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冠梨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与管理

合集下载

翠冠梨丰栽培技术

翠冠梨丰栽培技术
草并将割下杂草铺在树盘下。这样既可消除园内杂草,减 少病虫寄生场所,又可起到保湿抗旱和增加土壤有机质的 三重作用。
11

种植绿肥是改良土壤的措施之一。冬季种植的绿肥有满
园花、紫云英、蚕豆等,次年3~4月翻埋;夏季可播种
绿豆、黄豆、豇豆等副科作物,在6月底秋旱前翻埋,可 解决幼果发育之需,同时可起到防旱、抗旱的作用,是 我县梨园改良土壤提高土地肥力的重要措施。
19

(4)短枝多,而且极易分化为化芽;座果率亦高,如失控,
易造成花量多,挂果多,单果小,品质差,同时还会由此诱
发大小年结果。

2、幼树整形 (1)疏散分层形 树形特点:主干高50~60厘米,主技分3~4层稀疏排列在中 心干上,全树主枝6~8个,付主枝7~10个,树高3.5米,第 一层至第二层层距60~120厘米,以上各层层距40~60厘米。
备区。萌芽后,对过旺新梢50厘米时摘心控制,使新梢生
长充实。
21
幼树整形示意图
22

第二年:第一年冬或第二年春对所发新梢的处理。剪口芽所
发新梢生长强壮,直立者,作中心干延长。第2芽可能为竞
争枝,应摘心、拉开角度,作第一层主枝培养。其余各芽所 发新梢,成为长枝者,可选其中生长均衡,方位错开的,作 为第一层主枝培养,多余的作为辅养枝。其余短枝,应留作 结果的预备。作主枝培养的,留40~60厘米短截,剪口芽向
干旱时要及时灌溉。
18
四、整形修剪

1、翠冠梨生长的主要特点 (1)翠冠梨表现树冠直立性强,萌芽力高,成枝力中等,树 冠内多短枝,较稀疏。

(2)以短果枝结果为主,幼树也有一部分长中果枝结果,而 且长果枝的顶花芽结果后,果台易抽长枝。

苏州市吴江区翠冠梨省力化密植栽培技术

苏州市吴江区翠冠梨省力化密植栽培技术

苏州市吴江区翠冠梨省力化密植栽培技术1. 引言1.1 背景介绍苏州市吴江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西部,是苏州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也是著名的水乡文化古镇之一。

吴江区地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核心位置,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

翠冠梨是吴江区的特产之一,具有果实大、皮薄、肉质细腻、甜脆可口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需求量大。

传统的梨栽培技术存在着劳动强度大、地块利用率低等问题,为了提高翠冠梨的产量和品质,引入省力化密植栽培技术势在必行。

省力化密植栽培技术是一种通过合理的品种选择和栽培方式,使得植株之间的距离更近,从而实现高效生产、省力管理的栽培模式。

对于吴江区的翠冠梨种植来说,采用省力化密植栽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劳动强度,同时能够更好地利用地块空间,增加经济效益。

推广省力化密植栽培技术对于吴江区翠冠梨的种植业具有重要意义。

1.2 翠冠梨的特点翠冠梨,又称香梨,是一种具有独特香甜味的水果,外表呈现出翠绿的颜色,果实呈椭圆形,果皮光滑,果肉细腻多汁。

翠冠梨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翠冠梨具有鲜美的口感。

其果肉饱满,口感细腻,汁水多且甜美,让人回味无穷。

翠冠梨富含营养。

梨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矿物质等,对人体健康有很好的益处。

翠冠梨具有药用价值。

梨子性凉味甘,具有清热润肺、生津止渴、解毒消肿的功效,常被用于治疗咳嗽、喉咙疼痛等疾病。

翠冠梨是一种口感鲜美、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的水果,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和青睐。

在苏州市吴江区,翠冠梨种植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果实的产量和品质,还为果农带来了更好的经济效益。

省力化密植栽培技术的推广,将进一步提升翠冠梨的产量和品质,助力果农增收致富。

【字数:234】1.3 省力化密植栽培技术的重要性省力化密植栽培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的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对提高产量、减少劳动力成本、优化土壤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省力化密植栽培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量,通过密植可以在有限的土地面积上种植更多的作物,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浙北地区翠冠梨大棚栽培技术

浙北地区翠冠梨大棚栽培技术

浙北地区翠冠梨大棚栽培技术摘要总结了浙北地区翠冠梨大棚栽培技术,包括大棚搭建、大棚管理、果树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翠冠梨;大棚;栽培技术;浙北地区周巷镇地处浙江北部沿海地区,杭州湾南岸,现有梨栽面积630 hm2,其中翠冠梨230 hm2,是浙江省主要梨产区之一。

翠冠梨是优质早熟蜜梨新品种,在当地的成熟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收获期15 d左右,由于其肉脆汁多,品质上乘,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但因收获期较短且处在高温季节,保鲜贮藏又存在一定难度,进而尝试对翠冠梨进行大棚栽培。

试验梨园为六年生成年梨园,其行株距为4.0 m×3.5 m,地块长70 m,宽50 m,总面积3 500 m2,总行数为12行。

梨园采用棚架式栽培、开心修剪,生长良好。

经3年的试验研究,大棚促成栽培后,其成熟期提早15~20 d,增产9 750 kg/hm2,且价格高出露地栽培1倍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1大棚搭建以镀锌钢管为主要材料,连栋搭建,南北走向,肩高2.5 m,顶高4.0 m,棚架上采用聚氯乙烯长寿薄膜覆盖,每单栋顶部设置摇膜杆,以便调节温湿度,周边设置围裙,高2 m,用卡槽固定,以利于通风降温。

2大棚管理2.1盖膜与揭膜盖膜时间一般在每年1月下旬至2月中旬,梨收获结束后即可揭膜。

2.2温度管理白天大棚内温度明显升高,通过温度自动记录仪记载,晴天大棚内温度自8:30开始与露地拉开距离,至13:30时差距最大,15:30开始逐渐缩小。

为此,根据花期最适温度18~26 ℃和果实发育最适温度20~35 ℃的要求,利用棚顶摇膜杆和围裙做好温度的调节工作[1]。

大棚栽培各生育期明显提前,棚内梨树于2月14日萌芽,3月9日初花,3月14日盛花,3月24日初果,分别比露地提前6、9、7、14 d。

在3月9日初花期以前以闷棚为主,主要增加棚内的有效积温,促进其生育期提前,进入花期以后主要做好控温和散湿工作。

翠冠梨早熟丰产栽培技术

翠冠梨早熟丰产栽培技术

翠冠梨早熟丰产栽培技术摘要从建园、合理定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疏花疏果套袋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翠冠梨早熟丰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翠冠梨的大面积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翠冠梨;早熟;丰产;栽培技术翠冠梨为早熟优质品种,抗性极强,耐瘠薄,单果均重230g,最大的可达400g,汁多、味甜,品质极佳,适于南方大面积种植。

在宁德市蕉城区西北部山区种植可早成熟7d左右,即6月底7月中旬上市,表现出比较明显的早熟优势。

现将其早熟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科学建园建园时,适宜选择海拔350~800m、坡度25°以下、土层厚度1.0m以上、有灌溉水源、排水方便的山坡地。

在条件许可时,应按等高标准开发。

为防洪水冲刷及肥料流失,在沿坡面或等高梯田处挖防洪排水沟。

为保持水土,园地梯壁全部用护壁植被护壁。

2合理定植2.1定植前准备表土要填底部、中部,基肥以农家肥为主,可用肥土、塘泥、猪粪、鸡粪、人粪尿、草木灰等,要求腐熟,表层不施肥,每穴施农家肥30~50kg、石灰1kg、过磷酸钙1kg。

2.2定植时间春植,在立春后萌芽之前,春霜结束后,雨水多,成活率高。

秋植,在10~11月小阳春前后,天气暖,地温高,需浇水,促发根;否则连续干旱少雨,易死苗。

2.3定植定植时苗木根颈部高出10~15cm,沉实后根颈部与土面平。

定植后,浇足定根水,用地膜或稻草覆盖定植墩,保温保湿。

定植密度750~900株/hm2,株行距为3.0m×3.5~4.0m。

3肥水管理3.1幼树追肥在定植后到结果前的幼树生长期,由于根系不发达,施肥应掌握薄肥勤施的原则。

一般在3~9月,要求每月进行1次根际追肥。

肥料以腐熟的稀薄人、畜粪尿或枯饼粪水为主,适当加入0.5%的尿素。

3.2结果树施肥不同物候期对各种肥料的需求不同,在最需要某种养分时,追施速效肥料,对翠冠梨生长发育、早结丰产和优质稳产有很大的作用。

①花前追肥。

一般在萌芽前10~15d,即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施入,以氮肥为主。

翠冠梨栽培技术

翠冠梨栽培技术

1 翠冠梨植物学特征翠冠梨生长势强,生长快,树势直立,叶片宽厚,叶色浓绿,结果早。

一般壮苗定植,在苏州市第2年始果,第3年后株产5~8千克,6年后进入盛果期,株产22千克以上,翠冠梨成熟期早,在苏州市一般7月28日左右成熟。

果实品质好,果实圆形、整齐一致,平均单果重220~350克,大小果不明显,果肉白色,果心较小,肉质细脆,汁多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以上。

在吴江市翠冠梨抗逆性强,不易感黑星病、黑斑病、轮纹病,且较耐高温多湿,不易发生早期异常落叶现象。

翠冠梨和其它砂梨品种相比有许多优良性状,但是在苏州市也表现果皮锈斑现象较为严重。

2 高标准建园选择苗木时要求品种纯正、粗壮,地上部20~40厘米整形带芽眼饱满充实,侧根多,须根发达,无病虫害的1年生嫁接苗。

定植前挖宽80~100厘米、深40~60厘米的定植穴。

每穴施“一口青环保酵素”有机肥10~千克、磷肥1~2千克,与表土混匀后施于定植穴中作底肥,然后覆20厘米左右厚的表土,在其上再作高墩定植苗木,定植后立即浇水,把树盘用稻草覆盖。

种植密度一般为2米×4米(667平方米载83株),授粉品种可选用清香、黄花、新世纪等花期基本相同,产量、品质又较好的早熟品种为佳,配置比例1:3。

定植后定干高4 0厘米。

在定干的剪口下留3个不同方向芽以促发新梢。

3 施肥技术追肥和基肥定植后第1年3月初每株施“一口青环保酵素”有机肥10Kg,离植株20厘米处开环状浅施,以后向外扩展,施后覆土。

第2年追肥种类可参照第1年,增加5Kg,以后逐年递增。

第5年开果始,应在施足施好有机肥和磷、钾肥的基础上,增加速效氮肥用量,特别是应注重芽前肥和采果肥的施用。

定植3年后的投产期,施肥次数一般每年3次:第1次在2月下旬施芽前肥,施肥量每株10千克每穴施“一口青环保酵素”有机肥10;第2次在5月上中旬施,每穴施“一口青环保酵素”有机肥10Kg;第3次于采果后施基肥,每穴施“一口青环保酵素”有机肥15Kg。

翠冠梨引种表现及其主要栽培技术

翠冠梨引种表现及其主要栽培技术

2013年第4期现代园艺翠冠梨引种表现及其主要栽培技术刘冬生(福建省武平县农业局364300)翠冠梨在武平适应性强,抗逆性中等,进入结果早,丰产稳产,品质优,是当地性状优良的早熟梨品种,可在武西北中高海拔地区种植;栽培上应注意拉枝、疏果与套袋、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翠冠梨;引种表现;栽培技术易造成提早落叶,产生二次开花现象。

2.3.3对养分要求高。

据调查翠冠梨需钾量大,施用钾肥比例高的梨园,坐果率高、果实风味好。

2.3.4要求光照充足。

翠冠梨枝条直立,在光照不足地方建园或种植过密的果园表现为枝梢徒长、结果推迟或坐果率低。

2.3.5强风对梨果有较大危害。

翠冠梨果柄短,在受到大风影响时易落果,尤其是台风的危害,落果明显,损失严重。

2.3.6主要病虫。

由于南方多雨潮湿,翠冠梨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锈病、轮纹病、黑星病等,致使产量降低、树势变弱,甚至导致植株死亡。

2.4果实主要性状翠冠梨果实大小中等,每个花序留果1个的单果重约228g ,最大可达400g ,果实近圆形,纵径7.4cm ,横径7.2cm ,果柄长3.0cm ,果皮黄绿色,果点小,果肉洁白、细嫩、汁多、化渣。

2010年6月25日测定,可溶性固形物9.5%,可食率78.5%。

3主要栽培技术3.1高标准建园3.1.1园址选择。

宜选择地势开阔、背风向阳、光照充足、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山地红壤土或水稻田建园,以沙质壤土为好。

3.1.2科学定植。

平地果园栽植密度以株行距4~4.5m ×4.5~5m 较好,山地可适当密植,以利果园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采取定植沟或定植穴定植,要求定植沟(穴)深、宽分别达到80cm 、100cm 以上,每穴可填入稻草10kg (或饼肥2~3kg )、石灰1~1.5kg 、过磷酸钙2kg 。

回穴填土要求定植沟(穴)土墩高于周围20~30cm 。

要求苗木品种纯正、苗高0.8~1.2m 、茎粗0.6cm 以上、嫁接口愈合良好、芽体饱满、根系发达并分布均匀,苗木定植按照“扶正、适深、足水”的要求进行定植,并种植于定植穴(沟)的中央,还必须按7:1配置授粉树。

翠冠梨种植管理应注意的技术措施

翠冠梨种植管理应注意的技术措施

·75·种 植 技 术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7年第4期1 翠冠梨概述翠冠梨属于砂梨系,果肉肉质细嫩、柔软、多汁,味道浓甜,通常于每年七月份的中上旬上市,享有“百果之宗”的美誉,成熟期相对较早,萌芽率高,而且长枝能力强。

另外,翠冠梨的适应能力强,具有较强的抗逆性,但是缺点就是很容易在果面形成锈斑,因此切实做好翠冠梨的栽培与管理尤为关键。

2 翠冠梨种植管理的技术措施分析要想真正做好翠冠梨的种植与管理,实现预期的良好经济收益,笔者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2.1 关于栽培定植栽培定植主要包括合理密植、科学施肥以及优质壮苗和定植等相关工作。

2.1.1 合理密植合理密植的基本原则就是先密后疏,在种植的时候就保证行距的合理性,一般来说栽培数量在83株/667m 2为适宜,正式投产之后,可以根据实际的树木长势以及结果数量的多少等做好疏伐工作,保持的数量在42株/667m 2。

2.1.2 科学施肥科学的施肥对于翠冠梨的生长发育是至关重要的。

在栽培之前,就要施入适量的基肥,一般以完全腐熟的农家肥为主;等到了采摘期,对于4年生的树木来说,建议施加三元素复合肥,剂量一般是以每株1kg配加20~25kg的猪栏肥;追肥工作通常分为两次进行,分别是在每年3月初的催芽肥和每年5月份初期的幼果期的追肥,施肥以复合肥为主,剂量以每株0.5kg左右为适宜。

2.1.3 优质壮苗在苗木的选择方面,一定要选择根系发达、品种纯正的一级壮苗,利于早结果早收获。

2.1.4 做好定植定植的时候,一般是先将适量的基肥混入适量心土后填入到穴内,踏实之后,将部分的表土填入,苗放置其中,一边摇树苗,一边填土,保证苗木与土壤的充分接触。

等到切实踏实之后,再浇足定根水。

2.2 做好生长期的管理生长期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工作:2.2.1 做好整形修剪工作,为了保证翠冠梨旺盛的长势,整形一般以开心形为主。

对于幼树,要在定植之后定干,高度以40cm到50cm为最佳,在剪口下,应该保证留有3~5个饱满芽。

翠冠梨早熟优质高效栽培

翠冠梨早熟优质高效栽培

翠冠梨早熟优质高效栽培翠冠是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杭州市果树研究所育成的梨树新品种。

该品种7月下旬成熟,果形较大,平均单果重260克,果心小,品质上乘,丰产性好,是优良的早熟梨品种。

配授粉树可选择熟期错开的清香、西子绿等作授粉品种,比例为4∶1。

壮苗定植对山坡地进行全垦,并掺砂改良粘性重的土壤。

定植前,山坡地挖长、宽、深均为0.8米的定植穴,水稻田挖宽0.8米、深0.6米的条沟。

每亩施优质有机肥5000公斤或每穴施农家肥50公斤、过磷酸钙0.5公斤。

选高1米以上、干径1厘米以上的壮苗,用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消毒。

12月中下旬定植,株距2米、行距3~3.5米,每亩95~110株。

栽后浇透水,定干高度50厘米。

合理施肥9月中下旬施基肥,施肥量占全年需肥量的70%,投产树按当年产量的3~5倍施农家肥,幼树随树的生长逐年增加施肥量。

一般投产树株施优质农家肥50~100公斤或饼肥3~4公斤。

幼龄树于3~7月分数次株施复合肥0.2~0.5公斤或人粪尿5~10公斤、碳铵0.1~0.2公斤。

投产树一般每年施3次追肥,4月中下旬施花后肥,株施复合肥0.2~0.3公斤;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施壮果肥,株施复合肥0.2~0.3公斤和硫酸钾0.1公斤;8月中下旬施采后肥,株施复合肥0.2~0.3公斤。

结合病虫防治进行根外追肥,7月上中旬喷施0.2%磷酸二氢钾液,提高梨果品质。

整形修剪采用疏散分层型树型,及时拉枝,控制主侧枝生长,促进短果枝形成。

(1)幼树主干、主枝和侧枝延长枝留30~40厘米重短截,轻剪或长放位置适当的营养枝。

每年6~9月进行拉枝,促进第二年形成短果枝。

(2)投产树除骨干枝、延长枝适当重截外,其余枝均轻截,背生直立枝拉开角度,多留枝量。

注意夏剪,促其形成花芽。

拉枝开张角度,主枝基角为35度,侧枝与主枝的水平夹角为45度。

疏花疏果(1)冬疏芽。

冬季修剪时,以一个花序留1个果,对结果枝组、长短果枝,群疏除过多花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翠冠梨优质丰产栽培技术与管理
发布日期:2006-07-10 浏览次数:1721
翠冠梨是浙江省农科院园艺所以日本幸水х(杭青х新世纪)杂交育成,原代号为8-2,1998年定名为翠冠,并在全省推广。

平湖市钟埭街道于2001年引进该品种,在新塘村、大力村种植80多亩,第二年能少量挂果,第三年普遍结果,株产5公斤。

该品种在平湖市钟埭地区表现:(1)成熟早。

一般7月中下旬成熟,能避开台风的侵袭;(2)品质优。

翠冠梨肉质极细嫩、松脆,特别是汁多、味甜、果心小、可溶性固形物13%以上;(3)果形大、均匀。

通过合理疏果,全株果实大小整齐,果形端正,商品性好,坐果率75%以上,丰产性好;(4)抗性强。

在常规生产条件下叶片不感病。

近几年,翠冠梨市场价格看好,平均售价每公斤4-6元以上,种植效益较好。

2005年平均亩产在800公斤以上。

目前钟埭街道已发展到380多亩,建立了果蔬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兴钟埭”商标,基本实现了翠冠梨产业化经营。

为促进和提高翠冠梨栽培技术,保证良种与良法相配套,在引进该品种的同时,于2001年—2005年开展了以翠冠梨早结、优质、丰产为主要内容的栽培技术探索研究和示范。

经过4年的实践总结,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栽培方法。

其要点如下:
一、栽培定植
1、合理密植,先密后疏。

为使新建果园尽快投产,种植方法可考虑先密后疏,种植时的株行距2х4M,每亩83株。

投产后可根据树势、封行状况、结果多少进行疏伐,逐渐变成4х4M,每亩留42株。

2、科学施肥。

栽植前在种植地上挖40厘米深、100厘米宽的穴,施入基肥,每穴与表土伴和
施入20-25公斤腐熟猪栏肥至与畦面相平;在此处再修筑栽植墩,墩高20厘米,宽60-80厘米。

采摘肥,4年生树每株施猪栏肥20-25公斤加1公斤三元素复合肥;追肥分二次,第1次摧芽肥(3月初),第2次幼果期(5月初),每株追肥0.5公斤45%复合肥。

3、优质壮苗。

选用根系发达,品种纯正翠冠一级壮苗,有利早果早产。

梨需异花授粉,授粉树比例1∶3为最佳,翠冠梨的授粉树有清香、黄花等。

4、定植。

定植时,先将20-50kg基肥和心土混合均匀填入穴内、踏实,再填部分表土,将苗放入填土,边填土边摇树苗,使苗与土充分接触。

踏实后,再浇足定根水。

授粉树与翠冠树成行按比例种植。

二、生长期管理
1、整形修剪。

翠冠梨树长势较强,可采用开心形树整形。

①幼树:定植后定干,定干高度40-50cm,剪口下应留有3-5个饱满芽。

定干后第一年冬选留三主枝,使其三主枝间各成120度。

由于翠冠梨幼树生长较旺,树势直立,为促其早投产结果,幼龄阶段必须采用轻剪长放,对当年抽生的徒长枝,按45度角度用拉枝方法进行拉开,既有利于树体光照,又缓和树势,有利花芽形成,促使翌年结果。

②成年树。

成年树修剪方法有长放、疏枝等。

因翠冠梨长势旺,形成树形早,冬剪除三大主枝适当短截外,且适量多采用留下芽,其余大部分空档部分采用拉枝长放,作为结果枝组,促其尽快投产丰产。

疏枝一般都在生长期,主要疏掉背上直立枝,减少养分损耗。

2、土壤管理。

幼年梨园,果树行间可以套种豆科和蔬菜。

成年果园,推广梨树机耕。

既可
除掉梨园杂草,又达到疏松土壤,改良土壤的目的。

3、施肥技术。

①基肥。

基肥可秋施,以果实采收后亩施充分腐熟有机肥2500公斤,有利于根系伤口恢复和新根生长。

②追肥:梨树在不同生长期对养分的消耗和吸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必须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情况进行追肥。

追肥应结合根外追肥,根外追肥有吸收快、对磷、钾吸收充分的特点。

一般全年施三次,即花前施、壮果施、采前施。

花前施,萌芽后到开花前,以氮肥为主,可促进枝叶生长和提高坐果率。

对初生树和旺长树应少施氮肥;壮果肥,待新梢停止生长后,氮钾肥为主,结合磷肥,有利于花芽形成和果实的膨大;采前肥,在采果前进行,磷、钾配合施用,有利于提高果实的品质,也为来年春季萌芽、开花结果作好准备。

4、水的管理:应以土壤种类、土壤含水率和梨树需水量来确定灌水时间。

梨树有以下四个时期对水分需求比较重要:即发芽前后到开花前、花后幼果膨大期、果实生长中后期、果实采收前后到落叶前。

其中花后幼果膨大期是梨树的需水临界期,最为重要的是及时灌水可促进新梢和叶片生长,扩大同化面积,增强光合作用,提高坐果率和增大果实,并对后期的花芽分化也有良好的作用。

5、适时疏果套袋:翠冠梨为早熟品种,疏果易适当提早,最好进行两次,第一次初疏,在谢花后20天,大小果从分明时,注意选花序上第2、3个幼果;第二次复疏,在5月上旬,原则上每花序留1个果,花序之间相距15-20cm,疏果结束后立即开始套袋,套袋不仅可以防病虫,提高果实外观品质,同时可以克服农药污染,成为无公害绿色水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套袋前要喷好一次防病治虫药水,而且超过7天未套好袋的梨树,要进行重新喷药。

6、病虫害防治:危害翠冠梨的主要病虫为“四病五虫”。

四病即为梨锈病、黑斑病、轮纹病、黑星病;五虫为梨二叉蚜、梨木虱、金龟子、刺蛾、红蜘蛛。

具体防治方法:
①萌芽前:萌芽前需喷3-5度石硫合剂、铲除越冬病源。

②萌芽至开花前:用10%一遍净粉剂1000倍加20%杀灭菊脂2500倍混合喷施,可以防治梨蚜等害虫。

③谢花后至幼果套袋前:谢花后喷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加80%大生粉剂,600倍加10%一遍净粉剂1000倍进行混合喷施,间隔15天,连续喷两次,对防治锈病、黑星病、蚜虫、梨木虱等病虫效果较好。

④果实膨大期:此期是各种病虫危害的猖獗期,喷用40%杜邦福星6000倍,或40%大生1000倍,或70%托布津1000倍,加15%杀灭菊脂2500倍,加90%敌敌畏1000倍,加15哒螨灵乳油1500倍,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对黑星病、黑斑病、轮纹病、刺蛾、金龟子、红蜘蛛等病虫具有特效。

注意农药要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性。

⑤果实采收后至落叶前:此期着重是防病治虫保叶工作,加强枝条充实,积累花芽养分,为明年的丰产打基础。

采收后用上述农药进行2-3次防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