符。
他有:可直接显示内容为英文、数字、简单符号;贮存数据不多,主要依靠计算机中的关联数据库; 保密性能不高;损污后可读性差。
二维条形码可以从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来获取信息。
其储存的信息量远远大于一维条形码。
它具有:存储量大,抗损性强,安全性高,可传真影印,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2.5) 試述RFID 射频技术的基本概念.RFID是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RFID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 及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信息识别目。
2.6試述虹膜识别技术的特点及基本概念.虹膜识别技术是人体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
虹膜的高度独特性、稳定性及不可更改的特点,是虹膜可用作身份鉴别的物质基础。
优点:1.便于用户使用;2.可能会是最可靠的生物识别技术;3.需物理的接触;可靠性高;4.快捷方便;授权灵活:无法复制;配置灵活多样;投入少、免维护;缺点:1. 一个最为重要的缺点是它没有进行过任何的测试,当前的虹膜识别系统只是用统计学原理进行小规模的试验,而没有进行过现实世界的唯一性认证的试验;2.很难将图像获取设备的尺寸小型化;3. 需要昂贵的摄像头聚焦,一个这样的摄像头的最低价为7000美元;4.镜头可能产生图像畸变而使可靠性降低;5.黑眼睛极难读取;6.需要较好光源。
7. 两大模块:硬件和软件8. 一个自动虹膜识别系统包含硬件和软件两大模块:虹膜图像获取装置和虹膜识别算法。
分别对应于图像获取和模式匹配这两个基本问题。
2.7) 試述指纹的整体特征和局部特征的概念答:指纹是指人的手指末端正面皮肤上凹凸不平的纹线。
指纹的整体特征是可以用肉眼直接观察到的特征,包括纹形、模式区、核心点、三角点和纹数等。
纹形是最直观的,一般为斗形、螺旋形、簸箕形。
指纹的局部特征是细致到指纹节点上的特征,指纹纹路会在某些点处出现中断、分叉、转折等特征,而且纹路在这些点的方向、曲率等都会迥异。
2.8) 試述IC 卡系统的构成及分类方法解答:IC卡系统主要由IC卡、IC卡读写器、PC构成,较大的系统还包含通信网络和主计算机等。
分类方法分为:是否带有微处理器:存储卡、CPU卡;IC卡与读卡器的通信方式:接触式IC卡、非接触式IC卡2.9)简述一维条形码的组成及一维条形码的基本参数及工作原理组成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空以及对应的字符组成的标记,一个完整的条码的组成次序依次为:静区(前)、起始符、数据符、(中间分割符,主要用于EAN码)、(校验符)、终止符、静区(后)基本参数:密度,宽窄比,对比度,pcs工作原理: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光的类型决定,白色物体能反射各种波长的可见光,黑色则吸收。
当条形码扫描器光源发出的光经过条形码反射后,反射光射入扫描器内部的光电转换器上,光电转换器根据强弱不同的反射光信号转化为相应的电信号、电信号经条形码扫描器的放大电路增强后,再送到整形电路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
白条、黑条的宽度不同,相应的电信号持续时间的长短也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