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福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浮山县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浮山县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浮山县统计局2017年3月5日2016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工作任务,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统筹推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县经济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县生产总值446009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280万元,增长3.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9.9%;第二产业增加值293446万元,增长5.0%,占生产总值的比重65.8%;第三产业增加值108283万元,增长6.4%,占生产总值的比重24.3%。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848万元,增长6.4%;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9650万元,增长4.7%;金融业增加值12233万元,增长14.0%;房地产业增加值17876万元,增长3.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4174元,按2016年平均汇率计算为5145美元。
全年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051万元,下降22.0%。
税收收入3086万元,下降12.6%,其中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和城建税共计完成税收2303 万元,下降15.0%。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97872万元,增长5.2%。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404万元;公共安全支出4941万元;教育支出13165万元;科学技术支出822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333万元;医疗卫生与计生支出9541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743万元;城乡社区支出2522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23743万元。
图1 2012-2016 年全县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0100000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万元-4-2 0 2 4 6 8 10 12 %全年全县城镇新增就业756人。
五年砥砺奋进,谱写壮美篇章的参考文献

1.文献名称:《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出版年份:2017年
简介: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详细阐述了中国共产党过去五年来的工作和取得的成就。
报告包括了经济发展、脱贫攻坚、改革开放、国防建设等方面的内容,为五年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壮丽篇章提供了全面的参考。
出版年份:2014年
3.文献名称:《中国秩序重建:改革航程下的政治建设和社会变革》
出版年份:2016年
简介:这本书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在过去五年中发生的政治建设和社会变革。
书中详细讨论了中国政府的改革举措、反腐斗争、法治建设等方面的内容,为理解中国社会变革的过程和成效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4.文献名称:《外国专家谈“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
出版年份:2016年
简介:这本书收集了多位外国专家关于中国“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书中涵盖了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创新改革、对外开放等重要主题,为理解和评估中国过去五年来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国际视野下的参考。
5.文献名称:《富裕中国新篇章,我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出版年份:2017年
简介:这份统计公报汇总了中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数据,为了解过去五年中国社会发展的壮丽篇章提供了详实的统计依据。
公报详
细列出了经济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教育健康等诸多方面的数据,是了解
中国社会发展情况的重要文献。
以上这些文献提供了全面的参考,涵盖了中国过去五年来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与进展。
通过阅读这些文献,可以更好地
理解过去五年来中国砥砺奋进、谱写壮美篇章的重要历程。
编委会和编辑说明

宁德统计年鉴NINGDE STATISTICAL YEARBOOK2017宁德市统计局编国家统计局宁德调查队编委会和编辑人员主编: 林顺影王桂秀副主编: 刘于华袁瑞荣黄丽瑛黄增贵刘曦郭晖李清奇赵龙周昌其张永凌黄兴晓徐树江编辑委员:(以姓氏笔画为序)叶国平刘承光汤晓峰张璐萍沈丽琴林夏月林馨郑健民施承湖姜起耀黄义东戴文杰总编辑:沈丽琴编辑人员:(以姓氏笔画为序)王颖刘峰吁鹏吴国银吴建凡张梅云张维宇陆航陈红陈苏苹周小凤周芳芳林秋辰林爱婵林燕黄茜龚旺荣缪凌云责任编辑:沈丽琴统计制图:吁鹏编者说明一、《宁德统计年鉴-2017》收录了宁德市及各县(市、区)、各部门2016年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统计数据,以及建国以来全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的历年数据或重要年份数据,是一本全面反映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年刊。
二、全书内容分为17个部分:1.综合;2.国民经济核算;3.人口、就业与职工工资;4.固定资产投资;5.人民生活; 6.价格指数;7.财政金融;8.农业;9.工业与能源;10.建筑业;11.交通运输与邮电通信业;12.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与旅游业;13.对外经济;14.科学与教育;15.文化、体育与卫生;16.环境保护与其他社会活动;17.城市基本情况。
附录有两个篇章:全省各设区市主要经济指标、温州市及各县(市、区)主要经济指标。
另收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2016年宁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本年鉴各篇末均附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对主要统计指标的含义、统计范围和统计方法作了简要说明。
三、本年鉴对过去发布的统计资料重新进行了核实,凡与本年鉴数据有出入的,以本年鉴为准。
四、撤地设市后,根据宁德市、区统计事权划分规定,从2001年统计年报起,蕉城区所在地的市属及市属以上单位统计报表,由宁德市统计局组织调查填报。
本年鉴从2001年起相关统计指标单列“市直”部分。
2016年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最新精选】

2011年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o去年泉州城乡居民收入跑赢GDP2012年3月31日公布的《2011年泉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去年全年泉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703元,比前年增长14.1%,增加354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78元,比上年增长13.8%,增加约1282元。
经初步核算,去年全市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270.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前年增长13.5%,经济总量连续13年保持全省第一。
第一产业增加值151.86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2668.02亿元,增长17.3%;第三产业增加值1451.01亿元,增长8.2%。
三个产业的比例由上年的3.7:60.2:36.1变为3.5:62.5:34.0。
■人口与生活城镇化水平59.3%数据显示,去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821万人,比前年末增加7.05万人。
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6.36%。
人口出生率为11.9%。
,死亡率为4.7%。
,自然增长率为7.2%。
全市城镇化水平为59.3%。
■农村人均住房52.55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413元,增长15.4%。
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701元,增长13.6%。
农村人均住房居住面积52.55平方米。
■城乡百户家庭手机持有量相当年末城镇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67台、洗衣机98台、电冰箱112台、空调器237台、家用电脑112台、微波炉87台、汽车29辆、移动电话260部。
年末农村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23台、摩托车111辆、电冰箱93台、洗衣机64台、固定电话78部、移动电话256部。
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38.3%和42.5%,分别比上年上升0.3个和0.2个百分点。
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5.5万人去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5.5万人,全年有2305名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2%。
财政收入与支出:省及直辖市:福建:收入(1949年至2016年)

7.97 8.73 9.76 9.75 12.11 13.92 16 18.55 23.15 28.94 33.5 35.02 43.11 74.53 85.94 92.16 101.3 108.6 112.04
6.99 8.11 9.55 9.85 11.82 13.15 14.45 16.96 18.58 21.25 24.63 27.41 31.74 40.67 38.83 65.65 61.91 63.23 63.74
注:Excel表格,可对数据进行修改编辑,便于图表分析!
指标名称 单位 频率 来源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福建:财政收入: 合计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0.83 1.58 2.2 1.98 2.32 2.46 2.96 3.22 5.52 7.38 7.31 4.95 5.07 5.2 5.92 6.6 6.7 5.26 3.5 5.18 6.45 6.85 8.59 9.13 12.72 15.33 14.52 13.67 12.37 16.78 25.08 29.14 33.16 40.16 53.01 57.06 69.7 75.35 110.58 149.66 184.58 215.11 251.3 187.92 208.92 234.11 274.28 272.89 304.71 333.52 432.6 541.17 699.46 833.4 932.43 1151.49 1501.51 1776.21 2119.45 2362.21 2544.24 2654.83 福建:财政收入: 税收收入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0.79 1.45 1.75 1.71 1.92 1.98 2.24 2.49 3.39 3.73 3.8 3.03 3.44 3.53 3.91 4.36 4.14 3.75 3.44 4.2 4.33 4.91 5.63 5.8 5.98 6.44 6.48 7.61 8.88 9.24 10.3 11 11.76 12.04 14.67 21.96 24.7 28.32 35.93 45.22 47.93 54.47 63.79 96.79 124.56 151.36 172.17 203.97 226.06 福建:财政收入: 税收收入:增值税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福建:财政收入: 税收收入:营业税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福建:财政收入: 税收收入:企业所 得税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福建:财政收入: 税收收入:个人所 得税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福建:财政收入: 税收收入:资源税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福建:财政收入: 税收收入:城市维 护建设税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福建:财政收入: 税收收入:房产税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福建:财政收入: 税收收入:印花税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福建:财政收入: 税收收入:城镇土 地使用税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福建:财政收入: 税收收入:土地增 值税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福建:财政收入: 税收收入:车船使 用和牌照税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福建:财政收入: 税收收入:耕地占 用税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福建:财政收入: 税收收入:契税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福建:财政收入: 税收收入:烟叶税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福建:财政收入: 非税收入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福建:财政收入: 行政性收费收入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福建:财政收入: 国有资源(资产) 有偿使用收入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福建:财政收入: 专项收入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福建:财政收入: 罚没收入 亿元 年 国家统计局
宁乡县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精选文档】

宁乡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紧紧围绕好中求快发展主线,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统领,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率先转型创新为目标,聚力攻坚,乘势奋进,县域经济在严峻复杂形势下实现平稳增长。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10.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4%。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01.48亿元,增长5.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20.38亿元,增长13.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8.37亿元,增长11%。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75079元。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前移6位,跃居全国百强第50位,中部第3位。
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2:68.9:19.9调整为11.1:68.2:20.7,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1.7%。
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78.7%、17.2%,分别拉动GDP增长0.5、9.8、2.1个百分点。
宁乡GDP总量、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市的比重分别为11.6%、15.7%、13.1%、6.2%。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1882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238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713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054人,零就业家庭动态就业援助100%;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69%,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培训失业人员12085人,其中开办创业班11期,培训人数316人。
二、农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2.88亿元,比上年增长5.3%。
其中农业产值83.48亿元,增长9.6%;林业产值4.85亿元,增长6.9%;牧业产值56.68亿元,下降0.6%;渔业产值5.5亿元,增长7.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37亿元,增长10.5%。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98.55万亩,比上年增长0.3%,其中稻谷播种面积182.04万亩,下降0.7%,优质稻种植面积所占比重为79%;蔬菜种植面积69.22万亩,增长5%;烟叶种植面积8.55万亩,下降14.4%。
2016年怀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年怀宁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怀宁县统计局(2017年5月26日)2016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四个强县”战略,切实打响“五大攻坚战”,着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新成就,圆满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19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121.2亿元,增长8.9%;第三产业增加值52.1亿元,增长8.5%。
第二、第三产业对县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8.8%和27.1%,分别比上年提高6.1和1.2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为10.8:62.4:26.8。
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27573元,比上年增加1669元。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47161元/人。
2016年全县生产总值(GDP)单位:万元消费品市场价格涨幅平稳。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8%,比上年涨幅上升0.3个百分点。
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4.0%;衣着类上涨3.0%;居住类价格下降0.5%;生活用品及服务类微涨0.1%;交通和通信类价格下降2.2%;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8%;医疗保健类价格上涨6.2%;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3.0%;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2%。
生产领域价格出现下跌。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下跌1.8%。
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跌3.5%;生活资料价格上涨2.3%。
年末全县从业人员41.2万人,比上年增加0.2万人。
其中,第一产业11.1万人,减少0.5万人;第二产业12.2万人,增加0.2万人;第三产业17.9万人,增加0.5万人。
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1.3万人。
二、农业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7814公顷,比上年减少427公顷。
2016年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年三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三明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三明调查队2017年3月6日2016年,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发展环境,全市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强动力、惠民生、防风险,全力推动三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各项事业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5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46.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7.5%,比上年末提高1.2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3.8万人,出生率为15.0‰;死亡人口1.7万人,死亡率为6.8‰;自然增长率为8.2‰。
表1 2016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3]国民经济平稳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60.82亿元,比上年增长7.8 %。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5.59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932.20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653.03亿元,增长10.0%。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3261元,比上年增长6.9%。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8%,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0.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5.1%。
就业持续增加。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98万人,有1.38万下岗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7%。
价格水平涨幅较低。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1 %,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3.4%。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0.9%。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9%。
图1 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涨跌幅度财政收入平稳增长。
全年公共财政总收入134.37亿元,比上年增长2.8 %,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94.70亿元,增长1.1%;公共财政支出253.15亿元,增长5.2%。
全市国税总收入(含海关代征)62.73亿元,增长27.4%;全市地税系统组织各项收入82.73亿元,下降11.3%。
二、农业农业生产增势较好。
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455.34亿元,比上年增长4.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福建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福建调查总队2017年2月23日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519.15亿元,比上年增长8.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64.14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3912.73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12242.28亿元,增长10.7%。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9%。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3951元,比上年增长7.5%。
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3145.92亿元,比上年增长7.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0%。
全年全省互联网重点企业实现互联网业务收入432.7亿元,比上年增长23. 4%。
初步统计,全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总额10196亿元,比上年增长43.3%。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实现网上零售额543.15亿元,增长46.7%。
“正统网”入驻电子商务企业7382家。
年末全省常住人口387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5万人,增长0.91%,增幅比上年略高0.04个百分点。
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464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63.6%,比上年末提高1.0个百分点。
全年出生人口56万人,出生率为14.5‰;死亡人口24万人,死亡率为6.2‰;自然增长率为8.3‰。
表1 2016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0.73万人,有14.56万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6%,比上年末上升0.20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7%。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与上年持平。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9%。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0%。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8.3%。
12月份,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分别上涨27.6%、41.9%和9.1%。
表2 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表3 2016年福州、厦门、泉州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涨跌幅度(月度同比)全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4295.22亿元,可比增长6.6%,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54.78亿元,同口径增长7.0%;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87. 41亿元,增长7.1%。
全省国税总收入(含海关代征)2470.4亿元,增长6.2%;全省地税系统组织各项收入2460.83亿元,下降2.2%。
二、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4155.68亿元,比上年增长3.7%。
粮食种植面积 1765.10万亩,比上年减少24.73万亩,其中稻谷面积1154.09万亩,减少29.36万亩;烟叶种植面积102.45万亩,增加0.41万亩;油料种植面积180. 08万亩,增加 1.59万亩;蔬菜种植面积 1151.08万亩,增加35.67万亩。
全年粮食产量650.87万吨,比上年减少10.23万吨,下降1.5%。
其中,稻谷产量471.47万吨,减少13.56万吨,下降2.8%。
表4 2016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全年肉蛋奶总产量269.36万吨,比上年增长4.6%。
肉类总产量225.64万吨,增长4.2%。
其中,猪肉产量136.00万吨,增长1.1%;禽肉产量80.48万吨,增长10.0%;牛肉产量3.21万吨,增长4.5%;羊肉产量2.52万吨,增长6.7%。
年末生猪存栏983.18万头,下降7.8%;生猪出栏1720.52万头,增长0. 7%。
牛奶产量15.45万吨,增长3.3%。
全年水产品产量767.98万吨,比上年增长4.6%。
其中,淡水产品产量10 2.50万吨,增长5.0%;海洋捕捞233.10万吨,增长0.4%;海水养殖432.38万吨,增长7.0%。
全年新增恢复有效灌溉面积9.32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76.35万亩。
农业产业化持续推进,774家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销售收入 3074.50亿元,比上年增长 5.4%,带动农户458.54 万户。
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1517.21亿元,比上年增长7.4%。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6%。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下降0.4%;国有企业增长4.6%,集体企业增长1.7%,股份制企业增长9.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5.1%;私营企业增长10.7%。
分轻重看,轻工业增长7.2%,重工业增长8.0%。
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8.1%,制造业增长8.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0.2%。
工业产品销售率96.52%,比上年下降0.23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的38个行业大类中有15个增加值增速在两位数。
其中,化学纤维制造业比上年增长22.2%,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13.7%,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2.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0.9%,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增长8.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0%,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3%。
规模以上工业中三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3744.42亿元,增长10.0%。
其中,机械装备产业实现增加值1754.08亿元,增长11.0%;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777.02亿元,增长1 0.6%;石油化工产业实现增加值1213.32亿元,增长8.6%。
六大高耗能行业实现增加值2571.88亿元,比上年增长5.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 3.3%。
高技术制造业实现增加值1116.55亿元,增长11.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0.1%。
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547.00亿元,增长9.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3.1%。
表5 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643.25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03.04亿元,增长31.8%;国有企业2.60亿元,下降40. 0%,集体企业3.70亿元,下降36.1%,股份制企业1552.31亿元,增长18.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046.48亿元,增长22.3%;私营企业803.66亿元,增长13.0%。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2.29%,同比下降0.89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6.2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28%。
全年全部工业产品(采矿业和制造业)销售收入中,销往省内比重为43.8%,比上年上升1.7个百分点;销往省外的比重为38.6%,下降1.2个百分点;销往境外的比重为17.6%,下降0.5个百分点。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2421.34亿元,比上年增长6.9%。
全省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531.45亿元,增长12.2%;实现利润279.32亿元,增长6.2%;税金总额280.89亿元,增长7. 4%。
四、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22927.99亿元,比上年增长9.3%。
从含跨区项目情况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9.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9%,其中,工业投资增长7.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9.3%。
基础设施投资7650.40亿元,增长22.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3.1%。
民间投资13307.68亿元,增长5.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57.6%。
高技术产业投资891.86亿元,增长60.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9%。
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全年到位资金22717.10亿元,比上年增长5.4%。
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25.9%,国内贷款增长1.6%,利用外资下降35.1%,自筹资金下降0.9%,其他资金增长29.4%。
表6 2016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含跨区项目)情况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588.83亿元,比上年增长2.7%。
其中,住宅投资2 999.29亿元,增长4.7%;办公楼投资339.01亿元,增长3.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590.95亿元,下降11.9%。
商品房去化周期比2016年初减少9个月。
全年新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3.45万套(户),基本建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3.1万套。
表7 2016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1029个在建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227亿元。
全年建成或部分建成155个项目,新开工160个项目。
五、国内贸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674.54亿元,比上年增长11.1%。
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501.75亿元,增长10.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172. 79亿元,增长12.7%。
按消费形态统计,商品零售额10453.40亿元,增长11. 4%;餐饮收入额1221.14亿元,增长9.1%。
在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通讯器材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31.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8.3%,金银珠宝类增长26.6%,粮油食品类增长19.4%,日用品类增长16.8%,家具类增长15.9%,化妆品类增长13.8%,汽车类增长1 1.7%,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1.4%,家用电器和音响器材类增长7.4%,石油及制品类下降6.7%。
六、对外经济全年进出口总额10351.56亿元,比上年下降1.2%。
其中,出口6838.87亿元,下降2.2%;进口3512.69亿元,增长0.7%。
进出口顺差3326.18亿元。
表8 2016年进出口主要分类情况表9 2016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情况新设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355家,比上年增长39.4%。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81.95亿美元,增长6.7%。
表10 2016年分行业外商直接投资情况备案和核准对外直接投资项目607个,中方协议投资额111.5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78.0%和137.9%。
对外直接投资额54.66亿美元,增长164.7%。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9.50亿美元,增长2.5%;对外劳务合作劳务人员实际收入总额7.05亿美元,增长13.0%。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685.18亿元,比上年增长7.3%。
公路通车里程106756.53公里,比上年增长2.1%。
其中海西高速公路网通车里程5019.78公里,增长0.4%。
铁路营业里程3196.5公里,与上年持平。
表11 2016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情况表12 2016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情况全年沿海港口新增货物通过能力1801万吨;沿海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5.0 8亿吨,比上年增长1.0 %。
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2.03亿吨,增长0.8%。
集装箱吞吐量1440.16万标箱,增长5.6%。
年末全省汽车保有量495.09万辆(含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比上年末增长13.5%,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436.68万辆,增长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