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教学在神经病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神经病学教学设计: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药物剂量:根据患者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确定合适的药物剂量
神经系统疾病的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切除病灶,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术后护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
手术风险:出血、感染、神经损伤等
手术类型:开颅手术、微创手术、立体定向手术等
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的目的: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案例背景:患者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案例总结和反思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诊断过程: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安排相关检查
案例背景:某患者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初步诊断为神经衰弱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生活方式调整
反思:诊断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症状的鉴别、检查的选择等;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药物的副作用、心理治疗的效果等。
添加标题
头晕:眩晕、平衡障碍等
添加标题
头痛:持续性、阵发性、搏动性等
添加标题
运动障碍:肢体无力、共济失调等
添加标题
视觉障碍: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
添加标题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血压波动、出汗异常等
添加标题
感觉障碍:麻木、疼痛、感觉减退等
添加标题
反射异常:病理反射、肌张力异常等
添加标题
精神症状:焦虑、抑郁、认知障碍等
注重团队合作: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神经病学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目的,如提高学生诊断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能力
教学内容:包括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等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见 习和 实 习 ,客 观 上造 成 了理论 与 实践 的脱节 , 且
病 等 发病 率 逐 年 上 升 , 神 经病 学 概 念 多 、 构 复 而 结
【 e o d 】 C rclm; T ah grf m; T ah gm d ; N uo g K y w rs ui u u eci e r n o eci o e n er oy l
1 神经病 学课程教 学 的现 状
模 式 落 后 , 师过 分 注 重理 论 知 识 传 授 , 略 对学 教 忽 生 学 习能力 、 自学 能力 和创 新 能力 的 培养 。通 常 是
【 摘要 】 神经病学是一 门重要的临床课程 , 由于教学内容 陈旧、 但 教学模式 落后 、 教学 目 标
单一等原凶 , 学生在学完神经病学课程后却不会应用。 改革神经病学课程教学 , 应在“ 以学生为中
心、 以能 力 为本 位 ” 教 学指 导思 想 下 , 教 学 内容 、 的 对 教学 风格 和教 学 模 式 等 进行 改革 创 新 , 以更 好 地 完 成 教学 任 务 。
2 神 经病 学课程教 学 改革方 案
21 注 重知识 的连 贯性 .
都 提 出了挑 战 , : 以往 神经 病 学课 程 设 置是 2 如 ① 0
学 时 , 时少 , 学 内容多 , 之学 生在 大一 所 学 的神 经 加 解剖 知 识 , 后 期 上 临 床课 时大 多 已经遗 忘 , 在 因此
神经病学是高等院校的一 门重要临床课程 , 随
着 人 口老龄 化 和社会 竞争 的加 剧 , 病谱 发 生 了 明 疾 显 的变 化 , 些 危 害 健 康 的神 经 科 疾 病 , 帕金 森 一 如
神经病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研究

神经病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研究摘要】神经病学相比起其他临床学科具有高度抽象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无法通过相应模型或者案例等对神经病学的有关知识加以讲解,部分神经病学的疾病诊断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具有较大难度,加上神经系统的操作风险比较高,所以使得实习的医学生无法通过真人案例加以操作,导致实践操作机会非常少,而神经病学临床实践中要求医学生能够掌握敏锐的观察力,不断完善临床实践操作。
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机会比较少,不利于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无法提高其临床实践操作能力。
为了提高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研究和动手能力,提高医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提高学生对神经科学前沿知识的了解。
本研究通过对课程和实验的改革,以实践带动教学,促进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神经病学的教学质量。
从而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效率和质量,满足社会对创新、应用综合型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神经病学;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实践研究随着我国老龄人口数量日益增多,而神经系统疾病好发于老年人,因此受到广泛关注。
如何培养一名合格的神经内科医生是当前的医学院校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神经病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学科,当前的教育模式下存在一定缺陷:如(1)理论基础知识学习与临床实践脱节;(2)学生的学习目的不够清晰;(3)临床实习过程中未能掌握有关理论知识。
除此之外,由于实习与考研和就业等在时间上具有一定冲突,导致医学生实践操作机会非常少。
调查研究显示,临床时间少和课堂教育多等局面的存在使得神经内科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普遍降低[1]。
本研究通过对课程和实验的改革,以实践带动教学,促进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神经病学的教学质量。
1.以科研的思路讲述神经生物学知识神经生物学相比起其他课程具有以下特点:其一,内容复杂、丰富;其二,研究进展更新速度快[2]。
近年来随着生物学研究技术的快速革新,神经生物学研究的进展的突飞猛进,而教科书的编写更新速度远落后于神经生物学的发展速度。
教案名称:周围性面神经疾病

教案名称:周围性面神经疾病一、教材分析本教案选用的教材为《神经病学》,其中涉及周围性面神经疾病的部分。
该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周围性面神经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掌握周围性面神经疾病的基本知识和临床技能。
二、学情分析本教案面向的学生为大学医学类专业的学生,他们在学习本门课程之前已经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对神经系统疾病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对于周围性面神经疾病的详细情况及处理措施,学生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因此,本教案的设计应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周围性面神经疾病的全面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三、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周围性面神经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评估和诊断周围性面神经疾病患者,掌握该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法和操作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医学专业的热爱和责任感,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增强服务患者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周围性面神经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和临床表现,以及诊断和治疗原则。
2.教学难点:正确评估和诊断周围性面神经疾病患者,掌握不同类型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五、教学对象本教案适用于大学医学类专业的学生,以及相关医疗从业人员。
六、教学任务分析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周围性面神经疾病的基本知识和临床技能,包括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通过理论授课、临床见习和病例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专家讲座等形式,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七、教学方法本教案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互动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周围性面神经疾病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多媒体演示:借助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展示周围性面神经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临床表现和治疗过程,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相关知识。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大 众 科 技
Po p u l a r Sc i e n c e& Te c h n o l o g y
V0 I . 1 5 N0 . 6 J u n e 2 01 3
以问题为基础 的教学法在神经病学教学 中的应用
陈真珍 王凯华
( 1 . 广 西中医药大学 , 广西 南宁 5 3 0 0 0 0 ; 2 . 广西 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 医院 , 广 西 南宁 5 3 0 0 0 0 )
【 摘 要 】神经病学的教 学历 来都被认 为是抽 象的 、困难的 ,文章以问题 为基础 的教 学  ̄( P r o b l e m B a s e d L e a r n i n g ,P B L )
B a s e d L e a ni r n g , P B L ) a p p l i e d n e u r o l o g y t h e o r y a n d c l i n i c a l p r a c t i c e t e a c in h g , a n d t h e i r a p p l i c a t i o n t o t h e e f e c t a n d t o t e a c h b a s e d t e a c in h g
me t h o d s( L e c t u r e —B a s e d L e a ni r n g , L B L )a c o mp a r i s o n o f t h e e f e c t .
Ke y wor d s :ne ur ol og y ;P BL t e a c hi ng
疗 及 鉴 别 诊 断 等 。 从 而使 学 生 对 疾 病 的 临床 表 现 、诊 疗 的思 维 模 式 及 治 疗 原 则 等 有更 深 刻 领 会 。
神经病学教学模式的实践分析

院就读的临床医疗系学生 ,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 2 0 0 5
级、 2 0 0 6级 和 2 0 0 7级 五 年 制 本 科 临 床 医 疗 系 学 生
1 2 0名 , 其 中男生 5 2名 , 女生 6 8名 , 年龄 2 l~2 5
刘春 红 姚 恩 生 梁 华峰 唐 娟
(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 新疆石河子, 8 3 2 0 0 8 )
【 摘要】 目的: 探讨神经病学教学模式在临床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收集了2 0 0 9 年6 月一 2 0 1 2 年6月
在石河 子大学医学院就读的临床实 习生 1 2 0例 , 随机分为传统教学模式组 6 o例 , 多种 教学模式 组 6 o例 , 收集 神经 病学理 沦及 临床 见习教学数据 ,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 分析 。结 果 : 传 统教学 模式 与多种教 学模式 在理论 教学上 比较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P< 0 . 0 1 ) ; 传 统教学模式 与多 种教学 模式 在临 床见 习上 比较差 异有统 计学 意义 ( p<0 . 0 5 ) 。 结论 : 多种教学模式能提高 临床 学生学习能力 , 提高临床思维及操作能力 , 在神经病学教学中实践效果 出。
践长期传统带教方法。 1 . 2 . 3 计 算 机 辅 助 教学 计 算 机 辅 助 教 学 ( C o n- r p u t e r A s s i s t e d I n s t r u c t i o n , C A I ) 已成 为 实现 教学 手 段 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j , 带教老师通过计算机辅助教 学, 将所讲 内容通过计算机进行 图片、 动画及解剖部 位之 间的纵 向和横 向联 系 。
提高临床神经病学见习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 .teFr fltdH si l 2 iio f dcl ecigA ar,S nY t e nvrt, u nzo 100, hn ) 1 h i t fi e opt ; .Dv i o Meia T ah f i s Ai a a sn n s u a- nU iesy G agh u50 8 C ia s i
索、 科研设计 、 科学试验 、 课题 总结到论文撰 写诸多 环节上都能
得到正规 的训练 , 他们初 步掌握科 学研 究的基 本方法 , 使 为今后
开 展科 研 、 题 、 项 打 下 一 个 良好 的基 础 。 选 立
[ ] 良平. 1鄢 临床 实 习生 医德 医风 教育 体会 [ ] 实 用 医院 临床 杂志 , J.
社 会 的 教 学 方法 是 医 学 和 社 会 发 展 的 必 然 要 求 。为 此 , 着 医 随
1 2 —1 3 59 5 4.
探 [ ] 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0 42(2 : J. 20 , 1 ) 1—3 . [] 4阮 林, 黄 宇.以 问题 为 基 础 的 学 习 在麻 醉实 习教 学 中的 应
Ab t a t Du n l i a ta h n r ci e we u e “ i a c ’ e c i g meh d w ih wa d s a e s mpo c ne e n l i sr c : r gc i c l e c i g p a t 。 s d Gud n e’ta h n t o h c s“ ie s y tm— e tr d a d ci . i n c n
I r v eQu ly o e r lg e c igi l ia P o ain mp o et ai fN u oo yT a hn C i c l r b t h t n n o
浅谈SP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SP与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教学中的应用作者:许薇李继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下旬)》2018年第08期【摘要】目的是对标准化患者(SP)+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神经内科学教学中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为将锦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两个本科班随机分为对照班(传统法教学,34人)和实验班(SP+CBL联合教学,35人)。
教学效果通过对学生操作技能、临床思维、病历书写水平、问诊技能和沟通技巧进行评价。
其中操作技能、临床思维和病历书写用百分制考试形式进行评价,问诊技能和沟通技巧用问卷形式评价。
结果显示,实验班三项百分制考试成绩均显著性高于对照班,问卷调查也显示问诊、沟通能力好于对照班。
得出结论,应用SP+CBL教学模式应用于神经内科临床实践教学工作可提升临床教学效果。
【关键词】SP CBL 神经内科学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分析病情的能力,培养其良好的临床思维,调动学生对神经内科专业难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拟探讨将“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与“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ase-Based Learning,CBL)”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应用于神经内科临床实践教学工作,以期进一步提升临床教学效果。
一、研究对象以锦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2015级本科学生某某班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实验班和对照班各一个。
对照班采用传统授课方法,实验班采用“SP+CBL”联合教学法。
二、方法(一)传统授课方法实验班和对照班使用的《神经内科学》教材相同。
对照班采用传统理论授课、实践分组、出科测试的流程。
(二)SP+CBL教学法实验班采用SP+CBL联合教学法,具体实施过程分三个阶段。
1.前期准备(1)建立神经内科SP相关CBL病例库。
根据神经病学实习教学大纲,结合执业医师考试知识要点,编写SP相关CBL病例,主要内容包括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周围神经疾病、脊髓疾病、癫痫、运动障碍病及神经肌肉接头病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分析教学在神经病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7-11-29T14:25:13.13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7期作者:赵维纳付雪莲贺梦菲孙丽
[导读] 分析在神经病学的实践教学之中应用案例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1.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
2.牡丹江医学院在读研究生
摘要:目的:分析在神经病学的实践教学之中应用案例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方法:选择对象为2016年08月份到2017年08月份在我院神经内科实习的本科生88名,依据教学方式实施差异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一组44名,参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研究组则应用案例分析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观察教学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97.27%相较于参照组的77.27%明显要高,组间对比以后显示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
结论:案例分析的教学比较重视调动学生参与性和主动性,使得学生了解案例分析实践中学习缺陷与不足,提升学生临床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案例分析;神经病学;实践教学
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是源自PBL的教学模式以及CBL的教学模式,PBL的教学模式吧病例作为先导,把问题作为基础,把学生作为主体、把教师作为主导,是小组讨论的教学方式。
CBL的教学模式是将有代表性或是典型案例当作教学的案例,组织学生去搜集相关的资料,进行讨论,然后指定一个治疗的方案。
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是结合力CBL、与PBL两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认识特定病例基础上,经查询资料做出正确处理与判断。
本次研究把2016年08月份到2017年08月份在我院神经内科实习的本科生88名作为对象,探究了在神经病学的实践教学之中应用案例分析教学方法的有效性,现将本次研究进行以下的总结:
1.研究资料和方法
1.1研究的资料
选择对象为2016年08月份到2017年08月份在我院神经内科实习的本科生88名,依据教学方式实施差异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每一组44名,参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研究组则应用案例分析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在参照组中有24名男性,20名女性;年龄是23岁-28岁,均值是(25±1.05)岁。
在研究组中有25名男性,19名女性;年龄是22岁-28岁,均值是(24±1.14)岁。
两组实习生基础资料在比较以后缺乏显著的差异,P>0.05,可比较。
1.2教学的方法
全部学生都通过同一个助教或是讲师来指导,助教需要有超过三年教学的经验,而讲师应具备超过五年的经验,并且需要熟悉CBL与PBL教学的方法。
,参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研究组则应用案例分析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1.2.1教学的过程
我院内科的典型案例包含急性髓炎、急性脑出血、帕金森氏病以及短暂性的脑缺血发作等,把脑出血作为例子,教师选取了已故的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急性的脑出血患者,对患者背景进行了解,制作幻灯片,同时在案例完成以后,对急性的脑出血病理生理的特征、脑出血的特点以及神经解剖等进行介绍,同时播放脑出血的影像资料,对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进行介绍。
经典型的病例,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医院住院患者之中选择一些患者当作临床实践的对象,通过学生在临床住院的患者之中选取急性脑出血的患者,收集患者病史资料,与患者辅助化验、影像学的结果以及神经系统的查体等相结合,提出相应的治疗意见与诊断建议,同时给出病例分析的报告,通过教师来评价。
此外,需要在教师引导下组织学生讨论脑出血诊治的过程,主要包含脑出血的发生部位、发病诱因以及病理生理的过程等,然后对诊治过程的困难进行总结。
1.3效果的评价
通过调查问卷形式对学生实践教学满意度进行评估,主要包含有没有提升医患沟通的能力、有没有提升临床的思维能力、有没有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没有提升患者学习的积极性,每一项问题分成十分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三个部分。
1.4数据统计的方式
本次实验所得数据经SPSS19.0的数据分析统计软件处理、分析,通过例数/n、百分率/%描述计数的资料,通过标准差±的平均数()描述计量的资料,并且计数资料经卡方来检验,计量资料经t来检验,将α为0.05当作具体检验的标准,如果研究所得数据进行比对以后,数据之间差异较为显著,通过P<0.05表示,即数据间对比有统计的意义。
2.结果
参照组中有14名学生为十分满意,20名学生为基本满意,10名学生为不满意,学生对于实践教学满意度为77.27%;研究组中有24名学生为十分满意,19名学生为基本满意,1名学生为不满意,学生对于实践教学满意度为97.27%;研究组学生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97.27%相较于参照组的77.27%明显要高,组间对比以后显示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
3.讨论
在临床上,神经病学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学科,其涉及到神经影像学、神经解剖以及病理生理等学科,在神经病学的诊断中,需要医生先定位,然后定性,这无疑为临床实习生提出高要求[1]。
再加上,神经病学的内容比较复杂,其难于理解、神经传导与走行抽象等,导致实践课的教学难度加大。
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时,主要是与教学大纲相结合,对临床病例进行分析,虽然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理论知识,但是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极为不利[2]。
而在临床实践的教学中应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对学生临床的思维方式进行培养,提升医患沟通的技巧,提升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效果。
通常案例分析的教学模式需要选取相应的案例,根据典型案例来教学,将病理理论的知识告知学生,使得学生了解病例特点,再经辅助检查与收集病史等方式,对疾病进行诊断,然后制定相应的计划书[3]。
本次研究中显示,研究组患者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97.27%相较于参照组的77.27%明显要高,组间对比以后显示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
综上,案例分析的教学比较重视调动学生参与性和主动性,使得学生了解案例分析实践中学习缺陷与不足,提升学生临床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硕,马燕,翟志永.基于临床路径的案例教学法在神经病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8(27):126-129.
[2]王禹,赵宏,隋欣.研讨式五步教学法联合案例式教学法在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16):2097-2098.
[3]王洪权,崔其福,赵伟丽.基础知识与CBL教学法对神经内科临床实习学生能力提高的不同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3(13):25-26.
注:基金项目:牡丹江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JY2015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