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

合集下载

一元二次方程100道计算题练习附答案

一元二次方程100道计算题练习附答案

一元二次方程100道计算题练习1、)4(5)4(2+=+x x 2、x x 4)1(2=+ 3、22)21()3(x x -=+4、31022=-x x 5、(x+5)2=16 6、2(2x -1)-x (1-2x )=07、x 2 =64 8、5x 2 - 52=0 9、8(3 -x )2 –72=010、3x(x+2)=5(x+2) 11、(1-3y )2+2(3y -1)=0 12、x 2+ 2x + 3=013、x 2+ 6x -5=0 14、x 2-4x+ 3=0 15、x 2-2x -1 =016、2x 2+3x+1=0 17、3x 2+2x -1 =0 18、5x 2-3x+2 =019、7x 2-4x -3 =0 20、 -x 2-x+12 =0 21、x 2-6x+9 =022、22(32)(23)x x -=- 23、x 2-2x-4=0 24、x 2-3=4x25、3x 2+8 x -3=0(配方法) 26、(3x +2)(x +3)=x +14 27、(x+1)(x+8)=-1228、2(x -3) 2=x 2-9 29、-3x 2+22x -24=0 30、(2x-1)2+3(2x-1)+2=031、2x 2-9x +8=0 32、3(x-5)2=x(5-x) 33、(x +2) 2=8x34、(x -2) 2=(2x +3)2 35、2720x x += 36、24410t t -+=37、()()24330x x x -+-= 38、2631350x x -+= 39、()2231210x --=40、2223650x x -+=补充练习:一、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x -2) 2=(2x-3)2 042=-x x 3(1)33x x x +=+x 2x+3=0 ()()0165852=+---x x二、利用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51)12(212=-y 4(x-3)2=25 24)23(2=+x三、利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25220x x -+= 012632=--x x01072=+-x x四、利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3x 2+22x -24=0 2x (x -3)=x -3. 3x 2+5(2x+1)=0五、选用适当的方法解下列方程(x +1) 2-3 (x +1)+2=0 22(21)9(3)x x +=- 2230x x --=21302x x ++= 4)2)(1(13)1(+-=-+x x x x2)2)(113(=--x x x (x +1)-5x =0. 3x (x -3) =2(x -1) (x +1).应用题:1、某商场销售一批名牌衬衫,平均每天可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元,为扩大销售增加盈利,尽快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价措施,经调查发现,如果每件衬衫每降价一元,市场每天可多售2件,若商场平均每天盈利1250元,每件衬衫应降价多少元?2、两个正方形,小正方形的边长比大正方形的边长的一半多4 cm,大正方形的面积比小正方形的面积的2倍少32平方厘米,求大小两个正方形的边长.3、如图,有一块梯形铁板ABCD,AB∥CD,∠A=90°,AB=6 m,CD=4 m,AD=2 m,现在梯形中裁出一内接矩形铁板AEFG,使E在AB上,F在BC上,G在AD上,若矩形铁板的面积为5 m2,则矩形的一边EF长为多少?4、如右图,某小在长32米,区规划宽20米的矩形场地ABCD上修建三条同样宽的3条小路,使其中两条与AD平行,一条与AB平行,其余部分种草,若使草坪的面积为566米2,问小路应为多宽?5、某商店经销一种销售成本为每千克40元的水产品,据市场分析,若按每千克50元销售一个月能售出500千克;销售单价每涨1元,月销售量就减少10千克,商店想在月销售成本不超过1万元的情况下,使得月销售利润达到8000元,销售单价应定为多少?6.某工厂1998年初投资100万元生产某种新产品,1998年底将获得的利润与年初的投资的和作为1999年初的投资,到1999年底,两年共获利润56万元,已知1999年的年获利率比1998年的年获利率多10个百分点,求1998年和1999年的年获利率各是多少?思考:1、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4222=-++-a x x a 的一个根为0,则a 的值为 。

九年级数学: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典型例题

九年级数学: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典型例题

例 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y 2+7y +6=0; (2)t (2t -1)=3(2t -1); (3)(2x -1)(x -1)=1. 解:(1)方程可变形为(y +1)(y +6)=0 y +1=0或y +6=0 ∴y 1=-1,y 2=-6(2)方程可变形为t (2t -1)-3(2t -1)=0 (2t -1)(t -3)=0,2t -1=0或t -3=0 ∴t 1=21,t 2=3.(3)方程可变形为2x 2-3x =0 x (2x -3)=0,x =0或2x -3=0 ∴x 1=0,x 2=23说明:(1)在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一般地要把方程整理为一般式,如果左边的代数式能够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而右边为零时,则可令每一个一次因式为零,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出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就是原方程的两个解了.(2)应用因式分解法解形如(x -a )(x -b )=c 的方程,其左边是两个一次因式之积,但右边不是零,所以应转化为形如(x -e )(x -f )=0的形式,这时才有x 1=e ,x 2=f ,否则会产生错误,如(3)可能产生如下的错解:原方程变形为:2x -1=1或x -1=1.∴x 1=1,x 2=2.(3)在方程(2)中,为什么方程两边不能同除以(2t -1),请同学们思考典型例题二例 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6223362+=+x x x解:把方程左边因式分解为:0)23)(32(=-+x x∴032=+x 或023=-x ∴ 32,2321=-=x x 说明: 对于无理数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若左边可分解为一次因式积的形式,均可用因式分解法求出方程的解。

例 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522+=y y解: 移项得:01522=--y y 把方程左边因式分解 得:0)3)(52(=-+y y ∴052=+y 或03=-y∴.3,2521=-=y y说明: 在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一定要注意,把方程整理为一般式,如果左边的代数式能够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而右边为零时,则可令每一个一次因式都为零,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出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就是原方程的两个解了。

(完整版)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经典例题+综合练习)---详细答案

(完整版)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经典例题+综合练习)---详细答案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主体知识归纳】1.因式分解法 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0,而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时,例如,x 2-9=0,这个方程可变形为(x +3)(x -3)=0,要(x +3)(x -3)等于0,必须并且只需(x +3)等于0或(x -3)等于0,因此,解方程(x +3)(x -3)=0就相当于解方程x +3=0或x -3=0了,通过解这两个一次方程就可得到原方程的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2.因式分解法其解法的关键是将一元二次方程分解降次为一元一次方程.其理论根据是:若A ·B =0A =0或B =0.【基础知识讲解】1.只有当方程的一边能够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而另一边是0的时候,才能应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分解因式时,要根据情况灵活运用学过的因式分解的几种方法.2.在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中,公式法是主要的,公式法可以说是通法,即能解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但对某些特殊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有的用直接开平方法简便,有的用因式分解法简便.因此,在遇到一道题时,应选择适当的方法去解.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是比较麻烦的,在实际解一元二次方程时,一般不用配方法.而在以后的学习中,会常常用到因式分解法,所以要掌握这个重要的数学方法.【例题精讲】例1: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1)y 2+7y +6=0; (2)t (2t -1)=3(2t -1); (3)(2x -1)(x -1)=1.解:(1)方程可变形为(y +1)(y +6)=0,y +1=0或y +6=0,∴y 1=-1,y 2=-6.(2)方程可变形为t (2t -1)-3(2t -1)=0,(2t -1)(t -3)=0,2t -1=0或t -3=0,∴t 1=21,t 2=3.(3)方程可变形为2x 2-3x =0.x (2x -3)=0,x =0或2x -3=0.∴x 1=0,x 2=23. 说明:(1)在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一般地要把方程整理为一般式,如果左边的代数式能够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而右边为零时,则可令每一个一次因式为零,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出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就是原方程的两个解了.(2)应用因式分解法解形如(x -a )(x -b )=c 的方程,其左边是两个一次因式之积,但右边不是零,所以应转化为形如(x -e )(x -f )=0的形式,这时才有x 1=e ,x 2=f ,否则会产生错误,如(3)可能产生如下的错解:原方程变形为:2x -1=1或x -1=1.∴x 1=1,x 2=2.(3)在方程(2)中,为什么方程两边不能同除以(2t -1),请同学们思考?例2:用适当方法解下列方程: (1)3(1-x )2=27;(2)x 2-6x -19=0;(3)3x 2=4x +1;(4)y 2-15=2y ;(5)5x (x -3)-(x -3)(x +1)=0;(6)4(3x +1)2=25(x -2)2.剖析:方程(1)用直接开平方法,方程(2)用配方法,方程(3)用公式法,方程(4)化成一般式后用因式分解法,而方程(5)、(6)不用化成一般式,而直接用因式分解法就可以了.解:(1)(1-x )2=9,(x -1)2=3,x -1=±3,∴x 1=1+3,x 2=1-3.(2)移项,得x 2-6x =19,配方,得x 2-6x +(-3)2=19+(-3)2,(x -3)2=28,x -3=±27, ∴x 1=3+27,x 2=3-27.(3)移项,得3x 2-4x -1=0,∵a =3,b =-4,c =-1, ∴x =37232)1(34)4()4(2±=⨯-⨯⨯--±--, ∴x 1=372+,x 2=372-. (4)移项,得y 2-2y -15=0,把方程左边因式分解,得(y -5)(y +3)=0;∴y -5=0或y +3=0,∴y 1=5,y 2=-3.(5)将方程左边因式分解,得(x -3)[5x -(x +1)]=0,(x -3)(4x -1)=0,∴x -3=0或4x -1=0,∴x 1=3,x 2=41. (6)移项,得4(3x +1)2-25(x -2)2=0,[2(3x +1)]2-[5(x -2)]2=0,[2(3x +1)+5(x -2)]·[2(3x +1)-5(x -2)]=0,(11x -8)(x +12)=0,∴11x -8=0或x +12=0,∴x 1=118,x 2=-12. 说明:(1)对于无理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同有理数一样,只不过要注意二次根式的化简.(2)直接因式分解就能转化成两个一次因式乘积等于零的形式,对于这种形式的方程就不必要整理成一般式了.例3:解关于x 的方程:(a 2-b 2)x 2-4abx =a 2-b 2.解:(1)当a 2-b 2=0,即|a |=|b |时,方程为-4abx =0.当a =b =0时,x 为任意实数.当|a |=|b |≠0时,x =0.(2)当a 2-b 2≠0,即a +b ≠0且a -b ≠0时,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分解因式,得[(a +b )x +(a -b )][(a -b )x -(a +b )]=0,∵a +b ≠0且a -b ≠0,∴x 1=b a a b +-,x 2=ba b a -+. 说明:解字母系数的方程,要注意二次项系数等于零和不等于零的不同情况分别求解.本题实际上是分三种情况,即①a =b =0;②|a |=|b |≠0;③|a |≠|b |.例4:已知x 2-xy -2y 2=0,且x ≠0,y ≠0,求代数式22225252y xy x y xy x ++--的值. 剖析:要求代数式的值,只要求出x 、y 的值即可,但从已知条件中显然不能求出,要求代数式的分子、分母是关于x 、y 的二次齐次式,所以知道x 与y 的比值也可.由已知x 2-xy -2y 2=0因式分解即可得x 与y 的比值.解:由x 2-xy -2y 2=0,得(x -2y )(x +y )=0,∴x -2y =0或x +y =0,∴x =2y 或x =-y . 当x =2y 时,135y13y 5y 5y y 22)y 2(y 5y y 22)y 2(y 5xy 2x y 5xy 2x 2222222222-=-=+⋅⋅+-⋅⋅-=++--. 当x =-y 时,21y 4y 2y 5y )y (2)y (y 5y )y (2)y (y 5xy 2x y 5xy 2x 222222222-=-=+⋅-⋅+--⋅-⋅--=++--2. 说明:因式分解法体现了“降次”“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它不仅可用来解一元二次方程,而且在解一元高次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组及有关代数式的计算、证明中也有着广泛的 应用.【同步达纲练习】1.选择题(1)方程(x -16)(x +8)=0的根是( )A .x 1=-16,x 2=8B .x 1=16,x 2=-8C .x 1=16,x 2=8D .x 1=-16,x 2=-8(2)下列方程4x 2-3x -1=0,5x 2-7x +2=0,13x 2-15x +2=0中,有一个公共解是( )A ..x =21B .x =2C .x =1D .x =-1(3)方程5x (x +3)=3(x +3)解为( )A .x 1=53,x 2=3 B .x =53C .x 1=-53,x 2=-3D .x 1=53,x 2=-3 (4)方程(y -5)(y +2)=1的根为( )A .y 1=5,y 2=-2B .y =5C .y =-2D .以上答案都不对 (5)方程(x -1)2-4(x +2)2=0的根为( )A .x 1=1,x 2=-5B .x 1=-1,x 2=-5C .x 1=1,x 2=5D .x 1=-1,x 2=5 (6)一元二次方程x 2+5x =0的较大的一个根设为m ,x 2-3x +2=0较小的根设为n ,则m +n 的值为( )A .1B .2C .-4D .4 (7)已知三角形两边长为4和7,第三边的长是方程x 2-16x +55=0的一个根,则第三边长是( )A .5B .5或11C .6D .11 (8)方程x 2-3|x -1|=1的不同解的个数是( )A .0B .1C .2D .32.填空题(1)方程t (t +3)=28的解为_______.(2)方程(2x +1)2+3(2x +1)=0的解为__________.(3)方程(2y +1)2+3(2y +1)+2=0的解为__________.(4)关于x 的方程x 2+(m +n )x +mn =0的解为__________.(5)方程x (x -5)=5 -x 的解为__________.3.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1)x 2+12x =0;(2)4x 2-1=0; (3)x 2=7x ;(4)x 2-4x -21=0;(5)(x -1)(x +3)=12; (6)3x 2+2x -1=0;(7)10x2-x-3=0;(8)(x-1)2-4(x-1)-21=0.4.用适当方法解下列方程:(1)x2-4x+3=0;(2)(x-2)2=256;(3)x2-3x+1=0;(4)x2-2x-3=0;(5)(2t+3)2=3(2t+3);(6)(3-y)2+y2=9;(7)(1+2)x2-(1-2)x=0;(8)5x2-(52+1)x+10=0;(9)2x2-8x=7(精确到0.01);(10)(x+5)2-2(x+5)-8=0.5.解关于x的方程:(1)x2-4ax+3a2=1-2a;(2)x2+5x+k2=2kx+5k+6;(3)x2-2mx-8m2=0; (4)x2+(2m+1)x+m2+m=0.6.已知x 2+3xy -4y 2=0(y ≠0),试求yx y x +-的值.7.已知(x 2+y 2)(x 2-1+y 2)-12=0.求x 2+y 2的值.8.请你用三种方法解方程:x (x +12)=864.9.已知x 2+3x +5的值为9,试求3x 2+9x -2的值.10.一跳水运动员从10米高台上跳水,他跳下的高度h (单位:米)与所用的时间t (单位:秒)的关系式h =-5(t -2)(t +1).求运动员起跳到入水所用的时间.11.为解方程(x 2-1)2-5(x 2-1)+4=0,我们可以将x 2-1视为一个整体,然后设x 2-1=y ,则y 2=(x 2-1)2,原方程化为y 2-5y +4=0,解此方程,得y 1=1,y 2=4.当y =1时,x 2-1=1,x 2=2,∴x =±2.当y =4时,x 2-1=4,x 2=5,∴x =±5.∴原方程的解为x 1=-2,x 2=2,x 3=-5,x 4=5.以上方法就叫换元法,达到了降次的目的,体现了转化的思想.(1)运用上述方法解方程:x 4-3x 2-4=0.(2)既然可以将x 2-1看作一个整体,你能直接运用因式分解法解这个方程吗参考答案【同步达纲练习】1.(1)B (2)C (3)D (4)D (5)B (6)A (7)A (8)D2.(1)t 1=-7,t 2=4(2)x 1=-21,x 2=-2(3)y 1=-1,y 2=-23(4)x 1=-m ,x 2=-n (5)x 1=5,x 2=-1 3.(1)x 1=0,x 2=-12;(2)x 1=-21,x 2=21;(3)x 1=0,x 2=7;(4)x 1=7,x 2=-3;(5)x 1=-5,x 2=3;(6)x 1=-1,x 2=31; (7)x 1=53,x 2=-21;(8)x 1=8,x 2=-2. 4.(1)x 1=1,x 2=3;(2)x 1=18,x 2=-14;(3)x 1=253+,x 2=253-;(4)x 1=3,x 2=-1; (5)t 1=0,t 2=-23;(6)y 1=0,y 2=3;(7)x 1=0,x 2=22-3; (8)x 1=55,x 2=10;(9)x 1≈7.24,x 2=-3.24;(10)x 1=-1,x 2=-7. 5.(1)x 2-4ax +4a 2=a 2-2a +1,(x -2a )2=(a -1)2,∴x -2a =±(a -1),∴x 1=3a -1,x 2=a +1.(2)x 2+(5-2k )x +k 2-5k -6=0, x 2+(5-2k )x +(k +1)(k -6)=0,[x -(k +1)][x -(k -6)]=0,∴x 1=k +1,x 2=(k -6).(3)x 2-2mx +m 2=9m 2,(x -m )2=(3m )2∴x 1=4m ,x 2=-2m(4)x 2+(2m +1)x +m (m +1)=0,(x +m )[x +(m +1)]=0,∴x 1=-m ,x 2=-m -16.(x +4y )(x -y )=0, x =-4y 或x =y当x =-4y 时,y x y x +-=3544=+---y y y y ; 当x =y 时,y x y x +-=y y y y +-=0. 7.(x 2+y 2)(x 2+y 2-1)-12=0,(x 2+y 2)2-(x 2+y 2)-12=0,(x 2+y 2-4)(x 2+y 2+3)=0,∴x 2+y 2=4或x 2+y 2=-3(舍去)8.x 1=-36,x 2=249.∵x 2+3x +5=9,∴x 2+3x =4,∴3x2+9x-2=3(x2+3x)-2=3×4-2=10 10.10=-5(t-2)(t+1),∴t=1(t=0舍去) 11.(1)x1=-2,x2=2(2)(x2-2)(x2-5)=0,(x+2)(x-2)(x+5)(x-5)=0。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口诀:一移,二分,三转化,四再求根容易得。

步骤:将方程右边化为0;将方程左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式的积;令这两个一次式分别为0,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数学中用以求解高次一元方程的一种方法。

把方程的一侧的数(包括未知数),通过移动使其值化成0,把方程的另一侧各项化成若干因式的乘积,然后分别令各因式等于0而求出其解的方法叫因式分解法。

在使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
①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等式右边必须为0。

②方程中如果有括号不要急于去掉括号,要先观察方程是否可采用因式分解法求解。

③因式分解法有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等(十字相乘法最常用)。

④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注意不能将方程两边同时约去相同的因式或未知数。

第6讲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求解(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第6讲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求解(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第6讲一元二次方程及其求解(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目标导航课程标准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和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意义,会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2.掌握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会应用此判定方法解决有关问题;3.理解解法中的降次思想,直接开平方法中的分类讨论与换元思想.4.了解配方法的概念,会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5.掌握运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6.通过用配方法将一元二次方程变形的过程,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并增强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7.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了解公式法的概念,能熟练应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8.正确理解因式分解法的实质,熟练运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9.通过求根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数学推理的严密性及严谨性,渗透分类的思想.知识精讲知识点01 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通过化简后,只含有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注意:识别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抓住三个条件(1)整式方程;(2)含有一个未知数;(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不满足其中任何一个条件的方程都不是一元二次方程,缺一不可.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一般地,任何一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都能化成形如,这种形式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是二次项,是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注意:(1)只有当时,方程才是一元二次方程;(2)在求各项系数时,应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指明一元二次方程各项系数时注意不要漏掉前面的性质符号.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重要结论(1)若a+b+c=0,则一元二次方程必有一根x=1;反之也成立,即若x=1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则a+b+c=0.(2)若a-b+c=0,则一元二次方程必有一根x=-1;反之也成立,即若x=-1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则a-b+c=0.(3)若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根x=0,则c=0;反之也成立,若c=0,则一元二次方程必有一根为0.知识点0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直接开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直接开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利用直接开平方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称为直接开平方法.2.直接开平方法的理论依据:平方根的定义.3.能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类型有两类:①形如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可直接开平方求解.若,则;表示为,有两个不等实数根;若,则x=O;表示为,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若,则方程无实数根.②形如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可直接开平方求解,两根是.注意: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论依据是平方根的定义,应用时应把方程化成左边是含未知数的完全平方式,右边是非负数的形式,就可以直接开平方求这个方程的根.(二)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将一元二次方程配成的形式,再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配方法.2.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论依据是公式:.3.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①把原方程化为的形式;②将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的系数,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③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④再把方程左边配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化为一个常数;⑤若方程右边是非负数,则两边直接开平方,求出方程的解;若右边是一个负数,则判定此方程无实数解. 注意:(1)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口诀:一除二移三配四开方;(2)配方法关键的一步是“配方”,即在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3)配方法的理论依据是完全平方公式2222()a ab b a b ±+=±. 4.配方法的应用(1)用于比较大小:在比较大小中的应用,通过作差法最后拆项或添项、配成完全平方,使此差大于零(或小于零)而比较出大小.(2)用于求待定字母的值:配方法在求值中的应用,将原等式右边变为0,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式后,再运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待定字母的取值.(3)用于求最值:“配方法”在求最大(小)值时的应用,将原式化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后可求出最值. (4)用于证明:“配方法”在代数证明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学习二次函数后还会知道“配方法”在二次函数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注意:“配方法”在初中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恒等变形的重要手段,是研究相等关系,讨论不等关系的常用技巧,是挖掘题目当中隐含条件的有力工具,同学们一定要把它学好. (三)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一元二次方程,当 时,2.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 ①当时,原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 ②当时,原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 ③当时,原方程 实数根.3.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用公式法解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①把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②确定a 、b 、c 的值(要注意符号); ③求出的值; ④若,则利用公式求出原方程的解;若,则原方程无实根.注意:(1)虽然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用公式法来求解,但它往往并非最简单的,一定要注意方法的选择.(2)一元二次方程20 (0)ax bx c a ++=≠,用配方法将其变形为:2224()24b b ac x a a -+=.①当240b ac ∆=->时,右端是正数.因此,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21,242b b acx a -±-=.② 当240b ac ∆=-=时,右端是零.因此,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1,22b x a =-.③ 当240b ac ∆=-<时,右端是负数.因此,方程没有实根. (四)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1.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1)将方程右边化为 ;(2)将方程左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式的 ;(3)令这两个一次式分别为 ,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4)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2.常用的因式分解法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十字相乘法等. 注意:(1)能用分解因式法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结构特点:方程的一边是0,另一边可以分解成两个一次 因式的积;(2)用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理论依据:两个因式的积为0,那么这两个因式中至少有一个等于0; (3)用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注意点:①必须将方程的右边化为0;②方程两边不能同时除以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考法01 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定【典例1】下列方程①x 2﹣5x =2022,②20ax bx c ++=,③2316xx +=,④2(2)(6)1x x x -+=+,一定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有(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即学即练】若()2230aa x x --+=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a 的值是( ) A .2-B .2C .1D .2±考法02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各项系数的确定能力拓展【典例2】将方程2x 2=5x -1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其中二次项系数为2,则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是( ) A .-5、1B .5、1C .5、-1D .-5、-1【即学即练】将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后,其中二次项系数是2,一次项系数是4-,常数项是3的方程是( ) A .2234x x +=B .2234x x -=C .2243x x +=D .2243x x -=考法03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根)【典例3】若2x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0ax x b --=的一个根,则282a b +-的值为( ) A .0B .2C .4D .6【即学即练】若一元二次方程()221310k x x k -++-=有一个解为0x =,则k 为( )A .±1B .1C .1-D .0考法04 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典例4】方程()219x +=的解为( ) A .2x =,4x =-B .2,4x x =-=C .4,2x x ==D .2,4x x =-=-【即学即练】一元二次方程()2116x +=可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其中一个一元一次方程是14x +=,则另一个一元一次方程是( ) A .14x -=-B .14x -=C .14x +=D .14x +=-考法05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典例5】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x 2-10x +11=0,此方程可化为( ) A .(x -5)2=14B .(x +5)2=14C .(x -5)2 =36D .(x +5)2 =36【即学即练】慧慧将方程2x 2+4x ﹣7=0通过配方转化为(x +n )2=p 的形式,则p 的值为( ) A .7B .8C .3.5D .4.5考法06 配方法在代数中的应用【典例6】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为,,a b c ,且满足221016890a a b b -+-+=,则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边c 的取值范围是( ) A .c >8B .5<c <8C .8<c <13D .5<c <13【即学即练】已知方程264x x -+=,等号右侧的数字印刷不清楚,若可以将其配方成()27x p -=的形式,则印刷不清楚的数字是( ) A .6B .9C .2D .2-考法07 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典例7】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a ≠0),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有( )①若a +2b +4c =0,则方程ax 2+bx +c =0必有实数根;②若b =3a +2,c =2a +2,则方程ax 2+bx +c =0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③若c 是方程ax 2+bx +c =0的一个根,则一定有ac +b +1=0成立; ④若t 是一元二次方程ax 2+bx +c =0的根,则b 2﹣4ac =(2at +b )2. 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即学即练】x = )A .22730x x ++=B .22730x x --=C .22730x x +-=D .22730x x -+=考法08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典例8】一元二次方程2560x x -+=的根是( ) A .12x =,23x =B .12x =-,23x =C .12x =,23x =-D .12x =-,23x =-【即学即练】一个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等于一元二次方程216550x x -+=的两个实数根,则这个等腰三角形周长为( ) A .11B .27C .5或11D .21或27题组A 基础过关练1.把一元二次方程(1)(1)3x x x +-=化成一般形式,正确的是( ) A .2310x x --=B .2310x x -+=C .2310x x +-=D .2310x x ++=2.若方程||(2)310m m x mx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 ) A .2m =±B .m =2C .2m ≠-D .2m ≠±3.用配方法解方程2410x x -+=时,结果正确的是( ) A .()225x -= B .()223x -= C .()225x +=D .()223x +=4.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0kx x +-=有实数根,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 ≥-1B .k >-1C .k ≥-1且k ≠0D .k >-1且k ≠05.方程22240x x --=的根是( ) A .16x =,24x = B .16x =,24x =- C .16x =-,24x =D .16x =-,24x =-6.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x +1)2+m =0可以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7.若一元二次方程240x x k -+=无实数根,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分层提分8.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0x x k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这两个相等的根是x 1=x 2=__________________.题组B 能力提升练1.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3390m x x m -++-=,有一个解是0,那么m 的值是( )A .3B .3-C .3±D .0或3-2.用配方法解方程2210x x --=时,配方结果正确的是( ) A .2(1)2x -=B .2(1)0x -=C .2(1)1x -=D .2(1)2x +=3.有关于x 的两个方程:ax 2+bx +c =0与ax 2-bx +c =0,其中abc >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两个方程可能一个有实数根,另一个没有实数根 B .若两个方程都有实数根,则必有一根互为相反数C .若两个方程都有实数根,则必有一根相等D .若两个方程都有实数根,则必有一根互为倒数4.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EFGH 组成的大正方形ABCD 如图所示.连结CF ,并延长交AB 于点N .若35AB =,3EF =,则FN 的长为( )A .2B 5C .22D .35.已知实数a 、b 满足()()2222220a b a b +-+-=,则22a b +=________.6.如果关于x 的方程2(1)-=x m 没有实数根,那么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7.已知方程2x 2+bx +a =0(a ≠0)的一个根是a . (1)求2a +b 的值;(2)若此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求出此方程的解. 8.先阅读,后解题.已知2226100m m n n ++-+=,求m 和n 的值.解:将左边分组配方:()()2221690m m n n +++-+=.即()()22130m n ++-=.∵()210m +≥,()230n -≥,且和为0,∴()210m +=且()230n -=,∴1m =-,3n =.利用以上解法,解下列问题:(1)已知:224250x x y y ++-+=,求x 和y 的值.(2)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边长,满足228625a b a b +=+-且ABC 为直角三角形,求c .题组C 培优拔尖练1.若方程22432mx x x +-=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0m >B .0m ≠C .2m ≠D .2m ≠-2.若对于任意实数a ,b ,c ,d ,定义a bc d=ad -bc ,按照定义,若11x x +- 23x x -=0,则x 的值为( ) A .3B .3-C .3D .3±3.对于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下列说法:①若0a b c ++=,则240b ac -≥;②若方程20ax c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则方程20ax bx c ++=必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 ③若c 是方程20ax bx c ++=的一个根,则一定有10ac b ++=成立;②若0x 是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的根,则()22042b ac ax b -=+其中正确的( ) A .只有①②④B .只有①②③C .①②③④D .只有①②4.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14,BC =7,M 、N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P 、Q 均为CD 边上的动点(点Q 在点P 左侧),点G 为MN 上一点,且PQ =NG =5,则当MP +GQ =13时,满足条件的点P 有(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5.已知代数式A =3x 2﹣x +1,B =4x 2+3x +7,则A ____B (填>,<或=). 6.若x m =时,代数式223x x --的为0,则代数式243m m --=________. 7.已知:关于x 的方程kx 2﹣(4k ﹣3)x +3k ﹣3=0 (1)求证:无论k 取何值,方程都有实根; (2)若x =﹣1是该方程的一个根,求k 的值;(3)若方程的两个实根均为正整数,求k 的值(k 为整数).8.如果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相差1,那么该方程称为“差1方程”.例如x 2+x =0是“差1方程”. (1)判断下列方程是不是“差1方程”,并说明理由; ①x 2﹣5x ﹣6=0; ②x 25+1=0;(2)已知关于x 的方程x 2﹣(m ﹣1)x ﹣m =0(m 是常数)是“差1方程”,求m 的值;(3)若关于x 的方程ax 2+bx +1=0(a ,b 是常数,a >0)是“差1方程”,设t =10a ﹣b 2,求t 的最大值.。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示范公开课教学课件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分解因式,得[(3x+2)+2(x-3)][(3x+2)-2(x-3)]=0,

(5x-4)(x+8)=0.
于是得
5x-4=0,或x+8=0,
x1
4 5
,x2
8.
五、课堂练习
7.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3(x-2)-x(x-2)=0;(2)(3x+2)2=4(x-3)2;(3)3x(2x+1)=4x+2.
一、学习目标
1.能用因式分解法(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解某些数字系数的 一元二次方程.
2.能根据具体的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灵活选择方程的解法, 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二、复习引入
1.因式分解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提公因式法、公式法.
2.将下列各式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 (1)4x2-12x; (2)4x2-9; (3)(2x-1)2-(x-3)2. 答:(1)4x(x-3);(2)(2x+3)(2x-3);
解: x2-y2-3(x-y)=0, (x+y)(x-y)-3(x-y)=0, (x-y)(x+y-3)=0,
∴x-y=0,或x+y-3=0. ∵x≠y,∴x+y=3.
五、课堂练习
7.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 (1)3(x-2)-x(x-2)=0;(2)(3x+2)2=4(x-3)2;(3)3x(2x+1)=4x+2.
(3)原方程可变形为3x(2x+1)-2(2x+1)=0.
分解因式,得(3x-2)(2x+1)=0.
于是,得3x-2=0或2x+1=0,
x1
2 3

高一数学单元知识点专题讲解2---因式分解

高一数学单元知识点专题讲解2---因式分解

高一数学单元知识点专题讲解第二讲 因式分解因式分解是代数式的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它与整式乘法是相反方向的变形.在分式运算、解方程及各种恒等变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技能.因式分解的方法较多,除了初中课本涉及到的提取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外,还有公式法(立方和、立方差公式)、十字相乘法和分组分解法等等.一、公式法(立方和立方和、、立方差公式)在第一讲里,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公式中的立方和、立方差公式:2233()()a b a ab b a b +−+=+ (立方和公式) 2233()()a b a ab b a b −++=− (立方差公式)由于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正好是互为逆变形,所以把整式乘法公式反过来写,就得到:3322()()a b a b a ab b +=+−+ 3322()()a b a b a ab b −=−++这就是说,两个数的立方和(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和(差)乘以它们的平方和与它们积的差(和). 运用这两个公式,可以把形式是立方和或立方差的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例1】用立方和或立方差公式分解下列各多项式:(1) 38x +(2) 30.12527b −分析分析:: (1)中,382=,(2)中3330.1250.5,27(3)b b ==.解:(1) 333282(2)(42)x x x x x +=+=+−+ (2) 333220.125270.5(3)(0.53)[0.50.53(3)]b b b b b −=−=−+×+2(0.53)(0.25 1.59)b b b =−++说明说明::(1) 在运用立方和(差)公式分解因式时,经常要逆用幂的运算法则,如3338(2)a b ab =,这里逆用了法则()n n n ab a b =;(2) 在运用立方和(差)公式分解因式时,一定要看准因式中各项的符号.【例2】分解因式:(1) 34381a b b −(2) 76a ab −分析分析::(1) 中应先提取公因式再进一步分解;(2) 中提取公因式后,括号内出现66a b −,可看着是3232()()a b −或2323()()a b −.解:(1) 3433223813(27)3(3)(39)a b b b a b b a b a ab b −=−=−++.(2) 76663333()()()a ab a a b a a b a b −=−=+−22222222()()()()()()()()a ab a ab b a b a ab b a a b a b a ab b a ab b =+−+−++=+−++−+二、分组分解法从前面可以看出,能够直接运用公式法分解的多项式,主要是二项式和三项式.而对于四项以上的多项式,如ma mb na nb +++既没有公式可用,也没有公因式可以提取.因此,可以先将多项式分组处理.这种利用分组来因式分解的方法叫做分组分解法.分组分解法的关键在于如何分组.1.分组后能提取公因式 【例3】把2105ax ay by bx −+−分解因式.分析分析::把多项式的四项按前两项与后两项分成两组,并使两组的项按x 的降幂排列,然后从两组分别提出公因式2a 与b −,这时另一个因式正好都是5x y −,这样可以继续提取公因式.解:21052(5)(5)(5)(2)ax ay by bx a x y b x y x y a b −+−=−−−=−−说明说明::用分组分解法,一定要想想分组后能否继续完成因式分解,由此合理选择分组的方法.本题也可以将一、四项为一组,二、三项为一组,同学不妨一试. 【例4】把2222()()ab c d a b cd −−−分解因式.分析分析::按照原先分组方式,无公因式可提,需要把括号打开后重新分组,然后再分解因式. 解:22222222()()ab c d a b cd abc abd a cd b cd −−−=−−+ 2222()()abc a cd b cd abd =−+−()()()()ac bc ad bd bc ad bc ad ac bd =−+−=−+说明说明::由例3、例4可以看出,分组时运用了加法结合律,而为了合理分组,先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分组后,为了提公因式,又运用了分配律.由此可以看出运算律在因式分解中所起的作用.2.分组后能直接运用公式【例5】把22x y ax ay −++分解因式.分析分析::把第一、二项为一组,这两项虽然没有公因式,但可以运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其中一个因式是x y +;把第三、四项作为另一组,在提出公因式a 后,另一个因式也是x y +.解:22()()()()()x y ax ay x y x y a x y x y x y a −++=+−++=+−+ 【例6】把2222428x xy y z ++−分解因式.分析分析::先将系数2提出后,得到22224x xy y z ++−,其中前三项作为一组,它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再和第四项形成平方差形式,可继续分解因式.解:22222224282(24)x xy y z x xy y z ++−=++−222[()(2)]2(2)(2)x y z x y z x y z =+−=+++−说明说明::从例5、例6可以看出:如果一个多项式的项分组后,各组都能直接运用公式或提取公因式进行分解,并且各组在分解后,它们之间又能运用公式或有公因式,那么这个多项式就可以分组分解法来分解因式.三、十字相乘法1.2()x p q x pq +++型的因式分解这类式子在许多问题中经常出现,其特点是:(1) 二次项系数是1;(2) 常数项是两个数之积;(3) 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的两个因数之和.22()()()()()x p q x pq x px qx pq x x p q x p x p x q +++=+++=+++=++因此,2()()()x p q x pq x p x q +++=++ 运用这个公式,可以把某些二次项系数为1的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 【例7】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1) 276x x −+(2) 21336x x ++解:(1) 6(1)(6),(1)(6)7=−×−−+−=−Q 276[(1)][(6)](1)(6)x x x x x x ∴−+=+−+−=−−. (2) 3649,4913=×+=Q2 1336(4)(9)x x x x ∴++=++说明说明::此例可以看出,常数项为正数时,应分解为两个同号因数,它们的符号与一次项系数的符号相同.【例8】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1) 2524x x +−(2) 2215x x −−解:(1) 24(3)8,(3)85−=−×−+=Q 2 524[(3)](8)(3)(8)x x x x x x ∴+−=+−+=−+ (2) 15(5)3,(5)32−=−×−+=−Q2215[(5)](3)(5)(3)x x x x x x ∴−−=+−+=−+说明说明::此例可以看出,常数项为负数时,应分解为两个异号的因数,其中绝对值较大的因数与一次项系数的符号相同.练:2(1)65x x ++ 2(2)421x x −− (3)21130x x −+ (4)212x x −−【例9】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1) 226x xy y +−(2) 222()8()12x x x x +−++分析分析::(1) 把226x xy y +−看成x 的二次三项式,这时常数项是26y −,一次项系数是y ,把26y −分解成3y 与2y −的积,而3(2)y y y +−=,正好是一次项系数.(2) 由换元思想,只要把2x x +整体看作一个字母a ,可不必写出,只当作分解二次三项式2812a a −+.解:(1) 222266(3)(2)x xy y x yx x y x y +−=+−=+− (2) 22222()8()12(6)(2)x x x x x x x x +−++=+−+−(3)(2)(2)(1)x x x x =+−+−练:(1)42718x x −− (2)6312a a −−2.一般二次三项式2ax bx c ++型的因式分解大家知道,2112212122112()()()a x c a x c a a x a c a c x c c ++=+++. 反过来,就得到:2121221121122()()()a a x a c a c x c c a x c a x c +++=++ 我们发现,二次项系数a 分解成12a a ,常数项c 分解成12c c ,把1212,,,a a c c 写成1122a c a c ×,这里按斜线交叉相乘,再相加,就得到1221a c a c +,如果它正好等于2ax bx c ++的一次项系数b ,那么2ax bx c ++就可以分解成1122()()a x c a x c ++,其中11,a c 位于上一行,22,a c 位于下一行. 这种借助画十字交叉线分解系数,从而将二次三项式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十字相乘法.必须注意,分解因数及十字相乘都有多种可能情况,所以往往要经过多次尝试,才能确定一个二次三项式能否用十字相乘法分解. 【例10】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1) 21252x x −−(2) 22568x xy y +−解:(1) 21252(32)(41)x x x x −−=−+3241−×(2) 22568(2)(54)x xy y x y x y +−=+−1 254y y −×说明说明::用十字相乘法分解二次三项式很重要.当二次项系数不是1时较困难,具体分解时,为提高速度,可先对有关常数分解,交叉相乘后,若原常数为负数,用减法”凑”,看是否符合一次项系数,否则用加法”凑”,先”凑”绝对值,然后调整,添加正、负号.练:(1)21252x x −− (2)2451x x −+− (3)23103x x −+ (4)2318x x −−+ 【例11】因式分解:(1) 222(2)7(2)8x x x x +−+− (2)a ax x x 51522−−−+分析分析::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也要注意分解彻底,有时可能会多次使用十字相乘法,并且对于项数较多的多项式,应合理使用分组分解法,找公因式,如五项可以三、二组合.解:(1)原式)82)(12(22−+++=x x x x )4)(2()1(2+−+=x x x .(2)原式)5()152(2a ax x x +−−+=)5()5)(3(+−+−=x a x x )3)(5(a x x −−+=.练:(1)4224127m m n n −+ (2) 222x ax a ++−四、其它因式分解的方法1.配方法【例12】分解因式2616x x +−解:222222616233316(3)5x x x x x +−=+××+−−=+−(35)(35)(8)(2)x x x x =+++−=+−说明说明::这种设法配成有完全平方式的方法叫做配方法,配方后将二次三项式化为两个平方式,然后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当然,本题还有其它方法,请大家试验.2.拆、添项法 【例13】分解因式3234x x −+分析分析::此多项式显然不能直接提取公因式或运用公式,分组也不易进行.细查式中无一次项,如果它能分解成几个因式的积,那么进行乘法运算时,必是把一次项系数合并为0了,可考虑通过添项或拆项解决.解: 323234(1)(33)x x x x −+=+−− 22(1)(1)3(1)(1)(1)[(1)3(1)]x x x x x x x x x =+−+−+−=+−+−−22(1)(44)(1)(2)x x x x x =+−+=+−说明说明::本解法把原常数4拆成1与3的和,将多项式分成两组,满足系数对应成比例,造成可以用公式法及提取公因式的条件.本题还可以将23x −拆成224x y −,将多项式分成两组32()x x +和244x −+.一般地,把一个多项式因式分解,可以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1) 如果多项式各项有公因式,那么先提取公因式;(2) 如果各项没有公因式,那么可以尝试运用公式来分解;(3) 如果用上述方法不能分解,那么可以尝试用分组或其它方法(如十字相乘法)来分解; (4) 分解因式,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A 组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 327a + (2) 38m − (3) 3278x −+(4) 3311864p q −−(5) 3318125x y −(6)3331121627x y c + 2.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 34xy x +(2) 33n n x x y +−(3) 2323()a m n a b +−(4) 2232(2)y x x y −+3.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 232x x −+ (2) 23736x x ++(3)21126x x +−(4) 2627x x −−(5) 2245m mn n −−(6) 2()11()28a b a b −+−+4.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 5431016ax ax ax −+ (2) 2126n n n aa b a b +++− (3) 22(2)9x x −−(4) 42718x x −−(5) 2673x x −−(6) 2282615x xy y +−(7) 27()5()2a b a b +−+−(8) 22(67)25x x −−5.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 233ax ay xy y −+−(2) 328421x x x +−− (3) 251526x x xy y −+−(4) 224202536a ab b −+− (5) 22414xy x y +−− (6) 432224a b a b a b ab +−− (7) 66321x y x −−+(8) 2(1)()x x y xy x +−+B 组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 2222()()ab c d cd a b −+−(2) 22484x mx mn n −+−(3) 464x + (4) 32113121x x x −+−(5) 3223428x xy x y y −−+2.已知2,23a b ab +==,求代数式22222a b a b ab ++的值. 3.证明:当n 为大于2的整数时,5354n n n −+能被120整除. 4.已知0a b c ++=,求证:32230a a c b c abc b ++−+=.第二讲 因式分解答案A 组1.222(3)(39),(2)(42),(23)(469),a a a m m m x x x +−+−++−++222222211211(2)(42),(2)(4),(2)(24)645525216p q p pq q xy x y xy xy c x y xyc c −+−+−+++−+2.2222()(),()(),n x x y y xy x x x y x xy y +−+−++22222432()[()()],(1)(4321)a m n b m n b m n b y x x x x x +−++++−−+++3.(2)(1),(36)(1),(13)(2),(9)(3)x x x x x x x x −−+++−−+(9)(3),(5)(),(4)(7)x x m n m n a b a b −+−+−+−+4.322(2)(8),(3)(2),(3)(1)(23),(3)(3)(2)n ax x x a a b a b x x x x x x x −−+−−+−+−++2(23)(31),(2)(415),(772)(1),(21)(35)(675)x x x y x y a b a b x x x x −+−++++−+−−+5.2()(3),(21)(21),(3)(52),(256)(256)x y a y x x x x y a b a b −++−−+−−−+23333(12)(12),()(),(1)(1),()(1)x y x y ab a b a b x y x y x x y x y −++−+−−−−+−++.B 组1.22()(),(42)(2),(48)(48),bc ad ac bd x m n x n x x x x +−−+−−+++ 2(1)(3)(7),(2)(2)x x x x y x y −−−−+. 2.2833.5354(2)(1)(1)(2)n n n n n n n n −+=−−++ 4.322322()()a a c b c abc b a ab b a b c ++−+=−+++。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口诀是什么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口诀是什么

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口诀是什么想要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用因式分解法怎么解的小伙伴,赶紧来瞧瞧吧!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口诀是什么”,本文仅供参考,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资讯!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口诀是什么一移,二分,三转化,四再求根容易得。

步骤:将方程右边化为0;将方程左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式的积;令这两个一次式分别为0,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解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拓展阅读:因式分解法的四种方法是什么因式分解法的四种方法有提公因式法、分组分解法、待定系数法、十字分解法。

1、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到括号外面,将多项式写成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

2、分组分解法指通过分组分解的方式来分解提公因式法和公式分解法无法直接分解的因式,分解方式一般分为“1+3”式和“2+2”式。

3、待定系数法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方法。

用待定系数法分解因式,就是先按已知条件把原式假设成若干个因式的连乘积,这些因式中的系数可先用字母表示,它们的值是待定的,由于这些因式的连乘积与原式恒等,然后根据恒等原理,建立待定系数的方程组,最后解方程组即可求出待定系数的值。

4、十字分解法的方法简单来讲就是:十字左边相乘等于二次项系数,右边相乘等于常数项,交叉相乘再相加等于一次项系数。

其实就是运用乘法公式(x+a)(x+b)=x²+(a+b)x+ab的逆运算来进行因式分解。

因式分解是中学代数课程的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不仅在后面的分式通分、约分时有着直接的应用,而且在解方程以及将三角函数式变形时,也经常用到它,一开始学习因式分解,往往遇到一些困难,一是拿到题目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分解;二是不知道分解到哪一步才算是结束.要想学好因式分解,必须掌握和注意以下几点:一、了解选择因式分解方法的思路。

首先,对任何一个多项式,都应当考虑提取公因式;然后,以多项式的项数为线索、考虑分解方法.如果多项式是二项、三项的采用公式法,或化为x2+(a+b)x+ab的形式,四项以上的采用分组分解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数学:用因式分解法解下列方程1.a^4-4a+32.(a+x)^m+1*(b+x)^n-1-(a+x)^m*(b+x)^n3.x^2+(a+1/a)xy+y^24.9a^2-4b^2+4bc-c^25.(c-a)^2-4(b-c)(a-b)答案1.原式=a^4-a-3a+3=(a-1)(a^3+a^2+a-3)2.[1-(a+x)^m][(b+x)^n-1]3.(ax+y)(1/ax+y)4.9a^2-4b^2+4bc-c^2=(3a)^2-(4b^2-4bc+c^2)=(3a)^2-(2b-c)^2=(3a+2b-c)(3a-2b+c)5.(c-a)^2-4(b-c)(a-b)= (c-a)(c-a)-4(ab-b^2-ac+bc)=c^2-2ac+a^2-4ab+4b^2+4ac-4bc=c^2+a^2+4b^2-4ab+2ac-4bc=(a-2b)^2+c^2-(2c)(a-2b)=(a-2b-c)^21.x^2+2x-82.x^2+3x-103.x^2-x-204.x^2+x-65.2x^2+5x-36.6x^2+4x-27.x^2-2x-38.x^2+6x+89.x^2-x-1210.x^2-7x+1011.6x^2+x+212.4x^2+4x-3解方程:(x的平方+5x-6)分之一=(x的平方+x+6)分之一十字相乘法虽然比较难学,但是一旦学会了它,用它来解题,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以下是我对十字相乘法提出的一些个人见解。

1、十字相乘法的方法:十字左边相乘等于二次项系数,右边相乘等于常数项,交叉相乘再相加等于一次项系数。

2、十字相乘法的用处:(1)用十字相乘法来分解因式。

(2)用十字相乘法来解一元二次方程。

3、十字相乘法的优点:用十字相乘法来解题的速度比较快,能够节约时间,而且运用算量不大,不容易出错。

4、十字相乘法的缺陷:1、有些题目用十字相乘法来解比较简单,但并不是每一道题用十字相乘法来解都简单。

2、十字相乘法只适用于二次三项式类型的题目。

3、十字相乘法比较难学。

5、十字相乘法解题实例:1)、用十字相乘法解一些简单常见的题目例1把m²+4m-12分解因式分析:本题中常数项-12可以分为-1×12,-2×6,-3×4,-4×3,-6×2,-12×1当-12分成-2×6时,才符合本题解:因为1 -21 ╳6所以m²+4m-12=(m-2)(m+6)例2把5x²+6x-8分解因式分析:本题中的5可分为1×5,-8可分为-1×8,-2×4,-4×2,-8×1。

当二次项系数分为1×5,常数项分为-4×2时,才符合本题解:因为 1 25 ╳-4所以5x²+6x-8=(x+2)(5x-4)例3解方程x²-8x+15=0分析:把x²-8x+15看成关于x的一个二次三项式,则15可分成1×15,3×5。

解:因为 1 -31 ╳-5所以原方程可变形(x-3)(x-5)=0所以x1=3 x2=5例4、解方程6x²-5x-25=0分析:把6x²-5x-25看成一个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则6可以分为1×6,2×3,-25可以分成-1×25,-5×5,-25×1。

解:因为 2 -53 ╳5所以原方程可变形成(2x-5)(3x+5)=0所以x1=5/2 x2=-5/32)、用十字相乘法解一些比较难的题目例5把14x²-67xy+18y²分解因式分析:把14x²-67xy+18y²看成是一个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则14可分为1×14,2×7, 18y²可分为y.18y , 2y.9y , 3y.6y解: 因为2 -9y7 ╳-2y所以14x²-67xy+18y²= (2x-9y)(7x-2y)例6 把10x²-27xy-28y²-x+25y-3分解因式分析:在本题中,要把这个多项式整理成二次三项式的形式解法一、10x²-27xy-28y²-x+25y-3=10x²-(27y+1)x -(28y²-25y+3)4y -37y ╳-1=10x²-(27y+1)x -(4y-3)(7y -1)=[2x -(7y -1)][5x +(4y -3)] 2 -(7y – 1)5 ╳4y - 3=(2x -7y +1)(5x +4y -3)说明:在本题中先把28y²-25y+3用十字相乘法分解为(4y-3)(7y -1),再用十字相乘法把10x²-(27y+1)x -(4y-3)(7y -1)分解为[2x -(7y -1)][5x +(4y -3)]解法二、10x²-27xy-28y²-x+25y-3=(2x -7y)(5x +4y)-(x -25y)- 3 2 -7y=[(2x -7y)+1] [(5x -4y)-3] 5 ╳4y=(2x -7y+1)(5x -4y -3)2 x -7y 15 x - 4y ╳-3说明:在本题中先把10x²-27xy-28y²用十字相乘法分解为(2x -7y)(5x +4y),再把(2x -7y)(5x +4y)-(x -25y)- 3用十字相乘法分解为[(2x -7y)+1] [(5x -4y)-3]. 例7:解关于x方程:x²- 3ax + 2a²–ab -b²=0分析:2a²–ab-b²可以用十字相乘法进行因式分解解:x²- 3ax + 2a²–ab -b²=0x²- 3ax +(2a²–ab - b²)=0x²- 3ax +(2a+b)(a-b)=0 1 -b2 ╳+b[x-(2a+b)][ x-(a-b)]=0 1 -(2a+b)1 ╳-(a-b)所以x1=2a+b x2=a-b5-7(a+1)-6(a+1)^2=-[6(a+1)^2+7(a+1)-5]=-[2(a+1)-1][3(a+1)+5]=-(2a+1)(3a+8);-4x^3 +6x^2 -2x=-2x(2x^2-3x+1)=-2x(x-1)(2x-1);6(y-z)^2 +13(z-y)+6=6(z-y)^2+13(z-y)+6=[2(z-y)+3][3(z-y)+2]=(2z-2y+3)(3z-3y+2).比如...x^2+6x-7这个式子由于一次幂x前系数为6所以,我们可以想到,7-1=6因此我们想到将-7看成7*(-1)于是我们作十字相成x +7x -1的到(x+7)·(x-1)成功分解了因式3ab^2-9a^2b^2+6a^3b^2=3ab^2(1-3a+2a^2)=3ab^2(2a^2-3a+1)=3ab^2(2a-1)(a-1)5-7(a+1)-6(a+1)^2=-[6(a+1)^2+7(a+1)-5]=-[2(a+1)-1][3(a+1)+5]=-(2a+1)(3a+8);-4x^3 +6x^2 -2x=-2x(2x^2-3x+1)=-2x(x-1)(2x-1);6(y-z)^2 +13(z-y)+6=6(z-y)^2+13(z-y)+6=[2(z-y)+3][3(z-y)+2]=(2z-2y+3)(3z-3y+2).比如...x^2+6x-7这个式子由于一次幂x前系数为6所以,我们可以想到,7-1=6因此我们想到将-7看成7*(-1)于是我们作十字相成x +7x -1的到(x+7)·(x-1)成功分解了因式3ab^2-9a^2b^2+6a^3b^2=3ab^2(1-3a+2a^2)=3ab^2(2a^2-3a+1)=3ab^2(2a-1)(a-1)x^2+3x-40=x^2+3x+2.25-42.25=(x+1.5)^2-(6.5)^2=(x+8)(x-5).⑹十字相乘法这种方法有两种情况。

①x^2+(p+q)x+pq型的式子的因式分解这类二次三项式的特点是:二次项的系数是1;常数项是两个数的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的两个因数的和。

因此,可以直接将某些二次项的系数是1的二次三项式因式分解:x^2+(p+q)x+pq=(x+p)(x+q) .②kx^2+mx+n型的式子的因式分解如果如果有k=ac,n=bd,且有ad+bc=m时,那么kx^2+mx+n=(ax+b)(cx+d).图示如下:a b×c d例如:因为1 -3×7 2-3×7=-21,1×2=2,且2-21=-19,所以7x^2-19x-6=(7x+2)(x-3).十字相乘法口诀:首尾分解,交叉相乘,求和凑中⑶分组分解法分组分解是解方程的一种简洁的方法,我们来学习这个知识。

能分组分解的方程有四项或大于四项,一般的分组分解有两种形式:二二分法,三一分法。

比如:ax+ay+bx+by=a(x+y)+b(x+y)=(a+b)(x+y)我们把ax和ay分一组,bx和by分一组,利用乘法分配律,两两相配,立即解除了困难。

同样,这道题也可以这样做。

ax+ay+bx+by=x(a+b)+y(a+b)=(a+b)(x+y)几道例题:1. 5ax+5bx+3ay+3by解法:=5x(a+b)+3y(a+b)=(5x+3y)(a+b)说明:系数不一样一样可以做分组分解,和上面一样,把5ax和5bx看成整体,把3ay 和3by看成一个整体,利用乘法分配律轻松解出。

2. x3-x2+x-1解法:=(x3-x2)+(x-1)=x2(x-1)+(x-1)=(x-1)(x2+1)利用二二分法,提公因式法提出x2,然后相合轻松解决。

3. x2-x-y2-y解法:=(x2-y2)-(x+y)=(x+y)(x-y)-(x+y)=(x+y)(x-y+1)利用二二分法,再利用公式法a2-b2=(a+b)(a-b),然后相合解决。

758²—258² =(758+258)(758-258)=1016*500=508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