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电子工业大学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三系)

合集下载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微机原理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微机原理
15
3. DAC0832的输出方式 DAC0832为电流输出型D/A转换器,需要外接运
算放大器进行电流电压变换才能得到模拟电压输出。 输出方式有两种:
单极性输出 输出的电压极性是单一的; 双极性输出 输出的电压极性有正有负。
16
若在不运接算运放放大A器2及A电1后阻面R加1、了R反2、相R比3,例那放么大在器运A放2, 便A1构的成输了出双端极得性到输单出极电性路模。拟其电输压出VO模UT拟1:电压
36
(3) 提供启动转换信号的方式 脉冲启动型——用于OUT指令时的地址译码
信号和M/IO、WR等信号产生启动脉冲. 电平启动型——转换期间启动信号保持不变。
可将启动信号送D触发器或I/O端口保存,提供给 ADC。
37
(4)转换结束信号及转换结果的读取
CPU一般可以可采用延时、查询、中断、DMA 方式以及在板RAM技术五种方式来实现对转换数 据的读取。不同的读取方式数据传送的方法不同, 接口电路的结构不同,编程的方法也不同。
19
DLY1ms:MOV CX,DATA1;软件延迟程序 LOOP1: NOP;
LOOP LOOP1; RET;
延迟时间=循环次数×指令执行时间
20
讨论: (1)改变延时子程序的时间 改变锯齿波的
周期。 (2)改变循环次数 改变锯齿波的幅度。 设满量程输出电压为5V,N=8。现要求输出
锯齿波幅度为3V。 5V / 28 × D = 3V D ≈154
WR2——写信号2; XFER——通道控制信号,
当LE2(内部输入锁存信号2)=WR2 •XFER=1时,8 位DAC寄存器可作为数据通道;
12
D7~D0——数据输入 IOUT1——模拟电流输出1,是逻辑电平为1的各位输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8T1060820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英文名称:Fundamentals of Analog Electronics总学时:56 讲课学时:56 实验学时:0 习题课、讨论课学时:4 上机学时:0 学分:3.5开课单位:电气工程系授课对象:自动化专业;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空间科学与技术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专业先修课程:大学物理;电路一、课程教学目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中电气信息类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电子技术基本技能的技术基础课,因此本课程在电气信息类及相关专业的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研究常用电子器件、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如下:1.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能够分析由几个单元电路组成的电子电路系统;2.了解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最新的电子技术知识;3.具有采用计算机仿真软件进行分析和设计简单电子电路的能力;4.能够正确使用常规的电子仪器,能够正确调试简单的电子电路;5.具有独立查阅电子技术资料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如下:第1章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绪论(1学时)电子技术;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

第2章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电路(4学时)半导体基础知识、PN结;半导体二极管;稳压二极管。

第3章双极型晶体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10学时)双极型晶体管的结构、类型、电流放大、特性曲线、主要参数、温度特性;放大的概念和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共射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基本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三种组态基本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第4章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4学时)绝缘栅场效应管、结型场效应管、场效应管的主要参数;场效应管共源基本放大电路、共漏基本放大电路分析;双极型晶体管和场效应管基本放大电路的比较;场效应管基本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代码: 0730081课程类型: 专业核心课学分: 4 总学时: 72 理论学时: 56 实验(上机)学时: 16 先修课程: 电路基础高等数学大学物理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和核心课程。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线性电子电路中基本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主要性能指标等, 获得信息传递技术必备的理论知识, 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各章节基本内容, 对基本电路原理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是学习模拟电路课的最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很好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2.本课程是电专业的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也是电信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课程, 且具有广阔的工程应用背景。

因此, 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运用模拟电路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同时根据本课程的特点严格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定数量的习题与课程设计。

本课程教学的组织方式包括三大部分:基本理论课、习题课、实验课、理论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实验课将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设计, 使学生加深对电路、器件模型等内容的理解, 巩固课堂教学内容。

3.本课程考核由期末卷面考试、期中考试、平时抽查、平时作业、实验过程、实验报告等部分组成。

期末考试: 50%;平时成绩(含平时考勤、提问、作业): 20%;实验: 10%;期中: 20%。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元器件(10学时)内容①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半导体的共价键结构半导体的导电机构--电子和空穴、P型半导体、N型半导体、半导体载流子的漂移运动和扩散运动、PN结的单向导电性②普通二极管的结构、伏安特性、主要参数及注意事项稳压管的结构、伏安特性、主要参数及注意事项③双极型三极管的结构、电流分配与放大原理、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主要参数及注意事项结型及绝缘体场效应管的结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及使用注意事项。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微课版支持AR+H5交互)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微课版支持AR+H5交互)教学大纲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的及要求《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工科高等学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的一门工程基础课程,其目的是通过加深对相关理论的深刻理解,提高分析模拟电路与系统的能力,掌握定性、定量评估模拟电子系统的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评估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及项目研究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设计和开发基本能力、基本研究探索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使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典型放大电路的分析设计、性能评估的方法,具备基本低频放大电路设计能力,以及对典型模拟电路工程应用问题进行分析、求解和论证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中的相应指标点。

课程目标及能力要求具体如下:1.掌握典型半导体器件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2.掌握并熟练使用模拟电路的基本分析与设计方法;3.能够使用电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开展模拟电路的设计与分析的实验研究,熟练查阅集成电路手册和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4.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评估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1.高等数学2.大学物理3.电路分析二、课程内容三、专题研究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紧密结合,以面向工程实际问题为载体,围绕大学生电子电路竞赛和创新项目,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开展专题研究与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要求学生掌握模拟电子电路测试方法,考虑工程因素的典型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具备模拟电路的设计和评估能力,并结合所研究课题进行报告和设计文稿的撰写,培养清晰陈述观点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建议组织形式及要求如下:1.学生从教师给定的题目中选择或自主选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个人的分工与责任需明确,并在报告中提供小组研讨情况记录及说明;2.选题应结合典型模拟电子电路,依据题目功能要求完成电路设计,进行电路性能分析与评估,并基于电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搭建虚拟电路,进行软件仿真与测试分析,给出相应的性能评估结果和相关曲线,撰写研究报告,并进行陈述与答辩。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模电试卷3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模电试卷3

B01-27、28、29模拟电子技术试题1一、选择填空(30分)1.本征半导体电子浓度()空穴浓度;N型半导体的电子浓度()空穴浓度;P型半导体的电子浓度()空穴浓度。

a:大于;b:小于;c:等于。

2.场效应管属于()控制型器件,晶体三极管则属于()控制器件。

a:电压;b:电流;c:电感;d:电容。

3.晶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时,应使发射结()偏置;集电结()偏置。

a:正向;b:反向;c:零向;d:随便。

4.二极管的最主要特性是(),它的两个主要参数是反映正向特性的()和反映反向特性的()。

a:单向导电性; b:平均整流电流;c:反向工作电压。

5.一晶体管的极限参数:PCM =150mW,ICM=100mA,U(BR)CEO=30V。

若它的工作电压UCE=10V,则工作电流IC 不得超过()mA;若工作电压UCE==1V,则工作电流Ic不得超过()mA;若工作电流Ic =1mA,则工作电压UCE不得超过()V。

a :15;b :100; c: 30; d: 150。

6.并联反馈的反馈量以()形式馈入输入回路,和输入()相比较而产生净输入量。

a:电压b:电流c:电压或电流7.正弦波振荡器的振荡频率由()而定。

a:基本放大器b:反馈网络c:选频网络8.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

a:杂质浓度;b:温度;c:输入;d:电压。

9.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中,若U2=10V,则UO=()V,若负载流过电流IO,则每只整流管中电流ID为(),承受最高反向电压为()。

a:9V b:10v c:12V d:IO e:IO/2 f:IO/4 g:U2h:22U L:2U2。

10.电压负反馈可稳定输出(),串联负反馈可使()提高。

a:电压 b:电流 c:输入电阻 d:输出电阻11.稳压管构成的稳压电路,其接法是()。

a:稳压二极管与负载电阻串联 b:稳压二极管与负载电阻并联。

C:限流电阻与稳压二极管串联后,负载电阻再与稳压二极管并联12.共模抑制比KCMR是()之比。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一、培养目标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理论、掌握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等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专业特色遵循“厚基础、重实践、宽口径”的教育思想,重视专业基础和专业技能培养。

导航及应用技术方向侧重于卫星导航的原理、信号体制和终端设计、数据处理等。

信息处理技术方向侧重于音视频信号的产生、获取、传输、处理及应用。

三、培养标准本专业主要学习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信息获取、信号处理、信号传输以及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应用开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践的基本训练,掌握电子设计、信息处理、应用开发和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从事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学的数理知识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掌握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论与编码、计算机基础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

4.掌握电子系统、信号处理、信息传输等基本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具有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工程实践学习经历,具有综合应用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追求创新的意识和对电子产品、技术与设备进行研究、开发、设计和技术改造或创新的初步能力,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5.熟悉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7.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广工网络工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详细答案

广工网络工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详细答案

第1章直流电路习题解答1.1 在图1.1所示电路中,(1)选d 为参考点,求a V 、b V 和c V ;(2)选c 为参考点,求a V 、b V 和d V 。

图1.1 习题1.1电路图解 (1) 当选d 为参考点时, V 3ad a ==u VV 112cd bc bd b =-=+==u u u V ;V 1cd c -==u V(2) 当选c 为参考点时, 4V 13dc ad a =+=+=u u VV 2bc b ==u V ;V 1dc d ==u V1.2 求图1.2中各元件的功率,并指出每个元件起电源作用还是负载作用。

图1.2 习题1.2电路图解 W 5.45.131=⨯=P (吸收); W 5.15.032=⨯=P (吸收) W 15353-=⨯-=P (产生);W 5154=⨯=P (吸收); W 4225=⨯=P (吸收)元件1、2、4和5起负载作用,元件3起电源作用。

1.3 求图1.3中的电流I 、电压U 及电压源和电流源的功率。

图1.3 习题1.3电路图解 A 2=I ;V 13335=+-=I I U电流源功率:W 2621-=⋅-=U P (产生),即电流源产生功率6W 2。

电压源功率:W 632-=⋅-=I P (产生),即电压源产生功率W 6。

1.4 求图1.4电路中的电流1I 、2I 及3I 。

图1.4 习题1.4电路图解 A 1231=-=IA 1322-=-=I由1R 、2R 和3R 构成的闭合面求得:A 1223=+=I I 1.5 试求图1.5所示电路的ab U 。

图1.5 习题1.5电路图解 V 8.13966518ab -=⨯+++⨯-=U1.6求图1.6所示电路的a 点电位和b 点电位。

图1.6 习题1.6电路图解 V 4126b =⨯-=VV 13b a =+-=V V1.7 求图1.7中的I 及S U 。

图1.7 习题1.7电路图解 A 7152)32(232=⨯+-⨯+-=IV 221021425)32(22S =+-=⨯+-⨯+=I U1.8 试求图1.8中的I 、X I 、U 及X U 。

电子技术基础精品课程材料

电子技术基础精品课程材料

电子技术基础精品课材料2003,清华,华成英◆课程负责人课程负责人近况发出日期:2006-01-12 建设基础发出日期:2003-10-25 教师简介教学情况发出日期:2003-10-29学术研究课程负责人近况发出日期:2006-01-12一、始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主讲“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每年平均讲课学时大于112。

2004年首次开设面向全校研究生的“电子技术专题”课,并首次开出模拟可编程器件实验。

已开课两年。

二、坚持教材建设完成了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立体化教材(包括主教材、试题库、教师手册、教学辅导书、电子教案)的建设。

该立体化教材是高教社百门精品教材。

主编并出版教材:1.《帮你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电子教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另外,已交稿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教程》将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2006.2。

该教材为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三、以身作则,团结同志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责任心强、甘于奉献、具有良好传统、积极向上的师资队伍,2004年获得清华大学先进集体称号。

四、教学研究项目1.教指委项目:电子技术基础(共五门课)教学基本要求的制定,为负责人之一,已完成。

2.教指委和高教社项目:“电子技术基础教学资源库”的研制,为牵头单位负责人。

该库有模拟、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和非线性电子电路基础三个分库,30个子库,6000多个素材,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十所高校100多位教师参加,即将完成。

五、获奖情况2004年“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获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为第一获奖人;主编的教材《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获清华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为第二获奖人。

同时上述两项均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5年“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含教材部分)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为第一获奖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试题版面为标准A4)
200 7 年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第二阶段专业课试题试题
学位类别名称:工程硕士
工程领域名称: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
专业课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考生须知
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上无效。

2.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作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3.交卷时,请配合监考人员验收,并请监考人员在准考证相应位置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凭据)。

否则,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负。

4.考试时间为2个小时。

4
第1页共 4 页
第4页 共 4 页
(各题标题字号为黑体5号字,题干字号为标准宋体5号字。


一、 分析计算题(20分)
在图所示的放大电路中,设三极管的30β=,0.7BE U
=1)试估算静态工作点;
2)设电容均足够大,试估算放大电路的中频电压 放大倍数u A ;
3)估算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i R 和输出电阻o R ; 4)如果去掉旁路电容,估算此时放大电路的中频电 压放大倍数u A 以及输入电阻i R 和输出电阻o R 。

二、分析计算题(15分)
如图所示放大电路,已知场效应管g m=1.6mA/V ,试求: (1)画出微变等效电路;
(2)指出T 为何种类型的场效应管; (3)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0,
电压放大倍数u A 。

三、分析计算题(15分) 放大电路如图所示。

(1) 合理连线,接入信号源和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增大,输出电阻减小;
(2) 200==



i
u U U A ,则F R 应取多少千欧?
(3) T 1 、T 2构成NPN-PNP 互补对称甲乙类功放,在每管工作时都是什么 组态。

电路中D 1 、
D 2 的作用是消除 。

+ u 0 _
DD
+ u o

F
+ u i

第4页 共 4 页
四、分析作图题(20分)在图(a)所示的电路中,设集成运放均为理想运故,其最大输出电压
V U OPP 10±= 。

(1)分析321,A A A 和各组成何种基本应用电路; (2)分别说明它们是否满足“虚地”或“虚短”的条件;
(3)已知I u 为正弦波见图(b ),峰值为2V.试画出321,o o o u u u 和的波形,并标上各电压的幅值。

设t=0时,电容C 上的电压为零。

五、填空题(10分)
已知某放大电路的波特图如图所示,
1)电路的中频电压增益20lg um A = ?,um
A = ?; 2)电路的下限频率L f =?,上限频率H f =?;
3)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表达式u
A = ?
1020
40
60Z
第4页 共 4 页
六、分析计算题(20分)
电路如图2所示。

已知T 1和T 2的饱和 管压降V U CES 2=,直流功耗可忽略 不计。

试求:
(1)3R 、4R 和3T 的作用是什么? (2)负载上可能获得的最大输出功率
m P 0和电路的转换效率η各为多少?
(3)设最大输入电压的有效值为1V 。

为了使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 峰值达到16V ,电阻6R 至少应取多少千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