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体系的四项基本原则
动作经济原则的四项基本原则

动作经济原则的四项基本原则动作经济原则的四项基本原则动作经济原则是指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的经济措施,以达到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动作经济原则被广泛应用,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其中,最为核心和基础的是四项基本原则。
一、简化流程简化流程是指对生产过程中繁琐、重复、无效的环节进行优化和精简,以达到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目标。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 削减不必要的环节:去掉那些没有必要存在或者可以合并、简化的环节。
2. 优化流程:在保证质量和效率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调整工序顺序或者改变工艺流程。
3. 引入自动化设备:采用机器人等自动化设备来替代部分人工操作。
二、标准化操作标准化操作是指制定统一规范的操作程序和标准,以保证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能按照既定要求进行。
这样可以避免因为人为因素导致生产出现差错,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 制定操作规范:对每个环节的操作过程和要求进行详细说明和规定。
2. 培训员工:使员工能够熟练掌握操作规范,并能够按照要求进行操作。
3. 定期检查: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以确保操作符合标准。
三、实行精益生产精益生产是指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消除浪费、减少库存、降低成本。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 消除浪费:去掉那些没有必要存在或者没有价值的环节。
2. 减少库存:避免过多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库存,以降低资金占用成本。
3. 降低成本:采用更为经济高效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手段,以降低生产成本。
四、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指不断地对生产过程进行优化和改进,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技术发展的需要。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1. 制定改进计划: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制定具体的改进计划。
2. 实施改进措施:按照改进计划,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3. 监测效果:对改进后的生产过程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管理学复习提纲

管理学复习提纲<基础篇>学习导引1、管理学学科体系的构成理学以一般研究管理一般问题为己任,以组织管理为研究对象,致力于研究管理者如何有效管理其所在的组织。
(中心议题)管理学是一门研究一般组织管理理论的学科,它所提出的管理基本原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是各类各类学科的概括和总结,它是整个管理学科体系的基石。
2、学习管理的重要性管理作为有助于实现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说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管理的必要性是普遍存在的)。
学管理学,有助于人们在实践中少走弯路;有助于个人目标的有效实现;1管理在这个社会中的重要性。
更好的适应社会,增强生存能力。
2人一旦走上社会不是从事管理就是被管理。
3个人资源相对于个人追求的有限性。
在21世纪的中国,管理必将成为第一生产力。
3、管理学的特点●管理学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
●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
(管理过程的复杂性、动态性和管理对象的多样性决定了管理所要借助的知识的、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运用时注意技巧性、创造性和灵活性,干学结合)●管理学是一门发展中的科学。
管理学是科学,管理是艺术。
管理学学习方法:“熟读经书,结交高人,勤于实践,善于思考”(掌握知识、体验管理、提高管理技能、获得管理意识)4、管理的基本思维方式1.三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很难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统统摆平——建立“兼容并蓄”的思维方式责任在我——解决问题从认识自我、改变自我开始2. 四项基本原则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本随机应变,注重重新注重经济性3. 一个核心要素要提高一个组织的管理水平,关键在于提高组织中管理者的素质附:案例分析的方法●案例分析:运用管理知识和管理理论,分析判断所给出的管理实践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分析结构:论据、论证、论点回答理论上是怎么认为的,结合本案例是怎么样的情况,由此得出结论。
(重点在分析思路,为什么要这样而不是那样)●关键:能够将一个实际问题抽象成为一个理论问题,再找出相应的理论依据,据此分析、判断实际问题,并得出相应的分析结论。
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手册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手册XXXX电缆有限公司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手册1 目的和适用范围1.1为了有效进行质量管理活动,本公司依据GB/T 19001标准要求,编制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描述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各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提供查询支持文件的途径。
1.2本手册适用于全公司有关的质量管理活动。
质量职能分配如下:▲:主要职责;○:协助职责2 手册说明2.1 手册是为达成质量方针、目标所制定的纲领性文件,亦是为了确保通过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达到满足客户需求的一种有效途径。
手册未经管理者代表允许,不得复印或发送。
2.2 手册的制订、维持和修改遵照《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2.3 受控副本本手册之受控副本盖有“受控文件”印章。
当手册内容有任何更新时,只有受控副本的手册才会得到更新。
2.4 非受控副本发放给外部团体、有关合同协议规定对象的手册副本只能作推广用途,为非受控副本。
非受控副本每页均盖有“非受控”印章,当手册有任何更新时,非受控副本不会得到更新(客户要求除外)。
2.5 手册持有人负责手册的妥善保存,并且负责传达手册的资讯及保证公司程序文件与之相适应。
2.6 周期性审查通过内部审核对手册进行评审,确保手册符合标准要求。
2.7 手册与质量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2000年12月15日正式发布ISO9000:2000族标准。
我国的国家标准GB/T19000-2000族标准也于2000年12月28日发布,国际社会各组织已开始实施2000版ISO9000标准认证,手册所描述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公司长期以来在质量管理实践基础上,并依据GB/T19001-2000标准建立的。
2.8 手册与程序文件手册阐述的质量方针是通过程序文件的实施来实现的。
程序文件是为实施手册某一体系要素所规定的支持文件,其编写要考虑到纵向和横向的协调性、可行性、可操作性、可审核性和有效性。
2.9 本手册可作为第三方认证审核依据。
00054管理学原理复习要点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1.管理: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认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
管理存在的必要条件(两个人以上的集体活动,一致认可的目标)。
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管理的任务、职能与层次。
(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目标。
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
层次:上层、中层、基层)。
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3.管理的两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它反映的是(必要性和目的性)。
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生产力】、社会属性【生产关系】)4.管理学是一门系统地研究管理过程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管理学的特点包括(一般性,多科性,历史性,实践性),管理学的学科性质是(边缘科学)。
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其有效性,这一论述表明了管理的(实践性)5.系统的特性:整体性、目的性、开放性、交换性、相互依存性、控制性。
“系统特性中有效的管理总能带来“1+1>2”的效果”指的是系统的(整体性)。
系统的观点:整体、“开放性”与“封闭性”、封闭则消亡、模糊分界、保持“体内动态平衡”、信息反馈、分级、不断分化与完善、等效。
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管理学形成的标志。
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管理运动”发生在(美国 )。
新古典管理理论的形成发展主要是(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 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了以学习型组织理论为代表的理论,如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业务流程再造、标杆超越法。
这些理论和方法共同的特点有(创新、突破式改进)2.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代表性理论是(科学管理理论 )。
在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的是(科学管理理论)。
华为质量管理简介

IPD流程
CDCP
CONCEPT
PLAN
PDCP
TR1 TR2 TR3
DEVELOP
ADCP
BBI TR4A QUALIFY LAUNCH
T TR4 TR5
TR6 LAUNCH
LIF CEYCLE GA
IPD-CMM流程
SRS (STP)
ST
HLD (ITP)
IT
LLD (UTP) UT
CODE
IPD-CMM是 IPD的软件使能流程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8
IPD框架介绍
IPD的精髓是IPD框架,包括 七个方面的内容
市场划分的吸引力 结构
Market
快速开发和导入的衡量 标准
I n n o vation C ycle T ime
T i m e t o M a rket
客
户
要
求
资源管理(P)
度量分析改进(C)
客 户 满
voc 意
输入
输出产品/服务
价值创造过程(D)
(IPD/ISC)
•岗位能力建设和鉴定•要求 Nhomakorabea理•全员质“量知华识为的的掌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要沿着“两大一小”主业务流的关键环节,•LC逐流层程推逐行段(功能/行
•••质工知量具识组建\优业 工织设秀自领 具实身践域/I的T分)建、享设明度确量组与织考及核职、责持,续建改设进好等要质求量、管组理织诸能要力素关”键–交郝付健评康审、使能•••主使服流业能务程务流产流程品、程优开方集化发法成和流推、行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解读_2018版

第二阶段:建立产品质量标准
• 华为在为不同的运营商服务时,需要仔细了解每一家的标准,再将标准信息反 回到国内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环节.
• 在流程基础上,强化了产品标准对于质量的要求,通过量化指标让产品得到客 户的认可.
• 比如:基于这些年对于标准体系的建立,华为现在已经可以全球统一发布新 款手机.
齐备的行业标准,德国发布行业标准约90%被欧洲及其他国家作为范本或直 接采用. • 德国的质量理论塑造了华为质量演进过程的前半段,是以流程、指标来严格 规范的质量体系.
华为质量文化建设
• 日本以精益生产理论为核心,减少浪费和提升效率,认为质量不好是一种浪费, 是高成本,强调减少浪费〔包括提升质量、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 加拿大528项目,根据CSA标准梳理出设计、测试和制造各环节产品标准
第三阶段:全员质量管理,构建质量文化
• 华为开拓日本、韩国等市场,来自这些市场的客户的苛刻要求让华为对质量 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日本客户看来,无论是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缺陷,只 要有缺陷就有改进的空间.
• 在流程和标准之外,需要一个大的质量体系,更需要一个企业质量文化的建设. • 20XX4月,华为公司70多名中高级管理者召开了质量高级研讨会,以克劳士比
则流程、一次把事情做对、持续改进的质量文化.
华为质量管理体系的起点
20XX,XX,华为质量反思大会:从客 户那里换回来的坏设备的单板,以及 一趟一趟来回飞的机票,被华为公司 总裁任正非装裱在相框里,成为那一 次质量大会的"奖品".而这个"奖品" 则成为很长一段时间大家办公桌上 最重要的一个摆设,时时刺激着每一 位当事人.
华为质量管理介绍

Subsystem 1
Subsystem N
Platform s
HW Elements SW Elements
Subsystems
Hardware
Technolog
Softwa
y
re 共享开发/通用零件
异步层
成功的产品
- 价格 可获得性 包装 性能 易用 保证书 生命拥有成本 社会接受程度
客户$APPEALS
Deming-现代质量之父,1950(和juran1954年)对日本工业影响,1980对美国工业影响 质量定义:要求产品的一致性
Feigenbaum-现代质量管理之父,1951年提出TQC,后与juran一起发展为TQM Juran-影响美国历史的新移民,1954年对日本影响
质量定义:质量是适合使用(Fitness for use) 1974 Crosby-质量大师.一次把事情做对,零缺陷(195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8
IPD框架介绍
IPD的精髓是IPD框架,包括 七个方面的内容
市场划分的吸引力 结构
Market
快速开发和导入的衡量 标准
七大质量管理原则

七大质量管理原则在IS09000族标准2015年版的制订过程中,引入了质量管理的七项原则,并将其作为标准制订的基础。
ISO和IAF的联合工作组就ISO9000标准向2015 年版的过渡,对认证注册/机构的审核员以及其他与认证/注册工作相关的人员提出了掌握和理解新知识的要求,其中包括对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理解。
在此将ISO/TC176/SC2关于质量管理八项原则的一些文件编译成文,以供广大审核员以及与认证/注册工作相关人员参考。
一.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产生的背景随着全球竞争的不断加剧,质量管理越来越成为所有组织管理工作的重点。
一个组织应具有怎样的组织文化,以保证向顾客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呢?原则。
质量管理八项原则最初以ISO/TC176/SC2/WG/N125号文件《质量管理原则及其应用指南》发布,在ISO/TC176召开的特拉维夫会议前以绝对多数的赞同票得到通过。
为了能对质量管理原则的定义取得高度的一致,又编制了仅包含质量管理七项原则的的新文件ISO/TC176/SC2/WG15/N130《质量管理原则》。
在2015年9月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上,36个投票国以32票赞同4票反对通过了该文件,并由ISO/TC176/SC2/N376号文件予以发布。
二.质量管理七项原则及其应用指南原则1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组织依存于他们的顾客,因而组织应理解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满足顾客需求并争取超过顾客的期望。
实施本原则要开展的活动:全面地理解顾客对于产品、价格、可依靠性等方面的需求和期望。
谋求在顾客和其他受益者(所有者、员工、供方、社会)的需求和期望之间的平衡。
将这些需求和期望传达至整个组织测定顾客的满意度并为此而努力。
管理与顾客之间的关系。
实施本原则带来的效应:对于方针和战略的制订使得整个组织都能理解顾客以及其他受益者的需求。
对于目标的设定能够保证将目标直接与顾客的需求和期望相关联。
对于运作管理能够改进组织满足顾客需求的业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体系的四项基本原则
(一)一个核心
一个核心即目标管理,通过不同层级人员参与制订公司级、部门级和关键岗位级的目标,以实现从上而下目标的逐级分解。
以下一层级目标的完成自下而上逐级确保上一层级目标的实现。
(二)两个推动力
1、PDCA循环
PDCA循环是球体内各体系运行的内在动力,各系统持续改进的动力。
任何的工作都可以借鉴PDCA循环原理做好持续的改进
2、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球体上升的外在推动力,推动企业的不断向前发展,同时又是企业检验自身目标实现情况的手段。
(三)三个支撑
每上一个台阶有三个支撑,越往上走支撑越厚实。
1、品牌:
坚定不移的走名牌发展之路。
作强作大品牌,争创中国名牌,驰名商标。
2、企业文化:
是推动公司发展的基石,唯有根置于心的企业文化方能凝聚一方人心,成就一番事业。
3、资源:
包括人、财、物、信息在内的资源。
人的管理:建立一套尊重人的价值、发挥人的能力、关注人的需求的人力资源管理。
财的管理:建立一套“买得贱,卖的贵”的价值管理体系.
物的管理:建立一套招标采购、科学管理、合理库存的物资管理制度。
信息的管理:以信息化为管理的平台,全面提升企业信息管理的水平和企业管理的效能。
(四)四个体系
1、质量管理体系:
按ISO9001:2000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贯穿企业价值链的全过程,将资源管理、产品研发、生产过程的控制、技术管理、检验、测量等过程纳入质量管理的范畴。
考虑管理体系的整合,可以以质量管理为基础,建立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三合一
的整合体系。
2、生产管理体系:
建立以计划控制为主线的高效快捷、自动运转的生产管理系统:
采购管理:大宗物资竞价议标、计划采购、合理库存
设备、计量管理:建立和实施TPM体系,将管理的重点放在设备、计量器具的维护与保养上,确保设备、计量器具的良好工作状态.
计划管理:严格执行《计划控制程序》,保证市场供应,保障生产有序。
7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全面提升企业整体素质.
3、营销管理体系:
基于“销售是企业的利润中心”的思想,建立以顾客为中心、以竞争为导向、整体营销、以人为本的现代营销体系,进一步完善、严格执行产品结构调整程序、有效的人员激励机制、市场控制体系。
4、财务管理体系: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主线,建立包括财务核算系统、财务管理系统、资金管理系统、资本运营系统在内的财务管理体系,强化企业成本控制能力,提高预算的执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