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预防措施课件PPT课件

合集下载

《标准预防措施》ppt课件

《标准预防措施》ppt课件
通过强化监督和考核,确保标准预防措施得 到有效执行。
优化资源配置
合理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确保标 准预防措施得到充分保障和支持。
加强团队协作
加强团队协作,确保医务人员之间能够密切 配合、协调一致地执行标准预防措施。
05
标准预防措施的实际应用案例
医疗机构中的标准预防措施应用
传染病防控
医疗机构在处理传染病患者时, 需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如穿戴防 护服、戴口罩和手套等,以降低
健康教育活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宣传标 准预防措施,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 力。
环境卫生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如定期 消毒公共区域、保持空气流通等,以降低疾病传 播的风险。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标准预防措施包括一系列实践和程序,旨在减少感染性疾病在医疗保健机构中 的传播风险。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手卫生、呼吸道卫生、接触隔离、环境清 洁和消毒等。
标准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总结词
标准预防措施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和医务人员健康至关重要,有助于减少交叉感染和疾病传播。
详细描述
在医疗保健环境中,患者往往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容易感染疾病。医务人员在与患者接触过程中,如果不采取适 当的预防措施,也容易成为感染源或传播媒介。因此,实施标准预防措施是降低感染风险、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 健康的重要手段。

02
标准预防措施的具体内容
手卫生
总结词
手卫生是预防感染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包括洗手和手部消 毒。
详细描述
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清洁和卫生操作之前、接触血液、体 液和污染物之后,都应该进行手卫生。使用肥皂和水彻底洗 手,或使用含有至少60%酒精的手部消毒液。

标准预防 ppt课件

标准预防 ppt课件
培训与宣传
加强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医务人 员对标准预防的重视程度和参与度 ,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
04
标准预防的挑战与解决 方案
医务人员对标准预防的认知不足
总结词
医务人员对标准预防的认知不足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详细描述
医务人员对标准预防措施的理解和执行程度直接影响着医疗保健机构预防疾病传播的效果。由于缺乏足够的培训 和教育,一些医务人员可能对标准预防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不足,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无法有效地应用。
患者及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总结词
保持患者及诊疗环境的清洁与消毒是 预防医院感染诊 疗环境,包括病房、诊疗室、卫生间 等。使用合适的清洁剂和消毒剂,遵 循正确的使用方法,注意个人防护和 环境保护。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物品的清洁与消毒
总结词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可能将病原体带到各种物品上,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清洁与消毒。
预防院内感染。
实验室操作
在进行可能产生气溶胶或飞沫 的实验室操作时,采取标准预 防措施,防止病原微生物外泄 。
传染病患者转运
在转运传染病患者时,采取标 准预防措施,确保患者和医务 人员的安全。
公共卫生事件应对
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时,采取 标准预防措施,降低疾病传播
风险。
02
标准预防措施
手卫生
总结词
手卫生是预防疾病传播的重要手段,通过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来减少手部细菌 的传播。
详细描述
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诊疗和护理操作前、接触污染物后,都应彻底清洗双手 。可使用肥皂和水,或者使用含有至少60%酒精的手消毒剂。在流动水下彻底 冲洗双手,避免使用毛巾或纸巾擦干,自然晾干即可。
防护用品的使用
总结词
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可以有效减少医务人员在诊疗和护理过程中与病原体的接触, 降低感染风险。

标准预防措施PPT课件

标准预防措施PPT课件
• 1、空气传播
• 是指病原微生物经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
• (粒径小于5um)—气溶胶来传播的方式, 这种微粒能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并可 随气流漂浮到较远处,所以可造成多人感 染,甚至导致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因此, 病人所处的环境需要屏蔽,可使用单人房 间、专门的空气处理系统和通风设备防止 空气传播。医务人员和进入该环境的人员 应使用呼吸道保护装置。
• 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刺伤后,用肥 皂和流水冲洗伤口,并挤出伤口的血液。
• 意外受伤后必须在24小时内报告有关部 门并填写报表,必须在72小时内作HIV、 HBV等的基础水平检查。
• 可疑暴露于HBV 感染的血液、体液时, 注射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 可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露于HCV 感染的血液、体液时,尽快 于暴露后做HCV抗体检查,有些专家建议暴露 4~6周后检测HCV的RNA 。
• 染,为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危险和污染衣服 或将微生物在病人和环境中传播,应确保 在下一个病人使用之前清洁干净和适当地 消毒灭菌,一次性使用的部件应弃之。
• 6 、环境控制:保证医院有适当的日常清洁 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的基础 上,适当地消毒床单、设备和环境的表面 等,并保证该程序的落实。
• .2 、刺伤事故的预防原则
• (1)无论使用与否均按感染性废弃物处 理;(2)禁止手持针等锐器随意走动; (3)禁止将针等锐器物徒手传递;(4) 禁止针等锐器物复帽,必须复帽应采用单 手复帽;(5)使用者必须将用后的针等锐 器物放入防水耐刺的专用利器收集盒内。
•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由于要集中统一焚烧 处理,因此没有必要在各临床科室进行毁 形或浸泡处理,因为进行这些操作将大大 增加操作者被感染的危险。针头等锐器应 放在符合要求的防水耐刺的专用利器收集 盒内。

标准预防课件.

标准预防课件.
1 、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 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 病的传播。
2 、强调双向防护 , 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 , 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 、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 包括接触隔离 、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三 、医院标准预防制度
一级预防: 适用于发热门(急) 诊的医务人员。
标准预防措施3
5 、 可重复使用的设备:
( 1) 可复用的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 , 在用于下一病人时根据需要进行 消毒或灭菌处理 。
( 2 )处理被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污染的仪器设备时 , 要防止 工作人员皮肤和黏膜暴露 , 工作服的污染 , 以致将病原微生物传播给 病人和污染环境 。
( 3 )需重复使用的利器 , 应放在防刺的容器内 , 以便运输 、处理和防 止刺伤 。
三 、医院标准预防制度
三级防护: 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 、气管插管和气 管切开的医护人员 。除二级放护外 ,还应当加戴面 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三级 人员
实施吸痰、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 护 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谢谢观看!
标准预防措施2
3 、面罩 、护目镜和口罩: 戴口罩及护目镜也可以 减少病人的体液 、血液 、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 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 、 口腔及鼻腔粘膜。
4 、隔离衣: 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液 、分 泌物 、渗出物 、飞溅的水和大量的传染性材料污 染时才使用 。脱去隔离衣后应立即洗手 , 以避免 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标准预防
一 、概念简介
标准预防是指认为病人的血液 ,体液 ,分泌物 ,排泄物均具 有传染性 , 需进行隔离 , 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 ,污染 , 是否接 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 ,接触上述物质者 , 必须采取防治措施。

标准预防ppt课件ppt课件

标准预防ppt课件ppt课件

• 手术间、办公区、走廊、特殊感染手术设
专用墩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洁,悬挂晾 干,定期消毒。
• 听诊器清洁后用75%酒精擦拭消毒。气压
止血仪袖带保持清洁,如有污染随时清洁, 被血液、体液污染后浸泡在500㎎/L的含氯 消毒剂中30分钟,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27
• 吸引器缓冲瓶每日清洁、消毒、干燥保存。 • 推车铺一次性床单,做到一人一换,每日
– ②要防止经血传播的疾病,又要防止 非经血传播的疾病; ③强调双向防护:降低医务人员与病人 之间、病人与病人之间微生物传播
4
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包括:
• ①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
物等物质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戴 手套;
• ②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 • ③一旦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 后立即洗手;
间,﹥2小时不得使用。
• 23.酒精应密闭保存,容器每周灭菌2次,无
菌缸一经打开不得﹥24小时。
• 24.手术间应配有快速手消毒剂。安尔碘注
明开启时间,每周更换两次。 • 30.蒸馏水有效期为一周。
30
• 灭菌剂应每周做监测,含氯消毒剂应每日
做监测,消毒剂每三月做监测。 • 肥皂干燥保存,传染性引流物、体液等需 消毒后排入下水道。传染病人应有标识。 • 手术间、办公区、走廊、特殊感染手术设 专用墩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洁,悬挂晾 干,定期消毒。
6. 急救场所可能出现需要复苏时,用简易呼吸囊 (复
苏袋) 或其他通气装置以代替口对口人工呼吸方 法 7
5 污染的医疗仪器设备或物品的 处理
① 可复用的医疗用品和医疗设备, 在用于下一病人时根据需要进行 消毒或灭菌处理。 ②处理被血液、体液、分泌物、 排泄物污染的 仪器设备 时,要防 止工作人员皮肤和黏膜暴露,工 作服的污染,以致将病原微生物 传播给病人和污染环境。

标准预防措施PPT课件

标准预防措施PPT课件
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 2、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
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 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 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
3
? 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 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 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 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 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11
? 2、 飞沫预防 ? 飞沫传播是指经较大的飞沫气溶胶微粒
(粒径大于5um)而传播的疾病。在空气中悬 浮的时间不长,喷射的距离不过1m左右。 预防措施除了实施标准预防之外,还应实 施飞沫隔离措施。包括:(1)隔离室; (2)屏蔽(近距离时),医务人员需依据 标准预防措施实施隔离预防,在近距离
12
? 1、空气传播 ? 是指病原微生物经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
10
? (粒径小于5um)—气溶胶来传播的方式, 这种微粒能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并可 随气流漂浮到较远处,所以可造成多人感 染,甚至导致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因此, 病人所处的环境需要屏蔽,可使用单人房 间、专门的空气处理系统和通风设备防止 空气传播。医务人员和进入该环境的人员 应使用呼吸道保护装置。
5
? 染,为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危险和污染衣服 或将微生物在病人和环境中传播,应确保 在下一个病人使用之前清洁干净和适当地 消毒灭菌,一次性使用的部件应弃之。
? 6 、环境控制:保证医院有适当的日常清洁 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的基础 上,适当地消毒床单、设备和环境的表面 等,并保证该程序的落实。
8
? 9 、隔离室(病人的安置)。将可能污染环 境的病人安置在专用的房间有助于维持适 当的卫生或环境的控制,但是专用房间无 效时,应与感染控制专业人员协商病人的 安置地方或做出其他的选择。

标准预防的概念及措施ppt课件

标准预防的概念及措施ppt课件
34
隔离衣
隔离衣
防防护护服服
手术衣
隔离衣
防防水水围围裙裙
35
标准预防的八项具体措施
5.污染的仪器和医疗设备的处理 可复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用后应当及时采取正确的消毒或灭菌处理。 6.急救场所出现需要复苏时,用简易气囊代替口对口人工呼吸。 7.正确处理医疗废物: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理, 医疗废 物严格分类,锐器放进锐器盒中处理,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 意,防止针刺伤。
12
您能否列举每天实际操作中会遇到的一些洗手指征? 接触病人的体液:
清理创面,换药,皮下注射 • 插管或拔管 • 清理尿液、粪便、呕吐物,和操作
一些污染物(绷带、餐巾、尿垫), 清洁可见的固体污染物(床单、厕 所、尿盆、便盆和医疗设备)
13
14
标准预防的八项具体措施
2.戴手套 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损的皮肤粘膜时应戴 手套。在两 个患者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也不能代替洗手。
21
步骤1
• 翻转抓住手套外层的袖根部,向下拉, 直到手套完全脱掉
• 将摘掉的手套放在尚戴着手套的手中
步骤2
• 将已摘掉手套的那只手的手指插入手套 的袖根内层,向下拉,直到手套完全脱 掉
• 手套应该是里朝外翻一团,且将先脱下 的手套包在里面
步骤3
• 脱掉手套后立即洗手
22
标准预防的八项具体措施
3.正确使用口罩、防护镜和面罩
46
谢谢聆听!
47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 感谢阅读
44
隔离——基于传播方式的预防
➢ 是将感染源与易感者之间的传播途径不能实现的措施。 ➢ 治疗确诊或疑似的患者的HCWs比其他人群的 感染风险更高,为

标准预防措施PPT课件.

标准预防措施PPT课件.

• (1m之内)接触病人时应加屏障(戴口罩); (3)病人的运送限制病人的活动和外出,如果必 须外出应戴口罩屏蔽病人。 • 3 、接触隔离 • 接触传播指通过接触而传播的疾病,接触传播 是医院感染主要而常见的传播途径,一般包括: 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预防措施除了实施标准预 防外,还应实施接触隔离。具体措施包括:(1) 隔离室;(2)洗手和手套;(3)隔离衣;(4) 限制病人离开隔离室必须转运病人时,病人及运
标准预防的措施
• 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概念 • 1、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 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 2 、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 播。 • 3、 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 气、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洗手和洗手 的时机。
• 一、标准预防措施 • 1、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 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 2、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 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 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 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
• 性的所有医务人员都接种乙肝疫苗,注射后半年 采血检测是否产生抗体。如果已知体液来源于 HBSAg阳性的患者,应在24小时之内给予乙型肝 炎免疫球蛋白(HBIG)注射。同时,首次接种1 个月和6个月后,再次接种疫苗。 • 2 、刺伤的补救措施 • 皮肤若意外接触到血液或体液,应立即以肥皂 和清水冲洗;若是患者的血液、体液意外进入眼 睛、口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 9 、隔离室(病人的安置)。将可能污染环 境的病人安置在专用的房间有助于维持适 当的卫生或环境的控制,但是专用房间无 效时,应与感染控制专业人员协商病人的 安置地方或做出其他的选择。 • 二、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 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空气传播
• 是指病原微生物经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
• (粒径小于5um)—气溶胶来传播的方式, 这种微粒能在空气中悬浮较长时间,并可 随气流漂浮到较远处,所以可造成多人感 染,甚至导致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因此, 病人所处的环境需要屏蔽,可使用单人房 间、专门的空气处理系统和通风设备防止 空气传播。医务人员和进入该环境的人员 应使用呼吸道保护装置。
• 染,为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危险和污染衣服 或将微生物在病人和环境中传播,应确保 在下一个病人使用之前清洁干净和适当地 消毒灭菌,一次性使用的部件应弃之。
• 6 、环境控制:保证医院有适当的日常清洁 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在彻底清洁的基础序的落实。
• 4 、强化职业安全意识与防护措施,普及 相关知识教育,建立健全相关制度职业安
• 全是近年来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护理人员越来越认 识到在临床工作中存在着很多职业感染的 风险,因此树立职业安全意识非常必要。
• 四、 接种乙肝疫苗
• 1、 这是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有效率为96%~99%,该疫苗同时亦对丁 肝有防护作用。建议乙肝表面抗原阴
• 3、 面罩、护目镜和口罩:戴口罩及护目镜 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等 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护人员的眼睛、
• 口腔及鼻腔粘膜。
• 4、 隔离衣:穿隔离衣为防止被传染性的血 液、分泌物、渗出物、飞溅的水和大量的 传染性材料污染时才使用。脱去隔离衣后 应立即洗手,以避免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5 、可重复使用的设备:用过的可重复使用 的设备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
• 9 、隔离室(病人的安置)。将可能污染环 境的病人安置在专用的房间有助于维持适 当的卫生或环境的控制,但是专用房间无 效时,应与感染控制专业人员协商病人的 安置地方或做出其他的选择。
• 二、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 空气隔离和飞沫隔离
• 由于标准预防不能预防经由空气、飞沫途 径传播的疾病,因此,对一些临床具有传 染性的疾病或综合症或有流行病学意义的 耐药菌感染在待诊或确诊后根据其传播途 径采取相应的空气、飞沫、接触预防隔离 措施。空气隔离
标准预防措施课件
• 标准预防的三个基本概念
• 1、隔离对象:将所有病人血液、体液、分 泌物、排泄物视为有传染性,需要隔离。
• 2 、防护:实施双向防护,防止疾病双向传 播。
• 3、 隔离措施:根据传播途径建立接触、空 气、飞沫隔离措施。其重点是洗手和洗手 的时机。
• 一、标准预防措施
• 1、泌物后可能污染时,脱手套后,要洗手 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洗手。
• 3 、接触隔离
• 接触传播指通过接触而传播的疾病,接触传播 是医院感染主要而常见的传播途径,一般包括: 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预防措施除了实施标准预 防外,还应实施接触隔离。具体措施包括:(1) 隔离室;(2)洗手和手套;(3)隔离衣;(4) 限制病人离开隔离室必须转运病人时,病人及运
• 送人员都要防护,以防传染和扩散;(5) 设备:用过的可重复使用的设备被血液、 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时,为防止皮 肤黏膜暴露在危险中,防止污染衣服将微 生物在病人和环境中传播,应确保在下一 个病人使用之前将其清洗干净和适当地消 毒灭菌。
• 3 、尽量减少有可能造成医务人员伤害的不 必要操作;放置医疗废物特别是锐器的容 器应设计合理、适合使用;废止不合理规 三、与锐器刺伤有关的操作
• 1、(1)将用过的锐器或注射器进行分 离、浸泡和清洗时;(2)将针套套回针头 时;(3)将血液或体液从一个容器转到另 一个容器时;(4)将针头遗弃在不耐刺的 容器中;(5)用注射器后未及时处理针头。
• 2、 飞沫预防
• 飞沫传播是指经较大的飞沫气溶胶微粒 (粒径大于5um)而传播的疾病。在空气中悬 浮的时间不长,喷射的距离不过1m左右。 预防措施除了实施标准预防之外,还应实 施飞沫隔离措施。包括:(1)隔离室; (2)屏蔽(近距离时),医务人员需依据 标准预防措施实施隔离预防,在近距离
• (1m之内)接触病人时应加屏障(戴口罩); (3)病人的运送限制病人的活动和外出,如果必 须外出应戴口罩屏蔽病人。
• 性的所有医务人员都接种乙肝疫苗,注射后半年 采血检测是否产生抗体。如果已知体液来源于 HBSAg阳性的患者,应在24小时之内给予乙型肝 炎免疫球蛋白(HBIG)注射。同时,首次接种1 个月和6个月后,再次接种疫苗。
• 7 、被服: 触摸、传送被血液、体液、分泌 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时,在某种意义上 为防止皮肤黏膜暴露和污染衣服,应避免 扰动,以防微生物污染其他病人和环境。
• 8、 职业健康安全是标准预防保护医护人员 重要措施,其包括以下内容。
• (1)若要人为去除针头时,应借助其他器 械设备,避免双手直接接触针头,并有准 备、有计划地保护针套或去除针头。(2) 用后的针头及尖锐物品应弃于耐刺之硬壳 防水容器内,且该容器应放在方便使用的 地方。(3)在需要使用口对口呼吸的区域 内应备有可代替口对口复苏的设备(简易 呼吸器),并应将复苏的设备装袋清洁备 用。
• 2、手套: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 泌物及破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手套 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 给病人的可能性;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
• 把自身手上的菌群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 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 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 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在两个病人之 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 .2 、刺伤事故的预防原则
• (1)无论使用与否均按感染性废弃物处 理;(2)禁止手持针等锐器随意走动; (3)禁止将针等锐器物徒手传递;(4) 禁止针等锐器物复帽,必须复帽应采用单 手复帽;(5)使用者必须将用后的针等锐 器物放入防水耐刺的专用利器收集盒内。
•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由于要集中统一焚烧 处理,因此没有必要在各临床科室进行毁 形或浸泡处理,因为进行这些操作将大大 增加操作者被感染的危险。针头等锐器应 放在符合要求的防水耐刺的专用利器收集 盒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