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秋色教案
三年级语文教案 迷人的秋色-优秀奖

15.迷人的秋色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2、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通过观察、想象,在读中感悟语言美,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的感情;培养学生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并运用比喻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品味朗读,感受书中所介绍的瓜果的诱人之处。
2.在读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点拨,观察、想象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秋天是个成熟的季节,当瓜果飘香而来时,你一定会被深深地陶醉,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师:能读得再迷人一点吗再读课题。
二.复习生字,整体感知。
1.课文中有很多迷人的词语,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读对了请跟他读,读错了,我们帮他指正。
(课件出示:花木灿烂瓜果遍地逗人喜爱绚丽多彩晶莹透明圆润可爱紫中带亮驰名中外金光闪闪缀满)2.师:和好词交上了朋友,咱们现在就去欣赏课文吧,请大家打开书本翻到56页。
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1)课文中哪一句最能概括文章的内容出示句子“啊,好一派迷人的秋色。
”生齐读。
(只有一点点迷人,那可是非常迷人的,请再读。
)从这句话,你还体会到了什么师小结:像这样,既能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又能体现作者的情感的句子,就是课文的中心句。
(板书并提醒学生做好笔记)(2)那么,在作者眼里,秋天的什么最迷人的呢你们能用文中的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吗根据学生反馈,板书:瓜果遍地(展示课件)请同学们把“瓜果遍地”这个词放进句子里读一读,想想,怎样才能抓住“瓜果遍地”读出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呢我们先来听听课件里的朗读吧。
(3)相信同学们能读得更好的。
(4)引出过渡句: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下面要写什么呢这样在中间起过渡作用的段落,我们把它叫做过渡段。
三.理解课文,品读感悟。
(一)师:在作者眼里,哪些瓜果是最迷人的和同桌一起读课文第3至5自然段,找找课文中写了哪些水果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每一种水果的呢接下来,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走进课文3至5段去细细欣赏吧。
迷人的秋色说课稿实用一篇

迷人的秋色说课稿实用一篇迷人的秋色说课稿1一、说教材《迷人的秋色》是沪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写秋天主要是通过山洼里的瓜果来反映秋天的收获,让学生了解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课文将这些瓜果的颜色、形状都一一作了描写,使学生能联系生活,拉近与文字的距离。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参照教材规定的目标和要求,联系学生、教师以及教学环境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正确书写5个生字。
重点理解“灿烂、简直、逗人喜爱”等词语2.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初步学习词语之间的搭配。
3.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
4.了解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三、说学情学法二年级的语文教学正处于由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并且逐步向句子和段落的教学递增,在小学语文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其主要任务是进行句子的训练,并在段的训练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运用词语的能力。
但对刚上二年级不久的同学来说,体会文章准确地运用词语、恰到好处地表达还处于学习和积累的阶段,是他们的薄弱环节。
本课就是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好词好句,并在阅读中随文识字。
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读自己喜欢的句子自主、快乐地学习。
课上,主要让学生通过直观感悟、讨论交流、分析比较等学习方法掌握本课内容。
四、说教法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这节课我的设计理念是:以读为本,在生、本对话中感知“美丽”;抓住特点,在师、生对话中领悟秋季美景;感情朗读,在师、生、本互动中迸发情感。
五、说教学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迷人的秋色

沪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迷人的秋色一、教学目标1.了解秋天的气候和风景;2.学习秋天的文化和节日;3.理解秋天的意义和价值;4.学习秋天相关的诗歌和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秋天的气候和风景,相关的文化和节日;2.难点:理解秋天的意义和价值,感受秋天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准备1.教学PPT或图片资料;2.相关诗歌和歌曲。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向学生介绍秋天的气候和风景,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和变化。
2. 学习文化和节日让学生了解秋天相关的文化和节日,例如中秋节、重阳节等,介绍风俗习惯和文化内涵。
3. 理解秋天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深入理解秋天的意义和价值,例如丰收、收获、感恩等,让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秋天的美好。
4. 学习秋天相关的诗歌和歌曲通过学习秋天相关的诗歌和歌曲,让学生感受秋天的情感表达和人文内涵。
可以选取适合年龄的诗歌和歌曲,例如《秋天的风》、《八月十五的月亮》等。
5.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秋天的气候和风景、文化和节日、意义和价值以及情感表达,形成系统的秋天知识体系。
五、教学评价本堂课通过创设情境、学习文化和节日、理解秋天的意义和价值、学习秋天相关的诗歌和歌曲和总结归纳等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秋天的知识和情感表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同时,考察学生的教学评价,通过提问和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反应和理解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六、教学延伸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秋游活动,实地感受秋天的气息和场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秋天的了解和体验。
同时,可以通过展示秋天相关的艺术品和手工制品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秋天的文化和艺术内涵。
《迷人的秋色》教学设计

《迷人的秋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认读10个生字,会在田字格里书写和记忆5个汉字。
2.过程与方法:朗读课文,做到按标点停顿;背诵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激发学生热爱秋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认读“灿、烂、固、使、柿、简、直、帅、澄、透”10个生字。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
教学准备学生方面的准备:了解自己喜欢的一种水果。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看图说话,揭示课题1.小朋友,秋姑娘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的身边,秋风送爽,稻谷飘香,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季节。
2.出示秋景图:秋天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练习说话)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6课,出示课题:16迷人的秋色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什么景色如此迷人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课文。
1.出示媒体,边听边看。
2.学生交流出示第一节:花木灿烂的春天固然可爱,然而,瓜果遍地的秋色却更加使人欣喜。
学习生字:灿、烂、固、然。
3.自由读课文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遍地诱人的秋色瓜果(1)做到借助拼音读准、读通课文。
(2)思考:课文写到哪些水果?(3)学习生词:柿树、大金帅、苹果、黄澄澄、简直、晶莹、透明。
三、学习课文,感受内容1.小朋友,课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那么多成熟的水果,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理由。
2.学生交流:(1)第二节联系上下文理解:逊色。
(2)还有那著名的红香蕉苹果,也是那么红,那么鲜艳,那么逗人喜爱。
练习说话:那么……那么……(3)大金帅苹果金光闪闪,一片黄澄澄的颜色。
积累”ABB”的词语。
(4)山楂树上缀满了一颗颗玛瑙似的红果。
看图理解“缀满”。
(5)那种叫“水晶”的葡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明,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似的。
看图理解晶莹透明,还有什么也可以说晶莹透明的?(6)而那种叫做红玫瑰的葡萄,则紫中带亮,圆润可爱,活象一串串紫色的珍珠。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迷人的秋色5 沪教版

15.迷人的秋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秋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 难点:了解比喻句的不同表现形式。
三、教法与学法师:引导、点拨。
生:观察、想象、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步骤Ⅰ.导入(课件出示封面):上节课大家学习了生字。
这节课咱们一起来看看课文。
在看课本之前,请大家把目光放在这个屏幕上。
这是一幅什么季节的图片(秋季、秋天)?大家眼中看到的是什么颜色(金、金黄、金灿灿)?如果要你在这个括号里填个词,你会填什么?Ⅱ.点题:迷人的秋色(为什么是秋色而不是秋天呢?我们把这个问题放在后面来解决。
)Ⅲ.让学生初读课文。
大概了解课文内容。
Ⅳ.男女分读第1.2自然段:师分析:第1段说明秋季来了,来得快(突然),秋意更浓(岭上秋色更浓)。
第2段作者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那么他的看法是什么?(在我看来....)第2段是个过渡段,他把第1段和后面的几段有效的连接起来。
叫学生开火车朗读这一段为什么作者觉得瓜果遍地的秋色更加让人欣喜?接下来的3个自然段会告诉你答案。
Ⅴ.分组读3-5自然段:1.第3段:①说的是什么水果?怎么形容的/水果是什么样的?(比喻、对比)柿子——一片火柿子——枫叶②齐读一次,体会句子情感和比喻句的用法。
2.第4段:①说的是什么水果?长什么样子?(排比、ABB式词语)红香蕉苹果——那么...那么...那么... (学生造句)大金帅苹果——黄澄澄- ABB (学生举例)②齐读一遍,体会句子情感。
3.第5段:①说的是什么水果?长什么样子?(比喻)山楂——红玛瑙似的水晶葡萄——水晶和玉石玫瑰红葡萄——一串串紫色的珍珠②齐读一遍,体会比喻句的用法。
4.回到标题- 为什么作者用的是迷人的秋色,而不是秋天?(因为课文里描写的都是五颜六色的秋果。
作者认为的秋色就是秋天那些水果的颜色。
迷人的秋色

《迷人的秋色》教案一、导入:同学们,这一年,咱们已经见过了刚钻出泥土的小草,也刚刚经历了燥热的夏季,这节课,我们将跟随作者峻青的脚步,再次走进这幅美丽的秋色图!上节课,我们已经分析了文章的结构(板书ppt)咱们再来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第一自然段:作者在海边散步,秋意更浓了第二自然段:瓜果遍地的秋色更胜春光(这是一个什么句子?过渡句:在文章中有承接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第三至第五自然段:秋天的果实第六自然段:赞美秋天二、我们昨天已经学习了一二自然段。
现在,请同学们用三分钟的时间默读全文。
思考:1、文章中写了哪些景或者物?在你喜欢的词语下面做上记号,在喜欢的句子下面划上波浪线。
2、点评:同学们都看的很认真,同学们的书上都做上了许多记号,看来你们是十分的喜欢这篇文章。
(3)问:这篇文章描写了一些什么景或者物呢?答:“瓜果!有柿子树、苹果(红香蕉和大金帅)、山楂、葡萄(水晶和玫瑰红)。
”(板书ppt)问:那么老师有疑问咯,作者究竟是从这些水果的哪些方面来描写的呢?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写作呢?请同学们找到第三至第五自然段,仔细的品味品味,作者究竟是怎样写的呢?三、精读:(女生读)咱们先请女生来齐读第三自然段,男生仔细听,虚心向咱们的女生学习。
大家一起思考一个问题:作者笔下的柿子树有什么样的特点?它是怎样被作者刻画的栩栩如生的?(点评)女生声音洪亮,没有出现唱读的情况,读的流畅,富有感情。
问:咱们来思考一下刚才提出的问题,作者描写了一片?答:柿子树林!问:它们红的?答:火!(板书:柿子树红的像火)问:这是柿子树林的颜色特点,并且与枫叶林进行了对比,这里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答:比喻!问:同学们,真棒!请在第三段的第一句话下面划上横线,并写上“比喻句”!这里是把柿子林比喻成了一片“火”!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就是一片柿子林。
(出示PPT)美不美?噢!美极了!后面还有更精彩的,咱们接着来看第四自然段!(4)接下来,咱们邀请男生来读第四自然段,要读出“红香蕉苹果”的逗人喜爱,也要读出“大金帅苹果”的英勇威武!读的时候,请女同学仔细听,全班同学思考一个问题:这些苹果有哪些特点?作者又是怎样写的?(男生读)(点评)声音洪亮,是否有唱读的情况呢?女生和男生谁读得好些?问:谁来回答我们刚刚提出的问题?作者是怎样描写红香蕉苹果的呢?答:红香蕉苹果,红艳逗人。
1《迷人的秋色》教学设计[五篇材料]
![1《迷人的秋色》教学设计[五篇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602d47e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28.png)
1《迷人的秋色》教学设计[五篇材料]第一篇:1《迷人的秋色》教学设计《迷人的秋色》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学语文第五册第15课《迷人的秋色》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中水果成熟时的迷人之处,激发学生对秋天的热爱及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并运用比喻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重点:品味朗读,感受书中所介绍的瓜果的诱人之处。
2、在读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在不同形式的读中感悟语言美,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虽然寒冷的冬天早已来临,然而那迷人的秋天却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
这节课,就我们接着走进第15课,去继续感知那迷人的秋色。
2、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再迷人一点)。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全文,要求:(1)听录音朗读。
(2)读后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找出课文的中心句)2、学生反馈。
(1)(学生找出最后一句话)是的,课文是围绕这一句话来写的,作者也用这句话总结了他对秋天的喜爱。
那么,在作者眼里,秋天的什么最迷人的呢?(或,作者又用哪一句话总写了秋天的迷人之处呢?)你们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概括吗?根据学生反馈,板书:瓜果遍地(展示PPT)请同学们把“瓜果遍地”这个词放进句子里读一读,读后想一想这个句子还告诉了我们什么?(作者也很喜欢春天),(2)那么,怎样才能抓住“瓜果遍地”读出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呢?我们再来听听里的朗读吧。
(3)相信同学们能读得更好的。
3、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水果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由朗读3、4、5自然段。
4、板书:柿子苹果山楂葡萄三、品读感悟。
1、在作者笔下,这些水果都是什么样的呢?接下来,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走进课文里去细细欣赏吧。
2、柿子那咱们先去西面山洼看看。
请同学们认真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后说说你从这一段中知道了什么。
读完第三自然段,你们知道了什么?(学生反馈)展示PPT:看,这就是柿子。
《迷人的秋色》教学设计

[ 设计意图 : 通过 听 , 说的练 习, 练学 想, 训
生 的说 话 能 力 l
i 苹果 金 光 闪 闪 I
瓜 果 遍 地 山 楂 红 玛 瑙 似 的 迷 人
2 学 生 用 自己 喜 欢 的方 式 读 3 5自然 . — 段, 找找作者具 体写 了哪些 水果 , “ 用 —— ” 标
1 让我 们也像 作者 一样 捕捉住 醉人 的秋 色 , . [ 计意图 : 设 在教 学 中 , 借 教 材 引 导语 言 凭 实践 活 动 , 单元 习作 — — 写一 种 喜 欢 的 水 果 为
作铺垫 l
[ 设计意 图: 以诗化语言导入 , 再配以直观 把 自己喜欢 的一种 水果 说 来 和 大家共 同分 享 。
感 悟 文 章 的 内容 ] 6 .学 习第 6自然 段 。 课件 }示 水 果 图 , n 看 1 件 f示 四 季 风 光 片 , 深 情 讲 述 : .课 H 师 亲 到 这 些 诱 人 的水 果 , 们 的 心 情 怎 样 ? 想 说 点 你 爱 的 同学 们 , 你 们 成 长 的 岁 月 里 , 师 曾 和 在 老
三 、拓 展 延伸
3 我 ” 什 么 独 独 钟 情 于 瓜 果 遍 地 的 秋 了气 氛 , 出激 情 ] .“ 为 读
色呢?这节课我们欣赏《 迷人的秋色》 板书题 ,
越:
目 , 生 齐 读 课题 。 学
的画面, 学生通过对比 , 让 引起 共 鸣 , 步 感 受 初 二 、品 析 句 子 。 品读 课 文 3 5自然 段 —
”
中 自 已喜 欢 的段 落 。 2 合 上下 文理 解 “ .结 周然 、 色 ” 词 语 的 逊 等
意思。
柿 子 : 得简 直像一 片火 。出示实物 “ 红 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迷人的秋色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
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秋天的情感。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秋天的美丽、可爱。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理念:本课是篇讲读课文,预案的设计努力倡导让学生结合新课程理念,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丽景色。
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比较贴近,在备课时按五个板块进行设计: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品读课文;深入讨论;拓展延伸,小结。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你们的班主任王老师经常到办公室里夸你们是最棒的,主要表现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所以,我今天特地给你们上一堂课,你们喜欢吗?那么,这节课我们要进行小组比赛,看那个组表现最棒?好比赛现在开始:谁知道一年分为几个季?(四季)那四季?(春、夏、秋、冬)你最喜欢那个季节?为什
么?我喜欢春季,因为春天万物复苏,鲜花盛开,到处是花的海洋,使人心情舒畅;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秋季,因为秋天瓜果遍地,景色迷人。
首先我们一起赏一赏。
(出示课件:瞧,红灯笼似的柿子;驰名中外的红香蕉苹果;红玛瑙似的山楂;一串串珍珠似的葡萄;金黄色的玉米和稻谷、红似火、黄如金的树叶)到处是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秋天真的使人奋发向上,催人奋进。
你们喜欢迷人的秋色吗?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15、迷人的秋色》
二、板书课题:《15、迷人的秋色》
三、读课题解题《15、迷人的秋色》。
作者是怎样具体地描写秋天迷人的景色的呢?老师就带你们跟随作者到大自然去欣赏秋天哪迷人的景色好吗?(好)下面我们一起听一听课文朗读。
看那组听得最认真,看得最仔细。
四、听一听:(出示课件录音)
五、读一读:(出示课件:初读思考)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3、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六、说一说: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具体地描写了秋天迷人的景色。
)
2、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6个)
3、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我们一边学习课文一边回答
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自
然段。
(1)、出示课件(学习第一自然段、并齐读第一自然段。
)(2)、提问: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讲作者去海边散步,看到秋色更浓了。
)
口述:作者去海边散步,浓浓的秋色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作者看来,他最喜欢那个季节呢?我们接下来学习第二自然段。
(3)、出示课件(学习第二自然段、女同学读第二自然段。
)(4)、提问:
A、作者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秋季、瓜果遍地、“遍地”是什么意思?到处都是,从“更加”一词可以看出。
)
B、理解“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驰名中外”:驰,传播。
这里指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绚丽多彩”:绚丽,有文采的,色彩华丽。
这里指葡萄色泽晶莹,非常漂亮。
C、谁能仿照句子说话呢?
“花木灿烂的春天固然可爱,然而,瓜果遍地的秋色却更加使人欣喜。
”
用“……固然……,然而,……却更加...... ”说话。
D\这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让作者觉得瓜果遍地的秋天更使人欣喜。
)板书:瓜果遍地
小结:是呀,在秋天的季节里,瓜果遍地,到处是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那么作者具体地描写了那些果实呢?我们一
起学习三、四、五自然段。
(4)、出示课件(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分组读一读)(5)、提问:
A、作者具体地描写了那些水果?(学生回答,师随机板书:柿树、苹果、山楂、葡萄)
B、作者抓住了每种水果的哪些特点?(学生回答,师随机板书:像一片火、逗人喜爱、红玛瑙似的、绚丽多彩)是怎样具体地描写柿树、苹果、山楂、葡萄的?在书上找一找画上横线。
C、全班同学怀着对这些水果的喜爱之情读一读打横线的部分。
D、这三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写了秋天成熟的果实逗人喜爱。
)
小结:同学们,你们认为这秋天的景色怎样?(板书:迷人)是呀!这样的秋色真是太迷人了!那么!作者是怎样赞美的
呢?我们一起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6)、出示课件(学习第六自然段)读出对秋天景色的赞美
之情。
七、写一写
(1)课文中哪些句子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2)作者主要抓住了秋天的什么特点来写秋色的迷人?
四、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描写水果的?具体写了哪些水
果?(自读三、四、五自然段,边读边用笔划出来。
)2.哪种水果最吸引你?找出相关句子,有感情的朗读。
3.分组学习、讨论:作者抓住了每种水果的什么特点来描
写?
4.全班交流。
边交流边出示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边指导朗读。
柿树:红得简直像一片火。
与枫叶作比较。
苹果:红、艳、逗人喜爱、金光闪闪。
山楂:红玛瑙似的。
葡萄:晶莹透明、圆润可爱。
5.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相关句子,读出赞美之情。
6.你能否也像作者一样,说出一两个比喻句?
7.秋天的水果除了课文中讲到的外,还有很多,你能说出几种吗?
四、深入讨论。
秋天多姿多彩,为什么作者只选取了“瓜果遍地”的秋景来写?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秋天还会有哪些迷人的景色?你能否也像作者一样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季节或水果?
板书设计:
柿树像一片火
瓜果遍地苹果逗人喜爱迷人
山楂红玛瑙似的
葡萄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