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俄关系若干问题(已整理)

合集下载

干部学习课程:中俄关系及相关问题(二)

干部学习课程:中俄关系及相关问题(二)

中俄关系及相关问题(二)邢广程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二、中俄两国的时空概念(一)邻居关系在这里我想谈一个观点,这个观点也是我思考的,就是我刚才讲的社会主义,我们社会主义也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呢?我们不要忘了这样一个因素,中俄两国是邻居关系,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邻居,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邻居,虽然苏联解体了,但是俄罗斯依然是中国最大的邻居。

我们可以这样讲,苏联是扩大了俄罗斯,俄罗斯是缩小了苏联,我们两国互为邻居,从地缘政治上看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出现了,这就是我们是邻居关系。

中俄两国关系一定要有这样一个概念,就是邻居这概念一定要深入我们的这种战略和策略的决策方面。

邻居是不可更改的,这是一个现实。

邻居关系有三种模式,一种是好邻居,就是两国邻居关系处的挺好,邻居加朋友。

另外一种是不好的关系,邻居没有处好,打起来了,吵架了,就是邻居加对手这种关系。

还有一种关系是不好不坏,维持这一种平淡的关系。

我们在观察其他国家邻居关系的时候也大概是有这三种情况,对于我们历史上中国和苏联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我们在处理这个事情上,我们尝试了好邻居的关系,我们甚至是同盟关系,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关系,我们也经历了一种对抗的关系,坏邻居的关系,这种对抗模式。

所以邻居关系成为我们中俄两国过去未来,还有我们现在所处的地位上应该考虑的因素。

从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来看我们一定要把这个邻居关系处好,无论发生了什麽事情,无论中国国内俄罗斯国内发生了什么事情,无论国际社会发生了什么事情,中俄两国关系一定要从好邻居这个角度出发来处理问题。

这对两国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因为邻居不能选择,从地缘政治上看邻居没有选择性,你不能去选择邻居,你不能因为我们讨厌俄罗斯,我们就让俄罗斯离我而去,不可能的。

我们不能因为别的国家对我们非常友好,就把别的国家拉到我们身边,不是的,地缘政治就是邻居是没有选择性,尤其是现代社会,在过去历史上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我想告诉大家一个事实。

进一步发展中俄经贸关系的若干问题

进一步发展中俄经贸关系的若干问题

进一步发展中俄经贸关系的若干问题陆南泉2012-1-8 17:25:16 来源:《东欧中亚研究》1993年第1期1991年底,苏联解体。

俄罗斯独立后,中俄关系既体现了继承性,又出现丁新的发展势头。

这一年来,中俄两国的政治关系获得了平稳发展,经贸关系出现了发展与扩大的趋势。

1992年中俄贸易额突破了50亿美元大关,超过了过去中苏贸易额的最高年份。

国家关系、外交关系日益经济化,是当代世界国际关系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经贸关系,对当前的中俄两国来说,尤为重要,它对巩固与发展中俄关系、增进中俄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因此,提高中俄经济合作水平,挖掘潜力,拓宽合作领域,成了中俄双方都十分关注的问题。

一、研究提高两国经贸水平问题的迫切性研究这一问题的迫切性主要出于以下诸原因:第一,当前中俄经贸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政府间的协定贸易大幅度下降,几乎处于停顿状态,双方的经贸关系主要靠地方和企业直接谈判签约来进行,边境的易货贸易是维持当前贸易水平的主要方式。

经济合作的主要形式是商品贸易。

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提高中俄经济合作水平和合作质量。

第二,中苏(中俄)两国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中国与前苏联国家关系正常化,经贸关系得到了迅速发展,贸易额从1984年的11.8亿美元增加到1991年的42亿美元。

增长速度虽快,但仍是低水平的。

它在中国与前苏联外贸总额中占的比重都很小。

第三,中国推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目前俄罗斯虽处于严重经济困难之中,但它原有的经济基础已达到了较高水平,它在资源、科技等领域在世界经济小仍占有重要的地位,存在着不可忽视的潜力。

所以,目前中俄的经贸水平并不反映两国经济发展已达到的水平。

第四,可以预见,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将会加快,这就需要扩大国内外市场。

如果增长速度加快后,大量产品积压在仓库,高速增长的势头难以维持。

另外,还要充分考虑到目前我国的出口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9.8%,就是说,国内生产的产品销售问题在相当程度上要靠对外出口来解决。

浅谈中俄关系

浅谈中俄关系

浅谈中俄关系当今世界正处在复杂而深刻的变动之中,旧的国际关系格局已经消失,而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尚未形成。

在这种变动过程中,中俄这两个世界大国的相互关系是世人关心的问题之一。

多年来,在两国元首的直接关怀和推动下,中俄关系从相互视为友好国家,建立建设性伙伴关系到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连续上了几个台阶。

2001年7月,两国元首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确立了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为保障两国关系在二十一世纪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牢固的法律基础,为双边关系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当前,中俄高层交往密切并形成各种机制,双边政治互信不断加深;经贸、科技、人文等各领域合作逐步扩大,在国际事务中的磋商与合作富有成效。

两国发展的实践证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对国际形势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中俄关系无疑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俄两国拥有悠久的合作历史,牢固的合作基础,互补的经济结构,共同的挑战。

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来谈谈中俄关系:一、俄罗斯的双头鹰政策1991年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为确保俄罗斯走资本主义道路,向叶利钦政府提出了庞大的“经济援助”承诺。

俄罗斯因此奉行向西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中俄关系发展缓慢。

但是,西方对陷入经济困境中的俄罗斯的援助“口惠而实不至”,促使俄罗斯改变策略,于1992年下半年提出了既面向西方,又面向东方的“双头鹰政策”,中俄关系得以稳步向前发展。

二、中俄经贸问题中俄互为最大邻国,中国有广大的市场,有众多优势产业和先进技术,投资能力不断增长。

俄罗斯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雄厚的工业科技基础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

双方经济互补性很强,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特别是最近几年,两国经贸合作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我举几个数字说明一下:2000年,两国贸易额为80亿美元,2001年为120亿美元,去年则达到157.6亿美元,今年1—8月为128亿美元,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今年可以突破两国元首提出的双边经贸额达到200亿美元的目标。

中俄关系之问答题

中俄关系之问答题

中俄两国在经济、技术交流等诸多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主要表现在:(1)双方严格遵守平等互信、互不干涉内政等原则,这点与中美关系有所不同;(2)双方建立了高层交流的机制,包括首脑互访、总理或外长定期磋商:(3)在国际事中双方积极有效地进行协调和磋商,推动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中俄发展战略伙伴关系有着牢固的基础:(1)两国都需要稳定的周边环境,相互尊重各自的国家利益;(2)双方都赞成建立多极化的世界;(3)中俄关系中没有强烈的利益冲突和不可解决的问题。

中俄成功地解决了边界划界问题,在边界地区采取了信任措施中俄关系的现状与发展前景我大体讲四个部分,一是当前中俄关系的发展情况,二是发展中俄关系的意义和经验,三是中俄关系目前面临的形势和发展前景,四是发展中俄关系需要努力的方向。

一、中俄关系目前处于历史发展最好时期1991年苏联解体后10年时间里,中俄关系在政治和法律定位上连续上了四个台阶:一是1992年12月,两国元首在北京签署关于两国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决定把双边关系提升到“相互视为友好国家”的新阶段;二是1994年9月,两国元首在莫斯科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建立“睦邻友好、互利合作的建设性伙伴关系”;三是1996年4月,两国元首在北京签署联合声明,确定两国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四是2001年7月,两国元首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中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这步步升高的政治和法律定位,不仅使中俄关系高潮迭起,也为中俄关系指明了发展方向。

自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来,两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的合作格局,成果丰硕,势头喜人。

可以说,我们两国关系步入全面、快速、深入发展轨道,其重要性、特殊性和成熟性更加凸显。

(一)两国建立起完善的高层定期会晤及其他各级别交流与会晤机制1996年4月,双方决定建立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定期会晤机制。

随着各领域合作的展开,两国还建立了议会领导人会晤机制、总理定期会晤机制委员会、战略安全磋商等高层次的合作机制。

中俄关系的发展及面临的限制性因素

中俄关系的发展及面临的限制性因素

中俄关系的发展及面临的限制性因素【摘要】中俄关系自建交100多年来经历了不断发展和深化。

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领域,双方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政治互信不断加强,经济合作日益密切,军事合作持续深化,文化交流不断拓展。

中俄关系也面临着一些限制性因素,如国际环境的变化、地缘政治竞争和经济结构差异等。

展望未来,加强合作并共同应对挑战是中俄关系的关键,促进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发展,将为两国带来更多合作机遇和共同发展的空间。

【关键词】中俄关系、发展历史、现状、政治互信、经济合作、军事合作、文化交流、限制性因素、展望、合作应对挑战、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1. 引言1.1 中俄关系的发展历史中俄关系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至上个世纪中叶,当时中苏两国建立起了密切的政治、军事、经济合作关系。

在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陷入了一段较为冷淡的时期。

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才得以重建。

1992年,中俄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邻好互利合作友好关系的联合声明》,意味着两国建立了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随后,中俄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并建立了多种机制以促进双边关系的发展。

近年来,中俄关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最为重要的战略协作伙伴之一。

中俄两国在国际事务中频繁协调合作,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俄关系的历史发展证明了双方之间政治互信的日益增强,经济合作的不断深化,以及文化交流的不断拓展,这些都为中俄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2 中俄关系的现状当前,中俄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领域的合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双方高层交往频繁,政治互信不断加强。

中俄两国领导人多次会晤,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协议和共识,推动了双边关系持续向前发展。

在经济合作方面,中俄两国间的贸易额不断增长,双方在能源、金融、农业等领域展开了深入合作。

中俄之间的投资合作也在不断拓展,为两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国际热点——新形势下的中俄关系

国际热点——新形势下的中俄关系

国际热点——新形势下的中俄关系第一篇:国际热点——新形势下的中俄关系新形势下的中俄关系在世界格局多元化变动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下,世界各国建立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关系网。

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世界大国,其关系不仅关系到两国的发展,也牵动着世界各国的神经。

同时,中俄关系的发展也依赖于两国国力的发展变化和世界格局的变化。

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中俄关系发展到了历史最好时期,然而,部分利益的冲突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俄关系发展,中俄既存在合作也存在竞争。

大国与大国之间的交往必然是合作与竞争并存,因此我们应理性看待中俄关系,既不可过分乐观,也没必要过分担忧。

一、中俄关系发展的根基(1)历史渊源与人民愿望中俄关系是建立在中苏关系之上的,苏联曾经对刚刚起步的中国有过极大的帮助,也曾是中国发展的榜样。

因此中国人民对俄罗斯有着特殊的好感,期待着中俄建立同盟关系,共同抵御西方大国。

同时,绝大多数的俄罗斯人会坚定地对中国表示好感,而对于美国统治阶层的霸权主义,俄民众持反感态度,厌恶他们将自己的行为模式,即所谓民主、自由与人权的概念强加给别国。

著名的皮尤研究中心不久前在世界21国所做的民调数据显示,俄罗斯民众对中国人民有着坚定不移的友好情感,俄罗斯是对中国最有好感的三国之一。

(2)利益需要第一,中俄两国在地理位置上相邻,两国需要在中亚地区建立安全保障体系,稳定亚洲格局。

第二,两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在许多国际问题上负有重大责任,需要有一定的合作来保障共同的利益。

第三,西方国家的压力,尤其是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确定也让更深地发展两国关系刻不容缓。

第四,两国在地区和边境问题上都面临着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分子、国际恐怖主义分子、极端宗教主义分子以及跨国犯罪的要求。

第五,两国的经济发展也需要相互合作。

二、中俄关系发展动态(一)政治领域在新形势下,中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持续升温,中俄政府大力推进中俄在外交上的互动: 2012年12月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莫斯科与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进行了中俄总理第十七次定期会晤,签署了《中俄总理第十七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纪要》、《中俄能源谈判代表第九次会晤纪要》等文件。

浅谈中俄关系

浅谈中俄关系

形势与政策论文浅谈中俄关系姓名:谢安学院:美术学院班级:2012数字媒体艺术学号:201209150102012年12月浅谈中俄关系数字媒体艺术谢安 20120915010摘要:当今世界正处在复杂而深刻的变动之中,旧的国际关系格局已经消失,而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尚未形成。

在这种变动过程中,中俄这两个世界大国的相互关系是世人关心的问题之一。

近现代史上中俄两国的关系充满了令人难以理解的种种曲折。

苏联曾经同时支持中共和国民党这两个在国内政治战场上撕杀的对手;当毛泽东满怀革命成功的豪气拜访苏共兄弟时,他却被冷落在莫斯科郊区的客宅,而久久进不了克里姆林宫;紧接着苏共与中共的“蜜月”的,却是牵动整个国际共运的翻脸相向,最后双方甚至走上战场、动刀动枪;为了应付苏联这个昔日盟友、今日仇敌,中共反而与美国这个宿敌牵起了手;中苏关系刚刚正常化就被划上了句号,而变成了中俄、中国哈萨克、中国乌克兰等一大堆不知该如何勾画的老缘分新关系。

突然,中俄这两个国家又都转入一场各自历史上最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转型——一种“把鱼汤还原成鱼”的转变,而这种转型在人类历史上尚属首次,并无任何理论可以预见其结果。

这样的复杂性,使得全世界的中、俄问题观察家常常不知道如何判断这两个国家两三年以后之事,而在两国的演变各自充满不确定的情况下,要分析两国关系的前景,无疑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

关键字:和平冲突共同利益国防合作国防需要中俄政府关系或许已经达到历史最好时期,双方将彼此看作是发展中的战略伙伴,进行了大量的高层交流,发布了许多相互支持的声明,还做了许多可以证明中俄合作的事情。

但中俄现在的良好局面不是由双方的共同价值和利益决定的,事实上,中俄现在的友好局面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国家安全上的考量。

中俄在过去二十年经历了地缘政治的回潮,但中俄国防问题没有指向对方,而是聚焦在某些特殊地区和问题上,例如最明显的维持中亚的稳定、限制朝鲜核武发展等。

大部分的中国决策者都很担忧国内外的分裂活动、西部的伊斯兰恐怖分子和就台湾和东南海领海争议同美国在亚太地区爆发冲突的可能性。

关于中俄关系的战略思考

关于中俄关系的战略思考

关于中俄关系的战略思考欧颖中俄关系的发展在经历了睦邻友好关系、面向21世纪建设性伙伴关系后进入了21世纪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阶段。

发展中俄关系不仅成为两国外交关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对于世界的稳定和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未来两国关系发展的道路走向何方将取决于影响两国关系问题的变化和发展,谋求发展、协调发展、和平发展是中俄两国最大的共同战略利益和互利共赢的持续性保障,是中俄战略关系第二个10年关键期的重要任务。

中俄关系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中俄两国既是政治军事大国,又互为最大邻国、主要战略伙伴国。

深化中俄关系在两国战略全局中均具有重大战略价值,符合两国的战略利益。

(一)中俄两国同是世界上的政治经济军事大国。

中国和俄罗斯同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在国际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俄罗斯领土面积居世界第一位,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种类多,储量大,森林资源、水资源和很多矿产资源储量居世界前列;俄罗斯同时也是世界军事大国,拥有的核弹头数量居世界首位。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全球人口第一大国。

自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拥有最多的外汇储备,目前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二)两国地理位置均十分重要。

俄罗斯西临欧洲、东临太平洋,与美国接壤,北接北冰洋,南接中国大陆,处于亚欧大陆的交界地带。

中国位于俄罗斯的南部,与十几个国家接壤,南临东南亚各国,东临韩国日本。

中国是大东亚地区最大的国家,对该地区稳定和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三)两国都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

古俄罗斯在公元9世纪就已出现,如今俄罗斯拥有130多个民族,宗教林立;由于横跨了亚欧大陆,自然而然地融合了东西方两种文化。

其中,俄罗斯的文学、美术和古典音乐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大的影响力;中国拥有5000年的文明历史,中华文化对中国周边的国家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东亚各国的文明发展都留有中华文化的影子和痕迹,中国是东亚文明圈的起源地和发祥地。

中俄两国的地缘政治和文化传统表明:发展中俄关系是中国两国对外关系中非常重要、应当优先考虑的一项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