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1

1.4.1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1
1.4.1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1

1.4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 1.4.1 有理数的加法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

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初步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

3.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并能运用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

一、情境导入

我们已经熟悉正数的运算,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通常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作净胜球数.本章前言中,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于是红队的净胜球为4+(-2),黄队的净胜球为1+(-1).这里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加法.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有理数的加法的法则

计算:(1)(-0.9)+(-0.87);

(2)? ????+456+? ??

??-312; (3)(-5.25)+51

4

(4)(-89)+0.

解析:利用有理数加法法则,首先判断

这两个数是同号两数、异号两数还是同0相

加,然后根据相应法则来确定和的符号和绝

对值.

解:(1)(-0.9)+(-0.87)=-1.77;

(2)? ????+456+? ????-312=113

; (3)(-5.25)+51

4

=0;

(4)(-89)+0=-89.

方法总结:两数相加时,应先判断两数的类型,然后根据所对应的法则来确定和的符号与绝对值.

探究点二:有理数加法的应用

【类型一】 有理数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股民默克上星期交易截止前以收

盘价67元买进某公司股票1000股,下表为星 期

一 二 三 四 五 每股涨跌/元

4

4.5

-1

-2.5

-6

(2)本周内每股最高价多少元?最低价多少元?

解析:(1)用买进的价格加上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的涨跌价格,然后根据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求解;(2)分别求出这五天的价格,然后即可得解.

解:(1)67+(+4)+(+4.5)+(-1)=74.5(元),故星期三收盘时,每股74.5元;

(2)星期一:67+4=71(元),星期二:71+4.5=75.5(元),星期三:75.5+(-1)=74.5(元),星期四:74.5+(-2.5)=72(元),星期五:72+(-6)=66(元),所以本周内每股

最高价为75.5元,最低价66元.

方法总结:股票每天的涨跌都是在前一天的基础上进行的,不要理解为每天都是在67元的基础上涨跌.另外熟记运算法则并根据题意准确列出算式也是解题的关键.【类型二】和有理数性质有关的计算问题

已知|a|=5,b的相反数为4,则a+b=________.

解析:因为|a|=5,所以a=-5或5,因为b的相反数为4,所以b=-4,则a+b =-9或1.

方法总结:本题涉及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定义,在解决绝对值问题时要注意考虑全面,避免造成漏解.

三、板书设计

加法法则

错误!

本课时利用情境教学、解决问题等方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情境中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因此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氛围,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在本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致力联系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的活动中.

1.4.1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1

1.4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 1.4.1 有理数的加法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 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初步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 3.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并能运用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点) 一、情境导入 我们已经熟悉正数的运算,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通常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作净胜球数.本章前言中,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于是红队的净胜球为4+(-2),黄队的净胜球为1+(-1).这里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加法.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有理数的加法的法则 计算:(1)(-0.9)+(-0.87); (2)? ????+456+? ?? ??-312; (3)(-5.25)+51 4 ; (4)(-89)+0. 解析:利用有理数加法法则,首先判断 这两个数是同号两数、异号两数还是同0相 加,然后根据相应法则来确定和的符号和绝 对值. 解:(1)(-0.9)+(-0.87)=-1.77; (2)? ????+456+? ????-312=113 ; (3)(-5.25)+51 4 =0; (4)(-89)+0=-89. 方法总结:两数相加时,应先判断两数的类型,然后根据所对应的法则来确定和的符号与绝对值. 探究点二:有理数加法的应用 【类型一】 有理数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股民默克上星期交易截止前以收 盘价67元买进某公司股票1000股,下表为星 期 一 二 三 四 五 每股涨跌/元 4 4.5 -1 -2.5 -6 (2)本周内每股最高价多少元?最低价多少元? 解析:(1)用买进的价格加上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的涨跌价格,然后根据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求解;(2)分别求出这五天的价格,然后即可得解. 解:(1)67+(+4)+(+4.5)+(-1)=74.5(元),故星期三收盘时,每股74.5元; (2)星期一:67+4=71(元),星期二:71+4.5=75.5(元),星期三:75.5+(-1)=74.5(元),星期四:74.5+(-2.5)=72(元),星期五:72+(-6)=66(元),所以本周内每股

有理数加法教案

1.3.1 有理数的加法(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符号及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及其他绝对值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3.关键: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有理数的绝对值是怎样定义的?如何计算一个数的绝对值? 2.比较下列每对数的大小. (1)-3和-2;(2)│-5│和│5│;(3)-2与│-1│;(4)-(-7)和-│-7│. 二、新授 在小学里,我们已学习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当时学习的运算是在正有理数和零的范围内.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可以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本章前言中,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那么哪个队的净胜球多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先要分别求出它们的净胜球数. 红队的净胜球数为:4+(-2);

蓝队的净胜球数为:1+(-1). 这里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加法. 怎样计算4+(-2)呢? 下面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 看下面的问题: 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 (1)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右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我们知道,求两次运动的总结果,可以用加法来解答. 这里两次都是向右运动,显然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8m,写成算式就是: 5+3=8 ① 这一运算在数轴上可表示,其中假设原点为运动的起点.(如下图) (2)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显然,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了8m,写成算式就是: (-5)+(-3)=-8 ② 这个运算在数轴上可表示为(如下图): (3)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与起点的位置关系如何? 在数轴上我们可知物体两次运动后位于原点的右边,即从起点向右运动了2m.?(如下图) 写成算式就是:5+(-3)=2 ③ 探究:

《有理数的加法》优秀教案

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有理数的加法是小学算术加法运算的拓展,是初中数学运算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之一。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学习有理数其它运算的前提,同时,也为后面学习代数式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奠定基础。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建构在生产、生活实例上,有较强的生活价值,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就本章而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重点之一。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合和绝对值),关键在于这一节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同号两数相加学生易理解,难点是异号两数相加,所以在教案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和前面正数、负数、数轴、绝对值的学习为本节课提供了学习的前提. 2、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合作和交流的能力,通过探究和合作获得成功基本上可以实现课程目标的. 3、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始终是学以至用的有效方法。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都是学生强化理解法则、正确运用法则的地方. 三、教案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 (3)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与学生探索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结果的符

号及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及其绝对值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 (2)在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3)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师生交流、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四、教案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难点: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尤其是理解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五、教案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复习:1.数轴的画法 2.有理数的分类 3.有理数加法的类型 设计意图:探索前复习数轴为下面的数形结合做好了铺垫,有理数的分类为学生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也提供了依据。问题的引出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本课学生学习打好基础. (二)、探索知识、形成规律 1.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 例题:一个物体向左右方向运动,规定向右为正.如:向左运动5 m记作-5 m. 问题 (1):先向右运动5 m,向右运动3 m,总结果是什么?能否用算式表示? 问题 (2):先向左运动5 m,向左运动3 m,总结果是什么?能否用算式表示?

1.3.1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2

1.3.1 有理数的加法 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教学目标: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初步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异号两数相加.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活动一 我们已经熟悉正数的运算,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在本章引言中,把收入记作正数、支出记作负数,在求“结余”时,需要计算8.5+(-4.5),4+(-5.2)等.这里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加法. 活动二 看下面的问题: 问题: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向右运动5 m记作+5 m,向左运动5 m记作-5 m. 1.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 m,再向右运动3 m,那么两次运动后的结果是什么? 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8 m,写成算式就是5+3=8 ①. 2.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 m,再向左运动3 m,那么两次运动后的结果是什么? 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了8 m,写出算式就是(-5)+(-3)=-8 ②. 这个运算也可以用数轴表示,其中假设原点为运动起点(见课本P17图1.3-2). 活动三

1.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 m,再向左运动3 m,那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2 m,写成算式就是5+(-3)=2 ③. 这个运算也可以用数轴表示,其中假设原点为运动起点,你能用数轴表示吗? 2.探究:利用数轴,求以下情况时物体两次运动的结果: (1)先向右运动3m,再向左运动5m,物体从起点向运动了m; (2)先向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5m,物体从起点向运动了m; (3)先向左运动5m,再向右运动5m,物体从起点向运动了m. 活动四 你能从算式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二)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例1】计算: (1)(-4)+(-6)= ; (2)(+15)+(-17)= ; (3)(-6)+│-10│+(-4)= ; (4)(-37)+22= ; (5)-3+3= . 【例2】甲地海拔高度是-28 m,乙地比甲地高32 m,乙地的海拔高度是m.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数学1.3.1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第一章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3。1 有理数的加法 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5 6 )+(- 1 6 )=_________,___________+(- 3 2 )=0. 3.计算(1)(-21)+(-31)= (2)-15+0= ; (3)(-1 3 )+(+ 1 2 )= (4)(-3 1 3 )+0。3= ;. 4.(-5)+______= - 8; ______+(+4)= -9 5.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则( a + b )+ cd =________ 6.下列各组运算结果符号为负的有() (+3 5 )+(- 4 5 ),(- 6 7 )+(+ 5 6 ),(-3 1 3 )+0,(-1。25)+(- 3 4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若两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一定() A.两数同正 B.两数同负; C.两数一正一负 D.两数中一个为0 8.两个有理数相加,如果和小于每一个加数,那么() A.这两个加数同为负数; B.这两个加数同为正数 C.这两个加数中有一个负数,一个正数; D.这两个加数中有一个为零 9.有理数a,b 在数轴上对应位置如图所示,则a + b 的值为() A。大于0 B。小于0 C。等于0 D。大于a 10.计算: (1)(-42 3 )+(+3 1 6 );(2)(-8 2 3 )+(+4。5); (3)(-72 3 )+(-3 5 6 );(4)│-7│+│-9 7 15 │; (5)(+4。85)+(-3。25);(6)(-3。1)+(6。9); (7)(-22 9 14 )+0;(8)(-3。125)+(+3 1 8 )

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教案

1.3.1 有理数的加法 第一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符号及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及其他绝对值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3.关键: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1.有理数的绝对值是怎样定义的?如何计算一个数的绝对值? 2.比较下列每对数的大小. (1)-3和-2;(2)│-5│和│5│;(3)-2与│-1│;(4)-(-7)和-│-7│. 五、新授 在小学里,我们已学习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当时学习的运算是在正有理数和零的范围内.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可以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本章前言中,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那么哪个队的净胜球多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先要分别求出它们的净胜球数. 红队的净胜球数为:4+(-2);

蓝队的净胜球数为:1+(-1). 这里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加法. 怎样计算4+(-2)呢? 下面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 看下面的问题: 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 (1)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右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我们知道,求两次运动的总结果,可以用加法来解答. 这里两次都是向右运动,显然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8m,写成算式就是: 5+3=8 ① 这一运算在数轴上可表示,其中假设原点为运动的起点.(如下图) (2)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是什么? 显然,两次运动后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了8m,写成算式就是: (-5)+(-3)=-8 ② 这个运算在数轴上可表示为(如下图): (3)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物体与起点的位置关系如何? 在数轴上我们可知物体两次运动后位于原点的右边,即从起点向右运动了2m.?(如下图) 写成算式就是:5+(-3)=2 ③ 探究:

1.3.1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第一章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3.1 有理数的加法 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学习目标:1、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3、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并为实践服务的思想,同时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学习难点:师生共同合作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及和的符号的确定. 课堂活动: 一、有理数加法的探索 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据下列情况,分别列算式,并回答:汽车两次运动后方向怎样?离出发点多远? (1)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东行驶2千米, (2)向西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2千米, (3)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2千米, (4)向西行驶5千米后,又向东行驶2千米, (5)向东行驶5千米后,又向西行驶5千米, (6)向西行驶5千米后,静止不动, 2. 足球队甲、乙两队比赛,主场甲队4:1胜乙队,赢了3球,客场甲队1: 3负乙队, 输了2球,甲队两场比赛累计净胜球1个,你能把这个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议一议:比赛中胜负难料,两场比赛的结果还可能哪些情况呢?动动手填表:

你还能举出一些应用有理数加法的实际例子吗?请同学们积极思考. 二、有理数加法的归纳 探索: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及绝对值怎样确定?你能找到有理数相加的一般方法吗? 说一说:两个有理数相加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形? 议一议:在各种情形下,如何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归纳: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三、实践应用 问题1.计算 (1)(+8)+(+5) (2)(-8)+(-5) (3)(+8)+(-5) (4)(-8)+(+5) (5)(-8)+(+8) (6)(+8)+0; +”(单位:万元) 问题2. (1)该公司前两年盈利了多少万元?(2)该公司三年共盈利多少万元? 问题3.判断(1)两个有理数相加,和一定比加数大. ()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加法》教学设计 一、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熟练进行整数加法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教师创设的熟悉情境与学生探索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结果的符号及绝对值与两个加数的符号及其绝对值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 2、在探索过程中感受数形结合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3、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师生交流、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养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2)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体验成功,树立学习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和运用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难点: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尤其是理解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三、教学组织与教材处理: 在教学过程中一如既往的开展“新、行、省、信”四字教育模式的教学。 新:创设新的问题情境(足球净胜球数)、开展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交流)、进行新的评价体系(个人评价、教师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 行: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新知(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教师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思考问题(几组有理数加法的符号与绝对值特征)、是否主动参与讨论(同号与异号的特征)、是否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概括); 省:在特殊实例的基础上观察、归纳、概括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在实例讲解和自主练习的基础上总结心得、反省得失(如:解后思)。 信:在本节课的探究法则与运用法则中体验成功,增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心(如在教师用数带正号球的方法得出(+2)+(+3)= +5后,学生按照此思路可以很快得出(-2)+(-3)等其它情形。又如以口答形式判断几组有理数加法的和的符号和在最后以“挑战老师”的形式判断一句话的正误等等)。 同时本节课在运用“正负抵消”和数轴探讨有理数法则时,教师只对第一个或前两个进行指导和示范,其它的留给学生独立得出或合作完成。 另外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化,使学生在比较真实

131有理数的加法(1)

七年级《1.3.1有理数的加法(1)》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加法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2、会利用有理数加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有理数加法法则 【学习难点】:异号两数相加 、预习导学 1、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 1)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那么一个人向东走走了米, 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 2米,再向西走4米,两 次共向西走多少米?很明显,两次共向西走了_________________ 米。 这个问题用算式表示就是: ;■石-5 -4 -3 -2 -1 0 1 2 3 4 F 3)如果向西走2米,再向东走4米,那么两次运动后,这个人从起点向东走了 | 4 L t* ? 2-10 2 4)禾U用数轴,求以下情况时这个人两次运动的结果: 写出这三种情况运动结果的算式 5)如果这个人第一秒向东(或向西)走5米,第二秒原地不动,两秒后这个人 从起点向东(或向西)运动了__________ 米。写成算式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研习 4米,再向东走2米,两次共向东米,写成算式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问题用数轴表示如下图所示: ①先向东走3米,再向西走 ②先向东走5米,再向西走 ③先向西走5米,再向东走 5米,这个人从起点向 5米,这个人从起点向 5米,这个人从起点向 : )走了()米; ()走了()米; : )走了()米。 2)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那么一个人向西走 如图所示:

1、师生归纳两个有理数相加的几种情况。

2?你能从以上几个算式中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吗? 有理数加法法则 (1 )同号的两数相加,取 ___________ 的符号,并把 ___________ 相加。 (2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 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 值 _______ 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___________________ ; (3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 __________________ 。 3. 新知应用 例1 计算(自己动动手吧!) (1) (— 3) + (— 9); (2) (— 4.7 ) + 39 4: 1,黄队胜蓝队1 : 0,蓝队胜红队1: 0,计算各队 的净胜球数。 【课堂练习】: 1 ?填空:(口答) (1) (— 4) + (— 6) = ___________ (4) 7+(- 7) = _________ ; (5) (— 6) +0 = _______ ; 2. 课本P18第1、2题 三、拓展训练 1 ?判断题: (1) 两个负数的和一定是负数; (2) 绝对 值相等的两个数的和等于零; (3) 若两个有理数相加时的和为负数,这两个有理数一定都是负数; (4) 若两个有理数相加时的和为正数,这两个有理数一定都是正数。 2、绝对值小于4的所有整数的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已知 |a 丨=8, | b | =2 ; (1 )当a 、b 同号时,求a+b 的值; (2)当a 、b 异号时,求a+b 的值。 【总结反思】 例2足球循环比赛中,红队胜黄队 (2) 3+(— 8) = ___________ ⑷(—9)+ 1 = __________ ; (6) 0+ (— 3) = ________

§1.3.1 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 教案

§1.3.1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生活实际求两次连续位移的合成体会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发现有理数加法法则,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 理解有理数加法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会正确进行有理 数加法运算. 过程与方法: 能由算式过程来发现有理数加法法则,并应用该法则进行有 理数加法的计算和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探究,发现,归纳应用的过程中,学会与老师交流,与同学合作。 2. 本节课通过行程问题说明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合理性,然 又通过实例说明如何运用法则和运算律,让学生感知到数学知 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 教学难点: 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及应用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归纳与练习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创设情境 1.请同学举出在同一个情境中说出: +3表示数量的实际例子 -2表示数量的实际例子 2. 若你在东西方向的马路上活动,我们规定向西为负,向东为正,向东运动5m 记作 ( )m ,向西运动5 m 记作 ( ) m。 3. 小学我们遇到哪样一些字词时我们用“加法”去列式计算,请举例说明 二.新授 1.问题:小明在东西方向的马路上活动,我们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1)如果小明先向东运动5m , 再向东运动3m ,你能列出式子吗? (+5 ) + (+ 3 ) (2)如果小明先向西运动5m , 再向西运动3m ,你能列出式子吗? (-5 ) + (- 3 )

(3)如果小明先向东运动5m , 再向西运动3m ,你能列出式子吗? (+5 ) + (- 3 ) (4)如果小明先向西运动5m , 再向东运动3m ,你能列出式子吗? (-5 ) + (+ 3 ) (5)如果小明先向东运动5m , 再向西运动5m ,你能列出式子吗? (+5 ) + (- 5 ) (6)如果小明先向西运动5m , 然后原地不动,你能列出式子吗? (- 5 ) + 0 解 (1)如果小明先向东运动5m , 再向东运动3m ,你能列出式子吗? (+5 ) + (+ 3 ) = +8 (2)如果小明先向西运动5m , 再向西运动3m ,你能列出式子吗? (-5 ) + (- 3 ) = -8 (3)如果小明先向东运动5m , 再向西运动3m ,你能列出式子吗? (+5 ) + (- 3 ) = + 2 (4)如果小明先向西运动5m , 再向东运动3m ,你能列出式子吗? (-5 ) + (+ 3 ) = - 2 (5)如果小明先向东运动5m , 再向西运动5m ,你能列出式子吗?

有理数的加法的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2.4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正确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的运算。 3.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过程与目标: 通过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探索,向学生渗透分类讨论、归纳、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合作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与同伴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有理数加法中的异号两数如何进行运算 四、教材分析:有理数的加法是小学算术加法运算的拓展,是初中数学运算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之一。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学习有理数其它运算的前提。同时,也为后继学习实数、代数式运算等知识奠定基础,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建构在生产、生活实例上,有较强的生活价值,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就本章而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重点之一,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关键在于这一节的学习。 五、教学方法:情境教学 六、教具:小汽车模型,带刻度的木板 七、课时:1课时 八、教学过程:

况,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有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很牢固地掌握了正数、负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因此不必要把时间过多地放在复习这些旧知识上,而

应以活动课的方式展开本节课的教学。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实际上是一种规定,要让学生经历从问题情境中得到算式并体验规定的合理性,同时鼓励学生在交流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运算法则。 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的导向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是新课内容的学习,教学过程中尽力引导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把教师的点拨和学生解决问题结合起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帮助学生主动探究鼓励学生表达与交流,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不断克服学生学习中的被动情况,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在掌握知识同时,发展智力、受到教育。

1.3.1 有理数的加法(1) 教案

1.3.1 第一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 2.初步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3.会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二)学习重点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三)学习难点 异号两数相加.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预习自测 (1)计算-2+3的结果是( ) A .-5 B .1 C .-1 D .5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 【解题过程】解:1)23(32=-+=+- 【思路点拨】根据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即可求解. 【答案】B (2)下列计算结果是负数的是( )

A .0+[-(-3)] B .21211+- C .75.2431+- D .|)3 1(21-+-|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解题过程】 解:[]330)3(0=+=--+;121211-=+-;175.24 31=+-;65)31(21=-+-.故应选B . 【思路点拨】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即可求解. 【答案】B (3)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0)7(7=-+-; B .17107-=+- ; C .21)43(41=++- ; D .6)3 13()322(-=-+--.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 【解题过程】解:14)7(7-=-+-,故A 错误;3107=+-,故B 错误; 21)43(41=++-,C 正确;3 2)313(322)313()322(-=-+=-+--,故D 错误. 【思路点拨】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即可求解. 【答案】C (4)小明家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5℃,调高4℃后的温度为( ) A .4℃ B .9℃ C .-1℃ D .-9℃ 【知识点】有理数的加法 【解题过程】解:小明家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为-5℃,调高4℃后的温度为-5+4=-1℃. 【思路点拨】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即可求解. 【答案】C . (二)课堂设计 1.知识回顾 (1)数轴的三要素是什么? (2)绝对值的法则是什么? 2.问题探究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加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3.1 有理数的加法(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通过有理数加法的教学,体现化归的意识、数形结合和分类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法则,能熟练地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教法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和必要的讲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点: 有理数加法法则。 教学难点: 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教学准备:彩色粉笔,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在小学里,已经学过了正整数、正分数(包括正小数)及数0的四则运算。现在引入了负数,数的范围扩充到了有理数。那么,如何进行有理数的运算呢? 2.问题: 一位同学沿着一条东西向的跑道,先走了20米,又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多少米? 我们知道,求两次运动的总结果,可以用加法来解答。可是上述问题不能得到确定答案,因为问题中并未指出行走方向。 二、讲授新课: 1.发现、总结: 我们必须把问题说得明确些,并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1)若两次都是向东走,很明显,一共向东走了50米,写成算式就是:(+20)+(+30)=+50,即这位同学位于原来位置的东方50米处。这一运算在数轴上表示如图: (2)若两次都是向西走,则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西方50米处,写成算式就是: (―20)+(―30)=―50。 (3)若第一次向东走20米,第二次向西走30米,我们先在数轴上表示如图: 写成算式是(+20)+(―30)=―10, 即这位同学位于原来位置的西方10米处。 (4)若第一次向西走20米,第二次向东走30米, 写成算式是:(―20)+(+30)=( )。

1.3.1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3.1 有理数的加法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初步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 3.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并能运用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情境导入 我们已经熟悉正数的运算,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通常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它们的和叫作净胜球数.本章前言中,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于是红队的净胜球为4+(- 2),黄队的净胜球为1+(-1).这里用到正数与负数的加法.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计算:(1)(-0.9)+(-0.87); (2)(+456)+(-312 ); (3)(-5.25)+514 ; (4)(-89)+0. 解析:利用有理数加法法则,首先判断这两个数是同号两数、异号两数还是同0相加,然后根据相应法则来确定和的符号和绝对值. 解:(1)(-0.9)+(-0.87)=-1.77; (2)(+456)+(-312)=113 ; (3)(-5.25)+514 =0;

(4)(-89)+0=-89. 方法总结:两数相加时,应先判断两数的类型,然后根据所对应的法则来确定和的符号与绝对值. 探究点二:有理数加法的应用 【类型一】有理数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股民默克上星期五以收盘价67元买进某公司股票1000股,下表为本周内每日该 股票的涨跌情况: (1)星期三收盘时,每股多少元? (2)本周内每股最高价多少元?最低价多少元? 解析:(1)用买进的价格加上周一、周二、周三的涨跌价格,然后根据有理数加法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求解;(2)分别求出这五天的价格,然后即可得解. 解:(1)67+(+4)+(+4.5)+(-1)=74.5(元),故星期三收盘时,每股74.5元; (2)周一:67+4=71元,周二:71+4.5=75.5元,周三:75.5+(-1)=74.5元,周四:74.5+(-2.5)=72元,周五:72+(-6)=66元, ∴本周内每股最高价为75.5元,最低价66元. 方法总结:股票每天的涨跌都是在前一天的基础上进行的,不要理解为每天都是在67元的基础上涨跌.另外熟记运算法则并根据题意准确列出算式也是解题的关键. 【类型二】和有理数性质有关的计算问题 已知|a|=5,b的相反数为4,则a+b=________. 解析:因为|a|=5,所以a=-5或5,因为b的相反数为4,所以b=-4,则a+b=-9或1. 解:-9或1 方法总结:本题涉及绝对值和相反数的定义,在解决绝对值问题时要注意考虑全面,避免造成漏解. 三、板书设计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完成)

《有理数的加法》第 1 课时教学设计 陆丰市玉燕中学蔡清怀 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第二章第四节《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数的运算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好比是工具和基础设施.有理数的加法是有理数运算的重要基础之一,它是整个初中代数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有理数运算、实数运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研究函数等内容的学习. 有理数这一章分为两大部分:有理数的意义和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的意义是有理数运算的基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这一章的难点.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合和绝对值) ,关键是这一节的学习.综上所述,有理数的加法具极其很重要地位和作用. 基于以上认识,制定以下教学设计. 二、教法分析: 采用以建构主义为依据,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1) 创设问题情境:提供开展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的背景. (2) 使用合适的评价:采用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情感与知识技能综合评价的多元评价.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化,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 (3)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探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要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4) 多样化理解法则:在本节课的探究法则的过程中,运用类比、数形结合、游戏等手段形象具体地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5)加强口算练习:口算练习是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省时省力收效大? 三、学法分析: 同号两数相加学生易理解,难点是异号两数相加,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4有理数的加法 第1课时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 2.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运用法则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在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 【情感态度】 结合本课教学特点,向学生进行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有理数加法法则. 【教学难点】 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某班举行知识竞赛,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题加1分,答错一题扣1分,不回答得0分. 1.答对一题,答错一题得几分? 2.答错一题,答对一题得几分? 【教学说明】从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中知识竞赛的例子引入,通过计算得分,有利于学生初步认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问题1 (1)计算(-2)+(-3). (2)计算(-3)+2. 【教学说明】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认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教师讲解前,先让学生完成“自主预习”. 教材第34~35页兔子图案的下方至“议一议”的内容. 问题2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怎样确定?和的绝对值怎样确定?一个有理数同0相加,和是多少? 【教学说明】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思考,再与同伴进行交流、归纳有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 【归纳结论】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注意: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 2.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问题3计算下列各题: (1)180+(-10); (2)(-10)+(-1); (3)5+(-5); (4)0+(-2). 【教学说明】学生通过计算,进一步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熟练地进行加法计算. 【归纳结论】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有三个步骤,即第一步先确定和的符号,第二步求加数的绝对值,第三步确定是绝对值相加还是绝对值相减. 3.有理数加法的简单应用 问题4某食堂在当天记录如下: 收入300元,支出150元,收入200元,支出210元,支出60元,收入80元.问该食堂这天收入多少元? 【教学说明】学生思考、分析,再与同伴进行交流,使学生学会运用有理数的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归纳结论】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先确定为正的量,再用负数表示出具有相

1.3.1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3.1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知识点 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填表: 加数 加数 加数的符号 和的符号 和的绝对值 和 +7 +13 同号 + 13+7 20 -7 +13 +7 -13 -7 -13 2.计算: (1)(+3)+(+2)=+(3 2)=5, (-3)+(-2)= (3 2)= ; (2)3+(-2)= (3-2)= , (-3)+(+2)=-(3 2)= . 3.计算(-8)+(-2)的结果是 ( ) A .-10 B .-6 C .+6 D .10 4.[2019·成都] 比-3大5的数是( ) A .-15 B .-8 C .2 D .8 5.下面的数中,与-5的和为0的数是 ( ) A .1 5 B .-1 5 C .5 D .-5 6.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 A .-5+(-4)=9 B .(-5)+6=-11 C .(-1 6)+0=-1 6 D .3.6+(-5.6)=-1.6 7.计算:(1)-1 2+1 2= ; (2)(-5)+0= .

8.[教材例1变式] 计算下列各题: (1)(-18)+(-7); (2)6.5+(-6.5); (3)(-32.8)+(+51.76); (4)(-51 4)+(-3.5); (5)(-31 4)+(+21 3);

(6)-3 4+1 3 . 9.列式计算: (1)比-18大-30的数; (2)75与-24的和. 知识点2有理数加法的应用 10.温度由-2 ℃上升3 ℃后是() A.1 ℃ B.-1 ℃ C.5 ℃ D.-5 ℃ 11.已知飞机的飞行高度为10000 m,上升-5000 m后,飞机的飞行高度是m.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完成)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正定镇中学张会君 内容:冀教版七年级(上)《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数的运算在数学知识体系中好比是工具和基础设施.有理数的加法是有理数运算的重要基础之一,它是整个初中代数的基础,直接关系到有理数运算、实数运算、代数式运算、解方程、研究函数等内容的学习. 有理数这一章分为两大部分:有理数的意义和有理数的运算.有理数的意义是有理数运算的基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这一章的难点.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加、减法可以统一成为加法,乘法、除法和乘方可以统一成乘法,因此加法和乘法的运算是本章的关键,而加法又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种有理数运算,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合和绝对值),关键是这一节的学习.综上所述,有理数的加法具极其很重要地位和作用. 基于以上认识,制定以下教学设计. 二、教法分析: 采用以建构主义为依据,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式进行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提供开展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的背景. (2)使用合适的评价:采用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情感与知识技能综合评价的多元评价.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化,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 (3)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探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要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主动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4) 多样化理解法则:在本节课的探究法则的过程中,运用类比、数形结合、游戏等手段形象具体地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5)加强口算练习:口算练习是提高学生运算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省时省力

七年级数学上册13有理数的加减法131有理数的加法2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1.3有理数的加减法1.3.1有理数的加法(2)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有理数的加法(2) 教学目标: 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运用交换律和结合律化简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并能运用运算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 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探索与运用. 难点: 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运算,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流程: 一、知识回顾 问题: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什么? 答案: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二、探究1 问题1:计算:30 +(-20)与(-20)+30,两次所得的和相同吗? 解:30+(-20) =30-20 =10 (-20)+30 =30-20 =10 答:两次所得的和相同 追问:换几个加数再试一试? (-4)+(-17) 与(-17)+(-4) (-3)+ 16 与16 +(-3) 答案:两次所得的和相同 归纳:有理数加法中,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加法交换律:=++三、探究2 问题2:计算:[8+(-5)]+(-4)与8+[(-5)+(-4)],两次所得的和相同吗? 5 / 1 七年级数学上册1.3有理数的加减法1.3.1有理数的加法(2)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解:[8+(-5)]+(-4) =3+(-4) =-1 8+[(-5)+(-4)] =8+(-9) =-1 答:两次所得的和相同

追问1:换几个加数再试一试? [(-7)+2]+8 (-7)+(2+8 ) 答案:两次所得的和相同 追问2: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归纳:有理数的加法中,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abcabc) +(=加法结合律:(+++)练习1: 1.填空 20+______=(-15)+20, (+16)+(-5)=_____ + (+16) [10+_____]+(-6)=10+[(-4)+(-6)] 答案:(-15);(-5);(-4) 2.观察下面的运算过程,并在横线上写出依据. 15+ (-8) + 5 =(-8)+15+5 ______________ =(-8)+(15+5 ) ______________ =(-8)+20 =12 答案: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例:计算 16+(-25)+24+(-35) 解:16+(-25)+24+(-35) =16 +24 +[(-25) +(-35)] =40+(-60) =-20 5 / 2 )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有理数的加法(21.3.1七年级数学上册1.3有理数的加减法怎样使计算简化的?根据是什么?追问:既运用了加法交换律,又运用了加法把正数或负数分别相加,从而使计算简化.归纳:. 结合律计算下面各题::练习24.33 ) +(1).(-2.48)+(4.33)+(-7.52)+(-4.33 ) +(-+(4.33)+(-7.52)-解:(2.48)+7.52)] -[(-2.48)+(-+=[(4.33)+(4.33 )]+10) =0-+(10 =-追问:这道题是怎样使计算简化的?. 归纳:有相反数的可先把相反数相加,能凑整的可先凑整,从而使计算简化11512?()).?)??(??(? (2).4364311215解:原 式?[?(?)]?[(?)?(?)]?443365?0?(?1)?61??6追问:这道题是怎样使计算简化的? 归纳:有分母相同的,可把分母相同的数结合相加,从而使计算简化. 四、应用提高 例:10袋小麦称后记录如图所示(单位:kg) (1)10袋小麦一共多少千克? (2)如果每袋小麦以90 kg为标准,10袋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 解:先计算10袋小麦一共多少千克: 91+91+91.5+89+91.2+91.3+88.7+88.8+91.8+91.1=905.4 再计算总计超过多少千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