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的对比分析(63例)
传统疝手术与无张力修补术临床应用比较论文

传统疝手术与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比较【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传统疝手术与无张力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
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患者行无张力修补术。
分别观察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恢复至正常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在术中出血量上,观察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平均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恢复至正常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
在术后并发症上,观察组患者术后腰部不适、烦躁、尿潴留、切口处水肿以及切口疼痛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在腹股沟疝的临床治疗中,无张力修补具有出血量少,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至正常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小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传统疝手术;无张力修补术;腹股沟疝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称“疝气”。
腹股沟疝分为腹股沟斜疝和腹股沟直疝两种,一般来说,前者占腹股沟疝的95%。
腹股沟疝多发生于男性者,男女发病率大约为15:1[1]。
老年患者中直疝发生率有所上升,但仍以斜疝为多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疝气困扰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
目前对于腹股沟疝的治疗存在许多误区,许多人认为其不会危及生命,所以可治可不治,但是,腹股沟疝一旦不能回纳形成嵌顿疝便可导致肠梗阻,甚至肠坏死、穿孔,甚至死亡,病死率约为15%。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案就是进行手术,常用的有传统疝修补术和无张力修补术,前者通过将缺损周围组织缝合修补疝环口;后者是用一种补片材料覆盖缺损修补疝环口。
笔者就我院收治的120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的传统疝修补术和无张力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比较,现报道如下。
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的对比分析

S i2 0 4 1 2 c , 0 0, 5: 9 9—1 3 9 4.
i B ,Yu W ,e l,I sl eit nJ t a n ui r s — n s [ ] P r H ,K m I 5 akS
a e n C — a t e p oen s i d p n e t rs n ead -r c v r ti a n e e d n ik i
[] 6
Do a iG,S a n nt tg iB,P s a l i g i F,e lI c e s d e a t a n r a e
p e ae c ff ty l e n a tra y e n ie p — r v ln e o at i ri re lh p  ̄e sv a v i te t t o ma ie n y sr l fi u i e i n swi n r ll r e z me e o ns ln r — h v o
率 进 行 对 比 分 析 。 结 果 :两 组 病 人 手 术 时 间 、 后 下 床 活 动 时 间 、 潴 留 、 加 体 力 劳 动 及 运 动 时 间 差 术 尿 参
异 非 常显 著 ( P<0 0 . 5), 组 明 显 优 于 B 组 , 后 阴 囊 水 肿 , 口感 染 两 组 差 异 无 显 著 ( A 术 切 P>0. 5) 随 0 。
关 键 词 : 无 张力 疝修 补 术 ; 传统 疝修补 术 ;
中图分类号 : R 5 . 1 662 文 献标 识码 : B
比分 析
Co a io a y i fTe so -f e mp rs n An l ss o n in— r e —
He n o l s y wih Tr d to a r i p a t r i p a t t a ii n lHe n o l s y
传统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并发症分析

传统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并发症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
方法:收治腹股沟疝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疝高位结扎修补术治疗。
结果:两组治疗治疗后痊愈出院,治疗组发生1例阴囊水肿,1例术后切口感染。
对照组发生6例阴囊水肿,5例术后切口感染,3例尿潴留。
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疝修补术-疝囊高位结扎术,具体方法见参考文献[3]进行。
治疗组患者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连续硬膜外麻醉,常规腹股沟疝切口,显露疝囊、游离精索、疝囊高位结扎,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后两侧分离至腹股沟韧带和联合肌腱,钝性分离提睾肌找到疝囊,将疝囊完全游离至疝囊颈部,将腹侧疝囊从内环处推回入腹并置入网塞并固定,用可吸收线连续皮内缝合关闭切口。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发症等计数资料根据条件用确切概率法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治疗治疗后痊愈出院,治疗组发生1例阴囊水肿,1例术后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6.7%。
对照组发生6例阴囊水肿,5例切口感染,3例尿潴留,并发症发生率为46.7%。
治疗组的并发生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讨论腹股沟疝是世界上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是成人疝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2010年美国近100万人进行了腹股沟疝手术[3],国内没有明确统计,但是只多不少。
目前国内外腹股沟疝手术方式主要包括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手术和各种无张力疝修补术等。
在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手术中,单纯疝囊高位结扎常能获得满意的疗效,但是并发症多,有些嵌顿性疝因肠坏死而局部有严重感染,导致治疗失败[4]。
同时成年腹股沟疝病人都存在程度不同的腹股沟管前壁缺损,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后容易复发[5]。
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

2 3 并 发症 .
观察 组有 4例 患者 出现 术 后 并 发 症 , 3例 表 现 为 切 口积液 ( 下脂 肪 液化 ) 1例 阴囊 血 肿 , 发 症 皮 , 并 发 生率 为 3 6 ( / 1 ) 对 照组 有 l . 4 1 0 ; 1例 患 者 发 生
参考文献 :
[] 罗 开元. 通外 科手 术 策略 与技 巧[] 北 京 : 学 出版社 , 1 普 J. 科
断结扎 疝 囊颈后 , 行 内环修 补 和腹股 沟管 修补 , 进 在 内环处 缝合 腹横 筋 膜几 针 或 作 “ ” 8 字缝 合 以加 强 松
能性 , 该法 有效 地 修 补 了 缺损 并 降低 了术 后 复 发 但 率及 功 能 障碍 的发 生 率 , 法 已成 为 临床 疝 修 补 术 此
汤 志 亮
( 昌县人 民医 院外一科 , 南 江西 南昌 3 0 0 ) 3 2 0
摘 要 :目的 比较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 将 20 0 例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成
观 察 组 ( 1O 与对 照 组 ( 一 9 ) 观 察 组 采 用 元 张 力 疝 修 补 术 , 照 组 采 用 传 统 疝 修 补 术 , 较 2组 术 后 疼 痛 、 一 1 ) 0, 对 比 一 般 情 况 及并 发 症 。 结 果 观 察 组 患 者 平 均 手 术 时 间 、 床 活 动 时 间 和 住 院 时 间 均 明 显 短 于 对 照 组 ( P< O 0 ) 下 均 .5 ; 对 照 组 术 后 疼 痛 要 强 于 观 察 组 ( O 0 ) 观 察 组 并 发 症 发 生 率 、 发 率 均 显 著 低 于对 照 组 ( P< O 0 ) P< . 5 ; 复 均 . 5 。结 论
传统与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效果比较

o e a i n h if r n e s o h o P< . 5 o 0 01 Ob e v to e t ii d a d d n' r l p e a c s p t o p r t .T e d fe e c h ws Z a 0 0 r< . . s r a in s twi v st n o t e a s a e u o n w;T e ma c e o t lr l p e o h e h t h d c n r ea s s o
Ab tat sr c:Obet e h icsinue h rdt n l enasreya dteu s es gpat prt n cii f c. to s hssmpe jci T edsus sstet ioa ri ugr n h nt si l i o eai l c ef t Meh d T i a l v o a i h r n sc o na e l
医学信息 2 1 年 9月第 2 01 4卷第 9期 M dcl nom t n S p 2 1 . o. 4 N . e i fr a o . e . 0 1 V 12 . o 9 aI i
传统 与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临床效果 比较
黄 祖 国
( 川 省 南充 市 嘉 陵 区妇 幼 保健 院普 外科 , 川 南 充 四 四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的比较分析

[ 5 ] 江志伟 , 李宁 , 黎介寿. 快速康复外 科的概念及 临床意义 [ J 3 . 中
国实 用 外 科 杂 志 , 2 0 0 7 , 2 7 ( 2 ) : 1 3 1 . 1 3 3 .
[ 6 3 李正荣 , 曹毅 , 揭志刚 , 等. 快速康 复外科在手辅 助腹腔镜 胃腺
癌根治术 中的应用( J ] .广东医学 , 2 0 1 2 , 3 3 ( 2 ) : 1 9 6 — 1 9 8 .
应用 ( J ] . 中 国全 科 医 学 , 2 0 0 9 , 1 2 ( 2 4 ) : 2 2 2 4 - 2 2 2 5 .
[ 8 ] 周根成 , 张卫文 , 姚叙. 无张力疝修 补术后 5 2例疼痛分 析[ J ] .
临床医学 , 2 0 1 1 , 3 1 ( 1 0 ) : 1 0 1 — 1 0 2 .
降低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疝 的术后并发症 , 与文献 资
料报道一致[ 。
综上所述 , F T S应用 于腹股 沟斜疝无 张力修补 术可促进 2 . 2 术后疼痛及 并发症 观察组术 后疼痛 程度 明显 轻于对
术后康复 , 减 轻术后疼 痛和 降低术后 并发症 , 值 得深入 研究
与推广应用 。 参 考 文 献
表 I 两组术后康 复情 况比较( i±s )
尿 管产 生的不适 , 故术后疼痛程度 明显 轻于对照组 。围术 期 肠道准 备和导尿 管放置 均与 常规不 同 , 且术后早 期饮水 、 进 食 和下床 活动 , 促进 了肠道功能恢复 , 术后腹胀 、 尿潴 留等并 发症发生率 明显 低于对 照组 , 说 明围术 期实施 F T S有 利 于
等 的伤 害 , 促 进 患 者快 速 康 复[ 。F T S强调 麻 醉 、 镇痛、 手
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我 院 于 20 0 4年 4月 ~ 0 9年 3 采 用 疝环 充 填 式无 张力 疝 20 月 修 补术 治疗腹 股沟 疝 患者 ,并 与传 统 修 补术 进 行 临床 效 果对 比 , 取 得 了 良好 的临床 效果 , 将结 果报 道 如下 。 现 1 资料 与方 法 L 1一般 资 料 :04年 4月 ~ 09年 3月选 择在 我 院接 受 治疗 的 20 20 腹股 沟 疝 6 例 , 中女 性 4例 , 性 5 0 其 男 6例 ; 右侧 3 例 , 侧 2 8 左 2 例 , 为单侧 ; 均 年龄 在 3 岁 一2岁 , 6 8 平均 年 龄 (6  ̄ .) 。 6. 8 岁 可复 发 7 5 疝2例, 2 难复 性疝 3 例 。按 照贯 序法 将 6 例 腹股 沟疝 患 者随 机 8 O 分为 观察 组 和对 照 组 , 组各 3 每 0例 , 组 患 者 的 年 龄 、 别 及 发 两 性 病 部 位均 无 明显差 异 , 有可 比性 ( > . ) 具 尸 O 5 。入 选 的 患者 均 自愿 0 参加本 次研 究 , 与 患者 签订 知情 同意书 。 且 1 . 术方 法 : 照 组 患 者 行传 统 巴西 尼 法 B ii 补 , 开 皮 2手 对  ̄s 修 n 切
肝脏 损伤 的治 疗 体 会
卢茂松 刘 强 ’黄钲 焘
摘
要 : 文对 10 肝脏 损 伤病 患 的 临床 资料进 行 分析 , 本 5例 通过 对 肝脏 损伤 的诊 断分析 , 用 了非手 术和 手 术方 法进 行 治疗 , 运 这对今 后
治 疗肝脏 损伤提 供 了重 要 的依据 。 关键 词 : 脏损 伤 ; 肝 治疗
观察 组患者 手术 时间最 长 8 m n 最 短 2 m n 平均 4 I n 0 i, 5 i, 2 l 。手 I i 术 时间 明显 短于对 照组 , 差异 具有统 计学意 义(< . )另 外 , 且 P0 5 。 0 观 察 组患者 的 自主能 力恢 复 时间 、 院时 间 、 住 术后 复发例 数及术后 并 发症 发生 率均 明显 低 于对照 组 , 且差 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 (<. ) PO 5。 0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比较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比较陈惠群;毛维国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8(11)26
【摘要】目的观察比较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
对照组实行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实行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比较2组手术耗时、术后下床活动用时、住院天数,并统计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手术耗时、术后下床活动用时、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 22%,低于对照组的15. 56%(P <0. 05);观察组复发率为2. 22%,低于对照组的13. 33%(P <0. 05)。
结论腹股沟疝患者采用无张力疝气修补术的临床效果较传统疝修补术更优,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及推广意义。
【总页数】2页(P138-139)
【作者】陈惠群;毛维国
【作者单位】福建省泰宁县总医院外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56.21
【相关文献】
1.充填式无张力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气的治疗效果比较
2.无张力疝气修补术和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及复发率分析
3.传统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气的临床疗效比较
4.无张力疝气修补术和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及复发率
5.传统疝修补术与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气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与传统修补术的对比分析(63例)
发表时间:2012-10-25T10:12:56.9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8期供稿作者:郑家朋[导读] 仍有一定的复发率,国外报道0.5%,国内小于1%,本组无复发。
郑家朋(江苏省赣榆县班庄中心卫生院 222132)
【中图分类号】R65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8-0299-02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6年6月至2012年5月行Bassini法疝修补术60例,行无张力疝修补术63例,术后随访记录6-48个月,行无张力疝修补为治疗组,行Bassini 法疝修补术为对照组。
治疗组中男性60例,女性3例,年龄22-79岁,平均55岁,斜疝60例其中复发性斜疝3例。
治疗组多为老年性患者,其中合并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增生13例占15.29%;对照组中男性50例,女性10例,年龄18-78岁,平均45岁,对照组中年龄较轻及中年人较多,老年患者5例,多因合并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增生等有一定手术禁忌症,故老龄患者较少。
2.修补材料:采用圣宝罗药业公司提供Mesh. perFix.plug产品,包括一个锥形伞状双层充填环和一个成型平片补片。
3.手术方法:除5例采用局麻外,其余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对照组行Bassini法疝修补术,治疗组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按传统方法找到疝囊游离疝囊,将疝囊完全游离至疝囊颈部(即术中见到腹膜外脂肪),小疝囊不作切开,直接将疝囊经内环口翻入腹腔,疝囊较大时则行疝囊横断近端分离结扎后送入腹腔。
将锥形补片充填疝环内,外瓣边缘与腹横筋膜平行周边缝合固定,游离并提起精索,在其后方平铺网状补片覆盖整个腹股沟管后壁四周固定,注意其上方环状缺损切勿缝合过紧卡压精索(外方与腹股沟韧带缝合,下方与耻骨区腱膜组织缝合),最后缝合外层组织至皮肤。
4.术后处理: 治疗组术后切口常规沙袋压迫4-24小时,术后1天下床活动,常规应用抗生素3-5天:对照组术后切口常规沙袋压迫4-24小时,术后5天下床活动,常规应用抗生素3-8天。
二.结果
治疗组手术过程均顺利,手术时间35-60min,切口疼痛时间1-3天,切口疼痛明显轻于张力疝修补术,少数耐受差患者肌注镇痛剂或口服止痛片即可,3例合并前列腺增生症的老年患者,术后发生急性尿潴留,予留置导尿管2天后自行排尿,全部病例8-10天伤口愈合后出院,无一例伤口感染,本组围手术期无一例发生心肺脑并发症,随访6-48个月无一例复发。
对照组手术过程基本顺利,手术时间40-100min,切口疼痛时间1-8天,50%患者感觉腹股沟区有牵扯样疼痛,平均下床时间5-10天,5例予留置导尿,全部病例8-12天伤口愈合后出院,无伤口感染,随访6-48个月,6例术后复发均再次行无张力疝修补术。
三.讨论
1.腹外疝是普外科最常见疾病之一,以腹股沟疝发病率最高,目前对成人腹股沟疝的成因主要有以下观点: (1)鞘状突未闭或闭锁不完全;(2)腹股沟区腹横筋膜中胶原组织受损;(3)腹股沟区结缔组织病理学变化;(4)胶原蛋白代谢易常等。
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手术修补是首选治疗方案,而手术方式也经历了从高张力修补到低张力修补,以及现在流行的无张力修补术的演变。
由于修补材料的新发展和对腹股沟局部解剖的新认识,至80世纪90年代以后,国外专家提出了无张力疝修补,使疝的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
2.传统腹股沟疝修补方法的特点:是将腹股沟管周围不同组织高张力缝合来修补腹壁的薄弱或缺损。
其不足之处表现在:(1)手术把不符合人体生理结构的不同组织相互缝合,术后张力高,大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切口区紧张性疼痛,牵扯感较强。
(2)术后恢复正常活动、劳动时间较长。
(3)复发率较高,可达10-15%。
(4)优点是费用较低。
3.无张力疝修补术适应症及优点:它适宜各种腹外疝修补,尤其适宜:(1)中老年患者。
(2)伴有严重内科疾病的老年腹股沟疝。
(3)复发疝,另外有文献报道也适宜巨大疝、切口疝、滑疝、复合疝等,对此笔者体会不多,但其不适宜儿童疝,对于嵌顿时间长、绞窄性疝及局部组织有明显水肿者,也不适宜此手术。
与传统疝修补术相比无张力疝修补术有以下优点:(1)无需腹壁松弛,不受麻醉限制,连硬外、局麻均可完成手术,使部分患者在门诊完成手术成为可能。
(2)操作过程相对简单,手术时间短,切口较小,局部损伤少。
(3)应用人工合成材料替代“张力性”的缝合,术后患者无牵扯样疼痛,术后复发率明显低于传统疝修补术,术后恢复快,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传统术式。
(4)手术适应症较宽,对老年患者、双侧疝、复发疝的治疗更为适合,有严重内科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前列腺增生、慢性便秘、肝硬化腹水等传统性疝修补是禁忌症,而无张力疝修补能顺利完成手术。
(5)由于此手术是人工材料植入,防治术后感染是至关重要的,故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6)缺点在于:由于材料较贵,患者实际支付住院费用较传统术式高1-2倍,相信不久的将来会开发出价廉物美的材料,会让更多的患者乐意选择无张力疝修补术。
(7)仍有一定的复发率,国外报道0.5%,国内小于1%,本组无复发。
所以对手术进一步降低复发率,除与疝的类型、患者年龄和并发症的严重程度有关外,规范操作技术也很重要,应有训练有素的医师主刀完成手术。
参考文献
[1]吴在德等.外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黎介寿.吴孟超等.普通外科手术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