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备课参考 电磁铁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九年级。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知识点及练习题

初中物理九年级。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知识点及练习题

初中物理九年级。

电磁铁、电磁继电器知识点及练习题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知识点一、电磁铁:电磁铁是一个带有铁芯的螺线管,由线圈和铁芯两部分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铁芯被磁化后的磁场与螺线管的磁场叠加,使电磁铁的磁性增强。

需要注意的是,铁芯用软铁而不用钢,因为软铁容易被磁化,磁性也容易消失,而钢具有保持磁性的性质,被磁化后磁性不易消失。

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磁性消失;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当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线圈的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与永磁体相比,电磁铁具有以下优点:1)电磁铁磁性的有无,可由通断电来控制;2)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可由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来控制;3)电磁铁的极性位置,可由电流方向来控制。

电磁铁广泛应用于电磁继电器和电话等领域。

二、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衔铁、弹簧、低压电源和开关组成的控制电路,以及动触点、静触点、用电器和高压电源组成的工作电路。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电磁继电器来操纵电动机的电路。

当控制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磁铁线圈时,电磁铁将衔铁吸下,触点开关接通,电动机便转动起来;当控制电路中失去电流时,电磁铁失去磁性,弹簧使衔铁上升,触点开关断开,电动机停止运转。

电磁继电器具有以下特点:1)利用电磁继电器可以实现利用低压电、弱电流控制高压电、强电流的电路;2)利用电磁继电器可以实现远距离操控和自动控制。

课后练题:1、不能增强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方法是增加螺线管本身的直径。

2、在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什么因素有关时,___和___从实验室选取了匝数分别为50匝和100匝的外形相同的电磁铁,并先后将这两个电磁铁接入电路中。

他们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不同,来判定其磁性强弱。

这一方法体现了“观察比较”的思想。

原理制成。

为了卸载吸起的钢铁,可以使用电磁起重机的铁芯制成。

为了判断电源的正负极,___同学使用一个小铁钉制成了一个电磁铁,并将其连接到电路中。

当闭合开关S时,小磁针将静止,指向N极。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20.3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20.3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教案:20.3 电磁铁电磁继电器一、教学内容1. 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及其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2. 电磁铁的应用,如电铃、电磁起重机等;3.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及其应用,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2. 掌握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并能分析其应用场景;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磁铁的原理及其应用,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难点:电磁继电器在实际应用中的分析与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电磁铁、铁钉、开关、电流表等);学具:笔记本、课本、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电磁铁应用实例(如电铃、电磁起重机等),引导学生关注电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 知识讲解:讲解电磁铁的原理,引导学生了解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电流大小、线圈匝数、铁芯等)。

3. 实验演示:进行电磁铁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变化,加深对电磁铁原理的理解。

4.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电磁铁在实际应用中的计算方法,如电磁铁的磁极判断、磁性强弱计算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电磁铁应用实例,如电铃、电磁起重机等。

6. 知识拓展:介绍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如自动化控制、家电产品等。

7.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电磁铁的原理及其影响因素;2. 电磁铁的应用实例;3. 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七、作业设计1. 描述电磁铁的原理,并解释其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2. 分析生活中的一些电磁铁应用实例,如电铃、电磁起重机等;3. 简述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电磁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验演示和例题讲解,使学生掌握电磁铁的原理和计算方法。

电磁铁初中物理中电磁铁的原理与应用

电磁铁初中物理中电磁铁的原理与应用

电磁铁初中物理中电磁铁的原理与应用电磁铁:初中物理中电磁铁的原理与应用电磁铁是一种利用电流在导体中产生磁场的器件。

它在初中物理中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电磁铁的原理和一些常见的应用。

一、电磁铁的原理电磁铁的原理基于安培定律和右手定则。

根据安培定律,电流通过导线会在其周围产生磁场。

当将导线绕成线圈并通电时,磁场会在线圈内形成,并具有特定的方向。

使用右手定则可以确定电磁铁磁场的方向。

把右手伸直,将拇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四指弯曲的方向就是磁场线的方向。

这一规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磁铁的原理。

二、电磁铁的应用1. 电磁吸铁器电磁吸铁器是电磁铁的常见应用之一,它利用电磁铁的吸力将物体吸附在其上。

当电流通过电磁铁时,会形成一个磁场,在吸铁器的接触面上产生磁力。

电磁吸铁器在工业生产线上常被用于搬运和移动金属物品。

通过控制电流的开关,可以灵活地控制吸铁器的吸附和释放,提高生产效率。

2. 电磁励磁器电磁励磁器是利用电磁铁的原理来产生磁场,从而对磁性材料进行磁化。

它在钢铁加工和制造业中广泛应用。

电磁励磁器通过通电产生的磁场,可以对金属物体进行磁化处理。

这种磁化可以有助于改善材料的性能,例如提高钢材的强度和硬度。

3. 电磁驱动器电磁驱动器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它利用电磁铁的磁力来推动磁性物体产生运动。

电磁驱动器广泛应用于交通工具、机械设备和家用电器等领域。

例如,电动车中的电磁驱动器可以将电能转化为动力,推动车辆行驶。

4. 电磁继电器电磁继电器是一种电器装置,可以利用电磁铁的原理来控制电路的开关。

它常被用于电路的自动控制和信号传递。

电磁继电器通过控制电磁铁的通断来控制电路的连接和断开。

当电流通过电磁继电器时,电磁铁会受到吸引力,改变开关状态,从而控制电流的流动。

5.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指在导体中产生电流的现象。

电磁感应原理的应用包括变压器、发电机和感应炉等。

变压器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将电能从一个线圈传输到另一个线圈,起到电压升降的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20.3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20.3 电磁铁 电磁继电器 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20.3 电磁铁电磁继电器导学案一、引入课题1.1 目标•了解电磁铁的原理和应用•了解电磁继电器的结构和作用1.2 预习思考•电磁铁是如何工作的?•电磁继电器有何作用?二、知识讲解2.1 电磁铁2.1.1 原理电磁铁是利用电流所产生的磁效应来产生吸引力或斥力的装置。

其工作原理基于电流通过线圈时,会在线圈周围产生一个磁场。

2.1.2 结构电磁铁一般由铁芯、线圈和电源组成。

铁芯是用来导磁的物质,线圈则是通过电流产生磁场的部分。

2.2 电磁继电器2.2.1 原理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磁铁的吸引力或斥力来控制开关的一种装置。

其工作原理基于电磁铁的磁效应。

2.2.2 结构电磁继电器一般由铁芯、线圈、触点和电源组成。

通过控制线圈的电流,可以使触点开关打开或闭合,从而实现电路的控制。

三、实验演示3.1 材料和仪器•电池•线圈•铁钉•手电筒灯泡•电线3.2 实验步骤1.将电池的正极和线圈的一端连接起来。

2.将电池的负极和铁钉连接起来。

3.通过开关控制电流,观察铁钉与线圈的吸引力或斥力现象。

3.3 实验结果•当电流通过线圈时,铁钉会被吸引住,产生磁效应。

•当电流断开时,铁钉会脱落,磁效应消失。

四、拓展应用4.1 电磁铁的应用•电磁铁广泛应用于电动机、发电机、电磁吸盘、电子称等领域。

•电磁铁在自动化控制系统中,也被用来实现开关控制,如电磁锁、电磁阀等。

4.2 电磁继电器的应用•电磁继电器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系统和电气设备中。

•电磁继电器可以起到放大信号、隔离电路、保护设备等作用。

五、小结5.1 知识回顾•电磁铁是利用电流产生的磁场来产生吸引力或斥力的装置。

•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磁铁的磁效应来控制开关的装置。

5.2 学习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电磁铁的原理和结构,以及电磁继电器的作用和应用。

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在电路控制和自动化系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理解电磁现象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5.3 思考问题1.电磁铁为什么只有在通电时才会产生磁效应?2.电磁继电器的触点是如何控制开关的?以上就是本节课的知识点总结和实验演示,希望大家通过实验和思考,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电磁铁和电磁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八年级物理教案)《电磁铁》

(八年级物理教案)《电磁铁》

《电磁铁》八年级物理教案课题第九章:电与磁第四节:电磁铁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电磁铁;2.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过程方法:1.通过探究电磁铁磁性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2•通过对实验的分析,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结论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是态度,初步领会探索物理规律的方法。

学习重点电磁铁的概念及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学习难点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教学方式实验法、讨论法、启发式。

教具与媒体投影仪、微机;螺线管,铁棒,几个小磁针,一个线圈匝数可以改变的电磁铁,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一小堆大头针。

教学程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依据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mi n)【提出问题1】如果要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增强,应该怎么办呢?【猜想】增大电流、螺线管绕密些、中间插一个铁芯等方法。

【实验】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演示实验:先将小磁针放在螺线管的两端,通电后观察小磁针偏转的程度,再将铁棒插入螺线管,通电后观察小磁针偏转的程度。

【现象】插入铁芯的通电螺线管的磁性明显增强,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一)电磁铁(5min)1 .【概念】我们把插有铁芯的螺线管叫做电磁铁【提出问题2】为什么插入铁棒后,通电螺线管的磁性会增强呢?2.【原理】铁心插入通电螺线管,铁心被磁化,也要产生磁场,于是通电螺线管的周围既有电流产生的磁场,又有磁铁产生的磁场,因而磁场大大增强了。

【提出问题3】电磁铁与永磁体相比,有些什么特点呢?它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学生思考回答观察师生讨论讨论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探求其原因(二)怎样使电磁铁的磁性强(20mi n)【猜想】1.电磁铁的磁场强弱可能与电流的大小有关,因为电流越大,电流产生的磁场可能就越强;2.电磁铁的磁场强弱可能与线圈的匝数有关,因为一匝线圈要产生一定的磁场,匝数多,则产生的磁场也会增强。

初中物理备课参考 电生磁 (2)

初中物理备课参考 电生磁 (2)
第三节 电生磁
(1)定义:内部插有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叫做电磁铁,如图 8-2-5 所示. (2)工作原理:电磁铁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和通电螺线管中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①电磁铁螺线管线圈中通过的电流大小,通过电流越大,电磁铁磁性越强,反之,磁性越 弱.
②电磁铁螺线管线圈的匝数的多少,匝数越多,电磁铁磁性越强,反之,磁性越弱.
A.不动
B.向内转 90°
C.向外转 90° D.旋转 180° 【答案】 A
【解析】 错解 D 分析 错选 D 的原因是混淆通电螺线管外部和内部磁感线方向的区
别.误认为螺线管内部磁感线方向也是从 N 极到 S 极,当开关 S 闭合后,利用右手判断出 通电螺线管的右端为N极,小磁针的N极指向要和磁感线方向保持一致,小磁针应旋转180°, 但在螺线管内部磁感线方向却是从螺线管的 S 极到 N 极,故小磁针的 N 极指向应和螺线管 内部的磁感线方向一致,故小磁针的 N 极指向螺线管的右侧.
1.如图所示,为四位同学判断通电螺线管极性时的做法,正确的是
(2)易错点: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磁感线从 N 极回到 S 极,而 在通电螺线管的内部却是从 S 极回到 N 极,注意不到它们的区别,易造成解答错误.
【例 1】 小明为探究螺线管内的磁场方向,将一枚小磁针放在螺线管内,当开关 S 闭合后,
小磁针的北极将(涂黑部分为小磁针北极) ( )
【例 2】 如图
所示,弹簧下端挂一条形磁体,磁体的下端为 S 极,
条形磁体的下方有一带铁芯的螺线管,闭合开关后,弹簧的长度会 短”或“不变” ).
(填“伸长” “缩
【答案】 缩短 【解析】 闭合开关前,弹簧秤的示数等于磁铁的重力,开关闭合后,根据安培定则判断出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及计算方法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及计算方法

初中物理电学部分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及计算方法电磁铁是由电流通过导线产生的磁场而形成的一种磁体,其工作原理是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安培力的作用机制。

电磁铁广泛应用于磁悬浮列车、电磁炮、电动机等各种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及计算方法。

一、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当电流通过直线导线时,会在导线周围产生一个磁场。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通过导线中的电流改变时,产生的磁场也随之改变。

当将导线弯曲成螺旋形,磁场强度会进一步增强,形成一个电磁铁。

在电磁铁中,导线通电产生的磁场与铁芯的磁性相互作用,使得铁芯具有了磁性。

当电流通过导线时,磁场会吸引铁芯上的磁性材料,增强磁力。

通过改变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可以控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和工作状态。

二、电磁铁的计算方法为了计算电磁铁的磁场强度和磁力大小,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物理量和公式。

1. 磁场强度(B)的计算磁场强度用来描述单位面积内的磁场线数量,单位为特斯拉(T)。

根据安培力定律,磁场强度与导线上的电流和导线距离的关系如下:B = μ₀ * I / (2 * π * r)其中,B为磁场强度,μ₀为真空磁导率(μ₀ = 4π × 10^(-7)T · m/A),I为电流,r为导线距离。

2. 磁力(F)的计算磁力是由电流产生的磁场对铁芯或其他磁性物体产生的力,单位为牛顿(N)。

磁力与导线上的电流、导线长度、导线与磁性物体的距离的关系如下:F = B * I * l其中,F为磁力,B为磁场强度,I为电流,l为导线长度。

3. 电磁铁的磁感应强度(Bm)的计算电磁铁的磁感应强度是指单位长度内的磁通量,单位为特斯拉(T)。

计算公式如下:Bm = μ₀ * N * I / ℓ其中,Bm为磁感应强度,μ₀为真空磁导率,N为线圈匝数,I为电流,ℓ为导线长度。

4. 线圈匝数(N)的计算线圈匝数是指线圈中的导线匝数。

计算公式如下:N = L / a其中,N为线圈匝数,L为导线长度,a为导线的长度。

初中物理电动机教案电磁铁教案

初中物理电动机教案电磁铁教案

初中物理电动机教案电磁铁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和制作方法。

2.掌握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影响因素。

3.能够运用电磁铁原理制作简单的电动机。

二、教学内容1.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和制作方法。

2.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

3.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4.制作简单的电动机。

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电磁铁应用实例,如电铃、电磁锁等,引发学生对电磁铁的好奇心。

2.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和制作方法讲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当电流通过导线时,导线周围会产生磁场。

讲解电磁铁的制作方法:将导线绕制成线圈,插入铁芯,通电后形成电磁铁。

示范制作一个简单的电磁铁,让学生观察并感受电磁铁的磁性。

3.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讲解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三个因素:线圈匝数、电流大小和铁芯材料。

举例说明:增加线圈匝数、增大电流或使用高磁导率材料,可以增强电磁铁的磁性。

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条件下电磁铁磁性的变化。

4.电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讲解电动机的基本构造:转子、定子、电刷和换向器。

讲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利用电磁感应现象,使转子在定子磁场中产生力矩,从而实现转动。

示范演示电动机的运行,让学生观察电动机的工作过程。

5.制作简单的电动机分组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电动机,指导学生正确连接电路,调整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观察电动机的运行情况,分析影响电动机性能的因素。

学生分享制作心得,交流实验结果。

6.课堂小结提醒学生要注意安全,避免触电等意外事故。

四、作业布置1.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电磁铁应用实例,分析其工作原理。

2.设计一个电磁铁实验,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3.结合所学,尝试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动机。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和制作,让学生掌握了电磁铁和电动机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

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积极参与,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热情。

课堂氛围活跃,学生互动良好,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电磁铁
【要点精讲】
一、电磁铁释义:通电产生电磁的一种装置。

在铁芯的外部缠绕与其功率相匹配的导电绕组,这种通有电流的线圈像磁铁一样具有磁性,它也叫做电磁铁(electromagnet)。

我们通常把它制成条形或蹄形状,以使铁芯更加容易磁化。

另外,为了使电磁铁断电立即消磁,我们往往采用消磁较快的的软铁或硅钢材料来制做。

这样的电磁铁在通电时有磁性,断电后磁就随之消失。

电磁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由于它的发明也使发电机的功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电磁铁的分类
1.按电流分:
(1)交流电磁铁
(2)直流电磁铁
2.按用途分
(1)牵引电磁铁
(2)框架式电磁铁
(3)自保持电磁铁
(4)吸盘电磁铁
(5)管状式电磁铁[1]
三、电磁铁优点
电磁铁有许多优点:电磁铁磁性的有无可以用通、断电流控制;磁性的大小可以用电流的强弱或线圈的匝数来控制;也可改变电阻控制电流大小来控制磁性大小;它的磁极可以由改变电流的方向来控制,等等。

即:磁性的强弱可以改变、磁性的有无可以控制、磁极的方向可以改变,磁性可因电流的消失而消失。

四、电磁铁应用
1.电磁铁是电流磁效应(电生磁)的一个应用,与生活联系紧密,如电磁继电器、电磁起重机、磁悬浮列车、电磁流量计等。

2.电磁铁可以分为直流电磁铁和交流电磁铁两大类型。

如果按照用途来划分电磁铁,主要可分成以下五种:
(1)牵引电磁铁──主要用来牵引机械装置、开启或关闭各种阀门,以执行自动控制任务。

(2)起重电磁铁──用作起重装置来吊运钢锭、钢材、铁砂等铁磁性材料。

(3)制动电磁铁──主要用于对电动机进行制动以达到准确停车的目的。

(4)自动电器的电磁系统──如电磁继电器和接触器的电磁系统、自动开关的电磁脱扣器及操作电磁铁等。

(5)其他用途的电磁铁──如磨床的电磁吸盘以及电磁振动器等。

五、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和磁体一样,周围存在着磁场;电流的磁场方向跟电流方向有关。

那么通电螺线管也应该存在磁场,实验表明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条形磁体的磁场一样,通电螺线管的两端相当于条形磁体的两个极。

在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是,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螺线用安培,右手紧握螺线管。

电流方向四指指,N极指向拇指端。

六、电磁铁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把螺线管紧密地套在一个铁芯上,就构成了一个电磁铁。

七、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1. 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没有磁性;
2. 通入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
3. 在电流一定时,外形相同的螺线管,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强。

【相关链接】
早在1820年,丹麦的奥斯特就发现了这一原理。

1822年,法国物理学家阿拉戈和吕萨克才发现,当电流通过其中有铁块的绕线时,它能使绕线中的铁块磁化。

这实际上是电磁铁原理的最初发现。

1823年,斯特金也做了一次类似的实验:他在一根并非是磁铁棒的U型铁棒上绕了18圈铜裸线,当铜线与伏打电池接通时,绕在U型铁棒上的铜线圈即产生了密集的磁场,这样就使U型铁棒变成了一块“电磁铁”。

这种电磁铁上的磁能要比永磁能大放多倍,它能吸起比它重20倍的铁块,而当电源切断后,U型铁棒就什么铁块也吸不住,重新成为一根普通的铁棒。

斯特金的电磁铁发明,使人们看到了把电能转化为磁能的光明前景,这一发明很快在英国、美国以及西欧一些沿海国家传播开来。

1829年,美国电学家亨利对斯特金电磁铁装置进行了一些革新,临朐昌盛磁电绝缘导线代替裸铜导线,因此不必担心被铜导线过分靠近而短路。

由于导线有了绝缘层,就可以将它们一圈圈地紧紧地绕在一起,由于线圈越密集,产生的磁场就越强,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把电能转化为磁能的能力。

到了1831年,亨利试制出了一块更新的电磁铁,虽然它的体积并不大,但它能吸起1吨重的铁块
【典型分析】
1.如图9-3-9所示,若要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变小,则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方式可以是()
图9-3-9
A.C接E,D接F
B.C接E,B接F
C.A接E,D接F
D.Z接E,B接F
【答案】B
【解析】弹簧秤的示数大小与通电螺线管的磁极作用有关。

弹簧秤的示数变大还是变小与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变化有关。

当C接E、D接F时,及A接E、B接F时,电路中的电流不变化,螺线管磁性强弱不变化。

当C接E、B接F,滑片P向右移动时,可判断螺线管上部是S极,且磁性增强,磁铁受到向上的斥力,且斥力增强,弹簧秤的示数减小。

当A接E、
D接F,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阻变大,电流减小,螺线管的极性未变而强度减小,弹簧秤的示数应增大。

2.把图9-3-15中的电磁铁连入你设计的电路中(在方框内完成),要求:
图9-3-15
A.电路能改变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B.使小磁针静止时如图所示。

【答案】如图所示
【解析】要改变电磁铁的磁性强弱,需在电路中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

根据小磁针的N极、S极,可确定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从而确定电源在电路中的接法。

【中考案例】
1.(2012江苏苏州)开关S闭合后,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9-3-8所示。

由此可知()
图9-3-8
A.a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c端是电源正极
B.a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c端是电源负极
C.b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d端是电源正极
D.b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d端是电源负极
【答案】D
【解析】根据磁极性质可以判断通电螺线管b端为N极,再根据安培定则判定电流方向是从c经通电螺线管回到d的。

故选项D正确。

2.(2012河南通州)关于电磁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通过的电流大的那个电磁铁其磁性不一定大
B.通过的电流大、线圈匝数少的那个电磁铁其磁性一定强
C.线圈匝数多的那个电磁铁其磁性不一定强
D.铁芯相同、线圈匝数多且通过的电流大的那个电磁铁其磁性一定强
【答案】B
【解析】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插入的铁芯、所通电流的大小及线圈匝数的多少三个因素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