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教案(最新完整版)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第一至第五章)第一章:认识劳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情感。
教学内容:1. 劳动的定义和种类2.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3. 劳动的权益和义务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劳动的理解和看法。
2. 讲解:教师讲解劳动的定义、种类、意义和价值。
3. 案例分析:分析劳动权益和义务的案例。
作业:1. 写一篇关于劳动意义的短文。
2. 调查身边的劳动者,了解他们的劳动情况。
第二章:家庭劳动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学会分担家务,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教学内容:1. 家庭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2. 家务分担的原则和方法3. 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家庭劳动的看法和家庭劳动的经历。
2. 讲解:教师讲解家庭劳动的种类、重要性、家务分担的原则和方法。
3. 实践:学生进行家庭劳动实践,学会分担家务。
作业:1. 制定一个家庭劳动计划,包括每天的劳动内容和时间安排。
2. 记录一周的劳动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第三章:学校劳动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学校劳动,增强集体责任感。
2. 培养学生学会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学校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2. 班级卫生管理的原则和方法3. 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学校劳动的看法和学校劳动的经历。
2. 讲解:教师讲解学校劳动的种类、重要性、班级卫生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3. 实践:学生参与学校劳动实践,学会合作。
作业:1. 制定一个班级卫生管理计划,包括每天的卫生内容和时间安排。
2. 记录一周的卫生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第四章:社会劳动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社会劳动,增强社会责任感。
2. 培养学生学会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教学内容:1. 社会劳动的种类和重要性2. 尊重劳动者的原则和方法3. 珍惜劳动成果的培养教学活动:1. 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social labor 的看法和经历。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重要性,认识到参与劳动对个人成长和集体发展的意义。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觉劳动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会基本的劳动技能。
4.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劳动a. 讲解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b. 举例说明劳动在不同场合的应用c. 讨论参与劳动对个人和集体的好处2. 第二课时:热爱劳动,从小做起a. 引导学生自觉参与家庭劳动b. 教授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等c.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参与劳动的感悟3. 第三课时:我是家庭小主人a. 教授学生如何承担家庭劳动责任b. 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平衡学习与劳动c. 组织学生进行家庭劳动实践,如做饭、洗衣等4. 第四课时:团结协作,共创美好集体a. 讲解团结协作的重要性b. 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劳动实践活动c. 让学生分享团队劳动中的收获和感悟5. 第五课时:劳动安全常识a. 教授学生劳动安全知识,如用电安全、防火安全等b.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保护,避免劳动过程中发生意外c. 进行劳动安全演练,提高学生的应急能力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劳动的意义、方法和技巧。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认识劳动的重要性。
3.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劳动技能。
4.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劳动表现,评价其劳动习惯和技能掌握情况。
2. 收集学生分享的材料,评价其对劳动的感悟和认识。
3. 组织劳动技能比赛,检验学生的劳动实践成果。
五、教学资源1. 劳动教育教材、PPT等教学资料。
2. 家庭劳动实践记录表。
3. 劳动安全知识宣传资料。
六、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劳动技能。
2. 强化家庭教育,鼓励家长引导学生参与家庭劳动。
3. 定期组织团队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推荐5篇)

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推荐5篇)第一篇: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1、清洁厨房教学目的:1.了解厨房的卫生常识,学会做洗刷餐具、厨具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2.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家务劳动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1、重点:让学生懂得搞好厨房卫生的重要性,知道厨房清洁卫生的主要内容及如何做好厨房的清洁卫生。
2、难点:如何擦洗粘上油污的餐具、厨具。
教学准备:粘有污垢的餐具、炊具个两三件,干净抹布两块,炊具洗洁剂或漂白粉,洗碗盆,水。
教学过程:1、简介厨房卫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可结合生活实际介绍不注意厨房卫生引发的一些病例)2、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从不洁厨具采集来的细菌玻片,用事实说明厨房卫生的重要。
3、提出厨房卫生的具体要求。
4、分类介绍厨房清洁卫生的方法,如餐具、厨具、家用电器等。
着重提示要根据不同物品的用途、特征选用不同的洗涤剂、工具和方法。
(教师进行示范,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5、介绍一些简单安全的防治鼠、蟑、蝇、蚁办法。
6、布置学生课后实践,要强调先跟家长学着做。
2、认识和使用电冰箱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些使用和保养电冰箱的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材料准备:电冰箱的结构示意挂图。
教学过程:一、出示挂图:简单讲述电冰箱各部分的名称和用途。
二、学习课文:1、摆访位置要恰当。
2、食品要包装储存。
3、留有空隙。
4、储存的食品有期限。
5、冷冻室不能存放装有水的玻璃瓶。
6、调好温度控制旋钮。
7、冰箱的清理、除箱。
三、让家中有冰箱的同学,谈谈自己家中使用电冰箱的情况和体会。
四、小结:提问:打开电冰箱,有时会闻到一股臭味,为什么会有臭味?3、认识和使用液化气炉具教学目的:1、掌握液化炉具的使用方法。
2、学会家务劳动的本领,能做父母家务劳动的小帮手。
重点、难点:1、重点:液化气炉的使用方法和安全使用液化气炉的注意事项。
2、难点:开启、关闭液化气炉的操作程序课前准备:1、课前布置学生观察自己家或别人家的液化气炉的构造,了解一些基本的使用方法;2、液化气炉钢瓶、炉具两幅挂图(或自制幻灯片、多媒体课件),液化气炉实物一套,以便课堂示范操作和学生动手实践。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全册)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一部分)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
(2)培养学生基本的劳动技能,如整理、打扫、洗涤等。
(3)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劳动任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劳动的过程,掌握基本的劳动方法。
(2)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等方法,规划劳动任务,提高劳动效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是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了解劳动的意义(1)通过讨论、讲述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劳动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出发,认识劳动的广泛性。
(1)培养学生按时起床、整理床铺、打扫卫生等基本生活习惯。
(2)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不随意损坏。
3. 第三章: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1)教授学生洗涤、打扫、整理等基本劳动技能。
(2)引导学生掌握使用劳动工具的方法,提高劳动效率。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协作。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态度。
2. 通过实践操作,评价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情况。
3. 搜集学生作业、作品等,评估学生的劳动成果。
五、教学时间1. 第一章:2课时2. 第二章:2课时3. 第三章:2课时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将劳动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2. 注重学生的安全教育,教育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注意自我保护。
3.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劳动中获得成就感。
五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第二部分)六、教学内容1. 第四章:学会合作劳动(1)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具体的劳动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协调、沟通,提高劳动效率。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第一部分)第一章:认识劳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
3. 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劳动的定义和种类。
2.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3. 劳动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的定义、种类和意义。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劳动模范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劳动的含义。
2. 讲解:讲解劳动的定义、种类和意义。
3. 讨论:分组讨论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4. 案例分析:介绍劳动模范的事迹,引导学生学习劳动精神。
5. 总结:强调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五、作业布置:1. 课后思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劳动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的影响。
2. 家庭劳动实践:安排一次家庭劳动,如打扫卫生、做饭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的乐趣。
第二章:劳动安全常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安全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遵守劳动安全规定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掌握劳动事故的预防方法和处理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劳动安全的基本要求。
2. 劳动事故的预防方法。
3. 劳动事故的处理技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安全的基本要求和事故预防方法。
2. 演示法:展示劳动安全设备和操作规范。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模拟操作,掌握安全技能。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劳动安全。
2. 讲解:讲解劳动安全的基本要求和事故预防方法。
3. 演示:展示劳动安全设备和操作规范。
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模拟操作,掌握安全技能。
5. 总结:强调劳动安全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课后思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遵守劳动安全规定。
2. 家庭劳动实践:观察家庭中的劳动安全隐患,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三章:日常劳动技能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些日常劳动技能。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全册)

五年级劳动上册教案(第一至五章)第一章:认识劳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劳动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
3. 引导学生认识到劳动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劳动的定义和分类。
2.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3. 劳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讨论对劳动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劳动现场,如农场、工厂等。
3. 让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实践,如打扫卫生、种植植物等。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表现。
2. 收集学生的劳动作品。
3. 问卷调查学生对劳动的认识和态度。
第二章:家庭劳动技能【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家庭劳动技能。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家庭劳动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家庭劳动的积极态度。
【教学内容】1. 家庭劳动的分类和重要性。
2. 家庭劳动技能的掌握和应用。
3. 家庭劳动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讨论家庭劳动的必要性。
2. 示范家庭劳动技能,如洗衣、做饭、打扫等。
3. 让学生动手实践,独立完成家庭劳动任务。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家庭劳动中的表现。
2. 收集学生的家庭劳动作品。
3. 问卷调查学生对家庭劳动的态度和技能掌握情况。
第三章:学校劳动管理【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遵守学校劳动纪律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参与学校劳动管理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合作完成学校劳动任务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学校劳动纪律的要求和重要性。
2. 学校劳动管理的组织和分工。
3. 学校劳动任务的合作和完成。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讨论学校劳动纪律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参与学校劳动管理,如值日生、卫生小组等。
3. 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学校劳动任务。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学校劳动中的表现。
2. 收集学生的学校劳动作品。
3. 问卷调查学生对学校劳动纪律和管理的态度和参与情况。
第四章:社会劳动体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了解社会劳动的不同领域。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10篇)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10篇)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通过听《海娃的歌》、《劳动歌》,唱《不再麻烦好妈妈》、《种玉米》,理解劳动的喜悦与欢乐。
二、结合口风琴的键盘位置认识字母谱f、s,并能准确地吹奏。
三、能主动投入编创歌词、编创动作、填充字母谱、编创旋律等音乐实践活动。
教具准备钢琴、录音机、教学磁带等教学过程一、聆听《劳动歌》1、初听前,教师可讲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引起学生听音乐的兴趣。
听后提示:《劳动歌》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复听时,自编动作表演,可分小组设计动作,尤其对“用力”的表现。
使学生通过动作表现、理解劳动内容。
二、表演《不再麻烦好妈妈》1、听歌曲录音或教师范唱感受歌曲。
2、启发学生叙述妈妈对自己的呵护、辛劳,指导学生用柔和的声音、真挚的情感演唱歌曲。
3、歌曲中的妈妈可以理解为其他和辈,再将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编创成新歌词演唱。
4、边唱边表演,看谁表演得好。
三、编创与活动1、结合键盘图认识字母谱,知道手的位置。
让学生看图说出f用4指,s 用5指演奏。
2、教师带着学生依次吹奏五个音,让学生动脑想一想,还可以怎样吹奏这五个音,吹奏的方法有多样。
3、在三个音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分组填写唱名字头,以小组为单位填充旋律,看哪一组填充得好、唱得准确。
4、可以在教室里画上格子,填上字母谱边走边唱。
看谁唱出的旋律多。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课教案篇2一、教学目标1、了解木加工技术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理解技术革新的意义。
2、认识、了解常见的木工工具,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3、学会基本的.木料截取与连接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教师:木工工具若干,有关木工技术的录像,图片或资料。
学生:小钢锯、钉锤、起子、钢笔、直尺、大头针、乳胶、砂纸、木边料等,有关木工技术的信息资料。
三、活动过程1、出示、交流活动前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到的一些关于木工技术的资料。
如:鲁班的故事。
教师介绍一些木工工具的使用与注意点。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教案优秀9篇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教案优秀9篇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教案篇1一、活动目的:1、经过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
2、体验劳动的欢乐,从小培养爱劳动的习惯。
3、教育学生尊重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
二、活动形式:讲故事等。
三、活动准备:有关课件等。
四、活动过程:(一):名言警句主持人甲乙:敬爱的`教师,亲爱的同学们,今日我们欢聚一堂,召开“我劳动,我欢乐”主题班会。
同学们,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让我们用双手学会服务,学会劳动,学会创造,都来做勤劳的好学生吧!主持人甲:达芬奇以往说过:“劳动一日可得一天的安眠,劳动一世可得幸福的长眠。
”的确,仅有亲自参加劳动的人,才能尊重劳动人民,才会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才会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
主持人乙:劳动光荣,懒惰可耻。
热爱劳动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请大家说说收集到有关劳动的名言。
1.没有顽强的细心的劳动,即使是有才华的人也会变成绣花枕头似的无用的玩物。
2.既然思想存在于劳动之中,人就要靠劳动而生存。
苏霍姆林斯基3.如果你能成功地选择劳动,并把自己的全部精神灌注到它里面去,那么幸福本身就会找到你。
乌申斯基4.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威廉____X配第5.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
6.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世界。
7.童某某说:天才是劳动换来的。
8.劳动永远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创造人类文化幸福的基础。
马卡连某某11.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13.劳动,不仅仅意味着实际本事和技巧,并且首先意味着智力的发展,意味着思维和语言的修养。
14.在学习中,在劳动中,在科学中,在为人民的忘我服务中,你能够找到自己的幸福。
小学五年级劳动教育教案篇2班会目的:1.经过体验劳动的欢乐,激发学生对劳动的兴趣。
在实践中进行习惯的培养。
2.使学生懂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是一种美德,减轻父母的负担,增强劳动观念。
从小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上册劳动教案(最新完整版)今天是我的生日,我非常开心。
今天我要和同学们一起制作贺卡,送给我们敬爱的老师们,表达我们对老师的感激和祝福。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些用具,比如卡纸、彩纸、剪刀、胶水、彩笔等,还可以搜集一些精美的图案。
在课前,我们还可以查阅有关教师节来历和意义的资料,摘抄记录一些有关“歌颂老师”的语句,以便在制作贺卡时使用。
在开始制作贺卡之前,我们先进行一些激情导入。
可以让同学们交流讨论课前查阅的资料内容和自己摘抄的语句,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们确定赠送的礼物,来激发他们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
接下来,我们要学做贺卡。
可以出示老师自制的几张贺卡,让同学们仔细观察,研究贺卡的样式和制作方法。
在制作贺卡时,同学们可以把卡纸对折,也可以经过剪、裁、贴制作一张更为特别的贺卡。
同时,也要设计贺卡封面,可以让同学们绘制贺卡封面,或者剪贴自己收集的图案,来让贺卡更加精美。
最后,我们要学写贺词。
可以让同学们比较不同的贺词,力求情真意切。
在写贺词时,同学们可以先试说一些祝福语,然后逐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爱戴。
最终,我们可以把写好的贺词放在贺卡中,送给我们敬爱的老师们。
2、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图案和文字设计贺卡,表达自己对生日的期待和感激之情。
3、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如彩纸、贴纸、绸带等进行装饰,让贺卡更加生动有趣。
二、表达1、学生可以在贺卡上写下自己的祝福和感谢之词,表达自己的情感。
2、学生可以在生日当天向父母、其他亲人和朋友表达感激之情,感谢他们的陪伴和支持。
3、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生日愿望和计划,展示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三、庆祝1、学生可以和家人和朋友一起吃生日蛋糕,分享快乐。
2、学生可以进行生日游戏和活动,增强团队合作和互动。
3、学生可以收到来自家人和朋友的礼物和祝福,感受到他们的关爱和支持。
四、总结1、学生可以回顾自己的生日庆贺活动,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2、学生可以感谢家人和朋友的祝福和礼物,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3、学生可以思考如何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华。
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桌椅的材质和结构,掌握加固课桌椅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安全意识。
二、教学准备1.课桌椅、钉子、螺丝、螺丝刀、木工胶水、木条等工具和材料。
2.安全提示标语。
三、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介绍课桌椅的结构和材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课桌椅会出现松动的情况。
2.讲解加固方法教师讲解加固课桌椅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找出松动的地方,确定需要加固的部位。
②将木条或木板裁剪成适当的长度和形状,用木工胶水粘贴在需要加固的部位。
③使用螺丝刀和螺丝将木条或木板固定在课桌椅上。
④使用钉子将课桌椅的各个部位钉牢固定。
3.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自己动手加固课桌椅。
教师在旁边指导和帮助学生,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4.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操作过程,总结加固课桌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5.拓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课桌椅无法修复,应该如何处理。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其他家具的加固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加固课桌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加固课桌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学过程:一、学生研究课文,了解加固课桌椅的意义、作用和方法:1.修复松动的钉子。
2.维修松动的榫口。
3.维修断裂的榫头。
4.维修断裂的横木条。
5.维修油漆脱落和笔裂缝。
二、分配学生到小组,让每个小组修复一至两张课桌椅,根据“想想做做”中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和回答。
三、根据小组讲座后的汇报结果,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和示范,重点教授如何选用木料和按需加木料的技术。
四、分组进行试修课桌椅的工作。
教学后记:通过本课教学,学生初步掌握了加固课桌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在研究中培养了爱护公共财物的意识。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剔菜、洗菜。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剔菜、洗菜。
教学过程:一、基本活动:1.研究剔菜和洗菜的方法。
2.研究剔菜和洗菜应注意的事项。
3.研究剔菜和洗菜的蔬菜种类。
二、拓展活动:经常帮助家长剔菜、洗菜,要做到既干净又卫生。
教学目的:1.学会烹调一些单间的家庭菜。
2.学会劳动,学会欣赏。
教学准备:食物若干。
教学过程:一、谈话:青菜炒肉片是一道经济实惠、营养丰富的家庭菜肴。
二、讨论原料:菜心、佐料。
三、讨论烹调过程:1.切肉片。
2.滚菜心。
3.起油锅。
4.炒肉片、炒菜心。
5.调味。
四、进行另一种炒法(或实践炒菜)。
五、小组讨论、总结。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清洁厨房的常识。
2.初步学会清洁厨房。
3.培养学生在家中主动做家务的意识。
教学重点:1.了解清洁厨房的常识。
2.初步学会清洁厨房。
教学过程:一、采用教师讲授、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讨论等方法组织学生研究课文。
通过研究课文使学生了解以下要点:1.厨房是煮食的地方,要经常保持卫生清洁。
2.整洁的厨房是厨具、食具摆放有序,使用方便、清洁。
3.厨房的清洁:厨房的门、窗、墙壁上容易沾附灰尘、油烟,形成污垢。
灶台最容易被污染,要常清洁。
案台、洗菜池也应及时清扫。
4.平常应在煮食完毕后及时进行厨房的清洁工作。
二、组织学生使用清洁剂来清洁厨具。
三、进行活动总结,让学生回答“想想做做”中的问题,要求学生在家中参加清洁厨房的劳动。
教学后记:通过本课教学,学生了解了清洁厨房的常识,初步学会了清洁厨房,并在研究中培养了在家中主动做家务的意识。
包好的饺子,并分享自己的包饺子经验和感受。
在本课教学中,学生能够研究到包饺子的基本方法和各种造型饺子的包法,从而掌握包饺子的技能。
通过亲手动手包饺子的过程,学生能够培养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和珍惜劳动成果爱惜粮食的优良品质。
同时,学生也能感受到劳动的乐趣,提高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
在家庭生活中,学生也能主动参与家务劳动,从而促进与家人的感情,养成良好的劳动惯。
本文没有格式错误,但是有明显有问题的段落需要删除。
删除后,文章可以小幅度改写如下:包饺子活动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够掌握包饺子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操。
3、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包饺子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包饺子的形状和口感教具:面团、馅料、案板、刀、饺子皮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要研究如何包饺子。
你们知道有哪些不同的饺子形状吗?(出示课件:各种花样的饺子)三、授新1、以小组为单位活动每个小组分配面团、馅料和工具。
2、教授包饺子的基本方法⑴、将饺子皮放在手掌中心,放入适量馅料。
⑵、将饺子皮对折,捏紧两侧收口。
⑶、将饺子口朝上,两手拇指轻轻向内压,形成饺子的半月形。
3、示范包饺子的不同形状让学生尝试包不同造型的饺子。
四、品尝成果让学生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展示给同学们看,将自己的创意说给大家听。
五、总结同学们,今天的活动你觉得有意义吗?每一次的劳动都有好多乐趣,只要我们能积极的在劳动中寻找、体味。
对于今天包饺子来说,我希望同学把包的饺子带到家里煮熟后和家人一起尝尝,让家也共同来分享一下我们的劳动成果。
制作春饼活动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够独立掌握烙制春饼的全过程。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操。
3、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教学重点:烙制春饼的全过程教学难点:擀春饼的技巧教具:面团、面粉、油、擀面杖、锅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研究了很多种面食的制作,你们还记得有哪些吗?(回答:饼、糖饼、葱花饼、豆沙饼、春饼)三、授新1、以小组为单位活动每个小组分配面团、面粉、油和擀面杖。
2、教授烙制春饼的全过程⑴、将面团揉成圆球形。
⑵、将面团擀成薄饼状。
⑶、在擀好的面饼上刷上少许油。
⑷、将饼放入锅中,煎至两面金黄。
3、指导学生强调两个面团大小相同,正反两面交替擀,以及安全性。
四、品尝成品将煎好的春饼加入蔬菜卷制成成品,小组之间互相品尝进行评比,与在座老师一起品尝并听取意见。
五、小结同学们,今天的活动你觉得有意义吗?我们学会了如何烙制春饼,这是一项很实用的技能,希望大家能在生活中多加练,掌握更多的面食制作技巧。
35分钟)1.引入新课:介绍“喜迎新年”主题,让学生了解新年的传统俗,如制作灯笼等。
2.教学内容:a。
灯笼的绘制方法,包括矢量绘图、互动渐变、复制填充等工具的运用。
b。
交互式调和工具、群组命令的使用。
3.教学方法:教师演示后,学生随同老师逐步练,然后独立制作。
4.教学重点:灯笼的绘制方法。
5.教学难点:交互式调和工具、群组命令的使用。
6.教学准备:计算机、绘图软件、灯笼模板。
7.教学过程:a。
教师演示灯笼的绘制方法。
b。
学生跟随老师逐步练,熟练掌握绘制方法。
c。
学生独立制作灯笼,老师巡视指导。
d。
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评价。
8.教学总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水果是一种受人们喜爱的食物,不仅富含营养,还能补充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通过制作水果拼盘,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味觉需求,还能享受艺术的欣赏和美的享受。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提高对艺术的欣赏和创造能力,我们以制作水果拼盘为主题进行劳动课教学。
通过搜集资料、观看影碟、小组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拼盘制作方法,并进行实践操作和比赛活动,以提高动脑动手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我们也注重培养学生的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和竞争意识,让他们体验合作研究和创作研究的活动乐趣。
在喜迎新年的主题下,我们以制作小灯笼为例进行教学。
通过矢量绘图、互动渐变、复制填充等工具的运用,让学生掌握灯笼的绘制方法,并进行实践操作和互相展示作品,以启发他们做出个性化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教师演示和学生跟随练的方式,以及学生独立制作和互相评价的环节,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知识点,巩固所学内容。
这是一张宣传画,展示了国庆晚上放焰火的欢乐场面。
礼花五颜六色,如同繁星闪烁,两束探照灯光更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今天我们主要研究制作大红灯笼,但在此之前,我们需要研究两个命令。
第一个命令是“群组”,可以将几个物体或形状组合成一个整体。
第二个命令是“调和式工具”,让学生了解不仅颜色可以调和,轮廓也可以调和。
教师进行演示,展示制作红灯笼的步骤。
然后分步讲解,让学生同步研究。
首先,在绘图页面中绘制一个椭园作为灯笼的主体。
在椭园的下面绘制一个矩形作为代表灯笼的顶部。
复制一个作为底部。
接下来,在灯笼的中央,用“手绘工具”绘制一条竖直的直线。
将线设为绿色(全选CTRL+A,在调色板的绿色上单击右键),使用“交互式调合工具”,渐变层数为3.用“挑选工具”选中椭园,进行“渐变填充”由红到黄的圆形渐变色。
按此方法,再填充矩形。
(可采用复制填充)选中红灯笼中的所有对象,然后进行“排列”→“群组”,将所选对象组成一个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