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书的历史(课堂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6课 戊戌变法 (共29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6课 戊戌变法  (共29张PPT)

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再次上书呼吁变法
“若不及时图治,数年之后,四邻交逼,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
腾,咸以为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
国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斩木,也可忧危。” ──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此材料道出当时中国面 临内忧(揭竿斩木)外 患(瓜分豆剖)
第六课 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
背景 《马关条约的签订》
时间 1895年春
人物 内容
影响
康有为、梁启超
拒和、迁都、变法 轰动京沪、拉开了维新 变法运动的序幕
康有为和梁启超等维新派在“公车上书” 失败后为实现改革愿望又作了哪些准备
活动呢?
发展——组织学会,创办报刊, 宣传变法
维新运动期间全国各地学会
维新派在各地创办的报刊
觉醒,投身于爱国斗争之中,致力于救国方案的探索;忧国忧 民、敢为天下先的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
巩固训练
戊戌变法—导学训练完成课堂在线
请同学们认真作答哟!
课后作业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变亦变,不变亦变。” ——梁启超《变法通议》
法律制度是治安天 下的武器,变通是 天下不变的道理
问题思考:学会和报刊主要宣 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么影
响?
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宣传维新
变法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使维新
变法思想得到广泛传播。为百日维新奠定基础
材料三:当慈禧太后把光绪帝囚禁后,他无奈的感慨:“朕虽有改革之心, 却毫无实权,朕就是一个傀儡呀!”
材料四:戊戌变法的阶级基础是知识分子和民族资产阶级,当变法曲终人 散之时,广大的人民群众对此很漠然,好多人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课件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戊戌变法ppt_精选

课件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戊戌变法ppt_精选
靠毫无实权的光绪帝、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策略不当、操之过急、措施不切实际)
囚禁光绪帝于中南海瀛台
慈禧太后
光绪帝
瀛台
材料一:变法遭到守旧势力的强烈抵制和反对,除慈禧控制的朝廷
外,各省督抚大多持观望态度。 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势力强大
材料二:变法形势危急时,维新派势单力薄,只好把希望寄托在袁
世凯的身上,结果被袁世凯出卖。 袁世凯的出卖
⑷结果: 失败
⑸影响: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发展: ⑴组织学会 ⑵创办报刊
组织学会,壮大变法力量
创办报纸,宣传维新思想
维新运动期 间各地重要学会
名称
地点 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
出身于士宦家庭,乃广东望族,世代为儒,以理学传家。
强学会 根本原因: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康有为,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大地既通, 万国蒸蒸,日趋于上,大势相迫,非可阙制,变亦变,不 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 可以保教。
——梁启超《变法通议》
主《要国宣闻传报》了何变为法而图设也强?的曰观:点将以。求通焉耳。夫通之道有二: 一 则推足曰动以通了通上上维下下之新之情变情,法,一观思曰于通想各中的国外之广之事泛故,。传则阅播足兹以。报通者中,外观之于情一。国之事,
的目的是什么?
“杀!” ——康有为《进呈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序》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除京师大学堂外,废除全部变法诏令。
慈禧发动政变只是变法失败的直接原因;
…… 为什么呢?一句话,打破了他们的饭碗。
有人说:“虽然国难那样严重,反对变法的人仍居大多数。

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交互版):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课件(交互版):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材料:刑轻于它时而犯法者寡。 ——《汉书·贾山传》
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严刑苛法
秦朝:法律严苛;刑罚残酷; 轻罪重罚
汉朝:法律宽厚;刑罚减轻; 轻罪轻罚
孝文皇帝(汉文帝)即位二十三,宫室、苑囿、车骑、 服御无所增益。
——班固《汉书·文帝纪》 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 为省,毋烦民。
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②读材料
重视农业生产。
——《汉书》
译文:汉景帝下诏:“农业是国家的根本。黄金美玉,饿的时
候不能吃,冷的时候不能当衣服穿……他下令郡、国官员以劝
勉农桑为首要政务。”
(1)材料一说明汉景帝时期实施的政策是什么?结合所学知
答案来源
作答内容
答案来源
识,说出这一政策实施的具体做法。 ①审设问
——《汉书·食货志》
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 大片的田地荒芜;当时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将相 出行只能乘牛车,人民得不到温饱。出现这样的境况是由于秦朝的残暴 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
下面这则材料包含哪些历史信息? 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
出身布衣的刘邦,因崛起 于乱世,对暴力法则在乱 世中的作用深信不疑,对 书生们奉为圭臬的《诗经》 《尚书》等学问非常蔑视。
经陆贾诘问,刘邦警醒地 认识到,虽然可以凭借军 事力量取得天下,却不能 凭借单纯的武力治理天下、 巩固自己的统治。
刘邦命陆贾著 书总结秦朝及 其他“古成败 之国”的经验 教训。
想一想:汉高祖为什么要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
提倡以农为本
材料二 (后元)三年(前 141年)春正月,诏曰:“农,天 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 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3.书的历史(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二年级上册教科版

3.书的历史(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科学二年级上册教科版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讲授法:通过讲解书籍的发展历程、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过程,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书籍的发展和科技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展开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案例研究法:分析具体的书籍发展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书籍的历史变迁。
在素质方面,二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他们喜欢通过游戏和动手操作来学习。同时,他们也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喜欢与他人一起完成任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和合作意识,引导他们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在行为习惯方面,二年级的学生有时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不好的情况。这对课程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课堂纪律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激励机制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书籍发展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情感升华:
结合书籍发展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分享学习书籍发展的心得和体会,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书籍历史的发展过程不够了解,导致他们在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时遇到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对重点知识点的讲解,通过提供更多的实例和故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在教学方法方面,我发现有些学生在实验和小组讨论中感到困惑和不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指导和支持,通过提供更多的指导和反馈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实验和小组讨论。

小学科学二上2—3《书的历史》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二上2—3《书的历史》教学设计

3.书的历史【教材简析】《书的历史》是教科版二年级上册《材料》单元的第三课时。

书是文字的载体。

文字需要借助载体才能传播,而文字与载体的结合,便是书的雏形。

本节课以书的历史为线索,指向不断发展变化的材料,巧妙地把材料的变化和书的发展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体验到制作书的材料发展过程,感受到纸这种材料的优越性。

通过前面2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发现同一种物品可能用不同的材料制作。

这节课,他们将通过模拟书的演化历史,体会做书材料随时代演变、革新的过程。

聚焦板块,通过历史上不同阶段各种书的展示,让学生感受到做书材料的变化,引发学生对材料变化的思考。

探索板块,主要是通过学生活动——做一本简易的书,来感受不同材料的特点和不同材料来制作书的优缺点。

研讨板块,引导学生回顾从书写到装订的过程,探讨用不同材料书写、制作、保存、携带、使用等难易程度,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感受到不同材料的优点和缺点。

并能从材料的变化中,获得一些启示。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对周围物品的组成材料已经有初步的认识,能够观察一些材料的特点,并能用一些比较科学的词汇表达,如坚硬、光滑、粗糙、有气味等。

纸是学生身边最常见的一种人造材料,各种各样的书基本都是用纸做的。

为什么会选择用纸做书,历史上还有哪些材料用来做成书,只有极少一部分学生通过书籍或是父母讲述,电视等方式间接知道一些零散的信息。

为什么做书的材料会变化?纸这种材料做书跟其它材料相比有哪些优越性,这些也是学生不清楚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

2. 历史上制作书的材料有龟壳、石头、陶土、竹片、木片、丝绸等,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3.用纸制作书,具有书写方便、装订便捷、容易携带等优点。

科学探究目标:1.运用多种感官,借助简单工具观察不同的材料,并用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对比描述。

2.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感受不同材料制作书的优缺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1.围绕材料的发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制作书材料的变迁。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课件-(共1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ppt

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课件-(共1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ppt

通属于过王“国推管恩理”,这而种归相诸王中对侯 国央和直缓接的统方辖式的,郡诸侯王国原管来理的侯侯侯。王国国国国被分割成许侯侯诸王多国国侯国小侯侯侯侯侯国国国国国,侯国不再
问题二:汉武帝是如何巩固大一统王朝的?
1.诸侯王国问题
政治:酎金夺爵
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 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 斤两不足为借口而夺爵,被夺爵者达106 人,占当时列侯的半数。 削爵、夺地、除国
四、北击匈奴
匈奴是秦汉时期我国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
秦末汉初,(
mòdú 冒顿
)单于统一了漠北地区,并不断南下袭扰。
和 亲
转变


国力疲弱






国力强盛

思考: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的底气是什么?
经过“文景之治”,西汉强盛起来。
问题二:汉武帝是如何巩固大一统王朝的?
军事:北击匈奴
结果:西汉控制了阴山以 南、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 并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 张掖、酒泉、敦煌四郡。
尊崇儒术。 统一思想(文化道统)。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忠君守礼思想。
补充:天人感应
新儒学的特点是外儒内法。 即以儒家的等级观念和仁政为外在表现,以法家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为根本。
具体措施:兴办太学,以儒家经典为教材,儒士进入政府机构。
影响:①儒学居于主导地位, 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②尊崇儒术实现了思想上的大 一统,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史记·平准书》
政治:诸侯王与地方 豪强势力强大
问题二:汉武帝是如何巩固大一统王朝的?
1.诸侯王国问题
政治:实施“推恩令”
下诏诸侯王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 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划归临近的郡管辖。

二年级上册科学2、3《书的历史》(教案)教科版

二年级上册科学2、3《书的历史》(教案)教科版

《书的历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

2. 历史上制作书的材料有龟壳、石头、陶土、竹片、木片、丝绸等,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3.用纸制作书,具有书写方便、装订便捷、容易携带等优点。

科学探究目标:1.运用多种感官,借助简单工具观察不同的材料,并用科学词汇进行简单的对比描述。

2.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感受不同材料制作书的优缺点。

科学态度目标:1.围绕材料的发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制作书材料的变迁。

2.能按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1.体会到生活中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们生活、学习带来的方便。

2.感受到用材料制作某种物品时,需要考虑其优缺点。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感受不同材料制作书的优缺点。

【材料准备】记录单、纸张、陶泥板、竹简、竹片、毛笔、墨水、木棒【教学过程】1.导入[PPT出示佩奇参观印刷厂图片]教师提问:同学们,小猪佩奇和同学们去参观印刷厂,我们跟他们一起去看看吧!教师提问:1.观察自己的书本,我们的书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古时候的书也用纸做的吗?古代的书是什么样的呢?(播放《书的历史》视频)教师小结:今天我们就穿越回古代,一起体验书的变迁吧!(板书:书的历史)教师提问:为什么做书的材料会变化?纸这种材料做书有什么好处?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现代制书工艺,通过观察身边的书,认识到纸是现在做书最为广泛的材料。

通过提问古代做书的材料,欣赏书的历史小故事,引导学生对材料变化展开思考。

2.探索1.用不同的笔在三种材料上书写“我爱科学”教师提问:我们一起穿越到古代,体验用毛笔在竹片上写字、用木棒在陶泥板上刻字是怎样的感觉?要求:在纸上、陶泥板上、竹片上写上“我爱科学”,记录下写字的感受。

并把它们装订起来。

2.试着装订成册,做成一本书[PPT出示活动学习单]一起看看应该怎么操作吧![微课演示]请材料员上来领材料,开始实验。

二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书的历史》教科版 (共13张PPT)

二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书的历史》教科版 (共13张PPT)
lǐ miànzhuānɡzhexīnzhīshí
里 面 装 着新知识,
měitiānjiào wǒ xuéběnlǐnɡ
每 天 教 我学本 领 。
二年级科学:书的历史
图书馆
二年级科学:书的历史
古时候的书用什么材料做的呢?
二年级科学:书的历史
二年级科学:书的历史
想一想
1.1.
这些书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二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书的历史》 教科版 (共13张PPT) 二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书的历史》 教科版 (共13张PPT)
书的历史
湖州市爱山小学教育集团 陈秀芬
yí ɡè pénɡyǒuzhēn xī qí
一个 朋 友 真 稀奇,
biǎnbiǎnshēn tǐ chánɡfānɡxínɡ
扁 扁 身体 长 方 形,
试着装订成册,成为一本书。
二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书的历史》 教科版 (共13张PPT)
二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书的历史》 教科版 (共13张PPT)
二年级科学:书的历史
未来的书会用什么材料做呢?
………
二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书的历史》 教科版 (共13张PPT)
二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书的历史》 教科版 (共13张PPT) 二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书的历史》 教科版 (共13张PPT)
二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书的历史》 教科版 (共13张PPT)
二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书的历史》 教科版 (共13张PPT)
二年级科学:书的历史
书写材料体验记录表
二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书的历史》 教科版 (共13张PPT)
二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书的历史》 教科版 (共13张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试着用以下不同材料做一本简易的书, 并试着写下你的感受。
11
探索一
• 用不同的笔在三种材料上书写。
12
探索二
13
研讨一
三种材料做成的书, 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14
研讨二
根据做书材料的变化, 我们能到什么启示?
15
毕昇活字印刷演变
16
17
当代书籍形态
18
19
20
21
Hale Waihona Puke 2223二十世纪非纸质书
24
光盘
25
电子书
26
电子书代表人们所阅读的
数字化出版物,从而区别于以纸 张为载体的传统出版物。电子书 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一定的文字、 图片、声音、影像等信息,通过 数码方式记录在以光、电、磁为 介质的设备中,借助于特定的设 备来读取、复制、传输 。
27
电子杂志
28
再见
29
30
书的历史
1
聚焦知识点
你知道人类曾经用什么材 料来做书吗?为什么作书 的材料会变化呢?
2
书籍的变迁
甲骨文
3
竹简
玉版
4
青铜铭文
5
雕版印刷术
6
卷 轴 装
蝴 蝶 装
7
石 鼓 文 字
木铜 活活 字字
8
资料链接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 四大发明之一,现 在一般用芦苇,木 材等造纸。
9
蔡伦造纸
10
探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