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保质期和有效期的范围
常见食品保质期一览表

常见食品保质期一览表
乳品:新鲜乳品冷藏保质期通常是7天,如果暴露在常温下,几小时就会腐败变质。
奶粉类食品:马口铁罐装密封充氮包装为24个月,非充氮包装为12个月,玻璃瓶装为9个月,塑料袋装为6个月。
食用油:通常的保质期是18个月,这是以包装未开封为前提的。
开封后食用油的保质期会相应缩短,最好3个月内食用完。
米面:米面的保质期常温下是6~12个月不等。
如果在北方,只要不放在高温潮湿的地方,储藏条件也正常,可以延长到24个月。
但米面一旦发霉,绝不可食用。
酒类:11~12度的省优级熟啤酒为4个月,普通熟啤酒为2个月;10.5度的熟啤酒为50天; 果酒为6个月; 汽酒为3个月。
面包糕点:一般冬季7天,春季3~5天,夏季1~2天。
因为含有水分,如果保存不当,面包糕点也许隔天就会发霉,一旦发霉,必须弃食。
蛋类:没有固定的保质期,3~5周内一般都是没有问题的,但蛋类每过一个星期,质量就会下降一个等级,必须尽快食用。
在国标中,食品保质期都有哪些规定?

在国标中,食品保质期都有哪些规定?食品保质期相关知识问答保质期是所有食品的共性之一,对于未被豁免标注保质期的食品通常要在产品外包装标签上明确标注出来。
那么国家对食品保质期有哪些相关规定?食品标准中对于保质期是如何描述的?食品保质期是如何确定的?诸如此类问题,食品伙伴网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1国家对食品保质期有哪些相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五十四条要求: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食品经营者贮存散装食品,应当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对食品保质期的定义为: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
2产品标准中对保质期是如何描述的?食品伙伴网注意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近几年新发布实施的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中大部分没有规定保质期的条款,只在少部分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包括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中有关于食品保质期的相关规定。
举例如下:1、推荐性国家标准2018年9月1日实施的《红糖》(GB/T 35885-2018)6.1标识6.1.2中推荐在红糖标签上标注保质期,保质期由生产企业或包装单位自行确定。
2、推荐性行业标准有些推荐性行业标准中,对保质期的最低期限进行相关规定。
《桃脯》(GH/T 1148-2017)中规定:保质期不低于十二个月。
3、地方标准地方标准对保质期的规定比较多。
①《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金花茶叶茶》(DBS45/ 033-2016)的10.5节关于保质期是这样描述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产品质量状况确定保质期。
②《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色拉》(DB31/ 2012-2013)中有关保质期的规定为:5.2.1 现制色拉应在0 ℃~25 ℃条件下贮存。
什么是食品的保质期

什么是食品的保质期
食品的保质期是制造商在生产食品时标注在包装上的一个时间范围,表示在正常存储条件下,该食品在保持最佳品质和安全性方面的期限。
保质期是根据生产和测试的数据来确定的,通常包括两种主要类型:
1. 最佳食用日期(Best Before):这一日期通常出现在非易腐食品的包装上。
它表示在这个日期之前,食品在质量上达到最佳状态,包括口感、味道和营养价值。
然而,过了这个日期,食品仍然可能是安全的,但可能会有质量上的变化。
2. 使用期限或保质期(Use By或Expiration Date):这一日期通常出现在易腐食品,如肉类、乳制品、新鲜果蔬等的包装上。
它表示在这个日期之前,食品在安全性方面的保质期限,即保持食品的微生物、理化和营养安全性。
过了这个日期,食品可能存在更高的细菌污染风险,因此使用期限过后的食品应谨慎食用。
注意事项:
•保质期是在正常存储条件下给出的,如果食品受到不当存储,保质期可能缩短。
•在购买食品时,最好注意检查包装上的保质期,并购买合适的数量以确保在保质期内食用。
•不同类型的食品可能有不同的保存要求,比如冷藏、冷冻或阴凉处等。
总的来说,遵循食品包装上标注的保质期,可以帮助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当然,对于易腐食品,超过使用期限后,如果食品出现异味、颜色变化或质地不佳等明显变质迹象,应避免食用。
商品保质期管理规定

商品保质期管理规定
是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各类商品的保质期进行管理和监督的规定。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不同类别的商品有不同的保质期管理规定,以下是常见的商品保质期管理规定:
1. 食品保质期管理规定:食品的保质期一般分为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必须标注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并且标注清晰明确。
过期食品不能销售和消费,必须进行合理处理。
2. 医药保质期管理规定:医药产品的保质期分为生产日期和有效期。
根据《药品管理法》,医药产品必须标明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并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过期的医药产品不能销售和使用,必须进行合理处理。
3. 化妆品保质期管理规定:化妆品的保质期一般以开封后的日期为准。
根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化妆品必须标注开封后使用期限,并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过期的化妆品不能销售和使用,必须进行合理处理。
4. 其他商品保质期管理规定:一些其他商品,如家居用品、电子产品等,一般没有明确的保质期规定。
但销售者应当确保商品的质量安全,不得销售已经过期或存在质量问题的商品。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商品的保质期管理规定也会因国家、地区、产品类型等因素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的保质期管理规定应
根据当地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同时,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也要注意查看商品的保质期,并避免购买过期商品。
商品保质期管理规定

商品保质期管理规定商品保质期管理规定商品的保质期是指商品在正常条件下的质量保证期限。
商品的保质期由生产者提供。
标注在限时使用的商品上。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商品保质期管理规定。
商品保质期管理规定(一)目的保证商品先进先出,有效避免过期商品。
(二)范围1、适合于保质期、保存期、有效期、安全使用期(或失效期)等所有商品,包括食品、药品、化妆品、部分消杀用品、部分玩具等。
2、以下所称保质期包括保存期、有效期、安全使用期(或失效期)等。
(三)内容规定一、商品先进先出管理1、批量较大的商品验收后,整箱商品应按照生产日期先后顺序存放,仓库内每层货架最前面、最上面应存放最先生产日期的商品,依次至最下面、最后面应存放最后生产日期的商品。
2、商品在出仓时,应先出最先生产日期的商品,依次至最后出最后生产日期的商品。
3、商品上柜时,应按照生产日期的先后顺序摆放,最先生产日期的商品摆放在货架的最前面,依次至最后生产日期的商品摆放在货架最后面。
4、商品销售过程中,营业员必须随时注意按照商品先进先出的原则对商品进行整理,并填写商品保质期检查表。
5、对没做到先进先出的当事人,将根据商品保质期管理规定给予相应惩处。
二、商品过期、临过期时间界定1、概念1)商品验收期:是指在商品进入保质期后可以进货验收的时间。
2)商品保质期临期:是指商品在达到保质期前必须对销售剩余商品进行处理的时间段。
3)商品过期,是指商品超过保质期。
2、商品保质期验收、临期商品下架要求:1)物流中心送货商品的保质期限要求:国产商品的剩于保质期必须在该商品整个保质期限的80%以上,进口商品的剩于保质期必须在该商品整个保质期限的70%以上。
2)门店商品验收期、商品近保质期预警期和商品过期的时间界定如下:○1 有效期1天的,必须在当天早上送货验收,当天未销完即停止,销售并清退撤柜。
○2 有效期1天以上3天以下的(含3天),须在第一天送货验收,截止保质期停止销售。
○3 有效期3天以上7天以下的,须在第一天起前3天内送货验收,截止保质期停止销售.○4 有效期为7天以上10天以下的,须在前5天送货验收,截止保质期前一天停止销售。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保质期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保质期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 保质期管理规定1. 目的:确保食品在保质期内的安全性和质量,防止过期食品流入市场,保障消费者健康。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及销售环节。
3. 责任部门:质量管理部负责保质期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和监督。
4. 保质期定义:保质期是指食品在正常储存条件下,保持其品质和安全性的期限。
5. 保质期标识:所有食品必须在包装上明确标识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标识应清晰、易读,不得模糊或脱落。
6. 保质期确定:质量管理部应根据食品特性、储存条件和相关法规,科学确定每种食品的保质期。
7. 保质期内食品管理:- 生产部门必须确保生产过程中不使用过期原料。
- 储存部门应定期检查库存,确保食品在适宜的条件下储存,并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 销售部门应确保所有销售的食品均在保质期内。
8. 过期食品处理:- 发现过期食品应立即下架,不得销售。
- 过期食品的处理应符合环保和卫生要求,不得随意丢弃。
- 对过期食品的处理情况进行记录,以备追溯。
9. 员工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和保质期管理的培训,提高员工对保质期重要性的认识。
10. 监督检查:质量管理部应定期对保质期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各项规定得到有效执行。
11. 违规处理:对于违反保质期管理规定的行为,将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或解除合同等处罚。
12. 记录和文档管理:所有与保质期相关的记录和文档应妥善保存,保存期限不得少于食品保质期后的一年。
13. 持续改进:根据监督检查结果和市场反馈,不断改进保质期管理制度,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14.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质量管理部负责解释,并定期进行评审和更新。
食品效期管理制度内容

食品效期管理制度内容一、总则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行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包括食品生产企业、食品仓储企业、食品销售单位等。
三、基本要求1.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有效期等食品效期管理记录,食品销售单位应当建立食品销售日期、保质期、有效期等记录。
2.食品生产企业应当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合理确定食品保质期和有效期,并在食品包装上标注保质期和有效期。
3.食品销售单位应当依法对食品进行储存和销售,不得销售过期食品。
4.食品仓储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入库、出库、存放等食品管理记录,并保证食品不受污染和变质。
四、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有效期的标识1.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在食品包装上标注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有效期。
食品生产日期应当是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是指标注之日起,食品品质的保存期限;有效期是指标注之日起,食品对健康的影响和使用性能的保持期限。
2.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有效期应当通过标签、说明书等方式明确标识,消费者应当能够清晰易懂地了解到这些信息。
对于特殊食品,如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等,应当制定相应的标识标准。
3.食品包装上标注的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有效期应当与实际情况一致,不能虚假宣传或误导消费者。
五、食品生产企业的管理要求1.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食品生产日期、保质期、有效期管理制度,明确相关的管理责任人和管理流程。
2.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对原材料、辅料、半成品和成品进行严格的食品效期管控,确保生产的食品符合相应的标准和法规要求。
3.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对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进行严格管理,防止因为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的原因导致食品品质的下降或者变质。
4.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效期管理档案,保存完整的食品生产和质量检验记录,以备查阅。
六、食品销售单位的管理要求1.食品销售单位应当对食品的存储和销售进行有效管理,不得销售过期食品。
食品保质期和有效期的范围

食品保质期和有效期的范围中国有句古话:“宁吃鲜桃一个,不吃烂杏一筐!”可见,吃东西是要吃新鲜的。
不过,由于食品加工、食品包装和食品防腐剂的改进,很多食品可以放置较长时间。
这就有了食品的保质期和有效期。
食品的保质期,是在恒温培养下,测定原始细菌总数,然后每隔7天测定一次细菌数量,再绘制微生物生长曲线,计算微生物生长7天增加的代数,最后根据微生物达到腐败时的个数和7天增值的数量来确定保质期。
保质期,又称最佳食用期,国外称之为货架期。
指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虽说这个保质期是根据具体食品的特性来确定的,但实际上,也就是生产厂家内定的。
整个行业的同类产品,并没有严格的统一标准,而是一个大致范围,因为不同生产厂家的加工工艺和包装方式是不一样的。
要让食品达到较长保质期,这与食品的特性、加工方式、包装的方式等有关,加入防腐剂可以延长保质期。
真空包装是将食品装入容器内后抽掉里面的空气,从而形成真空,此种方式能使食品与外界隔绝使其不容易受到污染,因此能够大幅度的提高保质期。
不添加防腐剂只进行真空包装,需要根据食品本身的特性来定。
防腐剂也有很多种,也会影响保质期长短。
食物中毒,一般分为“生物型”和“化学型”两类。
由于食用过期食品导致的食物中毒属于“生物型”中毒。
人们如果食用了被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污染的食品,就会引起急性食物中毒,甚至导致急性传染病发生。
为了保障公民健康,避免食用过期食品,国家对各类食品的保质期作了明确的规定,食品的保质期一般在盛装罐、盛装袋上加以注明,未注明的可以根据其生产日期进行推算。
如果是生产厂家在加工食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等等过量,或者错误),可能会导致“化学型”的食物中毒。
食品的有效期,也叫保存期,即产品可食用的最终日期。
一般来讲,超过这个日期,食品可能会发生品质变化,不再具有消费者所期望的品质特性,就不能食用了;如果食用了,就可能有食物中毒的危险,无论食品多么珍贵、多么有营养、表面看上去多么诱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保质期和有效期的范围中国有句古话:“宁吃鲜桃一个,不吃烂杏一筐!”可见,吃东西是要吃新鲜的。
不过,由于食品加工、食品包装和食品防腐剂的改进,很多食品可以放置较长时间。
这就有了食品的保质期和有效期。
食品的保质期,是在恒温培养下,测定原始细菌总数,然后每隔7天测定一次细菌数量,再绘制微生物生长曲线,计算微生物生长7天增加的代数,最后根据微生物达到腐败时的个数和7天增值的数量来确定保质期。
保质期,又称最佳食用期,国外称之为货架期。
指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虽说这个保质期是根据具体食品的特性来确定的,但实际上,也就是生产厂家内定的。
整个行业的同类产品,并没有严格的统一标准,而是一个大致范围,因为不同生产厂家的加工工艺和包装方式是不一样的。
要让食品达到较长保质期,这与食品的特性、加工方式、包装的方式等有关,加入防腐剂可以延长保质期。
真空包装是将食品装入容器内后抽掉里面的空气,从而形成真空,此种方式能使食品与外界隔绝使其不容易受到污染,因此能够大幅度的提高保质期。
不添加防腐剂只进行真空包装,需要根据食品本身的特性来定。
防腐剂也有很多种,也会影响保质期长短。
食物中毒,一般分为“生物型”和“化学型”两类。
由于食用过期食品导致的食物中毒属于“生物型”中毒。
人们如果食用了被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污染的食品,就会引起急性食物中毒,甚至导致急性传染病发生。
为了保障公民健康,避免食用过期食品,国家对各类食品的保质期作了明确的规定,食品的保质期一般在盛装罐、盛装袋上加以注明,未注明的可以根据其生产日期进行推算。
如果是生产厂家在加工食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等等过量,或者错误),可能会导致“化学型”的食物中毒。
食品的有效期,也叫保存期,即产品可食用的最终日期。
一般来讲,超过这个日期,食品可能会发生品质变化,不再具有消费者所期望的品质特性,就不能食用了;如果食用了,就可能有食物中毒的危险,无论食品多么珍贵、多么有营养、表面看上去多么诱人。
二者的区别:食品的保质期指的是食品的最佳食用期,也就是在食品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保持食品的质量(品质)的期限。
在此期限,食品的所有标志(感官要求、理化指标、卫生指标)都符合标签上或产品标准的规定。
食品的有效期,也就是指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食品的最终食用期,超过此期后,食品的感官特性、理化指标、卫生指标都可能不在符合产品标准要求,甚至发霉、变质不能食用。
根据《食品标签通用标准》规定,在任何情况下,食品的生产日期都不能省略,而保质期、保存期可以任选或同时标出。
需要注意的是:食品的有效期或保质期,与药品、化学制剂(比如洗涤用品等)的有效期或保质期,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以后再讨论)。
依据产品质量法,我国相关厂家在食品包装上应同时标注生产日期以及保质期或/和有效期。
但在实际情况中,生产厂家往往只是标注了生产日期,这样,消费者虽然对生产日期能够一目了然,但对有效期限则需细细推算,带来了诸多不便。
如1月21日生产的食品,保质期为3天,消费者立刻知晓24日以后就不能食用;但如果保质期是15天,就需要掐着指头算一算;如果保质期跨月,还需考虑月大月小等因素,消费者就很难准确算出有效期。
更为不便的是,由于我国的出口食品有效期标注未与国际贸易惯例接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食品只注明“有效期至某年某月某日”,因此导致一些国家的组织和个人误把我国食品外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当作使用有效期,为国家形象带来了不利影响。
在有效期或保质期内的食品是否一定可以食用,保存条件很重要,因为有效期或保质期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正常情况下,有效期或保质期内的食品不会发生变质,但如果保存条件没达到要求,食品的口味、气味和外观会变化得非常快,也可能会造成有效期或保质期提前失效,即在保质期或有效期内,但已经霉变或变质,其营养成份、卫生状况及质量指标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适宜食用了。
另一方面,食品的有效期也是一个范围,也没有行业的统一标准。
也不是说某种食品刚满有效期,就必须扔掉,还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实际上,很多食品的实际有效期远比产品标示的有效期更长。
只要保管得当,在适宜的保存条件下,超过了保质期或有效期的食品,表面上也看不出什么变质的迹象,色、香、味也没有改变,很多食品在所谓的有效期截至时都可继续食用。
而且,食品并不是一过保质期或有效期就立即坏掉,而是过了保质期或有效期后,才会慢慢变质,只是不同食品变质的速度和过程不同而已。
谈到保质期或有效期,简单列举一下食品包装上常见的英文月份缩写,供大家参考:Jan = JA,Feb = FE,Mar = MR,Apr = AP,May = MA,Jun = JN,Jul = JL,Aug = AU,Sep = SE,Oct = OC,Nov = NO,Dec = DE。
以下列举一些食品的实际有效期:干货:如麦片、糖、茶、可可粉、香菇、木耳等,这些食品可以储存非常长的时间(一般可以在干燥密封条件下储存好几年)。
据说二战时,一个被困在炸塌房屋里的老妇人,靠一听70年多前的巧克力粉存活下来,以至后来每当战争来临时,人们居然储存巧克力粉以防意外。
奶酪:奶酪可以存放很长时间。
如果发现长霉,只要将长霉部分多削去些,照样可以食用。
不过,这个还是因人而异,自己看着办。
调料食品:如酸橄榄、番茄酱等,这些含酸性物质较多的食品,可食用的期限远远超过厂家标示的有效期。
但含糖的甜味调料食品(糖浓度较低),有效期则是严格的,过期就要扔掉。
绝大多数调料食品,开盖之后就应该低温保存(4℃冰箱)。
罐头食品:可以保存两年,甚至更长。
长时间保存可能会失去部分味道,但不会伤害人。
如果金属罐头打开之后,内壁上有锈斑,那就不要食用了。
快餐面和方便面:保质期或有效期较短,但最主要的是面粉经过高温油炸后会有致癌物产生,而且调料包是高油高盐以及防腐剂等等,过期就更不能吃了。
但对于米线、粉丝之类的方便食品,如果过了保质期或有效期,扔掉调料包,还是可以继续食用的(指在食品短缺的极端条件下)。
果汁和乳品:保质期或有效期较短,要严格按照时间饮用。
一旦饮用了过期的果汁或牛奶,很可能会导致腹泻(因人而异)。
乳品非常容易腐败变质,如果暴露在常温下,几个小时之内就会变质。
但过期的牛奶只要没有变质成块状,可以用来美肤。
过了期的牛奶含有乳酸,可以去除肌肤角质,不但可以用来洗脸,也可以用来洗澡或泡脚。
水果蔬菜:大型超市的水果蔬菜,一般比较新鲜,可以存放3-4天;买来不吃不要洗,这样可以放更长时间(一周左右)。
即使储藏中有些水果或蔬菜发现表面颜色改变,不要紧,除去变色部分,照样可以食用。
真空包装并除水的水果蔬菜,保质期是比较长的,相当于干货。
三明治的熟肉以及培根:一旦包装被打开,一般最好在五天内食用。
“五天规则”,也适用其它熟肉制品。
腌制食品:如咸菜、咸鱼、火腿、香肠等食品,均合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硝酸盐可还原成亚硝酸盐。
这些化合物最易于诱发胃肠道癌瘤,过期的腌制食品,就更不能食用了。
烟熏和烧烤的牛羊肉、烧烤的香肠、炭火烤的羊肉串:因烤制的温度较高,其中的有机物受热分解后而聚合成致癌作用很强的3-4苯并芘。
在烟草中也含有3-4苯并芘,每天吸烟20支,连续吸烟20年以上者,其发生肺癌的机会要比不吸烟者高20倍。
过期的这类食品,也是不能食用的。
食用油:通常食用油的保质期是18个月,但这是以包装未开封为前提的。
食用油中的脂肪酸会随着贮存时间延长而发生化学变化,营养价值也随之降低。
因此,买油看生产日期非常重要,越新鲜越好。
食用油开封后暴露在空气中,保质期会相应缩短,即使没吃完,也应至少3个月一换。
米面:米面(如大米、小米、高梁米、玉米、花生、豆类、豆制品、面条等)的保质期常温下是6-12个月不等。
如果在北方,只要不放在高温潮湿的地方,储藏条件也正常,可以延长到24个月。
不过,米面一旦发了霉,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就不能食用了。
意大利面、干米粉(粉丝)、苕粉等,保质期或有效期较长。
面包糕点:根据季节有不同的保质期,一般冬季7天,春秋季3—5天,夏季1—2天。
但是如果面包保存不当,通常隔天就有可能滋生霉菌。
这时,即使没到有效期,也得坚决扔掉。
糖果和饼干发生霉变的时间可能比较长,因为高糖分、水分含量少,都会对细菌的滋生等变化有所抑制。
蛋类:没有固定的保质期,一般在购买后的3—5周内食用都是没问题的。
通常每过一星期蛋类的质量就会下降一个等级,但是仍然是可以食用的。
冷藏(4℃)条件下,鸡蛋存放2个月,除了水份有损失之外,味道基本上没有多大变化。
冰激凌:保质期在半年至1年之间,与保存方式有关。
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没有对冰激凌产品的保质期作硬性规定,只要求贮存条件。
一般来讲,严格密封的冰激凌,保存时间是很长的。
不同品牌的冰激凌,保质期也不一样,最长的达2年。
比如美怡乐的冰激凌保质期为12个月,而伊利的则为18个月,和路雪的保质期却为24个月。
酒类:因含有酒精,会对细菌的滋生等变化有所抑制。
白酒(高度酒)没有保质期,还有收藏价值(当然要密封好,也不是时间越放长越好)。
低度酒,比如黄酒、红酒(葡萄酒)、冰酒、果酒等有保质期,容易变质,如果过期,最好还是不要喝了。
不过,过期的啤酒,可以用来擦冰箱、擦玻璃、擦拭植物叶子、浇花、洗头(去头屑)、洗脸等。
也有人建议,过期的啤酒可以用于做汤、炖肉、包子饺子馅、做鱼等,与肉类有关系的都可以加,而且是很好的调味料。
咖啡:如果没开封,保质期是:袋装的2年,瓶装的3年;如果开封,在密封的情况下保质期是2-3个月。
但如果保存条件好,可以在半年内饮用。
有些过期的咖啡口感一样,香气则大大的减低了;有些过期的咖啡有异味,那就不要喝了。
如何识别过期食品呢?1、从外观、气味上辨别。
假如肉类发粘,奶制品呈豆腐状,糕点长霉,有异味,那么肯定是过期食品。
2、查看食品标签。
首先看标注时间是否超过保质期。
其次看食品标签是否规范。
倘若外包装标示生产日期见封口,但在封口上却找不到相应的日期,那么标签肯定是不规范的。
倘若生产日期看起来模糊、缺损,那么这样的标签也是不规范的。
超过保质期的或者标签不规范的都不要买。
3、有些情况下,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有效期等“消失”或“被撕”,又不舍得扔掉,可以上网查询条形码,以及生产批号,可以“推测”出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有效期。
有时候对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和有效期不放心,也可以上网查询。
部分食品保质期的相关知识●奶粉类食品的保质期马口铁罐装密封充氮包装的为24个月,非充氮包装的为12个月,玻璃瓶装为9个月,塑料袋装为6个月。
●甜炼乳类食品的保质期马口铁罐装为9个月,玻璃瓶装为3个月。
●麦乳精类食品的保质期镀锡铁罐装为12个月,玻璃瓶装为9个月,塑料袋装为4个月。
●糖果类食品的保质期第1、4季度生产的为3个月,第2、3季度生产的为2个月(梅雨季节生产的为1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