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数学考试大纲

合集下载

解读2019高考数学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

解读2019高考数学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

(五)高考数学试题来源:
①课本是试题的基本来源(旧题翻新);
②历届高考试题成为新高考试题的借鉴; ③课本与《课程标准》的交集成为试题的创新地带; ④高等数学的基本思想、基本问题为高考题的命制提 供背景; ⑤国内外竞赛试题改编。
3
(一)课程基本理念
这些课程理念,必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 时间内,引领高中数学教师瞄准育人目标,明确 教学内容,规范教学行为,完成教学任务.与此 相应的高考,必将把考查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 思想、数学应用、数学文化等作为数学高考的重 要任务,并在试题中鲜明地体现出来。
4
(二)大纲解读:
2019年的考试大纲与2018年相比,在考核目标、 考试范围与要求等方面都没有变动,总体来看, 《2019年高考数学考试大纲》在指导思想、考核要 求及考试范围方面延续了2018年的要求: 1.继续坚持“一体四层四翼”的命题指导思想,注重顶 层设计,继续明确了“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 学”这一高考核心功能;通过明确“必备知识、关键能 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四层考查内容以及“基础性、 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个方面的考查要求,回 答了高考“考什么”和“怎么考”的问题。
4.在现行考试大纲三个选考模块中删 去《几何证明选讲》,其余2个选考 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 讲》2个模块中任选1个作答。
(四)高考数学新课标卷命题指导思想
坚持“有助于高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有助于推进普通高中 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原则,体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的基本 理念,以能力立意,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 的数学核心素养. 发挥数学作为主要基础学科的作用, 考查考生对中 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对数学思想方 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以及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

湖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859数学教学论

湖南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大纲-859数学教学论

《数学教学论》考试大纲
一、作为课程的数学教学论
数学教学论的结构内容,数学教学论的产生与发展,数学教学论的理论基础.
二、国际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国际中学数学教学改革概况,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特点,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启示.
三、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我国中学数学教学改革概况,20年来我国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总结评价.
四、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兴起,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研制,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新课程目标与学段目标.
五、《数学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数学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数学教学活动,《数学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数学教师角色,《数学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学生发展.
六、现代数学教学观
正确认识数学教学的本质,确立“大众数学”的教育观念,强化数学应用的意识,数学素质教育.
七、数学教育目的
数学教育目的概述,数学教育目的制定的依据,我国“数学教育。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及详细解析(广东卷)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及详细解析(广东卷)

试卷类型:A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数 学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 若集合}03|{},2|||{2=-=≤=x x x N x x M ,则M ∩N = ( )A .{3}B .{0}C .{0,2}D .{0,3}【答案】B解: ∵由2||≤x ,得22≤≤-x ,由032=-x x ,得30==x x 或, ∴M ∩N }0{=,故选B .( 2 ) 若i b i i a -=-)2(,其中a 、b ∈R ,i 是虚数单位,则22b a += ( )A .0B .2C .25 D .5【答案】D解: ∵ i b i i a -=-)2(,∴i b ai -=-2,⎩⎨⎧==21b a 即 ,522=+b a ,故选D .( 3 ) 93lim 23-+-→x x x =( )A .61-B .0C .61 D .31 【答案】A 解: 6131)3)(3(3933323lim lim lim-=-=-++=-+-→-→-→x x x x x x x x x ,故选A .( 4 ) 已知高为3的直棱锥C B A ABC '''-的底面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 (如图1所示),则三棱锥ABC B -'的体积为 ( ) A .41B .21C .63D .43【答案】D解:∵ ,ABC B B 平面⊥'A'C'AC图1∴43343313131=⋅⋅='⋅=⋅=∆∆-'B B S h S ABC ABC ABC B V . 故选D.( 5 ) 若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1222=+m y x 的离心率为21,则m=( ) A .3 B .23 C .38 D .32【答案】B解: ∵轴上焦点在x ,∴2=a ,∵ 21==a c e ,∴22=c , ∴23222=-==c a b m ,故选B .( 6 )函数13)(23+-=x x x f 是减函数的区间为( )A .),2(∞+B .)2,(∞-C .)0,(-∞D .(0,2)【答案】D解: ∵,63)(2x x x f -='20,063,0)(2<<<-<'x x x x f 解得即令,故选D .( 7 ) 给出下列关于互不相同的直线m 、l 、n 和平面α、β,的四个命题: ①若A l m =⊂αα ,,点m A ∉,则l 与m 不共面;②若m 、l 是异面直线, αα//,//m l , 且m n l n ⊥⊥,,则α⊥n ; ③若βα//,//m l , βα//,则m l //;④若=⊂⊂m l m l ,,αα点A ,ββ//,//m l ,则βα//. 其中为假命题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C解:③是假命题,如右图所示满足βα//,//m l , βα//,但 m l \// ,故选C .( 8 ) 先后抛掷两枚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它们的六个面分别标有点数1、2、3、4、5、6),骰子 朝上的面的点数分别为X 、Y ,则1log 2=Y X 的概率为 ( )A .61 B .365 C .121 D .21 【答案】C解:满足1log 2=Y X 的X 、Y 有(1, 2),(2, 4),(3, 6)这3种情况,而总的可能数有36种,所以121363==P ,故选C .( 9 )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x f y =和)(x g y =的图像lαβm关于直线x y =对称.现将)(x g y =图像沿x 轴向左平移2个单位, 再沿y 轴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的图像是由两条线段组成的折线 (如图2所示),则函数)(x f 的表达式为A .⎪⎩⎪⎨⎧≤<+≤≤-+=20,2201,22)(x xx x x fB .⎪⎩⎪⎨⎧≤<-≤≤--=20,2201,22)(x xx x x fC .⎪⎩⎪⎨⎧≤<+≤≤-=42,1221,22)(x xx x x fD .⎪⎩⎪⎨⎧≤<-≤≤-=42,3221,62)(x xx x x f【答案】A解:将图象沿y 轴向下平移1个单位,再沿x 轴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下图A ,从而可以得到)(x g 的图象,故⎪⎩⎪⎨⎧≤<-≤≤-=32,4220,12)(x x x xx g ,∵函数)(x f y =和)(x g y =的图像关于直线x y =∴⎪⎩⎪⎨⎧≤<+≤≤-+=20,2201,22)(x x x x x f ,故选A .(也可以用特殊点检验获得答案)(10)已知数列{}n x 满足212x x =,)(2121--+=n n n x x x , ,4,3=n .若2lim =∞→n x x ,则=1xA .23B .3C .4D .5【答案】B解法一:特殊值法,当31=x 时,3263,1633,815,49,2365432=====x x x x x 由此可推测2lim =∞→n x x ,故选B .解法二:∵)(2121--+=n n n x x x ,∴)(21211-----=-n n n n x x x x ,21211-=-----n n n nx x x x 即, ∴{}n n x x -+1是以(12x x -)为首项,以21-为公比6的等比数列,令n n n x x b -=+1,则11111211)21()21(2)21)((x x x x q b b n n n n n -=-⋅-=--==---+-+-+=)()(23121x x x x x x n …)(1--+n n x x+-+-+-+=121211)21()21()2(x x x x …11)21(x n --+3)21(32)21(1)21(12111111x x x x n n ---+=--⎥⎦⎤⎢⎣⎡---+=∴2323)21(321111lim lim ==⎥⎦⎤⎢⎣⎡-+=-∞→∞→x x xx n x n x ,∴31=x ,故选B . 解法三:∵)(2121--+=n n n x x x ,∴0221=----n n n x x x ,∴其特征方程为0122=--a a ,解得 211-=a ,12=a ,nn n a c a c x 2211+=,∵11x x =,212x x =,∴3211x c -=,3212x c =,∴3)21(3232)21(3211111xx x x x n n n --+=+-⋅-=,以下同解法二.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0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目,每小题5分,共20分.(11)函数xex f -=11)(的定义域是 .【答案】)0,(-∞解:使)(x f 有意义,则01>-x e , ∴ 1<x e ,∴0<x ,∴)(x f 的定义域是)0,(-∞.(12)已知向量)3,2(=,)6,(x =,且b a //,则=x .【答案】4解:∵b a //,∴1221y x y x =,∴x 362=⋅,∴4=x .(13)已知5)1cos (+θx 的展开式中2x 的系数与4)45(+x 的展开式中3x 的系数相等,则=θcos. 【答案】22±解:4)45(+x 的通项为r r rx C )45(44⋅⋅-,1,34==-∴r r , ∴4)45(+x 的展开式中3x 的系数是54514=⋅C , 5)1cos (+θx 的通项为R R x C -⋅55)cos (θ,3,25==-∴R R ,∴5)1cos (+θx 的展开式中2x 的系数是,5cos 235=⋅θC∴ 21cos 2=θ,22cos ±=θ.(14)设平面内有n 条直线)3(≥n ,其中有且仅有两条直线互相平行,任意三条直线不过同一点.若用)(n f 表示这n 条直线交点的个数,则)4(f =____________;当4>n 时,=)(n f .(用n 表示)【答案】5,)2)(1(21-+n n解:由图B 可得5)4(=f ,由2)3(=f ,5)4(=f ,9)5(=f ,14)6(=f ,可推得∵n 每增加1,则交点增加)1(-n 个, ∴)1(432)(-++++=n n f2)2)(12(--+=n n)2)(1(21-+=n n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 15 )(本小题满分12分)化简),,)(23sin(32)2316cos()2316cos()(Z k R x x x k x k x f ∈∈++--+++=πππ并求函数)(x f 的值域和最小正周期.【答案】解: )23sin(32)232cos()232cos()(x x k x k x f ++--+++=πππππ)23sin(32)23cos()23cos(x x x +++++=πππ)23sin(32)23cos(2x x +++=ππ]3sin )23sin(3cos)23[cos(4ππππx x +++= x 2cos 4=∴ ]4,4[)(-∈x f ,ππ==22T , ∴)(x f 的值域是]4,4[-,最小正周期是π.( 16 ) (本小题共14分)如图3所示,在四面体ABC P -中,已知6==BC PA ,342,8,10====PB AC AB PC .F 是线段PB 上一点,341715=CF ,点E 在线段AB 上,且PB EF ⊥. (Ⅰ)证明:CEF PB 平面⊥;(Ⅱ)求二面角F CE B --的大小.图BABPF E(Ⅰ)证明:在ABC ∆中, ∵,6,10,8===BC AB AC ∴,222AB BC AC =+∴△PAC 是以∠PAC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 同理可证,△PAB 是以∠PAB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PCB 是以∠PCB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 在PCB Rt ∆中,∵,341715,342,6,10====CF PB BC PC ∴,CF PB BC PC ⋅=⋅ ∴,CF PB ⊥ 又∵,,F CF EF PB EF =⊥ ∴.CEF PB 平面⊥(II )解法一:由(I )知PB ⊥CE ,PA ⊥平面ABC∴AB 是PB 在平面ABC 上的射影,故AB ⊥CE ∴CE ⊥平面PAB ,而EF ⊂平面PAB , ∴EF ⊥EC ,故∠FEB 是二面角B —CE —F 的平面角, ∵EFB PAB ∆∆~∴35610cot tan ===∠=∠AP AB PBA FEB , ∴二面角B —CE —F 的大小为35arctan .解法二:如图,以C 点的原点,CB 、CA 为x 、y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C -xyz ,则)0,0,0(C ,)0,8,0(A ,)0,0,6(B ,)6,8,0(P ,∵)6,0,0(=PA 为平面ABC 的法向量,)6,8,6(--=PB 为平面ABC 的法向量, ∴34343342636,cos -=⋅-=<PB PA , ∴二面角B —CE —F 的大小为34343arccos .(17 ) (本小题共1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x y =上异于坐标原点O 的两不同动点A、B满足BO AO ⊥(如图4所示)(Ⅰ)求AOB ∆得重心G (即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的轨迹方程;(Ⅱ)AOB ∆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请求出 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y C解法一:(Ⅰ)∵直线AB 的斜率显然存在,∴设直线AB 的方程为b kx y +=,),(),,(2211y x B y x A ,依题意得0,,22=--⎩⎨⎧=+=b kx x y xy b kx y 得消去由,① ∴k x x =+21,② b x x -=21 ③∵OB OA ⊥,∴02121=+y y x x ,即 0222121=+x x x x ,④ 由③④得,02=+-b b ,∴)(01舍去或==b b ∴设直线AB 的方程为1+=kx y∴①可化为 012=--kx x ,∴121-=x x ⑤, 设AOB ∆的重心G 为),(y x ,则33021k x x x =++= ⑥ , 3232)(3022121+=++=++=k x x k y y y ⑦, 由⑥⑦得 32)3(2+=x y ,即3232+=x y ,这就是AOB ∆得重心G 的轨迹方程.(Ⅱ)由弦长公式得2122124)(1||x x x x k AB -+⋅+=把②⑤代入上式,得 41||22+⋅+=k k AB ,设点O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d ,则112+=k d ,∴ 24||212+=⋅⋅=∆k d AB S AOB ,∴ 当0=k ,AOB S ∆有最小值,∴AOB ∆的面积存在最小值,最小值是1 .解法二:(Ⅰ)∵ AO ⊥BO, 直线OA ,OB 的斜率显然存在, ∴设AO 、BO 的直线方程分别为kx y =,x ky 1-=, 设),(11y x A ,),(22y x B ,依题意可得由⎩⎨⎧==2xy kxy 得 ),(2k k A ,由⎪⎩⎪⎨⎧=-=21xy x ky 得 )1,1(2kk B -, 设AOB ∆的重心G 为),(y x ,则31321k k x x x -=++=① , 31302221k k y y y +=++= ②,由①②可得,3232+=x y ,即为所求的轨迹方程. (Ⅱ)由(Ⅰ)得,42||k k OA +=,4211||k k OB +=, ∴42421121||||21k k k k OB OA S AOB +⋅+⋅=⋅⋅=∆212122++=k k 12221=+≥, 当且仅当221kk =,即1±=k 时,AOB S ∆有最小值,∴AOB ∆的面积存在最小值,最小值是1 .解法三:(I )设△AOB 的重心为G(x , y ) ,A(x 1, y 1),B(x 2 , y 2 ),则⎪⎪⎩⎪⎪⎨⎧+=+=332121y y y x x x …(1) 不过∵OA ⊥OB ,∴1-=⋅OB OA k k ,即12121-=+y y x x , …(2) 又点A ,B 在抛物线上,有222211,x y x y ==, 代入(2)化简得121-=x x ,∴32332)3(31]2)[(31)(3132221221222121+=+⨯=-+=+=+=x x x x x x x x y y y , ∴所以重心为G 的轨迹方程为3232+=x y ,(II )22212122222122212222212121))((21||||21y y y x y x x x y x y x OB OA S AOB +++=++==∆, 由(I )得12212)1(2212221221662616261=⨯=+-=+⋅≥++=∆x x x x S AOB ,当且仅当6261x x =即121-=-=x x 时,等号成立,所以△AOB 的面积存在最小值,存在时求最小值1 .( 18 ) (本小题共12分)箱中装有大小相同的黄、白两种颜色的乒乓球,黄、白乒乓球的数量比为t s :.现从箱中每次任意取出一个球,若取出的是黄球则结束,若取出的是白球,则将其放回箱中,并继续从箱中任意取出一个球,但取球的次数最多不超过n 次.以ξ表示取球结束时已取到白球的次数. (Ⅰ)求ξ的分布列; (Ⅱ)求ξ的数学期望.【答案】解:(Ⅰ)取出黄球的概率是t s s A P +=)(,取出白球的概率是ts tA P +=)(,则 ts sP +==)0(ξ, 2)()1(t s st P +==ξ, 32)()2(t s st P +==ξ, ……, n n t s st n P )()1(1+=-=-ξ, nn t s st n P )()(1+==-ξ,∴ξ的分布列是(Ⅱ)++⨯++⨯++⨯=322)(2)(10t s st t s st t s s E ξ…n nn n t s t n t s st n )()()1(1+⨯++⨯-+- ①++++=+4332)(2)(t s st t s st E t s t ξ (11)11)()()1()()2(+++-+++-++-+n n n n n n t s nt t s st n t s st n ②①—②得++++++=+43322)()()(t s st t s st t s st E t s s ξ (11)11)()()1()()(+++-+-+--++++n n n n n n n n t s nt t s st n t s nt t s st∴ 11)()1()()()1(-++-++-+--=n nn n n n t s t n t s s nt t s t n s t E ξ∴ξ的数学期望是11)()1()()()1(-++-++-+--=n nn n n n t s t n t s s nt t s t n s t E ξ.( 19 ) (本小题共14分)设函数)(x f 在),(+∞-∞上满足)2()2(x f x f +=-,)7()7(x f x f +=-,且在闭区间[0,7]上,只有0)3()1(==f f . (Ⅰ)试判断函数)(x f y =的奇偶性;(Ⅱ)试求方程0)(=x f 在闭区间]2005,2005[-上的根的个数,并证明你的结论.【答案】 解:(Ⅰ)∵)2()2(x f x f +=-, ∴)52()32(+=-f f即 )5()1(f f =-,∵在[0,7]上,只有0)3()1(==f f , ∴0)5(≠f ,∴)1()1(f f ≠-,∴)(x f 是非奇非偶函数.(Ⅱ)由)2()2(x f x f +=-,令2-=x x ,得 )4()(x f x f -=,由)7()7(x f x f +=-,令3+=x x ,得 )10()4(x f x f +=-,∴)10()(x f x f +=,∴)(x f 是以10为周期的周期函数,由)7()7(x f x f +=-得,)(x f 的图象关于7=x 对称, ∴在[0,11]上,只有0)3()1(==f f , ∴10是)(x f 的最小正周期,∵在[0,10]上,只有0)3()1(==f f , ∴在每一个最小正周期内0)(=x f 只有两个根,∴在闭区间]2005,2005[-上的根的个数是802.( 20 ) (本小题共14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 的长为2,宽为1,AB 、AD 边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A 点与坐标原点重合(如图5所示).将矩形折叠,使A 点落在线段DC 上. (Ⅰ)若折痕所在直线的斜率为k ,试写出折痕所在直线的方程;(Ⅱ)求折痕的长的最大值.。

2019年广东省3+证书高考考试大纲

2019年广东省3+证书高考考试大纲

【导语】⾼考频道从⼴东教育考试院了解到,2019年⼴东省3+证书⾼考考试⼤纲已公布,具体如下: 数学考试⼤纲 数学科考试旨在测试考⽣对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观察能⼒、空间想象⼒、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和数学思维能⼒。

考试内容的确定主要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纲》,并结合了⼴东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际。

对知识的认识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

1 考试性质 ⼴东省普通⾼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统⼀考试是以职业⾼中、中专学校和技⼯学校应届毕业⽣为对象的选拔性考试。

有关普通⾼等学校将根据考⽣的考试成绩,按已确定的招⽣计划,德、智、体全⾯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本考试应具有较⾼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2 考试内容 数学科考试旨在测试考⽣对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的数学思想⽅法的掌握程度,以及观察能⼒、空间想象⼒、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和数学思维能⼒。

考试内容的确定主要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纲》,并结合了⼴东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际。

对知识的认识要求分为了解、理解和掌握三个层次。

各项考试内容和要求如下: 1.集合与逻辑⽤语 考试内容: (1)集合及其运算 (2)数理逻辑⽤语 (1)理解集合、元素⽤其关系,理解空集的概念。

(2)掌握集合的表⽰法及⼦集、真⼦集、相等之间的关系。

(3)理解交集、并集和补集等运算。

(4)了解充要条件的含义。

2.不等式 考试内容: (1)不等式的性质与证明。

(2)不等式的解法。

(3)不等式的应⽤。

考试要求: (1)理解不等式的性质,会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2)理解不等式解集的概念。

掌握⼀元⼀次不等式、⼀元⼆次不等式的求解。

(3)了解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ax+b|或>c)的求解。

(4)会解简单的不等式应⽤题。

3.函数 考试内容: (1)函数的概念。

(2)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

2019年浙江省高考数学(含解析版)

 2019年浙江省高考数学(含解析版)
【详解】因为双曲线的渐近线为 ,所以 ,则 ,双曲线的离心率 .
【点睛】理解概念,准确计算,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基本要求.部分考生易出现理解性错误.
3.若实数 满足约束条件 ,则 的最大值是( )
A. B.1
C.10D.12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是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题型,根据“画、移、解”等步骤可得解.题目难度不大题,注重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
【详解】方法1:由分布列得 ,则
,则当 在 内增大时, 先减小后增大.
方法2:则
故选D.
【点睛】易出现的错误有,一是数学期望、方差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掌握不熟,无从着手;二是计算能力差,不能正确得到二次函数表达式.
8.设三棱锥 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侧棱长均相等, 是棱 上的点(不含端点),记直线 与直线 所成角为 ,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为 ,二面角 的平面角为 ,则( )
A.当 B.当
C.当 D.当
非选择题部分(共11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多空题每题6分,单空题每题4分,共36分
11.复数 ( 为虚数单位),则 ________.
12.已知圆 的圆心坐标是 ,半径长是 .若直线 与圆相切于点 ,则 _____, ______.
13.在二项式 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________;系数为有理数的项的个数是_______.
C. 先增大后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
8.设三棱锥 底面是正三角形,侧棱长均相等, 是棱 上的点(不含端点),记直线 与直线 所成角为 ,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为 ,二面角 的平面角为 ,则( )
A. B.
C. D.
9.已知 ,函数 ,若函数 恰有三个零点,则( )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8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试大纲
本《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大学非数学类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概率统计是现代数学的重要分支,在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有着广泛的应用。

考试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部分:
概率统计中的基本概念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随机变量的数学特征及特征函数
独立随机变量和的中心极限定理及大数定律
假设检验
点估计及区间估计
简单线性回归模型
要求考生对基本概念有深入的理解,能计算一些常见分布的期望、方差,了解假设检验、点估计及区间估计的统计意义,能解决一些经典模型的检验问题、区间估计及点估计。

最后,能理解大数定律及中心极限定理。

一、考试内容
(一)基本概念
1.样本、样本观测值
2.统计数据的直观描述方法:如干叶法、直方图
3.统计数据的数字描述:样本均值、样本方差、中位数事件的独立性、样本空间、事件
4.概率、条件概率、Bayes公式
5.古典概型
(二)离散随机变量
1.离散随机变量的定义
2.经典的离散随机变量的分布
a.二项分布
b.几何分布
c.泊松分布
d.超几何分布
3.离散随机变量的期望、公差
4.离散随机变量的特征函数
5.离散随机变量相互独立的概念
6.二维离散随机变量的联合分布、条件分布、边缘分布及二个离散随机变量的相关系数
(三)连续随机变量
1.连续随机变量的概念
2.密度函数
3.分布函数
4.常见的连续分布
a.正态分布。

2019-2020年高一数学 2.4反函数(备课资料) 大纲人教版必修

2019-2020年高一数学 2.4反函数(备课资料) 大纲人教版必修

2019-2020年高一数学 2.4反函数(备课资料)大纲人教版必修一、反函数的学习因反函数是函数知识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我们若能从函数的角度去理解反函数的概念,则一定能从中发现反函数的本质,并能顺利地应用函数与其反函数间的关系去解决相关问题.1.明确“函数与反函数”的关系(1)一个函数具有反函数的充要条件是确定这个函数的映射是从定义域到值域上的一一映射.(2)对于任一函数f(x)不一定有反函数,如果有反函数,那么原函数f(x)与它的反函数是互为反函数.(3)原函数的定义域是反函数的值域,原函数的值域是反函数的定义域.(4)一般的偶函数不存在反函数,奇函数不一定存在反函数.(5)原函数与其反函数在对应区间上的单调性是一致的.2.深入学习对“反函数”的求法[例]求下列函数的反函数(1)y=(2)y=(1)分析:由于a、B不定,故须分类讨论:当a=0,b≠0时,y=-1,此时不存在反函数当a≠0,b=0时,y=1(x≠0),此时不存在反函数.当a≠0,b≠0时,函数y=的值域是y∈{y∈R|y≠1}由y=解得:x= (a≠0,y≠1)∴当a≠0,b≠0时,函数y=的反函数是:y=(x≠1)评述:熟练掌握求反函数的基本步骤是准确求出函数的反函数的必要条件.(2)分析:求分段函数的反函数时,先在各段求出相应的反函数,再将其合并.解:当x≥0时,y=x2+2x=(x+1)2-1∴x=-1+∵x≥0 ∴y=x2+2x≥0∴当x≥0时,此段函数的反函数是y=-1+(x≥0)当x<0时,y=-x2+2x=-(x-1)2+1∴x=1-∵x<0,∴y=-x2+2x<0∴当x<0时,此段函数的反函数是y=1-(x<0)综上所述:所给函数的反函数为y=评述:(1)在求分段函数的每一段相应的反函数时,仍严格按照求反函数的基本步骤进行.(2)分段函数的反函数被求的过程,能让我们体会到“先分后合”的思想在数学中的渗透作用.3.灵活应用“反函数”于解题中[例1]求函数y =的值域分析:此题除用前面介绍的“分离系数”法求得其值域外,也可通过求其反函数的定义域得到原函数的值域这一途径.解:由y = 得x ≠-∴有:y (2x +5)=1-x∴x =∴反函数为y =(x ∈R 且x ≠-);因而此函数y =的值域为y ∈{y ∈R |y ≠-}评述:求函数的值域可以转化为求其反函数的定义域,这种方法往往可以使问题有“出奇制胜”的效果,它的优越性将随着我们对知识的继续深入学习体现得越发明显.[例2]已知函数f (x )=求f -1[[f (x )],f [f -1(x )].解:由y =(x ≠1)可得y (x -1)=2x +1,∴x =∴反函数f -1(x )=(x ≠2)∴f -1[f (x )]=f -1()=21121112--++-+x x x x =x f [f -1(x )]=f ()=1211)21(2--++-+x x x x =x 评述:由上题我们发现,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f (x )与f -1(x )之间符号互逆性,即f -1[f (x )]=x ,f [f -1(x )]=x请读者利用以上结论试探索:若函数y =f (x )的反函数是y =g(x ),且f (m )=n (mn ≠0)则g(n )等于多少?[例3]已知函数y =f (x )在定义域(-∞,0]内存在反函数,且f (x -1)=x 2-2x ,求f -1(-).分析:此题一般思路是:先求出f (x ),进而求出f -1(x ),将-代入f -1(x )中求得f -1(-).解:∵f (x -1)=x 2-2x =(x -1)2-1∴f (x )=x 2-1(x ≤0)∵当x ≤0时,f (x )=x 2-1≥-1∴函数f (x )的值域为[-1,+∞)∵f (x )=x 2-1(x ≤0)得:x =-(y =f (x ))∴得函数f (x )的反函数是:y =-(x ≥-1)∴f -1(-)=-评述:以上解题思路简单但运算麻烦,若不仔细认真,将会导致结果错误.如下解法将会体现一种技能技巧,使解题过程大大简化:解:∵f (x -1)=x 2-2x =(x -1)2-1∴f (x )=x 2-1(x ≤0)当x 2-1=-(x ≤0)时有:x =-∴f -1(-)=-评述:比较以上两种解法,请读者自行归纳总结它们解题过程繁简差别的原因,并试用简捷明快的思路解决以下问题:问题:已知函数f (x )=的反函数是f -1(x )=,求常数a ,b ,c 值是多少?提示:选取由f -1(x )去求f (x )这一优秀途径解决此问题.二、参考练习题1.求下列函数的反函数(1)y =1- (x ≥1)答案:y =x 2-2x +2(x ∈(-∞,1])(2)y =|x -1| (x ≤1)答案:y =1-x (x ∈[0,+∞)(3)y =x 2-2x +3 (x ∈(1,+∞))答案:y =1-(x ∈(2,+∞))(4)y =x |x |+2x答案:y =(5)f (x )=答案:f -1(x )=⎪⎩⎪⎨⎧>-≤--)2(121)1(1x x x x2.解答题(1)已知f (x )=f -1(x )=(x ≠-m ),求实数m ?答案:m =-2提示:利用相同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完全相同这一性质,巧妙地结合互为反函数的性质去解.(2)已知f -1[f -1(x )]=25x +30,则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什么?答案:f (x )=-1或f (x )=-x -(3)已知f (x )=10x -2-2,求f -1(8)的值答案:f -1(8)=3(4)已知函数f (x )的图象过点(0,1),则f (4-x )的反函数的图象一定过哪个点? 答案:(1,4)(5)已知函数f (x )=,它的反函数是f -1(x )=,求m 的值?答案:m =2(6)已知函数f (x )=x 2+2x +1(x ≥-1)的图象为C 1,它的反函数图象为C 2,请画出C 1,C 2并观察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有何特点?若又有一个函数的图象C 3与C 2关于y 轴对称,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参考答案:(图略),C 1,C 2关于直线y =x 对称,所求函数的解析式为y =(x ≤0)说明:本题旨在让学生提前思考练习,为下节课“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做准备.●备课资料“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的应用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的图象间的关系是在反函数定义上进行的,而“将图象的对称转化为图象上任意一点的对称”的这种方法在我们解决有关函数的问题中大大显示了它的简捷性与技巧性.[例1]已知函数f (x )=(x ≥-)的图象过点(1,2),它的反函数图象也过此点,求函数f (x )的解析式.解法一:由y =得x =∴当x ≥-时,y ≥0∴函数f (x )=(x ≥-)的反函数是f -1(x )=(x ≥0)又∵点(1,2)既在函数f (x )上,也在函数f -1(x )上 ∴有⎪⎩⎪⎨⎧-=+=a b b a 122 解得:a =-3,b =7∴函数f (x )=(x ≥-)解法二:由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图象间的关系以及点(1,2)关于直线y =x 的对点为(2,1),可以得到函数f (x )的图象还过点(2,1)∴得到解得:a =-3 b =7∴函数f (x )=(x ≥-)评述:比较上述两种不同解法的区别:我们发现解法一思路自然,但过程较繁,解法二思路敏捷避免了求反函数这一步,从而减少了运算量,但它的掌握需要我们特别熟悉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间的关系.[例2]已知函数f (x )=,函数y =g(x )的图象与函数y =f -1(x +1)的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求g(5)的值.分析:此题需要找到g(x )才能求出g(5)的值.解:∵y =f (x )=∴x =1+又∵y ≠2∴f -1(x )=1+(x ≠0)∴f -1(x +1)=1+又∵y =f -1(x +1)=1+∴x =1+ ∴y ≠1∴f -1(x +1)的反函数g(x )=1+(x ≠1)∴g(5)=1+=评述:(1)以上解法是一种通用方法,思路简单自然,不失为一种能体现我们扎实的基本功和脚踏实地的学习精神的好方法,故应引起足够重视.(2)对于以上例2,也可以有如下巧解:∵g(x )是f -1(x +1)的反函数∴g(5)其实等于f -1(x +1)=5时的x 值,∵f [f -1(x +1)]=f (5)∴x =f (5)-1=-1=显然,这种解法给我们以一种恰到好处的感觉.2019-2020年高一数学 2.4反函数(第一课时) 大纲人教版必修课时安排2课时从容说课反函数是研究两个函数相互关系的重要内容,反函数的掌握有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函数的概念,得到比较系统的函数知识,并为以后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含样题详解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含样题详解

2.附加题部分
内容
要求 ABC
1. 圆 锥 曲 线 曲线与方程

与方程
顶点在坐标原点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与几何性质

空间向量的概念

空间向量共线、共面的充分必要条件

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及数乘运算

2. 空 间 向 量 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

与立体几何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

空间向量的共线与垂直
选修系 列 2:不 含 选修系 列1中 的 内容
【答案】4
第 8 页 共 25 页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本题属容易题.
【答案】8.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算法伪代码的基础知识.本题属容易题.
由伪代码可得 I 3 , S 2 ; I 5 , S 4 ; I 7 , S 8;因为 7 6 ,所以结束循环,输出 S 8.
4.(2010 年)某棉纺厂为了解一批棉花的质量,从中随机抽取了 100 根棉花纤维的长度(棉花纤维的长度 是棉花质量的重要指标),所得数据均在区间[ 5,40 ]中,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在抽测的 100 根 中,有_ _根棉花纤维的长度小于 20mm.
36 6
6.(2014 年江苏 5)已知函数 y=cosx 与 y=sin(2x+φ)(0≤φ<π),它们的图象有一个横坐标为π3的交点,
则 φ 的值是
.
【答案】
π 6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等基础知识.考查数形结
合的思想,考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属容易题.
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并能解决相关的简单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函数极限存在与左极限、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6。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7。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8。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量求极限。
9。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解答题(包括证明题)9小题,共94分
高等数学
一、函数、极限、连续
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函数的左极限与右极限无穷小量和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考试要求
1。了解微分方程及其阶、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等概念。
2。掌握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及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会解齐次微分方程。
3。会用降阶法解下列形式的微分方程:和。
4。理解二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
5。了解二重积分的概念与基本性质,掌握二重积分的计算方法(直角坐标、极坐标)。
五、常微分方程
考试内容
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 齐次微分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可降阶的高阶微分方程 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高于二阶的某些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简单的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考试要求
1。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了解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
2。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了解有界闭区域上二元连续函数的性质。
3。了解多元函数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概念,会求多元复合函数一阶、二阶偏导数,会求全微分,了解隐函数存在定理,会求多元隐函数的偏导数。
4。了解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掌握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了解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充分条件,会求二元函数的极值,会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会求简单多元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7。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函数极值的方法,掌握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及其应用。
8。会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注:在区间内,设函数具有二阶导数。当时,的图形是凹的;当时,的图形是凸的),会求函数图形的拐点以及水平、铅直和斜渐近线,会描绘函数的图形。
9。了解曲率、曲率圆和曲率半径的概念,会计算曲率和曲率半径。
三、一元函数积分学
考试内容
原函数和不定积分的概念 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 基本积分公式 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定积分中值定理 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导数 牛顿-莱布尼茨(Newton-Leibniz)公式 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有理函数、三角函数的有理式和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 反常(广义)积分 定积分的应用
考试要求
1。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理解导数与微分的关系,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了解导数的物理意义,会用导数描述一些物理量,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2。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了解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和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会求函数的微分。
10。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考Fra bibliotek内容导数和微分的概念 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 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 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 复合函数、反函数、隐函数以及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微分法 高阶导数 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微分中值定理 洛必达(L‘Hospital)法则 函数单调性的判别 函数的极值 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 函数图形的描绘 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弧微分 曲率的概念 曲率圆与曲率半径
6。掌握用定积分表达和计算一些几何量与物理量(平面图形的面积、平面曲线的弧长、旋转体的体积及侧面积、平行截面面积为已知的立体体积、功、引力、压力、质心、形心等)及函数平均值。
四、多元函数微积分学
考试内容
多元函数的概念 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 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 有界闭区域上二元连续函数的性质 多元函数的偏导数和全微分多元复合函数、隐函数的求导法二阶偏导数 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条件极值、最大值和最小值 二重积分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计算

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并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2019年数学二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高等数学约78%
线性代数约22%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填空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考试要求
1。理解原函数的概念,理解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概念。
2。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掌握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性质及定积分中值定理,掌握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3。会求有理函数、三角函数有理式和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
4。理解积分上限的函数,会求它的导数,掌握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5。了解反常积分的概念,会计算反常积分。
3。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高阶导数。
4。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会求隐函数和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以及反函数的导数。
5。理解并会用罗尔(Rolle)定理、拉格朗日(Lagrange)中值定理和泰勒(Taylor)定理,了解并会用柯西(Cauchy)中值定理。
6。掌握用洛必达法则求未定式极限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